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8655B -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 Google Patents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8655B
CN110368655B CN201910595376.4A CN201910595376A CN110368655B CN 110368655 B CN110368655 B CN 110368655B CN 201910595376 A CN201910595376 A CN 201910595376A CN 110368655 B CN110368655 B CN 110368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mountaineering
stair
control comput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53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8655A (zh
Inventor
李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5953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8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8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8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004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mountaineering, e.g. climbing-walls, grip elements for climbing-wa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5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the user being at least partly surrounded by a pressure different from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 A63B2208/056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the user being at least partly surrounded by a pressure different from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lower 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与支架固连,所述轮轴上转动套设有圆柱状的登山舱;登山舱内还设置有生活舱,生活舱的上部为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有洗手池与马桶,生活舱的下部为休息间,轮轴中穿设有入水管,入水管外端伸出轮轴,入水管内端穿出轮轴后与洗手池的水龙头、马桶的冲水阀相连,洗手池的出水管、马桶的出水管与排水管的首端相连,排水管经轮轴穿出登山舱与支架上固设的污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设置有登山舱,能满足多人同时进行登山竞技,设置有生活舱,能满足登山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Description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背景技术
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竞技攀登和健身性登山;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实践是体育运动产生的基础与渊源,登山运动亦是如此。
整个人类的生活与登山有着密切的关系,登山也就由此而不断得到了发展。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登山的传统习俗,如人们利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来进行健身活动和旅游活动,许多人也非常热爱游览,登山体会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壮观。
当登山专门技术和专门装备形成后,登山逐渐地从旅行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
申请号201310274388.X,发明名称:一种模拟真实登山场景的室内登山机构,包括立柱、扶手、倾斜设置的支架、两个脚踏板和固定于支架上的踏步联动机构,所述立柱倾斜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扶手设置于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架一端固定于立柱的中部,另一端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导轨,两个脚踏板分别设置于两根导轨上,且可以沿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
该现有技术的缺陷是,该专利申请仅能模拟登山运动的动作,不能满足多人同时进行登山竞技,未设置登山舱,其登山机构的使用环境和外界环境相同,登山活动情景感较差,也未设置缓冲舱,不能满足竞技人员随时加入或退出登山活动的要求;
在现有的登山装置中,均未设置生活舱,在多人同时进行登山模拟活动时,无法满足登山人员吃东西、上洗手间的日常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设置有登山舱,能满足多人同时进行登山竞技,设置有生活舱,能满足登山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与支架固连,所述轮轴上转动套设有圆柱状的登山舱,登山舱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登山舱内还设置有缓冲舱,缓冲舱固套在轮轴上,缓冲舱设置有进口闸门和出口闸门,缓冲舱经进口闸门后再经轮轴内的进出通道与外界相连通,缓冲舱经出口闸门连通登山舱的内腔;
登山舱内还设置有生活舱,生活舱也固套在轮轴上,生活舱与登山舱相连通,生活舱的上部为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有洗手池与马桶,生活舱的下部为休息间,轮轴中穿设有入水管,入水管外端伸出轮轴,入水管内端穿出轮轴后与洗手池的水龙头以及马桶的冲水阀相连,洗手池的出水管以及马桶的出水管与排水管的首端相连,排水管的尾端经轮轴穿出登山舱与支架上固设的污水箱的上部相连通。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登山舱将登山舱的内腔和外界环境相隔离,只需要在登山舱内增加相应的气压机构和温度调节机构,就能在登山舱的内腔内模拟低气温、低气压的真实的登山环境,情景感较好。
登山舱能够在驱动系统的带动下转动,参与登山的人员只要在登山舱内沿着登山舱转动的相反方向行走,就能实现模拟登山运动。
所述登山舱的直径足够大,以方便多人同时进行模拟登山运动。
当有入舱人员需要进入登山舱内时,出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入舱人员由进出通道进入,打开进口闸门,进入缓冲舱,再将进口闸门关闭,将出口闸门打开,由出口闸门进入登山舱内;再将出口闸门关闭。
反之,当出舱人员需要走到登山舱外时,进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出舱人员打开出口闸门,进入缓冲舱,再将出口闸门关闭,将进口闸门打开,进入进出通道,关闭进口闸门,由进出通道走出登山舱。
缓冲舱能够方便登山人员随时进出登山舱,使登山舱的内外环境不直接连通,起到缓冲作用。
休息间内设置有电冰箱、微波炉、桌子、椅子等生活设施,登山人员可以从登山舱进入休息间内吃饭、休息。
生活舱的上部为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有洗手池与马桶,方便登山人员进卫手间;
入水管外端连接自来水系统,入水管内端穿出轮轴后与洗手池的水龙头、马桶的冲水阀相连,为洗手池的水龙头、马桶供水;
污水箱低于卫生间,污水通过排水管流入污水箱内存储,方便人员清理。
所述污水箱还设置有气压平衡管,气压平衡管的外端与污水箱的顶部相连通,气压平衡管的内端经轮轴穿入登山舱内与登山舱相连通。
为了满足登山舱内因模拟海拔高度不同设置的气压要求,这时污水箱设置为可封闭状态,污水箱经气压平衡管与登山舱相连通;方便污水流入污水箱,否则,污水箱内气压大于登山舱内气压,污水无法顺利流入污水箱。
所述污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电磁进气阀,污水箱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磁排污阀,排污阀连接污水管;气压平衡管设置有电磁平衡阀,排水管设置有电磁排水阀。
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设置有控制电脑,控制电脑连接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连接电磁进气阀、电磁排污阀、电磁平衡阀以及电磁排水阀,控制其开关。
进一步地,当不需要排出污水箱的污水时,将电磁进气阀、电磁排污阀关闭,将电磁平衡阀、电磁排水阀打开,使污水箱与登山舱气压相同,方便污水流入污水箱内存储;反之,当需要排出污水箱的污水时,将电磁平衡阀、电磁排水阀关闭,将电磁进气阀、电磁排污阀打开,使污水箱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方便污水从电磁排污阀以及污水管流入下水道。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脑经微控制器控制上述各个阀开关。
所述登山舱的内腔两侧还设置有多媒体安装板,所述多媒体安装板呈环形,固套在轮轴上,多媒体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多媒体显示屏阵列,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设置有控制电脑,控制电脑与多媒体显示屏阵列相连。
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登山环境,在登山舱的内腔两侧还设置有多媒体安装板,多媒体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多媒体显示屏阵列,多媒体显示屏阵列可以用于显示真实山壁的环境图片。
多媒体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多媒体音箱,多媒体音箱与控制电脑相连。多媒体音箱用于播放比如鸟鸣、泉水流动的声音、雪崩的声音等。
所述登山舱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管,套管与登山舱的侧面固连,登山舱经套管转动套设在轮轴上,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固定套设在套管上的环形的链条,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与链条啮合的链轮,电机经链轮、链条驱动登山舱转动,控制电脑还经微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
由于登山舱直径较大,如果采用齿轮等传动机构驱动,制造难度较大,通过在套管上固设环形的链条,将链条与套管固连,加工较为容易,链轮和链条也不容易发生打滑。控制电脑还经微控制器经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机转动。方便通过控制电脑调节电机的转速。
所述生活舱的底部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楼梯,第四楼梯与生活舱固连,第四楼梯的底端靠近登山舱的内腔底部,第四楼梯的底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脑;所述生活舱内还设置有第五楼梯,第五楼梯的上端连接卫生间,第五楼梯的下端连接生活舱的底部。
当登山人员走到第四楼梯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给控制电脑发送信号,控制电脑控制电机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第四楼梯走到登山舱的内腔底部。
当登山人员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给控制电脑发送信号,控制电脑控制电机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登山舱的内腔底部走上第四楼梯,进入生活舱。
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楼梯,第一楼梯的上端与进出通道的外端相连,第一楼梯的下端延伸到支架的底部;缓冲舱内设置有第二楼梯,第二楼梯连接进口闸门与缓冲舱的内腔底部,缓冲舱外安装有第三楼梯,第三楼梯的一端与出口闸门相连,另一端靠近登山舱的内腔底部。
第一楼梯的上端与进出通道的外端相连,第一楼梯的下端延伸到支架的底部;方便登山人员进入进出通道,或由进出通道走出登山舱,第二楼梯连接进口闸门与缓冲舱的内腔底部,方便入舱人员由进口闸门走到缓冲舱的内腔底部,也方便出舱人员由缓冲舱的内腔底部走到进口闸门。第三楼梯方便入舱人员由出口闸门走到登山舱的内腔底部,也方便出舱人员由登山舱的内腔底部走到出口闸门。
所述第三楼梯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脑。
当入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给控制电脑发送信号,控制电脑控制电机暂停转动。方便入舱人员由第三楼梯走到登山舱的内腔底部。
当出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的内侧底部时,或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经微控制器给控制电脑发送信号,控制电脑控制电机暂停转动。方便出舱人员由登山舱的内腔底部走上第三楼梯。
显著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设置有登山舱,能满足多人同时进行登山竞技,设置有生活舱,能满足登山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微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水平设置有轮轴11,所述轮轴11与支架1固连,所述轮轴11上转动套设有圆柱状的登山舱2,登山舱2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3;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缓冲舱4,缓冲舱4固套在轮轴11上,缓冲舱4设置有进口闸门41和出口闸门42,缓冲舱4经进口闸门41后再经轮轴11内的进出通道111与外界相连通,缓冲舱4经出口闸门42连通登山舱2的内腔。
进出通道111设置于轮轴11内,其外端延伸到登山舱2之外并贯穿轮轴11与外界相连通,其内端延伸到缓冲舱4之内并贯穿轮轴11后设置有进口闸门41。
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生活舱7,生活舱7也固套在轮轴11上,生活舱7与登山舱2相连通,生活舱7的上部为卫生间71,卫生间71内设置有洗手池711与马桶712,生活舱7的下部为休息间72,轮轴11中穿设有入水管713,入水管713外端伸出轮轴11,入水管713内端穿出轮轴11后与洗手池711的水龙头以及马桶712的冲水阀相连,洗手池711的出水管以及马桶712的出水管与排水管716的首端相连,排水管716的尾端经轮轴11穿出登山舱2与支架1上固设的污水箱81的上部相连通。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登山舱2的外壁将登山舱2的内腔和外界环境相隔离,只需要在登山舱2内增加相应的气压调节机构和温度调节机构,就能在登山舱2的内腔内模拟低气温、低气压的真实的登山环境,情景感较好。
登山舱2能够在驱动系统3的带动下转动,参与登山的人员只要在登山舱2内沿着登山舱2转动的相反方向行走,就能实现模拟登山运动。
所述登山舱2的直径足够大,以方便多人同时进行模拟登山运动。
当有入舱人员需要进入登山舱2内时,出口闸门42处于关闭状态,入舱人员由进出通道111进入,打开进口闸门41,进入缓冲舱4,再将进口闸门41关闭,将出口闸门42打开,由出口闸门42进入登山舱2内;再将出口闸门42关闭。
反之,当出舱人员需要走到登山舱2外时,进口闸门41处于关闭状态,出舱人员打开出口闸门42,进入缓冲舱4,再将出口闸门42关闭,将进口闸门41打开,进入进出通道111,关闭进口闸门41,由进出通道111走出登山舱2。
缓冲舱4能够方便登山人员随时进出登山舱2,使登山舱2的内外环境不直接连通,起到缓冲作用。
休息间72内设置有电冰箱、微波炉、桌子、椅子等生活设施,登山人员可以从登山舱2进入休息间72内吃饭、休息。
生活舱7的上部为卫生间71,卫生间71内设置有洗手池711与马桶712,方便登山人员进卫手间;
入水管713外端连接自来水系统,入水管713内端穿出轮轴11后与洗手池711的水龙头、马桶712的冲水阀相连,为洗手池711的水龙头、马桶712供水;
污水箱81低于卫生间71,污水通过排水管716流入污水箱81内存储,方便人员清理。
所述污水箱81还设置有气压平衡管714,气压平衡管714的外端与污水箱81的顶部相连通,气压平衡管714的内端经轮轴11穿入登山舱2内与登山舱2相连通。
为了满足登山舱2内因模拟海拔高度不同设置的气压要求,这时污水箱81设置为可封闭状态,污水箱81经气压平衡管714与登山舱2相连通;方便污水流入污水箱81,否则,污水箱81内气压大于登山舱2内气压,污水无法顺利流入污水箱81。
所述污水箱81的顶部还设置有电磁进气阀82,污水箱81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磁排污阀83,排污阀83连接污水管;气压平衡管714设置有电磁平衡阀715,排水管716设置有电磁排水阀717。
支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箱6,控制箱6设置有控制电脑61,控制电脑61连接有微控制器62;微控制器62连接电磁进气阀82、电磁排污阀83、电磁平衡阀715以及电磁排水阀717,控制其开关。
进一步地,当不需要排出污水箱81的污水时,将电磁进气阀82、电磁排污阀83关闭,将电磁平衡阀715、电磁排水阀717打开,使污水箱81与登山舱2气压相同,方便污水流入污水箱81内存储;反之,当需要排出污水箱81的污水时,将电磁平衡阀715、电磁排水阀717关闭,将电磁进气阀82、电磁排污阀83打开,使污水箱81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方便污水从电磁排污阀83以及污水管流入下水道。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脑61经微控制器62控制上述各个阀开关。
所述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雨水模拟装置9,雨水模拟装置9包括固定设置于生活舱7上的莲蓬头91,莲蓬头91通过一根固定杆与生活舱7固定住,莲蓬头91与入水管713相连接,莲蓬头91设置有电磁雨水阀92,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水泵93,水泵93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生活舱7底部并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水泵93的入水口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不得影响登山舱2转动,水泵93的出水口连接排雨管94的一端,排雨管94的另一端经轮轴11穿出登山舱2与污水箱81的上部相连通;微控制器62连接电磁雨水阀92、水泵93控制其开关。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管理人员经控制电脑61通过微控制器62控制电磁雨水阀92打开,将莲蓬头91与入水管713相连接,通过莲蓬头91喷水,模拟登山过程中的雨水,管理人员经控制电脑61给微控制器62发送指令,微控制器62经接触器931控制水泵93打开,可以将雨水抽入污水箱81。反之,可以将电磁雨水阀92、水泵93关闭。
所述登山舱2的内腔两侧还设置有多媒体安装板5,所述多媒体安装板5呈环形,固套在轮轴11上,多媒体安装板5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支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箱6,控制箱6设置有控制电脑61,控制电脑61与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相连。
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登山环境,在登山舱2的内腔两侧还设置有多媒体安装板5,多媒体安装板5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可以用于显示真实山壁的环境图片。
多媒体安装板5上还设置有多媒体音箱,多媒体音箱与控制电脑61相连。多媒体音箱用于播放比如鸟鸣、泉水流动的声音、雪崩的声音等,图略。
所述登山舱2的直径足够大,以方便多人同时进行模拟登山运动。
进口闸门41上设置有进口缓冲阀411,出口闸门42上设置有出口缓冲阀421。
进口闸门41和出口闸门42由于内外气压的差异,很可能无法打开,这时,可以打开进口缓冲阀411,使缓冲舱4内气压与外界相同。可以打出口缓冲阀421,使缓冲舱4内气压与登山舱2相同。同时,也可以在登山人员进出登山舱2时,起一种气压缓冲作用。不瞬时直接进入外界大气压和内部低气压。
所述登山舱2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管21,套管21与登山舱2的侧面固连,登山舱2经套管21转动套设在轮轴11上,所述驱动系统3包括固定套设在套管21上的环形的链条31,在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轴上套有与链条31啮合的链轮33,电机32经链轮33、链条31驱动登山舱2转动,控制电脑61还经微控制器62控制电机32转动。
所述微控制器62或者是单片机,或者是PLC控制器。
由于登山舱2直径较大,如果采用齿轮等传动机构驱动,制造难度较大,通过在套管21上固设环形的链条31,将链条31与套管21固连,加工较为容易,链轮33和链条31也不容易发生打滑。控制电脑61还经微控制器62经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机32转动。方便通过控制电脑61调节电机32的转速。
电机32还可以通过齿轮减速机构驱动链轮33转动。
所述生活舱7的底部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楼梯73,第四楼梯73的顶端与生活舱7固连,第四楼梯73的底端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第四楼梯73的底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所述生活舱7内还设置有第五楼梯75,第五楼梯75的上端连接卫生间71,第五楼梯75的下端连接生活舱7的底部。
当登山人员走到第四楼梯73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第四楼梯73走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当登山人员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走上第四楼梯73,进入生活舱7。
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第一楼梯12,第一楼梯12的上端与进出通道111的外端相连,第一楼梯12的下端延伸到支架1的底部;缓冲舱4内设置有第二楼梯13,第二楼梯13连接进口闸门41与缓冲舱4的内腔底部,缓冲舱4外安装有第三楼梯14,第三楼梯14的一端与出口闸门42相连,另一端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第三楼梯14设置于登山舱2内并与缓冲舱4靠近登山舱2中心的一侧壁固连。
第一楼梯12的上端与进出通道111的外端相连,第一楼梯12的下端延伸到支架1的底部;方便登山人员进入进出通道111,或由进出通道111走出登山舱2,第二楼梯13连接进口闸门41与缓冲舱4的内腔底部,方便入舱人员由进口闸门41走到缓冲舱4的内腔底部,也方便出舱人员由缓冲舱4的内腔底部走到进口闸门41。第三楼梯14方便入舱人员由出口闸门42走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也方便出舱人员由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走到出口闸门42。
所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
当入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入舱人员由第三楼梯14走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当出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时,或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出舱人员由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走上第三楼梯14。
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a以及设置在底座1a上表面两侧的支承板1b,轮轴1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支承板1b上。
上述支架1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套管21内孔可设置矩形的密封槽,轮轴11外圆可以设置与之相配合的矩形凸台或密封圈,以增加密封效果;图略。
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一测距传感器15采用SHARP公司生产的GP2D12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也可以采用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代替。
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与控制电脑61的连接线也是经轮轴11引入的。登山舱2设置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可以是气孔、换气扇;或者是氧气瓶,氧气瓶设置有电磁阀,登山舱2内设置有氧浓度传感器,当登山舱2内氧浓度过低时,控制电脑61控制电磁阀打开。
优选地,登山舱2内设置摄像头,摄像头获取登山舱2内的监控图像回传给控制电脑61,方便管理人员通过控制电脑61进行监控,控制电脑61设置有两个急停按钮,一个设置于登山舱2外,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另一个设置于登山舱2内,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当有人在登山舱2内摔倒时,管理人员可按动外面的急停按钮,控制登山舱2停止转动,另外,舱内的登山人员也可按动舱内的急停按钮控制登山舱2停止转动;图略。
优选地,所述多媒体安装板5或缓冲舱4靠近登山舱2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投影仪,投影仪与控制电脑61相连并照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将雪地、溪流的图片投影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水平设置有轮轴(11),所述轮轴(11)与支架(1)固连,所述轮轴(11)上转动套设有圆柱状的登山舱(2);
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生活舱(7),生活舱(7)也固套在轮轴(11)上,生活舱(7)与登山舱(2)相连通,生活舱(7)的上部为卫生间(71),卫生间(71)内设置有洗手池(711)与马桶(712),生活舱(7)的下部为休息间(72),轮轴(11)中穿设有入水管(713),入水管(713)外端伸出轮轴(11),入水管(713)内端穿出轮轴(11)后与洗手池(711)的水龙头以及马桶(712)的冲水阀相连,洗手池(711)的出水管以及马桶(712)的出水管与排水管(716)的首端相连,排水管(716)的尾端经轮轴(11)穿出登山舱(2)与支架(1)上固设的污水箱(81)的上部相连通;
所述污水箱(81)还设置有气压平衡管(714),气压平衡管(714)的外端与污水箱(81)的顶部相连通,气压平衡管(714)的内端经轮轴(11)穿入登山舱(2)内与登山舱(2)相连通;
所述污水箱(81)的顶部还设置有电磁进气阀(82),污水箱(81)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磁排污阀(83),电磁排污阀(83)连接污水管;气压平衡管(714)设置有电磁平衡阀(715),排水管(716)设置有电磁排水阀(717);
支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箱(6),控制箱(6)设置有控制电脑(61),控制电脑(61)连接有微控制器(62);微控制器(62)连接电磁进气阀(82)、电磁排污阀(83)、电磁平衡阀(715)以及电磁排水阀(717),控制其开关;
登山舱(2)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系统(3);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缓冲舱(4),缓冲舱(4)固套在轮轴(11)上,缓冲舱(4)设置有进口闸门(41)和出口闸门(42),缓冲舱(4)经进口闸门(41)后再经轮轴(11)内的进出通道(111)与外界相连通,缓冲舱(4)经出口闸门(42)连通登山舱(2)的内腔;
所述登山舱(2)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管(21),套管(21)与登山舱(2)的侧面固连,登山舱(2)经套管(21)转动套设在轮轴(11)上,所述驱动系统(3)包括固定套设在套管(21)上的环形的链条(31),在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轴上套有与链条(31)啮合的链轮(33),电机(32)经链轮(33)、链条(31)驱动登山舱(2)转动,控制电脑(61)还经微控制器(62)控制电机(3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雨水模拟装置(9),雨水模拟装置(9)包括固定设置于生活舱(7)上的莲蓬头(91),莲蓬头(91)与入水管(713)相连接,莲蓬头(91)设置有电磁雨水阀(92),登山舱(2)内还设置有水泵(93),水泵(93)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生活舱(7)底部并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水泵(93)的入水口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水泵(93)的出水口连接排雨管(94)的一端,排雨管(94)的另一端经轮轴(11)穿出登山舱(2)与污水箱(81)的上部相连通;微控制器(62)连接电磁雨水阀(92)、水泵(93)控制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山舱(2)的内腔两侧还设置有多媒体安装板(5),所述多媒体安装板(5)呈环形,固套在轮轴(11)上,多媒体安装板(5)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控制电脑(61)与多媒体显示屏阵列(51)相连;
多媒体安装板(5)上还设置有多媒体音箱,多媒体音箱与控制电脑(61)相连;
所述多媒体安装板(5)或缓冲舱(4)靠近登山舱(2)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投影仪,投影仪与控制电脑(61)相连并照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闸门(41)上设置有进口缓冲阀(411),出口闸门(42)上设置有出口缓冲阀(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第一楼梯(12),第一楼梯(12)的上端与进出通道(111)的外端相连,第一楼梯(12)的下端延伸到支架(1)的底部;缓冲舱(4)内设置有第二楼梯(13),第二楼梯(13)连接进口闸门(41)与缓冲舱(4)的内腔底部,缓冲舱(4)外安装有第三楼梯(14),第三楼梯(14)的一端与出口闸门(42)相连,另一端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
当入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入舱人员由第三楼梯(14)走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当出舱人员走到第三楼梯(14)的内侧底部时,或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一测距传感器(15),第一测距传感器(15)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出舱人员由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走上第三楼梯(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舱(7)的底部设置有进出口(76),进出口(76)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楼梯(73),第四楼梯(73)与生活舱(7)固连,第四楼梯(73)的底端靠近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第四楼梯(73)的底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连接控制电脑(61);所述生活舱(7)内还设置有第五楼梯(75),第五楼梯(75)的上端连接卫生间(71),第五楼梯(75)的下端连接生活舱(7)的底部;
当登山人员走到第四楼梯(73)的内侧底部时,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第四楼梯(73)走到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
当登山人员由于体力不支不能再行走登山时,会挡住第二测距传感器(74),第二测距传感器(74)经微控制器(62)给控制电脑(61)发送信号,控制电脑(61)控制电机(32)暂停转动,方便登山人员由登山舱(2)的内腔底部走上第四楼梯(73),进入生活舱(7)。
CN201910595376.4A 2019-07-03 2019-07-03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Active CN110368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5376.4A CN110368655B (zh) 2019-07-03 2019-07-03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5376.4A CN110368655B (zh) 2019-07-03 2019-07-03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655A CN110368655A (zh) 2019-10-25
CN110368655B true CN110368655B (zh) 2020-10-23

Family

ID=6825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5376.4A Active CN110368655B (zh) 2019-07-03 2019-07-03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8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487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江苏凤凰智慧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进出的航空模拟舱
CN112535618A (zh) * 2020-12-24 2021-03-2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辅助康复机器人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2842Y (zh) * 1998-06-27 1999-10-13 青岛市平度高压氧仓设备厂 模拟高原气候训练舱
CN1234283A (zh) * 1998-05-06 1999-11-10 王学军 滚筒式登山运动健身车
CN201317528Y (zh) * 2008-11-25 2009-09-3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八研究所 低压容器机械式自动充排气压力控制装置
CN202146787U (zh) * 2011-05-30 2012-02-22 天津开发区合普工贸有限公司 智能型生态气体环境模拟实验装置
CN105206158A (zh) * 2015-09-15 2015-12-30 东南大学 南极低温低压环境模拟舱
CN205758888U (zh) * 2016-04-27 2016-12-07 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负压保健舱
CN206210236U (zh) * 2016-08-31 2017-05-31 北京立达新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空舱模型
CN206224846U (zh) * 2016-09-26 2017-06-06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低压舱
CN208785139U (zh) * 2018-05-03 2019-04-26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压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05885A1 (en) * 2004-11-18 2006-05-18 Chen-Chuan Jao Keep-fit imitative mountain climbing & foot massage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283A (zh) * 1998-05-06 1999-11-10 王学军 滚筒式登山运动健身车
CN2342842Y (zh) * 1998-06-27 1999-10-13 青岛市平度高压氧仓设备厂 模拟高原气候训练舱
CN201317528Y (zh) * 2008-11-25 2009-09-3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八研究所 低压容器机械式自动充排气压力控制装置
CN202146787U (zh) * 2011-05-30 2012-02-22 天津开发区合普工贸有限公司 智能型生态气体环境模拟实验装置
CN105206158A (zh) * 2015-09-15 2015-12-30 东南大学 南极低温低压环境模拟舱
CN205758888U (zh) * 2016-04-27 2016-12-07 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高原环境的负压保健舱
CN206210236U (zh) * 2016-08-31 2017-05-31 北京立达新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空舱模型
CN206224846U (zh) * 2016-09-26 2017-06-06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低压舱
CN208785139U (zh) * 2018-05-03 2019-04-26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低压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655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8655B (zh) 高海拔生活多媒体模拟舱
US8210954B2 (en) Amusement water rides involving exercise circuits
US77758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articipant identifiers for water amusement parks
US6132318A (en) Interactive funhouse play structure
US7785207B2 (en) Water amusement system with elevated structure
US8821304B2 (en) Water eruption effect and interactive water play structure
US201100149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ositionable covers for water amusement parks
WO1998028047A1 (en) Retrofit water play structure and method
US20090113821A1 (en) Multi-Floor Building
US20070087850A1 (en) Amusement water rides involving interactive user environments
CN110227245B (zh) 多人竞技登山多媒体模拟装置
CN110787381B (zh) 一种高层建筑无障碍逃生系统
CN110327606B (zh) 多媒体登山舱
CN110368656B (zh) 低气压多媒体模拟登山装置
CN110327600B (zh) 户外多媒体登山模拟设备的通讯系统
CN201978369U (zh) 高层滑行逃生装置
CN207055924U (zh) 一种益智互动戏水装置
CN212974149U (zh) 一种便于采光及紧急疏散的游乐设备
CN211294268U (zh) 一种综合消防体验教学系统
JPH07158295A (ja) 水浴び遊び施設
ELEMI ARCHITECTURAL TECHNICAL REPORT ON
TWI255179B (en) Keep-fit imitative mountain climbing and foot massage machine
Zabin Aquatic sports training center for Texas Tech University (ASTC): water sport facility
Frazelle A day care center for Lubbock, Texas
CN2634024Y (zh) 组装式保健疗养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