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420B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420B
CN110418420B CN201810404040.0A CN201810404040A CN110418420B CN 110418420 B CN110418420 B CN 110418420B CN 201810404040 A CN201810404040 A CN 201810404040A CN 110418420 B CN110418420 B CN 110418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device
rnti
random access
ra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4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420A (zh
Inventor
魏冬冬
汪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4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3512 priority patent/WO2019206050A1/zh
Priority to EP19792740.3A priority patent/EP3780854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41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20A/zh
Priority to US17/081,765 priority patent/US1143893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Abstract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与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侧设备为了实现上行数据传输,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网络侧设备的连接,从而实现上行同步。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目前,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侧设备会从随机接入前导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所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从而发起了随机接入过程。如果有多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网络侧设备只能允许一个终端侧设备接入,而忽略其他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从而导致每次最多只有一个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
综上,终端侧设备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接入网络侧设备失败后,需要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导致终端侧设备的平均接入时延较长,尤其对于卫星通信场景,由于其单向传输时延最高可达一百多毫秒,这会导致更长的平均接入时延。因此,如何提高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降低终端侧设备的平均接入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RAR包括P个TC-RNTI,因此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RAR包括P个TC-RNTI,因此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生成;所述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该方式实现起来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该实现方式下,RAR中包括的TC-RNTI数量可以不受限制,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RAR中携带的TC-RNTI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循环移位域为mod(所述第一TC-RNTI,T),T为所述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mod()为取模运算。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移位值为mod(所述第一TC-RNTI,Y),Y为所述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该实现方式下,第一终端侧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所需的循环移位值,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或者,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该方式实现起来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号为mod(所述第一TC-RNTI,U),U为所述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该实现方式下,第一终端侧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所需的天线端口号,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P个TC-RNTI为协议预先配置的;或者,所述P个TC-RNTI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广播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所述终端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中包括参数指示信息,所述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F个参数,F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第一参数生成,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F个参数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所述竞争解决消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解调后发送的。
上述方案中,解调参考信号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F个参数中选择的第一参数生成的,因此根据第一参数生成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F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中包括参数指示信息,所述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F个参数,F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第一参数生成,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F个参数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中,解调参考信号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F个参数中选择的第一参数生成的,因此根据第一参数生成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F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和/或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天线端口号。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所述终端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十二或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控制收发机进行信号接收和信号发送,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用于执行上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十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十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十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等,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演进的长期演进(evolved long term evolution,eLTE)系统以及未来通信系统等,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现有技术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4步消息流程:
步骤101: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具体地,所述终端侧设备自主选择随机接入前导,并在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也称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1
由于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有限,且终端侧设备在发起随机接入时,会随机选择随机接入前导,此时不同的终端侧设备可能会选择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如果网络侧设备成功检测到了某个随机接入前导,则发送这个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RAR)。
步骤102: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其中,所述RAR中可包含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标识,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和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其中,所述TA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进行上行定时调整,以保证上行同步。所述RAR也称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2。
若所述终端侧设备在RAR监测窗口中成功接收到所述RAR,则会在上行授权指定的资源上传输消息3,消息3使用RAR中携带的TC-RNTI进行加扰。
步骤103: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消息3(message 3,msg 3)。
为了区分不同的终端侧设备,终端侧设备在消息3中会携带能够唯一标识终端侧设备的标识:
·对于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的终端侧设备,将在消息3中携带C-RNTI来作为其标识;
·对于非RRC连接态的终端侧设备,将使用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S-TMSI)或者一个40bit的随机数来作为其标识。具体的,如果终端侧设备从未曾连接到核心网,则会随机生成一个40bit的序列作为其标识;如果终端侧设备曾经连接到核心网,则会将核心网为终端侧设备分配的S-TMSI作为其标识。
步骤104: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该消息还可以称为消息4(message 4,msg 4)。
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终端侧设备发送的消息3后,向成功接入的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以指定在冲突解决中胜出的终端侧设备,具体的:
·对于msg 3中携带C-RNTI的终端侧设备,msg 4使用C-RNTI加扰;终端侧设备使用自己的C-RNTI解扰成功,则可以确认随机接入成功,否则可以确认随机接入失败。
·对于msg 3中未携带C-RNTI的终端侧设备,msg 4使用RAR中携带的TC-RNTI进行加扰,msg 4中包含终端侧设备的标识。终端侧设备如果确定msg 4中包含的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与该终端侧设备在msg 3中的携带的标识相匹配,则认为该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否则可以确认随机接入失败。对于随机接入成功的终端侧设备,RAR中携带的TC-RNTI将成为C-RNTI。对于随机接入失败的其它终端侧设备,将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如前述分析,现有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多个终端侧设备在同一时间段内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如果多个终端侧设备选择了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网络侧设备只会允许一个终端侧设备接入网络,其它终端侧设备需要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导致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较大。为此,本申请实施例针对该场景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提高所述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降低,降低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下面将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其中,所述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及可设置于该设备中的芯片统称为终端侧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各种制式下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或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在集中式-分布式(central unit-distributed,CU-DU)架构下的DU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这里的随机接入前导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1。
步骤202: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
所述RAR包括P个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RAR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
步骤203: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并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是指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其中,这里的第一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
步骤204: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现有技术中,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相同的随机前导码的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是相同的,因此网络侧设备无法根据解调参考信号区分不同的终端侧设备,并对所有终端侧设备所发送的第一消息分别进行解调。而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RAR包括P个TC-RNTI,因此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步骤201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是从网络侧预先配置的多个随机接入前导中随机选择的,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中,若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到多个终端侧设备所发送的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网络侧设备会向所述多个终端侧设备发送一个RAR消息。
例如,在步骤201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和第二终端侧设备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相同,如果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到第一终端侧设备和第二终端侧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则网络侧设备发送RAR,所述RAR是对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时间段,多个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相同时,在网络侧设备来看,网络侧设备会将所述多个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看做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之后,发送的RAR并不是针对终端侧设备,而是针对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RAR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的,因此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的终端侧设备可以接收RAR,并根据RAR中的内容判断该RAR是不是发给自己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包括:保留位(reserved,R),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上行授权(UL grant)和P个TC-RNTI。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的标识等,在此不一一示出。
其中,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进行上行定时调整,以保证上行同步。ULgrant指示出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是通过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加扰的,RA-RNTI是根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位置计算得到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之后,在RAR检测窗口内检测RAR。若确定检测到的RAR可以通过第一RA-RNTI解扰,且检测到的RAR中包括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标识,则可以确定检测到的RAR为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其中,第一RA-RNTI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位置计算得到。
相应的,第一终端侧设备在RAR检测窗口内没有检测到通过第一RA-RNTI加扰的RAR,则认为随机接入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到与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之后,从P个TC-RNTI中随机选择一个TC-RNTI作为第一TC-RNTI,并根据第一TC-RNTI生成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不同的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解调参考信号根据不同的参数生成。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循环移位域(cyclic shift field)或循环移位值生成;所述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或者支持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或者支持SC-FDMA以及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侧设备在支持采用SC-FDMA以及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具体采用哪种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由网络侧设备进行指示。例如,当网络侧设备确定信号覆盖比较差时,指示第一终端侧设备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当网络侧设备确定信号覆盖比较好时,指示第一终端侧设备采用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再例如,当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终端侧设备不支持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时,指示第一终端侧设备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当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MIMO时,指示第一终端侧设备采用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
下面详细描述。
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1
其中,α为循环移位,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2
为基序列,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3
为循环移位后得到的解调参考信号,u表示组号,v表示组内的序列号。基序列是基于Zadoff-Chu序列进行循环扩展获得的,具体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描述,此处不做详细描述,基序列确定之后,u,v也可以确定。
公式(1)中的循环移位的计算公式为:αλ=2πncs,λ/12·····(2)
其中,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4
mod()为取模运算。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5
由高层信令配置的参数cyclicShift决定,例如,高层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时,参数cyclicShift位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RC信令的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2中,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096
是指循环移位值,循环移位值与循环移位域的关系可以参考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天线传输,在空分复用场景下,每一层会使用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因此会有采用不同的循环移位,表2中的λ对应解调参考信号的层。其中,层是指并行传输的不同数据流,最大层数为终端侧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信道矩阵的秩。
nPN(ns)的计算与终端侧设备无关,是一个伪随机序列。
表1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02
表2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01
结合上面的公式(1)和公式(2)可知,确定了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则可以计算出解调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确定。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在该实现方式下,可以对P个TC-RNTI设置索引值,第一终端侧设备可以将第一TC-RNTI的索引值作为循环移位域。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循环移位域之后,可以根据表2,确定出循环移位值,从而计算出解调参考信号。
例如,P为8,P个TC-RNTI的索引值分别为000至111,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一TC-RNTI的索引值为100时,确定循环移位域为100。根据表2,若λ=0,则循环移位域为100时,循环移位值为2,再结合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出解调参考信号。
该方式实现起来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举例来说,TC-RNTI采用十六进制表示时,TC-RNTI为0001~0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00;TC-RNTI为1000~1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01;TC-RNTI为2000~2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10;TC-RNTI为3000~3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100。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一TC-RNTI为2000时,确定循环移位域为010。根据表2,若λ=0,则循环移位域为010时,循环移位值为3,再结合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出解调参考信号。
该实现方式下,RAR中包括的TC-RNTI数量可以不受限制,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RAR中携带的TC-RNTI的数量。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循环移位域为mod(第一TC-RNTI,T),T为所述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mod()为取模运算。
举例来说,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为0~7,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为8,则循环移位域为mod(第一TC-RNTI,8)。
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循环移位值为mod(第一TC-RNTI,Y),Y为所述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举例来说,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为0~11,包括的取值数量为12,则循环移位值为mod(第一TC-RNTI,12)。
该实现方式下,第一终端侧设备可以直接确定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所需的循环移位值,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和/或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具体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11
公式(3)中,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12
表示天线端口号,对于不同的天线端口号,对应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s,OCC),即表3中的wf(k′)和wt(l′);r(2n+k′)根据伪随机序列生成,具体生成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k表示解调参考信号所在频域上子载波编号,l为解调参考信号所在时域上OFDM编号,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13
与解调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关,天线端口号、△、wf(k′)和wt(l′)之间的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21
结合上面的公式(3)可知,确定了天线端口号,则可以确定出天线端口号对应的正交覆盖码,从而可以根据公式(3)确定解调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号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确定。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在该实现方式下,可以对P个TC-RNTI设置索引值,第一终端侧设备可以将第一TC-RNTI的索引值作为天线端口号。
例如,P为8,P个TC-RNTI的索引值分别为000至111,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一TC-RNTI的索引值为100时,确定循环移位域为100。
该方式实现起来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可以提高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举例来说,TC-RNTI采用十六进制编码时,TC-RNTI为0001~0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00;TC-RNTI为1000~1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01;TC-RNTI为2000~2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010;TC-RNTI为3000~3FFF时,对应的预设值为100。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一TC-RNTI为2000时,可以确定天线端口号为010,即3。
该实现方式下,RAR中包括的TC-RNTI数量可以不受限制,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RAR中携带的TC-RNTI的数量。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天线端口号为mod(所述第一TC-RNTI,U),U为所述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举例来说,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为0~7,包括的取值数量为8,则天线端口号为mod(第一TC-RNTI,8)。
第一终端侧设备确定解调参考消息之后,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解调参考消息以及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也可以称为消息3。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用第一TC-RNTI进行加扰。
步骤204中,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多个终端侧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时,对于接收到的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网络侧设备可以分别根据解调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再结合串行干扰消除(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网络侧设备可以分别对每个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进行解调。网络侧设备在成功解调其中一个网络侧设备的第一消息时,向该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第一消息的具体解调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对于接收到的多个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相同的解调参考信号,由于网络侧设备无法根据解调参考信号区分不同的终端侧设备,从而无法获取多个终端侧设备的信道估计信息,网络侧设备从而无法成功解调第一消息。第一消息解调失败时,网络侧设备不会发送竞争解决消息,从而导致上述多个终端侧设备均随机接入失败。
例如,若第二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相同,但第二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不相同。网络侧设备则可以分别成功解调出第二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需要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自适应重传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第一终端侧设备在上行支持自适应重传和非自适应重传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一终端侧设备在上行支持自适应重传时,网络侧设备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HARQ反馈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上,网络侧设备在DCI中添加循环冗余检查(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比特后,会对CRC校验比特进行加扰,加扰序列为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选择的第一TC-RNTI确定的,从而可以通过加扰序列来区分HARQ反馈对应的终端侧设备。相应的,第一终端侧设备在检测到HARQ反馈时,可以根据CRC校验比特的加扰序列,确定该HARQ反馈是否为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终端侧设备选择的TC-RNTI相同时,终端侧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竞争解决消息确定HARQ反馈是否为发送给自己的。例如,第二终端侧设备也从P个TC-RNTI选择了第一TC-RNTI,第一终端侧设备与第二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之后,若确定竞争解决消息中包括的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对应第一终端侧设备,则可以确定接收到的HARQ反馈是发送给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相应的,若确定竞争解决消息中包括的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对应第二终端侧设备,则可以确定接收到的HARQ反馈是发送给第二终端侧设备的。
当第一终端侧设备在上行支持非自适应重传时,非自适应重传的HARQ反馈承载在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上。由于现有技术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解调参考信号来区分HARQ反馈对应的终端侧设备,因此可以沿用现有机制,依靠解调参考信号来区分HARQ反馈对应的终端侧设备。相应的,第一终端侧设备在检测到HARQ反馈时,可以根据解调参考信号,确定该HARQ反馈是否为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时,终端侧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竞争解决消息确定HARQ反馈是否为发送给自己的。例如,第二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第一终端侧设备与第二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之后,若确定竞争解决消息中包括的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对应第一终端侧设备,则可以确定接收到的HARQ反馈是发送给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相应的,若确定竞争解决消息中包括的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对应第二终端侧设备,则可以确定接收到的HARQ反馈是发送给第二终端侧设备的。
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可以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可以采用第一TC-RNTI加扰。具体的,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加扰时,采用的加扰序列根据第一TC-RNTI确定。一种示例性的加扰序列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将竞争解决消息经过信道编码后的码字q标记为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41
加扰后的比特标记为: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42
其中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43
其中c(q)(i)为加扰序列,该加扰序列通过下式进行初始化:
cinit=nRNTI·215+q·214+nID,其中nRNTI为第一TC-RNTI,nID为第一终端侧设备所处的小区的小区标识(identifier,ID)。
所述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如前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可以为S-TMSI或者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的40bit的随机数,或者是其它形式,比如该标识还可以为第一消息中的前6个字节。
所述竞争解决消息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上,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的DCI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竞争解决消息的DCI对应的CRC校验比特也可以根据第一TC-RNTI确定。具体的,网络侧设备通过CRC校验比特对竞争解决消息的DCI进行差错检查,若竞争解决消息的DCI的负载比特为a0,a1,a2,a3,...,aA-1,对应的CRC校验比特为p0,p1,p2,p3,...,pL-1.。其中,A是DCI负载比特长度,而L是校验比特长度,将竞争解决消息的DCI添加CRC校验比特添加后的比特序列记为:b0,b1,b2,b3,...,bB-1,其中B=A+L且
bk=ak,对于k=0,1,2,...,A-1
bk=pk-A,对于k=A,A+1,A+2,...,A+L-1
竞争解决消息的DCI添加CRC校验比特后,对于CRC校验比特需进行加扰处理,加扰处理所采用的扰码序列为第一终端侧设备所选择的第一TC-RNTI:xrnti,0,xrnti,1,...,xrnti,15,假设加扰后的比特序列为:c0,c1,c2,c3,...,cB-1,则
ck=bk,当k=0,1,2,…,A-1
ck=(bk+xrnti,k-A)mod2当k=A,A+1,A+2,...,A+15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侧设备成功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则该第一终端侧设备将第一TC-RNTI作为C-RNTI,即将第一TC-RNTI作为第一终端侧设备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可以不包括P个TC-RNTI,终端侧设备中可以预先配置所述P个TC-RNTI,或者,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所述P个TC-RNTI,从而可以减少RAR所占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402: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
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P个TC-RNTI可以为预先配置的;或者,所述P个TC-RNTI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广播的。
步骤403: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并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
步骤404: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消息为根据所述RAR发送的消息。
上述方案中,第一TC-RNTI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TC-RNTI中选择的,因此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P个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步骤401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中,标识指示信息位于RAR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RAR中用于承载TC-RNTI的比特序列进行重定义,重定义后的比特序列用于承载所述标识指示信息。当然,网络侧设备也可以不通过重定义承载TC-RNTI的比特序列的方式承载标识指示信息,而是在RAR中通过一个新增的字段承载标识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标识指示信息的具体形式并不限定,标识指示信息可以为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预先约定的信息,例如,可以将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TC-RNTI取值范围外的一个值作为标识指示信息。当终端侧设备获取到标识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不需要从RAR中获取TC-RNTI,而是从预先配置的P个TC-RNTI中选择一个TC-RNTI作为第一TC-RNTI,或者从网络侧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P个TC-RNTI中选择一个TC-RNTI作为第一TC-RNTI。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可以如图5所示。图5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包括:保留位(reserved,R),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上行授权(UL grant)和标识指示信息。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的标识等,在此不一一示出。
其中,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进行上行定时调整,以保证上行同步。ULgrant指示出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是通过RA-RNTI加扰的,RA-RNTI是根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位置计算得到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如何确定检测到的RAR为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可以参考步骤203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终端侧设备获取到RAR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后,可以从P个TC-RNTI中选择一个TC-RNTI作为所述第一TC-RNTI。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生成;所述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具体如何根据第一TC-RNTI确定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与前面步骤203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和/或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具体如何根据第一TC-RNTI确定天线端口号,与前面步骤203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采用第一TC-RNTI进行加扰。具体如何加扰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4中,网络侧设备如何根据解调参考信号解调第一消息,与前面步骤204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HARQ反馈,具体如何区分不同终端侧设备的HARQ反馈,可以参考步骤204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可以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可以采用第一TC-RNTI加扰。具体的加扰过程,可以参考步骤204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4中的其他内容,与步骤204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向终端侧设备指示出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参数,终端侧设备从而可以直接根据网络侧设备指示的参数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提高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效率。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602: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并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
所述RAR中包括参数指示信息,所述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F个参数,F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603: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并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第一参数生成,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F个参数中的一个。
步骤604: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上述方案中,解调参考信号是第一终端侧设备从F个参数中选择的第一参数生成的,因此根据第一参数生成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其他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因此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第一消息解调成功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侧设备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增加,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理论上最多可以实现F终端侧设备同时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从而降低了随机接入的平均时延。
步骤601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SC-FDMA和/或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天线端口号。
结合前面的表1至表3可知,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了循环移位域,循环移位值以及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可以为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或者为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或者为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下面详细描述。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数指示信息为预设值,指示的F个参数,为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的全部,或者为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的全部,或者为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全部。例如,参数指示信息为1时指示出F个参数,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此时,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为000~111。再例如,参数指示信息为1时指示出F个参数,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值,此时,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为0~11。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数指示信息的取值为F-1,指示的F个参数,为取值范围为0~F-1的循环移位域,或者为取值范围为0~F-1的循环移位值,或者为取值范围为0~F-1的天线端口号。例如,参数指示信息的取值为5,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时,指示的F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00~100。再例如,参数指示信息的取值为5,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天线端口号时,指示的F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4。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数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组比特,每组比特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组比特与一个参数映射。例如,每组比特与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取值映射,或者每组比特与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取值映射,或者每组比特与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取值映射。针对所述F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参数,该参数映射的一组比特位的取值为第一值。
例如,参数指示信息包括8组比特,每组比特包括1个比特,第一值为1。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时,参数指示信息包括的8组比特中每组比特映射的循环移位域的取值可以如表4所示。结合表4,F个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循环移位域,参数指示信息中第1组比特至第8组比特的取值依次为00110011时,指示的F个参数为010、011、110、111。
表4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71
Figure BDA0001646413150000181
当然,以上只是示例,参数指示信息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在此不再逐一举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包括:保留位(reserved,R),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上行授权(UL grant),TC-RNTI和参数指示信息。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的标识等,在此不一一示出。
其中,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进行上行定时调整,以保证上行同步。ULgrant指示出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发送的RAR是通过RA-RNTI加扰的,RA-RNTI是根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位置计算得到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如何确定检测到的RAR为与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RAR,可以参考步骤203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为预先约定的参数,第一终端侧设备获取到参数指示信息,则可以从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F个参数中选择一个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生成解调参考信号,具体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过程,可以参考步骤603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现有技术中,终端侧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所采用的参数均相同,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终端侧设备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与其他终端侧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同的概率较低,从而避免由于解调参考信号相同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采用RAR中的TC-RNTI进行加扰。具体如何加扰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中,网络侧设备如何根据解调参考信号解调第一消息,与前面步骤204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HARQ反馈,具体如何区分不同终端侧设备的HARQ反馈,可以参考步骤204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第一终端侧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可以向第一终端侧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可以采用RAR中的TC-RNTI加扰。具体的加扰过程,可以参考步骤204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中的其他内容,与步骤204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侧设备或者网络侧设备的动作,该通信装置800包括:发送单元801和接收单元802。
通信装置800执行第一终端侧设备的动作时,发送单元801和接收单元802分别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单元801,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801,还用于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所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执行其他内容,具体参考步骤201至204,以及步骤401至4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通信装置800执行网络侧设备的动作时,发送单元801和接收单元802分别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发送单元801,用于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单元8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所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执行其他内容,具体参考步骤201至204,以及步骤401至4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终端侧设备可以为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终端侧设备可适用于图2或图4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侧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终端侧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侧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收发机903、天线904以及输入输出装置905。处理器9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无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等。存储器902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机903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904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905,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所述终端侧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01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903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通过收发机903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通过收发机903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处理器9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903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侧设备900还可以执行其他内容,具体参考步骤201至204,以及步骤401至4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方法。网络侧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002。RRU10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011和射频单元10012。RRU1001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发送上述实施例中的信令指示或参考信号。BBU1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网络侧设备进行控制等。RRU1001与BBU1002可以是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BBU1002为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在一个示例中,BBU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络),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BBU1002还包括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存储器10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0022用于控制网络侧设备进行必要的动作。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上述网络侧设备1000可以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具体的:
网络侧设备1000中的处理器10022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射频单元10012,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或者,网络侧设备1000中的处理器10022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射频单元10012,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网络侧设备1000还可以执行其他内容,具体参考步骤201至204,以及步骤401至4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2.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3.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
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4.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生成;所述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或者,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或者,所述循环移位域为mod(第一TC-RNTI,T),T为所述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mod()为取模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值为mod(第一TC-RNTI,Y),Y为所述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或者,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或者,所述天线端口号为mod(第一TC-RNTI,U),U为所述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个TC-RNTI为协议预先配置的;或者,所述P个TC-RNTI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广播的。
11.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第一TC-RNTI生成;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12.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P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TC-RNTI为所述P个TC-RNTI中的一个。
13.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RAR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14.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标识指示信息,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从P个临时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中确定第一TC-RNTI;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RAR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生成的用于解调所述第一消息的解调参考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循环移位域或循环移位值生成;所述循环移位域或所述循环移位值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或者,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循环移位域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或者,所述循环移位域为mod(第一TC-RNTI,T),T为所述循环移位域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mod()为取模运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值为mod(第一TC-RNTI,Y),Y为所述循环移位值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侧设备支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天线端口号生成;所述天线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TC-RNTI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的索引值;
或者,所述P个TC-RNTI中的每个TC-RNTI分别与一个预设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天线端口号为所述第一TC-RNTI映射的预设值;
或者,所述天线端口号为mod(第一TC-RNTI,U),U为所述天线端口号的取值范围内包括的取值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个TC-RNTI为协议预先配置的;或者,所述P个TC-RNTI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侧设备广播的。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810404040.0A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18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040.0A CN110418420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83512 WO2019206050A1 (zh) 2018-04-28 2019-04-19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EP19792740.3A EP3780854B1 (en) 2018-04-28 2019-04-1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081,765 US11438934B2 (en) 2018-04-28 2020-10-27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040.0A CN110418420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420A CN110418420A (zh) 2019-11-05
CN110418420B true CN11041842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29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4040.0A Active CN110418420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8934B2 (zh)
EP (1) EP3780854B1 (zh)
CN (1) CN110418420B (zh)
WO (1) WO2019206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8350B2 (en) * 2019-06-13 2022-06-21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Method for signal synchronization in OFDM based NB-IoT system
EP4285618A1 (en) * 2021-02-01 2023-12-06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5022979A (zh) * 2022-05-27 2022-09-06 山东闻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c-rnti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608A (zh) * 2016-06-12 2017-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34893A (zh) * 2015-04-24 201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45B (zh) * 2007-12-29 2010-11-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调度标识确定、配置方法与装置及随机接入方法与装置
US8406781B2 (en) * 2009-02-02 2013-03-26 Lg Electronics Inc. Determination of user equipment antenna capability
KR101962140B1 (ko) * 2010-11-17 2019-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85892B (zh) * 2011-03-10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575283A1 (en) * 2011-09-30 2013-04-03 Alcatel Lucent PRACH procedure on Scell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5162699B1 (ja) * 2011-10-04 2013-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2438314B (zh) * 2011-10-17 2014-04-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JP5379254B2 (ja) * 2012-03-14 2013-1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941401B2 (ja) * 2012-12-14 2016-06-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469776B2 (ja) * 2013-11-21 2014-04-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111582A4 (en) * 2014-02-24 2017-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evolved node-b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EP3245835B1 (en) * 2015-01-13 2019-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respective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for us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therebetween in a cell of the network node
WO2016167623A1 (ko) * 2015-04-16 2016-10-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204549A1 (ko) * 2015-06-19 2016-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04392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7171322A2 (ko) * 2016-03-29 2017-10-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827529B2 (en) * 2016-06-24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ollision red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uplink grants
CN108023849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和装置
US10505688B2 (en) * 2018-01-10 2019-12-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figur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893A (zh) * 2015-04-24 201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CN107493608A (zh) * 2016-06-12 2017-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s on the contents of RAR for MTC";Huawei等;《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bis R1-155107》;20150925;第2节 *
"RA Issues for Msg3 based SI Request Procedure";Samsung;《3GPP TSG-RAN2 101 R2-1801873》;20180213;第2节 *
"Random access for MTC";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 R1-156420》;20151107;第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6050A1 (zh) 2019-10-31
US20210076428A1 (en) 2021-03-11
EP3780854A1 (en) 2021-02-17
US11438934B2 (en) 2022-09-06
EP3780854B1 (en) 2023-09-20
CN110418420A (zh) 2019-11-05
EP3780854A4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68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UE bandwidth in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6064B (zh) 用于在终端之间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1452139B2 (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latency reduction
CN107211462B (zh) 用于lte rach过程增强的方法以及装置
KR102429435B1 (ko) 랜덤 액세스 프로세스에서 시간-주파수 리소스를 결정하고 구성하는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CN109392107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641182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EP4287753A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CN107872298B (zh)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2100375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ommodating specific user equipments
KR102336880B1 (ko) 통신 프로세스에서 자원 요소들의 수량을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8668374B (zh) 一种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30017230A (ko) Msg3의 커버리지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7185B (zh) 随机接入过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47385B1 (ko)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장비, 및 단말 장비
KR20160056933A (ko) 랜덤 액세스에서 자원을 예결하는 방법,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CN108024360B (zh)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438934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99497B (zh) 执行终端与基站之间的rach过程的方法及使用其的基站与终端
KR20180006840A (ko) 효과적인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제어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CN108123781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16013427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478757A (zh) 一种ra-rnti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202646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920712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