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778A -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78A
CN110351778A CN201910542991.9A CN201910542991A CN110351778A CN 110351778 A CN110351778 A CN 110351778A CN 201910542991 A CN201910542991 A CN 201910542991A CN 110351778 A CN110351778 A CN 110351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data
mobile
digital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2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78B (zh
Inventor
何大治
徐胤
张奕喆
何雯
张祎蔚
张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429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65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
    • H04H20/71Wireless systems
    • H04H20/72Wireless systems of terrestri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7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 H04H60/81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 H04H60/90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H60/91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0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1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broadcast system
    • H04H2201/13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broadcast system radio data system/radio broadcast data system [RDS/RB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技术领域内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以及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分别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相连;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向移动边缘服务器请求服务,所述移动边缘服务器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内容由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分别通过相应的链路进行投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边缘计算能够最大程度上为用户终端提供了提供高带宽低延时的高质量服务,并通过移动通信和地面数字广播协同传输,在满足用户高质量服务需求同时,减少核心网络流量负载。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用户终端以及基于其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中移动终端的数量将越来越多,视听媒体内容将呈现指数型增长,视频服务及网络要求逐渐多元化,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亟待优化频率分配和频率使用,向着更高频段拓展;技术上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空口效率,采用合理基站布置以及组网技术提高覆盖效率和业务能力,设计合理的休眠机制和数据卸载路径来降低能耗、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物联网、车联网等网络以及移动边缘计算等5G关键技术将提高终端能力并降低功耗作为研究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以及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分别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相连;
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向移动边缘服务器请求服务,所述移动边缘服务器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内容由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分别通过相应的链路进行投递。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缓存功能,包括热点内容缓存与服务队列缓存。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队列包括用户请求队列与服务结果队列,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优化所述服务队列。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计算功能,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可对用户请求服务进行计算并优化计算后服务结果数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优化计算后服务结果数据分为共性数据与个性数据,并形成数据分割策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流量负载均衡功能,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所述共性数据传输给地面数字广播系统,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所述个性数据与所述数据分割策略传输给所述移动通信系统。
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所述广播电视系统之间设有广播链路,用户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之间设有双向通信链路。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同时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和广播信号相应的硬件解调模块,并能具备数据处理功能。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数据分割策略,将从移动通信系统获得的数据包添加到从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获得的数据包中形成完整数据流,并将数据流投递给所述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请求通过移动网路上行链路上传,并发送给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
S2,移动边缘服务器基于用户请求优化提供服务顺序,并执行服务计算,将服务结果缓存;
S3,移动边缘服务器对服务结果进行整合,筛选出共性数据和个性数据,并形成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割策略;
S4,根据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数字广播系统的负荷,决定服务内容传输策略:将共性数据传输给地面数字广播塔,个性内容与数据分割策略传输给移动通信系统;
S5,用户终端从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据和数据分割策略。
S6,用户终端基于数据分割策略整合两者数据,形成最终的服务内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边缘计算能够最大程度上为用户终端提供了提供高带宽低延时的高质量服务,并通过移动通信和地面数字广播协同传输,在满足用户高质量服务需求同时,减少核心网络流量负载。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地面数字广播服务和移动通信网服务有效结合,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提供低延时高质量服务,大大拓展了地面数字广播系统的用户场景,可以适用于车联网、物联网等多种场景下。
3、本发明将数字电视广播应用于提供高质量的5G服务,帮助移动边缘计算实现服务结果传输,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优势互补。
4、本发明在提供给用户终端低延时高质量的服务,极大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降低核心网络负载,在未来网络架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边缘服务器处理服务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的背景,随着对于视频业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当前移动通信网络负荷无法承载4K甚至未来8K视频点播直播业务,而大众的喜好具有高度统一性,因此,数字电视广播系统能够帮助移动网络实现热点内容的集中推送和向密集请求区域提供广播服务。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移动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并提供了终端接收的实施方案。实施例将以提供高清视频服务作为对象。
如图1所示,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移动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是将用户请求的服务内容先通过移动边缘服务器进行计算和存储,再通过移动链路和广播链路向用户终端投递。该系统主要包含移动边缘服务器、移动通信网络、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三个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户终端需要针对该系统特别设计。
本发明中,移动链路中,移动边缘服务器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光纤连接,用户通过无线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具有双向通信能力。广播链路中,移动边缘服务器与数字电视广播系统通过光纤连接,用户通过广播天线模块接收下行广播信号;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设置于边缘网络,具备云计算能力,能够基于用户请求提供对应的计算服务和视频缓存服务,其计算服务如视频渲染,应用优化加速,车联网信息处理等,其视频缓存服务如视频预缓存等。
移动边缘服务器具备缓存能力,可以缓存热点内容和服务队列。于此同时,移动边缘服务器具备计算能力,对用户请求视频进行计算渲染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移动边缘服务器设置用户请求队列,由于服务超过延时要求将被丢弃,通过动态规划算法(随机网络优化算法)选择合理的服务执行顺序,对丢弃服务比率进行优化,在保证不拥塞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移动边缘服务器能够优化计算后服务结果数据,并将其分为两类数据:共性传输内容(例如,数据使用接口文件,服务容器,热门视频等数据),个性传输内容。移动边缘服务器具备流量负载均衡功能,能够基于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负载情况,提出优化的流量分配方案。并针对每个用户生成数据分割策略,包含数据包路由信息和顺序标号,以帮助用户快速组合数据,避免因为查找而带来额外的开销延迟。
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有核心网、基站、基站控制服务器等组成,具备用户接入并提供服务能力。拥有上下行双向通路,能够接收用户终端服务请求,并下传给用户个性内容。
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主要包括,码流盒,激励器,发射机等组成,能够基于现有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例如ATSC 3.0,向用户通过广播推送热门内容。只拥有下行能力,向用户终端推送共性内容。
用户终端具备同时接收广播信号和移动通信信号能力,即拥有独立的广播天线解调模块和移动通信天线解调模块,并能够同时工作,以保证无间断、高用户体验内容的呈现。用户终端具有对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移动通信信号进行解包的能力,并通过组包技术将移动链路和广播链路收到的数据包组合,形成完整数据流,并推送给用户终端应用进行播放。
用户在终端发起视频请求服务,通过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并传送给了移动边缘服务器。移动边缘服务器优化服务顺序。根据用户视频渲染需求,对视频局部进行渲染等处理,并存放于服务结果处。通过分析服务结果数据,发现多个用户都在请求这个热点视频,于是将视频背景内容给广播网以广播形式发送,而局部渲染的个性化请求内容和具体的数据分割策略通过移动通信链路传输。用户终端接收到数据,基于数据分割策略,重组视频,并在终端应用播放。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终端设计,用户与地面广播电视系统之间设有广播下行链路,用户与移动通信基站设有双向通信链路,地面广播电视系统与移动通信系统均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相连,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设置于边缘网络,具备云计算能力,能够基于用户请求提供对应的计算服务和视频缓存服务,其计算服务如视频渲染,应用优化加速,车联网信息处理等,其视频缓存服务如视频预缓存等。
用户终端具备同时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和广播信号相应的硬件解调模块,并能具备将接收数据处理的功能。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数据分割策略,将从移动通信链路获得的数据包,按照合适的顺序和位置添加到从地面广播系统获得的数据包中,形成完整数据流,并推送给用户终端应用进行播放。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方法,其步骤为:
S1,用户请求通过移动网路上行链路上传,并发送给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
S2,移动边缘服务器基于用户请求优化提供服务顺序,并执行服务计算,将服务结果存于缓存中
S3,移动边缘服务器将服务结果进行整合,筛选出共性数据和个性数据。形成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割策略。
S4,根据移动通信和地面数字广播传输网络的负荷情况,决定服务内容传输策略:将共性数据传输给地面数字广播塔,个性内容传输给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同时,数据分割的策略也一并传输给移动通信网络基站。
S5,用户终端从移动通信基站和地面数字广播塔接收到数据和数据分割策略。
S6,基于数据分给策略整合两者数据,并形成最终的服务内容
步骤2中,移动边缘服务器具备缓存功能,可以提供视频缓存业务,并具有两个服务队列:其一为用户请求队列,其二为服务结果队列,并具备队列优化算法,优化服务顺序从而降低因延迟而丢弃的服务数。
步骤3中,移动边缘服务器能够优化服务结果数据,并将其分为两类数据:共性传输内容与个性传输内容,共性传输数据可为数据使用接口文件,服务容器,热门视频等数据。
步骤4中,移动边缘服务器具备流量负载均衡功能,能够基于当前移动网络和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负载情况,提出优化的流量分配方案。并针对每个用户生成数据分割策略,以帮助用户组合数据。其中数据分割策略包含了数据包的路由信息和顺序标号,帮助用户在终端快速组合数据包。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以及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分别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相连;
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向移动边缘服务器请求服务,所述移动边缘服务器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内容由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分别通过相应的链路进行投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缓存功能,包括热点内容缓存与服务队列缓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队列包括用户请求队列与服务结果队列,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优化所述服务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计算功能,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可对用户请求服务进行计算并优化计算后服务结果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优化计算后服务结果数据分为共性数据与个性数据,并形成数据分割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具备流量负载均衡功能,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所述共性数据传输给地面数字广播系统,所述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所述个性数据与所述数据分割策略传输给所述移动通信系统。
7.一种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与所述广播电视系统之间设有广播链路,用户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之间设有双向通信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同时接收移动通信信号和广播信号相应的硬件解调模块,并能具备数据处理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数据分割策略,将从移动通信系统获得的数据包添加到从所述地面数字广播系统获得的数据包中形成完整数据流,并将数据流投递给所述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
10.一种基于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请求通过移动网路上行链路上传,并发送给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
S2,移动边缘服务器基于用户请求优化提供服务顺序,并执行服务计算,将服务结果缓存;
S3,移动边缘服务器对服务结果进行整合,筛选出共性数据和个性数据,并形成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割策略;
S4,根据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数字广播系统的负荷,决定服务内容传输策略:将共性数据传输给地面数字广播塔,个性内容与数据分割策略传输给移动通信系统;
S5,用户终端从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据和数据分割策略。
S6,用户终端基于数据分割策略整合两者数据,形成最终的服务内容。
CN201910542991.9A 2019-06-21 2019-06-21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Active CN110351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2991.9A CN11035177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2991.9A CN11035177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78A true CN110351778A (zh) 2019-10-18
CN110351778B CN110351778B (zh) 2021-11-30

Family

ID=6818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2991.9A Active CN110351778B (zh) 2019-06-21 2019-06-21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7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344A (zh) * 2019-11-19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911344B (zh) * 2019-11-19 2024-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4003A (zh) * 2008-10-20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网络中访问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方法及终端
CN103096036A (zh) * 2013-01-13 2013-05-08 潘铁军 一种宽带视频安防设备、云服务系统及安全方法
CN103813213A (zh) * 2014-02-25 2014-05-21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实时视频分享平台和方法
CN105472478A (zh) * 2014-06-26 2016-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广播网络和蜂窝网络协同传输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4003A (zh) * 2008-10-20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网络中访问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方法及终端
CN103096036A (zh) * 2013-01-13 2013-05-08 潘铁军 一种宽带视频安防设备、云服务系统及安全方法
CN103813213A (zh) * 2014-02-25 2014-05-21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实时视频分享平台和方法
CN105472478A (zh) * 2014-06-26 2016-04-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广播网络和蜂窝网络协同传输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344A (zh) * 2019-11-19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911344B (zh) * 2019-11-19 2024-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78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Mobile edge computing enhanced adaptive bitrate video delivery with joint cache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Xu et al. GrIMS: Green information-centric multimedia streaming framework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CN110177310A (zh) 一种内容分发系统和方法
Xu et al. Information-centric cost-efficient optimization for multimedia content delivery in mobile vehicular networks
CN102104538B (zh) 一种映射参数动态自适应的无线流媒体传输控制方法
CN106791887B (zh) 无线网络中视频的分布式缓存和传输优化方法
CN106230550B (zh) 车联网环境下具有缓存能力的编码传输方法
US20060005224A1 (en) Technique for cooperative distribution of video content
WO2015076705A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ередачей потока видеоданных по сети на сетево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6714006B (zh) 一种基于单播广播技术的异构无线网络视频多路并行传输方法
Wang et al. Reliable wireless connections for fast-moving rail users based on a chained fog structure
CN104735726A (zh) 一种基于多种无线接入网络的业务分流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Hit ratio driven mobile edge caching scheme for video on demand services
Hong et al. Cost optimization for on-demand content streaming in IoV networks with two service tiers
WO20100337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ache arrangement
CN108574883A (zh) 实现多个cdn并行下载视频切片的方法
CN109495865B (zh) 一种基于d2d辅助的自适应缓存内容放置方法及系统
CN105516109B (zh) 一种保证无线多跳网络视频传输服务质量的传输调度方法
Li et al. QoE-aware video multicast mechanism in fiber-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2307216A (zh) 多媒体电话p2p流媒体广播方法及系统
Noh et al. Progressive caching system f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s over content centric network
CN112887314A (zh) 一种时延感知的云雾协作视频分发方法
Huang et al. Playback experience driven cross layer optimisation of APP, transport and MAC layer for video clients over long‐term evolution system
Wu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multi-view video scheduling under vehicle-pedestrian situations
CN110351778A (zh) 移动通信与地面数字广播融合系统、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