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703A -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03A
CN110351703A CN201810302138.5A CN201810302138A CN110351703A CN 110351703 A CN110351703 A CN 110351703A CN 201810302138 A CN201810302138 A CN 201810302138A CN 110351703 A CN110351703 A CN 110351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card
smart card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21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03B (zh
Inventor
张颖
陈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21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65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for initial activation of new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的智能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终端、智能卡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识别模块卡(包括UIM(User Identity Module)卡和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卡),是用户移动身份的重要物理标识,也是运营商掌握的重要资源。用户识别模块卡是一个独立的安全载体,其上可承载安全相关的卡应用,如卡盾((即将U盾的功能在卡片上实现)等。
目前,用户办理新用户识别模块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用户到营业厅申请办理新卡或补换卡业务,营业厅操作人员通过写卡终端现场为用户写入通信数据,并进行开通,当进行写卡业务时这种方式不能满足用户自助、及时的特殊需求。
第二种方式,“两不一快自助换卡”,即通过两部手机与写卡平台的交互,向新卡中写入最终的通信数据,完成不换号更换用户识别模块卡,这种方式需要的资源较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不能实现新发卡业务,只能实现换卡业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终端、智能卡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卡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认证信息获取请求;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智能卡发送的认证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与所述平台之间基于因特网方式交互。
上述方案中,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包括:
判断自身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自身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方法,应用于智能卡,所述方法包括:
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并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开卡装置,设置在终端上,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并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写卡单元,用于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并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装置,设置在智能卡,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单元,用于运行第一应用;
第一应用模块,用于基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并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运行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并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智能卡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卡方法、装置、终端、智能卡及存储介质,终端接收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由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能够在不额外占用码号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写卡。而且,由于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不需要借助7816接口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来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由于7816接口只有几个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所以就不能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都受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不受限制,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开卡流程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另一种开卡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开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卡侧开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开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开卡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与智能卡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开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开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卡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开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目前,用户办理新用户识别模块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用户到营业厅申请办理新卡或补换卡业务,营业厅操作人员通过写卡终端现场为用户写入通信数据,并进行开通,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第二种方式,“两不一快自助换卡”,使用两部手机,A手机内放入可正常使用的卡,B手机内放入待更新数据的新卡。使用A手机,将B手机中新卡的临时手机号发送到写卡平台,通过两部手机与写卡平台的交互,向新卡中写入最终通信数据,完成不换号更换USIM卡,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对于第一种方式,首先,需要用户到营业厅/代办点进行业务办理,这样就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而对于运营商来讲,必须建设一定数量的营业厅/代办点以保证服务的覆盖面,增加成本;其次,这种方式中,用户不能实现自助操作写卡。
对于第二种方式,要求用户同时操作2部手机,交互操作步骤较多;且需要用户同时有2张卡片,且2张卡片均在平台侧开通,具备通信能力,这样在办理新卡业务时的前提条件就比较多,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这种方案只能实现换卡,不能满足新发卡业务;另外,采用这种方案时,新卡中的手机号码等有限的资源被提前占用,然而目前的码号资源是非常紧张的,如果用户不换卡,新卡临时手机号码将一直被占用,这会大大浪费码号资源。
综上所述,如何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自助及时的完成写卡业务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终端接收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终端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并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以便由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能够在不额外占用码号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写卡。而且,由于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不需要借助7816接口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来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由于7816接口只有几个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所以就不能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都受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不受限制,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卡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指令;
这里,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号码、套餐等,并基于选择的信息进行开卡操作,此时,所述终端会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
其中,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上进行信息的选择、开卡操作,从而使得所述终端可以接收所述第一指令。
步骤302: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
这里,所述终端与所述智能卡的通信途径是:所述终端调用自身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由原生API与所述终端的基带芯片交互,而基带芯片与所述智能卡通信。
因此,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将基于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生成的获取所述智能卡认证信息的相关信息(比如获取请求)通知给所述终端的基带芯片,由基带芯片与智能卡进行通信,将所述相关信息传递给所述智能卡;所述智能卡收到所述相关信息后,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来发送认证信息(可以理解为依据二者之间的通信协议组装认证信息的格式),此时,智能卡将认证信息发送给基带芯片,所述终端再通过原生API获取到认证信息。
所述原生API可以理解为所述操作系统自带的(已有的)API。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Android)、或iOS等。
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实际应用时,所述智能卡为空白卡。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认证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认证信息获取请求;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智能卡发送的认证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与第一应用交互前,需要让智能卡获知终端需要与第一应用进行交互。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其中,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表明所述智能卡已经获知所述终端需要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同时,也表明所述智能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应用。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智能卡预置了所述第一应用,且所述第一应用有对应的应用标识(可以简称为AID),所述智能卡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后,如果在本地查找到了对应的应用标识,则说明设置了第一应用。
另外,实际应用时,需要终端支持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所提供的写卡功能(可以理解为应用(APP)写卡功能)时,才能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进行写卡操作。因此,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需要验证所述终端是否支持这种功能,只有支持这种功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判断自身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自身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向对应原生API发送相应的指令,如果支持应用写卡功能,对应原生API会返回正常值,如果不支持,则会报错误,据此,可以获知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其中,如果所述终端不支持应用写卡功能,则可以采用其他写卡方式进行开卡,比如,传统的数据短信写卡方式等。
步骤303: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
这里,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与所述平台之间基于因特网方式交互,比如,WiFi方式等。
步骤304:所述终端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
这里,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卡方法,应用于智能卡,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所述智能卡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认证信息获取请求;接收到认证信息获取请求后,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
也就是说,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提供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4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步骤402: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终端接收第一指令;且智能卡运行第一应用;
这里,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步骤502: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
这里,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步骤503: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
这里,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步骤504:所述终端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
步骤505: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与智能卡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卡方法,终端接收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终端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并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以便由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能够在不额外占用码号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写卡。而且,由于借助终端操作系统的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这样,不需要借助7816接口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来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写卡操作;由于7816接口只有几个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所以就不能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都受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只需要终端与第一应用之间约定好通信协议即可实现对智能卡的各种操作,能操作的功能和操作的内容不受限制,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操作。
下面结合一个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以Andriod系统、WiFi网络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的,可以通过一个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实现,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称为白卡入网写卡组件。
本应用实施例的开卡系统,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写卡数据资源池、BOSS、自助写卡平台、移动终端。其中,
写卡数据资源池,主要负责管理写卡数据资源的系统或模块,写卡数据资源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等,最终写入卡内。
BOSS,管理用户信息,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实现号码开通。
自助写卡平台主要负责:判断业务类型,验证智能卡信息,申请匹配临时号、组织写卡报文,申请号码开通等操作,作为BOSS、临时手机号码资源池、写卡数据资源池与卡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及逻辑控制系统。另外,自助写卡平台其还可具备选号模块,用于用户新选号、选套餐等。
对于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客户端,向用户提供业务操作(选号码、选套餐、业务开通)界面,调用白卡入网写卡组件。
白卡入网写卡组件,完成终端检测、卡片检测、与写卡平台交互完成写卡申请、写卡等操作。
智能卡(含写卡应用),在智能卡中预置了写卡应用,有固定的AID,当白卡入网写卡组件选择此应用并发送指令时,卡片能识别并处理。
智能卡可通过IMSI、ICCID、空卡序列号或其它类型的ID加以标识。
目前,新发卡模式主要支持以下两种方式:
1、支持在营业厅、代办点,营业人员或者代办员通过有线传输方式申请写卡,并使用有线方式,借助外设读卡器,将卡数据下载在卡内。
2、支持“两不一快”换卡模式,用户通过普通短信申请写卡,平台下发数据短信将卡数据下载到卡内,完成用户自助换卡。
以上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需要借助营业员,使用有线方式,需要借助读卡器;第二种方式是需要普通短信发起申请,数据短信下发,仅能完成换卡。以上两种方式均不能使用手机客户端,通过INTERNET方式发起写卡请求,并通过INTERNET方式下载数据至卡内。
目前安卓5.1以上的部分终端支持客户端访问卡片,可实现客户端直接与卡片进行交互,获取卡片信息及将卡数据直接下发到卡内。因此,可以把白卡入网写卡组件包含在客户端内,这样,用户下载客户端时,一起下载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以便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
开卡的大致流程包括:由于智能卡无法登网使用,所以首先,终端连接WiFi接入点,以建立网络连接;接着,用户通过客户端与平台交互,完成选号选套餐,申请写卡等操作;然后,由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与卡片交互,获取卡信息,并判断所用移动终端是否支持客户端访问卡片(APP写卡功能),如果支持,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与自助写卡平台直接交互,进行数据下载及写卡。
具体地,如图7所示,开卡流程包括:
步骤701:用户登录客户端,选择号码、套餐等;
步骤702:客户端向白卡入网写卡组件发起请求,请求获取智能卡信息及终端支持的写卡功能;
步骤703:白卡入网写卡组件判断终端是否支持APP写卡功能;
步骤704:白卡入网写卡组件返回卡信息和终端支持情况;
这里,当终端支持APP写卡功能时,如图8所示,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与智能卡之间选择写卡应用,由写卡应用向白卡入网写卡组件返回卡信息。
当终端不支持APP写卡功能时,由智能卡向白卡入网写卡组件返回卡信息。
步骤705:当终端支持APP写卡功能时,客户端根据用户的选择向白卡入网写卡组件发起写卡请求;
步骤706:白卡入网写卡组件收到请求后,将卡信息、用户选择的号码、写卡类型标识(app写卡)发送至自助写卡平台;
这里,自助写卡平台依据写卡类型标识可以获知与终端的交互方式是INTERNET方式。
步骤707:自助写卡平台验证卡信息,验证通过后执行步骤708;
步骤708:自助写卡平台根据用户选择的号码申请最终的卡数据;
步骤709:写卡数据资源池返回最终写卡数据;
步骤710:自助写卡平台依据确定的交互方式组装写卡报文;
步骤711:自助写卡平台通过INTERNET方式直接将最终写卡数据下发到白卡入网写卡组件;
步骤712:白卡入网写卡组件依据收到的写卡数据发送写卡指令到卡内;
步骤713:由写卡应用依据写卡指令进行写卡操作;
步骤714:写卡应用返回写卡结果到白卡入网写卡组件;
这里,写卡应用与白卡入网写卡组件的交互,如图8所示,交互指令(包括获取卡信息、写卡等)可以自行定义,即采用二者约定的通信协议即可,例如发送00A5000000,卡片(即写卡应用)即知道是要求写卡,卡片接受指令后进行内部处理。卡片返回的内容也可自行定义,由白卡入网写卡组件识别后进行后续处理。简而言之,卡片前期开发应用,终端上的SDK和智能卡之间的机卡通道打开后(即可借助安卓原生的写卡API),SDK就可以按照预先定义的各种指令与卡片交互,完成需要的操作内容,不限于获取卡信息和写卡,可以扩展完成很多操作。而借助7816接口特定的几个机卡指令(APDU指令,例如更新电话本)完成写卡的过程,是由终端发送更新电话本指令,智能卡查询到要更新电话本,然后把更新电话本的内容取出并进行后续处理。而更新电话本指令受限,能操作的内容受限,内容大小受限。不利于完成多样化操作。
步骤715:白卡入网写卡组件返回写卡结果到客户端;
步骤716:客户端返回结果到自助写卡平台;
步骤717:自助写卡平台向BOSS申请开通最终用户号码。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使用INTERNET方式完成申请写卡及下载数据;同时,使用新型的、借助安卓系统原生API完成写卡操作。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方案,借助操作系统已有的写卡API直接与智能卡上的写卡应用进行交互,直接发送写卡指令,写卡应用处理进行写卡操作,而不是借助标准的APDU指令更新类似电话本的文件来执行写卡操作,在避免手机号码资源被无效占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助写卡业务,同时能够实现对智能卡的多样化的操作。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装置,设置在终端上,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获取单元92,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并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写卡单元93,用于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其中,所述终端与所述智能卡的通信途径是:所述终端调用自身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由原生API与所述终端的基带芯片交互,而基带芯片与所述智能卡通信。
因此,实际应用时,需要终端支持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所提供的写卡功能(可以理解为应用(APP)写卡功能)时,也就是说能实现上述通信途径才能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进行写卡操作。因此,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需要验证所述终端是否支持这种功能,只有支持这种功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92,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其中,如果所述终端不支持应用写卡功能,则可以采用其他写卡方式进行开卡,比如,传统的数据短信写卡方式等。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与第一应用交互前,需要让智能卡获知终端需要与第一应用进行交互。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9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并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其中,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表明所述智能卡已经获知所述终端需要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同时,也表明所述智能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应用。
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单元91、获取单元92、写卡单元93可由开卡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卡装置在进行开卡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卡装置与开卡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装置,设置在智能卡上,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单元101,用于运行第一应用;
第一应用模块102,用于基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并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单元101,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实际应用时,所述运行单元101、第一应用模块102可由开卡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卡装置在进行开卡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卡装置与开卡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装置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终端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该终端11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111,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112,与第一通信接口111连接,以实现与其它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能够在所述第一处理器11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处理器11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处理器112,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所述第一处理器112,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112,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器112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方法来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11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14。所述终端11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5。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112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用户接口114可以包括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11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11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1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1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11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11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113,所述第一处理器112读取第一存储器11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1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装置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智能卡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如图12所示,该智能卡120包括:
第二处理器12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22,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2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并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21,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当然,实际应用时,所述智能卡120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123,与终端进行交互。所述智能卡12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2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智能卡12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智能卡12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121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121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12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12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12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12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122,所述第二处理器121读取第二存储器12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智能卡12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13和第二存储器12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卡系统,如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
终端131,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以及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132发送所述卡数据;
智能卡132,用于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终端131之间的通信协议为终端131提供智能卡的认证信息,接收终端131发送的卡数据,并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31和智能卡132的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11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110的第一处理器11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12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智能卡120的第二处理器12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开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认证信息获取请求;
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智能卡发送的认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所述平台之间基于因特网方式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包括:
判断自身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自身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6.一种开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卡,所述方法包括:
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并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8.一种开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终端上,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并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写卡单元,用于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并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11.一种开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智能卡,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单元,用于运行第一应用;
第一应用模块,用于基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应用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并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进行开卡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对应原生API,并基于与智能卡上的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并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至平台;所述认证信息用于对所述智能卡进行认证;
接收所述平台发送的卡数据;所述卡数据是所述平台对所述智能卡认证成功后发送的;
通过调用所述API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应用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智能卡发送所述卡数据,发送的卡数据用于供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之前,向所述智能卡发送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所述智能卡返回的确认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应用写卡功能;
当确定终端支持应用写卡功能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16.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运行第一应用,由所述第一应用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智能卡的认证信息;基于自身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卡数据;
并由所述第一应用利用所述卡数据对所述智能卡进行写卡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能够实现写卡操作功能的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应用进行交互,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1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02138.5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51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2138.5A CN110351703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2138.5A CN110351703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03A true CN110351703A (zh) 2019-10-18
CN110351703B CN110351703B (zh) 2022-08-02

Family

ID=6817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2138.5A Active CN110351703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7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794A (zh) * 2023-04-25 2023-05-26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卡在线空发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072A (zh) * 2012-10-25 201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智能卡的实现方法和芯片
CN10491823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写卡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60373880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ubscription-aware and updates-aware sim process
WO2017212495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Unibeam Ltd. Utilization of sim-mobil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handset applications state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072A (zh) * 2012-10-25 201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智能卡的实现方法和芯片
CN104918230A (zh) * 2014-03-11 2015-09-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写卡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60373880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ubscription-aware and updates-aware sim process
WO2017212495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Unibeam Ltd. Utilization of sim-mobil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handset applications state monitor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0794A (zh) * 2023-04-25 2023-05-26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卡在线空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16170794B (zh) * 2023-04-25 2023-08-08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卡在线空发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03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8518B1 (en) Profile download method and device
JP5112340B2 (ja) 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sim)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ツールキットの改良されたテスト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851038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71600B (zh) 一种安全单元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5472546B (zh) 近场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455349B (zh) 应用程序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164790A (ja) 記憶媒体
CN109314855A (zh) 能够迁移订阅的方法
CN110351346A (zh) 一种eSIM换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09255B (zh) 一种卡信息激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76391A (zh) Esim卡的开通方法、无线路由器及用户终端
CN106921957A (zh) 二次放号号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536278B (zh) 一种用户写卡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614147A (zh) 一种phy寄存器读写方法和装置
WO2017128182A1 (zh) 一种近场通信支付方法及终端
CN105592019B (zh) 双执行环境之间双向访问应用的方法
CN111479259A (zh) Sim卡配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7734498A (zh) SIM卡向eSIM卡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US8844827B2 (en) Chip card, and method for the software-based modification of a chip card
CN110351703A (zh) 一种开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27092B (zh) 一种cos系统应用剥离的智能卡及其工作方法
CN105848137B (zh) 一种写卡方法及装置
JP7450816B2 (ja) 通信接続を確立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3781046A (zh) 一种软sim卡的一卡软双待来电识别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5898047A (zh) 一种联系人拨号管理方法、拨号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