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9981A -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9981A
CN110389981A CN201910667634.5A CN201910667634A CN110389981A CN 110389981 A CN110389981 A CN 110389981A CN 201910667634 A CN201910667634 A CN 201910667634A CN 110389981 A CN110389981 A CN 11038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analyt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depth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9981B (zh
Inventor
杜健
潘伟彬
张晓翔
郑茜米
康家晨
王祺
付钰
郑文锴
廖斌
周坤
杨颖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76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数据显示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接着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接着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接着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通过三维模型画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人类世界的经济、军事、科研、生活等方面不断交叉融合,催生出超越以往任何年代的巨量数据。数据变得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由于数据本身具备的不可阅读性和抽象性,给人们的数据应用造成了巨大困难,于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可视化借助图形化的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一方面,数据赋予可视化以意义;另一方面,可视化增加数据的灵性,两者相辅相成,帮助人们从信息中提取知识、从知识中收获价值。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比如图表、表格、视频、矢量图形、网页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需要,但是视觉效果有限,而且无法在同一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比如图表)中展示多维度的数据,导致多维度的数据需要通过多个图表来呈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
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调整视角指令、旋转指令、缩小指令、放大指令、切换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项:
对调整视角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并根据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视角调整;
对旋转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旋转;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一缩小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一放大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
对切换指令进行解析以在三维模型画面中确定目标切换地点,并将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条目生成模块;
条目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
显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包括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与第二处理模块;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缩小指令、放大指令、隐藏指令;
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项: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二缩小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二放大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放大;
依据隐藏指令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目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展示条目插件,生成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通过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表征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模块具体用于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三维模型画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第二确定子模块与渲染子模块;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目标地点;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个目标地点分别对应的预定渲染颜色的颜色数据值;
渲染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各个目标地点进行渲染。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获取相应的深度信息,以及通过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并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使得可以借助三维模型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来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同时展示多维度的数据,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利于提高用户对该区域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查询效率及分析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三维模型显示社区人员分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三维模型及滑动列表显示社区人员分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三维模型及柱状图显示社区人员分布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对三维模型进行旋转操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三维模型及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多个分析结果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对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计算机设备显示深度信息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计算机设备显示深度信息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该方法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或者服务器。终端可以是台式设备或者移动终端。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物理服务器集群或者虚拟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具体地,查询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APP、或其他用于查看深度信息的终端设备,输入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相应地,客户端、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中的APP或其他用于查看深度信息的终端设备,接收查询人员输入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其中,终端设备接收到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后,可以直接对该数据获取请求进行处理,也可以将该数据获取请求转发给相应的服务器,此时服务器获取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
具体地,数据获取请求中包括查询的目标时间以及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于是,计算机设备接收数据获取请求后,可以根据该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相应的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其中:
上述的目标时间可以为日期,例如2019年4月20日,当然也可以为具体的时间区间,例如07:00:12~09:30:00、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上述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或地理范围,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示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可以是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区、某个小区及某栋楼房等等,也可以是某个商圈、某个景点、某栋大厦、某个医院、某个酒店、某个小区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具体地点,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步骤S120,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确定出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以便及时将该深度信息展现给查询人员。
其中,上述的目标分析对象可以为客流量、车流量、降雨量、降雪量、网络流量、网络监控数据、人员分布数据、物品的销售数据、物品的生产数据等等,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的分析对象,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上述的深度信息是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所属的区域中,衡量该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量的具体数值。假如目标分析对象为车流量,则深度信息是衡量车辆的数据量(辆数)的具体数值,即此时深度信息为具体的车流量,比如20000辆、25000辆、40000辆等;假如目标分析对象为降雨量,则深度信息是衡量降雨量的数据量(毫米、厘米等)的具体数值,即此时深度信息为具体的降雨量数值,比如5mm(毫米)、15mm、20mm等等,又比如1cm(厘米)、2cm、5cm等;假如目标分析对象为人员分布数据,则深度信息是衡量人员分布的数据量(人数)的具体数值,比如500人、1000人、2000人等。
具体地,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预存储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方式二,通过向预定的存储设备发送包括目标时间与区域的获取请求,来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方式三,根据预定的链接地址,通过向链接地址对应的存储设备发送包括目标时间与区域的获取请求,来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步骤S130,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具体地,在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到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后,可以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该获取到的深度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假如目标分析对象为人口分布,所属的区域为C社区、目标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且C社区包括T1小区、T2小区、T3小区、T4小区及T5小区,共5个小区,则:在获取到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首先,根据目标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C社区),获取人口分布的深度信息,比如20000人,即C社区的总居住人口数量为20000人。接着,可以根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例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又例如老年人、青年人及未成年人等,对获取到的深度信息(比如20000人)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比如,常住人口15800为5250、流动人口数量为4200人,又比如老年人的人口数量为5050人、青年人的人口数量为12900人、未成年人的人口数量为2050人。
步骤S140,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在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只获取该区域的地理信息,也可以获取该区域以及该区域周边的其它区域的地理信息,即计算机设备获取至少包括该区域的地理信息。其中,该区域的地理信息是指该区域中包括的各个建筑物、道路、植被等的地理信息,该地理信息可以是经纬度、面积等数据,也可以是地理坐标,也可以是电子地图数据,还可以是其它地理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具体地,在获取到包括该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后,可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该三维模型画面可以是该区域在内的立体模型、三维电子地图、实景三维模型等。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虚幻引擎4(Unreal Engine 4),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三维模型画面,并对该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显示。换言之,可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并基于该三维模型显示获取到的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内的深度信息,从而对深度信息进行直观显示。其中,在基于三维模型显示深度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自带的显示屏幕进行显示,也可以借助其它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以上述的目标分析对象为人口分布,所属的区域为C社区、目标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且C社区包括T1小区、T2小区、T3小区、T4小区及T5小区为例,在获取到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后,首先,根据目标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C社区),获取人口分布的深度信息,比如20000人,即C社区的总居住人口数量为20000人;接着,获取包括C社区的地理信息,并根据该地理信息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例如三维电子地图),接着基于该三维模型显示获取到的深度信息。
其中,如果在C社区的20000人中,T1小区的居住人数为6000人,T2小区的居住人数为8000,T3小区的居住人数为2000人,T4小区的居住人数为4000人,则在基于T小区的三维模型显示其人员分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显示整个社区的人数,还可以显示各个小区的人数。在上述显示人数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在C社区的地理范围内以及各个小区对应的地理范围内,通过浮动窗口的形式分别显示相应的人数,如图2所示,也可以当鼠标悬停在某个小区时,通过鼠标悬停时的tooltips(提示工具)或弹窗,来显示相应人数,还可以是其它的显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获取相应的深度信息,以及通过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并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使得可以借助三维模型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来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同时展示多维度的数据,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利于提高用户对该区域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查询效率及分析效率。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之前,还包括: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其中,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包括: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包括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其中,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包括: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展示条目插件,生成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通过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表征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换言之,在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之后,还可以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深度信息。其中,在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深度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先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展示条目插件,生成目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再通过目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深度信息。
下面对本实现方式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虽然通过三维模型画面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可以直观的展示目标分析对象在该区域的分布情况,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但是并不能直观反映目标分析对象在该区域的排列情况,而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可以很好地展示定序数据,于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条目项显示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其中,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可以是滑动列表,也可以为柱状图,还可以为环形图、饼状图、横向条形图等,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可行的展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做限制。
假如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为滑动列表,且仍以上述C社区的人口分布为例,即C小区的总居住人口数量为20000人,T1小区的居住人数为6000人,T2小区的居住人数为8000,T3小区的居住人数为2000人,T4小区的居住人数为4000人,则:首先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滑动列表插件,生成滑动列表,其中,该生成的滑动列表包括多个列表项,列表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待显示的项数(例如上述的小区的数量);接着,通过滑动列表中的各个列表项分别显示各个小区的人数,其中,一个列表项对应一个小区的人数,如图3所示。
假如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为柱状图,且仍以上述C社区的人口分布为例,即C小区的总居住人口数量为20000人,T1小区的居住人数为6000人,T2小区的居住人数为8000,T3小区的居住人数为2000人,T4小区的居住人数为4000人,则:首先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柱状图插件,生成柱状图,该生成的柱状图包括多个纵向条纹,其中,纵向条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待显示的项数(例如上述的小区的数量);接着,通过柱状图中的各个纵向条纹分别显示各个小区的人数,其中,一个纵向条纹对应一个小区的人数,如图4所示。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三维模型显示深度信息之后,还包括:获取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对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其中,第一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调整视角指令、旋转指令、缩小指令、放大指令、切换指令。
其中,对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对调整视角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并根据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视角调整;对旋转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旋转;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一缩小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一放大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对切换指令进行解析以在三维模型画面中确定目标切换地点,并将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此外,在显示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之后,还包括:获取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对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其中,第二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缩小指令、放大指令、隐藏指令。
其中,对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二缩小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缩小;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二放大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放大;依据隐藏指令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
下面对本实现方式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地,在计算机设备通过其自带的显示屏幕或者借助其它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基于三维模型显示深度信息之后,还可以获取查询人员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即上述的第一操作指令)。其中,该操控指令包括但不限于:放大、缩小、旋转、调整视角、切换等等。
具体地,查询人员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来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控,也可以通过操作外接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或者控制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对显示屏幕产生控制作用的移动终端),来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控。相对应地,计算机设备获取查询人员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操作外接设备及操作控制台等产生的三维模型画面操控指令。其中,外接设备或者控制台可以通过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接口的形式,向三维模型画面发送操控指令以达到操作目的。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到查询人员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后,对该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即上述的解析结果),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
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为旋转时,比如将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画面向左旋转30度,则:计算机设备对“向左旋转30度”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向左旋转30度),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向左旋转30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向左旋转30度的旋转操作,如图5所示。又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为放大时,比如将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放大1倍,则:计算机设备对“放大1倍”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放大1倍),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放大1倍),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1倍的放大操作。再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为缩小时,比如将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画面缩小1倍,则:计算机设备对“缩小1倍”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缩小1倍),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缩小1倍),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1倍的缩小操作。再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操控指令为切换指令时,比如点击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画面的目标地点,则:计算机设备对“点击目标地点”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切换到目标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切换到目标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将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该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具体地,在计算机设备通过其自带的显示屏幕或者借助其它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深度信息之后,还可以获取查询人员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操控指令(即上述的第二操作指令)。其中,该操控指令包括但不限于:放大、缩小、隐藏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等等。
具体地,查询人员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来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控,也可以通过操作外接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或者控制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对显示屏幕产生控制作用的移动终端),来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控。相对应地,计算机设备获取查询人员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操作外接设备及操作控制台等产生的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操控指令。其中,外接设备或者控制台可以通过UDP接口的形式,向三维模型发送操控指令以达到操作目的。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到查询人员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操控指令(即上述的第二操控指令)后,对该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即上述的解析结果),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
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柱状图)的操控指令为放大时,比如将图4所示的柱状图放大1倍,则:计算机设备对“放大1倍”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放大1倍),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放大1倍),对柱状图进行放大1倍的放大操作。又例如,当获取到的针对柱状图的操控指令为“隐藏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时,即收起柱状图,不对柱状图进行显示,则:计算机设备对“隐藏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这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隐藏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操控命令代码(隐藏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先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再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相当于在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深度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所述深度信息,包括: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至少一个分析结果;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深度信息,包括: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至少一个分析结果。
其中,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包括: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三维模型画面。
其中,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包括:在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目标地点;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个目标地点分别对应的预定渲染颜色的颜色数据值;根据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各个目标地点进行渲染。
上述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包括:基于预定排序规则,对各个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深度信息进行排序,并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显示排序后的各个分析结果。
下面以上述C社区中的T2小区为例,对本实现方式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假如T2小区包括1号楼(可以记作#1)、2号楼(可以记作#2)、3号楼(可以记作#3)及4号楼(可以记作#4)共4栋楼,则:计算机设备在获取到T2小区的居住人口数为8000人之后,可以先对该8000人这一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分析结果。例如,可以得到1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100人,2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300,3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700人及4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900人等多个分析结果,又例如,可以得到T2小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为5250、流动人口数量为2750人这一分析结果,再例如,可以得到T2小区的入住房比例(例如63%)、空置房比例(例如11%)、出租房比例(例如26%)等多个分析结果,当然也可以得到老年人的人口数量(例如2050人)、青年人与中年人的人口数量(例如4600人)、未成年人的人口数量(例如1350人)等多个分析结果。
具体地,在分析得到一个或多个分析结果后,在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T2小区的居住人口数为8000人这一深度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基于该三维模型画面显示该一个或多个分析结果,并且在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T2小区的居住人口数为8000人这一深度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显示该一个或多个分析结果,比如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对应显示该一个或多个分析结果。
具体地,图6以各个分析结果分别为:1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100人、2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300、3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700人及4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900人为例,具体给出了基于该三维模型画面显示该多个分析结果,并且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横向条形图)的各个条目项(横向条纹)对应显示该多个分析结果的示意图。其中,在图6中,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三维模型画面以及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横向条形图),来显示常住人口数量(例如5250人)及流动人口数量(例如2750人)这一分析结果,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三维模型画面以及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环形图),来显示入住房比例(例如63%)、空置房比例(例如11%)及出租房比例(例如26%)等多个分析结果,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三维模型画面以及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来显示其它相关分析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以T2小区为例,来对深度信息的分析处理及至少一个分析结果进行介绍,对于其它小区或整个C社区,也可以采用上述分析方法或者借鉴上述分析思路,根据用户需求对获取到的深度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得到多个维度的分析结果,并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该多个维度的分析结果,以及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对应显示该多个维度的分析结果。
具体地,在基于三维模型画面显示上述至少一个分析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该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来实现对该至少一个分析结果的醒目或显著显示。其中,在依据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的过程中,可以先在生成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各个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目标地点;接着,依据各个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深度信息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个目标地点分别对应的预定渲染颜色的颜色数据值;接着,根据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各个目标地点进行渲染。
下面以上述C社区中的T2小区为例,通过具体示例对上述的渲染过程进行介绍:
假如各个分析结果分别为:1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100人、2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300、3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700人及4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900人,且预定渲染颜色为灰色,则在依据该多个分析结果,对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居住人数2100人对应的楼号或者某栋楼的位置,即建立居住人数2100人与某栋楼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同样的过程,确定居住人数2300人、1700人及1900人,分别对应的楼号或者某栋楼的位置,由于楼号或某栋楼的位置确定后,其在三维模型中的位置就对应确定出来了,从而便于后续准确地根据楼号或楼的位置,对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接着,根据居住人数2100人、2300人、1700人及1900人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栋楼分别对应的渲染颜色(灰色)的颜色数据值,从而将三维模型中T2小区的4栋楼分别渲染为灰度值不同的灰色。接着,根据确定出的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楼进行渲染。
通常灰度值的取值范围均为[0,255],表示灰度从深到浅,对应的颜色为从黑到白,即白色为255,黑色为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深度信息的数据量大小与灰度值大小的正比例关系,确定各栋楼分别对应的灰度值,即居住人数越多的楼,其对应的灰度值越大,也即将居住人数越多的楼,用颜色越浅的灰色表示,如图7所示,图7中的4栋楼的即为根据居住人数的数据量大小与灰度值大小的正比例关系渲染后得到的。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居住人数的数据量大小与灰度值大小的反比例关系,确定各栋楼分别对应的灰度值,即居住人数越多的楼,其对应的灰度值越小,也即将居住人数越多的楼,用颜色越深的灰色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以预定渲染颜色为灰色作为示例进行的具体介绍,对于其他的预定渲染颜色,例如红色、蓝色及绿色等,其渲染过程与上述渲染颜色为灰色的示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上述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分析得到的至少一个分析结果的过程中,还可以基于预定排序规则,对各个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深度信息(例如上述的居住人数)进行排序,并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显示排序后的各个分析结果。下面,仍以上述C社区中T2小区的1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100人、2号楼的居住人数为2300、3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700人及4号楼的居住人数为1900人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假如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为滑动列表,各个条目项为滑动列表中的各个列表项,则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显示分析得到的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具体为:基于预定排序规则,对各栋楼各自对应的居住人数进行排序,并通过滑动列表的各个列表项显示排序后的居住人数。换言之,在通过滑动列表的各个列表项来显示对应楼栋的居住人数时,可以先按照预定排序规定,对获取到的各栋楼分别对应的居住人数的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该预定排序规则可以为升序排序,也可以为降序排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做限制。接着,通过滑动列表的各个列表项,对排序后的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进行展示,其中,每个列表项对应一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从而通过滑动列表的列表项直观展示出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量的排序情况,如图7所示,图7中右侧的滑动列表是根据居住人数的数据值的降序排序,通过滑动列表直观地展示出了各栋楼各自对应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及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排名情况。
假如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为柱状图,各个条目项为柱状图中的各个纵向条纹,则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各个条目项显示分析得到的至少一个分析结果,具体为:基于预定排序规则,对各栋楼各自对应的居住人数进行排序,并通过柱状图的各个纵向条纹显示排序后的居住人数。换言之,在通过柱状图的各个纵向条纹来显示对应楼栋的居住人数时,可以先按照预定排序规定,对获取到的各栋楼分别对应的居住人数的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该预定排序规则可以为升序排序,也可以为降序排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做限制。接着,通过滑动列表的各个列表项,对排序后的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进行展示,其中,每个纵向条纹对应一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从而通过柱状图的纵向条纹直观展示出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数据量的排序情况,如图7所示,图7中右侧的柱状图是根据居住人数的数据值的降序排序,通过柱状图直观地展示出了各栋楼各自对应的居住人数的数据值及各栋楼的居住人数的排名情况。
具体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在图8中,首先,用户通过用户操作向计算机设备发送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该数据获取请求中包括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相对应地,计算机设备获取用户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并当获取到该数据获取请求时,确定该数据获取请求中包括的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接着,计算机设备向数据中心发送数据调用请求,以根据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其中,数据中心接收到计算机设备的数据调用请求后,根据该数据调用请求调用相应的深度信息,并将该深度信息反馈给计算机设备,相对应地,计算机设备接收数据中心反馈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接着,计算机设备获取其内部存储的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的地理信息,或者通过向数据中心发送数据调用请求,来获取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的地理信息,并接收数据中心反馈的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的地理信息。接着,计算机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地理信息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并通过其自带的显示屏幕或者借助其它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显示生成的三维模型画面,并基于生成的三维模型画面显示获取到的深度信息。
其中,在计算机设备通过自带的显示屏幕或者借助其它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显示获取到的深度信息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来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控,也可以通过操作外接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或者控制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对显示屏幕产生控制作用的移动终端),来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控。相对应地,计算机设备获取查询人员通过触控显示屏幕、操作外接设备及操作控制台等产生的三维模型画面操控指令,并根据该操控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如图9所示的处理流程,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方法。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S910,计算机设备获取指定格式的数据获取请求。具体地,当用户向计算机设备发送指定格式(例如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的数据获取请求时,计算机设备获取该XML格式的数据获取请求。其中,该XML格式包括命名和数据对应参数,该命名为目标分析对象,该数据对应参数为目标时间、目标对象所属的区域等参数。
步骤S920,计算机设备通过数据中心或后端大数据平台获取XML格式的深度信息。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向数据中心或后端大数据平台发送XML格式的深度信息的获取请求,来获取XML格式的深度信息。相对应地,数据中心或后端大数据平台,按照用户需求的XML格式获取深度信息,并以XML格式向计算机设备反馈获取到的深度信息。
步骤S930,计算机设备通过其对应的云端下载器下载并读取XML格式的深度信息。其中,云端下载器可以通过XML解析工具,对XML中的命名和数据对应参数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步骤S940,计算机设备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相应的深度信息。具体地,计算机设备通过虚幻引擎4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在显示屏幕上通过二维数据展示条目显示解析得到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步骤S950,计算机设备通过三维模型实时显示相应的深度信息。具体地,计算机设备通过发送XML的指定指令(例如fid指令)的方式,来获取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的地理信息,并根据该地理信息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以及在显示屏幕上通过该三维模型实时绘制相应的深度信息,即对深度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步骤S960,计算机设备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对三维模型和/或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触控显示屏幕、外接设备或者控制台,向计算机设备发送指定格式(例如XML格式)的操控指令时,例如旋转三维模型、缩放三维模型、调整三维模型的视角、收起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等操控指令,计算机设备接收该XML格式的操控指令。接着,通过云端下载器下载并读取XML格式的操控指令,并对该XML格式的操控指令进行解析,以及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代码,对三维模型和/或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940、S950、S960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950,再执行步骤S950,再执行步骤S960,还可以先执行步骤S940,再执行步骤S960,再执行步骤S950,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为其它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作限制。
其中,图10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S1001,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步骤S1002,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
步骤S1003,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步骤S1004,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
步骤S1005,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步骤S1006,获取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比如调整视角指令、旋转指令、缩小指令、放大指令、切换指令等),对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比如对调整视角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并根据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视角调整;又比如,对旋转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旋转;又比如,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一缩小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又比如,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一放大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再比如,对切换指令进行解析以在三维模型画面中确定目标切换地点,并将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步骤S1007,显示包括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且根据第一操控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后的三维模型画面。
步骤S1008,获取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比如缩小指令、放大指令、隐藏指令);对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比如,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二缩小比例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缩小;又比如,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二放大比例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放大;再比如,依据隐藏指令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
步骤S1009,显示包括根据第二操控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后的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步骤S1010,获取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以及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对第一操控指令与第二操控指令分别进行解析,并分别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与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
步骤S1011,显示包括根据第一操作指令与第二操控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后的包括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01、第一获取模块1102、第二确定模块1103与显示模块1104。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1101,用于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第一获取模块1102,用于根据目标时间与区域,获取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目标时间与区域内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1103,用于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显示模块1104,用于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201、第一获取模块1202、第一获取模块1203、显示模块1204、第二获取模块1205、第一处理模块1206、条目生成模块1207、第三获取模块1208及第二处理模块1209。其中,图12中的第一确定模块1201所实现的功能与图11中的第一确定模块1001相同,图12中的第一获取模块1202所实现的功能与图11中的第一获取模块1102相同,图12中的第二确定模块1203所实现的功能与图11中的第二确定模块1103相同,图12中的显示模块1204所实现的功能与图11中的显示模块11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图12所示的数据显示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205与第一处理模块1206,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1205,用于获取针对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1206,用于对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
具体地,第一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调整视角指令、旋转指令、缩小指令、放大指令、切换指令;
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项:
对调整视角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并根据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视角调整;
对旋转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旋转;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一缩小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一放大比例对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
对切换指令进行解析以在三维模型画面中确定目标切换地点,并将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具体地,,还包括条目生成模块1207,其中:
条目生成模块1207,用于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
显示模块1204具体用于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包括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具体地,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208与第二处理模块1209,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1208,用于获取针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
第二处理模块1209,用于对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
具体地,,第二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缩小指令、放大指令、隐藏指令;
第二处理模块1209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项: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缩小比例,并根据第二缩小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放大比例,并根据第二放大比例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放大;
依据隐藏指令对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
具体地,条目生成模块1207具体用于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展示条目插件,生成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通过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表征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具体地,显示模块1204具体用于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三维模型画面。
具体地,显示模块1204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12041、第二确定子模块12042与渲染子模块12043,其中:
第一确定子模块12041,用于在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目标地点;
第二确定子模块12042,用于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个目标地点分别对应的预定渲染颜色的颜色数据值;
渲染子模块12043,用于根据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各个目标地点进行渲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获取相应的深度信息,以及通过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并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使得可以借助三维模型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来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同时展示多维度的数据,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利于提高用户对该区域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查询效率及分析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与上述的方法项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项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与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中。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3。其中,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3相连,如通过总线1302相连。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1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1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其中,处理器13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图11与图12所示的第一确定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及显示模块的功能;以及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第二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条目生成模块、第三获取模块及第二处理模块的功能。
处理器13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1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1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13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1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3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11或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装置的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可实现: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获取相应的深度信息,以及通过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并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使得可以借助三维模型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来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同时展示多维度的数据,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利于提高用户对该区域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查询效率及分析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所示的方法。可实现: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目标时间与所属区域,获取相应的深度信息,以及通过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并根据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使得可以借助三维模型这一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来更加直观的呈现实时数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同时展示多维度的数据,拓展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利于提高用户对该区域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的查询效率及分析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上述方法的任一实施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所述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所述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所述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所述目标时间与所述区域内的数据量;
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所述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之后,还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的第一操控指令;
对所述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调整视角指令、旋转指令、缩小指令、放大指令、切换指令;
所述对所述第一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对调整视角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调整方向及调整角度,并根据所述调整方向及所述调整角度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视角调整;
对旋转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并根据所述旋转方向及所述旋转角度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旋转;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缩小比例,并根据所述第一缩小比例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一放大比例,并根据所述第一放大比例对所述三维模型画面进行放大;
对切换指令进行解析以在所述三维模型画面中确定目标切换地点,并将所述三维模型画面切换为所述目标切换地点的三维模型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
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包括:
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包括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三维模型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二维数据展示条目之后,还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的第二操控指令;
对所述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控指令包括以下任一项:
缩小指令、放大指令、隐藏指令;
对所述第二操控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相应操作,包括以下任一项:
对缩小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缩小比例,并根据所述第二缩小比例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缩小;
对放大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第二放大比例,并根据所述第二放大比例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放大;
依据隐藏指令对所述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进行隐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包括:
基于虚幻引擎4中的虚幻动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器与预定的展示条目插件,生成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并通过所述至少一种二维数据展示条目表征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包括:
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得到所述三维模型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对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包括:
在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生成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目标地点;
依据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量大小,确定各个目标地点分别对应的预定渲染颜色的颜色数据值;
根据各个颜色数据值对相应的各个目标地点进行渲染。
10.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针对目标分析对象的数据获取请求,确定目标时间与所述目标分析对象所属的区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与所述区域,获取所述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所述深度信息用于表征目标分析对象在所述目标时间与所述区域内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目标分析对象的类型,对所述深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各个类型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深度信息,生成并显示三维模型画面。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CN201910667634.5A 2019-07-23 2019-07-23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8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634.5A CN110389981B (zh) 2019-07-23 2019-07-23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634.5A CN110389981B (zh) 2019-07-23 2019-07-23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981A true CN110389981A (zh) 2019-10-29
CN110389981B CN110389981B (zh) 2024-02-09

Family

ID=6828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634.5A Active CN110389981B (zh) 2019-07-23 2019-07-23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99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6934A (zh) * 2020-07-17 2020-11-20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信息显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67533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2241A (zh) * 2021-12-07 2022-03-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高压线路抢修塔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8659A (zh) * 2013-11-21 2014-05-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热力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40114558A (ko) * 2013-03-19 2014-09-29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시각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460428A (zh) * 2018-11-12 2019-03-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时空分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56665A (zh) * 2018-12-20 2019-04-19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组件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4619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47887A (zh) * 2019-03-20 2019-06-2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人口分布统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14558A (ko) * 2013-03-19 2014-09-29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시각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778659A (zh) * 2013-11-21 2014-05-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热力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60428A (zh) * 2018-11-12 2019-03-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时空分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56665A (zh) * 2018-12-20 2019-04-19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组件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4619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47887A (zh) * 2019-03-20 2019-06-2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人口分布统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6934A (zh) * 2020-07-17 2020-11-20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信息显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66934B (zh) * 2020-07-17 2022-09-23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信息显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67533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2241A (zh) * 2021-12-07 2022-03-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高压线路抢修塔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981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rter et al. Fiberclay: Sculpting three dimensional trajectories to reveal structural insights
Kraus et al. Immersive analytics with abstract 3D visualizations: A survey
US7769745B2 (en) Visualizing location-based datasets using “tag maps”
CN110389981A (zh)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9010A (zh) 基于视频融合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Kim et al. Visual analytics on mobile device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CN112256790A (zh) 基于WebGL的三维可视化展现系统及数据可视化方法
De Amicis et al. Cross-reality environments in smart buildings to advance STEM cyberlearning
US20190005156A1 (en) Data flow visualization system
Lu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fo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brary document push system
Lochhead et al. Designing virtual spaces for immersive visual analytics
Schirpke et al.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assessing ecosystem services: A synthesi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u et al. Realtime interactive hybrid 2d and 3d visual analytics on large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and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
Devezas et al. MediaViz: A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platform for online media Studies
Swoboda et al. Visu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for interactive analysis of neural connectivity in drosophila
Mendes et al. IMAGO visualization System: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3D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
CN107845084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Sharma et al. Scalable and portable visualization of large atomistic datasets
She et al. A building label placement method for 3D visualizations based on candidate labe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Papakonstantinou et al. Inset mapper: A software tool in island cartography
Kamal Mapping 2D data to 3D environment using a real-time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13398575B (zh)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Burkhard et al. The ETH value lab and two software tools for knowledge creation in teams
JP2010191750A (ja) 意見表示装置、意見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Nass et al. Dynamic Cartography: A Concept for Multidimensional Point Symb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