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是人体主要承重结构之一,在人体站立和行走时承担着身体全部的重量。特别是奔跑、跳跃和身体负重的时候,踝关节承受着巨大的载荷和冲击,故其关节损伤或扭伤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踝关节损伤后,一旦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恢复将形成创伤性关节炎,会造成踝关节长期疼瘸、功能障碍等症状,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相关临床医学证明,正确的、科学的踝关节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和粘连,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最终康复程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竖板、固定框架、承载机构、驱动机构、移动机构和康复机构,所述支撑竖板呈竖直设置且其底部与固定框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承载机构安装在支撑竖板的前侧壁,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竖板的后侧壁上且与承载机构传动连接,康复机构和移动机构均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前端上,并且移动机构位于康复机构的下方,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上设有能够驱动移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座椅、按摩组件和两个扶手部,座椅安装在支撑竖板的前侧壁上,按摩组件设置在座椅上,两个扶手部呈对称分别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座椅的后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凸棱齿条。
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腰部支撑部、软包条、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轴和两个连接臂,腰部支撑部设置在座椅上且其前侧壁面呈弧形状,软包条设置在腰部支撑部的前侧壁上,固定板的一侧壁与座椅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呈水平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连接臂的一端均与软包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连接臂的另一端均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侧板、第二驱动电机、传动齿辊、驱动轴和两个固定座,侧板的一侧壁与支撑竖板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呈水平安装在侧板上且其输出端与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竖板的后侧壁上,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传动齿辊固定在驱动轴上且与两个凸棱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板上设有供两个凸棱齿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两个滑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板、主动组件和两个从动组件,升降板呈U型结构且其一侧壁与固定框架的一内壁滑动配合,升降板的另一侧壁与调节机构固定连接,主动组件安装在升降板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组件传动连接,两个从动组件呈对称分别固定在升降板的两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皮带、联动轴和两个同步轮,第三驱动电机呈水平固定在升降板上且其输出端与一个同步轮固定连接,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个同步轮固定在联动轴的中端部,皮带套设在两个同步轮的外部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从动组件均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每个传动齿轮均转动安装在升降板的内壁上,并且每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靠近自身的两个传动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架外侧壁上的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均包括横板、电动推杆和安装座,横板的一侧壁与升降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座固定在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上,电动推杆通过安装座呈竖直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康复机构包括下齿板、连接块、上搭板、滑板、第五驱动电机、固定轴和两个束紧布带,下齿板的底部能够与若干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块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下齿板和上搭板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块套设在固定轴上,滑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外侧壁上,第五驱动电机呈水平固定在滑板上且其输出端与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束紧布带对称固定在上搭板的顶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患者坐在座椅上并将双脚搭接在上搭板上,两个束紧布带分别对双脚进行固定定位,两个电动推杆同步驱动两个横板带动升降板下移,使若干传动齿轮与下齿板分离,随后第五驱动电机驱动固定轴转动,既而带动下齿板、连接块和上搭板同步转动,实现位于上搭板上的双脚转动,根据患者需求第五驱动电机能够实时调节带动上搭板上的双脚转动幅度,从而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上的传动齿辊转动,既而使与传动齿辊啮合的两个凸棱齿条在支撑竖板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故带动座椅随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实时调节座椅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作业,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3)本发明通过两个电动推杆同步驱动两个横板带动升降板上移,使升降板上的若干传动齿轮与下齿板啮合,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一个同步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固定连接的联动轴转动,既而使联动轴两端上的两个传动齿轮转动,通过每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设计,故所有传动齿轮转动,带动下齿板、连接块和上搭板同步移动,达到能够根据患者的腿部长度,实时调节座椅与上搭板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4)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轴两端上的两个连接臂转动,既而带动与两个连接臂固定连接的软包条在腰部支撑部前侧壁面上移动,实现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往复按压,提高了患者在裸关节康复训练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为:
支撑竖板1,滑槽11,固定框架2,承载机构3,座椅31,按摩组件32,腰部支撑部321,软包条322,固定板323,第一驱动电机324,连接臂325,扶手部33,凸棱齿条34,驱动机构4,侧板41,第二驱动电机42,传动齿辊43,驱动轴44,固定座45,移动机构5,升降板51,主动组件52,第三驱动电机521,皮带522,联动轴523,同步轮524,从动组件53,传动齿轮531,康复机构6,下齿板61,连接块62,上搭板63,滑板64,第五驱动电机65,固定轴66,束紧布带67,调节机构7,升降组件71,横板711,电动推杆712,安装座7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8,可知,公开了一种医疗骨科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竖板1、固定框架2、承载机构3、驱动机构4、移动机构5和康复机构6,所述支撑竖板1呈竖直设置且其底部与固定框架2的后端固定连接,承载机构3安装在支撑竖板1的前侧壁,驱动机构4安装在支撑竖板1的后侧壁上且与承载机构3传动连接,康复机构6和移动机构5均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前端上,并且移动机构5位于康复机构6的下方,固定框架2的外侧壁上设有能够驱动移动机构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调节机构7。
所述承载机构3包括座椅31、按摩组件32和两个扶手部33,座椅31安装在支撑竖板1的前侧壁上,按摩组件32设置在座椅31上,两个扶手部33呈对称分别设置在座椅31的两侧,座椅31的后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其固定连接的凸棱齿条34,通过按摩组件32实现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往复按压,提高了患者在裸关节康复训练中的舒适度。
所述按摩组件32包括腰部支撑部321、软包条322、固定板323、第一驱动电机324、连接轴和两个连接臂325,腰部支撑部321设置在座椅31上且其前侧壁面呈弧形状,软包条322设置在腰部支撑部321的前侧壁上,固定板323的一侧壁与座椅3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24呈水平设置在固定板323的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连接臂325的一端均与软包条322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连接臂325的另一端均与连接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24驱动连接轴两端上的两个连接臂325转动,既而带动与两个连接臂325固定连接的软包条322在腰部支撑部321前侧壁面上移动,实现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往复按压,提高了患者在裸关节康复训练中的舒适度。
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侧板41、第二驱动电机42、传动齿辊43、驱动轴44和两个固定座45,侧板41的一侧壁与支撑竖板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42呈水平安装在侧板41上且其输出端与驱动轴4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4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竖板1的后侧壁上,驱动轴4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45固定连接,传动齿辊43固定在驱动轴44上且与两个凸棱齿条34相啮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带动驱动轴44上的传动齿辊43转动,既而使与传动齿辊43啮合的两个凸棱齿条34在支撑竖板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故带动座椅31随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实时调节座椅31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作业,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所述支撑竖板1上设有供两个凸棱齿条3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两个滑槽11,对座椅3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升降板51、主动组件52和两个从动组件53,升降板51呈U型结构且其一侧壁与固定框架2的一内壁滑动配合,升降板51的另一侧壁与调节机构7固定连接,主动组件52安装在升降板51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组件53传动连接,两个从动组件53呈对称分别固定在升降板51的两内壁上,通过主动组件52带动两个从动组件53同步工作,使康复机构6在水平上发生位移,达到能够根据患者的腿部长度,实时康复机构6与座椅31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所述主动组件52包括第三驱动电机521、皮带522、联动轴523和两个同步轮524,第三驱动电机521呈水平固定在升降板51上且其输出端与一个同步轮524固定连接,联动轴5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从动组件53固定连接,另一个同步轮524固定在联动轴523的中端部,皮带522套设在两个同步轮524的外部上,通过第三驱动电机521驱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一个同步轮524转动,在皮带522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524固定连接的联动轴523转动,既而联动轴523两端上的两个从动组件53工作。
每个所述从动组件53均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531,每个传动齿轮531均转动安装在升降板51的内壁上,并且每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531相互啮合,联动轴523的两端分别与靠近自身的两个传动齿轮531固定连接,通过第三驱动电机521驱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一个同步轮524转动,在皮带522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524固定连接的联动轴523转动,既而使联动轴523两端上的两个传动齿轮531转动,通过每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531相互啮合设计,故所有传动齿轮531转动,带动康复机构6在水平上移动,实现调节康复机构6与座椅31之间的间距目的,满足不同腿长的患者康复训练,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架2外侧壁上的升降组件71,每个升降组件71均包括横板711、电动推杆712和安装座713,横板711的一侧壁与升降板5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座713固定在固定框架2的外侧壁上,电动推杆712通过安装座713呈竖直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外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横板7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两个电动推杆712同步驱动两个横板711带动升降板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达到调节位于升降板51上的若干传动齿轮531与下齿板61之间间距的目的,便于不同腿长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的调节作业。
所述康复机构6包括下齿板61、连接块62、上搭板63、滑板64、第五驱动电机65、固定轴66和两个束紧布带67,下齿板61的底部能够与若干传动齿轮531啮合,连接块6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下齿板61和上搭板63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块62套设在固定轴66上,滑板64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外侧壁上,第五驱动电机65呈水平固定在滑板64上且其输出端与固定轴66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束紧布带67对称固定在上搭板63的顶部,通过两个束紧布带67分别对双脚进行固定定位,第五驱动电机65驱动固定轴66转动,既而带动下齿板61、连接块62和上搭板63同步转动,实现位于上搭板63上的双脚转动,根据患者需求第五驱动电机65能够实时调节带动上搭板63上的双脚转动幅度,从而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目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患者坐在座椅31上并将双脚搭接在上搭板63上,两个束紧布带67分别对双脚进行固定定位,两个电动推杆712同步驱动两个横板711带动升降板51下移,使若干传动齿轮531与下齿板61分离,随后第五驱动电机65驱动固定轴66转动,既而带动下齿板61、连接块62和上搭板63同步转动,实现位于上搭板63上的双脚转动,根据患者需求第五驱动电机65能够实时调节带动上搭板63上的双脚转动幅度,从而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目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带动驱动轴44上的传动齿辊43转动,既而使与传动齿辊43啮合的两个凸棱齿条34在支撑竖板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故带动座椅31随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实时调节座椅31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作业,提高了整体实用性;通过两个电动推杆712同步驱动两个横板711带动升降板51上移,使升降板51上的若干传动齿轮531与下齿板61啮合,第三驱动电机521驱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一个同步轮524转动,在皮带522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524固定连接的联动轴523转动,既而使联动轴523两端上的两个传动齿轮531转动,通过每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531相互啮合设计,故所有传动齿轮531转动,带动下齿板61、连接块62和上搭板63同步移动,达到能够根据患者的腿部长度,实时调节座椅31与上搭板63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实用性;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24驱动连接轴两端上的两个连接臂325转动,既而带动与两个连接臂325固定连接的软包条322在腰部支撑部321前侧壁面上移动,实现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往复按压,提高了患者在裸关节康复训练中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