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583B -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583B
CN110401583B CN201910543746.XA CN201910543746A CN110401583B CN 110401583 B CN110401583 B CN 110401583B CN 201910543746 A CN201910543746 A CN 201910543746A CN 110401583 B CN110401583 B CN 110401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ttribute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serve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37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583A (zh
Inventor
孔维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37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本申请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数量和功能越来越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日常使用智能设备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智能设备的损坏、老化或者产品升级,需要把旧设备替换成新设备。目前,智能设备替换的方式大多需要人工查找并手动选择需要替换的设备,使得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设备替换操作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替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从而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代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通信技术和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数量和功能越来越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日常使用智能设备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智能设备的损坏、老化或者产品升级,需要把旧设备替换成新设备。目前,智能设备替换的方式大多需要人工查找并手动选择需要替换的设备,使得操作比较麻烦。
于是,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一种应用环境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环境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智能家居系统10中。该智能家居系统10中包括移动终端100、智能设备200、网关300以及服务器400。其中,移动终端100与路由器进行连接,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电子设备等,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方式,该移动终端100用于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方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100可以基于路由器与网关300进行无线通信。另外,用户可以在网关300和移动终端100同时添加一个账号信息,通过该账号信息实现网关300和移动终端100的信息同步。
进一步地,在智能家居系统10中,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200,其中,智能设备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门窗传感器、智能开关、灯、空调、窗帘、电视、冰箱、电扇。其中,智能设备20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该至少一个智能设备200分别和至少一个网关300连接,例如,一个网关300与多个智能设备200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其中,网关300与智能设备200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者ZigBee等方式进行连接。
再进一步地,在智能家居系统10中,还可以包括服务器400,其中,服务器400可以采用传统服务器,也可以采用云端服务器,在此不做限定。网关30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服务器400基于路由器分别与该至少一个网关300连接,例如,服务器400可以基于路由器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至少一个网关300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服务器400和网关300之间的数据交互。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时序图,应用于上述智能家居系统。下面将针对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其中,第一智能设备可以指要被替换掉的旧的智能设备,第二智能设备可以指用于替换的新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唯一标识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包括智能设备的设备类型、产品类型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二维码以获取该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也可以通过拍摄并识别包含智能设备的照片从而识别出智能设备,并从服务器中获取到该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还可以通过与智能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基于蓝牙技术获取到该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其中,具体的获取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20: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若要实现两个智能设备的替换,需要判断两个智能设备是否可以相互替换,即可以判断这两个智能设备是否属于相同类型的智能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判断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从而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是否可以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可以是通过判断第一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与第二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是否一致,也可以通过获取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中的厂商信息,判断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是否属于同一个厂商。
步骤S130: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即说明第二智能设备可以替换第一智能设备,于是移动终端可以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其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可以是第一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与第二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一致,例如,第一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为空调,第二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与第一属性信息中的设备类型标识一致也是空调,则可以说明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匹配,于是可以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
步骤S140: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即可以说明第二智能设备可以替换第一智能设备,于是,服务器可以基于移动终端发送的指令信息,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其中,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可以是解除第一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的绑定关系,将第二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进一步地,还可以将第一智能设备的数据信息复制到第二智能设备后,清除第一智能设备在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并解除第一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的绑定关系。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移动终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移动终端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从而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步骤S220: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230: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其中,步骤S210-步骤S23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10-步骤S140,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所述移动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是蓝牙、NFC等技术,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与第一智能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通过蓝牙技术获取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也可以是通过NFC技术读取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将移动终端贴近第一智能设备,由移动终端读取第一智能设备的NFC标签,从而获取到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智能设备,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ID(IDentity,身份标识),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320: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配置信息。
移动终端可以将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查询是否存储有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从而可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是否与该移动终端绑定。其中,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属性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一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时任务信息、智能场景信息、智能自动化信息。其中,定时任务信息可以理解为满足设定的时间状态时,让一系列智能设备的状态达到人为设置的预期状态。时间状态可以为延时设定的时间长度,周期性的时刻,例如,“早上七点时,拉开窗帘”。智能场景信息可以理解为让一系列智能设备的状态达到人为设置的预期状态。例如回家场景,回家的时候用户想要客厅灯打开,窗帘打开,空调也打开,那么可以设置一条智能场景为:打开客厅灯,同时打开窗帘,同时打开空调。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执行动作,当执行回家场景的时候,客厅灯就会被打开,窗帘会被打开,空调也会被打开。智能自动化信息可以理解为如果满足什么条件,就执行什么动作。例如,如果检测到温度高于30度,就打开空调。这样,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上升到30度,空调就会自动打开(不需要人干预)。
步骤S330: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查询在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该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并基于查询结果可以反馈第一查询信息至移动终端。
步骤S340: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服务器存储有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时,可以说明第一智能设备与该移动终端建立了绑定关系,也可以说明该第一智能设备处于该智能家居系统中,从而可以替换该第一智能设备,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可以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服务器存储有第一数据信息时,移动终端可以提示用户选择用于替换第一智能设备的新的智能设备,即第二智能设备,其中,可以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弹出提示界面,提示用户选择第二智能设备,也可以是通过语音提示用户选择第二智能设备,在此不做限定。在选定第二智能设备后,可以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基于移动终端提示选择第二智能设备,将移动终端贴近所选择的第二智能设备,基于NFC技术读取到该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服务器未存储有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时,移动终端可以展示服务器未存储有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的界面给用户,也可以展示第一智能设备未绑定该移动终端对应的账号的界面给用户。
步骤S350: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其中,步骤S350的具体描述可参阅步骤S120,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60: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即可以说明第二智能设备可以用于替换第一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则可以进一步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不匹配时,也可以展示第二智能设备不能替换第一智能设备的提示界面给用户。
步骤S370: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将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第二标识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服务器查询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该移动终端绑定,即进一步确定该第二智能设备是否可以用来替换第一智能设备。
步骤S380: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在服务器中查询是否存储有第二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的绑定关系,从而确定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该移动终端绑定,并基于查询结果可以反馈第二查询信息至移动终端。
步骤S390:所述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表征第二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绑定时,即可以表明第二智能设备可以用于替换第一智能设备,进一步地可以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表征第二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绑定时,也可以进一步向用户展示是否同意替换的界面,若接收到表征用户同意进行替换的操作,则可以将替换指令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400:发送替换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替换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或将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表征第二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绑定时,可以发送替换指令信息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进行替换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替换指令服务器可以复制第一智能设备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并将第一配置信息添加到第二智能设备中,已完成设备替换的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二智能设备中包含有第二配置信息,例如智能设备出厂时由厂商预先设定的配置信息等,移动终端也可以先将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清除,再复制第一智能设备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基于替换指令将该第二配置信息替换为第一配置信息,已完成设备替换的操作。
进一步地,在完成设备替换后,还可以提示用户设备替换成功,其中,可以通过展示设备替换成功的界面来提示,也可以通过语音的形式进行提示,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智能设备,将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查询是否存储有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接收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当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服务器存储有第一数据信息时,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将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查询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移动终端绑定,接收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当第二查询信息表征第二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发送替换指令信息至服务器。相较于图2所示的设备替换的方法,本实施例还可以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确认第二智能设备是否可以替换第一智能设备,从而提高设备替换的效率及准确度。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5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包括第一NFC标签,所述第一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包括第二NFC标签,所述第二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所述移动终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一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二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二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可以包括第一NFC标签,第二智能设备可以包括第二NFC标签,NFC标签上一般可以记录有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移动终端可以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而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第一NFC标签读取第一属性信息,从第二NFC标签读取第二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分别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是否支持NFC技术,若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均支持NFC技术,移动终端可以直接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获取第一属性信息以及从第二智能设备获取第二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若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均不支持NFC技术,移动终端可以获取分别与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连接且支持NFC技术的网关,进而可以通过网关从第一智能设备获取第一属性信息,以及从第二智能设备获取第二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智能设备与网关连接,移动终端可以与该网关建立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后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第一属性信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并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查找该网关下的所有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也可以查询与服务器连接的所有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还可以查询与该移动终端绑定的所有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将查询到的所有的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与第一属性信息进行匹配,当某一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与第一属性信息匹配时,将该智能设备确定为第二智能设备,用以替换第一智能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若与第一属性信息匹配的属性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还可以由用户从这多个智能设备中选择一个智能设备用于替换第一智能设备。
步骤S520: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530: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其中,步骤S520-步骤S53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20-步骤S140,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第一NFC标签读取第一属性信息,以及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第二NFC标签读取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相较于图2所示的设备替换的方法,本实施例还可以基于NFC技术读取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可以通过将移动终端贴近需要替换的旧智能设备和用于替换的新智能设备,即可实现设备的替换,从而简化用户的操作。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6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所述移动终端响应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所述设备替换界面用于提示选择被替换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响应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具体地,可以是接收到用户的设备替换指令,其中,设备替换指令可以是由用户通过语音形式触发,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上通过触控虚拟按键触发,还可以是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描绘特定轨迹触发。当接收到设备替换指令时,移动终端可以响应该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该设备替换界面用于提示选择被替换设备。
步骤S620:接收选择操作,基于所述选择操作将被选择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接收选择操作,其中,选择操作用于选择被替换设备,具体地,选择操作可以是基于用户将移动终端贴近智能设备,从而将所贴近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APP界面选择智能设备,并将被选择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还可以是在智能设备上按键以使移动终端进行监测,当移动终端监测到触发按键的智能设备,则可以将该触发按键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630: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步骤S640: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650: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其中,步骤S630-步骤S65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10-步骤S140,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又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响应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设备替换界面用于提示选择被替换设备,接收选择操作,基于选择操作将被选择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相较于图2所示的设备替换的方法,本实施例还可以先展示设备替换界面,再由用户选择要替换的智能设备,从而无需用户在移动终端中人工查找需要替换的智能设备,简化用户操作,节省用户时间。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装置500的模块框图。下面将针对图7所示的框图进行阐述,所述设备替换的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以及发送模块530,其中:
获取模块510,用于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510还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一标识信息发送子模块、第一查询信息接收子模块以及第二获取子模块,其中: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第一标识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第一查询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包括第一NFC标签,所述第一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包括第二NFC标签,所述第二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所述获取模块510还包括:属性信息读取子模块,其中:
属性信息读取子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一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二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二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510还包括:第三获取子模块以及第四获取子模块,其中: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网关建立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后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与所述网关连接。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属性信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判断模块52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发送模块530,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530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获取子模块、第二标识信息发送子模块、第二查询信息接收子模块以及指令信息发送子模块,其中:
第二标识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第二标识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
第二查询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
指令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530还包括:替换指令信息发送子模块,其中:
替换指令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替换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替换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或将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替换的装置500还包括:界面展示模块以及选择操作接收模块,其中:
界面展示模块,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响应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所述设备替换界面用于提示选择被替换设备。
选择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选择操作,基于所述选择操作将被选择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装置,获取模块,用于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从而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替换的装置能够实现图2到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图8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110,用于响应设备替换指令,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模块1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61上,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为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移动终端1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09,存储在存储器1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实现上述设备替换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从而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设备替换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判断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该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第二智能设备。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获取待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用于替换的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当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指示服务器进行设备替换的操作,从而简化设备替换的操作过程,节省用户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智能网关,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设备替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所述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
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
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包括:
发送替换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替换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或将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定时任务信息、智能场景信息、智能自动化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包括第一NFC标签,所述第一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包括第二NFC标签,所述第二NFC标签记录有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一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近场通信NFC技术从所述第二NFC标签读取所述第二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与网关建立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后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与所述网关连接;
基于第一属性信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分别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设备替换指令展示设备替换界面,所述设备替换界面用于提示选择被替换设备;
接收选择操作,基于所述选择操作将被选择设备确定为第一智能设备。
8.一种设备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所述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第一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一查询信息;
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并将第二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二查询信息;
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9.一种设备替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所述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配置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查询信息;以及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查询信息;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服务器,所述指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10.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将第一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所述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一查询信息;以及当所述第一查询信息表征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时,获取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属性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并将第二查询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二查询信息,当所述第二查询信息表征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时,发送指令信息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替换为所述第二智能设备。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替换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43746.XA 2019-06-21 2019-06-21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01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3746.XA CN110401583B (zh) 2019-06-21 2019-06-21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3746.XA CN110401583B (zh) 2019-06-21 2019-06-21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583A CN110401583A (zh) 2019-11-01
CN110401583B true CN110401583B (zh) 2021-12-07

Family

ID=6832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3746.XA Active CN110401583B (zh) 2019-06-21 2019-06-21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119B (zh) * 2020-04-23 2023-04-21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信息变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40023B (zh) * 2020-05-15 2023-03-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3372B (zh) * 2020-06-11 2023-10-13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属性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CN111930082B (zh) * 2020-07-22 2021-11-23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更换方法及装置
CN112039734A (zh) * 2020-08-14 2020-12-04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配置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410B (zh) * 2020-08-14 2022-08-26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导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97232B (zh) * 2020-08-14 2023-06-2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配置数据导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63125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92547B (zh) * 2020-12-11 2024-05-10 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的绑定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15118811B (zh) * 2021-03-19 2024-05-2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智能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14396B (zh) * 2021-06-23 2023-06-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传屏设备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81677B (zh) * 2021-08-31 2024-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更换智能门锁的方法和云平台
SE2151372A1 (en) * 2021-11-09 2023-04-04 Minut Ab Methods of replacing sensor devices
WO2023092542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教室的终端替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5688A (zh) * 2021-12-22 2022-04-05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替换方法、装置、网关、系统及介质
CN114448783B (zh) * 2022-01-11 2024-05-17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替换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242810A (zh) * 2022-07-22 2022-10-25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更换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5225491A (zh) * 2022-07-22 2022-10-21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更换设备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8041777A (zh) * 2022-11-04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替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793A (zh) * 2017-07-26 2017-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4994A (zh) * 2018-07-02 2018-12-07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
CN109104341A (zh) * 2018-07-02 2018-12-28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户型智能家居系统的批量部署方法
CN109587018A (zh) * 2018-12-06 2019-04-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的方法、装置、网络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2028B2 (ja) * 2008-04-24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ンテンツ転送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並びにホームサーバ
US10142122B1 (en) * 2012-04-11 2018-11-27 Google Llc User interfa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smart devices for interoperability with a smart hub device
AU2015313992A1 (en) * 2014-09-11 2017-04-27 Centrica Connected Home Limite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nd controlling multiple devices
KR102401645B1 (ko) * 2015-05-22 2022-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게이트웨이와 그 제어 방법
CN106533855A (zh) * 2016-10-29 2017-03-22 深圳智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换和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793A (zh) * 2017-07-26 2017-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4994A (zh) * 2018-07-02 2018-12-07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
CN109104341A (zh) * 2018-07-02 2018-12-28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户型智能家居系统的批量部署方法
CN109587018A (zh) * 2018-12-06 2019-04-05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的方法、装置、网络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583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583B (zh) 设备替换的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430558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45853B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049979B (zh) 一种应用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34881B (zh)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089891B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移动终端
WO2019080929A1 (zh) 消息提示方法、移动终端
JP7403648B2 (ja) 同期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10308839B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521684B (zh) 一种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284144B (zh) 一种快应用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84066B (zh) 一种应用程序图标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71326B (zh) 设备工作场景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327458A (zh) 配置信息分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6203B (zh) 一种截图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65954B (zh) 一种应用程序图标更新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061404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8196781B (zh) 界面的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009031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990679A (zh) 信息搜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495769B (zh) 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智能电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831582B (zh) 未响应事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9889756B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343695A (zh) 网络连接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8924911B (zh) 一种启动wifi热点共享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