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180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180B
CN110366180B CN201910682850.7A CN201910682850A CN110366180B CN 110366180 B CN110366180 B CN 110366180B CN 201910682850 A CN201910682850 A CN 201910682850A CN 110366180 B CN110366180 B CN 110366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endly
target user
communication
initiating
friend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180A (zh
Inventor
翟京卿
袁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28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6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6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1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判断发起通信请求的发起用户和相应的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友好关系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在属于有效的友好关系,且满足友好通信条件的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按照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本申请将友好关系设定为屏障,对外不可见,能够提升通信的便捷性和隐蔽性,确保通信数据安全,适用于友好用户之间的短距通信,可有效缓解Wi‑Fi接入、移动网络信号不佳等导致的通信异常问题,以及套餐内的流量重复占用的问题,降低信息外部流转泄露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的智能化和便携终端的大量普及,移动端通信已成为当前主流通信手段,随时、随地的移动端通信成为常态。与之同时,手机木马攻击花样百出,用户对安全、高效、便捷通信的需求不断攀升,移动网络覆盖率和通信效率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通信手段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而且现有通信方法较为固态,主要通过终端设置使用无线或移动网络,或由用户手动选择。但是通信双方的用户的距离较近时,例如都在公司内,按照现有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会存在接入失败、移动网络信号不佳等导致的通信异常问题,还会占用通信双方的流量套餐,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通信方式存在的安全性差、资源占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所述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若为友好关系,则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友好关系有效,则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
若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则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所述友好通信为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优选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
若至少一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否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无效。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则记录该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判断所述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删除该友好关系。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则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各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所述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包括:
按照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友好关系还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所述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若存在,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
若是,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若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不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或者,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没有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则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小于,则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在接收通信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屏蔽所述通信请求,并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若为友好关系,则删除所述友好关系;
若不属于,则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绑定依据和所述备选依据分别包括用户标识或终端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则将所述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阈值,则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所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是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在更换终端和/或通信卡时发送的;
若所述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则将所述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若为友好关系,则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若所述友好关系有效,则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所述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所述友好通信为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优选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若至少一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否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无效。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时,记录该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删除该友好关系。
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各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按照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友好关系还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当存在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或者,当不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时,或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没有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前,判断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屏蔽所述通信请求,并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若不属于,则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出为友好关系时,删除所述友好关系。
优选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绑定依据和所述备选依据分别包括用户标识或终端标识;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友好关系维护模块;
所述友好关系维护模块用于,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所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是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在更换终端和/或通信卡时发送的;
所述友好关系维护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且判断出所述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时,将所述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
本发明通过判断发起通信请求的发起用户和相应的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友好关系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在属于有效的友好关系,且满足友好通信条件的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按照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本申请将友好关系设定为屏障,对外不可见,能够提升通信的便捷性和隐蔽性,确保通信数据安全,适用于友好用户之间的短距通信,可有效缓解Wi-Fi接入、移动网络信号不佳等导致的通信异常问题,以及套餐内的流量重复占用的问题,降低信息外部流转泄露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出无效友好关系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或者用户的终端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持有可通信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具备定位、语音等功能,其内置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红外模块等。
在初始化阶段,在服务器上配置以下参数:友好关系、绑定依据、备选依据、通信类型、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
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起用户是指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目标用户是指该发起用户请求通信的对象。友好关系用于约束用户之间适用于友好通信的关系以及友好等级,可以通过友好关系列表的形式存储。友好通信方式即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蓝牙、红外、共享软件(如华为share)等。友好关系可以存在于两个用户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多用户之间。同一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友好等级,设定不同等级的友好关系,当多个通信请求冲突时,将优先响应等级高的发起用户对应的通信请求。例如,可以将家人、密友设置为一级,朋友设置为二级,同事设置为三级。
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绑定依据可以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备选依据也可以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友好关系中的用户各方可自由选择终端标识或SIM卡号作为绑定依据或者备选依据,各用户的绑定依据以及备选依据不必保持类型一致。
通信类型是指友好通信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否为近距离友好通信。例如,通信类型置为1,表示为友好通信方式;通信类型置为0,表示为常规通信,如,Wi-Fi或移动网络等方式。在友好通信中,友好关系中的各方用户需保持友好通信类型一致。
第一阈值为判断是否删需要除友好关系的依据。
第二阈值为互为友好关系的用户之间约定的约定友好距离的最大值,约定友好距离是指适用友好通信的友好用户之间的距离。第二阈值的大小可根据不同场景确定,但应在常规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允许范围内,如50米之内。例如,对于商场、车站等区域,第二阈值可设定为30米;对于公交车、飞机、列车等区域,第二阈值可设定为15米;对于单位或家庭等区域,多用于面对面通信,第二阈值可设定为8米。
第三阈值为设定友好距离,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的最大距离,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第四阈值为将用户标识作为备选依据的判断依据,第五阈值为将终端标识作为备选依据的判断依据。
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的配置策略如下:
1、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的增补策略。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例如SIM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第四阈值,则将该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第五阈值,则将该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以下举例说明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的增补策略。若用户A与用户B之间互为友好关系,且友好关系为A的终端标识和B的SIM号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当A使用同一SIM号码与B通信达10次(即第四阈值=10)以上,则将A的SIM号码增补为A与B之间友好关系的备选依据。当B使用同一终端与A连续通信达5次(即第五阈值=5)以上时,将B的终端标识增补为B与A之间友好关系的备选依据。
2、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的变更策略。
当用户(包括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更换终端时,或者,更换SIM卡时,或者同时更换终端和SIM卡时,发起友好关系变更请求。若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则将该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具体的,当用户更换终端时,查看相应的友好关系是否有备选依据,如有备选依据,则将备选依据重置为绑定依据。当用户更换SIM卡号码时,查看相应的友好关系是否有备选依据,如有备选依据,则将备选依据重置为绑定依据。当用户同时更换终端和SIM卡号码时,既要更新绑定依据又要更新备选依据,否则删除友好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友好关系发生变更,就将友好关系同步到相关的终端设备。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接收通信请求。
通信请求是发起用户发起的,其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步骤12,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若为友好关系,则执行步骤13。
若判断出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为友好关系,还需进一步确定该友好关系是否有效(即执行步骤13)。
步骤13,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若有效,则执行步骤14。
具体的,可以根据绑定依据,或者,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即步骤14)。
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的具体实现方式后续结合图2再详细说明。
步骤14,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15。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友好通信区域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两方面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若判断出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满足友好通信条件,则允许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即执行步骤15)。
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友好通信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后续结合图4再详细说明。
步骤15,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具体的,可分别向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发送开启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的指令,以分别控制发起用户的终端设备和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开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并建立上述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通过步骤11-15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判断发起通信请求的发起用户和相应的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友好关系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在属于有效的友好关系且满足友好通信条件的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按照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本申请将友好关系设定为屏障,对外不可见,能够提升通信的便捷性和隐蔽性,确保通信数据安全,适用于友好用户之间的短距通信,可有效缓解Wi-Fi接入、移动网络信号不佳等导致的通信异常问题,以及套餐内的流量重复占用的问题,降低信息外部流转泄露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目标用户的顺序。对于“一对多”的通信请求,可以按照通信请求中各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友好通信连接。
在步骤12中,所述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目标用户为多个,则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发起用户和各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在分别判断发起用户和各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存在多个非友好关系,若存在,则针对非友好关系的发起用户和各目标用户,按照各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常规通信连接。
相应的,所述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即步骤15),具体包括:按照各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以下结合图2,详细说明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的流程。如图2所示,所述判断友好关系是否有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判断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说明该友好关系有效;否则,执行步骤22。
具体的,若通信请求中发起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一致,且通信请求中的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与友好关系中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一致,说明该友好关系有效。若通信请求中发起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不一致,或者,通信请求中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与友好关系中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不一致,有可能是友好关系发生了变更,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判断备选依据,来确定友好关系是否有效。
步骤22,判断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说明该友好关系有效;否则,说明该友好关系无效。
具体的,若通信请求中发起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一致,且通信请求中的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与友好关系中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一致,说明该友好关系有效。若通信请求中发起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与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不一致,或者,通信请求中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与友好关系中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不一致,则说明该友好关系无效。
为了保证存储的友好关系的准确性,确保能够快速建立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进一步的,还需要对友好关系进行清理。相应的,如图3所示,若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则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记录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步骤32,判断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大于,则执行步骤33;否则,返回步骤31。
步骤33,删除该友好关系。
进一步的,在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与该无效的友好关系对应的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常规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和步骤31的执行顺序不限,也可以同步执行。
进一步的,友好关系还可以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
以下结合图4,详细说明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友好通信条件的流程。如图4所示,所述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获取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42,判断是否存在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若存在,则执行步骤43;否则,执行步骤46。
具体的,可以通过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查询友好关系,确定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曾经约定了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其中,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可以为单位区域、家庭区域等。
若存在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位于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即执行步骤43);若不存在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则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系统要求的友好通信的距离条件(即执行步骤46)。
步骤43,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位于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若是,则执行步骤44;否则,执行步骤46。
具体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可以以位置坐标范围表示,通过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的位置坐标是否落入约定友好通信区域的位置坐标范围之内,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位于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
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均位于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约定的距离要求(即执行步骤44-45)。若发起用户或目标用户没有位于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则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系统要求的友好通信的距离条件(即执行步骤46)。
步骤44,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
步骤45,判断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执行步骤15;否则,执行步骤46。
具体的,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阈值,说明满足约定的友好通信条件,可以进行友好通信,相应的,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即执行步骤15)。
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说明不满足约定的友好通信条件,需要进一步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满足系统要求的友好通信的距离条件(即执行步骤46)。
步骤46,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小于,则执行步骤15;否则,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常规通信连接。
具体的,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阈值,说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在近距离通信要求的范围之内,则可以进行友好通信,即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即执行步骤15)。
若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说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已超出近距离通信要求的最大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互为友好关系,但是二者也无法建立友好通信,因此只能通过常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即建立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的常规通信连接。
通过步骤41-46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约定友好通信区域以及最大约定友好通信距离(即第二阈值),并进行相应的判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个性化设定友好通信的发生区域及通信距离,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设置近距离通信的最大距离(即第三阈值),并进行相应的判断,可以保证友好通信能够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在接收通信请求(即步骤11)之后、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即步骤12)之前,如图5所示,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判断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执行步骤52;否则,执行步骤12。
具体的,将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与预设的黑名单相匹配,若匹配上,说明相应用户在黑名单上,则屏蔽该通信请求(即执行步骤52),既不进行友好通信,也不进行常规通信。若未匹配上,说明相应用户不在黑名单上,则进一步进行友好关系的判断,即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即执行步骤12)。
步骤52,屏蔽通信请求。
步骤53,根据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若为友好关系,则执行步骤54;否则,结束流程。
具体的,在屏蔽该通信请求后,进一步进行友好关系的判断,若判断出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互为友好关系,由于该友好关系中的用户已在黑名单上,因此,删除该友好关系(即执行步骤54)。若判断出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为非友好关系,由于之前已经屏蔽了该通信请求,因此,可以直接结束流程。
步骤54,删除友好关系。
通过步骤51-54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黑名单并进行相应的判断,可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可以将推销电话、骚扰电话等加入黑名单,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61、判断模块62和通信模块63。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判断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若为友好关系,则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若所述友好关系有效,则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所述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信模块63用于,在判断模块62判断出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所述友好通信为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优选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判断模块6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若至少一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否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无效。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64和第一处理模块65,记录模块64用于,当判断模块62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时,记录该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第一处理模块65还用于,判断所述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删除该友好关系。
优选的,判断模块62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各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通信模块63具体用于,按照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友好关系还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判断模块6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当存在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62还用于,当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或者,当不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时,或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没有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通信模块63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62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前,判断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屏蔽所述通信请求,并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若不属于,则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如图8所示,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66,第二处理模块66用于,当判断模块62判出为友好关系时,删除所述友好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绑定依据和所述备选依据分别包括用户标识或终端标识;如图9所示,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友好关系维护模块67,友好关系维护模块67用于,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所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是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在更换终端和/或通信卡时发送的。
友好关系维护模块67还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且判断出所述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时,将所述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所述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若为友好关系,则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友好关系有效,则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
若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则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所述友好通信为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包括:
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
若至少一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否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无效;
其中,所述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所述备选依据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
所述友好关系还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所述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若存在,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
若是,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不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或者,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没有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则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小于,则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互为友好关系的用户之间约定的约定友好距离的最大值;所述第三阈值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的最大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则记录该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判断所述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删除该友好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则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各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所述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包括:
按照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通信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屏蔽所述通信请求,并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若为友好关系,则删除所述友好关系;
若不属于,则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绑定依据和所述备选依据分别包括用户标识或终端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则将所述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若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阈值,则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所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是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在更换终端和/或通信卡时发送的;
若所述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则将所述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携带有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若为友好关系,则判断所述友好关系是否有效;若所述友好关系有效,则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满足预设的友好通信条件;所述友好关系为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所述友好通信为预设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绑定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若至少一者不一致,则判断所述通信请求中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分别与所述友好关系中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的备选依据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有效;否则,相应的友好关系无效;
所述友好关系还包括与发起用户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当存在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小于,则满足所述友好通信条件;其中,所述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所述备选依据为终端标识或者SIM卡号;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或者,当不存在与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约定友好通信区域时,或者,当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没有位于所述约定友好通信区域内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互为友好关系的用户之间约定的约定友好距离的最大值;所述第三阈值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的最大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友好关系无效时,记录该友好关系的无效次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无效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删除该友好关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根据预设的友好关系和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各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当所述目标用户为多个时,所述通信请求中还包括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按照各所述目标用户的顺序建立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友好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之前,判断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是否属于预设的黑名单,若属于,则屏蔽所述通信请求,并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以及,若不属于,则根据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友好关系,判断所述发起用户和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友好关系;
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出为友好关系时,删除所述友好关系。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用户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分别包括绑定依据和备选依据,所述绑定依据和所述备选依据分别包括用户标识或终端标识;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友好关系维护模块;
所述友好关系维护模块用于,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终端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用户标识对应的通信卡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将所述用户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当发起用户的绑定依据为用户标识,且所述发起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与友好关系中相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友好通信的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该发起用户的备选依据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所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是所述发起用户和/或所述目标用户在更换终端和/或通信卡时发送的;
所述友好关系维护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友好关系变更请求,且判断出所述友好关系中相应的发起用户信息和/或目标用户信息包括备选依据时,将所述备选依据设置为绑定依据。
CN201910682850.7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66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850.7A CN11036618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850.7A CN11036618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180A CN110366180A (zh) 2019-10-22
CN110366180B true CN110366180B (zh) 2022-04-29

Family

ID=6822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850.7A Active CN11036618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618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221A (zh) * 2006-06-15 2009-06-1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使用联系人信息得到改善的短距离连接可用性
CN105407455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间的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51184A (zh) * 2014-09-30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412909A (zh) * 2016-10-19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6933B1 (ko) * 2011-03-03 2018-0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연결 방법
CN103856993B (zh) * 2012-12-06 2016-08-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380615B2 (en) * 2014-06-19 2016-06-28 Verizon Telematics Inc. Managing a group of wireless devices in close proximity
CN105007561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和一种移动终端
CN108616648A (zh) * 2018-03-15 2018-10-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间关系建立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221A (zh) * 2006-06-15 2009-06-1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使用联系人信息得到改善的短距离连接可用性
CN105451184A (zh) * 2014-09-30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5407455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间的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2909A (zh) * 2016-10-19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180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4055B2 (en) Method for a secure detach procedure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732948B2 (ja) 仮想ユーザ識別モジュール認証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200568B (zh) 移动通信电子sim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60235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d device discovering another end device
CN103874065A (zh) 一种判断用户位置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23088A1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41272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6711382A (zh) 用于在卫星通信网络中处置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792166A (zh) 邻近请求方法、邻近请求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网络实体
CN11036618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85583B (zh) 网络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7493573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信令分析方法
EP3997897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tilizing an exposure func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271230A (zh) 一种获取移动管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8339B (zh) 内网用户设备与运营商网络建立连接的方法、基站侧设备
CN102026197A (zh) Wapi数字证书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US9641998B2 (en) Technique for preparing a roaming oper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JP6749882B2 (ja) 移動管理装置と連携したシステムのユーザ識別方法、アクセス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005962B (zh) 无线通信网络注册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US202300560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bnormal roaming request
CN114697945B (zh) 发现响应消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发现消息的处理方法
US20230084955A1 (en) Activation of One of a Maximum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CN112689284B (zh) 无线网络密码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33498B (zh) 一种终端的通信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530620A (zh) 一种直接发现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