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7999A -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7999A
CN110367999A CN201910646953.8A CN201910646953A CN110367999A CN 110367999 A CN110367999 A CN 110367999A CN 201910646953 A CN201910646953 A CN 201910646953A CN 110367999 A CN110367999 A CN 110367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oxygen
breast cancer
auxiliary
mammary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69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7999B (zh
Inventor
李宏杰
胡新荣
杨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6469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36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in closed-loop system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48Monitoring or testing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e.g. of medi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血氧功能检测终端用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用于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本发明的应用简便、安全、高效、经济、无创,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本发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很高,为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诊断包括: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技术开发、乳腺癌早期检测及监控技术研究、乳腺癌精确分子分型标记物研究、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乳腺癌数据库、检测系统和软件、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公共平台。
传统的乳癌病灶的发现依靠乳腺定期自检和临床体检。大量的研究表明,定期的乳腺自检并不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临床体检发现的乳腺癌主要是有临床体征的乳腺癌。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应该依靠影像学手段而非临床体检,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包括乳腺超声、钼靶等。在良好操作下,钼靶摄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彩色超声检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13]。但是钼靶照相对人体具有辐射损伤,容易诱发乳腺组织癌变,安全性差,病人接受程度低。其优点为敏感、直观,对实体瘤及钙化灶的诊断率高。超声检测的优势主要限于囊性和实质性肿块的鉴别。显而易见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测都具有许多局限性。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新的乳腺检测方法,内容涉及形态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和分子影像学,特别是新的安全、无辐射、无损伤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是应用乳腺中的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具有不同的组织散射与吸收特征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医学功能成像技术,是乳腺疾病检测的又一重要方法。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特点是无创、敏感,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且对反应乳腺组织的早期变化更为准确,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缺陷为:对早期乳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还有提升空间。
乳腺癌不但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的第二大癌症死因。目前,乳腺癌在中国不仅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相对于其他癌症较好,特别是导管原位癌的治愈率>95%,因此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可以通过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检测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是CT、磁共振、钼靶、多普勒超声等检测,都有差强人意的地方。比如,CT、磁共振价钱较贵不适宜体检筛查,且磁共振对钙化不敏感,诊断的符合率不高,对早期乳腺癌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检测的优势主要限于囊性和实性肿块的鉴别,一般只能显示肿物的轮廓,但对肿物边缘细微结构分辨力较差,对早期乳腺癌分辨率不高;钼靶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发现和检测出早期乳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其优点是容易发现门诊阴性(即漏检)的钙化病变,对实体瘤诊断率高,尤其是对乳腺原位癌的微小钙化灶敏感性高,对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肿块的诊断率高达95%以上,其缺点是不适合检测小乳房和腺体组织致密的患者,不容易检测近胸壁的乳腺组织,特别是不能排除采用软X射线照射诱发乳腺癌的风险,所以一般认为不宜用钼靶来进行50岁以下的正常人群的早期体检筛查。
近年来出现的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是利用乳腺中的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具有不同的组织散射与吸收特征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医学功能成像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检测乳腺肿块含血量(含氧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和含氧量(含氧血红蛋白)及其比值的变化来区分正常乳腺(低血低氧)、良性肿块(高血高氧)、乳腺癌(高血低氧),是乳腺疾病检测的又一重要方法。目前,该项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特点是无创、敏感、方便、易掌握,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是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有待于提高。本项目组之前完成卫生部课题《多普勒超声与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课题编号:W2011RX03),结果表明血氧功能成像与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仍然不够突出,极需要进一步改进。
乳腺热疗通常被用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热疗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速度和血管渗透性,研究认为热疗还可以激活效应细胞活性,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提高其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活力,刺激表皮朗汉斯巨细胞向淋巴结集中,更有效地递呈肿瘤抗原给效应细胞。全身热疗(39.8℃土0.2℃)还能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数量,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不损伤正常细胞[22,23]。热疗最大优点是无创或微创、操作简单、安全、经济。
乳腺癌是实体肿瘤。实体肿瘤具有独特的肿瘤血管和血管拟态,与正常血管显著不同,也与良性病变的血管不同。乳腺癌血管由异常扩张的大血管和裂隙状的新生血管并存,弯曲粗大,走向迂曲,不时出现盲管[24]。乳腺良性病变的血管管径和分布较均一,但血管数量较正常乳腺组织为多[24]。乳腺癌除肿瘤血管外,还有血管拟态,即是由肿瘤细胞形成的无内皮细胞的管样结构,主要为肿瘤在营养缺乏或侵袭过程中提供血液。
肿瘤血管和肿瘤血管拟态具有与正常血管不一样的特性,热疗增加局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正常组织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渗透性不一样;关于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科学假设。至今国内外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没有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造成获得的乳腺癌信息数据准确度差。
而且现有技术针对热疗能否提高乳腺癌、良性肿物、正常乳腺组织的血氧比值的区分度信息缺乏理论依据。
(2)现有技术的设备无法对全乳房做整体血氧监测,只能通过红外线照射显像后人为寻找兴趣区域即可疑恶性肿物区域。然后对兴趣区域的某一点做血氧监测,对医生的经验及技术要求高,有漏诊可能。
(3)现有技术的设备进行辅热后还需对原点(辅热前监测点)进行监测,但该点会受患者的体位以及医者操作等影响,做不到100%对应原点监测。因此会有一定误差存在(0.2-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人力资源及资金支持:需要培养专业医护人员并对医护人员的技术等进一步培训。
设备改进:加强与该设备研发人员沟通交流,对现有仪器进一步优化及改进。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最终完成建立“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诊断乳腺癌检测法”的研究目标。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包括:
血氧功能检测终端,用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用于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诊断设备。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血氧功能检测终端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通过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程序,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程序包括:
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血氧功能检测终端用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用于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本发明提供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通过各个模块及硬件进行了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数据检测,获得的数据信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很高,极大地提高乳腺癌早发现率、早诊断率、早治疗率,加大地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提高乳腺癌治愈率,为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简便、安全、高效、经济、无创,因此容易推广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具有鲜明的特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中:1、血氧功能检测终端;2、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3、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4、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构建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患者一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如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患者二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如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患者三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患者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检测的右乳9点钟距乳头3cm处1.5*1.5cm的肿物实验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腺正常动态图。图中:(a)右侧乳腺正常动态图;(b)左侧乳腺正常动态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氧值诊断标准图。图中:(a)高血:血值>1.4(显示为红色图);(b)中血:血值1.2~1.4(显示为黄色图);(c)平血:血值<1.2(显示为绿色图);(d)平氧:氧值>0.9(显示为绿色图);
(e)中氧:氧值0.9~0.85(显示为黄色图);(f)低氧:氧值<0.85(显示为红色图);其中血值>1.4,氧值<0.85时有意义。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线结构图诊断标准图。图中:(a)正常乳腺结构图(右乳);(b)正常乳腺结构图(左乳);(c)轻度增生结构图(右乳);(d)轻度增生结构图(左乳);(e)中度增生结构图(右乳);(f)中度增生结构图(左乳);(g)重度增生结构图(右乳);(h)重度增生结构图(左乳);(i)左乳内下方乳癌;(j)良性小结节。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疑似乳癌(肿物浅灰影)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血低氧(血值1.54氧值0.82)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没有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造成获得的乳腺癌信息数据准确度差。而且现有技术针对热疗能否提高乳腺癌、良性肿物、正常乳腺组织的血氧比值的区分度信息缺乏理论依据。现有技术的设备无法对全乳房做整体血氧监测,只能通过红外线照射显像后人为寻找兴趣区域即可疑恶性肿物区域。然后对兴趣区域的某一点做血氧监测,对医生的经验及技术要求高,有漏诊可能。现有技术的设备进行辅热后还需对原点(辅热前监测点)进行监测,但该点会受患者的体位以及医者操作等影响,做不到100%对应原点监测。因此会有一定误差存在(0.2-0.5)。
为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包括:
血氧功能检测终端1,用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2,用于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3,用于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4,用于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血氧功能检测终端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通过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构建原理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1、来院就诊的患者中选择临床可疑恶性乳腺肿块且未经药物、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进行血氧功能检测:
(1)仪器:改进型GM-GT系列型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制造)。
改进型:即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氧数据自动分析、自动生成曲线图功能,改进了抓拍功能。
1)增加了血氧数据自动分析、自动生成曲线图功能:即用鼠标点一下患点,设备会自动按坐标提取十次血值和氧值检测,并自动生成血氧值曲线图,以后平均每三秒自动提取十次,按结束键停止测试。使血、氧值检测更为精确。
2)改进了抓拍功能,即按一下拍照键,设备会自动抓拍十次,且每一次的间隔相同,消除了人为操作误差。
(2)观察指标:包括肿块内部的血流量值及血氧含量值,也附加肿块深灰影、C型血管、血管曲线结构等。
(3)观察方法:标记肿物中心区域,对乳腺肿块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图像变化及血值、氧值变化。
(4)详细记录血值、氧值及其图像变化。
2、辅热:将上述病例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血氧乳腺癌诊断参考标准进行分组后辅热。
(1)辅热纳入标准:
①乳腺触及肿物,临床未经任何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保健按摩等)患者。
②经乳腺血氧功能检测血氧值符合良、恶性肿瘤、正常乳腺标准者。
③无皮肤过敏、皮炎、结核病,无发热、无化脓性炎症、无出血倾向及心肺功能不全者。
④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最终通过活检或手术确定病理组织类型。
(2)排除标准:
①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
②乳腺肿物经临床治疗的患者。
③哺乳期患乳腺肿物及孕妇。
④发现有严重的心肺器质性病变。
⑤患有胸腔、胸壁、皮肤的良恶性肿瘤。
(3)剔除标准
①纳入后未按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的病例。
②失访。
3、乳腺癌诊断参考标准:
(1)乳腺癌诊断参考标准:血、氧含量以1做为基数比值。血值:>114为高血(红色)高度可疑色;112~114中血(黄色)可疑色;<112为平血(绿色)正常。氧值:>019为绿色图(平氧)正常;019~0185为黄色图(中氧)可疑色;<0185为红色图(低氧)高度可疑色;<0185为低氧。
(2)判别标准:恶性肿瘤的评价标准“高血低氧”。良性肿块的评价标准:“高血高氧”,“低血高氧”“,低血低氧”。临界评价标准“:血平氧平”。恶性肿瘤的临界评价标准:“血平低氧”。灰度分浅、中、深3级,深灰影是诊断较绝对的标准,而浅、中灰度结合血氧变化,是捕捉早期乳腺癌的指标。血管分为A、B、C三级,C型血管是诊断乳腺癌的另一指标。
(3)分组:经血氧检测的病例依据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参考标准分别纳入可疑乳癌组、良性肿物组、对侧正常乳腺组、正常乳腺组。
可疑乳癌组:须符合乳癌诊断标准。
良性肿物组:符合良性诊断标准。
对侧正常乳腺组:对侧正常乳腺。
正常乳腺组:未患乳腺疾病,年龄18-30岁。
4、辅热产品:
(1)辅热仪器:24V 4A 3路智能温控器(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制造)。
(2)产品规格:三路温度传感器,无触电、无回差、智能温度控制,尺寸长48cm宽29cm深度2.3cm,输入电压DC24V,测量输入NTC(10K0.5%)传感器0,输出:1路6A电子开关。
(3)测温范围:-0-99℃,分辨率0.1℃,测量精度正负0.1℃,控制精度0.1℃,刷新频率0.5S,温度范围0-70℃,辅热设定温度50℃(测皮肤温度46-48℃)。
(4)加热时间:时间设置范围1-60分钟,辅热设定时间8分钟。
(5)环境要求:﹣10-60℃,湿度20%-85%,辅热设置室温25℃。
5、辅热操作方法:
(1)辅热设定温度50℃,加热时间8分钟,设置室温25℃。
(2)辅热后立即测其血、氧值,于温度升高50℃(测皮肤温度46-48℃)下降至40-38℃(测皮肤温度)之间测温,监测时间为6分钟,平均每3秒自动测温十次,自动生成血氧曲线图。
6、记录血氧值:记录辅热后血、氧值及图像特征。
(1)对乳腺肿物病例进行活检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分型诊断为金标准,确定肿块性质和分型,分析各组病变的“辅热血氧比值”。
(2)确定各类病变血值、氧值、血氧比值的诊断阈值。
(3)分析总结辅热后乳腺癌、良性肿物、正常乳腺的血值、氧值及血氧比值,确定“辅热血氧比值”的诊断阈值。
(4)计算辅热前后成像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其中真、假病例判别标准包括:
①真阳性:检测结果为“恶性”,且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
②假阳性:检测结果为“恶性”,但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
③真阴性:检测结果为“良性”,且病理诊断为良性肿块。
④假阴性:检测结果为“良性”,但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
计算方法包括:
7、建立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采用统计学方法,绘制ROC曲线评价“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最终建立准确、高效、经济、无害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下面结合实验及效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肿瘤血管和肿瘤血管拟态具有与正常血管不一样的特性,那么热疗增加局部恶性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织、正常组织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渗透性是否不一样?如果是不一样,热疗是否可以提高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发明尝试热疗提高局部血流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检测6例乳腺肿块(随后活检确诊)和2例正常乳腺,意外发现在加热50℃(测皮肤温度46-48℃)10分钟后的血含量、氧含量、血氧比值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改变确实不一样。比如加热前后的血氧比值,在乳腺癌是1.3467和1.690(加热后上升25.0%),在乳腺良性病变是1.3033和0.7367(加热后下降43.5%),在正常乳腺组织是1.03和0.925(加热后下降11.0%),这些改变显著加大乳腺癌、良性肿块、正常乳腺的区别。跟据这个前期测试结果,本发明提出“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技术。至今国内外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发明优化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及操作步骤,扩大乳腺肿块的检测例数至600例,以患者对侧无肿块乳房为对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确定各组病变的“辅热血氧比值”,计算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验证假设并建立准确、高效、经济、无害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新方法,即“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诊断乳腺癌检测法”,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打下基础。
根据本发明前期检测明确提示:辅热后的血氧比值,在乳腺癌上升25.0%,在乳腺良性肿物下降43.5%,在正常乳腺组织下降11.0%,这些改变显著加大乳腺癌、良性肿块、正常乳腺的区别。所以本发明可以解决这个科学问题,最终完成建立“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诊断乳腺癌检测系统”。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打下基础。
本发明在原来设备基础上技术进一步改进,结合辅热新方法进行的进一步研究,经过前期测试验证该方法简便、安全、无创,本发明方案设计合理。
本发明设备先进,辅热仪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氧数据自动分析、自动生成曲线图功能,使血、氧值检测更为精确,改进了抓拍功能,消除了人为操作误差。辅热仪为目前国内最先进仪器。
本发明将系统分析了“辅热血氧比值”在乳腺癌、良性肿物、正常乳腺中的区分度,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建立血氧功能成像辅热早期乳腺癌诊断系统。
本发明随机选择未经临床治疗乳腺肿块病例,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后建立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热早期乳腺癌诊断系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建立一种准确、高效、经济、无创的检测方法,提高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率。
本发明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热检测乳腺的主要特点是简便、无创、敏感,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经前期测试验证,辅热可提高乳腺癌的血氧比值,建立额系统结合发展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对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患者一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如图4患者二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如图5所示患者三血氧功能成像试验图。
如图6所示,某患者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检测的右乳9点钟距乳头3cm处1.5*1.5cm的肿物实验曲线图。
如图7乳腺正常动态图所示,(a)右侧乳腺正常动态图。(b)左侧乳腺正常动态图。
如图8血氧值诊断标准图所示,(a)高血:血值>1.4(显示为红色图)。
(b)中血:血值1.2~1.4(显示为黄色图)。(c)平血:血值<1.2(显示为绿色图)。
(d)平氧:氧值>0.9(显示为绿色图)。(e)中氧:氧值0.9~0.85(显示为黄色图)。(f)低氧:氧值<0.85(显示为红色图)。其中血值>1.4,氧值<0.85时有意义。
如图9曲线结构图诊断标准图所示,(a)正常乳腺结构图(右乳)。(b)正常乳腺结构图(左乳)。(c)轻度增生结构图(右乳)。(d)轻度增生结构图(左乳)。(e)中度增生结构图(右乳)。(f)中度增生结构图(左乳)。(g)重度增生结构图(右乳)。(h)重度增生结构图(左乳)。(i)左乳内下方乳癌.(j)良性小结节。
如图10疑似乳癌(肿物浅灰影)所示。
如图11高血低氧(血值1.54氧值0.82)图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包括:
血氧功能检测终端,用于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用于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2.一种搭载权利要求1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诊断设备。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血氧功能检测终端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通过辅热区分度分析模块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阈值建立模块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通过辅热血氧比值计算模块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4.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程序包括:
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测;
按照辅热纳入标准及乳腺癌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辅热,分析辅热后血、氧值及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区分度信息;
以病理分型诊断为校正标准,分析和评价辅热血氧比值在各组中的价值,建立辅热血氧比值各组的诊断阈值;
计算辅热血氧比值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数据。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3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3所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信息检测方法。
CN201910646953.8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Active CN11036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953.8A CN110367999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953.8A CN110367999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7999A true CN110367999A (zh) 2019-10-25
CN110367999B CN110367999B (zh) 2021-07-09

Family

ID=6825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6953.8A Active CN110367999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799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978A (zh) * 2006-03-30 2007-10-03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光电检测肿瘤的装置
CN101188968A (zh) * 2005-03-09 2008-05-28 拉米尔·法里托维奇·穆辛 微量热学测定组织局部代谢率、细胞间质水含量、血液生化成分的浓度和心血管系统张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95037A (zh) * 2006-01-09 2009-07-29 医学光学成像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乳腺癌早期识别的主动和被动红外线断层摄影方法
CN101557758A (zh) * 2005-03-25 2009-10-14 Cnoga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化学浓度、化学饱和度和生物物理参数的光学传感器装置和图象处理单元
US20100160752A1 (en) * 1998-02-11 2010-06-24 Britton Chance Detection, imag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reast tumors
WO2014113681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Eclipse Breast Health Technologi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health monitoring
RU2528087C1 (ru) * 2013-01-10 2014-09-10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гемоглобина и степени оксигенации крови в слизистых оболочках
CN10422338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南开大学 一种可早期检测乳腺癌的智能胸罩
WO2015159704A1 (ja) * 2014-04-16 2015-10-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光学的イメージング医療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
US20150320385A1 (en) * 2013-01-17 2015-11-12 Eclipse Breast Health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health monitoring
CN106667430A (zh) * 2015-11-11 2017-05-17 南宁科伦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乳腺肿瘤血氧纳米增强功能影像诊断与治疗系统及其应用
US20170172420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acoust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acquir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acquir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53110A (zh) * 2018-04-12 2018-09-21 澳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量人体血液成分含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8784787U (zh) * 2018-01-21 2019-04-26 武汉一海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型臂乳腺血氧含量检测融合超声成像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0752A1 (en) * 1998-02-11 2010-06-24 Britton Chance Detection, imag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reast tumors
CN101188968A (zh) * 2005-03-09 2008-05-28 拉米尔·法里托维奇·穆辛 微量热学测定组织局部代谢率、细胞间质水含量、血液生化成分的浓度和心血管系统张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57758A (zh) * 2005-03-25 2009-10-14 Cnoga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化学浓度、化学饱和度和生物物理参数的光学传感器装置和图象处理单元
CN101495037A (zh) * 2006-01-09 2009-07-29 医学光学成像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乳腺癌早期识别的主动和被动红外线断层摄影方法
CN101044978A (zh) * 2006-03-30 2007-10-03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光电检测肿瘤的装置
RU2528087C1 (ru) * 2013-01-10 2014-09-10 Белорус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гемоглобина и степени оксигенации крови в слизистых оболочках
WO2014113681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Eclipse Breast Health Technologi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health monitoring
US20150320385A1 (en) * 2013-01-17 2015-11-12 Eclipse Breast Health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health monitoring
CN10422338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南开大学 一种可早期检测乳腺癌的智能胸罩
WO2015159704A1 (ja) * 2014-04-16 2015-10-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光学的イメージング医療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
CN106667430A (zh) * 2015-11-11 2017-05-17 南宁科伦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乳腺肿瘤血氧纳米增强功能影像诊断与治疗系统及其应用
US20170172420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acoustic apparatus, information acquir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acquir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208784787U (zh) * 2018-01-21 2019-04-26 武汉一海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型臂乳腺血氧含量检测融合超声成像的装置
CN108553110A (zh) * 2018-04-12 2018-09-21 澳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量人体血液成分含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NCE B 等: "NIR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
DAVID MB 等: "Tumor Oxygenation Predicts for the likehood of Distant Metastases in Human Soft Tissue Sarcoma", 《CANCER RESEARCH》 *
李宏杰: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7999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nzalez-Hernandez et 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of dynamic breast thermo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Kandlikar et al. 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Current status, protocols and new directions
Gautherie et al. Breast thermography and cancer risk prediction
Kerner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of the breast: clinical imaging results in 26 subjects
US1121937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ncer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ance using active thermal imaging
Ng et al.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o biomedical sciences
US101237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ual-band active thermal imaging using multi-frequency currents
Figueiredo et al. Influence analysis of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n temperature profiles on the breast skin surface
Han et 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CN104352221A (zh) 一种便携式光学无创乳腺自查仪
Sree et al. Breast imaging systems: a review and comparative study
Zhi et al. Solid breast lesions: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US-guided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US
Wang et al. Detection of skin thickness and density in healthy Chinese people by using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Jacob et al.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A comparative review on passive and active thermography
RU2364327C1 (ru) Способ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тепени выраженности диффузной мастопатии
US20080171949A1 (en) Intraoperative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and related technology
WO2021077546A1 (zh) 磁感应成像方法和系统
CN110367999A (zh) 一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辅以热疗早期乳腺癌检测系统
Brennan et al. The role of breast MRI in clinical practice
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Pet‐CT Fusion Deep Learning Imaging in Precise Radiotherapy of Thyroid Cancer
CN209499704U (zh) 一种医用综合诊断仪
RU2532372C1 (ru) Способ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доброкачественных и злокачественных опухолей молочной железы
Zhou et al. Meta-analysis of abbreviated MRI scanning reveals a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breast cancer
Geetha et al. Heat transfer capacity in millimeter size breast cancer cells analysis through thermal imaging and FDNCNN for primary stage identification
Hashemi et al. Assessment of Computer Regulation Thermography (CRT) as a Complemetrary Diagnostic tool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