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6490A -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6490A
CN110346490A CN201910724287.5A CN201910724287A CN110346490A CN 110346490 A CN110346490 A CN 110346490A CN 201910724287 A CN201910724287 A CN 201910724287A CN 110346490 A CN110346490 A CN 110346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valve
cold
pipeline
pip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42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6490B (zh
Inventor
焦任鹏
余青霓
王志攀
赵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nyu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nyu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nyu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nyu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42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6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6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30/12Preparation by evapo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16Injection
    • G01N30/20Injection using a sampling val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30/12Preparation by evaporation
    • G01N2030/126Preparation by evaporation evaporating sample
    • G01N2030/128Thermal desorpt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包括样品管、冷阱管、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和第八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入色谱仪的载气,第三开关阀的另一端连接至色谱仪进样端,第四开关阀的另一端连接至样品管管尾,第五开关阀的另一端连接至冷阱管管尾,冷阱管的管头通过第一开关阀连接至色谱仪的进样端,样品管管头连接至第一开关阀和冷阱管管头之间管路,样品管和冷阱管之间设置第二开关阀,第六开关阀一端连接至冷阱管管尾与第五开关阀之间管路、另一端连接外界,第八开关阀一端连接样品管管尾与第四开关阀之间管路、另一端连接外界。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谱分析进样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热解吸进样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进样技术。热解吸进样技术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工业、农业、环保、制药、烟草、教育、石化、毒理、食品、电子等众多领域。热解吸进样技术的主要设备是热解吸仪。热解吸进样不完全等同于顶空分析,热解吸进样原理与吹扫-捕集技术的进样原理一样,可以把热解吸看作是吹扫-捕集进样的一部分,可以把热解吸进样技术看作顶空进样技术的特例。热解吸进样技术是将固体样品或吸附有待测物的吸附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中,该装置与色谱仪直接连接(也有独立安装的型号),载气通过热解吸装置进入色谱仪进样口。当热解吸装置升高温度时,挥发性组分从固体样品或吸附剂中释放出来,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系统进行分析测定。所以热解吸进样可以被看作是吹扫—捕集进样的一部分。
热解吸仪的工作原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组分,用加热的方法让其脱附,并直接吹扫到气相色谱系统的分析柱上进行分析。
传统上的一次热解吸,因为采样管体积偏大的影响,进样体积往往会超过色谱柱的柱容量,会造成峰形展宽;以及为了使峰形好看,会采用分流进样,也会使得检测限度降低。针对浓度过低以及峰形展宽的问题,就演变出了二次热解吸技术。二次热解吸技术,也就是将一级解吸管中解吸出的目标化合物在后续的气路中,通过少量的吸附剂和电子制冷技术(二级冷阱)重新吸附冷阱聚焦,再以瞬间加热和吹扫二级冷阱的方式将目标组分二次脱附,导入气相色谱中。此时色谱的峰形会明显变窄,出峰性能更加优越。
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二次热解吸仪,只有将样品管中物质进行一级解吸转移和二级聚焦后的解吸分析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0910164256.5,专利名称为“自动热脱附解析仪”的专利,只有吸附和解析路径短、解析快,样品损失小、快速、峰型好等效果,这些都是二级解吸的一些常规功能,并不具备以下功能:
干吹除水功能:包含了样品管干吹与捕集冷阱管干吹;样品管一级解吸之前,对样品管进行干吹,除去部分残留的水汽;冷阱解吸之前,同样用干燥的载气对冷阱管进行干吹,除去微量的水汽。目前的实验室分析环境中,质谱的价格高,技术要求也高,日常维护也较为复杂,同时水分对于质谱分析过程中的寿命以及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针对质谱的分析,此功能意义重大。
多重检漏:每次新载入样品管的时候,分别对样品管和冷阱管进行检漏的过程。保证每次分析,新样品管安装后不会出现泄露情况,保证了分析的准确性。
一级/二级分流:一级样品管解吸分流,二级冷阱管的解吸分流。一级分流的功能可使二级冷阱不至于因为过大的浓度造成饱和;二级分流可更好的控制进入色谱柱内物质的量,实现良好的分离以及更完美的出峰。
分流回收:二级冷阱管解吸分流后的分流样品回收到一级的样品管中,满足少量样品情况下的不同方法分析功能。
上述功能在现有的热解吸处理过程中,要么直接不具备,要么通过其余的装置单独实现,在操作上繁杂低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连接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包括样品管、冷阱管、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和第八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的一端通过管路相连接并连接至气相色谱仪的载气输出端,第三开关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端,第四开关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样品管的管尾,第五开关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冷阱管的管尾,冷阱管的管头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端,冷阱管管头和气相色谱仪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开关阀,样品管的管头连接至第一开关阀和冷阱管管头之间管路上,样品管和冷阱管之间设置第二开关阀,第六开关阀一端连接至冷阱管管尾与第五开关阀之间管路、第六开关阀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第八开关阀一端连接至样品管管尾与第四开关阀之间管路、第八开关阀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
样品管是色谱分析前从现场采集样品的标准吸附管,采集好样品后拿回实验室进行色谱分析以获得参数信息,样品管有特定的进样方向,一般在样品管都有箭头标识进样方向,箭头的头部是采集样品时的进料进气端,在本发明中统称为样品管的管头,样品管的另一端统称为管尾,解吸时,需要使用加热气流从样品管的管尾吹入,从管头流出,气流裹带从吸附剂上脱离下来的样品离开样品管以便后续进行分析,冷阱管用于将一级解吸过来的样品吸附在冷阱中,冷阱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加热方式,可以在需要时获得极高的温升,结合吹扫可以将吸附在冷阱管内的样品快速的解吸下来吹入色谱分析仪内,获得优越的出峰性能,峰形好看、辨识度高。与样品管类似,冷阱管也具有特定的进样方向,冷阱管上的箭头头部是进样端,在本发明中统称为冷阱管的管头,冷阱管上的箭头方向是出样吹扫方向。
初始状态下,第三开关阀连通,让来自色谱分析仪(本发明后续多以GC代指色谱分析仪)的载气回流GC,构成回路。
进行样品管干吹过程,将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八开关阀均调至连通状态,载气以样品管的进样方向通过样品管,将样品管中的少量水汽、空气、CO2等杂质除去并流过第八开关阀排往外界的气体回收处,如果载气或样品管中的介质、样品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那么第八开关阀也可以直接排往周围大气。将样品管内的水汽等杂质除去,可以有效保护后续分析时所用的GC,因为水分等杂物进入GC后不仅影响使用性能,也会缩短GC的寿命。
样品管干吹后,进行一级解吸过程,一级解吸时,将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六开关阀打开,其余阀相应关闭,载气在样品管内以出样方向通过,携带出样品到达冷阱管并以进样方向进入冷阱管被其冷凝吸附下来等待后续处理;
一级解吸过后,进行冷阱管干吹,将第一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六开关阀打开,其余阀相应关闭,纯净载气继续以进样方向通过冷阱管,除去冷阱管内可能存在的水汽等杂质;
冷阱管干吹后,进行二级解吸过程,此时,将第一开关阀和第五开关阀调至打开状态,载气以出样方向通过冷阱管,冷阱管以较高的温升速度快速解吸,并被载气携带进入GC进行分析;
如果样品较少,那么可以让一部分样品回流回样品管内,要实现回流,只需在二级解吸过程中打开第二开关阀和第八开关阀即可,让样品回流,可以让少量样品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气路系统还包括分流管路、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分流管路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阀和冷阱管管头之间管路上、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开关阀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一端,分流管路上设置第七开关阀,第一流量控制器安装在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总管路上,第二流量控制器安装在第六开关阀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管路上。
分流管路用于对一级解吸过程、二级解吸过程中样品流量进行分配调节,以便让合适的样品流量进入GC,防止过多的样品进入GC后造成浓度过饱和,色谱峰形不好看。一级或二级解吸过程分流时,打开分流管路上的第七开关阀,其余过程(干吹、二级解吸时样品回收回样品管的过程)则关闭第七开关阀。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可以控制其所在位置的气体流量,以便调配气体分流比例,流量控制器可以是通过调节局部阻力的方式来调节通过流量的。
分流管路的加入可以使装置具备样品管老化与冷阱管老化的功能,样品管老化意思是将样品管温度升高到老化温度,将管内所有的样品与杂质吹出样品管,使样品管回复到原始状态,以便将样品管用于另一次的取样,冷阱管老化与之相似,也是将冷阱管内的残留物质吹出,以便分析另一个样品。样品管老化时,将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和第七开关阀打开,载气不断地以出样方向吹过样品管,带走内部残留物质,并从第一流量控制器处排出装置;冷阱管老化时,将第三开关阀、第五开关阀和第七开关阀打开,载气不断地以出样方向吹过冷阱管,带走内部残留物质,并从第一流量控制器处排出装置。
作为优化,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为一个四位三通膜阀的气路开关部分,四位三通膜阀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样品管、冷阱管和气相色谱仪。
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在管路是需要通过样品气体的管路,一般的开关阀由于气密性和气体流动顺畅性上不太好,或者材质无法应对组分不一的样品,在进行解吸时,影响出峰峰形,而使用膜阀的话,内部气路较细,接气部分也使用钝化材料制成,样品气体流动快速准确,在GC上的峰形好,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由于位置相近且阀门类型相同,所以可以统一成一个四位三通阀膜阀,四位分别对应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的开开、开闭、闭开、闭闭四种状态,而三通分别连通样品管、冷阱管和气相色谱仪。其余的阀门使用普通的电磁阀即可,当载气应GC需求而使用氢气等可燃气体时,应当特别规定所有阀门的泄露等级与防爆等级。
作为优化,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连接至气相色谱仪载气输出端的管线为保温管线,第三开关阀、第一开关阀连接至气相色谱仪进样端的管线也为保温管线。
本装置可以是直接设置在GC的一旁或内置,也可以是和GC较远距离地进行气体传递,较远具体传递时,要注意传递管路上的保温性能,防止载气温度较低影响解吸效果。
作为优化,样品管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冷阱管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可用于装置检漏,在装置初始化时,首先打开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让载气填充满样品管、冷阱管所在的管路区间,然后关闭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查样品管所在管路上是否漏气,而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查冷阱管所在管路是否漏气,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压降不超过一定数值,表示装置无泄漏,一般只有样品管、冷阱管的安装处存在泄漏点,而本装置的其余部分只有阀门或流量控制器等不需要更改连接的部件,所以气密性上一般不存在问题。
作为优化,冷阱管管头侧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协同,可以用于检查样品管、冷阱管内的填料状态。在样品管的老化过程中,载气通过样品管时还是产生一定的压降,这一压降可以通过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得出,压降对应着样品管内的填料密度、阻力等参数,对于状态良好的可再次用于采样的样品管来说,气体通过其的压降为一定的数值,这一数值可以在初次使用前测定,而当使用多次,填料挥发与流失后,其压降变化,偏离理论值较多时则可以判定这一根样品管已经无法再被使用了,冷阱管的寿命判断同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管路设计、管路上多个阀门的通断控制和传感器参数获取,可以实现样品管干吹、一级解吸(分流)、冷阱管干吹、二级解吸(分流)、二级解吸回流、样品管老化、冷阱管老化、装置检漏等多种功能;样品管干吹和冷阱管干吹可以防止水汽等杂质进入到色谱分析仪中影响色谱分析仪寿命,样品管老化、冷阱管老化在本装置中一并完成,节省实验室单独的老化装置的设备投入与操作成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在样品管老化、冷阱管老化过程中可用于帮助判断样品管、冷阱管的使用寿命,剔除掉不能再次使用的样品管、冷阱管。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样品管干吹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级解吸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冷阱管干吹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二级解吸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二级解吸加样品回收的运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样品管老化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冷阱管老化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装置检漏过程的运行示意图。
图中:1-样品管、2-冷阱管、31-四位三通膜阀、311-第一开关阀、312-第二开关阀、33-第三开关阀、34-第四开关阀、35-第五开关阀、36-第六开关阀、37-第七开关阀、38-第八开关阀、41-第一压力传感器、42-第二压力传感器、43-第三压力传感器、51-第一流量控制器、52-第二流量控制器、9-气相色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连接气相色谱仪9,气路系统包括样品管1、冷阱管2、第一开关阀311、第二开关阀312、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第六开关阀36和第八开关阀38,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的一端通过管路相连接并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载气输出端,第三开关阀3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进样端,第四开关阀3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样品管1的管尾,第五开关阀3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冷阱管2的管尾,冷阱管2的管头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进样端,冷阱管2管头和气相色谱仪9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开关阀311,样品管1的管头连接至第一开关阀311和冷阱管2管头之间管路上,样品管1和冷阱管2之间设置第二开关阀312,第六开关阀36一端连接至冷阱管2管尾与第五开关阀35之间管路、第六开关阀36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第八开关阀38一端连接至样品管1管尾与第四开关阀34之间管路、第八开关阀38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
样品管1是色谱分析前从现场采集样品的标准吸附管,采集好样品后拿回实验室进行色谱分析以获得参数信息,样品管1有特定的进样方向,如图1中样品管1上的箭头所指,箭头的头部是采集样品时的进料进气端,在本发明中统称为样品管的管头,样品管1的另一端统称为管尾,解吸时,需要使用加热气流从样品管1的管尾吹入,从管头流出,气流裹带从吸附剂上脱离下来的样品离开样品管1以便后续进行分析,冷阱管2用于将一级解吸过来的样品吸附在冷阱中,冷阱由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加热方式,可以在需要时获得极高的温升,结合吹扫可以将吸附在冷阱管2内的样品快速的解吸下来吹入色谱分析仪9内,获得优越的出峰性能,峰形好看、辨识度高。与样品管1类似,冷阱管2也具有特定的进样方向,如图1所示,冷阱管2上的箭头头部是进样端,在本发明中统称为冷阱管2的管头,冷阱管2上的箭头方向是出样吹扫方向。
初始状态下,第三开关阀33连通,让来自GC的载气回流到GC,构成回路。
如图2所示,进行样品管1干吹过程,将第一开关阀311、第二开关阀312、第三开关阀33、第八开关阀38均调至连通状态,载气以样品管1的进样方向通过样品管1,将样品管1中的少量水汽、空气、CO2等杂质除去并流过第八开关阀38排往外界的气体回收处,如果载气或样品管1中的介质、样品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那么第八开关阀38也可以直接排往周围大气。将样品管1内的水汽等杂质除去,可以有效保护后续分析时所用的GC,因为水分等杂物进入GC后不仅影响使用性能,也会缩短GC的寿命。
样品管1干吹后,如图3所示,进行一级解吸过程,一级解吸时,将第二开关阀312、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六开关阀36打开,其余阀相应关闭,载气在样品管1内以出样方向通过,携带出样品到达冷阱管2并以进样方向进入冷阱管2被其冷凝吸附下来等待后续处理;
一级解吸过后,如图4所示,进行冷阱管2干吹,将第一开关阀311、第三开关阀33、第六开关阀36打开,其余阀相应关闭,纯净载气继续以进样方向通过冷阱管2,除去冷阱管2内可能存在的水汽等杂质;
冷阱管2干吹后,如图5所示,进行二级解吸过程,此时,将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五开关阀315调至打开状态,载气以出样方向通过冷阱管2,冷阱管2以较高的温升速度快速解吸,并被载气携带进入GC进行分析;
如果样品较少,那么可以让一部分样品回流回样品管1内,要实现回流,只需在二级解吸过程中打开第二开关阀312和第八开关阀38即可,让样品回流,可以让少量样品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气路系统还包括分流管路8、第一流量控制器51和第二流量控制器52,分流管路8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阀311和冷阱管2管头之间管路上、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开关阀38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一端,分流管路8上设置第七开关阀37,第一流量控制器51安装在第七开关阀37、第八开关阀38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总管路上,第二流量控制器52安装在第六开关阀36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管路上。
分流管路8用于对一级解吸过程、二级解吸过程中样品流量进行分配调节,以便让合适的样品流量进入GC,防止过多的样品进入GC后造成浓度过饱和,色谱峰形不好看。具体的流程原理可以参见图3和图5,一级或二级解吸过程分流时,打开分流管路8上的第七开关阀37,其余过程(干吹、二级解吸时样品回收回样品管1的过程)则关闭第七开关阀37。第一流量控制器51和第二流量控制器52可以控制其所在位置的气体流量,以便调配气体分流比例,流量控制器可以是通过调节局部阻力的方式来调节通过流量的。
分流管路8的加入可以使装置具备样品管1老化与冷阱管2老化的功能,样品管1老化意思是将样品管1温度升高到老化温度,将管内所有的样品与杂质吹出样品管1,使样品管1回复到原始状态,以便将样品管1用于另一次的取样,冷阱管2老化与之相似,也是将冷阱管2内的残留物质吹出,以便分析另一个样品。如图7所示,样品管1老化时,将第二开关阀312、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和第七开关阀37打开,载气不断地以出样方向吹过样品管1,带走内部残留物质,并从第一流量控制器51处排出装置;如图9所示,冷阱管2老化时,将第三开关阀33、第五开关阀35和第七开关阀37打开,载气不断地以出样方向吹过冷阱管2,带走内部残留物质,并从第一流量控制器51处排出装置。
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二开关阀312为一个四位三通膜阀31的气路开关部分,四位三通膜阀3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样品管1、冷阱管2和气相色谱仪9。
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二开关阀312所在管路是需要通过样品气体的管路,一般的开关阀由于气密性和气体流动顺畅性上不太好,或者材质无法应对组分不一的样品,在进行解吸时,影响出峰峰形,而使用膜阀的话,内部气路较细,接气部分也使用钝化材料制成,样品气体流动快速准确,在GC上的峰形好,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二开关阀312由于位置相近且阀门类型相同,所以可以统一成一个四位三通阀膜阀31,四位分别对应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二开关阀312的开开、开闭、闭开、闭闭四种状态,而三通分别连通样品管1、冷阱管2和气相色谱仪9,如图1中四位三通阀膜阀31的接口A、B、C连接所示。其余的阀门使用普通的电磁阀即可,当载气应GC需求而使用氢气等可燃气体时,应当特别规定所有阀门的泄露等级与防爆等级。
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载气输出端的管线为保温管线,第三开关阀33、第一开关阀311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进样端的管线也为保温管线。
本装置可以是直接设置在GC的一旁或内置,也可以是和GC较远距离地进行气体传递,较远具体传递时,要注意传递管路上的保温性能,防止载气温度较低影响解吸效果。
如图1所示,样品管1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41,冷阱管2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43。
压力传感器可用于装置检漏,如图9所示,在装置初始化时,首先打开第一开关阀311、第二开关阀312和第三开关阀33,让载气填充满样品管1、冷阱管2所在的管路区间,然后关闭第一开关阀311、第二开关阀312,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41检查样品管1所在管路上是否漏气,而第三压力传感器43检查冷阱管2所在管路是否漏气,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压降不超过一定数值(例如30s内压降不超过0.5psi),表示装置无泄漏,一般只有样品管1、冷阱管2的安装处存在泄漏点,而本装置的其余部分只有阀门或流量控制器等不需要更改连接的部件,所以气密性上一般不存在问题。
如图1所示,冷阱管2管头侧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42。
第二压力传感器42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1、第三压力传感器43协同,可以用于检查样品管1、冷阱管2内的填料状态。如图7所示,在样品管1的老化过程中,载气通过样品管1时还是产生一定的压降,这一压降可以通过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4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2得出,压降对应着样品管1内的填料密度、阻力等参数,对于状态良好的可再次用于采样的样品管1来说,气体通过其的压降为一定的数值,这一数值可以在初次使用前测定,而当使用多次,填料挥发与流失后,其压降变化,偏离理论值较多时(例如5%)则可以判定这一根样品管1已经无法再被使用了,冷阱管2的寿命判断同理。
本装置具备样品管1干吹、一级解吸(分流)、冷阱管2干吹、二级解吸(分流)、二级解吸回流、样品管1老化、冷阱管2老化、装置检漏的功能,具体的运行过程以及阀门状态已在前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连接气相色谱仪(9),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样品管(1)、冷阱管(2)、第一开关阀(311)、第二开关阀(312)、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第六开关阀(36)和第八开关阀(38),所述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的一端通过管路相连接并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载气输出端,第三开关阀(3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进样端,所述第四开关阀(3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样品管(1)的管尾,所述第五开关阀(3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冷阱管(2)的管尾,所述冷阱管(2)的管头通过管路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的进样端,冷阱管(2)管头和气相色谱仪(9)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开关阀(311),所述样品管(1)的管头连接至第一开关阀(311)和冷阱管(2)管头之间管路上,样品管(1)和冷阱管(2)之间设置第二开关阀(312),所述第六开关阀(36)一端连接至冷阱管(2)管尾与第五开关阀(35)之间管路、第六开关阀(36)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所述第八开关阀(38)一端连接至样品管(1)管尾与第四开关阀(34)之间管路、第八开关阀(38)另一端连接外界的气体回收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分流管路(8)、第一流量控制器(51)和第二流量控制器(52),所述分流管路(8)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阀(311)和冷阱管(2)管头之间管路上、另一端连接至第八开关阀(38)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一端,分流管路(8)上设置第七开关阀(37),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51)安装在第七开关阀(37)、第八开关阀(38)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总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52)安装在第六开关阀(36)连接外界气体回收处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311)和第二开关阀(312)为一个四位三通膜阀(31)的气路开关部分,四位三通膜阀(3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样品管(1)、冷阱管(2)和气相色谱仪(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阀(33)、第四开关阀(34)、第五开关阀(35)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载气输出端的管线为保温管线,所述第三开关阀(33)、第一开关阀(311)连接至气相色谱仪(9)进样端的管线也为保温管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1)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41),所述冷阱管(2)管尾侧管路上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阱管(2)管头侧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42)。
CN201910724287.5A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Active CN110346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4287.5A CN11034649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4287.5A CN11034649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6490A true CN110346490A (zh) 2019-10-18
CN110346490B CN110346490B (zh) 2022-05-24

Family

ID=6818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4287.5A Active CN110346490B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64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7188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常州磐宇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除水浓缩气路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7432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e Process for collecting and concentrating trace organics in a liquid sample
CN101044397A (zh) * 2004-06-29 2007-09-26 珀金埃尔默Las公司 从热解吸附单元到色谱柱的接口
CN102004134A (zh) * 2010-12-09 2011-04-06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热气体解吸的自动热脱附解吸仪
US20130000485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Andrew Tipler Flow Control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rmal Desorption
US20170315025A1 (en) * 2016-05-02 2017-11-02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introducing device and analyzing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CN108508113A (zh) * 2018-04-19 2018-09-07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单级热脱附解吸系统
CN109358143A (zh) * 2018-12-05 2019-02-19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体浓缩采样的除水方法、进样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397A (zh) * 2004-06-29 2007-09-26 珀金埃尔默Las公司 从热解吸附单元到色谱柱的接口
US20060137432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e Process for collecting and concentrating trace organics in a liquid sample
CN102004134A (zh) * 2010-12-09 2011-04-06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热气体解吸的自动热脱附解吸仪
US20130000485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Andrew Tipler Flow Control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rmal Desorption
US20170315025A1 (en) * 2016-05-02 2017-11-02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introducing device and analyzing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CN108508113A (zh) * 2018-04-19 2018-09-07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单级热脱附解吸系统
CN109358143A (zh) * 2018-12-05 2019-02-19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气体浓缩采样的除水方法、进样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7188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常州磐宇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除水浓缩气路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6490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899B (zh)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在线分析装置
CN106290688B (zh) 一种颗粒物有机化学组分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US5574230A (en) Silica gel, Tenax, and carbon media adsorption tube for the sampling of a wide variety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air and gas streams
CN103167901B (zh) 对真空环境中的分子污染物的分析
US834200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pipeline contaminants
CN105651910A (zh) 一种富集-热解析-色谱分离装置
CN108007699A (zh) 一种模块化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车载排放测试平台
US64475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samples
CN110346490A (zh) 一种多功能二级热解吸气路系统
CN111579315A (zh) VOCs和IVOCs同时在线收集和检测方法
CN108459122A (zh) 一种双通道二次解析热脱附装置
CN110274813A (zh) 挥发性有机物富集装置与方法
JP4590091B2 (ja) ガス分析装置
CN208109558U (zh) 挥发性有机物富集装置
CN109406691A (zh) 气体采样分离系统及气相色谱仪
CN105424419A (zh) 一种sf6中间分解产物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84887B (zh) 热脱附管的老化装置及其老化方法
CN206074528U (zh) 一种颗粒物有机化学组分在线测量系统
CN102053129A (zh) 一种电子级cf4的分析方法
CN208297430U (zh) 一种双通道二次解析热脱附装置
CN108627369A (zh)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双级深冷在线富集浓缩采样系统及方法
EP20977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pipeline contaminants
CN113804780A (zh) 一种水中VOCs在线色谱分析方法
GB2344653A (en) Analysing components of gases or vapours
CN215953498U (zh) 一种硫化物稀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