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503B -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1503B CN110381503B CN201910544968.3A CN201910544968A CN110381503B CN 110381503 B CN110381503 B CN 110381503B CN 201910544968 A CN201910544968 A CN 201910544968A CN 110381503 B CN110381503 B CN 1103815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erence
- base station
- user
- communication link
- through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60—Jamming involving special techniques
- H04K3/62—Jamming involving special techniques by expos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or storing systems to electromagnetic wave radiation, e.g. causing disturbance, disruption or damage of electronic circuits, or causing external injection of faults in the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K‑1个协作用户中最优协作用户进行干扰阻塞和该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分别作为干扰阻塞方案;步骤2,计算步骤1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时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协作用户作为干扰阻塞方案的干扰节点;同时,计算步骤1中基站全双工干扰时的安全吞吐量;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通信链路安全吞吐量和基站干扰时通信链路吞吐量对比,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干扰阻塞方案作为当前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本发明以安全吞吐量为评估指标,通过利用用户位置信息,在上述两种干扰阻塞方案之间进行高效、灵活的切换,使系统始终工作在安全吞吐量最优的环境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特别涉及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人们对流量和网速需求的不断扩张,以及在网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得微波频段资源分配日益紧张,开发更高频的毫米波波段势在必行。毫米波通信能够提供30GHz-300GHz的超宽频段,并且波长减小使得天线尺寸小型化成为可能,毫米波可以支持大规模天线构成天线阵,提供超高的阵列增益。基于以上优势,毫米波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通信场景。
另一方面,无线通信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随着无线网络的大规模化和节点部署的动态化以及超级计算机的普及化,传统基于密码学加密的高层安全协议正在面临密钥分发、维护和管理上的困难,以及被暴力破解的安全隐患。物理层安全为研究学者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它通过利用无线传输的信道特征,借助信道编码和信号处理技术,直接在物理层上实现信号的安全传输。物理层安全无需借助密钥,不依赖于计算复杂度,而且可以依托已有的信道编码和信号处理技术,这使得其实现具有低复杂度和延迟、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优点,近年来物理层安全也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最近,已有研究学者开展了毫米波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虽然毫米波传播衰减严重,但是这也正好降低了非法窃听方的信号接收质量;此外,通过使用大规模天线阵列提供高阵列增益和波束指向性,既可以延长通信距离,提高通信可靠性,又可以减小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保证通信的保密性。所以,通过合理利用毫米波的传播特性可以有效提升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然而,目前关于毫米波物理层安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下行传输,通过设计基站端的保密信号发射技术和传输策略提升安全传输性能,而上行传输方面的研究仍相当匮乏。在上行传输中,终端用户受体积成本等限制,往往无法配备大量发射天线,所以不具备足够的自由度实现可靠保密的信息传输。由此可见,上行安全传输的问题相对于下行而言更为严峻和棘手,寻求一种可行的上行安全传输策略用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传输的安全性存在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设定K个用户通过TDMA方式接入同一个基站,该基站配备Nb根天线,同时,该基站存在随机分布的窃听方,其中,每个用户和每个窃听方均配备单根天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前时隙某一通信用户接入基站,该基站通过信道训练获得该通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同时,采用时分双工且假设信道慢变,将其余K-1个用户充当协作用户,且设定该协作用户的位置信息为已知;
步骤2,取步骤1中所述的K-1个协作用户中最佳协作用户发射干扰和由全双工基站发射干扰分别作为干扰阻塞方案;
步骤3,分别计算步骤2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协作用户作为干扰阻塞方案的干扰节点;同时,计算步骤2中基站全双工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安全吞吐量和基站全双工干扰下的通信链路安全吞吐量对比,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干扰阻塞方案作为当前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
优选地,步骤3中,计算步骤2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K-1个协作用户为该基站旁瓣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定该基站的位置为b处,通信用户的位置记为u0,协作用户的位置记为uk,其中,k=1,…,K-1;同时,设定窃听方的位置集合为ΦE;
S2,计算当协作用户uk被选中发射人工噪声时的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以及计算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
S3,根据S2中得到的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计算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根据窃听方的信干噪比计算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
优选地,S2中,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的表达式为:
S2中,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表达式为:
其中,Pt为通信用户的发射功率;Pc为协作用户的发射功率;GM和gM分别为以M根天线接收信号时,基站端波束形成的主瓣和旁瓣增益;hx,y代表位于x和y处节点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假设其服从Nakagami-m信道衰落;rx,y为位于x和y处两节点间的距离;α和αj均为路径衰落指数;为终端噪声功率。
优选地,S3,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的表示式:
S3中,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βb为连接中断的信干噪比阈值;qj(rx,y)表示收发节点距离为rx,y时视距传输或非视距传输发生的概率;j∈{L,N}表示毫米波通信中存在的视距传输和非视距传输方式。
优选地,S4中,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Tk表征为可靠保密传输的概率,其表达式为:
Tk=(1-pco,k)×(1-pso,k)。
优选地,计算步骤2中基站全双工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其中,设定该基站任意选取一根天线发射人工噪声,而其余天线用于接收有用信号,同时利用迫零接收方式抵消自干扰;设定窃听方的位置集合为ΦE;具体方法包括:
S1,计算基站的接收信噪比;同时,计算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
S2,计算基站干扰下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同时,计算通信链路保密中断概率;
S3,计算基站全双工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
优选地,S1中,基站的接收信噪比的表达式为:
S1中,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表达式为:
其中,Pt为通信用户的发射功率;GM为以M根天线接收信号时,基站端波束形成的主瓣收益;hx,y代表位于x和y处节点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假设其服从Nakagami-m信道衰落;rx,y为位于x和y处两节点间的距离;αj均为路径衰落指数;为终端噪声功率;j∈{L,N}表示毫米波通信中存在的视距传输和非视距传输方式。
优选地,S2中,计算基站干扰时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为:
计算通信链路保密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窃听者密度;βb为连接中断的信干噪比阈值;为保密中断的信干噪比阈值;表示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b为设定基站的位置;θ为协作用户到通信用户与窃听者到通信用户之间的夹角;Pt为通信用户的发射功率;Pc为协作用户发射功率。
优选地,S3中,计算基站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的表达式为:
Tb=(1-pco,b)×(1-pso,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采用非通信用户干扰阻塞的思路,为上行安全传输额外增加了对抗窃听方的自由度,在保证合法通信用户传输可靠性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采用的协作用户干扰阻塞方案充分地发挥了当前时隙空闲用户在安全传输方面的作用,空闲用户充当人工干扰源,有效地减轻了基站端的负担,使得基站无需发射干扰信号而只需接收有用信号,从而提高了基站端的功率利用率。此外,协作用户干扰阻塞方案中最优协作用户的选取只需利用空闲用户的位置信息而无需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这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开销,使得该方案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通过在协作用户干扰阻塞和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两种方案中智能切换,系统得以始终运行在最优安全吞吐量的环境下。而不同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均会根据用户与基站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动态改变,使得窃听端所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时刻发生变化,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窃听端破解私密信息的难度,提升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在协作用户干扰阻塞方案中,基站仅接收有用信号,并且选择最优协作用户发射人工噪声对抗窃听方。
进一步的,在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方案中,基站同时接收有用信号并发送人工噪声干扰窃听方,并且在空域实现自干扰抵消。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安全吞吐量为评估指标,通过利用用户位置信息,在上述两种干扰阻塞方案之间进行高效、灵活的切换,使系统始终工作在安全吞吐量最优的环境下。仿真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合理而灵活地利用基站和用户资源,相比于采用单一干扰阻塞方案,显著提升了系统安全吞吐量,从而增强了毫米波蜂窝网络TDMA上行链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安全传输模型;
图2是对比无阻塞通信、协作用户干扰阻塞方案与全双工基站干扰阻塞方案以及采用本发明切换下随干扰功率变化的安全吞吐量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针对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链路的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用户干扰阻塞和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相互切换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本发明利用协作用户或基站发射人工噪声干扰窃听方,来弥补上行传输中通信用户对抗窃听的不足,通过智能切换协作用户干扰阻塞和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模式,使系统始终处于安全性能最优的工作环境。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K个用户通过TDMA方式接入基站,同时存在随机分布的窃听方试图截获用户传输的信息。基站配备Nb根天线,用户和窃听方均配备单根天线;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当前时隙某一通信用户接入基站,该基站通过信道训练获得该通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设定时分双工且信道慢变,认为信道互易,此时,将其余K-1个用户充当协作用户,且设定该协作用户的位置信息为已知;
该协作用户的位置信息是基站通过在非当前时隙与协作用户的信息交互获得。
第二步,计算上述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阻塞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协作用户作为干扰阻塞方案;具体为:
S1,设定K-1个协作用户为该基站旁瓣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定该基站的位置为b处,通信用户的位置记为u0,协作用户的位置记为uk,其中,k=1,…,K-1;同时,设定窃听方的位置集合为ΦE;窃听者的位置分布建模为二维平面上的泊松点过程,且所有窃听者为被动窃听,即,不主动发射信号;
S2,当协作用户uk被选中发射人工噪声时,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可以表示为:
其中,Pt与Pc分别为通信用户和协作用户的发射功率;GM和gM分别为以M根天线接收信号时,基站端波束形成的主瓣和旁瓣增益;hx,y代表位于x和y处节点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假设其服从Nakagami-m信道衰落,rx,y为相应的距离;α,αj为路径衰落指数;为终端噪声功率;
其中,基站端的波束形成增益采用扇形天线模型,其主瓣与旁瓣增益如下:
式中,φ为用户与基站波束形成主瓣中线的夹角,GM为主瓣增益,gM为旁瓣增益,θb为半主瓣角;且波瓣增益与天线数有如下关系:
gM=xGM
式中,x为旁瓣与主瓣增益比值,M为用以波束成形天线数;协作用户干扰阻塞方案中,M为Nb;基站干扰阻塞方案中假定基站对干扰已知,且可以空域消除干扰,实际接收天线数为Nb-2;
S3,计算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其定义如下:
式中,βb为连接中断的信干噪比阈值,qj(rx,y)表示收发节点距离为rx,y时视距传输或非视距传输发生的概率;j∈{L,N}表示毫米波通信中存在的视距传输和非视距传输方式。
其中,毫米波视距传输的概率定义为qL(r)=e-βr,r为收发端之间的距离;非视距传输概率定义为qN(r)=1-qL(r);
经过计算整理可得:
S4,计算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的表达式为:
S5,计算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其定义为:
经计算整理可得:
S6,计算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其表征为可靠保密传输的概率,定义如下:
Tk=(1-pco,k)×(1-pso,k) (7)
第三步,考察基站全双工干扰阻塞方案,计算相应的安全吞吐量,设定基站任意选取一根天线发射人工噪声而用其余天线接收有用信号,同时利用迫零接收方式抵消自干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站的接收信噪比可以表示为:
其中,Pt为通信用户的发射功率;GM为以M根天线接收信号时,基站端波束形成的主瓣收益;hx,y代表位于x和y处节点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假设其服从Nakagami-m信道衰落;rx,y为位于x和y处两节点间的距离;αj均为路径衰落指数;为终端噪声功率;j∈{L,N}表示毫米波通信中存在的视距传输和非视距传输方式;
S2,计算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βb为连接中断的信干噪比阈值,qj(rx,y)表示收发节点距离为rx,y时视距传输或非视距传输发生的概率;
经整理得:
S3,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可以表示为:
S4,下面计算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利用式(5)计算可得:
S5,计算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定义如下:
Tb=(1-pco,b)×(1-pso,b) (12)
第四步,从上述两种方案中,选取安全吞吐量较大的方案作为当前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其余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仍然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选取。
最后,切换算法结束。
实施例
仿真实验验证了本专利切换方案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射功率Pt=30dBm,噪声功率σ2=-100dBm,基站天线数Nb=3,路径衰落指数αL=2.1,αN=3.5,基站波束形成旁瓣与主瓣增益比值x=0.2。数值仿真中每次生成k(k=4)个用户随机分布,并对每组干扰噪声功率进行1000次实现。
图2给出了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并与无阻塞通信、仅协作用户干扰阻塞和全双工基站干扰阻塞方案进行了比较。此四种方法下仿真参数完全相同,图中横坐标表示干扰噪声功率(协作用户发射或基站发射)。从图中可见,本发明方法在干扰噪声适中的情况下明显优于另外三种场景;在低干扰噪声和极高干扰噪声时,由于两种阻塞策略吞吐量明显受连接中断或保密中断的影响,本方案会倾向于使用其中某一阻塞策略。
Claims (7)
1.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K个用户通过TDMA方式接入同一个基站,该基站配备Nb根天线,同时,该基站存在随机分布的窃听方,其中,每个用户和每个窃听方均配备单根天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前时隙某一通信用户接入基站,该基站通过信道训练获得该通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同时,采用时分双工且假设信道慢变,将其余K-1个用户充当协作用户,且设定该协作用户的位置信息为已知;
步骤2,取步骤1中所述的K-1个协作用户中最佳协作用户发射干扰和由全双工基站发射干扰分别作为干扰阻塞方案;
步骤3,分别计算步骤2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协作用户作为干扰阻塞方案的干扰节点;同时,计算步骤2中全双工基站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和全双工基站干扰下的通信链路安全吞吐量对比,并将最大安全吞吐量对应的干扰阻塞方案作为当前时隙的干扰阻塞方案;
其中,步骤3中,计算步骤2中的K-1个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K-1个协作用户为该基站旁瓣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定该基站的位置为b处,通信用户的位置记为u0,协作用户的位置记为uk,其中,k=1,…,K-1;同时,设定窃听方的位置集合为ΦE;
S2,计算当协作用户uk被选中发射人工噪声时的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以及计算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
S3,根据S2中得到的基站的接收信干噪比计算连接中断概率;根据窃听方的信干噪比计算保密中断概率;
S3,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的表示式:
S3中,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协作用户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Tk表征为可靠保密传输的概率,其表达式为:
Tk=(1-pco,k)×(1-pso,k)
其中,pco,k表示使用协作用户干扰时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pso,k表示使用协作用户干扰时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步骤2中基站全双工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其中,设定该基站任意选取一根天线发射人工噪声,而其余天线用于接收有用信号,同时利用迫零接收方式抵消自干扰;设定窃听方的位置集合为ΦE;具体方法包括:
S1,计算基站的接收信噪比;同时,计算位于ei处窃听方的信干噪比;
S2,计算基站干扰下通信链路连接中断概率;同时,计算保密中断概率;
S3,计算基站全双工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计算基站干扰下通信链路的安全吞吐量的表达式为:
Tb=(1-pco,b)×(1-pso,b)
其中,pso,b表示使用基站干扰时通信链路的连接中断概率;pco,b表示使用基站干扰时通信链路的保密中断概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4968.3A CN110381503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4968.3A CN110381503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503A CN110381503A (zh) | 2019-10-25 |
CN110381503B true CN110381503B (zh) | 2021-09-07 |
Family
ID=6825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44968.3A Active CN110381503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15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40492B (zh) * | 2019-10-26 | 2021-10-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一种安全容量最大化的异构网络中安全接入策略 |
CN111934795A (zh) * | 2020-08-18 | 2020-11-13 | 电子科技大学 | 干扰环境中信噪比和干扰功率的估计方法 |
CN112260796B (zh) * | 2020-10-21 | 2023-02-21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干扰信号发射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822662B (zh) * | 2020-11-24 | 2022-05-2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联合内容传送和干扰阻塞的d2d缓存用户安全协作方法及系统 |
CN112738897B (zh) * | 2020-12-31 | 2021-10-15 | 北京邮电大学 | 多接入点、多用户毫米波网络的并发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929069B (zh) * | 2021-02-07 | 2022-03-2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毫米波的安全传输方法 |
CN114745031B (zh) * | 2022-03-10 | 2024-03-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全双工mimo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
CN116033382A (zh) * | 2022-11-24 | 2023-04-2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传输阻塞的毫米波车联网协作干扰的传输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96727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实行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23705B2 (en) * | 2014-10-06 | 2018-03-20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Full-duplex mesh networks |
CN109861783B (zh) * | 2019-03-26 | 2022-04-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人工噪声功率分配的物理层安全方法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10544968.3A patent/CN1103815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96727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实行全双工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一种全双工物理层安全通信波束成形的低功耗方法;叶夏,朱丰超,高飞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0515;第1-3页 * |
多天线无线通信物理层保密传输技术研究;王超;《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81231;第102-12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503A (zh) | 2019-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1503B (zh) | 毫米波蜂窝网络上行安全传输的干扰阻塞方案切换方法 | |
Hou et al. | A joint design for STAR-RIS enhanced NOMA-CoMP networks: A simultaneous-signal-enhancement-and-cancellation-based (SSECB) design | |
Chen et al. | Secure primary transmission assisted by a secondary full-duplex NOMA relay | |
CN111245498B (zh) | 一种中继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协作网络安全通信方法 | |
CN107888270B (zh) | 认知卫星地面融合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 |
Xue et al. | Multiuse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with nonorthogonal beams | |
Wang et al. |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ith pilot attack: A stochastic geometry approach | |
Yang et al. | Secure on-off transmission in mmWave systems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eavesdroppers | |
Huang et al. | On the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of millimeter wave NOMA networks | |
Sánchez et al. |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 |
Umer et al. | Secrecy spectrum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in massive MIMO-enabled multi-tier hybrid HetNets | |
Zou et al. | Security-reliability tradeoff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 |
Diao et al. | Enhancing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UAV-enabled NOMA communications with power allocation and aerial jamming | |
Xue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nterference and eavesdropping immunity in narrow beam mmWave networks | |
Song et al. | Research on cognitive power allocation for secure millimeter-wave NOMA networks | |
Zhu et al. |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large-scale millimeter wave ad hoc networks | |
Xu et al. | IRS-UAV Assisted Secure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 |
Lu et al. | A joint angle and distance based user pairing strategy for millimeter wave NOMA networks | |
Zheng et al. | Secure content delivery in two-tier cache-enabled mmWav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CN117240333A (zh) | 一种基于速率分割多址接入技术的毫米波系统安全传输方法 | |
Umer et al. | Secrecy outage analysis for massive MIMO-enabled multi-tier 5G hybrid HetNets | |
Zou et al. | Secrecy outage analysis of non-orthogonal spectrum sharing for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 |
Solanki et al. | On the secrecy-reliability performance trade-off for NOMA-enabled 5G mmWave networks | |
CN115811734A (zh) | 混合卫星-地面无线网络中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安全速率最大化方法 | |
Chen et al. |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assisted D2D networks: Power and discrete phase shift desig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