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7842A -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7842A
CN110427842A CN201910650628.9A CN201910650628A CN110427842A CN 110427842 A CN110427842 A CN 110427842A CN 201910650628 A CN201910650628 A CN 201910650628A CN 110427842 A CN110427842 A CN 110427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odule
photo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06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06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78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1837 priority patent/WO20210079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7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目标物体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模型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等各个领域,如提升手机、电脑、平板和门禁系统等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数字密码,由于生物识别的快速性和安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和保障。其中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集成于屏幕的指纹识别模块主要有光学式,超声波式,电容式三种可能的方案。光学式指纹识别模块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光从底部射向三棱镜,并经棱镜射出,射出的光线在手指表面指纹凹凸不平的线纹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线明暗就会不一样,以此来分辨指纹的纹路。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模块是依靠反射波的时间差探知脊和谷的距离差,根据这个距离差绘制出指纹图像。电容式指纹识别模块的原理是将电容感整合于一块芯片中,当指纹按压芯片表面时,内部电容感测器会根据指纹波峰与波谷而产生的电荷差,从而形成指纹影像。
现在人们的个性化需要越来越明显,喜好可能不同,让客户可以拥有更多选择,那么明显就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如何在不影响屏占比的情况下,将它们引入到电子设备中,仍然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将这两种技术同时引入到电子设备,又不增大模组的厚度就更为困难和复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同时采用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其能够同时实现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同时避免增大设备的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识别模组,其中包括:感光层、红外光发射层以及IC模块。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设置于所述感光层上;所述IC模块与所述感光层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目标物体后经过反射被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模型结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感光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光敏材料层以及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光敏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光敏材料层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IC模块连接于所述光敏材料层。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光敏材料层的组成材料包括a-Si。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由红外LED灯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定义有识别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所涉及的识别模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TFT电路层、显示层以及保护层。其中所述感光层设置于所述TFT电路层上;所述显示层设置于所述感光层上;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层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识别区域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手指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指纹模型结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识别区域包括人脸识别区域,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面部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人脸模型结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识别区域包括人脸识别区域和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人脸识别区域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所述指纹识别区域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识别模组通过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目标物体后经过反射被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模型结构。一方面,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将所述人脸识别区域和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设置为整个识别区域,利用IC模块控制其时序将其操作分开,从而互不干扰,同时增大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的范围,提高其使用便利性;另一方面,将人脸识别区域和指纹识别区域区分开,最终提高识别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识如下:
100、显示面板 101、人脸识别区域
102、指纹识别区域
1、TFT电路层 2、感光层
3、显示层 4、红外光发射层
5、保护层 21、电子传输层
22、光敏材料层 23、空穴传输层
6、IC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举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使得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如何实施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文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发明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
当某些组件,被描述为“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置于所述另一组件上;也可以存在一中间组件,所述组件置于所述中间组件上,且所述中间组件置于另一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或“连接”,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个组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定义有识别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TFT电路层1、感光层2、显示层3、红外光发射层4、保护层5以及IC模块6。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能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目标物体后经过反射被感光层2接收,所述感光层2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6,所述IC模块6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模型结构。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LCD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当其为OLED显示面板时,由于OLED是自发光,所以可以通过调整有机发光材料,分别发射R/G/B的光。通过电路控制每个子像素的开关程度,从而混合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其可以去除显示层3。其中所述TFT电路层1内含驱动电路,其可以传输来自IC模块6的信号,也可以将外界光产生的电信号传输给IC模块6。具体以A-Si结构的TFT电路层1为例,其可以包括玻璃基底层,遮光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层,平坦层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其为LCD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LC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TFT电路层、液晶层、显示层。其中所述TFT电路层还包括背光模组以提供光源。其中显示层3包括彩色滤光片等结构,主要起到滤光作用,将背光模组散发的白光转换成R/G/B单色光。其中所述显示层3设置于所述感光层2上;其中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感光层2和显示层3之间。因此本实施例对应的是LCD液晶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感光层2设置于所述TFT电路层1上。具体的,所述感光层2包括:电子传输层21、光敏材料层22以及空穴传输层23。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21设置于所述TFT电路层1上;所述光敏材料层22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21上;所述空穴传输层23设置于所述光敏材料层22上。感光层2可以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当光照射到光敏材料层22,可以产生激子(也就是空穴-电子对),然后电子和空穴分别传输到电子传输层21以及空穴传输层23,产生光生电流。IC模块6对电流进行处理,识别相应的模型结构,判断是否验证通过。
其中所述光敏材料层22的组成材料可以选择有机光敏材料,也可以选择无机光敏材料,本实施例具体选择a-Si。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23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形成。其中所述IC模块6连接于所述光敏材料层22。感光层2可以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当光照射到光敏材料层22,可以产生激子(也就是空穴-电子对),然后电子和空穴分别传输到电子传输层21以及空穴传输层23,产生光生电流。IC模块6对电流进行处理,识别相应的模型结构,判断是否验证通过。
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设置于所述显示层3上;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由红外LED灯组成。所述保护层5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上;所述IC模块6连接于所述感光层2上,所述IC模块6包括人脸识别IC模块和指纹识别IC模块。
其中所述保护层5的组成材料包括SiNx、SiOx、SiONx、SiCNx、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由此可以很好的阻绝水氧入侵,可以延长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识别区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置成指纹识别区域102,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手指指纹谷和脊之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2接收,由于光遇到谷和脊的反射率差别很大,从而产生不同的光生电路,所述感光层2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识别出指纹的形貌,进而识别其中的指纹模型结构。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和光敏材料层22是正面涂覆的,所以可以实现指纹在显示面板100的任何区域都可以进行指纹识别,不必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增加了指纹识别的面积,使得指纹识别更加方便,增加客户体验好感。
其中所述识别区域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置成人脸识别区域101,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眼镜,鼻子和耳朵等面部特征之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2接收,所述感光层2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分析面部特征,进而识别其中的人脸模型结构。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4和光敏材料层22是正面涂覆的,所以可以实现在显示面板100的任何区域都可以进行人脸识别,不必局限于某一个角度,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面积,使得人脸识别更加方便,增加客户体验好感。其中所述IC模块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方,由此可以避免在顶部开孔放置摄像头和红外发射器,可以极大地提高屏占比以及降低制造工艺难度。
实施例2
以下仅就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相异之处进行说明,而其相同之处则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为了满足部分客户对于安全等级的高要求,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同时包括人脸识别区域101和指纹识别区域102。其中所述人脸识别区域101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所述指纹识别区域102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区域101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为0.5;所述指纹识别102区域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为0.5。由此可以同时实现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利用IC模块6控制其时序,同时增大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的范围,提高其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本发明涉及的显示面板100。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每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视作适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尽管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可建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化和更改。本发明意图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这些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层;
红外光发射层,所述红外光发射层设置于所述感光层上;
IC模块,所述IC模块与所述感光层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目标物体后经过反射被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模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包括:
电子传输层;
光敏材料层,所述光敏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上;
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光敏材料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IC模块连接于所述光敏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材料层的组成材料包括a-S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层由红外LED灯组成。
6.一种显示面板,其定义有识别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识别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TFT电路层,所述感光层设置于所述TFT电路层上;
显示层,所述显示层设置于所述感光层上;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区域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手指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指纹模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区域包括人脸识别区域,其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层向外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射入到面部后经过反射被设置在所述识别区域的感光层接收,所述感光层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形成电流传送给所述IC模块,所述IC模块对所述电流进行处理进而识别其中的人脸模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区域包括人脸识别区域和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人脸识别区域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所述指纹识别区域面积与所述识别区域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1。
CN201910650628.9A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0427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0628.9A CN110427842A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PCT/CN2019/111837 WO2021007971A1 (zh) 2019-07-18 2019-10-18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0628.9A CN110427842A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7842A true CN110427842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1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0628.9A Pending CN110427842A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识别模组、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7842A (zh)
WO (1) WO20210079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9232A (zh) * 2019-12-20 2020-05-26 中译语通文娱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学感应的物体识别技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0110A (zh) * 2016-03-07 2016-05-1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传感器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US20170336909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Lg Displa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 integrated type touchscreen device
CN206946506U (zh) * 2017-04-22 2018-01-30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635542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交互方法、图形交互界面及相关装置
CN109993085A (zh) * 2019-03-20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7569A (zh) * 2008-10-29 2010-06-09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式半导体指纹感测装置
CN105809127A (zh) * 2016-03-07 2016-07-2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的感测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0110A (zh) * 2016-03-07 2016-05-1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传感器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US20170336909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Lg Display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 integrated type touchscreen device
CN206946506U (zh) * 2017-04-22 2018-01-30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635542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交互方法、图形交互界面及相关装置
CN109993085A (zh) * 2019-03-20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9232A (zh) * 2019-12-20 2020-05-26 中译语通文娱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学感应的物体识别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7971A1 (zh)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395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 sensing unit
EP3584842B1 (en)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7586941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0033443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18103194A1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92311A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058222U (zh)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0586769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7937986U (zh) 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80599A (zh) 显示屏幕、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810398B2 (en) Display panel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115059B (zh) 具有倒置液晶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7819910A (zh) 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785400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84230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和电子产品
CN206741360U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80406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ognition method thereof,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958145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5205470A (zh) 指纹成像模组
CN207182329U (zh) 电子设备
CN108614982A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47295A (zh) 感测板及具有感测板的显示器
CN109564627A (zh) 具光学指纹防伪感测功能的屏下光学指纹装置及手持装置
CN11004553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21854A (zh) 生物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