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564A -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564A
CN110417564A CN201810386997.7A CN201810386997A CN110417564A CN 110417564 A CN110417564 A CN 110417564A CN 201810386997 A CN201810386997 A CN 201810386997A CN 110417564 A CN110417564 A CN 110417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present
work
protection
faul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69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564B (zh
Inventor
李广鹏
李京河
程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tu Jin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tu Jin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tu Jin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tu Jin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69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针对全网状的网络需求,实现1:N的线性保护,能够确保设备间和链路间实现最大的冗余保护,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及健壮性。

Description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以太网多标签的链路冗余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为PTN)网络技术规范都是针对环网进行链路及标记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简称为LSP)的冗余保护,针对全网状(full mesh)的网络中的链路保护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方案。网络资源是固定且有限的,任何一个设备节点或者链路出现故障都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对于资源的网络建设来说,冗余保护是数据通信的重中之重。
图1是现有技术的PTN技术规范的网络拓扑示意图(环网),对于图1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链路保护在PTN技术规范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使用方法及技术要求,其对单点的设备故障或者链路的故障的保护基本做到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两个点的故障情况,图1所示的链路拓扑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例如,核心设备1和核心设备4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网络数据就会出现断层,无法实现全网的正常通信。在图1中,粗虚线表示当前工作链路。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全网状网络拓扑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下,对于中间的四台核心设备增加了两条线路,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网络的链路及设备级的保护,这样同时对数据传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链路的冗余性得到了增加的同时,复杂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增加冗余链路,在更恶劣的场景下整个网络数据依然能够正常通信,确保网络的健壮性和良好的冗余性。例如,核心设备1和核心设备4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核心设备3与核心设备2实现通信。
针对上述网络,传统的线性1:1保护技术中,需要建立工作链路和保护链路两条链路。工作链路故障后,通过快速检测机制感知故障,切换到保护链路。如果工作链路一直无法恢复,而此时保护链路再发生故障就会无链路可用,进而导致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全网状核心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冗余保护。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包括:
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包括:
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
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所述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在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之后,还包括:
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装置,包括:
链路选择模块,用于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以及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包括:
链路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
最佳链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所述最佳链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
下发模块,用于在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之后,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针对全网状的网络需求,实现1:N的线性保护,业务可以在保护组上进行多次切换;若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将业务切换到最佳链路上,迅速恢复链路数据,确保业务的正常通信;同时切换链路后及时对最佳链路进行更新,保证下次故障时的顺利切换。解决了全网状核心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冗余保护的问题。通过1:N的线性保护,能够确保设备间和链路间实现最大的冗余保护,以此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及健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PTN技术规范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全网状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核心网正常通信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链路故障模型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链路故障模型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链路故障模型示意图三;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包括核心设备和接入设备的网络,例如,通过核心设备及其之间的链路实现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接入设备是指接入层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和调制解调器等,核心设备是核心层的设备,如部署网关的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保护是基于隧道的,是逻辑链路的保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两个方向上的LSP组成一个隧道,隧道可以是对称配置即路径和优先级配置均一致,也可以是非对称配置。使用隧道的业务例如是L2VPN和L3VPN,其中,L2指数据链路层,L3指网络层,VPN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含义为虚拟专用网络。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全网状拓扑结构的链路保护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全网状的链路保护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核心设备中。具体的,该方法可以由隧道上每个方向LSP上的入节点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根据组网情况确定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
其中,组网情况包括组网的应用场景、组网的节点数量和物理链路信息等。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保护组,例如PTN中两个PE(Provider Edge,网络侧边缘)设备之间、两个P(Provider)设备即核心设备之间或P设备与PE设备之间建立保护组,保护组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可以由隧道上每个方向上LSP的入节点来确定相应保护组中的工作链路和保护链路。如果隧道是对称的,则两个方向LSP入节点选择的工作链路是一致的,最佳链路也是一致的;如果隧道是非对称,则两个方向LSP入节点选择的工作链路有可能不一致,最佳链路也有可能不一致。如果隧道是非对称设置,可以配置成一个方向LSP的工作链路切换,另一个方向的工作链路也发生切换,也可以配置成不切换。如果隧道是对称设置,另一个方向LSP入节点也会检测到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并切换到相同的链路上,因为,隧道上两个方向的LSP路径一致,优先级也一致。
工作链路可以是所有链路中的最优链路,保护链路的个数N(N>1)具体可以根据组网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从而构成1:N线性保护。确定链路时,工作链路(即主用链路)和保护链路(即备用链路)尽量使用不同的物理链路和/或节点,使得故障发生时有链路可以使用。在确定链路时,可以配置如下信息:为各链路配置各自的链路优先级、为各链路配置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协议以实时监测链路连通性、为隧道上每个方向LSP的入节点配置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ed,自动保护切换)以控制链路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工作链路和保护链路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可以动态配置。
S320,在原工作链路没有发生故障的时刻,按照预设周期从保护组中的至少两条保护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其中,考虑到各链路的状态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例如发生故障,因此本实施例中按照预设周期选择最佳链路,以保证在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切换到的链路是当前可用的最佳链路。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切换需求进行设置,例如10毫秒。
可选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选择最佳链路:按照预设周期,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根据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最佳链路。其中,链路状态是指链路故障或链路连通等状态。链路优先级可以根据链路长度(即跳数)和带宽进行配置,例如,带宽高,优先级高;跳数少,优先级低。
检测链路连通性是一直在执行的过程,可以判断链路是否故障。具体的,在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之前,按照预设检测周期,通过OAM检测所有链路的双向连通性。其中,预设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切换需求进行设置,例如10毫秒,或者,3.3毫秒。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隧道的,所以隧道上两个方向的LSP的入节点都会发CV/FFD报文,以进行链路连通性检测。其中,CV是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的缩写,含义为连通性检测,FFD是Fast Failure Detection的缩写,含义为快速缺陷检测。
例如,核心设备1至核心设备4之间有5条链路,核心设备1周期性发送的5份CV/FFD报文通过每条链路到达核心设备4,核心设备4收到报文后,把报文信息与本地保存的应收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报文是否正确,并统计检测周期内接收到正确报文和错误报文的数量,进而判断核心设备1至核心设备4方向上LSP的连通性,判断出LSP缺陷后,将携带缺陷信息的BDI(Bcakward Defect Indication,反向缺陷通告)报文通过相应链路的反向通道发送给核心设备1,从而核心设备1可以知道哪条链路的哪个方向故障。同样,核心设备4也会周期性发送5份CV/FFD报文通过每条链路到达核心设备1,进行另一个方向的链路连通性检测。
S330,若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
其中,承载业务的链路可以是工作链路,也可以是某一保护链路。若承载业务的链路是保护链路,表示原工作链路发生故障,且可能未恢复。逻辑链路是物理链路加上必要的通信规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链路发生故障是指逻辑链路发生故障,例如设备故障、光纤故障或流量拥塞导致丢包等,链路故障可由入节点检测当前链路中在入节点之后的各节点及其之间的链路是否发生故障,例如,当前链路为核心设备1至核心设备2,入节点是核心设备1,所检测的链路故障是指核心设备2发生故障或者核心设备1与核心设备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当一个方向LSP的链路故障时,该方向LSP上入节点根据APS执行链路切换的动作,将业务切换到入节点选择的当前最佳链路上。APS切换分为单端切换和双端切换。链路的流量是双向的,A->B和B->A。单端切换是指只切换A->B为A->C->B,而B->A不切换,双端切换则是B->A也跟着切换为B->C->A。具体可以根据切换配置信息来确定执行单端切换还是双端切换。
S340,从保护组中除当前故障链路和当前工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重新选择最佳链路。
其中,在切换链路之后重新选择最佳链路,及时更新最佳链路,从而保证下一次切换的可靠性。重新选择最佳链路的过程与S320中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针对全网状的网络需求,保护组采用1主用多备用的方式实现1:N的线性保护,业务可以在保护组上进行多次切换;初始配置保护组后,原工作链路没有故障时,周期性从保护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若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将业务切换到最佳链路上,迅速恢复链路数据,确保业务的正常通信;同时切换链路后及时对最佳链路进行更新,保证下次故障时的顺利切换。解决了全网状核心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冗余保护的问题。通过1:N的线性保护,能够确保设备间和链路间实现最大的冗余保护,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及健壮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中选择最佳链路的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1)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即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达到预设周期,则触发最佳链路的选择。
(2)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3)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4)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5)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其中,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切换配置信息,即故障恢复后是否回切。在实际应用中,若链路的故障恢复,则可以根据切换配置信息进行回切。故障恢复之后的链路回切也属于切换链路,涉及到链路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变化,因此也需要更新最佳链路,本实施例中不管回切成功还是回切超时,均要进行最佳链路的更新。若原始确定的工作链路故障恢复,则可以回切到工作链路上。当然,也可以选择回切到恢复故障且优先级高于当前链路的保护链路上。
(6)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若回切超时,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具体的,回切时,检测WTR(Wait To Restore,等待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超时,则通知保护组,重新选择最佳链路。例如,当高优先级链路从故障恢复并配置为回切时,在WTR(Wait to restore延时恢复)定时器超时后,则通知保护组,重新选择最佳链路。WTR可以表明业务已回切到高优先级链路。
可选的,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包括: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最佳链路。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即有故障链路恢复后,不论是否回切、回切是否成功,均要重新选择最佳链路。有链路发生故障,不论是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不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也均要重新选择最佳链路。如果没有链路发生故障也没有链路恢复,则周期性选择最佳链路。
链路切换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硬件切换比软件切换速度快。考虑到目前厂商生产的硬件芯片只支持1:1的线性保护,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1:N线性保护下硬件切换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在初始选择最佳链路后,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相应的,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其中,工作链路和最佳链路相当于是当前情况下所有链路中最优的两个链路,将最优的两个链路下发硬件,形成1:1保护。由此可以通过硬件实现链路切换,当工作链路故障时,切换到最佳链路。具体切换时,与1:1线性保护类似,由硬件切换标志failover_id触发硬件切换,保证切换速度,切换后通知软件以重新选择最优的2个链路,并下发硬件以更新1:1保护。如果可用的链路只有一个,则不下发硬件保护,直接通过这个链路传输数据。
回切时,需要注意硬件下发的顺序,即先向硬件下发备份链路的硬件表项,也是failover_id对应的硬件表项,再回切业务,以保证回切不丢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以图2所示的全网状拓扑结构图为例进行说明。接入设备1和接入设备2进行通信,在核心设备间采用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OAM检测链路的连通性。
如图4所示,为核心网正常通信模型示意图,LSP的入节点是核心设备1,出节点是核心设备4。确定工作链路是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4,四条保护链路是: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4、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4。即本实施例为全网核心设备提供1:4的线性保护。
创建保护组,将1条工作链路和4条保护链路加入保护组,为4条保护链路分别配置不同优先级。在保护组的各个链路上配置MPLS OAM LSP层检测以实时监测保护组中每条链路的连通性(提供切换时的链路状态),同时配置线性APS在保护组上。隧道上两个方向LSP的入节点,各自实时从保护组的N条保护链路中选择一条链路作为最佳链路,以备在工作链路或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切换到该最佳链路上。本实施例中核心设备1选择当前最佳链路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
当业务(如L2VPN、L3VPN)到来时,将业务配置到工作链路或者保护组上,完成业务功能。
如图5所示,为链路故障模型示意图,当核心设备1检测到与核心设备4之间的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核心设备1通过APS将业务切换到保护组的当前最佳链路(本实施例中以单端切换为例),业务发往方向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以实现网络保护。同时保护组根据保护链路优先级和链路状态,更新最佳链路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4,以备后续快速切换。
具体地,核心设备1通过OAM检测发现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时,核心设备1和核心设备4立刻根据ASP将业务倒换到保护组的当前最佳链路上,具体地,核心设备1在保护组的当前最佳链路上向核心设备4发送倒换请求,该倒换请求携带入节点切换的链路即入节点选择的最佳链路,核心设备4倒换至核心设备1通知的链路上,并向核心设备1发送倒换确认消息,完成倒换操作。如果隧道是非对称设置,可以配置成核心设备1到核心设备4的工作链路切换,则核心设备4到核心设备1的工作链路也发生切换,也可以配置成不切换。如果隧道是对称设置,另一个方向LSP入节点核心设备4也会检测到承载业务的链路发生故障,并切换到相同的链路上,因为,隧道上两个方向的LSP路径一致,优先级也一致。同样,如果核心设备4检测到承载业务的链路故障,则主动发起倒换,并通知核心设备1倒换的链路。如果是对称配置,入节点不需要通知另一方向上入节点倒换的链路,因为,隧道上两个方向的LSP路径一致,优先级也一致。
如图6所示,当核心设备1检测到与核心设备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核心设备1将业务切换到当前最佳链路,业务发往方向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4,以实现网络保护。同时保护组根据保护链路优先级和链路状态,更新最佳链路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以备后续快速切换。
如图7所示,当核心设备3检测到与核心设备4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核心设备3将业务切换到当前最佳链路上,业务发往方向为: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3->核心设备2->核心设备4,以实现网络保护。在上述过程中,有些已故障的链路会恢复,保护组根据保护链路优先级和链路状态,更新最佳链路,以备后续快速切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
链路选择模块,用于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以及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若回切超时,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选择模块包括:
链路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
最佳链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所述最佳链路。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下发模块,用于在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之后,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核心设备中。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的框图。图8显示的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8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通信装置830;设备中处理器8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通信装置83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链路选择模块)。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装置830可用于传输数据。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使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点对点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包括:
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
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所述最佳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之后,还包括:
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7.一种全网状的链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路选择模块,用于在没有链路发生故障或没有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周期性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其中,所述保护组初始包括一条工作链路和至少两条保护链路;以及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当前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将业务切换至当前最佳链路使得当前最佳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发生故障的时刻,如果是保护链路发生故障,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回切,将业务切换至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使得所述从故障恢复的链路为当前工作链路,并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链路从故障恢复的时刻,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且配置为不回切,或者,如果从故障恢复的链路的优先级不高于当前工作链路的优先级,从所述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模块包括:
链路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链路连通性检测结果确定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
最佳链路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保护链路的链路状态及预先配置的链路优先级,选择所述最佳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发模块,用于在从保护组中除当前工作链路和当前故障链路之外的链路中选择最佳链路之后,当选择的最佳链路发生变化时,将当前工作链路和所选的最佳链路下发给硬件。
1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
CN201810386997.7A 2018-04-26 2018-04-26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17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997.7A CN110417564B (zh) 2018-04-26 2018-04-26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997.7A CN110417564B (zh) 2018-04-26 2018-04-26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64A true CN110417564A (zh) 2019-11-05
CN110417564B CN110417564B (zh) 2022-09-02

Family

ID=6834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6997.7A Active CN110417564B (zh) 2018-04-26 2018-04-26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56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845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供应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11935029A (zh) * 2020-09-18 2020-11-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83474A (zh) * 2020-12-25 2021-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光网络多路径快速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4095964A (zh) * 2021-11-19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44981A (zh) * 2022-05-20 2022-08-2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网络高可用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583474B (zh) * 2020-12-25 2024-05-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光网络多路径快速切换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74351A1 (en) * 2012-09-18 2015-05-20 ZTE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ethernet ring network nodes, and first node
CN106612233A (zh) * 2016-12-29 2017-05-0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74351A1 (en) * 2012-09-18 2015-05-20 ZTE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ethernet ring network nodes, and first node
CN106612233A (zh) * 2016-12-29 2017-05-0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845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供应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11935029A (zh) * 2020-09-18 2020-11-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关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83474A (zh) * 2020-12-25 2021-03-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光网络多路径快速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2583474B (zh) * 2020-12-25 2024-05-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光网络多路径快速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14095964A (zh) * 2021-11-19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5964B (zh) * 2021-11-19 2023-05-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44981A (zh) * 2022-05-20 2022-08-2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网络高可用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944981B (zh) * 2022-05-20 2023-08-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网络高可用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64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6131B (zh) 使用標籤分配協定之多重協定標籤交換技術快速重路由(ldp-frr)
US79448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recovery from multiple link failures
EP2658182B1 (en)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CN100512292C (zh) 一种实时恢复业务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17564A (zh) 全网状的链路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364539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lightweight not-via ip fast rerout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755957B2 (en) Pseudowire control channel for signaling events
CN101483592B (zh) 一种抑制双向转发检测链路振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7680B (zh) 路由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13886A1 (en) Protection in a ring network of label switching routers
CN102549982A (zh) 在计算机网络中控制数据转发的技术
CN101427501A (zh) Mpls转发和控制平面之间的一致性
CN103841017B (zh) 环网保护中标签自动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KR20120120472A (ko) Mpls 링 토폴로지들에서의 최적화된 고속 리-라우트
JP630853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保護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保護装置、オフリングノード、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EP28663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inter-domain fault information
WO2013049981A1 (zh)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EP2658177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tunnel fault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node
CN110224886B (zh) 隧道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边缘设备
WO2013040940A1 (zh) 环网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EP2613477B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route switching and service provider-end provider edge device
CN102238067B (zh) 一种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环上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JP2006033124A (ja) トンネル障害通知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3138957A (zh) 一种业务路径回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71449B (zh) 链路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