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9058B -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9058B
CN110389058B CN201910544386.5A CN201910544386A CN110389058B CN 110389058 B CN110389058 B CN 110389058B CN 201910544386 A CN201910544386 A CN 201910544386A CN 110389058 B CN110389058 B CN 110389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tensite content
martensite
eddy current
detection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43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9058A (zh
Inventor
李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5443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9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9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9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using eddy currents
    • G01N27/9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using eddy currents with two or mor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包括采用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方法获得不同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根据系列试样的涡流阵列检测实验,优化检测参数;根据马氏体含量与其对应涡流阵列C扫图的特征颜色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对被检工件进行涡流阵列扫查;通过颜色判断锁定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并可对马氏体含量进行快速评价。该方法所用涡流阵列探头含有若干个检测单元,大大拓展了一次性扫查覆盖范围;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方法能够直观地快速锁定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并能对马氏体含量进行快速评价,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承压设备的现场马氏体含量超标位置的快速检测与评价。

Description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氏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承压类设备常见的失效模式为应力腐蚀开裂或孔蚀,它们与马氏体含量有关。常见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测量方法或检测方法很多,但检测速度慢、检测结果不直观。
X射线衍射法的工件检测点的表面要求高,制备工件时间长,该方法属于点测法,一次性测量覆盖范围小,不适用于现场测量。密度测量法、磁天平法和Satmagan测量法(磁饱和测量法)都需要从现场被检工件上切取试样,试样制备时间长,这3种方法只能用于实验室测量,无法进行现场测量。光学金相测量法对工件要求表面要求高,工件制备的耗费时间非常长,一次性测量范围也比较小,现场检测适用性差。FerritScope测量法(磁感应法)是常见的现场测量方法,它也属于点测法,每次只能测量一个点,一次性测量范围较小,检测速度慢。自有漏磁场检测技术(或称为自有磁化检测技术)是一种弱磁检测方法,现场检测时容易受到外界磁场干扰,影响马氏体含量的测量结果,另外该技术的检测结果不直观。涡流检测方法的阻抗分量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马氏体含量呈线性对应关系。涡流检测信号是通过与金属材料交互作用得到的,能够反映材料电导率和磁导率情况,对环境磁场干扰不敏感。然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涡流检测方法存在着扫查宽度小、检测结果不直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含量检测结果不直观、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材料力学试验机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不同拉伸形变量得到不同马氏体含量,采用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确定拉伸后条形试样的马氏体的含量;采用涡流阵列探头扫查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以获取各试件的C扫图,通过优化检测参数使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C扫图特征颜色色差分明,并将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C扫图特征颜色制成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将涡流阵列探头沿预设方向对被检工件进行扫查,得到被检工件的检测C扫图,根据不同含量的马氏体在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的颜色,通过检测C扫图中不同颜色区域确定被检工件的马氏体含量超标的区域,并对马氏体含量进行确定。
进一步地,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包括FerritScope测量法或X射线衍射法。
进一步地,在将涡流阵列探头沿预设方向对被检工件进行检测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涡流阵列探头放置在空气中或绝缘材料上进行平衡。
进一步地,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的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的排序依次为:0.5%,1.1%,1.7%,2.9%,4.0%,5.3%,6.6%,8.1%,10.1%,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按照不同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依次对应的颜色为:淡灰、银灰、浅蓝灰、酞青蓝、草绿、翠绿、中铬黄、大红、玫瑰红。
进一步地,涡流阵列探头至少包括32个探头单元阵列排布形成。
进一步地,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件在拉伸前的材质、厚度、热处理状态相同,以及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中单个试件的金相组织均匀且相同或相近。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材料力学试验机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制作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通过优化检测参数(含调色板)得到分辨力较好的涡流阵列C扫图,根据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涡流阵列C扫图特征颜色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根据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对相同检测参数下的被检工件的涡流阵列检测结果进行马氏体含量评价,通过马氏体含量评价快速确定马氏体含量的超标位置及数值。涡流阵列探头中若干个检测单元阵列式排布,提高了扫查覆盖范围,同时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方法比较直观地将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定位和马氏体含量评价,提高了现场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涡流检测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阻抗图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不同马氏体含量的304不锈钢工件的阻抗图;
图4示出了不同马氏体含量304不锈钢工件的幅值垂直分量的带状图;
图5示出了现有的探头检测时的扫查轨迹示意图;
图6示出了涡流阵列探头检测的工作原理图;
图7示出了FerritScope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奥氏体不锈钢拉伸试样示意图;
图9示出了涡流阵列检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阵列探头的对被检工件的检测C扫图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确定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制作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采用材料试验机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通过控制不同拉伸形变量得到不同马氏体含量的系列试样,采用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测量各试样的马氏体的含量,组成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②确定检测参数:开展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涡流阵列检测实验,优化检测参数(含调色板),使不同马氏体含量对应的涡流阵列C扫图特征颜色色差更容易分辨;③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根据涡流阵列C扫图中不同马氏体含量对应的特征颜色和调色板定义,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④检测:采用优化的检测参数,对被检工件表面进行涡流阵列扫查,得到被检工件的涡流阵列C扫图;⑤评价:采用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颜色快速确定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并评估马氏体含量的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材料力学试验机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制作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通过涡流阵列探头扫查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扫查并优化检测参数(含调色板)得到分辨力较好的涡流阵列C扫图,根据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涡流阵列C扫图特征颜色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根据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对相同检测参数下的被检工件的涡流阵列检测结果进行马氏体含量评价,通过马氏体含量评价快速确定马氏体含量的超标位置及数值。涡流阵列探头中若干个检测单元阵列式排布,提高了扫查覆盖范围,同时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方法比较直观地将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定位和马氏体含量评价,提高了现场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包括FerritScope测量法或X射线衍射法。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将涡流阵列探头沿预设方向对被检工件进行扫查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涡流阵列探头放置在空气或绝缘层上进行平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的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的排序依次为:0.5%,1.1%,1.7%,2.9%,4.0%,5.3%,6.6%,8.1%,10.1%,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按照不同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依次对应的颜色为:淡灰、银灰、浅蓝灰、酞青蓝、草绿、翠绿、中铬黄、大红、玫瑰红。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中单个试样的金相组织均匀且相同或相近。
优选地,涡流阵列探头至少包括32个探头单元阵列排布形成。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检测时的扫面面积和检测效率。
具体地,涡流检测方法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一种常规表面无损检测方法。当导电材料中局部存在缺陷或材质劣化时,此处材料的电磁参数(电导率、磁导率)将与完好材料处不同,两处的涡流信号也会有差别;涡流检测方法正是通过检测信号特征参数(幅值、相位)的差别判断材料状况(是否存在缺陷或材质劣化)。
涡流检测方法是涡流阵列检测方法的基础,绝对式线圈的涡流检测工作原理:当如图1所示,线圈内通有交变电流后,线圈会产生交变磁场;当线圈靠近材料后,交变磁场将会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或近表面处感应出交变涡流场。交变的感应涡流场会产生交变磁场,反作用于线圈,导致线圈接收的检测信号发生变化。当线圈移动到马氏体相突变位置,马氏体含量突然增加,交变感应涡流场又发生变化,导致线圈的检测信号又发生变化,在阻抗图上的变化如图2所示。
涡流检测信号通常包括阻抗图和带状图。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不同,阻抗图中的幅值和相位也不相同(如图3和图4所示),从带状可以看出,幅值垂直分量随着马氏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若干个涡流检测通道的检测结果形成一个直观性好的C扫图,C扫图中各处的颜色能够指示此处的材料状况(是否存在缺陷或材质劣化)。与常规涡流检测方法(如图5所示,为常规探头的扫查轨迹)相比,它的一次性扫查宽度覆盖区域大,并能通过直观性好的C扫图的不同颜色快速评价材料状况。
工作原理:若干个涡流绕组按照一定布局进行规则排布、按照工作模式组成若干个阵列元。为了避免各阵列元相互串扰,通常采用分路器分时分批激发这些独立工作的阵列元。每个阵列元对应一个检测通道,这些检测通道的原始检测数据(幅值垂直分量、幅值水平分量)都是电压值,电压值的大小与工件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有关。通过适当参数设定可以得到,检测信号的电压值随着马氏体含量增大而增大(如图1所示)。这些通道的检测结果经过软件处理(定义调色板,让电压值与颜色相对应,如图2所示),形成了非常直观的C扫图。
本申请针对现有奥氏体不锈钢材料马氏体含量测量或评价方法速度慢、检测结果不直观、现场适应性差等问题,根据马氏体含量与涡流幅值垂直分量良好的对应关系,采用若干个阵列元组成的涡流阵列探头进行扫查,将一次性扫查宽度提高了若干倍,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涡流阵列C扫图颜色表征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直观性,使检测人员很快锁定马氏体含量的超标区域。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及良好的易成形性和优异的可焊接性,是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的材料之一。奥氏体不锈钢承压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多用于低温、高温、腐蚀性、有毒介质的存储和传输;一旦设备失效,介质泄露,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灾难性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由于工作环境差,奥氏体腐蚀比较严重。通过大量的失效案例分析,在役奥氏体不锈钢承压设备的材料失效模式主要是局部腐蚀,其中以孔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最为常见,还有少量的氢腐蚀。这些局部腐蚀通常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的马氏体含量有关。如果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超标,则承压设备可能会在服役过程中导致孔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影响着设备的安全运行。
奥氏体材料中的马氏体主要来自加工制造环节。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冷加工检测(冷拉、冷轧、冷弯等)都会产生应变诱发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承压设备的材料中马氏体含量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变形量最大的位置通常马氏体含量最大,而马氏体含量超标最严重的位置才是决定设备失效的关键位置(“木桶效应”)。传统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都是逐点检测,虽然测量精度高,但检测速度特别慢,查找奥氏体不锈钢承压设备上马氏体最严重的位置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因此,找到一种马氏体含量的快速评价方法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涡流阵列检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涡流检测方法的表面要求小、无需耦合等优点,还克服了常规涡流阵列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不直观等缺点。下面就是马氏体含量的常规涡流检测方法介绍。
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电导率比较接近,但马氏体的磁导率比奥氏体大得多。涡流法可以反映材料中电导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可以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的铁素体含量。
绝对式线圈的涡流工作原理:当线圈内通有交变电流后,线圈会产生交变磁场;当线圈靠近材料后,交变磁场将会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或近表面处感应出交变涡流场;交变的感应涡流场会产生交变磁场,反作用于线圈,导致线圈接收的检测信号发生变化;当线圈移动到马氏体相突变位置,马氏体含量突然增加,交变感应涡流场又发生变化,导致线圈的检测信号又发生变化。
2006年,A Lois和M Ruch开展了AISI304、316和347型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含量的涡流检测法评价。结果表明,在频率60—240kHz的范围,扁平线圈检测信号的阻抗分量与工件中的α’马氏体含量呈线性关系。这使得马氏体含量的涡流评价方法变得可行。2012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Kunpeng Liu等人开展了AISI 321不锈钢的冷轧变形过程的涡流评价方法,并根据所测量的涡流检测参数开发了实验模型,用以估测应变诱发马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估测模型的数据和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目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现场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FerritScope测量法。FerritScope测量法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给激励线圈通入电流后将会在软铁芯内产生低频交流电磁场,当软铁芯靠近工件后,低频交流电磁场与工件交互作用,导致接收线圈内磁场发生改变,使接收线圈感应出电压。电压值与铁磁相含量成正比。通过评估电压值,推算工件中铁磁相含量。该方法原来是用以测量钢材的铁素体含量。由于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相也是铁磁相,因此,可用此方法测量马氏体含量。典型的FerritScope仪器Fisher FMP30铁素体仪,操作简便,对工件表面要求不高,很适合现场测量,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
FerritScope测量法的缺点是:仪器只有一个单探头,一次性检测覆盖面积小,测量方式是点测,逐点检测,检测效率低。采用这种方法,通常检测一台容器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本申请的检测探头采用若干个探头(通常32个及以上)组成陈列,将一次性扫查宽度提高了若干倍,提高了检测速度。这些检测探头的检测结果经过软件处理后形成直观性较强的C扫图像,不同的颜色能够代表不同的马氏体含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直观性,能够让检测人员快速评价马氏体含量。本申请能够快速定位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完成了从“点测”到“面扫”的飞跃),并用颜色指示大致马氏体含量。
马氏体含量试样的制作。加工一批材质、厚度、热处理状态相同、金相组织均匀且相同或相近的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通过拉力试验机缓慢均匀拉伸奥氏体不锈钢试件,通过不同的拉伸变形量(如拉伸量为0%、2.5%、5.0%、7.5%、8.0%、10.5%、12.5%、15.0%、17.5%、20%)得到不同马氏体含量的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采用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如FerritScope测量法、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精确测量试样的马氏体含量。将同一工件的马氏体含量相同或相近的均匀受力区截取出来,并将这些截取部分制成马氏体标定试样(如图8所示)。
为了保证涡流阵列探头检测C扫图的分辨率,涡流阵列探头的涡流线圈尺寸应尽量小,匝数应满足检测要求。
关于平衡,将涡流阵列探头放置在空气中或绝缘层上平衡。
制作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借助于马氏体含量标定试块,采用涡流阵列探头横扫一系列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即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通过优化涡流阵列探头的工作模式、频率、旋转角度、增益和调色板等检测参数,使各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阻抗幅值分量和C扫图的颜色色差清晰可辨。软件调色板的选择应保证色阶的数量较多。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马氏体含量,应选择颜色丰富的调色板。涡流阵列探头中每个阵列元的检测信号幅值及其分量(电压值)基本上都是位于介于-10伏和10伏之间。
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不同,对应的涡流信号的幅值垂直分量电压值也不相同。根据所选的调色板,这些垂直分量电压值在C扫图中的颜色也不相同。借助优化检测参数,采用涡流阵列探头再次横扫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记下不同马氏体含量对应的阻抗图中幅值的垂直分量(或水平分量)的读数、C扫图中的颜色(如图11所示),将特征颜色提取出来,制成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
从图11可以看出,马氏体含量不同,对应的C扫图中的颜色不同。因此,可以采用C扫图中的颜色快速评价马氏体含量。
具体地,根据探头一次性扫查宽度和工件即被检工件的宽度,画出扫查区域。然后将涡流阵列探头平衡后,采用涡流阵列探头对扫查区域进行扫查(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涡流阵列C扫图中颜色差别,找出马氏体含量超标区域,并根据马氏体含量比色卡评价马氏体含量。
根据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我们可以通过涡流阵列C扫图快速估算三个异常信号的马氏体含量,如表1所示。
表1异常信号位置的马氏体含量估值
异常信号编号 A B C
颜色 银灰 酞青蓝 大红
马氏体含量估值(%) 1.1 2.9 8.1
假如承压类设备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的马氏体含量不得超过2%,则B、C两处的马氏体含量有可能超标,我们可以很快根据C扫图上的位置信息锁定疑似马氏体含量超标点,并采用精确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进一步确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检测效率高。FerritScope测量法是“点测”,一次性测量覆盖范围小,每次测量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扫查效率低。而本申请的方法是“面扫”,一次性扫查覆盖范围大(涡流阵列探头通常有32个以上的常规涡流探头组成,将一次性扫查范围提高到若干倍,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结果直观。FerritScope测量法测量结果不直观。该方法给出的马氏体含量数值,只有通过所有检测面上各点的马氏体含量数值对比,才确定马氏体含量最大的区域。本申请采用的方法的C扫图比较直观。通过颜色不同,能够快速锁定马氏体含量最大的区域。以此作为衡量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材质劣化的参考点。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材料力学试验机拉伸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样,不同拉伸形变量得到不同马氏体含量,采用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确定拉伸后条形试样的马氏体的含量;采用涡流阵列探头扫查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以获取各试件的C扫图,通过优化检测参数使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C扫图特征颜色的色差分明,将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C扫图特征颜色制成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常规马氏体含量测量方法包括FerritScope测量法或X射线衍射法;
将涡流阵列探头沿预设方向对被检工件进行扫查,得到所述被检工件的检测C扫图,根据不同含量的马氏体在所述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的颜色,通过所述检测C扫图中不同颜色区域确定所述被检工件的马氏体含量超标的区域,并对马氏体含量进行确定;
所述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的所述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的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的排序依次为:0.5%,1.1%,1.7%,2.9%,4.0%,5.3%,6.6%,8.1%,10.1%,所述马氏体含量评价比色卡中所述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按照不同马氏体含量从小到大依次对应的颜色为:淡灰、银灰、浅蓝灰、酞青蓝、草绿、翠绿、中铬黄、大红、玫瑰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涡流阵列探头沿预设方向对被检工件进行检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涡流阵列探头放置在空气中或绝缘材料上进行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涡流阵列探头至少包括32个探头单元阵列排布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条形试件在拉伸前的材质、厚度、热处理状态相同,以及所述马氏体含量系列试样中单个试件的金相组织均匀且相同或相近。
CN201910544386.5A 2019-06-21 2019-06-21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Active CN110389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4386.5A CN11038905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4386.5A CN11038905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058A CN110389058A (zh) 2019-10-29
CN110389058B true CN110389058B (zh) 2022-04-08

Family

ID=6828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4386.5A Active CN11038905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9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117B (zh) * 2021-06-30 2022-06-03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耐候钢快速成锈后表面锈层的评价方法
CN113607807A (zh) * 2021-08-06 2021-11-05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敏化损伤测试分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3554A1 (de) * 2006-09-12 2008-03-27 Mannesmann Dmv Stainless Gmbh Verfahren zur zerstörungsfreien Qualitätskontrolle mechanisch verfestigter Oberflächen austenitischer Stahlrohre
CN104950039A (zh) * 2015-06-23 2015-09-30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非线性磁饱和脉冲涡流的铁磁管道定量无损评价方法
CN105158326A (zh) * 2015-09-11 2015-12-16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用于测量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6093186A (zh) * 2016-08-02 2016-11-0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涡流阵列扫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3554A1 (de) * 2006-09-12 2008-03-27 Mannesmann Dmv Stainless Gmbh Verfahren zur zerstörungsfreien Qualitätskontrolle mechanisch verfestigter Oberflächen austenitischer Stahlrohre
CN104950039A (zh) * 2015-06-23 2015-09-30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非线性磁饱和脉冲涡流的铁磁管道定量无损评价方法
CN105158326A (zh) * 2015-09-11 2015-12-16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用于测量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6093186A (zh) * 2016-08-02 2016-11-0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涡流阵列扫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相关无损检测方法;李萌 等;《无损检测》;20140710;第36卷(第7期);第19-23页 *
奥氏体不锈钢均匀表面的涡流阵列检测技术应用;李运涛 等;《无损检测》;20181210;第40卷(第12期);第68-7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058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6964B2 (en) Applied and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ors
US5028100A (en) Methods for nondestructive eddy-current testing of structural members with auto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faults
US7049811B2 (en) Test circuit having parallel drive segments and a plurality of sense elements
US20070114993A1 (en)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zation of stresses and properties in materials
US20030164700A1 (en) High resolution hidden damage imaging
CN110389058B (zh) 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中马氏体含量的方法
US7812601B2 (en) Material condition assessment with eddy current sensors
Xu et al. Imaging a weld cross-section using a novel frequency feature in multi-frequency eddy current testing
KR20160128436A (ko) 오스테나이트계 강 개질기 튜브 등의 건강 및 잔여 수명을 판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GB2401947A (en) High throughput absolute flaw imaging
KR102049524B1 (ko) 와전류탐상검사를 이용하여 튜브 확관부의 결함 측정을 위한 대비시험편 및 이를 이용한 결함측정방법
US7106055B2 (en) Fabrication of samples having predetermined material conditions
Chady et al. Optimization of eddy-current sensor for multifrequency systems
US20230228713A1 (en) 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ing apparatus, 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ing method, substanc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substan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ubstan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0220970A (zh) 一种基于涡流能量分布的涡流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
US20070029997A1 (en) Test circuit with drive windings and sense elements
Lois et al. Assessment of martensite content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pecimens by eddy current testing
Dherbécourt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BN signatures of low carbon content martensitic steels and their tensile properties
Goldfine et al. MWM®-Array Electromagnetic Techniques for Crack Sizing, Weld Assessment, Wall Loss/Thickness Measurement, and Mechanical Damage Profilometry
To et al. Improved eddy current testing sensitivity using phase information
Birring et al. Eddy current testing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Lepage et al. Dynamic ECA lift-off compensation
Demers-Carpentier et al. Pulsed Eddy Current Advanced Data Analysis–Unlock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Vessels Inspection
US20230228712A1 (en) 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ing apparatus, 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ing method, substanc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substan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ubstance manufacturing method
Vaverka et al. Application of Sweep Frequency Eddy Current Testing to Material Defect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