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321A -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321A
CN110418321A CN201910710268.7A CN201910710268A CN110418321A CN 110418321 A CN110418321 A CN 110418321A CN 201910710268 A CN201910710268 A CN 201910710268A CN 110418321 A CN110418321 A CN 110418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mmunication module
time
fram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02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321B (zh
Inventor
姚博
刘宗孺
李志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02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8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8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火取电电路,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包括以下步骤: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发送装置每次发送数据帧时,也发送时间帧,使得通讯模块与发送装置时间同步,保证待收发数据的顺利接收。

Description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讯模块特别对于单火供电或者电池供电形式的无线通讯模块,低功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其低功耗主要通过唤醒机制实现,即通讯模块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或睡眠状态,只有需要接收或发送信号时才醒来。作为唤醒机制的一种,定时唤醒依靠通讯模块内部时钟作为时间控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收发数据,但是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讯模块的内部时钟会与外部发送装置的时钟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在通讯模块醒来时,未必有待收发数据,从而造成控制指令等的丢失,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通讯方法,其通过发送装置每次发送数据帧时,也发送时间帧,使得通讯模块与发送装置时间同步,保证待收发数据的顺利接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包括以下步骤:
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或者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
进一步地,在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或者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
进一步地,当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
当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时,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所述数据帧为IE。
进一步地,当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其包括:
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当所述同步操作完成后,再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或者通讯模块先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再接收到时间帧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通讯模块相邻两次唤醒时间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发送装置发送的相邻两次数据帧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包括:
检测通讯模块是否将数据帧向外发送完毕,若是,则通讯模块返回睡眠模式;
或者;
定时休眠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发送装置为无线发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由单火供电系统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单火供电系统包括AC-DC电路、恒流电路、储能器件以及控制器;
所述A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单火线上,所述AC-DC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恒流电路输出目标电流,为储能器件充电;
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储能器件,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具有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所述单火取电电路还包括选择电路以及开关电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选择电路用于选择其中一路恒流子电路,使其输出电流经由所述开关电路输出至所述储能器件;
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单火线上的实时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实时电流或/和电压信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的恒流子电路;
所述储能器件为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其通过发送装置每次发送数据帧时,也发送时间帧,使得通讯模块与发送装置时间同步,保证待收发数据的顺利接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休眠模块,用于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通讯系统,其通过发送装置每次发送数据帧时,也发送时间帧,使得通讯模块与发送装置时间同步,保证待收发数据的顺利接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功耗通讯系统,其包括通讯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以及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时间帧和时间帧;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被唤醒后,接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发送装置发送数据帧和时间帧到通讯模块,从而通过时间帧实现时间同步,进而保证后续定时唤醒时间的准确性,避免代收发数据的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低功耗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单火供电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二恒流子电路和恒流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AC-DC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AC-DC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不含稳压输出电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稳压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恒流子电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选择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恒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比较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低功耗通讯装置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其中:10、AC-DC电路;11、整流电路;12、变压器;13、续流整流电路;14、反馈电路;15、开关控制器;16、稳压输出电路;20、第二恒流电路;21、第一恒流子电路;22、第二恒流子电路;30、恒流控制电路;31、选择电路;32、开关电路;40、第一恒流电路;50、储能器件;51、比较器电路;60、控制器;70、无线通讯模块;80、交流源;81、单火线;90、负载;91、过零检测电路;92、可控硅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包括以下步骤:
S110、定时唤醒通讯模块。
定时唤醒通讯模块的方式可以是多种,这里主要是依靠通讯模块自带的时钟实现,该自带的时钟可以集成于通讯模块中,也可以是外置的时钟。这里不做限定。
通讯模块的唤醒主要是通讯模块的上电以及初始化操作,当达到唤醒时间时,该自带的时钟发出使能信号,使通讯模块上电(例如在通讯模块和电源之间设置一个开关,使能信号控制该开关的通断),通讯模块上电后,迅速完成初始化操作。在通讯模块被唤醒后,即可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其中,时间帧用于通讯模块和发送装置的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方法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与通讯模块的时钟进行比对,进而达到对通讯模块时钟校准的目的,或者是直接将通讯模块接收到的时间帧覆盖其自带时钟信息。
在本实施例一中,时间帧和数据帧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将时间帧封装于数据帧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当数据帧和数据帧分开设置时,时间帧可以采用Beacon帧,而数据帧采用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元素),当然,二者也可以均采用Beacon帧实现。作为时间帧封装于数据帧中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采用Beacon帧的数据帧中封装时间信息,即通过一个Beacon帧就可以实现数据帧和时间帧的同时发送。
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发送装置为多个时,优选先对该多个发送装置进行时间同步,例如,间隔预设时间(30min或1h等)对这些发送装置进行时间同步,对应地,由于通讯模块的定时唤醒机制,优选对这些发送装置进行时间间隔发送,例如,当唤醒时间为20ms时,假设存在4个发送装置,可以将部分发送装置发送时间做相应的延时,当然,通讯模块同时接收也是可以的。
这里仅以一个发送装置对应一个通讯模块为例,其余情况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为了进一步保证收发数据的准确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通讯模块相邻两次唤醒时间之间的间隔(第一时间间隔)是发送装置相邻两次数据帧和时间帧发送的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例如,通讯模块每1s醒来一次,而发送装置每间隔100ms发送一次数据,这里每间隔100ms是指当其要发送的数据不被通讯模块接收时,每间隔100ms发送一次,当被通讯模块接收后,则此次要发送的数据不再发送。
S120、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通讯模块回到休眠状态的方式可以是以下两种的任一种:
第一是定时休眠机制,即通讯模块被唤醒后持续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自带的时钟通过使能信号控制通讯模块断电,该断电情况下,通讯模块休眠。当然,这种情况下,预设时间需要足够长,以保证通讯模块所有待收发的数据均完成收发操作。
第二是检测通讯模块是否将数据帧向外发送完毕,若是,则通讯模块返回睡眠模式。这种方式,需要借助外部控制器实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该低功耗通讯方法主要应用于无线通讯模块和无线发送装置之间,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红外芯片、ZigBee芯片、3G模块、4G模块、5G模块以及GPS模块中的任一种。
无线通讯模块可以通过单火供电系统进行供电,该单火供电系统既能满足无线通讯模块供电的需求,还能不对单火供电系统上其他负载造成影响。
请参照图2-11所示,单火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单火供电电路、储能器件、控制器组成。
其中,请参照图2所示,单火供电电路包括AC-DC电路10以及恒流电路,其中,AC-DC电路连接在交流回路中,该交流回路主要包括交流源80、负载90,交流源80和负载90通过单火线81连接形成回路,A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单火线上,实现单火取电,AC-DC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恒流电路输出目标电流,为储能器件50充电,进而由储能器件为无线通讯模块供电,而恒流电路并不直接为无线通讯模块70供电。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其中,第一恒流电路直接连接到储能器件上,为储能器件供电,第一恒流电路为常通恒流电路,即无论负载是否工作以及储能器件是否达到充满,其均为储能器件供电,因此,为了防止对第一恒流电路对储能器件充电过程中,对不工作时的负载造成影响,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较小,例如可以是1mA甚至更小。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二恒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较大,为了配合第二恒流电路,在本发明中还设置有恒流控制电路30,其中,第二恒流电路包括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恒流控制电路30包括选择电路31以及开关电路32,这些恒流子电路并联连接,即这些恒流子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至AC-DC电路,输出端均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选择电路用于选择其中一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经由所述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储能器件,来对储能器件充电。
选择电路选择某一路恒流子电路的方式可以是以下的任一种:其一是根据充电时间的长短进行,即设置多个时间节点(从充电开始进行计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选择相应的恒流子电路;其二是根据储能器件的电量情况,在相应的电量下选择相应的恒流子电路。当然,还可以是通过手动方式去选择。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储能器件的电量选择相应的恒流子电路。
第二恒流电路启动的前提是负载工作,因此,还需要检测单火线上的电流,进而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第二恒流电路是否启动。开关电路主要用于是否选择这些恒流子电路进行充电,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储能器件充电完成时或/和负载不工作时断开选择电路和储能器件之间的连接。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也可以对储能器件预设电量,当储能器件的电量满足预设电量,则通过开关电路断开选择电路和储能器件之间的连接。
请参照图4和5所示,AC-DC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1、变压器12和续流电路13,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外部交流电源,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经由变压器和续流电路输出第一目标电压(即AC-DC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恒流电路输出目标电流,为外部的储能器件充电),所述AC-DC电路还包括开关控制器15和反馈电路14,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器为芯片LNK362或LNK363或LNK364;所述开关控制器的源极引脚连接至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器的漏极引脚连接至变压器的控制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续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反馈引脚。
开关控制器采用微功耗的芯片LNK362、LNK363和LNK364中的一种实现对第一目标电压进行调节,保证第一目标电压输出的稳定,也实现对AC-DC电路自身功耗的限制。选取LNK362、LNK363和LNK364根据第一目标电压的需要,例如,如果第一目标电压为5V,则可以选取LNK363芯片。
外部交流电源(例如市电)经由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后,形成高压直流信号,高压直流信号经由变压器变换后降压,再由续流电路进行整流后,形成第一目标电压,即需要的为无线通讯模块充电的电压。反馈电路对第一目标电压进行采样,经由开关控制器的开关性能调节第一目标电压,达到稳压的目的。
请参照图5所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桥。全波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至外部交流电源,即市电,根据不同国家市电的情况,可以设置多个整流电路,这些个整流电路并联在一起,与对应的市电连接。当然,多个整流电路并联在一起,也可以实现多个外部交流电源的冗余供电。在全波整流桥和外部交流电源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EMC电路,以提高AC-DC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在所述整流电路和变压器之间还可以第一滤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为低通滤波电路,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采用RC低通滤波器。即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4和电容C4,所述全波整流桥的正输出端通过电阻R14和电容C4后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源极引脚;所述全波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源极引脚;所述全波整流桥的正输出端通过电阻R14连接至变压器的输入端。
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辅助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同名端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漏极引脚;所述初级绕组的异名端连接至电阻R14和电容C4之间;所述次级绕组的同名端通过续流电路输出第一目标电压;所述次级绕组的异名端接地。辅助绕组与辅助电路配合,主要用于滤波和吸收漏感,辅助电路包括电容CP4、电容C112以及二极管D8和电阻R26,其中,所述辅助绕组的同名端连接至全波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辅助绕组的异名端通过二极管D8和电阻R26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旁路引脚,所述电容CP4和电容C112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8和电阻R26之间,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至全波整流桥的负输出端。
续流电路主要包括二极管D4和电容CP1,其中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次级绕组的同名端,电容CP1的正极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P1的负极与次级绕组的异名端均接地。
在续流电路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第二滤波电路,以及防反二极管D5,其中,防反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和电容CP1的正极之间,防反二极管D5的负极经由第二滤波电路输出第一目标电压;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滤波电容,分别为电容CP2、电容C2和电容C3,其中,电容CP2、电容C2和电容C3的一端均连接在防反二极管D5的负极,其另一端均接地。
反馈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光耦以及稳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37和电阻R38;稳压电路包括电阻R39、电容C6、稳压管U8和电阻R40,所述电阻R37的一端连接至续流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8后连接至稳压管U8的阴极;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37和电阻R38之间,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控制器的反馈引脚。所述稳压管U8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6以及电阻R39连接至续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稳压管U8的参考端连接至电阻R39和电容C6之间,所述电阻R4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39和电容C6之间。
开关控制器内部包含一个700V的MOSFET及其控制器(称为MOSFET控制器),开关控制器内部连接到漏极的高压电流源在启动阶段提供偏置电流,从而省去了外部启动电路。开关控制器内部集成的振荡器能够给输出MOSFET提供132KHz的输出脉冲。
开关控制器还集成了一些功能用于系统级的保护。自动重启功能可以在过载、输出短路或开环条件下限制MOSFET、变压器以及输出二极管(二极管D8)中的功耗。自动恢复迟滞热关断功能还可以在温度超过安全限制时禁止MOSFET开关。
其工作原理是:开关控制器通过控制内部的MOSFET不断的开通和关断,将第一整流二极管(经由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信号转换成132KHz的脉冲信号。当MOSFET开通时,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内流动的电流增加,达到峰值Ip。当MOSFET开通关断时,反激电压使得输出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存储到辅助绕组的能量传递到次级,提供负载电流,并为续流电容(CP4)充电。通过反馈电路可以调节开关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依此调节峰值电流Ip的大小,从而起到稳压输出作用。
为了满足其他器件的需求电压,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电压转换为第二目标电压(为了其他设备供电,例如控制器等)的稳压输出电路16,例如,第一目标电压为5V,第二目标电压为3.3V。请参照图6所示,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稳压器、输入滤波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续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目标电压,所述输入滤波电路连接在续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稳压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至稳压器的输出端。
稳压器可以采用HT7550等,输入滤波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滤波电容。采用多个滤波电容时,这些滤波电容并联后连接到相应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恒流电路20以两路的恒流子电路为例,即分别是第一恒流子电路21和第二恒流子电路22。其他情况下的恒流子电路与其实现过程基本相同。
请参照图7所示,第一恒流子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电阻R112),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恒流子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电阻R215),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
第一恒流子电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跟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关,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阻值,第一恒流子电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可以相等,但是这种情况就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不同,例如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为6mA,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为30mA。
选择电路主要由模拟开关组成,模拟开关具有两个输入端,模拟开关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模拟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入端。
模拟开关可以采用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静触点分别连接至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触点连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入端,采用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实现手动控制恒流电路的输出选择。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示,模拟开关为芯片BL1551(芯片U22),所述芯片BL155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芯片BL1551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芯片BL1551的使能端接入到外部的使能信号。
外部的使能信号可以通过微处理器例如单片机等实现,即在微处理器中存储相应的时间阈值(以充电时间选择恒流子电路时)或存储相应的电量阈值(以储能器件的充电电量选择恒流子电路时)。以充电时间实现选择时,微处理器的时钟在充电开始时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相应的时间阈值时,则选择相应的恒流子电路;以充电电量实现选择时,微处理器采集储能器件的电量情况,当电量情况达到对应的电量阈值时,则选择相应的恒流子电路。
微处理器只是将采集信息与存储的阈值进行比对,从而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作为使能信号来控制芯片BL1551的使能端,其并不涉及软件的改进。芯片BL1551的输出端为其芯片BL1551的某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芯片BL1551也可以称为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的单刀双掷开关。
请参照图7和9所示,开关电路主要包括芯片MAX40200(芯片U18)以及第三电阻(电阻R90)和第一PNP三极管(三极管Q10),所述芯片MAX40200的电源端连接至AC-DC电路或者外部的辅助电源,所述芯片MAX40200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所述芯片MAX40200的使能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入到外部的控制信号(也可以由微处理器产生,微处理器对储能器件的电量进行采集后与预设的对芯片MAX40200进行控制的电量阈值进行比对,生成控制信号);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至储能器件。
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PNP三极管导通,选择电路输出的电流经由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流向集电极,然后为储能器件充电,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PNP三极管截止,恒流子电路均无法为储能器件充电。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二PNP三极管(三极管Q11),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芯片MAX40200的电源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恒流电路40,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储能器件。第一恒流电路优选输出比上述恒流子电路较小的电流,其只要当AC-DC电路存在时,则一直为储能器件充电。
请参照图10所示,第一恒流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电阻R109)、第三PNP三极管(三极管Q7)、第四PNP三极管(三极管Q8)以及第五电阻(电阻R11),所述第三PNP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三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储能器件,所述第四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AC-DC电路,所述第四PNP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四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四电阻和第三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五电阻和第四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通过多路恒流子电路并联形式连接到AC-DC电路上,再由选择电路以及开关电路对多路恒流子电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为储能器件充电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充电电流,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还降低了充电电路本身的功耗。
控制器60具有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单火线上的实时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实时电流或/和电压信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的恒流子电路。
其原理是:
当所述实时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和所述电压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通过第一控制端控制开关电路断开选择电路和储能器件的连接,此时,仅第一恒流电路为储能器件充电;
当所述实时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压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控制端控制开关电路导通选择电路和储能器件的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其中一路恒流子电路经由开关电路为储能器件充电;此时,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同时为储能器件充电。
对于第二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子电路和第二恒流子电路时,则在所述实时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电压信息小于第二阈值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电压信息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第二控制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第一恒流子电路经由开关电路为储能器件充电;
当所述电压信息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二控制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第二恒流子电路经由开关电路为储能器件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电流,第二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大于第一阈值。
第一阈值到第四阈值均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阈值根据需要负载的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在负载为LED灯具时,可以将第一阈值设置为1.2mA,第二阈值根据超级电容的最大电量可以设置为4V,第三阈值根据负载的正常运行情况,可以设置为50mA等,优选第三阈值大于第一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电流,从而使得当负载工作时,任何一个恒流子电路的输出均对负载不会造成影响。第四阈值可以是3V等。
为了实现对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进行采集,在储能器件和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设置采样电路,该采样电路可以是分压电阻采样电路,也可以是比较器电路51。
请参照图11所示,比较器电路主要包括第一比较器电路和第二比较器电路,第二输入端包括第二一输入端和第二二输入端,其中:
第一比较器电路包括电阻R103、电阻R104、比较器U20A以及电阻R204,其中,电阻R103和电阻R104串联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储能器件的输出端;比较器U20A的正输入端连接至外置的基准电压源52,比较器U20A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103和电阻R104之间,比较器U20A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04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二一输入端。
第二比较器电路包括电阻R105、电阻R106、比较器U20B以及电阻R205,其中,电阻R105和电阻R106串联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储能器件的输出端;比较器U20B的正输入端连接至外置的基准电压源52,比较器U20B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105和电阻R106之间,比较器U20B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05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二二输入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之所以采用两个电路,是用于分别与第二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例如,第二一输入端接收的信号用于与第二阈值进行比对,第二二输入端接收的信号用于与第四阈值进行比对,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直接采样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与存储于控制器的第二阈值和第四阈值进行比对。
同时,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外接的基准电压源可以是不同电压的基准电压源,也可以采用图11所述的同一个基准电压源,采用同一个基准电压源时,需要对相应的分压电阻(电阻R105和电阻R106,以及电阻R103和电阻R104)进行设置。
第一输入端接收单火线的实时电流,可以在单火线上增加电流采样电路,例如电流互感器实现,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当负载为LED灯具时,还包括控制器、过零检测电路91和可控硅控制电路92,该控制器、过零检测电路91和可控硅控制电路92为现有LED灯具的常规电路,通过过零检测电路的过零检测,以及控制器接收的用户的控制指令,经由可控硅控制电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对LED灯具的调光操作。即本发明的控制器可以借用LED灯具自带的控制器,从而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
当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其包括:
当发送装置先发送时间帧,再发送数据帧时,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当所述同步操作完成后,再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此种方式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当然,发送装置也可以先发送数据帧,再发送时间帧。这种情况下通讯模块先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再接收到时间帧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其为上述实施例的虚拟装置。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包括:
唤醒模块210,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休眠模块220,用于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或者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
进一步地,在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或者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
进一步地,当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
当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时,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所述数据帧为IE。
进一步地,当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其包括:
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当所述同步操作完成后,再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或者通讯模块先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再接收到时间帧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通讯模块相邻两次唤醒时间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发送装置发送的相邻两次数据帧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包括:
检测通讯模块是否将数据帧向外发送完毕,若是,则通讯模块返回睡眠模式;
或者;
定时休眠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发送装置为无线发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由单火供电系统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单火供电系统包括AC-DC电路、恒流电路、储能器件以及控制器;
所述A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单火线上,所述AC-DC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恒流电路输出目标电流,为储能器件充电;
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储能器件,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具有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所述单火取电电路还包括选择电路以及开关电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选择电路用于选择其中一路恒流子电路,使其输出电流经由所述开关电路输出至所述储能器件;
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单火线上的实时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实时电流或/和电压信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的恒流子电路;
所述储能器件为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实施例四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装置330和输出装置340;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3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31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装置330和输出装置3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3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基于传感器的低功耗实现装置中的唤醒模块210和休眠模块220)。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低功耗通讯方法。
存储器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330可用于输入用户的身份信号,相应的预设时间或预设阈值等。输出装置3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低功耗通讯方法,该方法包括:
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提供一种低功耗通讯系统,其包括通讯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以及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时间帧和时间帧;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被唤醒后,接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或者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装置同时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或者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帧中包含有时间信息,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
当时间帧和数据帧为分开设置时,所述数据帧为Beacon帧,所述数据帧为IE。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装置分别发送时间帧和数据帧时,其包括:
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当所述同步操作完成后,再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或者通讯模块先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帧,再接收到时间帧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同步操作。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通讯模块相邻两次唤醒时间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发送装置发送的相邻两次数据帧的时间间隔。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包括:
检测通讯模块是否将数据帧向外发送完毕,若是,则通讯模块返回睡眠模式;
或者;
定时休眠所述通讯模块。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发送装置为无线发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由单火供电系统供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火供电系统包括AC-DC电路、恒流电路、储能器件以及控制器;
所述A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单火线上,所述AC-DC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恒流电路输出目标电流,为储能器件充电;
所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电路和第二恒流电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储能器件,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具有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所述单火取电电路还包括选择电路以及开关电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至AC-D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两路恒流子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至选择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选择电路用于选择其中一路恒流子电路,使其输出电流经由所述开关电路输出至所述储能器件;
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单火线上的实时电流;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储能器件的电压信息;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实时电流或/和电压信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息控制选择电路选择的恒流子电路;
所述储能器件为无线通讯模块供电。
11.一种低功耗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实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在通讯模块唤醒后,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时间帧和数据帧,以使所述通讯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休眠模块,用于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12.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低功耗通讯方法。
14.一种低功耗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讯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通讯模块以及使得通讯模块返回睡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定时唤醒;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时间帧和时间帧;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被唤醒后,接收所述时间帧和数据帧,并根据所述时间帧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CN201910710268.7A 2019-08-01 2019-08-01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18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268.7A CN110418321B (zh) 2019-08-01 2019-08-01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268.7A CN110418321B (zh) 2019-08-01 2019-08-01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321A true CN110418321A (zh) 2019-11-05
CN110418321B CN110418321B (zh) 2023-03-31

Family

ID=6836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0268.7A Active CN110418321B (zh) 2019-08-01 2019-08-01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83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457A (zh) * 2020-08-12 2020-11-03 深圳市蓝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单火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59668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云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电流切换电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516A (zh) * 2008-08-29 2009-01-14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892184A (zh) * 2012-06-29 2013-01-23 北京博力恒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Zigbee模块单火线或电池供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57811A (zh) * 2011-08-31 2013-03-06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定时唤醒功能的射频sim卡及实现方法
CN104848414A (zh) * 2015-06-02 2015-08-19 山东琅卡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火供电智能温控器
CN105636183A (zh) * 2016-02-23 2016-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休眠唤醒的节能方法
CN105915328A (zh) * 2016-06-01 2016-08-31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同步帧的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888175A (zh) * 2017-11-13 2018-04-06 黄善兵 单火线多路电子开关取电电路
TWM580823U (zh) * 2019-04-17 2019-07-11 隆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Single fire line two-way interception dimming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516A (zh) * 2008-08-29 2009-01-14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957811A (zh) * 2011-08-31 2013-03-06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定时唤醒功能的射频sim卡及实现方法
CN102892184A (zh) * 2012-06-29 2013-01-23 北京博力恒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Zigbee模块单火线或电池供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48414A (zh) * 2015-06-02 2015-08-19 山东琅卡博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火供电智能温控器
CN105636183A (zh) * 2016-02-23 2016-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休眠唤醒的节能方法
CN105915328A (zh) * 2016-06-01 2016-08-31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同步帧的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888175A (zh) * 2017-11-13 2018-04-06 黄善兵 单火线多路电子开关取电电路
TWM580823U (zh) * 2019-04-17 2019-07-11 隆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Single fire line two-way interception dimming control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TTA WAGHMARE: "Smart Low Power Round Counter for Ballistics Projectile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457A (zh) * 2020-08-12 2020-11-03 深圳市蓝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单火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80457B (zh) * 2020-08-12 2024-03-29 深圳市蓝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单火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59668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云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电流切换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321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8636B (zh) 移动电源控制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移动电源
US8810072B2 (en) High-power induction-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t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7196369B (zh) 一种多接口快速充电电源
CN108541123A (zh) 一种单火线取电开关
CN107508331A (zh) 充电单元及充电装置
US20110210712A1 (en) AC or DC POWER SUPPLY EMPLOYING SAMPLING POWER CIRCUIT
CN110418321A (zh) 低功耗通讯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3313003A (zh) 待机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CN111509825A (zh)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US20220121262A1 (en) Power supply guarantee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guarantee method
CN209282899U (zh) 一种机载usb充电控制电路及电源
CN205142014U (zh) 电动车车载充电器电路
CN204859706U (zh) 多功能应急灯电源装置
CN102545580A (zh) 一种可在线编程的通用pfc多功能处理器
CN210201485U (zh) 单火取电电路、控制电路及供电系统
CN209343165U (zh) 一种蓝牙智能开关控制器
CN20524723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4899196U (zh) 支持实现双口快充及协议切换的电源插座电路结构
CN110323747A (zh) 单火取电电路、供电系统、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4215991A (zh) 基于陀螺传感器的动物运动状态监测器及其监测方法
CN210273531U (zh) 充电电路、充电设备及终端
CN203014706U (zh) 一种用于摄像机的高效交、直流同端口输入的电源装置
CN203553969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充电电流的后备电源的控制系统
CN203416013U (zh) 一种带充电器的后备电源控制系统
CN109587653B (zh) 一种基于某地无电源且两地间又不便于布线的信号同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