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024A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024A
CN110401024A CN201810382323.XA CN201810382323A CN110401024A CN 110401024 A CN110401024 A CN 110401024A CN 201810382323 A CN201810382323 A CN 201810382323A CN 110401024 A CN110401024 A CN 110401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sliding
seat
electronic equipment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23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024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23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辐射体随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内设有功能器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本申请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屏占比的电子设备具有很好的视觉体验,在保证大屏幕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机身紧凑性和便携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模组的安装布局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升,不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例如为了提高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效率,辐射体需要与显示屏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不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辐射体随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内设有功能器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辐射体随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内设有功能器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滑动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滑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座。
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并在第一滑动座上设置天线的辐射体,在第二滑动座上设置功能器件,辐射体随着第一滑动座远离固定座,从而辐射体的净空区域增加,显示屏上无需另设净空区域,从而增加了显示屏的屏占比;功能器件随着第二滑动座远离固定座,可以使得功能器件伸出固定座以与用户进行信号交互,在固定座上设有显示屏,可以避免在显示屏上设置信号穿透部,增大显示屏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缩回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种伸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第二种伸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伸出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缩回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顶”、“底”、“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板”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具备辐射天线信号的设备,该天线信号包括但不限于WIFI、LTE、毫米波、GPS、GSM、蓝牙,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讯、上网及数据传输功能。例如:平板电脑、电视、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中,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
请参照图1~图3,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固定座1、第一滑动座2及第二滑动座3。所述第一滑动座2上设有辐射体21。所述辐射体21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所述辐射体21随所述第一滑动座2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1。在第一滑动座2远离所述固定座1的过程中,辐射体21逐渐远离固定座1,在固定座1上设置显示屏或其他元件时,辐射体21可以逐渐远离显示屏或其他元件,以使辐射体21的净空区域增大,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天线辐射效率。在第一滑动座2靠近所述固定座1的过程中携带辐射体21靠近固定座1,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所述第二滑动座3内设有功能器件31。所述第二滑动座3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所述功能器件31随所述第二滑动座3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1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1内。在第二滑动座3远离所述固定座1的过程中,功能器件31逐渐远离固定座1,在固定座1上设置显示屏11时,功能器件31可以伸出显示屏11,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功能器件31无需通过显示屏11与用户进行信号交互,从而显示屏11上无需设置用于功能器件31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穿透部,从而减少的显示屏11的非显示区的面积,进而增大显示屏11的屏占比。
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并在第一滑动座2上设置天线辐射体21,在第二滑动座3上设置功能器件31,辐射体21随着第一滑动座2远离固定座1,从而辐射体21的净空区域增加,显示屏11上无需另设净空区域,从而增加了显示屏11的屏占比;功能器件31随着第二滑动座3远离固定座1,可以使得功能器件31伸出固定座1以与用户进行信号交互,在固定座1上设有显示屏11,可以避免在显示屏11上设置信号穿透部,增大显示屏11的屏占比。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及图3,第一滑动座2与第二滑动座3可以相独立的滑出,使得辐射体21和功能器件31无需同时滑出,第一滑动座2与第二滑动座3独立滑出,从而减少需要驱动第一滑动座2或第二滑动座3滑出的驱动力,节能环保,同时,在辐射体21滑出时减少对辐射体21的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滑动座2上设有辅助电路板22。所述辅助电路板22上设有匹配电路23和馈电点24。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射频模组12。所述射频模组12电连接所述匹配电路23。所述匹配电路23通过所述馈电点24电连接所述辐射体21。所述射频模组12为辐射体21提供激励源,射频模组12通过连接线13与匹配电路23电连接,以便于连接线13将激励源传输至匹配电路23,匹配电路23将信号通过馈电点24馈入至辐射体21,从而激发辐射体21辐射电磁波信号。馈电点24可以是导电泡棉、弹片等。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参考地14。所述辅助电路板22上设有第一接地结构25。所述第二滑动座3上设有第二接地结构32。所述第一接地结构25和所述第二接地结构32连接所述参考地14,以实现第一滑动座2上的辐射体21接地和功能器件31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及图5,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所述固定座1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有容纳槽4a。所述第一滑动座2于所述容纳槽4a内滑动连接所述壳体4,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2密封所述容纳槽4a在所述壳体4上的开口或伸出所述容纳槽4a。
通过在固定座1上设置容纳槽4a,第一滑动座2可以收容于容纳槽4a内,且第一滑动座2的外表面可以与壳体4的外表面相拼接成电子设备100完整的外表面,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滑动座2具有导电边框26。所述导电边框26在所述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所述容纳槽4a内时密封于所述容纳槽4a在所述壳体4上的开口。所述导电边框26为所述辐射体21。
本实施例中,导电边框26可以为高导电材质,高导电材质诸如是铜、金、包含铜和其它金属的合金、高导电性的非金属导体,例如高导电性有机材料(导电塑料或导电橡胶)、高导电性超导体、高导电性液体等等。导电边框26可以为金属材质,以提高导电边框26的结构强度。所述导电边框26可以为多段相连接的弯折金属条或金属片,例如Π形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边框26还可以由沿X向延伸的金属段形成。
请参照图6,导电边框26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天线辐射部,以向外界辐射电磁波信号。由于导电边框26设于第一滑动座2的外表面,即导电边框26直接接触外界。在辐射电磁波信号时,导电边框26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干扰,特别是不会受到金属元件的干扰,提高了辐射体21的辐射效率。在第一滑动座2的移动过程中,导电边框26随着第一滑动座2的移动逐渐远离固定座1,从而在不影响电子设备100中其他器件的布局的情况下,天线辐射体21的净空区增加,辐射体21的辐射效率增大,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通讯、上网、数据传输功能更强,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固定座1的壳体4可以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导电边框26之间可以设置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可以是绝缘橡胶、绝缘塑料等。所述绝缘件可以为弹性材质,以便于在第一滑动座2靠近并抵持于固定座1时,绝缘件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与固定座1内的元件被损伤。所述绝缘件还可以作为密封件,在第一滑动座2靠近所述固定座1时,导电边框26与固定座1夹紧所述密封件的两侧,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间隙。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导电边框26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261和第二边框262,以及连接在第一边框261和第二边框262之间的第三边框263。第一边框261与第二边框262沿Y向延伸,第三边框263沿X向延伸。第一边框261、第二边框262和第三边框263包围形成收容空间26a。具体而言,收容空间26a设于第一边框261、第二边框262、第三边框263与容纳槽4a的底壁之间。所述第二滑动座3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6a内。
通过将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均设于容纳槽4a内,可以减少在固定座1内开设容纳槽4a的数量,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强度。将第一滑动座2设于第二滑动座3的外侧,便于辐射体21滑出。因为电子设备100中的天线的应用场景较多,例如打电话、上网、定位时均需要使用天线,此时需要辐射体21滑出以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天线辐射效率。另外,在辐射体21滑出的时候无需功能器件31滑出,所以电子设备100只需驱动第一滑动座2携带辐射体21滑出即可,减少第一滑动座2滑出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由于第一滑动座2设置在外表面,第一滑动座2内形成较大的收容空间26a,将第二滑动座3设置在收容空间26a内,可以减少第二滑动座3占据的空间,提高电子设备100中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布局合理性,减少电子设备100中的空间浪费,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及图5,所述固定座1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壳体4上的显示屏11。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所述容纳槽4a内时,显示屏11的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动座3。所述第二滑动座3于所述容纳槽4a内滑动连接所述壳体4。所述第二滑动座3收容于所述容纳槽4a时,所述显示屏11覆盖所述功能器件31;所述第二滑动座3伸出所述容纳槽4a时,所述功能器件31伸出所述显示屏11。
请参照图4,功能器件31可以为需要与用户或外界进行交互的器件。例如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传感器模组、受话器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送话器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这类器件需要通过信号穿透部与外界进行交互。该信号穿透部可以是透光区或通孔。具体而言,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传感器模组等通过设于显示屏11上的透光区进行光信号的传输。受话器模组、送话器模组等通过设于显示屏11上的通孔进行声音信号的传输。
如果将信号穿透部设置在显示屏11上,那么会增加显示屏11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不利于显示屏11的屏占比的提高。将功能器件31设置在第二滑动座3,第二滑动可以滑动伸出显示屏11,这样可以将信号穿透部设置在第二滑动座3上,在第二滑动座3伸出显示屏11时,功能器件31可以通过信号穿透部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显示屏11可以无需设置信号穿透部,即显示屏11的显示区的边沿可以靠近于显示屏11的边沿设置。显示区的面积可以是显示屏11的面积的90~95%。换而言之,在第二滑动座3缩进容纳槽4a时,所述显示区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器件31。即功能器件31设于第二滑动座3上,可以提高显示屏11的显示区的屏占比,进而促进电子设备100的全屏化发展,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所述壳体4包括本体41及凸设于所述本体41的端部的一对滑轨43。与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一对滑轨43设于容纳槽4a内,而不是形成容纳槽4a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所述第二滑动座3套设于一对所述滑轨43的外围且沿所述一对滑轨43滑动。一对滑轨43贯穿第二滑动座3及部分贯穿第一滑动座2。一对滑轨43可以是一对沿Y向延伸的导向杆。一对滑轨43的一端固定在容纳槽4a的底壁上。本体41可以与一对滑轨4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6,第一边框261与第二边框262均设有沿Y向的盲孔164,一对滑轨43的一端分别收容于第一边框261的盲孔164与第二边框262的盲孔164内。在电子设备100的驱动件作用下,第一滑动座2沿一对滑轨43滑动,相对而言,一对滑轨43在盲孔164内伸缩。为确保第一滑动座2的滑动稳定性,所述盲孔164与滑轨4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盲孔164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中,盲孔164可以为方形,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在沿滑轨43滑动的过程中绕滑轨43转动,导致第一滑动座2滑出过程不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所述壳体4包括后壳44和围接于后壳44的中框。中框包括相对设置顶边451、底边452和连接在顶边451与底边452之间的一对侧边453。所述底边452可以设置耳机孔、扬声器孔等。一对侧边453上可以设置解锁按键、音量按键等。
所述容纳槽4a可以设于顶边451上,且容纳槽4a贯穿一对侧边453。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内时,第一滑动座2盖合于容纳槽4a,即第一滑动座2的外表面与固定座1的外表面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完整的外表面。
在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中时,在Z向上,显示屏11、第一滑动座2、后壳44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滑动座2伸出容纳槽4a时,在Z向上,第一滑动座2伸出容纳槽4a,并远离显示屏11,提高辐射体21的辐射效率。
第二滑动座3收容于收容空间26a内。第二滑动座3的相对两侧可以设有一对凸块。一对滑轨42分别贯穿一对凸块。第二滑动座3的一对凸块沿外力作用下沿一对滑轨42滑动,以使第二滑动座3沿一对滑轨42伸缩。
在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收容于容纳槽4a中时,在Z向上,显示屏11、第二滑动座3、后壳44依次层叠设置。在Y向上,固定座1的本体41、第二滑动座3和第一滑动座2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二滑动座3伸出容纳槽4a时,在Z向上,第二滑动座3远离显示屏11,提高显示屏11的屏占比。
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4a还可以设于后壳44上并贯穿顶边451。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4a还可以设于后壳44上并贯穿顶边451和一对侧边453。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可以沿X向并排设置。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的滑出过程相互不受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壳体4包括本体41及凸设于所述本体41的端部的一对滑轨42。所述第一滑轨42分别设于本体41的相对两侧,所述一对滑轨42与所述本体41的端部之间包围形成所述容纳槽4a。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所述第二滑动座3设于所述一对滑轨42之间并沿所述一对所述滑轨42滑动。一对滑轨42的结构可以相同。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7,所述滑轨42包括向背设置的第一侧面42a和第二侧面42b,所述第一侧面42a可以与本体41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42b形成容纳槽4a的内壁。第二侧面42b上设有凹槽或凸条,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卡合于所述凹槽或凸条内,并沿凹槽或凸条滑动。可以理解地,凹槽或凸条沿Y向延伸,凹槽或凸条为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提供了向导,以便于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沿Y向滑动。
第一滑动座2和所述第二滑动座3均沿一对滑轨42滑动,即第一滑动座2和所述第二滑动座3共用一对滑轨42,避免需要设置多条滑轨42,减少电子设备100内的结构设置,提高结构紧凑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51和第二驱动件52。所述第一驱动件51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2,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2沿所述一对滑轨42所引导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5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3,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座3沿所述一对滑轨42所引导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51和第二驱动件52可以是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转轴,丝杠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座2或第二滑动座3转动连接,丝杠可以沿Y向延伸。丝杠将电机的转动扭力转换成Y向的作用力,驱动第一滑动座2或第二滑动座3沿Y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第一驱动件51和第二驱动件52。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通话、打开WIFI、数据流量、使用GPS等功能时,控制器5控制第一驱动件51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的容纳槽4a中,此时由于电子设备100的辐射体21远离于显示屏11和其他的电子元件,所以电子设备100的天线信号辐射效率提高,便于用户更好的通话质量、上网速度和定位功能,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使用体验。
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拍摄、通话、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时,控制器5控制第二驱动件52驱动第二滑动座3伸出显示屏11,以使第二滑动座3上的摄像头模组、受话器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与用户进行交互。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动座3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滑动座3可以沿X向并排设置,多个第二滑动座3可以设置摄像头模组和闪光灯模组或受话器模组或指纹识别模组或虹膜识别模组或人脸识别模组,以便于在用户使用某一功能时,控制器5只需要驱动某一功能器件31伸出显示屏11即可,减少对其他功能器件31的影响,还减少滑出的驱动力。可以理解地,在第二滑动座3滑出的同时,控制器5控制第一滑动座2也滑出,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阻挡第二滑动座3。第一滑动座2远离固定座1方向上的滑动进程大于第二滑动座3远离固定座1方向上的滑动进程,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阻挡第二滑动座3。
请参照图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S10,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S10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S101、所述控制器接收滑动信号。
步骤S103、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滑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沿所述滑轨所引导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座。
具体而言,在控制器5接收伸出信号时,控制器5根据所述伸出信号驱动第一滑动座2,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2逐渐远离所述固定座1。伸出信号为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
在控制器5接收缩进信号时,控制器5根据所述缩进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2移动,以使第一滑动座2逐渐靠近所述固定座1。缩进信号为驱动第一滑动座2缩进。
在控制器5接收伸出信号时,控制器5根据所述伸出信号驱动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逐渐远离所述固定座1。伸出信号为驱动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伸出。
在控制器5接收缩进信号时,控制器5根据所述缩进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移动,以使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逐渐靠近所述固定座1。缩进信号为驱动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缩进。
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座2和第二滑动座3,并在第一滑动座2上设置天线辐射体21,在第二滑动座3上设置功能器件31,辐射体21随着第一滑动座2远离固定座1,从而辐射体21的净空区域增加,显示屏11上无需另设净空区域,从而增加了显示屏11的屏占比;功能器件31随着第二滑动座3远离固定座1,可以使得功能器件31伸出固定座1以与用户进行信号交互,在固定座1上设有显示屏11,可以避免在显示屏11上设置信号穿透部,增大显示屏11的屏占比。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座2与第二滑动座3可以相独立的滑出,使得辐射体21和功能器件31无需同时滑出,第一滑动座2与第二滑动座3独立滑出,从而减少需要驱动第一滑动座2或第二滑动座3滑出的驱动力,节能环保,同时,在辐射体21滑出时减少对辐射体21的干扰。
滑动座靠近或远离固定座1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辐射体21用于辐射GSM信号,初始状态下,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中。当用户主动拨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或者处于电梯、地下层、楼梯间等信号覆盖的盲区以至于GSM信号较弱时,控制器5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以使第一滑动座2自动弹出,以提高辐射体21辐射GSM信号的效果,提高通话质量。
辐射体21用于辐射蓝牙信号,初始状态下,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100的蓝牙功能,或已匹配上其他蓝牙设备并准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控制器5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以使第一滑动座2自动弹出,辐射体21位于容纳槽4a外,以提高辐射体21辐射蓝牙信号的效果,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辐射体21用于辐射GPS信号,初始状态下,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地图或导航等软件时,控制器5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以使第一滑动座2自动弹出,辐射体21位于容纳槽4a外,以提高辐射体21辐射GPS信号的效果,提高定位准确度。
辐射体21用于辐射WIFI信号,初始状态下,第一滑动座2收容于容纳槽4a中。当用户手动开启电子设备100的WIFI连接时,控制器5接收所述伸出信号,并驱动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以使第一滑动座2自动弹出,辐射体21位于容纳槽4a外,以提高辐射体21辐射WIFI信号的效果,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通讯或上网或数据传输等功能。
在用户结束拨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或者由GSM信号较弱进入了GSM信号较强的场景,或用户结束电子设备100的蓝牙功能,或用户结束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地图或导航等软件,或用户结束电子设备100的WIFI连接时,控制器5接收所述缩回信号,并驱动第一滑动座2缩回容纳槽4a,以避免第一滑动座2伸出固定座1受到损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辐射体随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内设有功能器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滑动座于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密封所述容纳槽在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或伸出所述容纳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座具有导电边框,所述导电边框在所述第一滑动座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时密封于所述容纳槽在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所述导电边框为所述辐射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边框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包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滑动座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第一滑动座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滑动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及凸设于所述本体的端部的一对滑轨,所述一对滑轨与所述本体的端部包围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设于所述一对滑轨之间并沿所述一对所述滑轨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及凸设于所述本体的端部的一对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套设于一对所述滑轨的外围且沿所述一对滑轨滑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座,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沿所述一对滑轨所引导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座沿所述一对滑轨所引导的方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模组、传感器模组、受话器模组、人脸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送话器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辅助电路板,所述辅助电路板上设有匹配电路和馈电点,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射频模组,所述射频模组电连接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通过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辐射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参考地,所述辅助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接地结构,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有第二接地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结构和所述第二接地结构连接所述参考地。
12.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动座及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用于发射天线信号,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辐射体随所述第一滑动座的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滑动座内设有功能器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功能器件随所述第二滑动座的滑动伸出所述固定座或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滑动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滑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座。
CN201810382323.XA 2018-04-25 2018-04-2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401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323.XA CN110401024B (zh) 2018-04-25 2018-04-2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2323.XA CN110401024B (zh) 2018-04-25 2018-04-2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024A true CN110401024A (zh) 2019-11-01
CN110401024B CN110401024B (zh) 2021-04-13

Family

ID=68320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2323.XA Active CN110401024B (zh) 2018-04-25 2018-04-2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02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6307A (ja) * 2000-12-07 2002-06-21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79080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电话的天线装置
US7233293B2 (en) * 2004-02-17 2007-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US20100164813A1 (en) * 2008-12-25 2010-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CN102118464A (zh) * 2010-01-04 2011-07-06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5320124U (zh) * 2016-01-26 2016-06-15 孔岳 一种全屏手机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790801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卢春宁 一种具有模块化可伸缩的移动通讯设备
CN107223291A (zh) * 2016-11-12 2017-09-29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6307A (ja) * 2000-12-07 2002-06-21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233293B2 (en) * 2004-02-17 2007-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179080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电话的天线装置
US20100164813A1 (en) * 2008-12-25 2010-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CN102118464A (zh) * 2010-01-04 2011-07-06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5320124U (zh) * 2016-01-26 2016-06-15 孔岳 一种全屏手机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223291A (zh) * 2016-11-12 2017-09-29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790801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卢春宁 一种具有模块化可伸缩的移动通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024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744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340482B1 (en) Housing assembly for terminal,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CN111801929A (zh) 包括天线的显示组件和包括该显示组件的电子设备
EP3561950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80007447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032354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1670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401024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323530A (zh) 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10417946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323535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416700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323537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18371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323531B (zh) 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10492247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401014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9184746A1 (zh) 可提升天线性能的电子装置
KR20150124306A (ko) 다층기판을 이용한 전송선로
CN110534866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8448435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10081656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22186590A1 (ko)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40039550A (ko) 방수 구조 및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2508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ubstrate member arranged to be adjacent to frame formed from conductive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