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0223A -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0223A
CN110400223A CN201910682761.2A CN201910682761A CN110400223A CN 110400223 A CN110400223 A CN 110400223A CN 201910682761 A CN201910682761 A CN 201910682761A CN 110400223 A CN110400223 A CN 11040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log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component
encryption data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7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0223B (zh
Inventor
岑健明
夏韵
李狄威
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6827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0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0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0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首先通过在终端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拆分,得到对应的分量(注册时为基准特征分量,使用时为特征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分别采用至少一种特定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每个分量的加密方式各自独立,然后将加密的分量上传至装置,进而在装置进行解密得到拆分的分量,然后利用拆分的分量进行解密或者匹配,进而实现对交互日志的调取,一方面拆分的方式不可被窃取,另一方面对每个分量进行加密,并将分量作为密钥保护交易数据,大大提高了交互日志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身份认证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有效解决方法。生物识别根据独一无二的身份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生物识别是通过对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的收集、分析,结合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身份鉴别、智能感知等的综合运用或解决方案。由于不需用户记住密码和不需要携带介质,使用方便,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开户和支付等金融业务场景。其中,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感和易获得等性质,应用尤为广泛。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地存储数字货币交易或其他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其基本存储结构是一种按时间顺序的链式数据结构,区块链上的交易确认由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共同完成,由共识算法保证其一致性,区块链上维护一个公共的账本,公共账本位于存储区块上任何节点可见,从而保证其不可伪造和篡改。
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模式和信息不可伪造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将关键交易(例如开户和支付等交易)的日志信息,包括交易前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信息、时间、端机信息等记录到区块链上,保证交互日志信息真实可信。但是目前的交互日志仍然存在一定的被窃取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
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包括:
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包括:
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
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包括:
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包括:
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加密模块,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交互日志上链模块,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身份确定模块,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
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当前录入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
基准特征分量更新模块,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用户注销模块,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包括: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调取装置,包括:
用户加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调取模块,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调取终端,包括:
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
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调取模块,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包括: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首先通过在终端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拆分,得到对应的分量(注册时为基准特征分量,使用时为特征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分别采用至少一种特定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每个分量的加密方式各自独立,然后将加密的分量上传至装置,进而在装置进行解密得到拆分的分量,然后利用拆分的分量进行解密或者匹配,进而实现对交互日志的调取,一方面拆分的方式不可被窃取,另一方面对每个分量进行加密,并将分量作为密钥保护交易数据,大大提高了交互日志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执行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实施的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交互日志调取装置实施的交互日志调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交互日志调取终端实施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执行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实施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加密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调取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调取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是基于区块链所做的发明创造,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即使脱离于区块链,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也即本申请还可以拓展到常规的网络中,不受区块链的网络结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解密的系统,其具体包括终端和网络装置。
具体的,终端负责特征拆分和加密,网络装置负责存储加密的交互日志或者设置调取权限,网络装置可以处于网络中的服务器。网络装置在每个不同的实施方式下可以具有多个“身份”,例如交互日志加密装置、交互日志调取装置、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等,后面以具体的装置进行实施例的说明。同理作为终端,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交互日志加密终端,交互日志调取终端以及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交互日志为两个处于一网络中的终端和服务器(或者其他装置)进行数据交互产生的日志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即为交易日志。
此外,应当知晓,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的脸部特征,指纹特征,虹膜特征以及语音特征等可以表征用户唯一性身份的特征,以人脸识别为例,录入人脸特征信息应当采用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本申请不做赘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中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执行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具体包括:
S11: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S12: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S13: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可以理解,若上述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处于区块链中,即上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作为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在进行对交互日志加密的时候,上述方法还包括:
S19: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下面针对区块链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区块链可以是联盟链。
为了确定用户的身份是否正确,上述方法还包括:
S14: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此外,为了保证用户身份数据的不断更新,上述方法还包括:
S15: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
S16: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S17: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
S18: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此外,如果区块链中的用户执行注销操作,则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实施的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具体包括:
S21: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S2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S2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S24: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可以理解,上述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实施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可以基于常规网络实施,也可以基于区块链网络实施,在此不做赘述。
以区块链网络实施为例,交互日志加密终端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提供数据入口的节点)实施上述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步骤S22具体包括:
S221: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更进一步的,为了增大加密的不可窃取性(即安全性),步骤S22具体包括:
S222: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图3示出了由交互日志调取装置实施的交互日志调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31: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S32: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
S33: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图4示出了由交互日志调取终端实施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41: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S4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
S4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
S44: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上述实施例是通过采用基准特征分量对交互日志进行加密,然后采用特征分量对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交互日志。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与上述不同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执行,具体包括:
S51: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S52: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S53: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该实施例通过匹配是否一致来确定获取调取权限,如果特征分量与基准特征分量一致,则获取权限,通过权限控制达到防窃取的目的。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的实施步骤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S61: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S6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S6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S64: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及终端,首先通过在终端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拆分,得到对应的分量(注册时为基准特征分量,使用时为特征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分别采用至少一种特定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每个分量的加密方式各自独立,然后将加密的分量上传至装置,进而在装置进行解密得到拆分的分量,然后利用拆分的分量进行解密或者匹配,进而实现对交互日志的调取,一方面拆分的方式不可被窃取,另一方面对每个分量进行加密,并将分量作为密钥保护交易数据,大大提高了交互日志的安全性。
下面对网络装置和终端的虚拟模块的结构进行说明。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包括: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11,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12,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交互日志加密模块13,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一实施例中,交互日志加密装置还包括:交互日志上链模块,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一实施例中,交互日志加密装置还包括:身份确定模块,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一实施例中,交互日志加密装置还包括: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当前录入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基准特征分量更新模块,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一实施例中,交互日志加密装置还包括:用户注销模块,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8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包括: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21,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2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2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模块24,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9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调取装置,包括:用户加密数据获取模块31,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32,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交互日志调取模块33,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0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调取终端,包括: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41,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4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特征分量加密模块4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发送模块44,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1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包括: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51,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52,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交互日志调取模块53,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2示出了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包括: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61,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62,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63,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模块64,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可以理解,上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及终端,首先通过在终端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拆分,得到对应的分量(注册时为基准特征分量,使用时为特征分量),然后对每个分量分别采用至少一种特定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每个分量的加密方式各自独立,然后将加密的分量上传至装置,进而在装置进行解密得到拆分的分量,然后利用拆分的分量进行解密或者匹配,进而实现对交互日志的调取,一方面拆分的方式不可被窃取,另一方面对每个分量进行加密,并将分量作为密钥保护交易数据,大大提高了交互日志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由客户端执行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由装置执行的方法。
下面参考图1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调取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6。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调取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
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6.一种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包括:
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
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10.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1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1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防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13.一种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加密模块,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共同作为所述交互日志的解密密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互日志上链模块,将所述加密的交互日志记录到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身份确定模块,将注册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
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更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当前录入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当前录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
基准特征分量更新模块,将所述多个更新基准特征分量、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执行共识操作,若达成共识,则更新每个节点中的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再次所述更新基准特征分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注销模块,将用户身份信息、录入时间、录入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基准特征信息输入至区块链中,通过共识操作将所述基准特征信息为空记录到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
18.一种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而将解密的所述基准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加密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使用不同加密方式对所述多个特征分量分别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交互日志加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针对每个特征分量采用至少一种加密方式进行加密,生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每个注册用户加密数据群包括对应至少一种加密方式各自形成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21.一种交互日志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加密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加密数据,所述用户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将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并对每个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调取模块,以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作为解密密钥,对已加密的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22.一种交互日志调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特征分量;
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特征分量的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对所述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对应的所述多个特征分量,进而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装置调取对应的交互日志。
23.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通过将录入的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并对每个基准特征分量分别按照一设定加密方式加密形成;
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解密模块,对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交互日志调取模块,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24.一种交互日志防窃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模块,按照设定规则将所述注册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拆分为多个基准特征分量;
基准特征分量加密模块,按照设定加密方式加密所述基准特征分量,形成对应每个基准特征分量的注册用户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将所述注册用户加密数据发送至装置,以使所述装置设置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若解密得到的多个特征分量与所述多个基准特征分量的匹配一致,则获取所述交互日志的调取权限,进而可对所述交互日志进行调取;其中所述多个特征分量为录入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拆分形成的。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82761.2A 2019-07-26 2019-07-26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Active CN110400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761.2A CN110400223B (zh) 2019-07-26 2019-07-26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761.2A CN110400223B (zh) 2019-07-26 2019-07-26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0223A true CN110400223A (zh) 2019-11-01
CN110400223B CN110400223B (zh) 2022-05-17

Family

ID=6832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761.2A Active CN110400223B (zh) 2019-07-26 2019-07-26 基于区块链的交互日志加密、调取、防窃取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02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13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易信息的加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541A (zh) * 2008-10-21 2009-07-08 刘洪利 一种生物特征认证方法,以及一种生物特征认证系统
CN103679436A (zh) * 2013-12-17 2014-03-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系统和方法
CN106411901A (zh) * 2016-10-08 2017-02-15 北京三未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标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13170A (zh) * 2017-03-13 2017-08-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模板保存、验证方法及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终端
CN108768719A (zh) * 2018-05-23 2018-11-06 郑州信大天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日志审计系统
CN10883351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和日志审计系统
CN108876332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标记认证的区块链安全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09063498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深圳市新名泽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资产存储方法、装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9165523A (zh) * 2018-07-27 2019-01-08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0193884B1 (en) * 2016-06-21 2019-01-29 Wells Fargo Bank, N.A. Compliance and audit using biometric tokenization
CN109359484A (zh) * 2018-08-22 2019-02-19 北京中测安华科技有限公司 云平台的安全审计终端日志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462608A (zh) * 2018-12-19 2019-03-12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3898A (zh) * 2018-12-07 2019-04-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ee和区块链进行支付的智能终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541A (zh) * 2008-10-21 2009-07-08 刘洪利 一种生物特征认证方法,以及一种生物特征认证系统
CN103679436A (zh) * 2013-12-17 2014-03-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系统和方法
US10193884B1 (en) * 2016-06-21 2019-01-29 Wells Fargo Bank, N.A. Compliance and audit using biometric tokenization
CN106411901A (zh) * 2016-10-08 2017-02-15 北京三未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标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13170A (zh) * 2017-03-13 2017-08-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模板保存、验证方法及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终端
CN108768719A (zh) * 2018-05-23 2018-11-06 郑州信大天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日志审计系统
CN10883351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和日志审计系统
CN108876332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标记认证的区块链安全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09063498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深圳市新名泽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资产存储方法、装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9165523A (zh) * 2018-07-27 2019-01-08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59484A (zh) * 2018-08-22 2019-02-19 北京中测安华科技有限公司 云平台的安全审计终端日志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583898A (zh) * 2018-12-07 2019-04-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ee和区块链进行支付的智能终端及方法
CN109462608A (zh) * 2018-12-19 2019-03-12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向,唐健: "生物特征分组加密算法的实现",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13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易信息的加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0223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1458B1 (en) Blockchain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pparatuses, processing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9947845A (zh) 一种区块链存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56435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10383757A (zh) 用于安全处理电子身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83219A (zh) 一种数据签名、加密及保存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491077B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系统
CN109584055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和汇出方设备
CN110401542A (zh) 电子身份凭证生成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8876593A (zh) 一种在线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10326251A (zh) 提供使用交叉验证特征来验证用户的通用分散解决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53862A (zh) 私钥生成存储及使用的方案
CN108171486B (zh) 一种具有电子印章功能的终端
CN109495592A (zh) 数据协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48984A (zh) 数据交换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2713995A (zh) 隐匿检索系统以及密码处理系统
CN105790951A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以及智能终端
CN109672521A (zh) 基于国密加密引擎实现的安全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09816383A (zh) 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区块链钱包和区块链
CN108681676A (zh)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系统、电子设备、程序和存储介质
Saranya et al. Efficient mobile security for E health care application in cloud for secure payment using key distribution
CN107483432A (zh) 文件加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81272B (zh) 密码输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95252A (zh) 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37435B (zh) 一种账户初始化方法和装置
CN109903052A (zh) 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和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