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216A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216A
CN110366216A CN201810318003.8A CN201810318003A CN110366216A CN 110366216 A CN110366216 A CN 110366216A CN 201810318003 A CN201810318003 A CN 201810318003A CN 110366216 A CN110366216 A CN 110366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f
state
information
network element
pdu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8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216B (zh
Inventor
韦安妮
吴义壮
熊春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8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9747 priority patent/WO20191966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该策略信息包括由该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在该第一SMF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该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该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通知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该第一状态转至该第二状态的寻呼;其中,该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该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该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该第一网元为RAN,该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该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时延。

Description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是5G中定义的终端设备和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提供PDU连接性服务。
在5G中,一个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由一个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来管理。SMF网元可以负责会话管理,包括PDU会话的建立、修改、释放等。
具体而言,在实际部署中,5G网络中会存在多个SMF网元,且大运营商的SMF网元通常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一个PDU会话由该行政区域内的一个SMF来管理。
当终端设备由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移动到其他行政区域的情况下,或者虽然该终端设备位于其管辖的行政区域但是该终端设备距离该一个SMF较远时,该终端设备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控制面会话信令仍然需要经由该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内的一个SMF进行处理,然而此时终端设备距离该一个SMF较远的位置,会使得上述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长,造成信令时延较大。
因此,如何降低信令时延,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能够降低信令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在所述第一SMF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所述第一SMF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具体而言,上述方案可以应用在终端设备从近邻其管辖区域内的第二SMF的位置移动到其他管辖区域位置时,或者从近邻其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第二SMF的位置,移动的其管辖行政区域内离该第二SMF较远的位置的场景情下。
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场景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避免采用该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第二SMF进行处理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而是采用近邻该终端设备的第一SMF管理该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由于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的管辖区域内的一个SMF称为第二SMF,将近邻该终端设备的SMF称为第一SMF。可选地,该第二SMF也可以称为注册地SMF、归属地SMF或者远端(remote)SMF,该第一SMF也可以称为所在地SMF、近端SMF或者本地(local)SMF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漫游场景下,也可以应用于非漫游场景下,换句话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SMF和第二SMF可以属于同一个PLMN,也可以属于不同的PLMN,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了通过新确定的一个SMF(即第一SMF)管理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方案,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中,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资源释放、切换的场景,相应的,在不同的场景下,各个网元的名称、以及网元间交互的信息的名称可以适应性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策略信息还可以是第一SMF处理N1/N2信令处理策略,还可以是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处理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信令的策略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策略信息”还可以称为策略指示、指示策略、管理策略、管理信息或者指示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全文中,A向B发送某一消息,例如该消息是上文中的实施例或者下文中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消息、信令或者数据等,可以是由A直接向B发送该消息,也可以是由A间接向B发送该消息。例如,可以是A通过C向B发送该消息,即A将该消息发送至C,然后由C发送至B。在这种情况下,C可以对该消息进行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处理直接将该消息发送至B,并且C获取到该消息后,将该消息向B发送时,该消息的名称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当然,A也可以通过多个网元间接将该消息发送至B,例如,通过C和D间接向B发送该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A、B、C和D可以是图1至图3中的各个网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图1至图3中各个网元的连接关系,网元间消息的传输路径可以进行例如但不限于上述的各种变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SMF获取第一SMF本地配置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SMF在本地策略使用时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SMF向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策略信息;
所述第一SMF接收所述PC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SMF接收第二S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中本地策略可以为寻呼策略差分(Paging PolicyDifferentiation,PPD);
UPF的信息可以为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信息或者UPF发给SMF数据包包头的DSCP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地配置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第一SMF无需通过其他网元发送的消息去获取第一控制信息,能够减小信令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SMF从UDM获取到的签约信息或者从PCF获取到的信息或者该第二SMF上配置的信息,例如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UE全球唯一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PDU会话ID、N2SMinformation(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s))、QoS资料(QoS profile(s))、核心网N3接口隧道信息(CN N3Tunnel Info)、切片选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indication)等等)、N2信息有效区域(area of validity for N2information)、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indication)、5G QoS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除此之外该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还包括有用户面隧道信息,如PSA1隧道信息PSA2隧道信息
本申请中,UPF配置规则主要用于UPF节点上的分流规则配置如上行数据分流规则,包括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uplink forwarding rules towards LocalPSA and Remote PSA including the PSA1CN Tunnel Info and the PSA2CN TunnelInfo。)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SMF向所述UP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向UPF发送该隧道信息(例如,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能够UPF打通该PDU会话的用户面链路,实现DN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SMF接收所述AMF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连接的第四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SMF发送向所述AFM发送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的第四响应消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AFM确定第一SMF,通过AMF确定第一SMF能够降低第二SMF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SMF接收所述第二SMF发送的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SMF向所述第二SMF发送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和所述AMF的标识。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二SMF确定第一SMF,通过第二SMF确定第一SMF能够降低AMF的复杂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第二方面描述的第二SMF侧的方法与第一方面描述的第一SMF侧的方法相对应,第二SMF侧的方法可以参考第一SMF侧的描述,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AMF发送用于请求选择所述第一SMF来处理所述PDU会话的控制信令的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SMF接收所述AMF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SMF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移动管理网元AMF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发送的用于选择管理PDU会话的第一SMF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和所述AMF的标识;
所述AMF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选择所述第一SMF,并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连接的第三请求消息,
在所述AFM接收到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一SMF向所述第二SMF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管理网元AMF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AMF触发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转至连接态的寻呼;
所述AMF根据所述通知消息触发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转至连接态的寻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第三方面描述的AMF侧的方法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相对应,AMF侧的方法可以参考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描述,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策略控制单元PCF生成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第四方面描述的PCF侧的方法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相对应,PCF侧的方法可以参考第一至第三方面的描述,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使得该装置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作为上述各个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执行主体来执行这些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100具体可以包括下列网元: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负责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具有对用户进行认证、切换、位置更新等功能。
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负责保存网络功能和业务信息,支持业务和网络功能的发现功能(即,接受网络功能查询请求,提供所发现的网络功能的信息)。应理解,NRF网元可以和其他任意网元接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因此未在图1中示出。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网元,负责会话管理,包括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的建立、修改、释放等。
可选地,SMF网元具体可以分为中间SMF(intermediate-SMF,I-SMF)网元和锚点SMF(anchor-SMF,A-SMF)网元两种类型,其中,I-SMF网元控制与接入网络接口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即I-UPF),A-SMF网元控制会话锚点UPF网元(即A-UPF)。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鉴权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function,AUSF)网元,具有认证授权业务功能,用于负责密钥的生成以及与UE之间的双向鉴权。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保存有用户的签约数据。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负责用户策略管理,既包括移动性相关策略,也包括PDU会话相关策略,例如,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计费策略等。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UPF是用户面功能,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
可选地,UPF网元具体分为中间-UPF(intermediate-UPF,I-UPF)和锚点UPF(anchor-UPF,A-UPF),其中,I-UPF与接入网RAN连接,A-UPF为会话锚点的UFP,A-UPF又可以称为PDU会话锚点UPF(PDU Session Anchor UPF,PSA),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
可选地,该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用户的PDU会话访问的目的地。
应理解,上述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通过N1接口与AMF通信,UE可以通过RAN接入网络,例如该网络为5G网络,RAN通过N2接口与AMF通信,RAN通过N3接口与UPF通信,具体的,RAN通过N3接口与I-UPF通信,UPF通过N4借口与SMF通信,具体的,I-UPF通过N4接口与I-SMF通信,I-UPF通过N9接口与A-UPF(PSA)通信,A-UPF(PSA)通过N4接口与A-SMF通信,UPF通过N6借口与DN通信,具体的,A-UPF(PSA)通过N6接口与DN通信,AMF通过N11接口与SMF通信,具体的,AMF通过N11借口与I-SMF通信,AMF通过N12接口与AUSF通信,AMF通过N8接口与UDN通信,AMF通过N15接口与PCF通信,可选地,I-SMF通过N16*接口与A-SMF通信,A-SMF通过N10接口与UDM通信,A-SMF通过N7接口与PCF通信,PCF通过N5借口与AF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以终端设备为UE作出了示例性说明,图1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仅仅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现中,该系统架构100的接口名称还可能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RAN设备也可以称之为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
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NR系统中传输点(TRP或TP)、NR系统中的基站(gNB)、NR系统中的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等。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位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小区,具体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当然,上述应用场景100中还可以部署其它的网元,例如,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100可以应用于5G网络以及未来其他可能的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terminal)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中继用户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PDU会话是5G中定义终端设备,例如UE和DN(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提供PDU连接性服务。本申请中PDU会话连接的类型可以是IP,以太网或者非结构数据。5G核心网支持的PDU连接服务,是指提供UE和由DNN确定的DN之间PDU交换的服务。
应理解,终端设备在发起PDU会话建立时可以向AMF网元提供单网络切片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AMF网元基于S-NSSAI、DNN以及其他信息(例如,该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以及本地运营商策略等)确定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被确定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S-NSSAI和DNN为该终端设备建立一个PDU会话。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UE)可以建立多个PDU会话,来连接到相同的DN或者不同的DN。UE也可以建立由不同的UPF提供服务的PDU会话,来连接到相同的DN。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UE可以通过第一UPF连接至第一DN,通过第一UPF和第二UPF连接至第二DN。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多个不同的UPF服务的PDU会话均由一个SMF例如为终端设备的管辖行政区域内的一个SMF(下文称为第二SMF)来管理,这样会存在以下问题:当终端设备由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移动到其他行政区域的情况下,或者虽然该终端设备位于其管辖的行政区域但是该终端设备距离该第二SMF较远时,该终端设备设备的数据传输的控制面会话信令仍然需要经由该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内的该第二SMF进行处理,然而此时终端设备距离该第二SMF较远的位置,会使得上述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长,造成信令时延较大。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图2中的第二SMF为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的SMF(也可以称为远端(remote)SMF),该第二SMF可以管理第一UPF和第二UPF,由图2中的虚线所示,当用户设备位于靠近第一DN较近的位置时,在第一DN(例如,本地(local)DN)发送下行数据触发寻呼时,该寻呼触发信息需要在第一DM发送下行数据到第一UPF后,由该第一UPF通过数据通知消息(Data Notification)向位于远端的第二SMF交互,由位于远端的第二SMF通知AMF,然后触发寻呼(Paging)。由于第二SMF距离该第一UPF的位置较远,会导致通信路径的长度造成信令时延过长。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方案,能够避避免采用该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第二SMF进行处理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而是采用近邻该终端设备的第一SMF管理该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架构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插入第一SMF(例如,可以为本地(local)SMF),后续移动性相关的会话信令可以选择由第一SMF处理,而不会选择第二SMF来处理,如图3中带有对号虚线表示本申请的寻呼信令的触发发送路径。
具体而言,如图3中带有对号虚线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DN(例如,localDN)发送下行数据触发寻呼时,该寻呼触发信息需要在第一DM发送下行数据到第一UPF后,由该第一UPF通过数据通知消息(Data Notification)向近端的第一SMF交互,由近端的第一SMF通知AMF,然后触发寻呼(Paging)。由于该本地的第一SMF距离该第一UPF的位置较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网络性能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下面结合图4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的方法。具体的,如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场景中,图4所示的方法从网元交互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具体的,如图4所示的方法包括:
410,第一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420,在所述第一SMF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所述第一SMF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RRC Inactive),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非RRC Inactive的连接态)。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UE全球唯一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PDU会话ID、N2SM information(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s))、QoS资料(QoS profile(s))、核心网N3接口隧道信息(CN N3Tunnel Info)、切片选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S-NSSAI)、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 indication)等等)、N2信息有效区域(area of validity for N2information)、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retention priority,ARP)、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 indication)、5G QoS标识(5GQoS Identifier,5QI)。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态(Connection Management connected,CM-CONNECTED,)还有一个子状态为RRC Inactive。连接态表示UE与RAN和UPF都有连接;RRC Inactive 态是UE和RAN没有连接,RAN和UPF有连接;空闲态是UE与RAN和UPF都没有连接。在RRC Inactive状态下,如果网络有下行数据包要发,需要通过RAN来发起寻呼(paging),寻呼UE;在空闲态(Connection Management idle,CM-IDLE)下,如果网络有下行数据包要发,需要通过AMF来发起寻呼(paging),寻呼UE。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的管辖区域内的一个SMF称为第二SMF,将近邻该终端设备的SMF称为第一SMF。可选地,该第二SMF也可以称为注册地SMF、归属地SMF或者远端(remote)SMF,该第一SMF也可以称为所在地SMF、近端SMF或者本地(local)SMF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漫游场景下,也可以应用于非漫游场景下,换句话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SMF和第二SMF可以属于同一个PLMN,也可以属于不同的PLMN,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的方法的方案,即避免采用远端的SMF即第二SMF管理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而是通过近端的SMF即第一SMF管理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中。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资源释放、切换的场景,例如,第一SMF处理所述PDU会话的切换信令,如RAN切换;第一SMF处理所述PDU会话的无线资源释放信令,如N2连接释放。即这些寻呼,资源释放以及切换等移动性相关的会话信令终止于第一SMF,而不由远端的第二SMF处理。相应的,在不同的场景下,各个网元的名称、以及网元间交互的信息的名称可以适应性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策略信息还可以是第一SMF处理N1/N2信令处理策略,还可以是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处理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信令的策略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策略信息”还可以称为策略指示、指示策略、管理策略、管理信息或者指示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至少以下两种情况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
情况一:当终端设备处于RRC Inactive状态由RAN触发。
情况二:由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AMF触发。
具体而言,在第一SMF获取到第一UPF发送的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该第一SMF可以根据该策略信息直接向AMF发送第一消息,通知该AMF触发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该第一SMF可以根据该策略信息向RAN发送第一消息,通知该RNA触发终端设备的寻呼,实现第一SMF对PDU会话的管理。
例如,在终端设备从近邻其管辖区域内的第二SMF的位置移动到其他管辖区域位置时,或者从近邻其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第二SMF的位置,移动的其管辖行政区域内离该第二SMF较远的位置的场景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避免采用该终端设备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第二SMF进行处理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而是采用近邻该终端设备的第一SMF管理该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由于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在410中,第一SMF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该策略信息,下面将分别详细说明。
方式一: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在410中,所述第一SMF向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策略信息;
所述PCF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也就是说,第一SMF先向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请求获取该策略信息。在该PCF获取到该第一请求后,将通过第一控制信息向该第一SMF发送该策略信息。
方式二: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在410中,第二SMF向该第一SMF发送该第一控制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一SMF接收第二S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常该策略信是由PCF生成的,这种方式下,第二SMF可以首先从PCF获取该策略信息,然后,该第二SMF向该第一SMF发送包括该策略信息的第一控制信息。
应理解,在该第一控制信息是由该第二SMF发送的情况下,该第一控制信息还可以称为会话管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图4中仅示出了第一SMF从网元PCF或者第二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410中,第一SMF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该策略信息。
方式三: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在410中,所述第一SMF接收A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常该策略信是由PCF生成的,这种方式下,第二SMF可以首先从PCF获取该策略信息,然后,该第二SMF向该AMF发送该策略信息,最后由AMF发送至第一SMF;或者,AMF从PCF直接获取该策略信息,然后再发送至第一SMF。
方式四: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在410中,所述第一SMF获取第一SMF本地配置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或者说,该第一SMF获取的策略信息是系统预配置的。该第一SMF预先已知该策略信息,该第一SMF无需接收其他网元发送的消息。
方式五:
所述第一SMF在本地策略使用时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中本地策略可以为寻呼策略差分(Paging PolicyDifferentiation,PPD);
UPF的信息可以为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信息或者UPF发给SMF数据包包头的DSCP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作为一个可选地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例如:ULCL/BP)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来自于第二SMF,该UPF的配置规则来自于PCF。
第一SMF获取的上述信息可以直接从相应的网元获取,例如,直接从第二SMF获取上下文信息,直接从PCF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也可以间接的获取上述信息,例如,第一SMF通过其他网元的转发获取上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SMF可以从同一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中的全部信息,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也即是说,第一SMF可以从多个网元分别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的部分信息,例如,从PCF直接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从第二SMF直接获取上下文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本申请中,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SMF从UDM获取到的签约信息或者从PCF获取到的信息或者该第二SMF上配置的信息,例如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UE全球唯一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PDU会话ID、N2SMinformation(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s))、QoS资料(QoS profile(s))、核心网N3接口隧道信息(CN N3 Tunnel Info)、切片选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indication)等等)、N2信息有效区域(area of validity for N2 information)、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寻呼策略指示(paging policyindication)、5G QoS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除此之外该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还包括有用户面隧道信息,如PSA1隧道信息PSA2隧道信息
本申请中,UPF配置规则主要用于UPF节点上的分流规则配置如上行数据分流规则,包括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uplink forwarding rules towards LocalPSA and Remote PSA including the PSA1CN Tunnel Info and the PSA2CN TunnelInfo。)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SMF向所述UPF发送所述会话的隧道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向UPF发送该隧道信息(例如,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能够UPF打通该PDU会话的用户面链路,实现DN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该第一SMF代替现有的第二SMF进行PDU会话信令的管理。因此,如何选择该第一SMF或者说选择该第一SMF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该第一SMF,下文将举例进行说明。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AMF选择该第一SMF。
具体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第二SMF向AMF发送用于选择管理PDU会话的第一SMF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和所述AMF的标识;
所述AMF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选择所述第一SMF,并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连接的第四请求消息,
在所述AFM接收到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四请求消息的第四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一SMF向所述第二SMF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第二SMF首先确定需要插入第一SMF,例如,第二SMF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或者检测到新流、AF检查、PCF的汇报等,确定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需要通过第二SMF连到本地DN即第一DN。然后,第二SMF向AMF发送请求,该第二SMF项AMF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请求AMF选择一个SMF进行PDU会话的管理,之后,AFM根第二请求消息携带的信息,例如,S-NSSAI,SUPI的PLMN ID,DNN,UE位置(location)等信息选择该第一SMF。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由第二SMF选择该第一SMF。
具体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所述第二SMF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第二SMF首先确定需要插入第一SMF,例如,第二SMF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或者检测到新流、AF检查、PCF的汇报等,确定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需要通过第二SMF连到本地DN即第一DN。然后,第二SMF根据S-NSSAI,SUPI的PLMN ID,DNN,UE位置(location)等信息确定第二SMF,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请求,请求第一SMF进行PDU会话的管理。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完第一SMF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建立第一SMF与UPF的连接等过程,具体的相关过程的描述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全文中,A向B发送某一消息,例如该消息是上文中的实施例或者下文中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消息、信令或者数据等,可以是由A直接向B发送该消息,也可以是由A间接向B发送该消息。例如,可以是A通过C向B发送该消息,即A将该消息发送至C,然后由C发送至B。在这种情况下,C可以对该消息进行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处理直接将该消息发送至B,并且C获取到该消息后,将该消息向B发送时,该消息的名称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当然,A也可以通过多个网元间接将该消息发送至B,例如,通过C和D间接向B发送该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A、B、C和D可以是图1至图3中的各个网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图1至图3中各个网元的连接关系,网元间消息的传输路径可以进行例如但不限于上述的各种变形。
于此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中E获取某一信息,例如,例如该信息可以是上文中的实施例或者下文中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消息、信令或者数据等,该信息可以来自于F(例如,由F生成),E可以是直接从F获取该信息,也可以是从其他网元获取该信息,例如,从G获取该信息,该信息是G先从F获取,然后E再从G获取该信息。应理解,E获取的某一信息可以从多个网元获取,例如从H获取该信息中的部分信息,从I获取该信息中的另外部分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E、F、G和H可以是图1至图3中的各个网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图1至图3中各个网元的连接关系,网元间信息的传输路径可以进行例如但不限于上述的各种变形。
上文结合图1至图4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的方法。下面结合图5和图6具体的例子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的方法。
图5和图6的区别在于,图5中通过AFM确定第一SMF,图6中通过第二SMF确定第一SMF。
具体地,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具体的,如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
501,第二SMF确定需要连接第一SMF。
例如,第二SMF根据UE的移动或者检测到新流等,确定会话需要连到本地DN。
502,第二SMF向第一AMF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第二SMF向AMF发送第一DN(例如,Local DN)连接需求导致的第一SMF插入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等。
503,AMF选择第一SMF。
例如,AFM根第二请求消息携带的信息,例如,S-NSSAI,SUPI的PLMN ID,DNN,UE位置(location)等信息选择该第一SMF。
504,AMF向第一SMF发送第四请求消息。
具体的,AFM通过向第一SMF发送第四请求消息与第一SMF建立N11连接,该第四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SUPI,PDU会话ID,第一DN信息,AMF ID等信息。
505,第二SMF向AMF发送第四响应消息。
第二SMF对AMF发送的消息进行回复,表示N11连接建立完成。
506,第一SMF选择UPF。
例如,第一SMF根据AMF发送的消息选择UPF,例如,该UPF为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或者BP节点。
507,第二SMF与UPF建立连接。
具体的,第二SMF与UPF建立N4连接。建立连接过程可以为第二SMF向UPF发送建立连接请求消息,UPF回复响应消息,以建立SMF与UPF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建立连接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PF可以为ULCL/BP或者local PSA,或者为ULCL/BP与local PSA合一的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UPF包括ULCL/BP和local PSA,如果ULCL或者BP节点与local PSA分开。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选择local PSA,之后将ULCL/BP与local PSA建立连接。
508、AMF向第二SMF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例如,该第二响应消息包括PDU会话ID,第一SMF ID等信息,应理解,步骤508对应步骤502,508是步骤502的答复。
509,第一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
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策略信息、上下文信息和/或配置规则。其中,图5中示出了由第二SMF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第一SMF获取的第一控制信息中的上述信可以直接从相应的网元获取,例如,直接从第二SMF获取上下文信息,直接从PCF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也可以间接的获取上述信息,例如,第一SMF通过其他网元的转发获取上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SMF可以从同一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中的全部信息,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也即是说,第一SMF可以从多个网元分别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的部分信息,例如,从PCF直接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从第二SMF直接获取上下文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一控制信息的各个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510,第一SMF向UPF发送隧道信息。
例如,该隧道信息为,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向UPF发送该隧道信息,能够UPF打通该PDU会话的用户面链路,实现DN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SMF还可以向UPF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UPF配置规则。
可选地,UPF也可以自己从相应的网元请求获取上下文信息和UPF配置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步骤508可以位于其他位置,只要508位于520之后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上述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见图4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600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具体的,如图6所示的方法包括:
601,第二SMF确定需要连接第一SMF。
例如,第二SMF根据UE的移动或者检测到新流等,确定会话需要连到本地DN。
602,第二SMF选择第一SMF。
例如,第二SMF根据S-NSSAI,SUPI的PLMN ID,DNN,UE位置(location)等信息选择该第一SMF。
603,第二SMF向第一SM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具体的,第二SMF通过向第一SM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与第一SMF建立连接,该第四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SUPI,PDU会话ID,第一DN信息,AMF ID等信息。
604,第一SMF选择UPF。
例如,第一SMF根据AMF发送的消息选择UPF,例如,该UPF为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或者BP节点。
605,第二SMF与UPF建立连接。
具体的,第二SMF与UPF建立N4连接。建立连接过程可以为第二SMF向UPF发送建立连接请求消息,UPF回复响应消息,以建立SMF与UPF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建立连接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PF可以为ULCL/BP或者local PSA,或者为ULCL/BP与local PSA合一的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当UPF包括ULCL/BP和local PSA,如果ULCL或者BP节点与local PSA分开。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选择local PSA,之后将ULCL/BP与local PSA建立连接。
606、第一SMF向第二SMF发送第三响应消息。
例如,该第三响应消息包括PDU会话ID,第一SMF ID等信息,应理解,步骤606对应步骤603,606是步骤603的答复。
607,第一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
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策略信息、上下文信息和/或配置规则。其中,图6中示出了由第二SMF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第一SMF获取的第一控制信息中的上述信可以直接从相应的网元获取,例如,直接从第二SMF获取上下文信息,直接从PCF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也可以间接的获取上述信息,例如,第一SMF通过其他网元的转发获取上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SMF可以从同一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中的全部信息,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网元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也即是说,第一SMF可以从多个网元分别获取该第一控制信息的部分信息,例如,从PCF直接获取UPF的配置规则,从第二SMF直接获取上下文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一控制信息的各个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608,第一SMF向UPF发送隧道信息。
例如,该隧道信息为,PSA1的隧道信息和PSA2的隧道信息。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向UPF发送该隧道信息,能够UPF打通该PDU会话的用户面链路,实现DN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第一SMF还可以向UPF发送上下文信息,以及UPF配置规则。
可选地,UPF也可以自己从相应的网元请求获取上下文信息和UPF配置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步骤606可以位于其他位置,只要606位于603之后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经过上述各步骤后,当第一SMF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所述第一SMF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AMF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AMF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应理解,通过上文图4至图6的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插入完第一SMF后,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SMF实现对PDU会话的管理。具体而言,在具有下行数据传输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参见标准3GPP TS23.502定义的寻呼(paging)流程进行寻呼。即在第二SMF的插入以及规则配置完成后,一但UPF节点收到下行数据,且发现没有N3连接时,向第二SMF发送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之后所述第一SMF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所述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转至连接态的寻呼,从而完成寻呼流程。
应理解,上文中图1至图6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发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至图6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下面结合图7至图11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所述装置700可以是前述的第一SMF该装置700包括:
处理单元710和收发单元720。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SMF本地配置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在本地策略使用时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策略信息;接收所述PC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第二S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P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
图7能够实现上文中图4至图6实施例中由第一SMF完成的各个过程,图7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所述装置800可以是前述的第二SMF该装置800包括:
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
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获取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向所述第一SM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AMF发送用于请求选择所述第一SMF来处理所述PDU会话的控制信令的第二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AMF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图8能够实现上文中图4至图6实施例中由第二SMF完成的各个过程,图8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所述装置900可以是前述的AMF,该装置900包括:
处理单元910和收发单元920。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发送的用于选择管理PDU会话的第一SMF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和所述AMF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选择所述第一SMF,并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建立连接的第三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后,所述收到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SMF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AMF触发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转至连接态的寻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触发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转至连接态的寻呼。
图9能够实现上文中图4至图6实施例中由AMF完成的各个过程,图9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所述装置1000可以是前述的PCF,该装置1000包括:
处理单元1010和收发单元1020。
具体的,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图10能够实现上文中图4至图6实施例中由PCF完成的各个过程,图10中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SMF根据该策略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网元触发对终端设备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一SMF对PDU会话的控制面信令的管理。与第二SMF相比,第一SMF距离UPF的位置较近,因此,PDU会话信令的通信路径较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信令的时延,提升系统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7至图10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对应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图7至图10中的装置可以通过图11中的通信装置1100来实现,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通信装置1100。该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10、收发器1120和存储器1130。其中,处理器1110、收发器1120和存储器11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1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其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为上文中的第一SMF、第二SMF、AMF或者PCF,可以分别与图7、图8、图9或图10对应,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该通信装置1100中的各模块或器件的功能可以参考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存储器11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1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1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与上述各个网元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上述的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上述的各个器件或部分器件可以集成到芯片中实现,如集成到基带芯片中实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1中的收发器也可以是通信接口,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面理解,进行了多种举例说明。然而,这些例子仅仅是一些举例,并不意味着是实现本申请的最佳实现方式。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各个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上文中描述了通信系统中下行传输时通信的方法,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可选地,在上行传输时也可以采用上文类似的方案,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在所述第一SMF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所述第一SMF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MF获取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SMF获取第一SMF本地配置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所述第一SMF在本地策略使用时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所述第一SMF向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策略信息;
所述第一SMF接收所述PC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所述第一SMF接收第二S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SMF向所述UP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
5.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会话管理网元SMF获取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AMF发送用于请求选择所述第一SMF来处理所述PDU会话的控制信令的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SMF接收所述AMF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SMF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SMF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获取到下行数据通知或者下行数据后,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至所述第二状态的寻呼;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SMF本地配置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在本地策略使用时根据来自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向策略控制单元PC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策略信息;接收所述PC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或者,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第二SMF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P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用户面隧道信息。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获取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SMF通知第一网元触发终端设备从第一状态转至第二状态的寻呼的策略;
所向所述第一SMF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移动管理网元AMF,所述第一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RAN,所述第一状态为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非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态的连接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和/或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的配置规则,
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PDU会话的隧道信息,所述配置规则用于配置所述UPF的业务分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AMF发送用于请求选择所述第一SMF来处理所述PDU会话的控制信令的第二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AMF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SMF发送用于请求管理所述PDU会话的第三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SMF发送的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U会话的标识、所述PDU会话的数据网络名、所述AMF的标识。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318003.8A 2018-04-10 2018-04-10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0366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8003.8A CN110366216B (zh) 2018-04-10 2018-04-10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19/079747 WO2019196643A1 (zh) 2018-04-10 2019-03-26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8003.8A CN110366216B (zh) 2018-04-10 2018-04-10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216A true CN110366216A (zh) 2019-10-22
CN110366216B CN110366216B (zh) 2021-07-20

Family

ID=6816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8003.8A Active CN110366216B (zh) 2018-04-10 2018-04-10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6216B (zh)
WO (1) WO2019196643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937A (zh) * 2019-12-04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创建方法、控制方法、会话创建系统、网元及介质
CN113328785A (zh) * 2021-05-27 2021-08-3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对终端的寻呼方法和用于卫星通信的核心网
WO2021208861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方法、策略控制功能设备和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设备
CN114024696A (zh) * 2020-07-16 202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071790A (zh) * 2021-12-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9390A (zh) * 2020-04-03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3588A (zh) * 2020-02-07 2022-09-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寻呼和信令优化
WO2023109344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更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2520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189908B (zh) * 2021-12-17 2024-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9232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rvice dependent inactivity timer
CN203327011U (zh) * 2013-04-30 2013-12-04 珠海银邮光电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Bbu加rru组网架构
WO2016123809A1 (zh) * 2015-02-06 2016-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CN106576228A (zh) * 2014-09-25 2017-04-19 英特尔Ip公司 演进分组核心(epc)中的平滑ue转移
CN106658758A (zh) * 2017-02-10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状态转换方法、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7105501A (zh) * 2016-02-19 2017-08-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网络分片的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339609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08925A1 (ko) * 2016-07-05 2018-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에 대한 페이징의 실패를 mme에게 알리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09825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tunneling protoc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2994B2 (en) * 2016-04-18 2018-11-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network slici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9232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rvice dependent inactivity timer
CN203327011U (zh) * 2013-04-30 2013-12-04 珠海银邮光电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Bbu加rru组网架构
CN106576228A (zh) * 2014-09-25 2017-04-19 英特尔Ip公司 演进分组核心(epc)中的平滑ue转移
WO2016123809A1 (zh) * 2015-02-06 2016-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CN107105501A (zh) * 2016-02-19 2017-08-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网络分片的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339609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08925A1 (ko) * 2016-07-05 2018-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에 대한 페이징의 실패를 mme에게 알리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09825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tunneling protocols
CN106658758A (zh) * 2017-02-10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状态转换方法、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Procedures for the 5G System;Stage 2(Release 15)", 《3GPP TS 23.502 V15.1.0 》 *
HUAWEI, HISILICON: "Control of the Messages triggering Paging at AMF",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5 S2-18114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TS 23.502: Procedures for CM-CONNECTED with RRC inactive state", 《SA WG2 MEETING #122BIS S2-176118》 *
SAMSUNG: "Interaction between AMF and SMF", 《SA WG2 MEETING #118-BIS S2-170263》 *
ZTE: "TS 23.503 New Event trigger in SMF",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4 S2-179268》 *
肖子玉: "5G核心网标准进展综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937A (zh) * 2019-12-04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创建方法、控制方法、会话创建系统、网元及介质
CN115053588A (zh) * 2020-02-07 2022-09-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寻呼和信令优化
CN115039390A (zh) * 2020-04-03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9390B (zh) * 2020-04-03 2023-09-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08861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方法、策略控制功能设备和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设备
CN114024696A (zh) * 2020-07-16 202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328785A (zh) * 2021-05-27 2021-08-3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对终端的寻呼方法和用于卫星通信的核心网
WO2023109344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更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790A (zh) * 2021-12-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790B (zh) * 2021-12-16 2023-05-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B (zh) * 2021-12-17 2024-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2520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216B (zh) 2021-07-20
WO2019196643A1 (zh)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216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224084B2 (en) Method for registering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930540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JP7380780B2 (ja) ソースranノード、無線端末、ターゲットran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05557062B (zh) 用于接近服务的epc增强
CN109155949A (zh) 无线通信中在网络之间的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1043185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层之间交互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519171A (zh) 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0260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知移动性事件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035472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21135187A1 (zh) 一种切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77A (zh) 指示业务分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11011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7113294A (zh) 电信网络呼叫控制
CN109600719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14539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融合网关及系统
TW2012039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local internet protocol offload
CN1146677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psa-upf重定位的装置和方法
CN109862579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3248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474954B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20119833A1 (zh) 网络漫游互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2486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78584A (zh) 切换用户面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60524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和核心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