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254B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254B
CN110401254B CN201910580511.8A CN201910580511A CN110401254B CN 110401254 B CN110401254 B CN 110401254B CN 201910580511 A CN201910580511 A CN 201910580511A CN 110401254 B CN110401254 B CN 110401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harging
battery
assemb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05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254A (zh
Inventor
王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05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系统供电接口,用于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第一供电模组,包括:电池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充电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外侧,与所述电池组件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池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连接形成有第二供电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所述电池组件,能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无线信号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技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中引入了无线充电模组,但是如何在已有的电子设备中成功引入无线充电模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干扰,提升无线充电模组与电子设备已有结构的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系统供电接口,用于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第一供电模组,包括:
电池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充电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外侧,与所述电池组件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池组件;
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连接形成有第二供电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能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供电模组,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电池接口连接,用于接收设备供电接口提供的供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组,还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建立有第三供电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供电连接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包括:
电池壳体,容置有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
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建立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的第二电池接口,及与所述第二供电模组连接的第一电池接口。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
整流子组件,用于将基于所述无线信号转换成的交流充电信号转换为直流充电信号;
充电子组件,与所述整流子组件,用于将转换为直流的充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提供给所述电池组件;
其中,所述整流子组件和所述充电子组件,间隔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同一侧的不同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还包括:充电线圈,用于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所述交流供电信号;
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整流子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不同侧,和/或,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中空的环状线圈。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模组,用于检测用户输入,其中,所述输入模组,部分位于所述整流子组件和所述充电子组件之间的间隔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
控制子组件,用于在第二供电模组和所述充电组件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充电时,控制所述充电组件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还包括:
采样组件,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控制子组件,与所述采样组件进行连接,基于采样的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组件的工作状态。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控制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充电控制参数表明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向电池组件进行供电时,控制基于无线信号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充电的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获取充电控制状态参数,包括:
利用采样组件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其中,当采样的所述充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和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供电模组内的充电组件与系统供电接口之间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电池组件和充电组件之间建立有第二供电连接;而电池组件可以通过第一供电连接和第二供电连接通过系统供电接口进行充电,如此,就无需再专门建立电池组件和系统供电接口之间的连接了;故在不增设系统供电接口的情况下,第一供电模组的充电组件和电池组件都能够通过系统供电接口进行系统供电;简化了电子设备的结构。如此,第一供电模组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电子设备内电池模组的更换,以实现不具有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内的有线充电模组,替换为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第一电池模组,便于老旧设备的更新升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模组及系统供电接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堆叠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线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系统供电接口10,用于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第一供电模组20,包括:
电池组件21,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充电组件22,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1外侧,与所述电池组件21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池组件21;
所述充电组件22,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连接形成有第二供电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21,能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可为位于主板上,用于电池组件21和/或各供电模组向功能模组供电之前所需经过的接口。
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用于向电子设备提供系统电压(Vsys)。
第一供电模组20可是一个整体,该整体的第一供电模组20包括:电池组件21和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供电的充电组件22。
第一供电模组20可与所述系统供电连接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即所述充电组件22的第二供电连接。
而充电组件22与电池组件21之间具有第一充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21,能够用于通过部分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部分所述第二供电连接,连接到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并进行系统供电。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二供电连接的起始点相同,且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和第二供电连接具有公共部分和非公共部分。例如,第一充电连接中与所述第二供电连接不公共的部分,为第一子部分;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中与所述第以供电连接部公共的部分为第二子部分。
所述第一子部分和所述第二子部分为: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和所述第二供电连接公共部分的结束位置;即:该结束位置为:非公共部分的非常点。
所述电池组件21,通过所述第二子部分和所述第一子部分之间形成的连接,通过所述系统接口提供系统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供电连接的起始点和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的起始点相同,且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和所述第二供电连接没有公共部分,则所述电池组件21通过整个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和整个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进行系统供电。
如此,由于第一供电模组20与系统供电接口10连接时,仅需一个连接,而无需充电组件22和电池组件21分别与系统供电接口10建立连接,故至少减少了一个连接,减少了因为该连接,需要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系统供电接口10的问题,更好的实现了与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兼容。
如此,在一些老旧的电子设备中将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替换为具有原先仅具有有线充电功能的电池时,不用新增系统充电接口,也可以实现;具有与现有技术兼容性强的特点。
如此,第一供电模组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电子设备内电池模组的更换,以实现不具有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内的有线充电模组,替换为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第一电池模组,便于老旧设备的更新升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供电模组30,与所述电池组件21的第一电池接口连接,用于接收设备供电接口提供的供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向所述电池组件21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组30,还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建立有第三供电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供电连接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搞得第二供电模组30可为:有线供电模组,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有线供电接口进行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模组30可以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直接利用主板上的线路与有线充电接口连接,并对电池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的充电组件22是电池堆叠在一起的充电组件22,与所述第二供电模组30分离设置,即不设置在主板上,即不用变更主板涉及就能够引入到能够基于无线信号的充电组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包括:
电池壳体,容置有所述电池组件21和所述充电组件22;
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10建立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的第二电池接口,及与所述第二供电模组20连接的第一电池接口。
如此,第一供电模组20作为一个整体,打包到一个电池壳体内了。如此,一方面,方便了电子设备内利用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进行电池模组的更换,且简化原先不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将原来不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池模组更替为本申请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池模组,实现了电子设备内电池模组的简易更替。
另一方面,第一供电模组20的充电组件22位于第一供电模组20的电池壳体内,无需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或者,占用主板上的面积,减少了因为设置到主板上,与现有电子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减少因为重新调整主板的布局或者增大主板布局重新调整电子设备的布局引入的电子设备重新设计的大量工作,简化了电子设备的升级。
在一方面,第一供电模组20的充电组件22不在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因为充电信号与主板上的其他电路相互干涉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相互干涉导致的电池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或,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Interference,RFI)现象。同时由于充电组件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热,如此与主板分离,能够降低充电组件使得主板上的热聚集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还包括:
整流子组件222,用于将基于所述无线信号转换成的交流充电信号转换为直流充电信号;
充电子组件223,与所述整流子组件222,用于将转换为直流的充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提供给所述电池组件21;
其中,所述整流子组件222和所述充电子组件223,间隔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1同一侧的不同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子组件222可连接在能够感应无线信号的充电线圈后端,充电线圈将无线信号转换为交流充电信号之后,由整流子组件222对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得到直流充电信号。
最终由充电子组件223将直流充电信号传输到电池组件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子组件223还会根据电池组件21所需的电压进行变压处理等,从而提供电池组件21充电所需的标准充电信号。
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在对电池组件21充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比较大的热量;而将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间隔设置,整体上可以增加第一供电模组20的散热面积,从而加速散热。且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间隔设置,相对于集中设置可以减少热聚集,以更好的实现整个第一供电模组20的热平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都堆叠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21的外侧或者外表面,但是充电子组件223和整流子组件222设置在充电子组件223外表面的不同端,从而以实现更好的散热和热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21和充电组件22堆叠设置,在电池组件21及充电组件22的堆叠方向上的截面具有高度差,说明该电池模组不在是一个规则或者标准的形状,例如,电池模组不再是一个标准的矩形,而是一种异形的电池模组。总之,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形成了一个整体;如此,方便了电池模组的更换,且简化原先不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将原来不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池模组更替为本申请能够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池模组,实现了电子设备内电池模组的简易更替;且使得电池模组整体在堆叠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厚度差,可以与电子设备内凸起物相互吻合,从而相对于整个没有高度差的电池模组而言,整体上能够减薄电子设备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厚度使得所述电池模组的截面呈阶梯状、梯形状、或者两端后中间薄的凹字型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还包括:充电线圈,用于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所述交流供电信号;
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整流子组件222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1的不同侧,和/或,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中空的环状线圈。
该充电线圈与在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电池组件21的不同侧,这样一方面减少充电线圈在基于无线信号充电过程中对充电子组件223和充电组件22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设置在同一个侧的热聚集现象,更好的实现热平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圈为中空的环状线圈,如此,电池组件21在发热时膨胀,可以记录到充电线圈的中空部分,从而减少对其他器件的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模组,用于检测用户输入,其中,所述输入模组,部分位于所述整流子组件222和所述充电子组件223之间的间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板,该触控板不同于手机的触控屏,该触控板可为非透明且非屏蔽材质的触控板材构成,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将检测的触摸操作发送给电子设备的处理模组,以控制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实现,从而实现了用户输入的检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输入模组还可包括:所述触摸模组以外的键盘或者触控条等。总之,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不局限于所述触控板。
所述输入模组很好的利用了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之间的空间,实现了电子设备内空间的有效利用,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精巧,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此外,由于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设置在充电线圈1331的相反侧,如此相当于是: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靠近所述输入模组设置。参考图3所示,输入模组向设备壳体内部凸起部分,可以嵌入到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的间隔内,如此,相对于整流子组件222和充电子组件223之间不分离设置时,可以减薄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还包括:
控制子组件,用于在第二供电模组30和所述充电组件22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21充电时,控制所述充电组件22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
此处的控制充电子组件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充电子组件的导通状态;
充电子组件的断开状态。
若充电子组件处于导通状态,则充电子组件与电池组件21之间的连接是导通的,且可以通过该连接充电子组件可以对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若充电子组件处于断开状态,则充电子组件与电池组件21之间的连接是断开的,充电子组件无法向电池组件21充电。
该控制子组件包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充电控制器,可以与包含在充电子组件上的受控开关连接,通过向受控开关提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路的状态。例如,所述受控开关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MOS管等。
如此,通过控制子组件可以在发现电池组件21的充电出现过电流或者过电压的情况下时,会及时的控制充电组件22从能够对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的工作状态,切换到不能够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的非工作状态,从而能够及时降低了电池组件21接收的电流或电压值,从而减少电池组件21的损害,延长电池组件2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还包括:
采样组件,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21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控制子组件,与所述采样组件进行连接,基于采样的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组件22的工作状态。
所述采样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采样电阻,该采样电阻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内。例如,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电模组20向所述电池组件21供电的电路上等。
通过采样电阻可以知道所述电池组件21的充电信号是否过大,例如,出现电压过大和/或过流现象。
如此,当出现充电信号过大时,控制子组件至少可以控制充电组件22的工作状态,例如,控制充电组件22进入到非工作状态,则至少会停止基于无线信号对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从而减少进入到电池组件21的电流或降低进入到电池组件21的电压,从而减少过流或过压对电池组件21的损坏,延长电池组件21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充电控制状态参数;
步骤S120:根据所述充电控制参数表明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向电池组件进行供电时,控制基于无线信号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充电的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会监控电池组件的充电控制状态参数,然后基于该参数发现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对电池组件进行供电时,则控制基于无线信号充电的第一供电模组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第一供电模组停止向电池组件的充电,减少充电组件22因为两个供电模组同时充电导致的过电流或过电压的现象,从而减少因为过电流和/或过电压导致的电池组件损坏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利用采样组件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其中,当采样的所述充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和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采样组件包括但不限于采样电阻,
该采样电阻可以集成在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中。通过采样组件对充电信号的采样,能够德奥所述充电控制状态参数。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针对一些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可能会把电路板和线圈直接叠加在主板上,会增加主板的尺寸和整机的厚度。而且无线充电和主板的电路可能会有干扰,需要解决EMI和RFI问题。
如图6所示,利用电池和笔电C壳之间现有的空间,把无线充电模组加到电池包里,不需要增加主板的面积和整机尺寸。并且仍然利用电池原有接口(connector)和主板沟通,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更换电池来实现增加无线充电的功能。可以用这种方式,给笔记本增加一个无线充电的库存单位(SKU),让用户自己选择。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Notebook,NB)C壳体(cover)在触控棉被(touch pad)的左右两边,跟电池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利用这个空间可以把Wireless Rx和charger加进去,在电池和C cover之间。充电线圈放在电池上面,朝向C cover,通过FPC连接到Rx和charger板子。
无线充电电池包里包含3部分电路。第一部分是原有的电池包,有电芯和电流计(Gas gauge)的保护板。第二部分是WL Rx模组,包括WL Rx整流器、充电线圈和微控制器(MCU),第三部分是电池控制器(battery charger)。
充电控制方法可如下:当笔电放上无线充电底座时,无线充电的充电组件22(WLRx)开启时,Rx输出通过充电子组件(battery charger2)变成9~13V恒流源,一边给主板供电,一边给电池充电。电池的充电器(Battery charger)控制Q4打开。
当笔电接上交流适配器(AC adapter)时,AC给主板供电,同时主板上的charger1控制Q2打开,给电池充电。
当AC和无线充同时开时,Rx MCU会监测采样电阻(Rsense)从而知道电池的充电电流。如果充电电流明显高于设定值,就会知道是AC和WL Rx同时接入,这时MCU会关断电池包里的charger2,让电芯充电电流降回正常设定值。这时Q4关断,以AC为高优先级。当AC和WL同时关断时,电池给系统供电。这时充电器(charger)1和充电器(charger)2都是关闭的。
示例2:
如果简单把电路板和充电线圈直接叠加在主板上,会增加整机的厚度。而且无线充电和主板的电路可能会有干扰,需要解决EMI和RFI问题,以及散热问题。
本方案,把无线充电模组加到电池包里,利用笔记本现有的空间,在不增加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notebook,NB)的整机厚度和不减少电池容量的条件下,只需要更换电池,就可以把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升级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
利用这种设计,也把无线充电部分和主板部分隔离开,让主板设计简单,不需要去考虑散热问题和干扰问题。在电池设计里解决这些问题。
笔记本目前的设计,在触控面板两边的C壳体(cover)和电芯中间还有3mm的空间,但是中间的触控面部分和电芯是接触的。因为电芯是平的,两边的空间没有利用。所以增加的wireless charging Rx和battery charger板子,可以放在两边,电芯和C cover之间。
Wireless charging Rx和battery charger的板子放在触控面板两边热平衡。并且原件面朝向电池,利用电池包底部的铝片散热,并尽可能的降低电子设备C cover温升,以通过D Cover散热,降低会与用户手部有更多接触概率的C cover的温度。
无线充电的充电线圈,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铁氧体,放在电池上面,在电池和D cover中间,信号不会被电池屏蔽。充电线圈通过柔性电路板(FPC)和两边的PCBA(对应于前述Wireless charging Rx和battery charger所在的电路板)连接。利用电池的预留的膨胀空间,可以把充电线圈放进去。采用Airfuel的无线充电技术,充电线圈只有边缘绕线,中间可以挖空。而电池膨胀主要是在中心,边缘部位不会膨胀。所以充电线圈也不需要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图9为一种中空的充电线圈的示意图。
示例3:
如图7及图8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子设备的背面壳体⑩;电子设备的正面壳体⑦;电池包③(对应于前述电池组件);充电线圈②;整流器⑤(对应于前述整流子组件);充电器⑧(对应于前述充电子组件;电池前壳体①;电池后壳体⑥;连接线⑨,用于连接电池包③和充电器⑧;支撑件④。
电子设备内部的堆叠可如图7所示。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系统供电接口,用于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第一供电模组,包括:
电池组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充电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外侧,与所述电池组件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池组件;
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连接形成有第二供电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能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作为一个整体,打包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堆叠设置,且所述电池组件及所述充电组件的堆叠方向上的截面具有高度差,以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凸起物相互吻合;所述充电组件包括整流子组件和充电子组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模组,且所述输入模组部分位于所述整流子组件和所述充电子组件之间的间隔内;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用于作为一个整体替换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实现不具有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升级为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供电模组,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电池接口连接,用于接收设备供电接口提供的供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组,还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建立有第三供电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供电连接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包括:
电池壳体,容置有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
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建立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的第二电池接口,及与所述第二供电模组连接的第一电池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整流子组件,用于将基于所述无线信号转换成的交流充电信号转换为直流充电信号;
所述充电子组件,与所述整流子组件,用于将转换为直流的充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提供给所述电池组件;
其中,所述整流子组件和所述充电子组件,间隔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同一侧的不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还包括:充电线圈,用于将所述无线信号转换为所述交流充电信号;
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整流子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不同侧,和/或,所述充电线圈为中空的环状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输入模组,用于检测用户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
控制子组件,用于在第二供电模组和所述充电组件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充电时,控制所述充电组件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还包括:
采样组件,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控制子组件,与所述采样组件进行连接,基于采样的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组件的工作状态。
9.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控制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充电控制状态参数表明第一供电模组和第二供电模组同时通过系统供电接口向电池组件进行供电时,控制基于无线信号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的所述第一供电模组进入到非工作状态,以停止述第一供电模组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包括:充电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外侧,与所述电池组件建立有第一供电连接,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电能,并将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池组件;
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系统供电接口连接形成有第二供电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能够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连接及所述第二供电连接,通过所述系统供电接口向所述电子设备进行系统供电;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作为一个整体,打包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堆叠设置,且所述电池组件及所述充电组件的堆叠方向上的截面具有高度差,以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凸起物相互吻合;所述充电组件包括整流子组件和充电子组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模组,且所述输入模组部分位于所述整流子组件和所述充电子组件之间的间隔内;
所述第一供电模组用于作为一个整体替换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实现不具有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升级为基于无线信号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充电控制状态参数,包括:
利用采样组件对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信号进行采样,其中,当采样的所述充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和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同时向所述电池组件充电。
CN201910580511.8A 2019-06-28 2019-06-28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401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0511.8A CN110401254B (zh) 2019-06-28 2019-06-28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0511.8A CN110401254B (zh) 2019-06-28 2019-06-28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254A CN110401254A (zh) 2019-11-01
CN110401254B true CN110401254B (zh) 2022-09-23

Family

ID=68323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0511.8A Active CN110401254B (zh) 2019-06-28 2019-06-28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22101A1 (en) * 2022-07-14 2024-01-18 Hand Held Products, Inc. Efficient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battery pack with self-charging capabilit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71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CN104054234A (zh) * 2012-01-27 2014-09-17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馈电系统
CN107492936A (zh) * 2017-09-28 2017-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8021054A (zh) * 2016-11-02 2018-05-11 舒尔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装置、包括该装置的设备和由该装置供电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4234A (zh) * 2012-01-27 2014-09-17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馈电系统
CN103904712A (zh) * 2012-12-27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CN108021054A (zh) * 2016-11-02 2018-05-11 舒尔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装置、包括该装置的设备和由该装置供电的方法
CN107492936A (zh) * 2017-09-28 2017-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254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52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 and wireless charg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EP2113981B1 (en)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system
US7791312B2 (en) Non-contact charger available of wireless data and power transmission, charging battery-pack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non-contact charger
EP2066001B1 (en) Contactless multi-charge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2698733B (zh) 一种无线键盘
KR102647156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유무선 충전 방법
US20120319487A1 (en) Integrated Battery Backup and Charging for Mobile Devices
KR20140114682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이에 이용되는 무선 충전 기능을 구비한 가구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KR102233848B1 (ko) 배터리 교환용 충전 스테이션 및 그 스테이션의 제조방법
CN102315699A (zh) 无线充电的实现装置
KR20200101225A (ko) 무선 전력 공유에 따른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01254B (zh)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2163879A (zh) 基于多个电荷存储组件的功率分配网络
US9024577B2 (en) Non-contact and contact power charging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200042376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유무선 충전 방법
CN109066904B (zh) 充电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65447B2 (ja) 送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209860985U (zh) 终端保护套
CN209963819U (zh) 智能门锁供电电路及智能门锁
US6684337B1 (en) Charging system incorporated in computer for charging and resetting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s
KR100971701B1 (ko) 중첩식 이중 코어를 탑재한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CN215987888U (zh) 一种无线电源充电的显示屏
WO2022210505A1 (ja) 充電システム
KR101520935B1 (ko) 무선충전 기능을 구비한 다이어리 설치용 다용도 충전장치
CN214311662U (zh) 一种拓展坞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