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136B -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136B
CN110392136B CN201810361531.1A CN201810361531A CN110392136B CN 110392136 B CN110392136 B CN 110392136B CN 201810361531 A CN201810361531 A CN 201810361531A CN 110392136 B CN110392136 B CN 110392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main
connection
virtual key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15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2136A (zh
Inventor
肖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15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2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2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2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1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selection means, e.g. keys, having functions defined by the mode or the status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式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显示屏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背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用于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显示屏通过设置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并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一方面利用虚拟按键图标代替实体按键,使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不再需要单独设置实体的按键结构,另一方面则是得到一种具有双面显示效果的结构设计,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显示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智能手机如何实现全面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只能在正面显示,且需要在侧面设置实体结构得按键来实现相应的操作功能,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式显示屏,所述触控式显示屏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背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用于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储存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通过设置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并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一方面利用虚拟按键图标代替实体按键,使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不再需要单独设置实体的按键结构,另一方面则是得到一种具有双面显示效果的结构设计,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显示屏组件与主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主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主板组件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显示屏组件、主板组件及第一封装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显示屏组件与主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显示屏组件与主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9是图16中电子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1是移动终端显示屏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示意图;
图22是用户对虚拟按键图标进行触控操作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4是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操作示意图;
图25是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另一操作示意图;
图26是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操作示意图;
图27是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另一操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屏组件11及主板组件12。
参阅图2,显示屏组件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且正面显示主体11a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101。
具体的,显示屏组件11包括盖板111及柔性显示面板112,盖板1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盖板主体1111、第一连接盖板主体1112及第一背面盖板主体1113,且正面盖板主体1111与第一背面盖板主体1113相对设置,柔性显示面板112贴设于盖板111的内侧,并与盖板111对应设置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
可选的,盖板111为玻璃盖板,盖板111与柔性显示面板112通过粘接胶粘接。其中,柔性显示面板112连接有外围器件1121,该外围器件1121可以是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1还包括保护层113,保护层113贴设于柔性显示面板112远离盖板111的一侧,以与柔性显示面板112、盖板111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可选的,保护层113为泡棉。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1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均可以用于显示。
共同参阅图1及图2,容置空间101包括第一开口1011及第二开口1012,第一开口1011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第二开口1012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11a及第一连接显示主体11b,可以理解的,第二开口1012的数量为两个呈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01的安装孔102。共同参阅图1及图3,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101内。具体的,主板组件12从第一开口1011或第二开口1012装置于容置空间101内。
共同参阅图4及图5,主板组件12包括中框121、电池122及主板123,中框121设有容置槽1211,电池122设置于容置槽1211内,主板123覆盖电池122并与电池122电连接,以使得电池122为主板123供电。其中,主板123上设有驱动电子设备10工作的器件,比如驱动芯片等。可选的,主板组件12还包括覆板124,覆板124设置于主板123远离电池122的一侧,以对主板123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参阅1及图3,当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101内之后,主板组件12通过第一开口1011及第二开口1022外露于显示屏组件11,主板组件12外露的部分可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的侧键、亮屏灭屏键等功能按键。
共同参阅图1、图3及图6,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还包括功能器件组13,功能器件组13与主板组件12连接,且设置于主板组件12靠近第一背面显示主体11c的一侧。
具体的,当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101内之后,与容置空间101连通的安装孔102可外露主板组件12,功能器件组13即可通过安装孔102与主板组件12连接。其中,功能器件组13可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或光感模组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封装件14,第二封装件14封装于第二开口1012。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20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包括显示屏组件21及主板组件12。
参阅图8,显示屏组件2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2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且正面显示主体21a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201。
进一步的,显示屏组件21还包括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与正面显示主体21a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相对设置,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与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远离正面显示主体21a的一端连接,且与正面显示主体21a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与正面显示主体2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共同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201。
具体的,显示屏组件21包括盖板211及柔性显示面板212,盖板2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盖板主体2111、第一连接盖板主体2112及第一背面盖板主体2113,且正面盖板主体2111与第一背面盖板主体2113相对设置,进一步的,盖板211还包括第二连接盖板主体2114及第二背面盖板主体2115,第二连接盖板主体2114与正面盖板主体2111远离第一连接盖板主体2112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盖板主体2112相对设置,第二背面盖板主体2115与第二连接盖板主体2114远离正面盖板主体2111的一端连接,且与正面盖板主体2111相对设置;柔性显示面板212贴设于盖板211的内侧,并与盖板211对应设置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2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
可选的,盖板211为玻璃盖板,盖板211与柔性显示面板212通过粘接胶粘接。其中,柔性显示面板212连接有外围器件2121,该外围器件2121可以是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21还包括保护层213,保护层213贴设于柔性显示面板212远离盖板211的一侧,以与柔性显示面板212、盖板211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2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可选的,保护层213为泡棉。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2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均可以用于显示。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21b的一端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远离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的一端间隔设置。
共同参阅图7及图8,容置空间201包括第三开口2011,第三开口20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21a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21d,可以理解的,第三开口2011的数量为两个,呈相对设置。
共同参阅图7及图9,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201内。具体的,主板组件12从两个第三开口2011中的一个装置于容置空间201内。其中,主板组件12包括中框121、电池122及主板123,中框121设有容置槽1211,电池122设置于容置槽1211内,主板123覆盖电池122并与电池122电连接,以使得电池122为主板123供电。其中,主板123上设有驱动电子设备20工作的器件,比如驱动芯片等。可选的,主板组件12还包括覆板124,覆板124设置于主板123远离电池122的一侧,以对主板123起到保护作用。
共同参阅图7、图9及图10,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还包括功能器件组23,功能器件组23与主板组件12连接,且设置于主板组件12靠近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的一侧。其中,功能器件组23可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或光感模组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还包括第一封装件24,第一封装件24封装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之间,且设有外露主板组件12的安装孔241,功能器件组23穿过安装孔241与主板组件12连接。
参阅图11,第一封装件24包括止挡部24a及封装部24b,止挡部24a贴设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靠近容置空间201的一侧,封装部24b设置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21c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21e之间。
进一步的参阅图7及图10,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还包括第二封装件25,第二封装件25封装于两个第三开口2011中的另一个,也即封装于两个开口2011中与主板组件12装入侧相对的另一个第三开口2011。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30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包括显示屏组件31及主板组件12。参阅图13,显示屏组件3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3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且正面显示主体31a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301。
进一步的,显示屏组件31还包括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与正面显示主体31a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相对设置,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与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远离正面显示主体31a的一端连接,且与正面显示主体31a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与正面显示主体3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共同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301。
具体的,显示屏组件31包括盖板311及柔性显示面板312,盖板3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盖板主体3111、第一连接盖板主体3112及第一背面盖板主体3113,且正面盖板主体3111与第一背面盖板主体3113相对设置,进一步的,盖板311还包括第二连接盖板主体3114及第二背面盖板主体3115,第二连接盖板主体3114与正面盖板主体3111远离第一连接盖板主体3112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盖板主体3112相对设置,第二背面盖板主体3115与第二连接盖板主体3114远离正面盖板主体3111的一端连接,且与正面盖板主体3111相对设置;柔性显示面板312贴设于盖板311的内侧,并与盖板311对应设置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3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
可选的,盖板311为玻璃盖板,盖板311与柔性显示面板312通过粘接胶粘接。其中,柔性显示面板312连接有外围器件3121,该外围器件3121可以是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31还包括保护层313,保护层313贴设于柔性显示面板312远离盖板311的一侧,以与柔性显示面板312、盖板311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3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可选的,保护层313为泡棉。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3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及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均可以用于显示。
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31b的一端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远离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的一端彼此对接。
共同参阅图12及图13,容置空间301包括第三开口3011,第三开口30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31a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31d,可以理解的,第三开口3011的数量为两个,呈相对设置。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和/或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设有连通容置空间301的安装孔302,本实施例图示中,以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和第二背面显示主体31e均设有部分安装孔302,以共同形成安装孔302为例。
共同参阅图12及图14,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301内。具体的,主板组件12从两个第三开口3011中的一个装置于容置空间301内。
其中,主板组件12包括中框121、电池122及主板123,中框121设有容置槽1211,电池122设置于容置槽1211内,主板123覆盖电池122并与电池122电连接,以使得电池122为主板123供电。其中,主板123上设有驱动电子设备30工作的器件,比如驱动芯片等。
可选的,主板组件12还包括覆板124,覆板124设置于主板123远离电池122的一侧,以对主板123起到保护作用。共同参阅图12、图14及图15,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还包括功能器件组33,功能器件组33与主板组件12连接,且设置于主板组件12靠近第一背面显示主体31c的一侧。其中,功能器件组33可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或光感模组等。
具体的,当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301内之后,与容置空间301连通的安装孔302可外露主板组件12,功能器件组33即可穿过该安装孔302与主板组件12连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还包括第二封装件34,第二封装件34封装于两个第三开口3011中的另一个,也即封装于两个开口3011中与主板组件12装入侧相对的另一个第三开口3011。
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40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包括显示屏组件41及主板组件12。参阅图17,显示屏组件4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4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且正面显示主体41a与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相对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401。
进一步的,显示屏组件41还包括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与正面显示主体41a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与正面显示主体4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及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共同形成上述的容置空间401。
具体的,显示屏组件41包括盖板411及柔性显示面板412,盖板4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盖板主体4111、第一连接盖板主体4112及第一背面盖板主体4113,且正面盖板主体4111与第一背面盖板主体4113相对设置,进一步的,盖板411还包括第二连接盖板主体4114,第二连接盖板主体4114与正面盖板主体4111远离第一连接盖板主体4112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连接盖板主体4112相对设置,;柔性显示面板412贴设于盖板411的内侧,并与盖板411对应设置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4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
可选的,盖板411为玻璃盖板,盖板411与柔性显示面板412通过粘接胶粘接。其中,柔性显示面板412连接有外围器件4121,该外围器件4121可以是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41还包括保护层413,保护层413贴设于柔性显示面板412远离盖板411的一侧,以与柔性显示面板412、盖板411以共同形成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4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可选的,保护层413为泡棉。
可以理解的,上述的正面显示主体41a、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均可以用于显示。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远离第一连接显示主体41b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远离正面显示主体41a的一端彼此对接。
共同参阅图16及图17,容置空间401包括第三开口4011,第三开口40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正面显示主体41a及第二连接显示主体41d,可以理解的,第三开口4011的数量为两个,呈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设有连通容置空间401的安装孔402。共同参阅图16及图18,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401内。具体的,主板组件12从两个第三开口4011中的一个装置于容置空间401内。其中,主板组件12包括中框121、电池122及主板123,中框121设有容置槽1211,电池122设置于容置槽1211内,主板123覆盖电池122并与电池122电连接,以使得电池122为主板123供电。其中,主板123上设有驱动电子设备40工作的器件,比如驱动芯片等。可选的,主板组件12还包括覆板124,覆板124设置于主板123远离电池122的一侧,以对主板123起到保护作用。
共同参阅图16、图18及图19,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还包括功能器件组43,功能器件组43与主板组件12连接,且设置于主板组件12靠近第一背面显示主体41c的一侧。其中,功能器件组43可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或光感模组等。具体的,当主板组件12装置于容置空间401内之后,与容置空间401连通的安装孔402可外露主板组件12,功能器件组43即可穿过该安装孔402与主板组件12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还包括第二封装件44,第二封装件44封装于两个第三开口4011中的另一个,也即封装于两个开口4011中与主板组件12装入侧相对的另一个第三开口401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显示屏通过设置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并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一方面利用虚拟按键图标代替实体按键,使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不再需要单独设置实体的按键结构,另一方面则是得到一种具有双面显示效果的结构设计,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请参阅图21,图21是移动终端显示屏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示意图,图中标注的200e表示为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该虚拟按键图标88可以为音量调节按键图标、开关机按键图标、调节亮度按键图标、息屏按键图标等,关于虚拟按键图标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自行设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202,接收用户对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请参阅图22,图22是用户对虚拟按键图标进行触控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标号001可以表示为用户的手指,其中,触控操作可以包括点击、滑动等,只要能够触发虚拟按键图标即可。
步骤203,执行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其中,虚拟按键图标88可以对应为音量调节功能、开关机功能、调节亮度功能以及息屏开机功能等。
请参阅图23,图23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231,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在该步骤中还包括在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具体为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请参阅图24,图24是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操作示意图,其中,该第一方向可以为与连接显示主体200e和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的连接边(图24中的虚线2401)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这里所说的大致平行的方向一般可以定义为:第一方向所在直线与图24中的虚线2401所夹的锐角小于45度或者30度。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在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88;否则不能呼出虚拟按键图标88,连接显示主体200e与正面显示主体以及背面显示主体形成一体式的显示画面的效果。
可选地,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的步骤中,具体为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往复滑动触控操作。如图25所示,图25是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另一操作示意图;该种判断条件可以避免因误触而引发的在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还可以为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是否存在连续的两次或者多次点击触控操作,若是,则在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否则不能呼出虚拟按键图标88,连接显示主体200e与正面显示主体以及背面显示主体形成一体式的显示画面的效果。
其中,可选地,在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呼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中,虚拟按键图标显示在连接显示主体200e的接收到相应触控操作的区域范围内,即用户在哪个区域进行呼出操作则在哪个区域显示呼出虚拟按键图标,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控制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位置,进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步骤232,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
在用户使用该功能时,往往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不能同时显示所有用户需要的虚拟按键图标,这就需要在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切换显示不同的虚拟按键图标。其中,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可以具体包括: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连接显示主体滑入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请参阅图26,图26是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操作示意图。图中以音量虚拟按键图标881与开关机键882的切换过程为例进行了说明。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虚拟图标的改变。
另外,该判断条件还可以为: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是否存在从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滑入连接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也请一并参阅图26);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的步骤还可以具体包括:判断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是否存在沿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控制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或者大致垂直。这里说所的大致垂直可以定义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一般要小于45度或者30度。具体请参阅图27,图27是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另一操作方式的示意图。即用户在连接显示主体200e上左右(第二方向上)滑动也可以实现虚拟按键图标的切换目的。
步骤233,接收用户对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其中,触控操作可以包括点击、滑动等,只要能够触发虚拟按键图标即可。
步骤234,执行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其中,虚拟按键图标88可以对应为音量调节功能、开关机功能、调节亮度功能以及息屏开机功能等,进而移动终端执行虚拟按键图标88相对应的功能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显示控制方法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通过设置依次首尾相连的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并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通过简单的操作触摸、滑动、点击等操作动作即可实现对虚拟按键的触发以及切换显示等功能,操作方便,一方面不影响正常的双面显示效果,另一方面替代了传统的实体按键结构。
参阅图28,图28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280包括显示模块281、接收模块282以及执行模块283。
其中,显示模块281用于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接收模块282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执行模块283用于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如图29所示,图29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29则可以包括显示模块291、接收模块292、执行模块293以及判断模块294;其中,显示模块291用于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接收模块292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判断模块294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显示模块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判断模块294还具体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往复滑动触控操作;其中,第一方向与连接显示主体和所述正面显示主体的连接边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判断模块294进一步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连续的两次或者多次点击触控操作,若是,则显示模块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判断模块294还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模块293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判断模块294又具体用于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连接显示主体滑入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或者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滑入连接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执行模块293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判断模块294还具体用于判断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模块293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其中,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者大致垂直;执行模块293用于执行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参阅图30,图30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300包括处理器3001、存储器3002以及存储在储存器3002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01耦合存储器3002。
处理器3001用于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以及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参阅图31,图31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10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3101,计算机程序31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以及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与上述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类似,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步骤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式显示屏、主板组件以及功能器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显示屏包括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背设置,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所述背面显示主体以及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包括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和第二连接显示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以及所述背面显示主体依次首尾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用于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所述虚拟按键图标包括音量调节按键图标、开关机按键图标、调节亮度按键图标、息屏按键图标;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中框、电池、主板以及覆板,所述中框设有容置槽,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主板覆盖所述电池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为所述主板供电,所述覆板设置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电池的一侧,以对所述主板进行保护;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封装件,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包括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所述第一封装件封装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之间,且设有外露所述主板组件的安装孔,所述功能器件组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封装件包括止挡部及封装部,所述止挡部贴设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靠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封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以及所述背面显示主体连接。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包括: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和所述正面显示主体的连接边平行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的步骤中,具体为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往复滑动触控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包括: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连续的两次或者多次点击触控操作,若是,则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中,所述虚拟按键图标显示在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的接收到相应触控操作的区域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连接显示主体滑入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或者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滑入连接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控制指令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控制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触控操作对应虚拟按键的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触控式显示屏、主板组件以及功能器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显示屏包括正面显示主体、连接显示主体及背面显示主体,且所述正面显示主体与所述背面显示主体相背设置,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所述背面显示主体以及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包括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和第二连接显示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和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显示主体、所述正面显示主体、所述第二连接显示主体以及所述背面显示主体依次首尾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用于显示虚拟按键图标,所述虚拟按键图标包括音量调节按键图标、开关机按键图标、调节亮度按键图标、息屏按键图标;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中框、电池、主板以及覆板,所述中框设有容置槽,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主板覆盖所述电池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为所述主板供电,所述覆板设置于所述主板远离所述电池的一侧,以对所述主板进行保护;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封装件,所述背面显示主体包括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第二背面显示主体,所述第一封装件封装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之间,且设有外露所述主板组件的安装孔,所述功能器件组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主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封装件包括止挡部及封装部,所述止挡部贴设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靠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封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背面显示主体与所述第二背面显示主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显示模块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连接显示主体和所述正面显示主体的连接边平行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一方向上的往复滑动触控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触控式显示屏的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连续的两次或者多次点击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显示模块在连接显示主体上显示虚拟按键图标。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连接显示主体的接收到相应触控操作的区域范围内显示所述虚拟按键图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连接显示主体滑入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或者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从正面显示主体或者背面显示主体滑入连接显示主体的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显示主体上是否存在沿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触控操作;若是,则所述执行模块执行切换虚拟按键图标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3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361531.1A 2018-04-20 2018-04-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92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1531.1A CN110392136B (zh) 2018-04-20 2018-04-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1531.1A CN110392136B (zh) 2018-04-20 2018-04-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136A CN110392136A (zh) 2019-10-29
CN110392136B true CN110392136B (zh) 2021-06-01

Family

ID=6828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15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92136B (zh) 2018-04-20 2018-04-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21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963A (zh) * 2019-10-31 2021-05-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69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04916231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4808769U (zh) * 2015-07-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5620851U (zh) * 2015-06-25 2016-10-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
CN106325367A (zh) * 2015-06-25 2017-0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
CN207117698U (zh) * 2017-08-09 2018-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8024B1 (ko) * 2006-12-28 2007-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 표시부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양면 스피커와양면 마이크 제어 방법
KR20140137484A (ko) * 2013-05-22 2014-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한 전자 문서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69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04916231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5620851U (zh) * 2015-06-25 2016-10-0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
CN106325367A (zh) * 2015-06-25 2017-0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
CN204808769U (zh) * 2015-07-2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117698U (zh) * 2017-08-09 2018-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136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894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equipped with force sensor
EP348068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input detection panel
US10615239B2 (en) Integration of display screen and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KR101027052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
CA2634098C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US20130285956A1 (en) Mobile device provided with display func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evice provided with display function
EP3467629B1 (en) User interface provi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KR101578736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2736226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6912190B (zh) 包括屏蔽结构的电子设备
EP3407577B1 (en) Scre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20080303795A1 (en) Haptic display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20088834A (ko) 스위치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US20160320810A1 (en)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0886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tate aware touchscreen
KR102239820B1 (ko) 보호 커버
KR20180008238A (ko) 홀 영역을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홀 영역 제어방법
KR20120054541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
KR20180010952A (ko) 압력 센서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KR20180046609A (ko) 홀 영역을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홀 영역 제어방법
JP2007207107A (ja) 携帯端末装置
EP3633961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EP242887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witching method of icons
US201902357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 key
US202203655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related cont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