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3115B -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3115B
CN110413115B CN201910667440.5A CN201910667440A CN110413115B CN 110413115 B CN110413115 B CN 110413115B CN 201910667440 A CN201910667440 A CN 201910667440A CN 110413115 B CN110413115 B CN 110413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interface
content
interface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4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3115A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74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3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3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3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3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3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用于以期提高显示控制方法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明屏正在以各种技术呈现,如将透明屏运用到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透明手机是一款用可替换玻璃,以实现视觉的穿透效果以至于外观透明的手机。但现有的终端用于视频通话时,只能显示一面,如果人走到显示屏覆盖的范围外,就看不到显示屏内容了,这对视频通过效果产生了极大的空间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以期提高显示控制方法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请参见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信号处理器、通信接口、第一透明触控屏、第二透明触控屏、扬声器、麦克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摄像模组和传感器等等。
其中,第一透明触控屏与第二透明触控屏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此不作限定。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位置示意图如图1B所示,图1B所示的第一透明触控屏与第二透明触控屏的大小是相同。
其中,处理器也可以是AP处理器,也可以是其他处理器。
其中,存储器、信号处理器、第一透明触控屏、第二透明触控屏、扬声器、麦克风、RAM、摄像模组和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通信接口与信号处理器连接。存储器、信号处理器、扬声器、麦克风、RAM、摄像模组、传感器、处理器、信接口和信号处理器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是透明的,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传感器包括指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陀螺仪等。
需要说明的是,各模块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下述方法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方法包括:
步骤2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与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以为正在运行显示界面或是后台运行但处于锁屏界面,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步骤202:电子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其中,所述注视位置可以由红外线传感器或摄像头,通过采集眼球追踪得到,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步骤203: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其中,所述显示参数可以为显示亮度、显示透明度、显示对比对及显示色差等,此处唯一限定。
步骤204: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及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上的对应的界面内容可进行调换,具体地,调换在两个透明触控屏上显示的内容之后,在第一透明触控屏上显示第二内容,在第二透明触控屏上显示第一内容,具体如图2B所示。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其中,预设亮度可以为出厂时厂商设定或是采集用户习惯计算得到,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举例来说,当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时,检测用户所在的位置,如果用户站在第一透明触控屏,则在第一透明触控屏显示通话视频,使得第二透明触控屏不显示视频内容,则将第二透明触控屏的显示屏亮度低于当前第一屏幕的亮度。在视频通话过程中,保持对用户位置的监测,如果发现用户站在了第二透明触控屏,则在第二透明触控屏显示通话视频,则将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显示屏亮度低于当前第二透明触控屏的亮度。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可确定用户主要在使用哪一透明触控屏,进而将正在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大于未被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参考亮度,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透明度,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及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第二内容;解析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得到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内容类型;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类型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透明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透明度,得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第二目标透明度;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透明度调整对应的目标界面。
其中,所述第一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二内容,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内容类型可以为图片、文字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举例来说,若第一透明触控屏显示第一内容,第二透明触控屏显示第二内容,通过对用户眼球进行追踪,确定用户当前主要查阅的是第一透明触控屏对应的第一内容。其中,当用户主要查阅第一内容时,针对第一透明触控屏可以增强透明度,针对第二屏幕可以降低透明度,同时,通过眼球追踪发现用户主要查阅的是第二透明触控屏时,对应进行切换。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分析两个显示界面对应的显示内容,得到两个界面间最合适的透明度,进一步的更改透明度,保证了在两个界面同时使用时,每个显示界面有层次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内容模糊或是重叠的情况出现,有利于电子设备在显示控制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不相同,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或者,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
其中,所述显示内容可根据对应的应用得到,应用可以包括视频播放应用、新闻应用、外卖应用、美食应用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透明触控屏上显示的内容是不同的情况下,针对两个透明触控屏上显示的内容的控制是相互独立的。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限制所述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应用参数,提高了后续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选的,在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之后,获取用户使用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时长及未使用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时长;若所述第一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或是第二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根据注视位置,得到用户正在使用的透明触控屏,为了避免两个显示界面之间的内容覆盖,为保证正在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显示界面正常运行,则关闭未使用的透明触控屏,有利于提高显示控制的智能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界面之间不重复。
可选的,若是检测到第一显示界面与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框架出现重叠情况时,则可以将其中一个显示界面中的显示框架按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即两个显示界面间不存在重叠情况。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对第一显示界面或是第二显示界面之间的界面调整,避免了界面重复的情况出现,保证了使用体验,有利于电子设备在显示控制方法中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与所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本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步骤302:电子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步骤303:电子设备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
步骤304: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
步骤305: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步骤306: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
步骤307: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此外,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可确定用户主要在使用哪一透明触控屏,进而将正在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大于未被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与所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本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步骤402:电子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步骤403:电子设备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
步骤404: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
步骤405: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步骤406: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
步骤407: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步骤408: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及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第二内容。
步骤409:电子设备解析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得到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内容类型。
步骤410: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类型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透明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透明度,得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第二目标透明度。
步骤411:电子设备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透明度调整对应的目标界面。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此外,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可确定用户主要在使用哪一透明触控屏,进而将正在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大于未被使用的透明触控屏的亮度,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电子设备通过分析两个显示界面对应的显示内容,得到两个界面间最合适的透明度,进一步的更改透明度,保证了在两个界面同时使用时,每个显示界面有层次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内容模糊或是重叠的情况出现,有利于电子设备在显示控制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与上述图2A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在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透明度,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之后,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及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第二内容;解析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得到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内容类型;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类型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透明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透明度,得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第二目标透明度;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透明度调整对应的目标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不相同,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或者,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界面之间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上述实施例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所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所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下面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本申请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方法。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01、所述调整单元602和所述显示单元60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所述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所述调整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所述显示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其次,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注视位置,进一步的确定显示参数,进而显示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的显示内容。避免了双屏同时运行时,出现的显示内容重叠和视频误开启的情况,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显示控制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所述调整单元6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所述显示单元6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参数包括透明度,所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之后,所述显示单元603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及所述第二显示内容的第二内容;解析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得到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内容类型;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类型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透明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透明度,得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第二目标透明度;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透明度调整对应的目标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不相同,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刻晚于,或者,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所述调整单元6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界面之间不重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以及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内容,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不相同;
设置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所述显示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以及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序,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第二显示参数以及所述显示优先级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之间不重复,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对应的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对应的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相互独立控制;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显示框架出现重叠时,则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或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所述显示框架按比例缩小或放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参数包括显示亮度,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亮度;
调整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得到第一参考亮度;
调整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得到第二参考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亮度调整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参数包括透明度,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显示目标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得到所述第一内容的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的第二内容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类型和所述第二内容类型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透明度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透明度,得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第二目标透明度;
按照所述第一目标透明度和所述第二目标透明度调整对应的目标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注视位置针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6.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触控屏和第二透明触控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调整单元、设置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一显示界面,以及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上的第二显示界面;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人眼针对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的注视位置;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显示参数;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内容以及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第二内容,所述第一内容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不相同;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显示优先级,所述显示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以及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启动时序,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内容关联的应用与所述第二内容关联的应用的优先级顺序;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第二显示参数以及所述显示优先级显示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之间不重复,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对应的所述第一透明触控屏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对应的所述第二透明触控屏相互独立控制;
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显示框架出现重叠时,则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或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的所述显示框架按比例缩小或放大。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67440.5A 2019-07-23 2019-07-23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413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440.5A CN110413115B (zh) 2019-07-23 2019-07-23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440.5A CN110413115B (zh) 2019-07-23 2019-07-23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3115A CN110413115A (zh) 2019-11-05
CN110413115B true CN110413115B (zh) 2023-02-28

Family

ID=6836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440.5A Active CN110413115B (zh) 2019-07-23 2019-07-23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31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8019A (zh) * 2016-06-07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显示参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610784A (zh) * 2016-10-18 2017-05-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触控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782968A (zh) * 2018-12-18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3103B2 (ja) * 2008-09-22 2011-05-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72793A (ko) * 2010-12-24 2012-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KR101907949B1 (ko) * 2012-10-31 2018-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KR20140068573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4066065U (zh) * 2014-09-01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6122671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isplay illumination
CN104866188A (zh) * 2015-03-02 2015-08-2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界面的调整方法
CN105607829A (zh) * 2015-12-16 2016-05-2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122528A (zh) * 2017-12-13 2018-06-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8019A (zh) * 2016-06-07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显示参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610784A (zh) * 2016-10-18 2017-05-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触控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782968A (zh) * 2018-12-18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3115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7695B2 (en) Language element vision augment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7798303B (zh) 一种调整屏幕背光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691220B2 (en) Method for display of information from real world environment on a virtual reality (VR) device and VR device thereof
WO2020216054A1 (zh) 视线追踪模型训练的方法、视线追踪的方法及装置
EP30356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58473B1 (ko) 이미지를 표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3411780B1 (e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1258893B2 (en) Method for prompting notification messag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424986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얼굴 정보를 분석하는 방법
CN108076290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47749A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60246366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8650408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US11915671B2 (en) Eye gaze control of magnification user interface
US20210117048A1 (en) Adaptive assistive technology techniques for computing devices
CN11144541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44779B1 (ko) 움직임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413115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19331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移动终端
CN11140227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89878A (zh) 瞳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18042A (zh) 显示距离控制方法、可折叠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7465A (zh) Ui界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72619B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01749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