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2916A -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2916A
CN110362916A CN201910624162.5A CN201910624162A CN110362916A CN 110362916 A CN110362916 A CN 110362916A CN 201910624162 A CN201910624162 A CN 201910624162A CN 110362916 A CN110362916 A CN 110362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ontainer
preset quantity
space
algorith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41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2916B (zh
Inventor
雒冬梅
潘金龙
姚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ft Green 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anto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anto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anto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41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2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2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8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for manufact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几何信息,灵活选用合理的模型布局方式,提高了模型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对模型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Description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模具产品制造过程中,铸造师把加热后的金属溶液加注到具有特定形状空腔的模子中,冷却后得到与空腔形状一致的产品,最为常见的模子是用型砂制作而成的,型砂流动性好、成型容易且价格低廉,因此,在铸造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传统工艺生产中,砂模靠人工生产,并人工将型砂装到砂箱中,进行压实造型,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较低。随后,人工作业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即使用铸造机进行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作业效率得以提升,产品质量也得以提高。但是,在将型砂装到砂箱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装箱利用率较低的缺陷,装箱的智能规划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以提高模型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对模型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模型布局规划的智能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该装置包括:
模型几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第一布局模块,用于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第二布局模块,用于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待装箱的各个模型的几何信息,确认各个模型结构是否规则,如果各个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各个模型进行立体布局;如果各个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模型容器中对各个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实现了根据模型的几何信息,灵活选用合理的模型布局方式的效果,提高了模型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对模型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模型布局规划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铸件生产过程中,将模型放入模型容器中,例如将型砂放入沙箱中,对模型容器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在任意的计算设备上,例如电脑或笔记本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可以包括:
S110、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本实施例中,模型即铸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模具。模型几何信息用于描述模型的空间尺寸和空间结构等信息。在模型容器的空间布局规划过程中,待处理的模型数量与实际的生产需求有关,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用户可以启用计算设备上的软件系统,导入预先编好的各个模型的配置文件,使得计算设备从该配置文件中获取模型的几何信息;或者计算设备利用用户手动输入的各个模型配置信息,获取模型的几何信息。
S120、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计算设备根据各个模型的几何信息,可以对模型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将模型结构进行可视化展示。如果分析确定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进行布局规划,例如将各个模型使用合理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等进行包围,结合模型容器的空间尺寸,进行布局规划。其中,规则类结构体是相对于异形结构体或者复杂结构体等非规则结构体而言,指模型的整体结构形状比较均匀,且不存在结构中空或者结构表面不平整的情况,将模型摆放在一起后,模型之间的间隔比较小。关于预设数量的模型是否属于规则类结构体的判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例如,如果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中属于规则结构体的模型数量超过数量阈值(该值可以适应性设置,例如模型总数量的90%),则将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均归类为规则类结构体;如果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中属于规则结构体的模型数量不超过数量阈值,则将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均归类为非规则类结构体。规则类结构体和非规则类结构体分别是对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结构的总体趋势的一种反应。对于规则类结构体和非规则类结构体,分别采用不同的布局规划方式。
可选的,利用基于包装盒的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包括:基于多约束条件,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其中,多约束条件包括关于模型位置、模型摆放朝向、模型间距和模型重心中至少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常只考虑一种约束因素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使用多约束条件,使得模型容器的空间布局规划更加符合实际的铸件生产过程,布局结果的实际应用性更强。其中,模型位置是指模型在容器中的预设摆放位置,包括模型与容器底面和容器壁的距离;模型摆放朝向是指模型在容器中的具体摆放姿态;模型间距是指相邻的两个模型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上,相邻模型的相邻平面之间距离。根据不同的铸件需求以及不同制造商的要求,对模型位置、模型摆放朝向、模型间距和模型重心等约束条件的考虑可以各不相同,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利用包围盒算法得到的布局结果进行优化,其中,模拟退火算法按照设定数据长度进行计算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利用包围盒算法,可以对各个模型在容器中的整体布局方式进行合理规划,相当于一个整体上最优的规划结果,进一步的,可以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整体布局结果进行局部优化,从而得到更优的模型布局结果。在模拟退火算法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将参与计算的相关数据统一映射为设定数据长度,例如32位(bit),以保证算法的正常执行。
S130、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如果当前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例如异形结构或复杂结构,将各个模型直接进行非嵌套式的摆放时,相邻模型之间的间隔可能会比较大,或者部分模型属于中空类结构时,模型中空部分的空间未被利用,导致模型容器的整体空间利用率较低。此时,考虑各个模型的实际结构,如果存在中空类的结构或者有凹陷部分的结构,则将该中空部分或凹陷部分的空间也加以利用,将空间尺寸相适应的模型嵌套在该中空部位或者凹陷部位,实现对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待装箱的各个模型的几何信息,确认各个模型结构是否规则,如果各个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各个模型进行立体布局;如果各个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模型容器中对各个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实现了根据模型的几何信息,灵活选用合理的模型布局方式的效果,提高了模型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对模型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自动化布局规划的使用,提高了模型布局规划的智能性。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与扩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S220、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S230、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根据每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利用预设包围盒将每个模型包围,得到预设数量的包围体。
其中,预设包围盒可以包括与模型结构相适应的任意规则结构,例如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等。
S240、按照预设切分方式,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切分,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其中,目标结构块是指空间被对应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小于占有阈值的结构块。
预设切分方式中定义了具体的切分尺寸,该切分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示例性的,某个模型使用最小正方体进行包围,该正方体的尺寸为20cm x20cmx20cm,按照2mm x2mm x2mm切分尺寸对该正方体进行切分,可以得到大量的切分结构块,然后依据模型结构,确定得到的每个切分结构块被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如果切分结构块完全被模型结构填充,即该切分结构块被模型结构完全占有;如果切分结构块没有被模型结构完全填充,则按照该切分结构块中包含的模型结构体积与切分结构块自身体积的比值,确定该切分结构块的空间占有程度。当确定出各个切分结构块被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后,将空间占有程度小于占有阈值(该值可以适应性设置)的切分结构块确定为目标结构块,此时,各个目标结构块按照在包围体中的原始位置进行组合,可以确定出一个未被利用的空间,从而在模型布局过程中将该空间部分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可以在该空间中布局目标模型,以实现对容器空间的充分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目标结构块可以是通过一次切分或者至少两次切分后得到,在保证可以得到空间占有程度小于占有阈值的目标结构块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具体的切分次数不作具体限定。
S250、在由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所组成的子空间中,布局与子空间相适应的目标模型。
可选的,按照预设切分方式,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切分,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包括: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初始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一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其中,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八叉树算法;
基于空间占有程度小于第一占有阈值的第一候选结构块,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算法继续进行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
根据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与第二占有阈值的关系,重复执行上述切分操作,直至满足切分结束条件,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切分结束条件用于定义确定出模型结构中可利用的空间部分的时机。
以八叉树算法为例,首先将某个模型对应的包围体切分为8个第一候选结构块,并确定每个第一候选结构块被该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对于空间占有程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占有阈值的第一候选结构块,无需进行再次拆分,可以认为当前第一候选结构块中不存在可以被再次利用的空间部分;对于空间占有程度小于第一占有阈值的第一候选结构块,可以认为当前第一候选结构块中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空间部分,因而继续对第一候选结构块进行切分,得到8个第二候选结构块,并确定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被对应的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对于空间占有程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占有阈值的第二候选结构块,无需进行再次拆分,可以认为当前第二候选结构块中不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空间部分;对于空间占有程度小于第二占有阈值的第二候选结构块,可以认为当前第二候选结构块中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空间部分,因而继续对第二候选结构块进行切分,得到8个第三候选结构块,重复执行第三候选结构块被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以及空间占有程度与第三占有阈值的关系比较的操作,如果当前第三候选结构块的空间占有程度均小于第三占有阈值,可以将当前的第三候选结构块均作为目标结构块,并结束包围体的切分操作,即当前已经完全确定出模型结构中可以被利用的空间部分,进而可以在该空间部分布局相适应的目标模型。其中,第一占有阈值、第二占有阈值和第三占有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计算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待装箱的各个模型的几何信息,确认各个模型结构是否规则,如果各个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各个模型进行立体布局;如果各个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预设切分方式对各个模型的包围体进行切分,确定出各个模型结构中可以被利用的空间部分,从而在模型布局过程中将该空间部分进行合理利用,实现了根据模型的几何信息,灵活选用合理的模型布局方式的效果,提高了模型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对模型容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在模型的包围体切分过程中,树状数据结构算法的利用,提高了切分效率,进而提高了容器空间布局规划的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铸件生产过程中,将模型放入模型容器中,例如将型砂放入沙箱中,对模型容器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的情况。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在任意的计算设备上,例如电脑、笔记本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可以包括模型几何信息获取模块310、第一布局模块320和第二布局模块330,其中:
模型几何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第一布局模块320,用于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第二布局模块330,用于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可选的,第一布局模块320具体用于:
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基于多约束条件,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其中,多约束条件包括关于模型位置、模型摆放朝向、模型间距和模型重心中至少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
可选的,第二布局模块330包括:
模型包围单元,用于如果根据模型几何信息确定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根据每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利用预设包围盒将每个模型包围,得到预设数量的包围体;
包围体切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切分方式,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切分,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其中,目标结构块是指空间被对应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小于占有阈值的结构块;
模型布局单元,用于在由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所组成的子空间中,布局与子空间相适应的目标模型。
可选的,包围体切分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初始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一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
基于空间占有程度小于第一占有阈值的第一候选结构块,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算法继续进行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
根据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与第二占有阈值的关系,重复执行上述切分操作,直至满足切分结束条件,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
可选的,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包括八叉树算法。
可选的,在第一布局模块320执行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的操作之后,该装置还包括:
布局结果优化模块,用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利用包围盒算法得到的布局结果进行优化,其中,模拟退火算法按照设定数据长度进行计算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本发明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设备4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设备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计算设备412可以是电脑或者笔记本等。
如图4所示,计算设备4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设备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6,存储装置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428和处理器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ubversiveAllianc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计算设备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设备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计算设备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42的程序/实用工具4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设备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终端、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设备412交互的终端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设备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终端进行通信的任何终端(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22进行。并且,计算设备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4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计算设备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设备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包装盒的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包括:
基于多约束条件,利用所述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其中,所述多约束条件包括关于模型位置、模型摆放朝向、模型间距和模型重心中至少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包括:
根据每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利用预设包围盒将每个模型包围,得到所述预设数量的包围体;
按照预设切分方式,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切分,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其中,所述目标结构块是指空间被对应模型结构占有的程度小于占有阈值的结构块;
在由所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所组成的子空间中,布局与所述子空间相适应的目标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切分方式,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切分,得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包括: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对每个包围体进行初始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一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
基于空间占有程度小于第一占有阈值的第一候选结构块,利用所述树状数据结构算法继续进行切分,并确定切分得到的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
根据每个第二候选结构块的空间被对应的模型结构所占有的程度与第二占有阈值的关系,重复执行上述切分操作,直至满足切分结束条件,得到所述每个包围体的至少两个目标结构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数据结构算法包括八叉树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利用所述包围盒算法得到的布局结果进行优化,其中,所述模拟退火算法按照设定数据长度进行计算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7.一种模型容器立体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几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数量的模型几何信息;
第一布局模块,用于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利用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立体布局;
第二布局模块,用于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非规则类结构体,则通过考虑各个模型的空间结构,在所述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结构嵌套式的立体布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布局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根据所述模型几何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属于规则类结构体,则基于多约束条件,利用所述包围盒算法,在模型容器中对所述预设数量的模型进行布局,其中,所述多约束条件包括关于模型位置、模型摆放朝向、模型间距和模型重心中至少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
CN201910624162.5A 2019-07-11 2019-07-11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0362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4162.5A CN110362916B (zh) 2019-07-11 2019-07-11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4162.5A CN110362916B (zh) 2019-07-11 2019-07-11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2916A true CN110362916A (zh) 2019-10-22
CN110362916B CN110362916B (zh) 2023-09-26

Family

ID=6821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4162.5A Active CN110362916B (zh) 2019-07-11 2019-07-11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291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32646A1 (en) * 2016-07-26 2018-02-01 Mitek Holdings, Inc. Design-model management using a geometric criterion
CN107978018A (zh) * 2017-12-22 2018-05-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18022A (zh) * 2018-09-18 2019-01-01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9615691A (zh) * 2018-11-27 2019-04-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积木模型生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32646A1 (en) * 2016-07-26 2018-02-01 Mitek Holdings, Inc. Design-model management using a geometric criterion
CN107978018A (zh) * 2017-12-22 2018-05-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18022A (zh) * 2018-09-18 2019-01-01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9615691A (zh) * 2018-11-27 2019-04-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积木模型生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伊俊敏等: "基于嵌套问题的半圆轴瓦单元化装箱设计与容器选择", 《机械工程学报》 *
何再明 等: "人机结合的智能虚拟布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宗立成等: "智能虚拟布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运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王若恩: "集装箱智能化最优布局的算法建模与仿真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裴小兵等: "货物空腔背景下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装载设计优化研究", 《工业工程与管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2916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7226B (zh) 四边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参数化模型重建
US640773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tical modeling
CN104077446B (zh) 从数字化三维模型中提取二维电气施工图的方法及系统
EP3525175A1 (en) Designing a part manufacturable by milling operations
US10394221B2 (en) 3D printing using 3D video data
CN106681730B (zh) 便于普通设计师创造vr内容的系统及方法
US11663779B2 (en)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stylized quad-meshes from tri-meshes
CN110717967A (zh) 面向大场景模型web端动态渲染LOD处理方法
CN103353866A (zh) 一种支持xna技术的三维模型文件格式转换方法
EP3910601B1 (en) Method for preserving shapes in solid model when distributing material during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Mousel A massively parallel adaptive sharp interface solver with application to mechanical heart valve simulations
CN103309676B (zh) 用于海洋数值模拟ROMS的Web服务封装方法以及系统
CN107451271A (zh) 一种哈希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2916A (zh) 模型容器立体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07330209B (zh) 一种基于参数化设计的造型墙智能模板实现方法
CN106327566A (zh) 虚拟现实三维道路的生成方法
CN115330971B (zh) 一种面向渲染性能优化的几何模型轻量化方法
KR101640913B1 (ko) 단위 특징형상 단순화를 이용한 cad 모델의 특징형상기반 단순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EP3910602B1 (en) Method for preserving shapes in solid model when distributing material during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with distance fields
Abbasinejad et al. Surface patches for 3D sketching
CN110458931B (zh) 一种基于lod等级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1470488B1 (ko) V 사이클을 이용한 멀티그리드 방법 및 장치
Koelman An approach to modelling internal shapes of ships to support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N105869213B (zh) 一种多阶fdtd网格建模方法
CN110276051A (zh) 拆分字体部件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 2nd Floor, Building 3, East District, No. 10 Northwest Wangd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oft Green C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506, 5 / F, building 16, east yard, No. 10, xibeiwangd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SOFTSTONE ZHICH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