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168A -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168A
CN110366168A CN201910677999.6A CN201910677999A CN110366168A CN 110366168 A CN110366168 A CN 110366168A CN 201910677999 A CN201910677999 A CN 201910677999A CN 110366168 A CN110366168 A CN 110366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packet
address
mobile terminal
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7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79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6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包括:将主卡的私网IP地址发送给应用系统;目标服务器接收主、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与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将主、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发送的IP包分别进行地址封装,目标为主、副卡公网IP地址,主卡和副卡分别接收主、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将主卡接收的IP包直接转发给应用系统,将副卡接收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应用系统。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主卡和副卡捆绑按比例分配并共同提供互联网业务,实现移动终端高速上网,有效解决了用户在访问高速率的互联网业务时对上网速率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双卡双通移动终端是比较普及的配置,双卡是指移动终端上有两个卡槽,能够安装两个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每个USIM/SIM卡可以支持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制式,两个USIM/SIM卡可以属于同一个运营商,也可分属于不同运营商。双通功能的手机可以支持两个USIM/SIM卡同时上网和通话,并且两个USIM/SIM卡可以支持不同网络制式。
双卡双通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业务时,一般是选择主卡承载业务,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选择副卡承载业务,没有根据当前主卡网络情况和副卡网络情况及访问的互联网业务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主卡还是副卡,更没有提供将主卡和副卡捆绑共同提供互联网业务的方法。当双卡双通移动终端用户访问高速率的互联网业务,如游戏业务时,对上网速率的要求较高,有可能出现一个USIM/SIM卡承载游戏业务不能保证游戏实时性操作性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访问高速率的互联网业务,一个USIM/SIM卡无法满足上网速率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和副卡,所述方法包括:
主卡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流程,获取主卡的私网IP地址,并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副卡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流程,获取副卡的私网IP地址;
主卡和副卡均向目标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且主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信息,副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目标服务器接收到主卡和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所述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分别发送给主卡和副卡;
主卡接收主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副卡接收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随后移动终端在预设的时长内将封装的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的IP包发送给主卡,以及将分配给副卡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
主卡通过主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副卡通过副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主卡网关为PDN GW(Packet Data Network-Gate Way,分组数据网网关)或GGSN(Gateway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所述副卡的网关为PDN GW或GGS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主卡网关、副卡网关和目标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和副卡;
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和主卡及副卡之间还设置有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指示主卡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流程,获取主卡的私网IP地址,并将主卡获得的私网IP地址发送给应用系统;并且,
指示副卡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流程,获取副卡的私网IP地址;以及,
分别通过主卡和副卡向目标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在主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在副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接收到主卡和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所述目标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分别发送给主卡和副卡;
所述主卡用于接收主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所述副卡用于接收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主卡发送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将副卡发送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定时器,在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之前: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以及,在第一定时器预设的时长内,将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的IP包发送给主卡,将分配给副卡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
所述主卡还用于通过主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所述副卡还用于通过副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的,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之前还用于:
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定时器,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启动第二定时器,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所述副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两个IMEI进行绑定,及副卡公网IP地址与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在通信模块内将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根据主卡及副卡网络类型按照比例通过主卡和副卡发送到目标的互联网服务器,并将目标服务器发送给终端的IP包按照目标服务器接收时的比例发送给主卡和副卡,再将主、副卡接收的IP包通过通信模块使用主卡的私网IP地址发送到应用系统,通过主卡和副卡捆绑按比例分配IP包并共同提供互联网业务,实现移动终端高速上网,有效解决了用户在访问高速率的互联网业务时对上网速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的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和副卡,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主卡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流程,获取主卡的私网IP地址,并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步骤S2:副卡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流程,获取副卡的私网IP地址;
步骤S3:主卡和副卡均向目标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且主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副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目标服务器接收到主卡和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步骤S4: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所述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分别发送给主卡和副卡;
步骤S5:主卡接收主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副卡接收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双卡双通移动终端有主卡和副卡,主卡可以为SIM卡或USIM卡,副卡也可以为SIM卡或USIM卡,主卡和副卡可以属于同一个运营商,也可以属于不同运营商;移动终端在应用系统和主卡及副卡之间设置一个专门的通信模块,用于将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到主卡和副卡上,将主卡和副卡接收的IP包发送给应用系统;主、副卡附着在网关上后会获取到网关分配的私网IP地址,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使用主卡的私网IP地址,通过通信模块和主卡及副卡进行数据交互。
应用系统是在移动终端中进行数据处理的各种应用,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如游戏、浏览器、播放器等;目标服务器是应用系统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互联网业务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将移动终端主卡公网IP地址与两个IMEI进行绑定,所述两个IMEI指主卡的IMEI和副卡的IMEI,同时也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使目标服务器可以同时接受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发送给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通过主卡和副卡附着的接入网的复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效果。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随后移动终端在预设的时长内将封装的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的IP包发送给主卡,以及将分配给副卡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
主卡通过主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副卡通过副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应用系统将封装后的IP包先发送给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设定定时器,在设定的时长内,将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按照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将IP包按要求分配给主卡和副卡,随后重新计时,重复上述步骤,使应用系统的IP包能够连续不断的发送到目标服务器。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
通信模块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根据网络类型,确定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如主卡和副卡网络类型相同,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相等;如主卡网络类型是4G,副卡网络类型是3G,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是5~10:1;如主卡网络类型是3G,副卡网络类型是2G,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是50~100:1,根据终端所属网络和运营商选择具体的数值。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目标服务器接收到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发送的IP包后,依据IP包内的序号将去掉包头的IP包按照顺序发送给上层应用系统,上层应用系统根据业务请求将下发的数据发送到目标服务器,在目标服务器设置第二定时器,可以通过在预设时间内主卡和副卡发送的IP包数量获取主卡和副卡承担的数据流量业务比例,第二定时器和第一定时器设定的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主卡和副卡上传到目标服务器的IP包数量比例和从目标服务器下载的IP包数量比例也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当移动终端启动访问互联网业务时,通信模块向用户弹出一个提示框是否启动接入网复用业务,实施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用户确定后,通信模块获取主卡私网IP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主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所述副卡的网关为PDN GW或GGSN。
GGSN网关为GPRS支持节点,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如ISDN、PSPDN和LAN等;GGSN可以将GSM网中的GPRS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将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的TCP/IP或X.25网络;PDN GW类似于GGSN网元的功能,为EPC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用户的会话管理和承载控制、数据转发、IP地址分配以及非3GPP用户接入等功能。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主卡网关2、副卡网关3和目标服务器4;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11和副卡12;
在移动终端1的应用系统和主卡11及副卡12之间还设置有通信模块13;
所述通信模块13用于指示主卡11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2的流程,获取主卡11的私网IP地址,并将主卡11获得的私网IP地址发送给应用系统;并且,
指示副卡12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3的流程,获取副卡12的私网IP地址;以及,
分别通过主卡11和副卡12向目标服务器4发出访问请求,在主卡11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1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11和副卡12的IMEI信息,在副卡12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1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11和副卡12的IMEI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器4用于接收到主卡11和副卡12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所述目标服务器4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1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1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2和副卡网关3分别发送给主卡11和副卡12;
所述主卡11用于接收主卡网关2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13,所述副卡12用于接收副卡网关3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13,所述通信模块13还用于将主卡11发送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1的应用系统,将副卡12发送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1的应用系统。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通信模块13包括第一定时器131,在目标服务器4接收移动终端1发送的IP包之前:
所述通信模块13还用于接收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以及,在第一定时器131预设的时长内,将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11和副卡12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11的IP包发送给主卡11,将分配给副卡12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12;
所述主卡11还用于通过主卡网关2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4;所述副卡12还用于通过副卡网关3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4。
进一步的,通信模块13用于接收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之前还用于:
获取主卡11和副卡12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1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11和副卡12的IP包数量比例。
进一步的,目标服务器4还包括第二定时器41,目标服务器4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1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4启动第二定时器41,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1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网关2为PDN GW或GGSN;所述副卡网关3为PDN GW或GGSN。
对于本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和副卡,所述方法包括:
主卡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流程,获取主卡的私网IP地址,并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副卡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流程,获取副卡的私网IP地址;
主卡和副卡均向目标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且主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副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目标服务器接收到主卡和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所述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分别发送给主卡和副卡;
主卡接收主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副卡接收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其接收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随后移动终端在预设的时长内将已封装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的IP包发送给主卡,以及将分配给副卡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
主卡通过主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副卡通过副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IP包之前还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所述副卡的网关为PDN GW或GGSN。
6.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主卡网关、副卡网关和目标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卡和副卡;
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和主卡及副卡之间还设置有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指示主卡启动附着到主卡网关流程,获取主卡的私网IP地址,并将主卡获得的私网IP地址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并且,
指示副卡启动附着到副卡网关流程,获取副卡的私网IP地址;以及,
分别通过主卡和副卡向目标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在主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在副卡的访问请求中包含移动终端的类型是双卡双通终端及主卡和副卡的IMEI信息;
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主卡和副卡的访问请求后将主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以及将副卡公网IP地址与这两个IMEI进行绑定,并通过这两个IMEI将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进行关联;
所述目标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去掉包头后发送到上层应用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其中目标IP地址分为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然后通过主卡网关和副卡网关分别发送给主卡和副卡;
所述主卡用于接收主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所述副卡用于接收副卡网关发送的IP包,并将接收到的IP包发送给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主卡发送的IP包直接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及将副卡发送的IP包的目标IP地址替换为主卡私网IP地址后转发给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定时器,在目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之前: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的IP包,以及,在第一定时器预设的时长内,将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已封装IP包按照预设的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进行划分,然后按预设的比例将分配给主卡的IP包发送给主卡,以及将分配给副卡的IP包的源IP地址替换为副卡私网IP地址后发送给副卡;
所述主卡还用于通过主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所述副卡还用于通过副卡网关将其接收的IP包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模块接收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以主卡私网IP地址为源IP地址封装的IP包之前还用于:
获取主卡和副卡当前状态下的接入网网络类型,再根据接入网网络类型,确定移动终端的应用系统发送的IP包分配给主卡和副卡的IP包数量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目标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定时器,目标服务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具体包括:
目标服务器启动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预设的时长内,统计主卡公网IP地址和副卡公网IP地址分别发送的IP包数量比例,再按照所述IP包数量比例将上层应用系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IP包分别进行对应的目标IP地址封装。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所述副卡网关为PDN GW或GGSN。
CN201910677999.6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366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99.6A CN110366168A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99.6A CN110366168A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168A true CN110366168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7999.6A Pending CN110366168A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616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05864A1 (en) * 2013-06-20 2016-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dual-card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CN105763464A (zh) * 2016-01-29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32847A1 (en) * 2016-02-02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based inter-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068315A (zh) * 2018-10-08 2018-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访问互联网业务方法及模组、移动终端、数据访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05864A1 (en) * 2013-06-20 2016-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dual-card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CN105763464A (zh) * 2016-01-29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32847A1 (en) * 2016-02-02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based inter-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068315A (zh) * 2018-10-08 2018-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访问互联网业务方法及模组、移动终端、数据访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2878B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网络流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KR100605837B1 (ko) 데이터전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다중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US869350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accessing 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WO2011106984A1 (zh) 移动终端并行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068633A (zh) Lte增强网络中用于rrc空闲模式的智能拥塞控制
CN101150497A (zh) 移动通信中多数据包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533609B (zh) 移动终端多apn网络通道并发网络系统及其创建方法
CN101997916B (zh) 一种基于网络进行文件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92272A (zh) 一种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2625417B (zh) 一种实现多制式无线终端绑定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33669A (zh) 移动终端多apn网络并发系统及其联网方法
CN106332183A (zh) 流量的控制、控制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376099A (zh) 基于lte和wifi网络同时下载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28697B (zh) 基于capwap协议的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DE60130498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rägerberechtigung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netzwerk
CN105873011B (zh) 集群业务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594892B (zh) 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1489259B (zh) 数据业务处理方法、系统以及接入网
CN110366168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53192B (zh) 一种建立邻近通信的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4980509B (zh)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无固定公网ip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068315B (zh) 访问互联网业务方法及模组、移动终端、数据访问系统
CN109889969A (zh) 用于通过接入节点托管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96860A (zh) 虚拟sim卡实现方法、装置、sim服务器及终端
CN108307537A (zh) 一种报文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