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605A -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1605A
CN110381605A CN201910611208.XA CN201910611208A CN110381605A CN 110381605 A CN110381605 A CN 110381605A CN 201910611208 A CN201910611208 A CN 201910611208A CN 110381605 A CN110381605 A CN 110381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module
target terminal
contro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12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1605B (zh
Inventor
黄蓉
王友祥
冯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12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1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1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1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可以通过虚拟化设计实现基站软件功能和底层硬件解耦的目的。该基站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级数据和用户级数据;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用户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连接请求信息实现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或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引入通信系统,使网元基于通用服务器,实现软件功能和底层硬件解耦已经成为未来网络发展趋势。虚拟化核心网以及虚拟化承载网在5G中大量使用。而接入网部分由于涉及大量密集计算和加解密功能,目前虚拟化研究较为滞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通过虚拟化设计可以实现基站软件功能和底层硬件解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户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面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级数据和用户级数据,所述系统级数据包括接入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所述用户级数据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连接请求信息,所述目标终端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信息实现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所述用户面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第一用户级数据,以及传输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由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或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产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系统级控制面模块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以及在所述数据库模块中存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
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实现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基于通用硬件实现了基站的虚拟化设计,并根据功能将基站划分为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该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户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面模块。各个模块都是独立的,实现了基站各功能间的解耦,避免了基站小功能升级导致的整体升级。同时由于各个模块都只与数据库模块进行交互,降低了模块间的交互和调用,达到了最小化系统开销、提升基站可扩展性和部署灵活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完成目标终端接入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用户级数据和第二用户级数据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级数据,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本文中的映射,关联可以具有相同的含义。
传统基站主要是基于协议栈状态机,采用专用设备,尤其是在物理层,考虑到功耗和成本,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特定应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方式实现。基站在通信过程中涉及各层状态机转换和层间消息传递,该方式下基站各功能间互相耦合,使得当基站需要对某个功能进行升级时,必须升级基站所有软件。
由于未来基站可以采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架构来实现。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传统基站的协议栈架构和功能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另一部分称为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其中,多个基站的CU部分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功能实体。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简单分布式文件传输系统访问协议(simple DFS accessprotocol,SDAP)及以上协议层(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等的功能设置在DU。CU由于仅承载高层功能,因此实现虚拟化难度低于DU。
容器是应用服务器中位于组件和平台之间的接口集合,具有资源隔离和资源大小限制的特点,示例性的,可以以操作系统进程为对象进行主机CPU、内存、磁盘、网络、系统用户等资源和操作系统管理对象的隔离。
应用容器引擎Docker是基于操作系统级别的轻量级虚拟化技术,与虚拟机相比,它不需要对硬件进行仿真就可以共享宿主机所使用的系统内核,没有任何中间层资源的开销,对于资源的利用率非常高,接近物理机的性能,因此非常适合基站虚拟化中高性能、低时延的要求。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是在CU/DU架构下,采用通用服务器实现CU的虚拟化设计,具体的,通过虚拟化设计将CU的各功能模块封装在Docker中,组成基站的整体功能,同时保证基站各功能间的隔离性。通过宿主系统(Host OS)安装虚拟基站的软件操作系统,硬件则采用通用服务器。使基站摆脱了现有的状态机设计模式,降低了基站各功能间的耦合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为虚拟化基站,参考图2,其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库模块100以及分别与该数据库模块100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
需要说明的,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分别为相互独立的模块且只与该数据库模块100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基站的通信功能。
数据库模块100用于存储基站各个模块的运行数据。例如,数据库模块100用于存储系统级数据和用户级数据。其中系统级数据是指系统层面的控制数据和资源信息,用户级数据是指用户层面的用户数据。
示例性的,系统级数据包括接入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标识信息、每个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终端的连接信息以及该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该连接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或空闲状态。通过查询系统级数据可以确定该基站接入的终端数量,以及接入该基站的终端所占用的基站的资源信息,从宏观上了解基站的通信状态。
用户级数据是针对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至少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目标终端对应的连接请求信息。需要说明的,接入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终端中包括该目标终端。通过查询用户级数据可以确定或更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
例如,通过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从系统级数据中确定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然后根据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确定该目标终端当前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连接状态。(若系统级数据中未存储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则可以确定目标终端处于空闲状态)。若确定目标终端处于空闲状态,则可以通过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用户级数据中确定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根据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触发该目标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空口连接。在经过模块交互实现目标终端的接入之后,可以将用户级数据中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从空闲状态更新为连接状态。系统级数据中也会存储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并重新计算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
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不仅用于对用户面模块103的管理,同时还负责基站的拥塞控制和接入控制。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对应于系统级数据,即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生成的数据为系统级数据,同时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接收到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后,也会通过查询系统级数据确定网络资源是否拥塞、是否允许接入目标终端。
示例性的,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用于根据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还有充足的资源供目标终端接入,从而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基站。若确定允许目标终端接入基站,则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需要更新系统级数据。更新系统级数据包括重新计算该基站接入的终端数量以及终端所占用的基站的资源信息。
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可以用于流映射、信道管理、连接管理、承载管理、安全管理、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对应于用户级数据。
示例性的,以连接管理为例,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从数据库模块100中的用户级数据中确定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允许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可以根据连接请求信息实现目标终端的接入,从而完成目标终端的连接管理。
数据库模块100还与用户面模块103连接,用户面模块103包括至少一条数据通道,该至少一条数据通道用于转发不同设备之间的消息和数据。需要说明的,用户面模块103的一条数据通道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分别为:用于解析数据源、指示数据传输规则和去向的控制面以及用于传输具体数据的数据面。具体的,用户面模块103用于传输第一用户级数据(例如目标终端的上网数据、http数据包等),该第一用户级数据由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和/或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产生。由于不同层之间采用不同的协议封装,因此,需要通过用户面模块103中的控制面解析该第一用户级数据确定传输去向,并通过数据面按照传输规则完成第一用户级数据的传输。该传输规则包括当完成一个数据包的传输后再传输队列当中的下一个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基于通用硬件实现了基站的虚拟化设计,并根据功能将基站划分为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该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户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面模块。各个模块都是独立的,实现了基站各功能间的解耦,避免了基站小功能升级导致的整体升级。同时由于各个模块都只与数据库模块进行交互,降低了模块间的交互和调用,达到了最小化系统开销、提升基站可扩展性和部署灵活性的目的。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以下标识信息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IP)、签约永久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identifier,SUPI)、永久设备标识(permanent equipment identifier,PEI)、通用公共签约标识(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IMS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IP地址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number,MSISDN)。下述实施例中但凡涉及到终端的标识信息均可以参考此处的描述,后续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该用户面模块103包括空口用户面模块、F1用户面模块、Xn用户面模块以及NG用户面模块中的至少一项。空口用户面模块用于至少一个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F1用户面模块用于基站的集中单元CU与基站的分布单元DU之间的数据传输,Xn用户面模块用于基站与其它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NG用户面模块用于基站与基站的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示例性的,参考图3,以用户面模块103包括空口用户面模块和NG用户面模块为例,若目标终端想要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则包括S10-S20:
S10、目标终端向该第二基站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发起连接请求。
S11、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通过查询数据库模块100的系统级数据确定是否允许该目标终端接入。
S12、若确定允许,则数据库模块100向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1返回目标终端无空口连接的信息。
S13、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再通过数据库模块100查询该目标终端是否连接核心网。
S14、数据库模块100向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返回无核心网连接的信息。即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1根据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并通过与数据库模块100的交互确定该目标终端未接入该第二基站。
S15、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将目标终端与第二基站的核心网建立连接,并实现目标终端与NG用户面模块的关联。
S16、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通过数据库模块100存储完成核心网连接的信息。
S17、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实现目标终端与空口用户面模块102的关联。
S18、数据库模块100向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发送目标终端连接建立完成的信息。
S19、数据库模块100向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发送目标终端连接建立完成的信息。
S20、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2向目标终端返回连接完成的信息。从而将目标终端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第二基站。
目标终端可以通过空口用户面模块实现与第二基站的通信。此外第二基站还可以通过NG用户面模块将存储在第一基站中的、与目标终端相关的通讯数据发送至第二基站的数据库模块100。
可选的,数据库模块100还与数据转发面模块104连接,该数据转发面模块104用于从数据库模块100中获取用户面模块103存储的第二用户级数据并将第二用户级数据进行IP化封装处理和转发,第二用户级数据为第一用户级数据中需要进行IP转发的数据。上述用户面模块103传输的是上层数据,从协议栈的角度看,封装以后底层都是基于IP协议传输的,所以复用底层技术,用数据转发面模块104统一转发IP封装的第二用户级数据。
可选的,用户级数据还包括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即目标终端接入基站后维持正常通信所需要的资源。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中确定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根据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确定目标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再根据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基站。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则在目标终端接入基站之后,根据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为目标终端分配资源。
可选的,数据库模块100还与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连接,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用于将从数据库模块100中获取到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操作平台并接收来自操作平台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管理和维护基站,该需求信息包括系统级数据以及基站的状态信息。该操作平台主要用于通过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实现对基站的管理和维护。相应的,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用于根据操作平台发送的操作指令管理和维护基站。
示例性的,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可以周期性的查询数据库模块100中的数据,查询基站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信息,若发现异常,则向操作平台发送警示信息,操作平台根据该警示信息发送可以排除故障的操作指令。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根据该操作指令完成基站的故障排除。
可选的,参考图4,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用户面模块103、数据库模块100、操作管理维护模块105以及数据转发面模块104分别通过Docker容器封装。基于多个容器实现基站的各个功能,保证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其中,控制面(包括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由于占用资源低,所以相对固定。而用户面(用户面模块103)由于容器的引入,灵活性大大增强,可以根据系统用户数或者用户面数据量进行实时扩展或删减,节省底层硬件资源和能耗。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应用于基站中,该基站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该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该方法包括:
S201、系统级控制面模块从该数据库模块中获取该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根据该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该基站,以及在该数据库模块中存储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
S202、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根据该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该数据库模块中获取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该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允许该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根据该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实现该目标终端的接入。
可选的,该基站还包括与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用户面模块;该方法还包括:从该数据库模块中获取第一用户级数据,以及传输该第一用户级数据,该第一用户级数据由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或该用户级控制面模块产生。
可选的,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根据该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该基站,包括:该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根据该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确定该目标终端处于未连接状态;根据该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该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目标终端接入该基站。
可选的,该数据库模块还与数据转发面模块连接;该方法还包括:该数据转发面模块从该数据库模块中获取该用户面模块存储的第二用户级数据并将该第二用户级数据进行IP化封装处理和转发,该第二用户级数据为该第一用户级数据中需要进行IP转发的数据。
可选的,该基站还包括与数据库模块连接的操作管理维护模块;该方法还包括:该操作管理维护模块将从该数据库模块中获取到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操作平台,以及用于接收来自该操作平台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管理和维护该基站,该需求信息包括该系统级数据以及该基站的状态信息。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600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6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602和通信接口603。处理器602用于对该基站6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数据库模块100、系统级控制面模块101、用户级控制面模块10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接口603和处理器602耦合,用于支持基站6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
上述处理器6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可选的,该基站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和总线604,存储器601用于存储该基站6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601可以是基站600中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6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6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基站执行该指令时,该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
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级数据和用户级数据,所述系统级数据包括接入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所述用户级数据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连接请求信息,所述目标终端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实现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用户面模块;
所述用户面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第一用户级数据,以及传输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由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或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级数据还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
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为所述目标终端分配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处于未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模块包括空口用户面模块、F1用户面模块、Xn用户面模块以及NG用户面模块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空口用户面模块,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F1用户面模块,用于所述基站的集中单元CU与所述基站的分布单元DU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Xn用户面模块,用于所述基站与其它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NG用户面模块,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基站的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模块还与操作管理维护模块连接;
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模块,用于将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到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操作平台,以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操作平台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管理和维护所述基站,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系统级数据以及所述基站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管理和维护所述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模块还与数据转发面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转发面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用户面模块存储的第二用户级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级数据进行IP化封装处理和转发,所述第二用户级数据为第一用户级数据中需要进行IP转发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所述用户面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模块以及所述数据转发面模块分别通过Docker容器封装。
10.一种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包括:数据库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以及在所述数据库模块中存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
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在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信息指示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实现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用户面模块;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模块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第一用户级数据,以及传输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所述第一用户级数据由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和/或所述用户级控制面模块产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
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根据至少一个终端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处于未连接状态;
所述系统级控制面模块根据所述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资源需求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模块还与数据转发面模块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转发面模块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所述用户面模块存储的第二用户级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用户级数据进行IP化封装处理和转发,所述第二用户级数据为第一用户级数据中需要进行IP转发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与数据库模块连接的操作管理维护模块;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模块将从所述数据库模块中获取到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操作平台,以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操作平台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管理和维护所述基站,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系统级数据以及所述基站的状态信息。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之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11208.XA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Active CN110381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208.XA CN110381605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1208.XA CN110381605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605A true CN110381605A (zh) 2019-10-25
CN110381605B CN110381605B (zh) 2021-02-02

Family

ID=6825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1208.XA Active CN110381605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基站以及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160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088A2 (en) * 2010-08-18 2012-02-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CN104869654A (zh) * 2015-04-07 2015-08-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资源调配系统、基站、设备及方法
CN105262664A (zh) * 2014-06-09 2016-01-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虚拟化网络功能的控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4088A2 (en) * 2010-08-18 2012-02-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CN103168447A (zh) * 2010-08-18 2013-06-19 英特尔公司 无线网络的虚拟化方法和设备
CN105262664A (zh) * 2014-06-09 2016-01-20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虚拟化网络功能的控制
CN104869654A (zh) * 2015-04-07 2015-08-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资源调配系统、基站、设备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pCR Rel-14 TR 28.802 re NR NRM", 《3GPP TSG SA WG5 (TELECOM MANAGEMENT) MEETING #116 S5- 176062》 *
孟娜: "基于用户为中心网络虚拟小区的移动性增强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1605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0443B (zh) 基于sdn的物理设备与虚拟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255903B (zh) 一种云计算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隔离安全方法
CN102055667B (zh) 用于实现网络规则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56136B (zh) 一种电力边缘物联代理内部容器间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10535831A (zh) 基于Kubernetes和网络域的集群安全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71224A (zh) 一种基于用户标识的灰度发布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3051510B (zh) 网络策略向网络接口卡的安全和高效卸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7081B (zh) 一种网关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313163A (zh) 分布式计算系统中的负载平衡
CN104380277A (zh) 用于管理云调度环境中的服务器硬件资源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363169B (zh) 一种基于RapidIO消息模式的数据动态路由系统的数据动态路由方法
CN111901387B (zh) 一种云专线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2845035A (zh) 在虚拟环境中识别目的地的方法
CN103748558A (zh) 虚拟网络覆盖
CN109547349A (zh) 基于虚拟路由的流量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510793A (zh) 一种通过蓝牙服务器实现多个蓝牙设备组网的方法、软件程序及服务器
CN110366276A (zh) 服务化架构基站
CN109803281A (zh) 网络业务的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9423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关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39356B (zh) 一种虚拟防火墙划分方法和装置
CN104683428A (zh) 网络业务处理方法与装置
WO2019154175A1 (zh) 一种访问资源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91592B (zh) 一种存储资源分组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28656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58365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