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9741A -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9741A
CN110399741A CN201910691351.4A CN201910691351A CN110399741A CN 110399741 A CN110399741 A CN 110399741A CN 201910691351 A CN201910691351 A CN 201910691351A CN 110399741 A CN110399741 A CN 110399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rypto set
crypto
alignment
data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13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文斌
范涛
陈天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13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9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9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9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将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以供第二数据方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其中,第二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实现了当数据方不想暴露交集数据时,仅能够获得双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不暴露多余的信息,从而降低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

Description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宝贵资源。将各个数据方的数据集中起来分析,无疑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但是数据集中分析的前提是保护各数据方数据的隐私安全。目前,数据方需要确定双方拥有数据的交集个数,根据交集个数确定是否进行合作,如确定是否参加联邦学习,但是现有的数据对齐方案仅能够直接得出双方的交集数据,对于交集个数低于某个心里预期时就可能不合作的数据方,现有方案暴露了其不想暴露的交集数据,提高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数据对齐方案仅能直接得出数据方双方的交集数据,无法仅得出交集个数,提高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一数据方,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通过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将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大素数,以及通过预设随机算法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将结果除以所述大素数取余,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二加密集。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按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二数据方,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并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所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所述第二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进行比对,确定相同的加密元素在所述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
将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处于所述排序位置的目标数据元素作为交集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对齐设备,所述数据对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将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以供第二数据方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通过第一数据方根据具体数据对齐的目标,将打乱顺序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只能得出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而不能得出交集数据,从而保障了当数据方不想暴露交集数据时,仅能够获得双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不暴露多余的信息,从而降低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对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数据方交换数据集的过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对齐设备,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即可为数据对齐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对齐设备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数据对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数据对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数据对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数据对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对齐程序。
在图1所示的数据对齐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对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通过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将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集。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大素数,以及通过预设随机算法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将结果除以所述大素数取余,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二加密集。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对齐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按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对齐设备,所述数据对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并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所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的步骤之后,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所述第二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进行比对,确定相同的加密元素在所述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
将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处于所述排序位置的目标数据元素作为交集数据。
基于上述的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数据对齐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2,本发明数据对齐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一数据方,所述第一数据方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PC、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分别拥有各自的数据集,两个数据集中可能有相同的数据元素,如数据集是ID集,ID可能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等,两个ID集中可能有相同用户的ID。为确定两个数据集中相同的数据元素的个数,即交集个数,或确定相同的数据元素是哪些,即交集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方先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在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的数据集后,第一数据方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第二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二数据方所拥有的数据集;第二数据方得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第一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一数据方所拥有的数据集。
其中,可交换加密算法包括两次加密过程,可实现将同一个数据进行两次加密,两次加密采用不同的密钥,两次加密的密钥次序交换时,得到的两种加密结果相同,即对于数据1,采用密钥1进行加密,对结果再采用密钥2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1,将数据1采用密钥2进行加密,对结果再采用密钥1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2,可交换加密算法是能够使得加密结果1和加密结果2相同的加密算法。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是预先根据需要设置的一种可交换加密算法。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的数据集,得到第一加密集和第二加密集,因此,当两方的数据集中有相同的数据元素时,相同的数据元素对应的第一加密集中的加密元素,与对应的第二加密集中的加密元素仍然是相同的,即两方数据集中均有数据1,则第一加密集中数据1对应的加密数据a和第二加密集中数据1对应的加密数据b是相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两数据方在对数据集中各数据元素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均不改变各数据元素的排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接收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第二数据方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二初级加密集。其中,初级加密即可交换加密算法中对数据进行的第一次加密过程,第二数据方采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初级加密。
步骤S102,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二初级加密集后,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其中,二级加密即可交换加密算法中对数据进行的第二次加密过程。由于第一数据方接收的是第二数据方发送的进行初级加密后的第二初级加密集,所以第一数据方并没有获得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由于没有解密密钥,第一数据方也无法解密第二初级加密集,从而不会在第一数据方暴露第二数据方的数据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还包括:
步骤S103,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还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第一数据方采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初级加密。
步骤S104,将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将得到的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由于第二数据方没有解密密钥,无法解密第一初级加密集,从而不会在第二数据方暴露第一数据方的数据集。第二数据方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接收到的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次加密,得到第一加密集。
步骤S20,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中可预先存储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目标可以是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也可以是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数据。当用户不想暴露交集数据,只想得到交集个数时,可在第一数据方中设置目标为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
当第一数据方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其中,打乱顺序可以是按照第一数据方中预先设置的打乱规则进行打乱,也可以是随机打乱。
由于第二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若第一数据方直接将第二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第二加密集与第二数据方拥有数据集中的各个数据元素的顺序是对应不变的,因此,即使第二加密集是经过第一数据方加密后的数据集,第二数据方不能直接解密第二加密集得到原始数据元素,第二数据方也可能基于顺序对应关系,推断出第二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因此,为使得第二数据方无法获知第二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第一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进行打乱,将打乱得到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
步骤S30,将所述第三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通过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将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第二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三加密集后,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进行比对,相同的加密元素的个数,即作为交集个数。由于第三加密集是第二加密集打乱顺序后的集合,第二数据方无法根据原始数据集与第三加密集的顺序对应关系,推断第三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将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以供第二数据方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通过第一数据方根据具体数据对齐的目标,将打乱顺序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只能得出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而不能得出交集数据,从而保障了当数据方不想暴露交集数据时,仅能够获得双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不暴露多余的信息,从而降低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数据对齐方法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获取预设的大素数,以及通过预设随机算法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可以是:第一次加密过程,将第一密钥作为待加密数据的幂的指数,计算待加密数据的幂,将结果除以一个大素数取余,即模(mod)大素数,得到初级加密结果;第二次加密过程,将第二密钥作为待加密数据的幂的指数,计算初级加密结果的幂,得到最终加密结果1。该可交换加密算法,使得当第一加密过程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第一加密过程采用第一密钥加密时,得到的待加密数据的最终加密结果2,与最终加密结果1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方与第二数据方根据上述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具体地,第一数据方获取预设的大素数,以及通过预设随机算法获取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其中,预设的大素数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位数较大的素数,当对加密效果的要求较高时,可以预设位数更大的大素数,当对加密效率要求较高时,如当数据方的数据集中的数据元素较多、较大时,可以预设位数较小的大素数。其中,预设随机算法可以是预先设置的能够产生随机数的算法,第一数据方将随机产生的随机数作为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该随机数可在1到预设的大素数之间。由于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是通过随机算法产生的,因此第二数据方不可能获知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
步骤S1032,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将结果除以所述大素数取余,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将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将结果除以大素数取余,即模(mod)大素数,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第一数据方将得到的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由于第一数据方采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计算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模大素数,得到加密元素,使得基于离散对数的难解性,第二数据方不可能根据第一初级加密集中的加密元素破解出原始数据元素,从而提高了加密的安全性,使得第一数据方的数据集不可能在第二数据方暴露。
同样地,第二数据方也获取该预设的大素数,该预设的大素数与第一数据方预设的大素数相同。第二数据方也采用随机算法获取第二数据方的私有密钥,基于与第一数据方同样的初级加密过程,对第二数据方中各个数据元素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二初级加密集,并将第二初级加密集发送给第一数据方。
所述步骤S102包括:
步骤S1021,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二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后,将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第二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二加密集。
同样地,第二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一初级加密集后,将第二数据方的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第一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一加密集。
参照图3,以下举一具体例子,对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根据上述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以及得到交集个数的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数据方对应Party_a,第二数据方对应Party_b,数据集中的数据元素是ID数据,记Party_a的ID集为Sa={a1,a2,…},Party_b的ID集为Sb={b1,b2,…};Party_a和Party_b中预设了大素数p。
1、Party_a生成随机数1<r_a<p,计算Sa中元素的r_a次幂,再模p,得到Ra={a1^r_a(mod p),…}。
2、类似1,Party_b生成随机数r_b,计算得到Rb={b1^r_b(mod p),…}。
3、Party_b发送Rb给Party_a(由于r_a未知,Party_b无法根据Ra反推得到Sa)。
4、Party_a根据接收到的Rb,计算Rb中各元素的r_a次幂,得到Rba={b1^{r_b*r_a}(mod p),…}。
5、当Party_a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是获取Sa和Sb的交集个数时,打乱Rba(避免Party_b收到Rba后跟Rb的次序比对得到实际的交集ID),对随机打乱操作用shuffle,得到shuffle(Rba),将Ra、shuffle(Rba)发送给Party_b。
6、Party_b根据接收到的Ra,计算Ra中各元素的r_b次幂,得到Rab={a1^(r_a*r_b)(mod p),…}。并计算shuffle(Rba)和Rab的交集,交集的个数即为Sa和Sb的交集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根据上述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提高了加密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对齐效率,并通过上述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双方无法破解得到对方的数据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两数据方在数据对齐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并当第一数据方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是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将得到的第二加密集打乱顺序后得到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仅能根据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得到双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而无法获得交集数据,从而实现了降低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避免暴露不想暴露的交集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30之后,包括:
步骤S40,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按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当第一数据方检测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额交集数据时,将第二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第二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按照各加密元素的排列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具体地,第二数据方可先比对第二加密集和第一加密集得到两个集合相同的加密元素,对于相同的加密元素,第二数据方确定其在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然后将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在该排序位置的目标数据元素作为两方数据集的交集数据,如第二数据方找到两个相同的加密元素1和2,其在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分别为第10个和第15个,则将第二数据方的数据集中第10个和第15个数据元素作为最终找到的交集数据。
由于第二数据方在对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以及第一数据方对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的过程中,均未改变各个数据元素的排列顺序,所以可以依据第二加密集中加密元素的排序位置,在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在同一排序位置找到该加密元素对应的原始数据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第一数据方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第二加密集直接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顺序比对,得到交集数据,以满足用户需要获得交集数据的需求,但又不暴露数据集中除交集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数据对齐方法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对齐方法,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二数据方,所述第二数据方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PC、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述数据方法包括:
步骤A10,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分别拥有各自的数据集,两个数据集中可能有相同的数据元素,如数据集是ID集,ID可能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或电话号码等,两个ID集中可能有相同用户的ID。为确定两个数据集中相同的数据元素的个数,即交集个数,或确定相同的数据元素是哪些,即交集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方先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在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的数据集后,第一数据方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第二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二数据方所拥有的数据集;第二数据方得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第一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一数据方所拥有的数据集。
其中,可交换加密算法包括两次加密过程,可实现将同一个数据进行两次加密,两次加密采用不同的密钥,两次加密的密钥次序交换时,得到的两种加密结果相同,即对于数据1,采用密钥1进行加密,对结果再采用密钥2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1,将数据1采用密钥2进行加密,对结果再采用密钥1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2,可交换加密算法是能够使得加密结果1和加密结果2相同的加密算法。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是预先根据需要设置的一种可交换加密算法。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数据方和第二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交换各自的数据集,得到第一加密集和第二加密集,因此,当两方的数据集中有相同的数据元素时,相同的数据元素对应的第一加密集中的加密元素,与对应的第二加密集中的加密元素仍然是相同的,即两方数据集中均有数据1,则第一加密集中数据1对应的加密数据a和第二加密集中数据1对应的加密数据b是相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两数据方在对数据集中各数据元素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均不改变各数据元素的排序位置。
具体地,第二数据方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二初级加密集,并发送给第一数据方。其中,初级加密即可交换加密算法中对数据进行的第一次加密过程,第二数据方采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初级加密。
第一数据方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并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第一数据方采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初级加密。
第二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一初级加密集后,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次加密,得到第一加密集。
第一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二初级加密集后,根据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
步骤A20,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并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所述第三加密集;
第二数据方接收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第一数据方中可预先存储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目标可以是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也可以是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数据。当用户不想暴露交集数据,只想得到交集个数时,可在第一数据方中设置目标为获取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
当第一数据方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将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其中,打乱顺序可以是按照第一数据方中预先设置的打乱规则进行打乱,也可以是随机打乱。
由于第二加密集的原始数据集是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若第一数据方直接将第二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第二加密集与第二数据方拥有数据集中的各个数据元素的顺序是对应不变的,因此,即使第二加密集是经过第一数据方加密后的数据集,第二数据方不能直接解密第二加密集得到原始数据元素,第二数据方也可能基于顺序对应关系,推断出第二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因此,为使得第二数据方无法获知第二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第一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进行打乱,将打乱得到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
步骤A30,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
第二数据方在接收到第三加密集后,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进行比对,相同的加密元素的个数,即作为交集个数。由于第三加密集是第二加密集打乱顺序后的集合,第二数据方无法根据原始数据集与第三加密集的顺序对应关系,推断第三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的原始数据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接收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其中,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并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将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通过第一数据方根据具体数据对齐的目标,将打乱顺序的第三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只能得出两数据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而不能得出交集数据,从而保障了当数据方不想暴露交集数据时,仅能够获得双方数据集的交集个数,不暴露多余的信息,从而降低了数据方尝试数据合作的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A30之后,还包括:
步骤A40,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所述第二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
第二数据方接收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加密集。其中,当第一数据方检测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额交集数据时,将第二加密集发送给第二数据方。
步骤A50,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第二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按照各加密元素的排列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具体地,第二数据方可先比对第二加密集和第一加密集得到两个集合相同的加密元素,对于相同的加密元素,第二数据方确定其在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然后将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在该排序位置的目标数据元素作为两方数据集的交集数据,如第二数据方找到两个相同的加密元素1和2,其在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分别为第10个和第15个,则将第二数据方的数据集中第10个和第15个数据元素作为最终找到的交集数据。
由于第二数据方在对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以及第一数据方对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的过程中,均未改变各个数据元素的排列顺序,所以可以依据第二加密集中加密元素的排序位置,在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在同一排序位置找到该加密元素对应的原始数据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当第一数据方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第二加密集直接发送给第二数据方,使得第二数据方将第二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顺序比对,得到交集数据,以满足用户需要获得交集数据的需求,但又不暴露数据集中除交集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方可与第一数据方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可交换加密算法,实现交换各自数据集的过程,具体过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数据对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拓展内容与上述数据对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一数据方,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通过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方发送的第二初级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将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进行初级加密,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大素数,以及通过预设随机算法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私有密钥;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并将结果除以所述大素数取余,得到第一初级加密集;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进行二级加密,得到第二加密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私有密钥作为幂的指数,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初级加密集中各个数据元素的幂,得到第二加密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以供所述第二数据方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按顺序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6.一种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应用于第二数据方,所述数据对齐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第三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所述第二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方的第二加密集,并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个数时,打乱所述第二加密集中各数据元素的顺序,得到所述第三加密集;
将所述第三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个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可交换加密算法与第一数据方交换各自拥有的数据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方的第一加密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方发送的所述第二加密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方在检测到本次数据对齐的目标为获取数据集的交集数据时,将所述第二加密集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方;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进行比对得到交集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加密集与所述第一加密集中各个加密元素进行比对,确定相同的加密元素在所述第二加密集中的排序位置;
将所述第二数据方拥有的数据集中处于所述排序位置的目标数据元素作为交集数据。
9.一种数据对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数据对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对齐程序,所述数据对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对齐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91351.4A 2019-07-29 2019-07-29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399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1351.4A CN110399741A (zh) 2019-07-29 2019-07-29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1351.4A CN110399741A (zh) 2019-07-29 2019-07-29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9741A true CN110399741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1351.4A Pending CN110399741A (zh) 2019-07-29 2019-07-29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974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869A (zh) * 2019-11-14 2020-0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敏感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7762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联邦学习系统
CN111741020A (zh) * 2020-07-31 2020-10-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公共数据集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36239A (zh) * 2021-02-19 2021-05-2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双方协同确定目标对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2840A (zh) * 2021-05-26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39476A1 (zh) * 2020-08-07 2021-07-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集数据的生成方法和基于交集数据的联邦模型训练方法
CN115225869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的定向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0100A1 (en) * 2003-06-09 2004-12-09 Rakesh Agraw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cross autonomous enterprises
US20130185777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Privacy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Of Parties' Mutual Friends And Common Interests
US20150161398A1 (en) * 2013-12-09 2015-06-1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 and trust enhancing sharing of data for collaborative analytics
US20150286825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centralized privacy-preserving collaborative threat mitigation
CN105794145A (zh) * 2013-11-27 2016-07-20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辅助的具有数据传输的私有集交集(psi)
US20170091146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ing intersection cardinality
US20190004999A1 (en) * 2016-01-12 2019-01-0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347620A (zh) * 2018-08-10 2019-02-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对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5386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Paillier同态加密私有交集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0100A1 (en) * 2003-06-09 2004-12-09 Rakesh Agraw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cross autonomous enterprises
US20130185777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And Privacy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Of Parties' Mutual Friends And Common Interests
CN105794145A (zh) * 2013-11-27 2016-07-20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辅助的具有数据传输的私有集交集(psi)
US20150161398A1 (en) * 2013-12-09 2015-06-1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 and trust enhancing sharing of data for collaborative analytics
US20150286825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centralized privacy-preserving collaborative threat mitigation
US20170091146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ing intersection cardinality
US20190004999A1 (en) * 2016-01-12 2019-01-0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347620A (zh) * 2018-08-10 2019-02-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对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5386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Paillier同态加密私有交集和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衍衡 等主编: "《操作系统高等教程》", 31 May 199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135 - 140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869A (zh) * 2019-11-14 2020-02-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敏感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1869B (zh) * 2019-11-14 2023-09-19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敏感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7762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联邦学习系统
CN111177762B (zh) * 2019-12-30 2022-11-08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联邦学习系统
CN111741020A (zh) * 2020-07-31 2020-10-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公共数据集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41020B (zh) * 2020-07-31 2020-12-2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公共数据集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39476A1 (zh) * 2020-08-07 2021-07-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集数据的生成方法和基于交集数据的联邦模型训练方法
CN112836239A (zh) * 2021-02-19 2021-05-2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双方协同确定目标对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2840A (zh) * 2021-05-26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2840B (zh) * 2021-05-26 2021-07-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25869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的定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225869B (zh) * 2022-09-20 2022-12-20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数据的定向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9741A (zh) 数据对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45791B (zh) 一种具有隐私保护的K-means聚类方法及系统
CN106533669B (zh) 设备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86417A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模型参数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071940A (zh) 软件包加解密方法、服务器、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7509076A (ja) 処理されたデータを検証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100679B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6972927A (zh) 一种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03826220B (zh) 基于矩阵变换算法的隐私匹配方法
CN10778633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4201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21493A (zh) 一种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05407482A (zh) 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用户位置隐私的保护方法
CN106911712A (zh)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JP2021190978A (ja) 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によるビッグ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の保護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22003850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N112231309A (zh) 纵向联邦数据统计的去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507482B (zh) 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安全交易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4547082A (zh) 一种数据聚合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434906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1091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i et al. A proxim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smartphones
CN110990821A (zh) 一种身份类型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87514A (zh) 设备控制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7070864A (zh) 基于指纹的安全验证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