CN110428215A -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8215A
CN110428215A CN201910586140.4A CN201910586140A CN110428215A CN 110428215 A CN110428215 A CN 110428215A CN 201910586140 A CN201910586140 A CN 201910586140A CN 110428215 A CN110428215 A CN 11042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module
net
intelligent robo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61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8215B (zh
Inventor
肖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861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8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8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8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8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25J13/006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by means of a wireless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ne or several manipul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网处的智能机器人,每个智能机器人均包括接口模块、信任模块和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接口模块连接每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和信任模块,信任模块连接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一个网通过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直接通过网内接口模块进行通信,或者通过两个网的智能机器人进行通信,或者通过其中一个网的智能机器人与另一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进行通信。本发明在应用时,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人力,满足国家单位个人用智能机器人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数据信息代替人传输办理数据信息的需求,且有助于减少融合网络成本,极大提高工效。

Description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信息智能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独立式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领域技术和方法,可以按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进行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智能机器人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为用途狭窄的弱人工智能或者专用人工智能,更包含具有高度自我学习与适应性的强人工智能,当然包含有验证机制的服务器、系统或者类似的设备、有线无线通信功能。
背景技术
一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组织机构之间办理有关事务,如行政事务(如提供证明材料、递交文件资料)往往需要跑来跑去,全靠人工作业,浪费时间且人工成本大,效率不高;
二是目前大批量的单位机构的网络,通常由几个独立的网络来组成也有单位机构摒弃那些只能提供部分通信服务的、多个分离的专用系统,融合那些分离的数据网络和业务,创新和提升资源利用,在统一的平台上支持各项业务,降低成本,节省人力,提高安全和效率,开拓新应用和服务,实施融合网络改变传统众多单位的业务通信系统(以下称为融合网)。融合网络消除单位机构和人员之间的通信距离界限,为人员及业务伙伴之间提供更好的协同工作环境,便捷、有效的通信手段可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加强服务与被服务者的关系,改变“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卤林立、数据信息孤岛”问题,推动数据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具备夸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融合网一体化和简洁的通信能够提高生产力,让工作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并且按优先次序处理重要数据信息。随着流动性及灵活性的提升,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工作,并能保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融合网络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系统帮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赢得被服务者的认同。目前大多是独立网络,融合网络虽已成为趋势,但独立网络数量非常巨大,全部融合成一个网,工作量成本均非常巨大,而全部融合网络,窃密者与恶意程序总是无处不在,安全防护的工作量会更多更大,文档、帐号、密码完全有可能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截取和破译,给工作很多带来不便。这对于用户而言意味着通过融合网办理业务将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就往往需要建立网络信任体系。网络信任体系解决建立可靠的信任关系问题,目前网络信任体系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网络应用中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为目的的完整体系。
但是,目前,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无法实现融合,具有一下缺陷:一是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信息文件资料无法完全实现互联互通融合。二者之间的联系办理完全取决于人工,其相互交互办理能力必然受到制约。二是谈不上质量和效率,具有局限性。各级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之间等从业人员的工作通常需要几个独立的网络来组成,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简单便捷传输办理的核心就是不同网相互之间的传输办理的关键技术,在统一的不同网的平台上,真正将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可靠高效简单便捷传输办理成为突破多网通信障碍的利剑。要最终利于服务对象,相同网是相同可相通的,但不同网毕竟是不同的,不同网之间更多的区别在于数据信息生成传输办理的过程和结果,但过程和结果需在互通问题上则存在明显的不足,更谈不上质量和效率。三是目前部署融合网络前的关注点对许多单位而言,如何同时实现数据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办理,成为影响高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单位在实施融合网络前,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首先是融合的质量。不同网服务质量如何保证,由于局域网同广域网及Internet之间的互联,服务质量监控和管理的复杂性必然随之增加。其次是不同网络融合的安全性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安全可靠地高效简单便捷可用性是融合质量的重要体现。第三,在不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中,单位、个人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初步构建了网络信任体系,为工作人员颁发了数字证书,实现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但是由于各单位办公网络独立建设,各级单位数据资源在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时存在跨网域的情况,基于网络信任服务体系,实现夸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信息文件资料传输传递办理全靠人工或者半人工,工作十分辛苦,浪费时间效率不高,有些靠数据信息隔离来交互办理,已建的信任服务系统和业务应用、自行开发的身份验证程序缺乏规范,安全设计良莠不齐,存在相关程序实现不正确、未完整地实现验证流程等安全隐患;用户访问多个业务应用时,各应用重复验证用户身份,用户等候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不同认证节点证书查询服务接口的具体实现不统一,信任服务系统与不同认证节点之间难以实现证书有效查询,难以支撑跨地区、跨部门身份任证;向其他地区(部门)的用户共享业务应用时,由于未建信任服务系统或信任服务系统彼此不能互通和互信互认,难以获取其他地区(部门)的用户身份、业务应用地址、访问权限等数据信息,难以开展跨地区(部门)访问授权、用户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等;信任服务接口系统服务接口缺乏规范,同一部门部署纵向应用时需与各地信任服务系统反复对接联调,难以支撑业务应用部署以及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与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传统依赖于人的传递传输办理实现办理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等行政流程的协同,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行政过程时,会形成严重的效率滞后。优化运行流程,提高运行效率,用人工智能来统一规范、安全、互信互认的信任服务设施,为个人单位提供服务、工作开展、业务应用深化等提供可信、高效的安全服务支撑,用人工智能实现数据信息传输传递交互办理,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距离进行实时的互动,解放人力,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等交给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内涵信任模块,智能机器人是可信任的,智能机器人按照人要求设定的办理系统程序要求进行办理,一旦有试图篡改盗取等破坏行为,数据信息文件资料就会无法打开或一旦接触试图截取就会发生报警、自动销毁等。人工智能在数据信息文件资料传输办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识别流程中的冗余环节,并以远超人力的形式形成数据信息文件资料流转过程,由人工智能代替真人传输传递办理事情有助于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的流程效率。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是趋势所在,赋予安全、信任的数据信息相互传输交互办理是人类提高质量效能的迫切需求,会智能网络之间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的方法和系统还没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涉及相同网和不同网数据信息智能交互传输办理网领域,节省人力且安全性保密性高的方法和系统,尤其提供一种可以使用在具体涉及智能机器人相同网和不同网之间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的方法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
包括设置在每个网处的智能机器人,所述每个智能机器人均包括接口模块、信任模块和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每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和信任模块,信任模块连接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
一个网通过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
(1)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与他们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2)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3)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其它多个网通信时,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一部分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与另一部分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
或者
(4)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进行通信,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和信任模块通信,信任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5)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与接口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发送数据信息时,数据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处理后,进入到接口模块,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将数据信息传输给信任模块;
接收数据信息时,数据接收方的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发送给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传输办理系统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若数据信息发送方和数据接收方为本网的不同结点、区段,则数据信息发送方发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智能机器人发送给数据信息接收方或者直接发送给数据信息接收方。
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传输给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后,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传输给信任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则通过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发送给接收网;
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信任模块,信任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接口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一个网和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数据信息发送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数据信息接收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
所述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以及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相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
当发送方的智能机器人接收到数据信息时,数据信息进入信任模块,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验证后,发送给后级;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后级;
当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接收到数据信息后,数据信息进入到接收网的信任模块后,信任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经过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责任认定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可信时间系统、授权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验证后,发送给后级;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后级。
不同智能机器人的信任模块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相同是指信任模块的信任等级相同;所述不同是指信任等级不同。
所述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包括与管理控制系统连接的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数据信息通过双向访问控制系统、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系统、区块链、量子计算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信任后,发送给接口集合,通过接口集合发送给后级。
各网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智能机器人内部的数据信息传输均通过数据信息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所述数据信息传输通道为使用密码算法进行加密隐藏的有线传输通道或无线传输通道。
当智能机器人需要根据数据信息的内容进行不同地点的转移时,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内部存储的线路信息进行不同地点之间行进顺序的线路规划;
当智能机器人需要进行充电时,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自动循迹方法到充电点或太阳能充电方法、机械能方法、风能方法进行充电。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系统,它包括:
智能机器人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口模块、信任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各网之间建立连接的接口;
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和与上述系统分别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信任模块可封装也可不封装;
所述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常规的信息和特殊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
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进行确认;
所述授权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
所述可信时间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时间进行授时;
所述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电子印章进行管理;
所述责任认定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日志审计和责任分析;
所述密钥管理系统用于对系统提供密钥服务;
所述信用管理系统用于系统提供信用数据信息服务;
所述安全检测系统用于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测。
所述信任模块还连接与之通信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所述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技术系统、量子计算技术系统,控制系统与接口集合连接;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与后级通信的接口。
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与接口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用于办理为涵盖全部的处理办理流程、过程、要素。
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主动免疫或者非主动免疫进行人指示指令的数据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办理;
智能机器人进行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包括通过量子人工智能、量子密码、量子通讯、量子传感器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还包括抗量子密码计算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
智能机器人包括用途狭窄的弱人工智能或者专用人工智能、包含具有高度自我学习与适应性的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有验证机制的服务器或系统,智能机器人具有有线通信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智能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办理设计方法和系统,适用于单个个人或单位或组织、相同网和不同网的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的传输传递办理,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夸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为支撑服务能力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保障重点领域、标准要求高、加强保密设置、精准传输办理的要求,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满足国家、单位、组织个人用智能机器人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数据信息代替人传输办理数据信息的需求。(2)独立网络数量巨大,全部融合成至少一个网,工作量成本均巨大,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安全可靠相互交互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有助于减少融合网络的巨大经济、工作量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系统各模块均为可扩展模块,也可扩展现实需要的模块,方便进行数据信息安全传输交互办理的扩展,以获取更高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网形成示意图。
图2为相同网之间、不同网之间、相同网和不同网之间传输办理形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任模块形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信息传输通道模块的形成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模块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登陆访问模块内双向访问控制系统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登陆访问模块内跨网单点登录系统使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登陆访问模块内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登陆访问模块内区块链系统使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不同网间数据信息与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办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不同网数据信息相互交互传输办理办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逻辑结构设计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物理结构设计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维护设计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安全可靠相互交互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智能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为可信可靠办理放心智能机器人,完全替代数据信息文件资料传输办理中另一个人的手、眼、耳、嘴、大脑思维的功能,达到节省人力且精准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有型机器人或者无形机器人,且机器人的数目根据具体属性和需要设定,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不进行限制。
所述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用途狭窄的弱人工智能或者专用人工智能、包含具有高度自我学习与适应性的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有验证机制的服务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具有有线和无线通信功能。
有形的智能机器人可根据需要自行移动,协助或者取代人类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连续工作。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依靠轮式(如四轮式、两轮式、全方向式)、足式(如6足、4足、2足)、履带式、爬行、蠕动式、游动式、混合式(用轮子和足)、特殊式(如吸附式、轨道式、飞翔式)等进行移动,用于完成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连续工作。
智能机器人可设置为具备导航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内可设置存储有线路路线的存储模块,智能机器人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物理转移,且能够根据转移的地点自行进行线路的规划,所述的进行线路的规划方法采用现有的线路规划方法,应用于智能机器人即可。导航的作用相当于向导,把智能机器人带到人指定的地方,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或预先编排的程序进行导航。
所述的存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独立设置且与机器人内部控制装置连接的独立存储器。
本发明的机器人还可进行电量不足时的自动充电或人为充电,保证智能机器人工作的连续性,此自动充电方式为现有的自动循迹到充电点的方式,现有的机器人中应用广泛,例如扫地机器人等。或太阳能充电方法、机械能方法、风能方法等进行的充电。充电方式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组合设置充电模式。
智能机器人可设置与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摄像头、传感器,能够进行面部识别或者指纹识别或者声音识别等进行身份的认证。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完全模拟人的操作,可以自主规划路线,根据人的指挥指令或预先编排的程序进行路线规划。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安全可靠相互交互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用于将多个分别工作的网连接起来,进行网络传输办理事务。各网之间的连接通过一个外部的智能机器人实现,各网通过与智能机器人的接口连接以后,即可通过智能机器人内部的连接关系实现各网的互联。该文中的智能机器人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有验证机制的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设备。该文中的网包括相同网和不同类型的网,相同网又名本网,包含同一网的不同结点、不同区段,不同类型的网又名不同网,指如密网、非密网和除上述两种网外的其他网,该网包括网域,每个网域表示一个能够独立工作的网络系统,例如不同单位的局域网。该文中的数据信息包括不同形式的数据信息和文件资料,包含有形的数据信息和无形的数据信息,且通过不同模块的数据信息为经过处理的数据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不同智能机器人具备导航功能,可以进行传输办理数据信息资料物理移动,可以自助规划路线和充电,保证整个传输办理机器人系统的无缝运行。智能机器人配备一系列摄像头、传感器、面部指纹声音识别软硬件认证身份。还配备安全存储保险柜功能。
具体来说,本发明包括每个网的智能机器人,每个网本身设置网内相连的数据传输办理系统和接口模块,而智能机器人中分别设置与每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连接的数据传输办理系统和接口模块,智能机器人还为每个网设置信任模块和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即智能机器人中为每个网分别设置验证机制,各网通过网间互联接口进行互联通信,达到网之间互联的目的。
不同的智能机器人均能够进行线路导航,能够进行传输办理数据信息资料物理移动,可以自助规划路线和充电,保证整个传输办理机器人系统的无缝运行。智能机器人配备一系列摄像头、传感器、面部指纹声音识别软硬件认证身份。还具备安全存储保险柜功能。
本发明中,一个网通过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以下五种情况之一进行通信:
(1)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通信: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与他们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2)智能机器人与接收网的直接通信: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3)智能机器人与一部分接收网的智能机器人通信、与另一部分接收网直接通信: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其它多个网通信时,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一部分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与另一部分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
(4)发送网直接与接收网的智能机器人通信: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进行通信,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和信任模块通信,信任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5)接收网与发送网直接通信: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上述通信方式中,智能机器人主要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认证保护,因此,当发送网或接收网涉及需要对访问对象进行权限认证的情况时,需要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而数据信息至少包括访问人的身份信息、访问人的访问请求信息。
上述发送网和接收网的智能机器人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或者数据信息的接收时:(1)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传输给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后,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传输给信任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则通过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发送给接收网;(2)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信任模块,信任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接口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与接口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发送数据信息时,数据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处理后,进入到接口模块,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将数据信息传输给信任模块;接收数据信息时,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发送给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传输办理系统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此时,发送网和接收网的智能机器人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或者数据信息的接收时:(1)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传输给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后,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传输给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然后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传输给信任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则通过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发送给接收网;(2)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信任模块,信任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数据信息处理后发送给接口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本发明的数据信息传输可以在网间传输,也可以在网内传输,每个网均包括不同的结点片段,不同的结点片段之间进行传输时,也可通过本网的智能机器人或者不通过本网的智能机器人。如果本网具有敏感域和非敏感域,非敏感域的结点片段访问敏感域的结点片段时,通常需要通过本网的智能机器人进行访问。
一个网和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信息发送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信息接收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当然,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均也可以为除密网以外的其他网,此时,根据需要,数据信息可通过在智能机器人进行传输,也可不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传输。
上述的密网是指包含法律法规定义的密网网络、非法律法规等定义的密网网络,非密网模块包含敏感网模块和非敏感网模块。
智能机器人中,作为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的网可以为相同网,也可以为不同网,相同网是指一个网的不同节点、区段,不同网是指不同的网络。网包含密网网络和非密网网络,密网网络包含法律法规定义的具有保密信息的网络和非法律法规定义(例如人为定义)的密网网络,非密网网络包含敏感网和非敏感网网络,敏感网网络包括法律法规定义的包含有敏感信息的网络和非法律法规定义(例如人为定义)的敏感网网络,非敏感网网络为除密网网络、敏感网之外的网络,网络还包含除了文中所述的其他网络。
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以及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相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
当发送网向接收网发送数据信息时,数据信息从传输办理模块和接口模块进入信任模块,然后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系统进行验证后,发送给后级的信任模块或者网间互联模块;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后级的信任模块或者网间互联模块;在上述的验证过程中,如果通过多个系统进行验证,则将多个系统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后,依次通过进行验证。
当接收网接收到发送网发出的数据信息后,数据信息从网间互联模块进入到接收网的信任模块后,信任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经过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责任认定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可信时间系统、授权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系统进行认证后,发送给接口模块;
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接口模块。
登录访问模块包括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技术系统,数据信息通过双向访问控制系统、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系统、区块链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信任后,发送给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
各网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智能机器人内部的数据信息传输均通过数据信息通道进行传输,数据信息传输通道为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隐藏的有线传输通道或无线传输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将进行网网通信的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和数据信息传输的办理。智能机器人包含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接口模块、信任模块、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发送方信任模块和数据接收方信任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办理为涵盖全部的处理流程、过程、要素。
接口模块包括密网与密网、密网和非密网建立连接的接口,该接口模块包括网内接口模块和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网内接口模块用于进行网内通信连接,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进行密网与密网、密网与非密网之间的通信。
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和与上述系统分别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信任模块可封装也可不封装。
其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常规的信息和特殊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身份认证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进行确认;授权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可信时间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时间进行授时;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电子印章进行管理;责任认定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日志审计和责任分析;密钥管理系统用于对系统提供密钥服务;信用管理系统用于系统提供信用数据信息服务;安全检测系统用于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测。
信任模块还连接与之通信的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与网内接口模块和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连接的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
接口模块指密网与密网、密网和非密网建立连接的接口,该接口模块包括网内接口模块和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所述网间互联接口管理模块包括根据需要提供的不同接口以及接口的集合,还包括与接口连接的控制系统。
智能机器人包括主动免疫或非主动免疫安全可靠传输办理。主动免疫智能机器人为可信计算,包括智能机器人内置密码算法实现可信计算,包括以密码为基因构建安全保密体系,体系包含CPU内置密码算法成为安全处理器,智能机器人内置密码算法实现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是可信的,在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设备、芯片等设备中融入密码机制,同时密码安全机制内置到设备体系架构。非主动免疫包括以打补丁为基因构建的安全体系。
智能机器人的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数据信息包括应用量子人工智能、量子密码、量子通讯、量子传感器等所做的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
基于上述的描述,下述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作用:
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为传输办理系统的融合体或非融合体,传输为有线或无线传输,办理为涵盖全部的处理流程、过程、要素以及需要修改添加删除的流程、备注、实时更新等,如分发、签批、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统一或非统一的分印分发、智能分印、分享与共享数据信息、单项导入/导出数据信息、设置语音视觉大脑控制办理指令、办理程序要求等。所述智能机器人为涵盖全部嵌入式、独立式、智能式服务器的系统、装置。
接口模块指通信双方建立连接的接口集合,该接口集合包括多种接口。信任模块指由一系列系统组成,如: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与之相对应的安全检测系统、根据需求可扩展系统等。
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多库联合、多S集成的综合技术系统强大的空间信息系统与强大的点源主题数据库系统集于一身,管理和处理具有二维空间分布特征的资源数据,管理和处理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和多主题的资源属性数据。用户用以对计算机的数据库进行控制、更新、扩充、传送和其他操作的软件系统。包括资源数据信息分布式管理、资源数据信息数据库、资源数据信息注册同步、资源数据信息目录、资源数据信息时间序列、资源数据信息维护。在本发明,该模块按照用户的要求,从大量的数据资源中提取有信息价值的数据。例如可以通过检索、排序、合并、转换、汇总等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数据管理系统要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定义各种数据的要求形式,二是如何由系统来处理这些要求。对数据的要求可分常规的和特殊的两种。所谓常规要求是用户的日常业务活动经常发生的数据请求,可以事先预料到。所谓特殊要求是非常规性的,无法事先预料到的数据请求。
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认证系统、资源访问控制网关、网络接入控制网关和认证客户端,用于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确认发送数据信息的用户的身份数据信息,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对某种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在本发明中,该模块遵循《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相关标准,采用双中心(证书认证中心、密钥管理中心)、双证书(加密证书、签名证书)机制。
授权管理系统包括授权管理、鉴权服务和权限数据信息数据库。在本发明的功能是: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不多不少。
可信时间系统由权威时间机构进行授时和授时保障,并有第三方时间戳服务机构产生的时间戳,主要用于解决数据电文的存在性和内容完整性证明,适用于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证明,由基准时间子系统、可信时间代理、时间戳子系统、监管子系统等部分组成。在本发明中,该模块由权威可信时间戳服务中心签发的一个能证明数据电文(电子文件)在一个时间点是已经存在的、完整的、可验证的,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可信时间戳主要用于电子文件防篡改和事后抵赖,确定电子文件产生的准确时间。
电子印章管理系统是由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电子印章在线系统、电子印章发布验证系统、电子印章库)、电子签名认证系统和客户端电子签章软件组成,支持符合安全可靠要求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环境。在本发明中主要是完成电子印章的申请、审批、制作以及电子印章的发放、授权/再授权、挂失/取消挂失以及电子印章的销毁等的管理,以及对电子印章的印模图片库进行维护和管理。同时提供电子印章使用审计管理功能——详细记录了签章人在何时、何处加盖过哪个电子印章。
责任认定系统,对数据信息收集对象的行为进行日志审计与责任分析认定,由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数据收集子系统组成,支持符合安全可靠要求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环境。
密网密钥管理系统,使用密网规定加解密算法,负责为系统提供密钥的生成、保存、备份、更新、恢复、查询等密钥服务,以解决应用环境中大规模密码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密钥管理问题。
所述信用管理系统用于系统提供信用数据信息的生成、保存、备份、更新、恢复、查询等信用数据信息,以解决应用环境中大规模信用数据信息所带来的信用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等管理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检测系统是上述系统在安全检测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检测内容和方法,对数据对象、责任主体、日志数据信息数据,进行倒查追述、数据整理、证据保全等进行人工操作检测、测试工具自动化检测、互通性检测,满足检测需求,达到监管、安全性检测、性能检测、合格判定。根据需求可扩展系统。
监测系统用于对上述各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监测,检测通过的处理提示通过,不通过则用标注、语音等形式提示具体出错的数据信息告知报警。
还包括与信任模块通信的网间互联登录访问接口模块,网间互联登录访问接口模块包括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技术、区快链技术、量子计算技术、可扩展技术。
其中:
双向访问控制系统:双向访问控制系统部署在网络边界时,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双向访问控制,解决网络中安全接入与安全访问的问题,较单向访问控制设备更具普遍性与实用性。在本发明的作用是:满足网内用户出网的访问控制的需求。一般的安全防御设备或者安全认证设备对用户的认证,尤其是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都是单向的。随着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建设的深入,一个网络对外网用户的进入进行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网内用户出网的访问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双向访问控制系统满足网内用户出网的访问控制的需求。
跨网单点登录技术,是在一个多系统共存的环境下,用户在一处登录后,就不用在其他系统中登录,也就是用户的一次登录能得到其他所有系统的信任。实现功能:1.可完全跨网2.url透明3.同步注销4.一次将cookie写入到多个分站。
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技术,是不同信任网中的服务安全交互机制的研究,实现跨网身份认证,并保证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服务双方交互认证,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跨网的身份验证方案为具有层次信任结构的身份加密系统,由密钥管理模块、标识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安全模块组成的,以集中式管理的信任服务区为主体的体系。以下具体给出各个模块在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功能。所述的密钥管理模块是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的核心,它的功能相当于系统原型中的, 主要是完成系统初始化的工作以及为系统中的用户生成其对应该用户标识的私钥。但其还包含如下功能为系统内的其余三个模块标识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网间互联管理模块发放私钥与标识管理模块互相通讯, 为标识管理模块验证为合法的用户发放其相应私钥实现主密钥的定时更换, 这是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的关键之一,通过该职能,使得系统内的所有用户的私钥能在瞬间进行切换, 保障了用户消息的保密性。
标识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系统网内的用户及服务标识,其基本功能包括用户身份注册、用户身份验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维护以及用户身份的注销。完成用户的注册工作,只有提交了真实数据信息并且经标识管理模块审核通过的用户才可以成为网内的合法用户完成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工作, 对每个用户的登录、退出以及注销操作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追踪保存一份合法用户列表, 并与密钥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网间互联管理模块共享对请求加入的服务进行认证, 通过标识管理模块验证合法之后, 交由权限管理模块对其进行注册, 并完成其后续服务开通工作维护系统内的服务列表当用户请求与某个服务交互时,可以事先查询该服务的合法性, 即是否在该服务列表中。同样地,该服务也可以通过中的用户列表进行查询用户的合法性。基于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具体应用,部署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时,在系统根级部署一套完整的密钥管理、标识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网间互联管理。下级的拥有其自身的主密钥, 且不与根级密钥管理共享,而下属所拥有的用户则全部归属根级标识管理模块统一管理,根级标识管理模块还需要统一管理下属,当某一用户存在恶意行为时, 则可追究至其所属的,并由标识管理模块询问,从而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同信任网之间的跨网访问,各个信任网之间用户服务的访问都需要通过标识管理模块进行登录、验证。同样地,下属也必须在在标识管理模块进行注册、登录并验证。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不但使得一个信任网中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用户身份的统一, 防止用户身份数据信息的冗余,同时也为多个信任网间的访问提供实现的可行性。由于用户身份注册机制中要求用户提交唯一的用户名的同时, 也记录了用户注册所在的网, 因此用户身份的定义可以直接采用一定的网络规则来定义。
权限管理模块是对用户提交服务请求时, 保护系统网内服务的实施策略。其主要管理网内已注册的服务, 通过设定访问规则实现对网内服务的保护, 即将网内的用户按照其行为设定不同的信任程度, 防止恶意用户的攻击。将权限管理模块分为三个子模块服务注册子模块、授权子模块以及审计模块, 子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下:服务注册子模块该子模块是对网内新开通的服务进行认证。新开通的服务必须先通过标识管理模块的注册验证后,由标识管理模块提交至权限管理模块中的服务注册子模块, 由该模块再次验证其合法性,注册成功之后,为该服务设定服务使用策略。授权子模块为网内合法用户分配相应的角色权限。审计子模块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用户及服务的登录、操作数据信息,以及系统出错数据信息,为事后的责任追究以及仲裁提供理论依据,保障系统资源的安全。
安全模块,指多功能安全防护系统,防止数据泄露、破解数据信息、软件劫持等的安全模块。包含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对于每个认证系统,其面临的安全问题有身份验证机制的安全性、存储安全、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以及重放攻击。身份验证机制的安全性由于每次用户及服务登录时都需要对用户及服务身份进行验证,这里所谓的身份验证机制的安全性是指身份验证过程所使用的算法的安全性,采用的数据信息交互传输的数据信息均通过加密后传输,保证消息的保密性另外,可结合节中的双重数字签名的实现以及数字信封与数字时间戳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数据信息交互的安全性与消息的不可否认性。存储安全的身份数据信息存储采用目录访问协议,对认证系统的存储安全可以归结为对目录服务的安全。而对目录服务的威胁有①通过对数据的获取操作来存取非法数据②通过监听其他的非法访问通道来存取数据③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以及未经授权的配置修改④目录的电子欺骗,即欺骗用户相信数据信息来自目录。针对上述威胁可通过安全机制实现安全保护,①用户授权利用依靠于请求者证明的身份标识进行存取控制②资源限制利用基于服务控制的管理限制③数据完整性保护、服务身份的证明以及避免窥探者的保护可以利用协议或者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在用户完成在标识管理模块的注册之后提交了具有其唯一身份的用户名及密码,该数据信息将作为用户的第一层身份标识在以后的用户验证过程中的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可采用与相同的证明方法。重放攻击针对本文所涉及的系统, 其最终归结为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同时给出了时间戳服务的实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重放攻击,认证授权服务包含本地区本部门、本地区跨部门、跨地区部门内、跨地区跨部门、异地办公接入服务应用。
区块链技术,所述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数据库技术,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个人可参与数据库记录。在本发明中用来应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实现数据传输办理网间互联访问登陆接口模块的一种机制。
量子计算技术,所述量子计算技术,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包括量子人工智能、量子密码、量子通讯、量子传感器等;在本发明中用来实现高速计算的一种机制方法。量子人工智能:是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量子密码:与传统的密码系统不同,它依赖于物理学作为安全模式的关键方面而不是数学。实质上,量子密码术是基于单个光子的应用和它们固有的量子属性开发的不可破解的密码系统,因为在不干扰系统的情况下无法测定该系统的量子状态。理论上其他微粒也可以用,只是光子具有所有需要的品质,它们的行为相对较好理解,同时又是最有前途的高带宽通讯介质光纤电缆的信息载体。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因此成为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量子传感器是根据量子力学规律、利用量子效应设计的、用于执行对系统被测量进行变换的物理装置。
数据信息传输通道模块,所述数据信息通道模块,包含使用各类加密技术如各类加密算法、区块链技术、量子加密和有线无线通道等。加密技术算法按通常两大类“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加密,但是不限制这两大类。对称式加密技术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
网间互联访问登陆接口管理模块,所述网间互联访问登陆接口管理模块是解决用户身份在网间的移动以及跨网访问与跨网授权问题,包含接口模块和管理控制系统,该模块的存在为基于信任服务的的大范围使用提供可行性。网间互联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异构信任网的网间互联问题。主要为其他网内需要请求本网服务的合法用户生成本网内的身份映射,实现跨网访问当他网服务请求对本网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时,由网间互联模块与标识管理模块共同实现对用户的身份验证跨网用户及服务在他网的权限设定以及他网用户及服务映射到本网的权限及角色分配,提供不同接口,并进行接口控制。
上述不同网中的密网和非密网中的各系统均是现有的系统或者通过其实现的功能实现的系统,可包含未来升级的系统,本发明将现有的和未来升级的各系统进行整合应用,实现本发明形成智能机器人,实现网络之间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的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功能。各系统名称可能与本发明有所不同,但是实现功能相同。
上述本发明的所有系统均基于软硬件实现,例如所有系统均至少需要包含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连接的接口,处理器用于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其它操作的处理,而接口可为无线通信接口或者有线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系统进行连接。
上述的接口模块可以为多个接口集合实现的接口模块,也可以为连接处理器的多个接口实现的接口集合。
所述的处理器为现有常见的处理器,例如CPU、单片机、DSP等处理器。
智能机器人的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包括主动免疫或非主动免疫的传输办理;其中,主动免疫传输模型和非主动免疫的传输模型均为现有的模型,本发明仅仅使用其模型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办理。具体来说,主动免疫智能机器人为可信计算,包括智能机器人内置密码算法实现可信计算,包括以密码为基因构建安全的保密体系,体系包含CPU内置密码算法的安全处理器,在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设备、芯片设备中融入的密码机制,同时密码安全机制内置到智能机器人体系架构;非主动免疫智能机器人包括以打补丁为基因构建的安全体系。
智能机器人进行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包括通过量子人工智能、量子密码、量子通讯、量子传感器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还包括抗量子密码计算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管理接口模块的结构,包括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域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域传递系统、区块链技术。
如图7所示,为双向访问控制系统内部进行认证的流程图。
不同网的用户请求获取对方网络的服务时,访问请求步骤包括:
①在完成跨网访问请求之前, 用户首先需要成功登录本网后,向标识管理模块发出跨网访问请求;
②标识管理模块首先验证用户的身份, 并向权限管理模块获取该用户相关的权限数据信息;
③然后向标识管理模块返回用户验证结果以及该用户权限数据信息;同时如果验证通过则密钥管理模块向两个网络的用户均分发密钥;
④验证成功之后将跨网访问请求消息发至标识管理的网间互联模块, 标识管理的网间互联模块作为网间访问的接口,负责所有跨网访问相关工作;
⑤根据用户的跨网访问请求数据信息发送至目的网的网间接口,由相关的网间互联模块接收请求数据信息;
⑥网间互联模块提交用户基本数据信息至标识管理模块, 并等待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以及请求的身份分配;
⑦标识管理模块提交跨网用户的身份数据信息, 由权限管理模块计算该跨网用户的权限值;
⑧向标识管理模块返回具体结果;
⑨标识管理模块根据得到的结果返回用户在本网的用户身份数据信息、权限数据信息以及本网的系统参数;
⑩转发相关数据信息至用户。
此时, 用户的身份数据信息在网的标识管理模块中有相关记录, 即可映射为网下的一个虚用户, 从而访问网下的服务。
每一层用户的私钥都由其上一层的生成, 如果我们要在每个部署了的系统下都为其部署一套完整的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 这将使得整个系统格外庞大, 不利于管理,同时浪费过多资源。
在上部署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时, 在系统根级部署一套完整的密钥管理、标识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网间互联管理。下级的拥有其自身的主密钥, 且不与根级密钥管理共享,而下属所拥有的用户则全部归属根级标识管理模块统一管理, 根级标识管理模块还需要统一管理下属, 当某一用户存在恶意行为时, 则可追究至其所属的并由标识管理模块询问该行为, 而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同信任网之间的跨网访问,各个信任网之间用户服务的访问都需要通过标识管理模块进行登录、验证。同样地,下属也必须在在标识管理模块进行注册、登录并验证。
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并基于该机制实现一套完整的基于的通讯系统基于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 使得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公钥可以采用一定的规则编制,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水平也为今后实现该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做铺垫根据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给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架构,介绍了实现系统安全服务的关键技术,以及基于该系统架构的系统安全性分析根据设计的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给出关键的两个方面的相关实现过程,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跨网访问的可行方案以及运用于系统上的方案分析。
从上述的描述可知,将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模块把信任服务的其他模块封装在信任模块的子网内, 用户只需要从标识管理登录, 就可以以这个身份使用网内服务。
如图8所示,为信任模块采用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进行认证的流程图。
在一个多系统共存的环境下,用户在一处登录后,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网间管理身份移动,移动至其它网络系统,即不用在其他系统中登录,也就是用户的一次登录能得到其他所有系统的信任。它的实现功能:1.可完全跨网,2.url透明,3.同步注销,4.一次将cookie写入到多个分站。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信任模块的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域传递系统的认证流程图。
当用户进行跨网访问时,首先需要登录本网,然后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模块进行身份认证后再进行网间的访问。
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技术:不同信任网中的服务安全交互机制的研究,实现跨网身份认证,并保证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服务双方交互认证,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跨网的身份验证方案为具有层次信任结构的身份加密系统,由密钥管理模块、标识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安全模块组成的,以集中式管理的信任服务区为主体的体系。
以下具体给出各个模块在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功能:密钥管理模块是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的核心,它的功能相当于系统原型中的, 主要是完成系统初始化的工作以及为系统中的用户生成其对应该用户标识的私钥。但其还包含如下功能:为系统内的其余三个模块-标识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网间互联管理模块发放私钥,及与标识管理模块互相通讯, 为标识管理模块验证为合法的用户发放其相应私钥实现主密钥的定时更换, 这是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的关键之一,通过该职能,使得系统内的所有用户的私钥能在瞬间进行切换,保障用户消息的保密性。
标识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系统网内的用户及服务标识,其基本功能包括用户身份注册、用户身份验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维护以及用户身份的注销。完成用户的注册工作,只有提交了真实数据信息并且经标识管理模块审核通过的用户才可以成为网内的合法用户完成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工作, 对每个用户的登录、退出以及注销操作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追踪保存一份合法用户列表, 并与密钥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以及网间互联管理模块共享对请求加入的服务进行认证, 通过标识管理模块验证合法之后, 交由权限管理模块对其进行注册, 并完成其后续服务开通工作维护系统内的服务列表当用户请求与某个服务交互时,可以事先查询该服务的合法性, 即是否在该服务列表中。同样地,该服务也可以通过中的用户列表进行查询用户的合法性。基于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具体应用,部署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时,在系统根级部署一套完整的密钥管理、标识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网间互联管理。下级的拥有其自身的主密钥, 且不与根级密钥管理共享,而下属所拥有的用户则全部归属根级标识管理模块统一管理,根级标识管理模块还需要统一管理下属,当某一用户存在恶意行为时, 则可追究至其所属的,并由标识管理模块询问,从而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同信任网之间的跨网访问,各个信任网之间用户服务的访问都需要通过标识管理模块进行登录、验证。同样地,下属也必须在在标识管理模块进行注册、登录并验证。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不但使得一个信任网中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用户身份的统一, 防止用户身份数据信息的冗余,同时也为多个信任网间的访问提供实现的可行性。由于用户身份注册机制中要求用户提交唯一的用户名的同时, 也记录了用户注册所在的网, 因此用户身份的定义可以直接采用一定的区网规则来定义。
权限管理模块是对用户提交服务请求时, 保护系统网内服务的实施策略。其主要管理网内已注册的服务, 通过设定访问规则实现对网内服务的保护, 即将网内的用户按照其行为设定不同的信任程度, 防止恶意用户的攻击。将权限管理模块分为三个子模块服务注册子模块、授权子模块以及审计模块, 子模块的功能描述如下:服务注册子模块该子模块是对网内新开通的服务进行认证。新开通的服务必须先通过标识管理模块的注册验证后,由标识管理模块提交至权限管理模块中的服务注册子模块, 由该模块再次验证其合法性,注册成功之后,为该服务设定服务使用策略。授权子模块为网内合法用户分配相应的角色权限。审计子模块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用户及服务的登录、操作数据信息,以及系统出错数据信息,为事后的责任追究以及仲裁提供理论依据,保障系统资源的安全。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区块链技术的认证流程图。
当用户进行跨网访问时,首先需要登录本网,然后通过区块链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后再进行网间的访问。
此时, 用户的身份数据信息在网的标识管理模块中有相关记录, 即可映射为网下的一个虚用户, 从而访问网下的服务。
每一层用户的私钥都由其上一层的生成, 如果我们要在每个部署了的系统下都为其部署一套完整的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 这将使得整个系统格外庞大, 不利于管理,同时浪费过多资源。
在上部署基于信任服务的系统时,在系统根级部署一套完整的密钥管理、标识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网间互联管理。下级的拥有其自身的主密钥, 且不与根级密钥管理共享,而下属所拥有的用户则全部归属根级标识管理模块统一管理, 根级标识管理模块还需要统一管理下属, 当某一用户存在恶意行为时,则可追究至其所属的并由标识管理模块询问该行为,而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同信任网之间的跨网访问,各个信任网之间用户服务的访问都需要通过标识管理模块进行登录、验证。同样地,下属也必须在在标识管理模块进行注册、登录并验证。
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并基于该机制实现一套完整的基于的通讯系统基于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 使得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公钥可以采用一定的规则编制,提高系统的维护水平,根据设计的标识管理机制,实现该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做铺垫,架设一套完整的系统架构、系统安全服务的关键技术、以及基于该系统架构的系统安全性分析根据设计的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机制,基于该系统的跨网访问的可行方案以及运用于系统上的方案分析。
从上述的描述可知,将具有统一身份的标识管理模块把信任服务的其他模块封装在信任模块的子网内, 用户只需要从标识管理登录, 就可以以这个身份使用网内服务。
本说明书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每个网处的智能机器人,所述每个智能机器人均包括接口模块、信任模块和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每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和信任模块,信任模块连接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
一个网通过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
(1)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与他们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2)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与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3)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该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通信,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其它多个网通信时,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与一部分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与另一部分网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通信;
或者
(4)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进行通信,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和信任模块通信,信任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或者
(5)该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与其它一个或者多个网的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与接口模块和网内接口模块通信;
发送数据信息时,数据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处理后,进入到接口模块,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将数据信息传输给信任模块;
接收数据信息时,数据接收方的接口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发送给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传输办理系统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数据信息发送方和数据接收方为本网的不同结点、区段,则数据信息发送方发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智能机器人发送给数据信息接收方或者直接发送给数据信息接收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方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网的网内接口模块传输给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后,通过智能机器人的接口模块传输给信任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则通过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发送给接收网;
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信任模块,信任模块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发送给接口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接收方的网内接口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网和其它一个网或者多个网进行通信时,数据信息发送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数据信息接收方为密网、非密网、非密网敏感域或非密网非敏感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以及与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相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
当发送方的智能机器人接收到数据信息时,数据信息进入信任模块,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验证后,发送给后级;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后级;
当接收方的智能机器人接收到数据信息后,数据信息进入到接收网的信任模块后,信任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经过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责任认定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可信时间系统、授权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验证后,发送给后级;在此过程中,安全检测系统对每个进行验证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当所有系统的安全检测通过时,数据信息发送给后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智能机器人的信任模块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相同是指信任模块所使用的密码算法相同;所述不同是指所使用的密码算法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包括与管理控制系统连接的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数据信息通过双向访问控制系统、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系统、区块链、量子计算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信任后,发送给接口集合,通过接口集合发送给后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网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智能机器人内部的数据信息传输均通过数据信息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所述数据信息传输通道为使用密码算法进行加密隐藏的有线传输通道或无线传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智能机器人需要根据数据信息的内容进行不同地点的转移时,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内部存储的线路信息进行不同地点之间行进顺序的线路规划;
当智能机器人需要进行充电时,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自动循迹方法到充电点或太阳能充电方法、机械能方法、风能方法进行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交互传输办理系统,它包括:
智能机器人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口模块、信任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各网之间建立连接的接口;
信任模块包括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授权管理系统、可信时间系统、电子印章系统、责任认定系统、密钥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和与上述系统分别连接的安全检测系统;信任模块可封装也可不封装;
所述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常规的信息和特殊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
所述身份认证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进行确认;
所述授权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中的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
所述可信时间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时间进行授时;
所述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电子印章进行管理;
所述责任认定系统用于对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日志审计和责任分析;
所述密钥管理系统用于对系统提供密钥服务;
所述信用管理系统用于系统提供信用数据信息服务;
所述安全检测系统用于接口模块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任模块还连接与之通信的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所述网间互联登陆访问接口管理模块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双向访问控制系统、跨网单点登录系统、身份认证数据信息跨网系统、区块链技术系统、量子计算技术系统,控制系统与接口集合连接;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与后级通信的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与接口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信息传输办理系统用于办理为涵盖全部的处理办理流程、过程、要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机器人通过主动免疫或者非主动免疫进行人指示指令的数据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办理;
智能机器人进行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的数据信息包括通过量子人工智能、量子密码、量子通讯、量子传感器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还包括抗量子密码计算方式所传输的数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智能机器人包括用途狭窄的弱人工智能或者专用人工智能、包含具有高度自我学习与适应性的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有验证机制的服务器或系统,智能机器人具有有线通信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
CN201910586140.4A 2019-07-01 2019-07-01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428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140.4A CN110428215B (zh) 2019-07-01 2019-07-01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140.4A CN110428215B (zh) 2019-07-01 2019-07-01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8215A true CN110428215A (zh) 2019-11-08
CN110428215B CN110428215B (zh) 2020-12-08

Family

ID=6840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140.4A Active CN110428215B (zh) 2019-07-01 2019-07-01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82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6604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113A1 (en) * 2001-11-26 2003-05-29 Dang Hong M. Intelligent system infrastructure for financial data computation, report remittance and funds transfer over 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94172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业务跨网通信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5848140A (zh) * 2016-03-17 2016-08-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5g网络中能够实现通信监管的端到端安全建立方法
CN10616136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资源的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8818569A (zh) * 2018-07-30 2018-11-16 浙江工业大学 面向公共服务场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CN109767336A (zh) * 2018-12-27 2019-05-17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p2p理财平台资金银行存管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113A1 (en) * 2001-11-26 2003-05-29 Dang Hong M. Intelligent system infrastructure for financial data computation, report remittance and funds transfer over 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94172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业务跨网通信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616136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资源的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5848140A (zh) * 2016-03-17 2016-08-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5g网络中能够实现通信监管的端到端安全建立方法
CN108818569A (zh) * 2018-07-30 2018-11-16 浙江工业大学 面向公共服务场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CN109767336A (zh) * 2018-12-27 2019-05-17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p2p理财平台资金银行存管管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6604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8215B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8902B (zh) 电力边缘网关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传感数据上链存储方法
Shi et al. A blockchain-empowered AAA scheme in the large-scale HetNet
CN11035138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可信分布式数据共享方法
WO2020244295A1 (zh) 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传感网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系统
CN107241360B (zh) 一种数据安全共享交换方法和数据安全共享交换平台系统
CN105991278B (zh) 一种基于cp-abe的密文访问控制方法
CN110046521A (zh) 去中心化隐私保护方法
CN105931337A (zh) 一种电子锁装置、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CN108881160A (zh)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医疗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483491A (zh) 一种云环境下分布式存储的访问控制方法
CN110059503A (zh) 可追溯的社交信息防泄露方法
CN109858272A (zh) 基于区块链的黑名单数据处理系统
CN115766181B (zh) 基于区块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数据共享架构及方法
CN109995530A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定位系统的安全分布式数据库交互方法
CN108966216A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移动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17875A (zh) 一种终端通信网的安全接入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09255250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数据安全加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4618317A (zh) 一种基于信任的物联网数据安全系统
CN106789996A (zh) 一种智能电网用户访问授权控制方法
WO2023108396A1 (zh) 一种电网智能量测方法
CN110428215A (zh) 智能机器人数据信息相互交互安全可靠传输办理方法和系统
Chen et al. Enabling a secured communication in distributed iot using the smart systems service infrastructure
CN110430207B (zh) 一种智能电网多点远程跨网交互协同认证方法
CN110532786A (zh) 采用哈希脱敏处理的区块链黑名单共享方法
Chen et al. An attribute-encryption-based cross-chain model in urban internet of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