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217A -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217A
CN110366217A CN201810322324.5A CN201810322324A CN110366217A CN 110366217 A CN110366217 A CN 110366217A CN 201810322324 A CN201810322324 A CN 201810322324A CN 110366217 A CN110366217 A CN 110366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current
target cell
carrier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23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217B (zh
Inventor
鲜柯
徐绍君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ingqi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D Tech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ngqi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ngqi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ngqia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223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使得在切换场景下,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时,直接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上,扩大了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单载波最大支持20M的系统带宽,若需要更大的带宽,则需要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在公共网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下行业务需求大于上行业务需求,3GPP定义的下行载波聚合可以较好地满足运营商网络。但是,与普通公共网需求不同,在部分行业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会存在大量的视频监控类业务,此时上行的业务需求大于下行的业务需求,需要引入上行载波数大于下行载波数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技术发送数据的方法,支持的是具有能够同时在聚合的多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的能力的终端。
但是,大部份情况下终端的能力只支持上行的部分载波,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现有技术中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技术发送数据的方法,对具有这种能力的终端并不适用,导致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应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用以扩大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包括: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可选的,所述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包括:
比较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的大小;
若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所述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
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
若是,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所述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语音增强开关为关时,或者所述用户设备UE不是单语音业务用户时,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用户设备UE是否存在保证比特速率GBR的优先级别为GBR2~GBR4的GBR业务;
若不存在,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用户设备UE存在GBR2~GBR4的GBR业务,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其中,所述高优先级业务为比GBR业务的优先级别更高的业务。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包括: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UE建立的承载为:标度值QCI等于1的承载和默认承载,则所述用户设备UE为单语音用户。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包括:
采用
RB_Rate_main(n)=(1-α)*RB_Rate_main(n-1)+α*RB_Rate_Current计算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采用
RB_Rate_Secondary(n)=(1-α)*RB_Rate_Secondary(n-1)
+α*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比较RB_Rate_main(n)与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RB_Rate_Secondary(n)与第二阈值的大小;
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小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可选的,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包括:
采用
High_RB_Rate_main(n)=(1-α)*High_RB_Rate_main(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采用
High_RB_Rate_Secondary(n)=(1-α)*High_RB_Rate_Secondary(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Secondary(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比较High_RB_Rate_main(n)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与第四阈值的大小;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小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切换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使得在切换场景下,在终端能力只支持上行的部分载波,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时,直接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上,扩大了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四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技术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技术发送数据的方法,支持的是具有能够同时在聚合的多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的能力的终端。当终端能够同时在聚合的多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做主辅载波的切换,调度时可在任意载波上调度或者同时在多个上行聚合的载波上调度。
但是,大部份情况下终端的能力只支持上行的部分载波,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对于具有这种能力终端,现有技术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技术发送数据的方法并不适用,导致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应用范围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当终端的能力只支持上行的部分载波,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时,可在该上行的部分载波之间进行切换,扩大了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范围。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其中,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D表示下行载波,U(0)~U(k-1)表示上行载波。图2示出了一个下行载波,K个上行载波的场景。
本实施例将一个下行载波和K个上行载波中的一个上行载波定义为主载波,将其余的K-1个上行载波定义为辅载波;例如,对应到图2中,可将下行载波D和上行主载波U(0)定义为主载波,将上行辅载波U(1)-U(k-1)定义为辅载波。
可选的,用户设备UE可通过上报的方式向基站发送用户设备UE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包括上述是否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的信息。
其中,当基站通过用户设备UE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可选的,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步,获取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该用户数用USERNum_Pcell表示;
第二步,获取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其中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用USERNum_Pcell_MAX表示,预设配置参数用PcellOffset表示;
第三步,比较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和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的大小。
当USERNum_Pcell>USERNum_Pcell_MAX-PcellOffset时,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当USERNum_Pcell≤USERNum_Pcell_MAX-PcellOffset时,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低。
其中,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USERNum_Pcell_MAX的具体值可根据产品的类型设定;预设配置参数PcellOffset的配置范围为[0,10],例如可将预设配置参数PcellOffset取为4。
步骤102、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其中,当步骤101中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切换操作,即将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本步骤中的切换操作对应到图2中,即为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U(1)~U(K-1)中的任一个。
其中,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可为上行主载波,也可为上行辅载波。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使得在切换场景下,终端能力只支持上行的部分载波,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在一个上行载波上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时,直接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上,扩大了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范围。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若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
其中,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
其中,在步骤201中判断语音增强开关为开的情况下,判断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基站判断为用户设备UE建立的承载的类型,若基站为用户设备UE建立的承载为:QCI1承载和默认承载,则将用户设备UE作为单语音用户。
步骤203、若是,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所述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对应到图2中,即为,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U(0)。
其中,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可为上行主载波,也可为上行辅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步骤203中的判断过程可在实施例一的判断过程之前执行,也可在实施例一的判断过程之后执行,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若是,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所述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使得在用户设备UE为单语音用户的情况下,在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语音增强开关为关时,或者所述用户设备UE不是单语音业务用户时,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上述判断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步骤301、采用
RB_Rate_main(n)=(1-α)*RB_Rate_main(n-1)+α*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
其中,统计周期的具体时间可由用户需求自行设定,例如可将统计周期设为1秒。
其中,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该式的分子和分母均需要考虑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对应的资源。
步骤302、采用
RB_Rate_Secondary(n)=(1-α)*RB_Rate_Secondary(n-1)+α*RB_Rate_Current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
其中,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该式的分子和分母均需要考虑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对应的资源。
步骤303、比较RB_Rate_main(n)与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RB_Rate_Secondary(n)与第二阈值的大小。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其配置范围为[0,100%],例如可将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取为80%。
步骤304,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小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对于上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和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可将大带宽的RB利用率归一化。
上述将大带宽RB利用率归一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
以对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进行归一化为例:
采用
计算归一化后的RB利用率,其中,PRBA_main(n)为归一化后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A表示大带宽载波在一个滤波周期内可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B为小带宽载波在一个滤波周期内可用的PRB个数。
其中,可用的PRB个数指的是带宽的PRB总数减去PUCCH和PRACH对应的PRB个数后剩余的PRB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可将PRBA_main(n)取为0。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和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使得用户设备只有在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普通业务RB利用率和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均满足预设条件时,才执行载波的切换,进一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图5a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若所述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用户设备UE是否存在保证比特速率GBR的优先级别为GBR2~GBR4的GBR业务;
步骤402、若不存在,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步骤403、若用户设备UE存在GBR2~GBR4的GBR业务,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高优先级业务为比GBR业务的优先级别更高的业务。
上述判断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如图5b所示:
步骤4031、采用
High_RB_Rate_main(n)=(1-α)*High_RB_Rate_main(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
其中,High_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该式的分子和分母均需要考虑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对应的资源。
步骤4032、采用
High_RB_Rate_Secondary(n)=(1-α)*High_RB_Rate_Secondary(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Secondary(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
其中,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该式的分子和分母均需要考虑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对应的资源。
步骤4033、比较High_RB_Rate_main(n)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与第四阈值的大小。
其中,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其配置范围为[0,100%],例如可将第三预设阈值和第四预设阈值取为80%。
步骤4034、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小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对于上述当前主载波对应的上行主载波和上述上行辅载波,可将大带宽的RB利用率归一化。
上述将大带宽RB利用率归一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
以对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进行归一化为例:
采用
计算归一化后的RB利用率,其中,High_PRBA_main(n)为归一化后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A表示大带宽载波在一个滤波周期内可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B为小带宽载波在一个滤波周期内可用的PRB个数。
其中,可用的PRB个数指的是带宽的PRB总数减去PUCCH和PRACH对应的PRB个数后剩余的PRB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可将High_PRBA_main(n)取为0。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根据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和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使得用户设备只有在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和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均满足预设条件时,才执行载波的切换,进一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10,用于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切换模块11,用于判断模块1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可选的,判断模块10可具体用于比较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的大小;
若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所述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判断模块10还用于,若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
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
若是,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所述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上述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若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UE建立的承载为:标度值QCI等于1的承载和默认承载,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作为单语音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还可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判断模块10,还用于所述语音增强开关为关时,或者所述用户设备UE不是单语音业务用户时,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上述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采用
RB_Rate_main(n)=(1-α)*RB_Rate_main(n-1)+α*RB_Rate_Current计算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采用
RB_Rate_Secondary(n)=(1-α)*RB_Rate_Secondary(n-1)
+α*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比较RB_Rate_main(n)与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RB_Rate_Secondary(n)与第二阈值的大小;
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小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还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判断模块10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用户设备UE是否存在保证比特速率GBR的优先级别为GBR2~GBR4的GBR业务;
若不存在,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若用户设备UE存在GBR2~GBR4的GBR业务,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高优先级业务为比GBR业务的优先级别更高的业务。
上述判断模块10具体用于,采用
High_RB_Rate_main(n)=(1-α)*High_RB_Rate_main(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采用
High_RB_Rate_Secondary(n)=(1-α)*High_RB_Rate_Secondary(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Secondary(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比较High_RB_Rate_main(n)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与第四阈值的大小;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小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还可用于执行图5a和图5b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2;以及存储器1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2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12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若是,则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包括:
比较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的大小;
若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用户数规格和所述预设配置参数的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用户数,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为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语音增强开关是否为开;
若是,则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
若是,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所述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语音增强开关为关时,或者所述用户设备UE不是单语音业务用户时,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用户设备UE是否存在保证比特速率GBR的优先级别为GBR2~GBR4的GBR业务;
若不存在,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用户设备UE存在GBR2~GBR4的GBR业务,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其中,所述高优先级业务为比GBR业务的优先级别更高的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UE是否为单语音业务用户,包括: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UE建立的承载为:标度值QCI等于1的承载和默认承载,则所述用户设备UE为单语音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包括:
采用
RB_Rate_main(n)=(1-α)*RB_Rate_main(n-1)+α*RB_Rate_Current计算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采用
RB_Rate_Secondary(n)=(1-α)*RB_Rate_Secondary(n-1)
+α*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main(n-1)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普通业务RB利用率,RB_Rate_Curren=当前统计周期内非预调度用户使用的RB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数;
比较RB_Rate_main(n)与第一阈值的大小,以及RB_Rate_Secondary(n)与第二阈值的大小;
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大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当RB_Rate_main(n)小于第一阈值,且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小区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资源块RB利用率和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判断是否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包括:
采用
High_RB_Rate_main(n)=(1-α)*High_RB_Rate_main(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main(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main(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采用
High_RB_Rate_Secondary(n)=(1-α)*High_RB_Rate_Secondary(n-1)
+α*High_RB_Rate_Current
计算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其中,α=[0,1],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Secondary(n-1)为前一个统计周期内目标小区上行辅载波的高优先级业务RB利用率,High_RB_Rate_Current RB_Rate_Current=当前统计周期内高优先级用户使用的RB个数/当前统计周期内总的RB个数;
比较High_RB_Rate_main(n)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High_RB_Rate_Secondary(n)与第四阈值的大小;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大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大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或者,
当High_RB_Rate_main(n)小于第三阈值,且High_RB_Rate_Secondary(n)小于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10.一种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接入的用户设备UE具有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能力后,在所述用户设备UE处于切换场景时,判断目标小区的上行主载波控制信道负荷是否为高;;
切换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用户设备UE从当前小区的当前上行载波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上行辅载波。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322324.5A 2018-04-11 2018-04-11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介质 Active CN110366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2324.5A CN110366217B (zh) 2018-04-11 2018-04-11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2324.5A CN110366217B (zh) 2018-04-11 2018-04-11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217A true CN110366217A (zh) 2019-10-22
CN110366217B CN110366217B (zh) 2022-01-25

Family

ID=6821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2324.5A Active CN110366217B (zh) 2018-04-11 2018-04-11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62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971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门限的调节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070496A (zh) * 2020-07-29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的上行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23025316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31641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uplink-only cel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5220A (zh) * 2001-12-07 2005-04-0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系统中最佳频谱利用的移动终端
CN10177207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90524A1 (zh) * 2013-05-30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38A (zh) * 2014-10-17 2016-05-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主辅载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70142632A1 (en) * 2015-11-18 2017-05-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anaging carrier restri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699699B1 (en) * 2015-11-12 2017-07-04 Sprint Spectrum L.P. Consideration of carrier characteristics when providing carrier aggregation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5220A (zh) * 2001-12-07 2005-04-0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系统中最佳频谱利用的移动终端
CN10177207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90524A1 (zh) * 2013-05-30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7338A (zh) * 2014-10-17 2016-05-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主辅载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699699B1 (en) * 2015-11-12 2017-07-04 Sprint Spectrum L.P. Consideration of carrier characteristics when providing carrier aggregation service
US20170142632A1 (en) * 2015-11-18 2017-05-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anaging carrier restri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971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门限的调节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3972971B (zh) * 2020-07-23 2024-03-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门限的调节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070496A (zh) * 2020-07-29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的上行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23025316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31641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uplink-only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217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23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CN110366217A (zh) 基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载波切换方法和装置
EP2790451B1 (en) Metho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feedback cycle of cqi
EP4012995A1 (en)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uplink waveforms background
EP2926585B1 (en) Selecting among spectrums within cell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80220365A1 (en) Carrier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Technology
US202000371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multi-carrier cel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20086689A1 (en) Dual connectivity control based on downlink data at a 4g base station
CN106851681B (zh) 一种处理辅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63390A1 (en) 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 Adjust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5208602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6066A (zh) 小区分簇的方法和基站
US11096096B1 (en) Dual connectivity control based on downlink data at a 5G base station
CN103747432B (zh) 上行预调度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57773B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5436A (zh) 一种调整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参数值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07210A (zh) 一种小区间的协作方法和装置
CN109152070A (zh) Sr配置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基站
JP2022542046A (ja) 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の基地局のための複数の同時帯域幅部分の帯域幅調整
CN106714203B (zh) 一种速率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04367B (zh) 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6714224B (zh) 一种速率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12919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detection threshold
CN111083790B (zh) 一种调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85061A (zh) 一种调度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