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435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435A
CN110392435A CN201810367014.5A CN201810367014A CN110392435A CN 110392435 A CN110392435 A CN 110392435A CN 201810367014 A CN201810367014 A CN 201810367014A CN 110392435 A CN110392435 A CN 11039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pdcch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pera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70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欣
姜春霞
吕征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70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2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当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所述UE根据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采用本发明,可以确保精控业务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精控业务用户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宽带接入系统中,系统可用带宽划分为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子带,每个子带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传输。电力负荷监控通讯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其频谱离散地分布在230M频段上。该网230MHz频段频率资源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其频谱呈梳状,该频段的频率资源可划分为若个子带,其最低频点的子带为223.525MHz,最高频点的子带为231.65MHz。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能够具备宽带传输能力,以满足电力行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出的新需求。该系统不但可以支持对居民用户、工商用户和专变用户(如大型工厂)等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还可以提供支持面向配电调度和配电网的生产指挥的配电自动化与负荷管理、应急抢修、检修及移动资产可视化管理等业务。在这些业务中,电力系统对配电自动化业务的传输时延要求很高,特别是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业务(简称:精控业务)的信息交互的及时性有着更极其严格地要求。为了达到精控业务传输时延低、响应快的目的,需要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按照功能将子带划分为同步子带和普通子带。同步子带的主要功能是上下行的同步和广播信道,普通子带用于正常业务的传输。考虑到降低成本和实现复杂度,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支持多子带和单子带工作模式,即UE接收机带宽不必是整个系统带宽,可支持接收多个或单个子带,并不需要一定能够接收全部子带。根据硬件能力的不同,UE支持在全部或部分子带上工作,其中最简易(即成本低)的UE支持在单个子带上工作。另外,考虑到覆盖增强的需求,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引入了重复传输的机制。针对该机制的系统设计,取消了PCFICH信道,PDCCH搜索空间通过信令消息配置给UE,并且在PDCCH信道上承载的DCI支持重复传输。
精控业务所属的UE有该业务数据需要传输时,先通过寻呼或SR过程将UE转换为DRX激活状态;再由基站指示UE从单子带工作模式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并为UE配置多子带资源;在UE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后,基站调度UE在多个子带上进行精控业务传输。这种处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处理时延。若考虑到因覆盖增强的需求而引入的重复传输,那么上述过程的时延可能会更长。这种过程的设计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精控业务传输时延低、响应快的要求,因此需要考虑解决如何保证精控业务的信息交互及时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可以确保精控业务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所述UE根据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较佳地,所述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包括:
所述UE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包括:
所述UE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网络标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基站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将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调度请求SR索引配置;
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中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UE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利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基站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通过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UE,支持精控业务,用于当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本UE支持精控业务;根据基站发送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网络标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基站,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将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SR索引配置;
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中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其中,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较佳地,所述UE,进一步用于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利用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较佳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较佳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通过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案,支持精控业务的UE会在完成RRC连接建立时,将其支持精控业务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该通知,为该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UE根据接收到的该配置信息进行相关配置并切换成多子带工作模式。之后,UE一直以多子带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当每次UE有精控业务传输时,不需要像其他类型UE那样要先进行单子带工作模式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了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时延,进而加快了精控业务的建立和传输,因此,可以有效确保精控业务信息交互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力负荷监控通讯网的230MHz频段频率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完成RRC连接建立时,将其支持精控业务通知给基站,以触发基站为其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UE收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后将据此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如此,当每次UE有精控业务传输时,不需要先进行单子带工作模式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了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时延,进而加快了精控业务的建立和传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201、当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本步骤中,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需要在完成RRC连接建立时,将其支持精控业务通知给基站,以触发基站预先为其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使得UE可以提前进入多子带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在其有精控业务传输时,直接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即可,减少了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时延,进而加快了精控业务的建立和传输。
较佳地,可以采用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Complete)消息,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即:
所述UE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这里,当基站检测到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携带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后,将知晓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UE可以利用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信元,来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具体如下:
所述UE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选择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网络标识;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这里,UE根据配置文件中的业务类型来设置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的selected PLMN-Identity信元值,例如,1为精控业务、2为配电业务、3为其它业务,以此通过该参数告知基站该UE是否支持精控业务。基站根据selected PLMN-Identity来选择不同的传输通道和核心网,当selected PLMN-Identity为精控业务时,基站将为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
步骤202、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本步骤中,当基站根据所述通知获知UE支持精控业务后,将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基站可以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将为所述UE配置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为了确保UE准确的获知为其配置的多子带资源,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下述信息:多子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调度请求SR索引配置。
其中,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
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
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
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
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
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这样,通过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和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可以确定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频域位置。
在时域上,通过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和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即可计算出多子带PDCCH周期。多子带PDCCH周期为TPDCCH=pdcchStartF*pdcchNumRepetitions。多子带PDCCH周期的起始位置为SFN mod TPDCCH=pdcchOffset。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在为UE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时该子带长度值应小于等于该UE的下行子带能力,即不能超出该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步骤203、所述UE根据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本步骤中,当UE接收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后,将按照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进行相关配置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这样,UE将以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区域监听PDCCH,通过检测多子带PDCCH搜索空间来获取控制信息。换言之,该UE相当于一直驻留在多子带工作区域,在所配置的多子带工作区域进行数据传输。若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触发SR过程,则按照多子带SR索引配置为其配置的SR资源上发送SR。
较佳地,所述UE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可以利用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UCCH资源位置与PDCCH的频域的起始位置相关联,即为UE配置的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对应着该UE的PUCCH频域资源位置。
这样,精控业务用户通过上述流程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并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当精控业务用户没有数据传输时,该用户无需回切到单子带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述基站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也就是说,精控业务用户和其他用户可以共享多子带工作区域资源,但精控业务用户优先使用该资源。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多子带配置的灵活性,当所述基站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还可以通过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精控业务用户在单子带完成接入过程之后,将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并切换为多子带工作模式驻留在所配置的工作区域。一旦有业务数据传输时,精控业务用户可以直接以多子带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由单子带工作模式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有效地减少了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也就是说,UE有精控业务传输时,不需要像现有方案那样先进行单子带工作模式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了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时延,进而加快了精控业务的建立和传输。
图3为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UE,支持精控业务,用于当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本UE支持精控业务;根据基站发送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网络标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较佳地,所述基站,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将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较佳地,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SR索引配置;
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中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其中,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较佳地,所述UE,进一步用于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利用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较佳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较佳地,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通过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支持精控业务的用户设备UE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所述UE根据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包括:
所述UE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基站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包括:
所述UE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选择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对应的网络标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利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将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调度请求SR索引配置;
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中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UE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利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基站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通过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支持精控业务,用于当完成RRC连接建立时,通知基站本UE支持精控业务;根据基站发送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关配置操作并切换到多子带工作模式,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Complete消息,将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 SetupComplete消息中新增的选择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selectedPLMN-Identity信元携带与精控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网络标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预设的网络标识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获知所述UE支持精控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利用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将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包括: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和/或多子带SR索引配置;
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区域上PDCCH信道配置,所述多子带PDCCH配置信息中包括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subbandStart、多子带的子带长度subbandLength、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pdcchStartF、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pdcchNumRepetitions和多子带PDCCH偏移量pdcchOffset;
其中,所述多子带的起始子带号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的起始位置;多子带的子带长度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占用子带数目;多子带PDCCH的周期因子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周期的周期因子;多子带PDCCH重复次数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PDCCH重复无线帧次数;多子带PDCCH偏移量用于指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计算PDCCH周期起始的偏移量;所述多子带的子带长度小于等于UE支持的最大下行接收子带数目;
所述多子带SR索引配置用于为UE在多子带工作模式下配置SR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进一步用于在执行完所述相关配置操作后,利用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向所述基站确认完成多子带相关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为所述UE配置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时,将相应的多子带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为共享资源,且精控业务的用户具有该共享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用于在需要为所述UE修改多子带相关配置时,通过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将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以触发所述UE根据修改后的多子带相关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多子带配置操作。
CN201810367014.5A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0392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7014.5A CN110392435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7014.5A CN110392435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435A true CN110392435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7014.5A Pending CN110392435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24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397A (zh) * 2019-11-05 2021-05-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带场景下配置授权方法及装置
TWI760964B (zh) * 2020-02-14 2022-04-1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控制資訊傳輸方法、基地台、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714A (zh) * 2010-08-12 2012-03-1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上行侦听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742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窄带终端、基站
WO2014187260A1 (zh) * 2013-09-27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有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75075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频段上行多子带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714A (zh) * 2010-08-12 2012-03-1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上行侦听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742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窄带终端、基站
WO2014187260A1 (zh) * 2013-09-27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有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75075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频段上行多子带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397A (zh) * 2019-11-05 2021-05-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带场景下配置授权方法及装置
TWI760964B (zh) * 2020-02-14 2022-04-1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控制資訊傳輸方法、基地台、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3639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626952B2 (en)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0531435B2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334201B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US10051623B2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334234B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532204B2 (en) Cellular network assisted device to device (D2D) discovery
CN103581918B (zh) 分量载波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1900289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User Equipment to Become a Synchronization Source
KR2020008701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204327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EP3031232B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inter-frequency small cell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KR20160148559A (ko) Lte 셀의 타이밍 정렬 및 비허가된 스펙트럼 상의 오퍼레이터 간 공존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60064172A (ko)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d2d) 콘트롤 정보 릴레이
EP3213587B1 (en)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user equipment
WO2013178084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1278135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9047770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AU2017240847B2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figuring non-anch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an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non-anch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WO2012101754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WO2019157904A1 (zh) 同步信号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2017516356A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
CN110463342B (zh) 终端设备、基础设施装备及方法
US2020022068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043153A1 (zh)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