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6918A -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6918A
CN110336918A CN201910592979.9A CN201910592979A CN110336918A CN 110336918 A CN110336918 A CN 110336918A CN 201910592979 A CN201910592979 A CN 201910592979A CN 110336918 A CN110336918 A CN 110336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bright screen
duration
screen durat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29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6918B (zh
Inventor
何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29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6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6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6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6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6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包括: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所述当前亮屏时长亮屏。通过使每一应用程序对应一亮屏时长的方式,在打开应用程序时直接调整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避免用户过多的操作,提高了亮屏时长的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被人们所青睐,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在移动终端上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等。基于应用程序的不同,用户在应用程序上对移动终端的亮屏时长要求也不相同。
相关技术中,用户在调节移动终端的亮屏时长时,通常需要将当前应用程序切换到后台,从系统设置中调节整个系统的亮屏时长,系统的亮屏时长是固定的,当用户打开其他应用程序时,还需重新调整亮屏时长,这样的操作方式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屏控制方法,可以避免用户过多的操作,提高了亮屏时长的调节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多个应用程序,包括:
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中,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包括:
判断能否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中,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查找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其他应用程序为多个应用程序中除第一应用程序以外的应用程序;
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中,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若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
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中,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包括: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中,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多个应用程序不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移动终端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亮屏时长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本申请的亮屏时长控制装置中,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比较单元,用于若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多个应用程序,包括: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通过使每一应用程序对应一亮屏时长的方式,在打开应用程序时直接调整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避免用户过多的操作,提高了亮屏时长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第二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在移动终端上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等。基于应用的不同,用户在应用程序上对移动终端的亮屏时长要求也不相同。例如:用户在打开电子书应用准备看小说时,会希望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屏时长较长,而在听歌时希望屏幕的亮屏时长较短。而用户在实际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屏时长时是通过将应用切换至后台,再去系统设置中调节亮屏时长的方式。并且调节的亮屏时长是系统的亮屏时长,时长是统一的,无法针对单个应用程序设立亮屏时长。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多个应用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多种应用程序,其中,可以包括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例如:相册、通讯录、计时器等;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应用商店等途径下载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音乐播放器、电子书、游戏软件等。上述的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程序,这里不做限定。这里,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指的是用户打开了第一应用程序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过程,也即打开了第一应用程序。
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即当检测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后,从之前的配置中查找该第一应用程序所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当检测到电子书应用开启后并在屏幕上显示后,获取电子书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30s。其中,亮屏时长是指用户在不点击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前提下,屏幕从亮屏到熄灭所用的时间。其中,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的方式可以通过查找映射关系表的方式找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因此,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可以包括:
判断能否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可以理解,当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可以认为该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已经被记录并保存至映射关系表中,直接从映射关系表中获取该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即可。
若在映射关系表中无法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可以认为该第一应用程序是首次开启,该第一应用及其对应的亮屏时长并没有被记录并保存至映射关系表中,因此在映射关系表中无法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这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查找是否有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当用户首次开启XX阅读应用程序时,查找到移动终端上有相同电子书类型的XXX阅读应用程序的亮屏时长为20s,则确定首次开启的XX阅读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并将映射关系保存至映射关系表中。
因此,该方法还包括:若无法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查找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其他应用程序为多个应用程序中除第一应用程序以外的应用程序;
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102、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程序开启的过程,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系统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或者是其他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因此,当第一应用开启后,会将之前的亮屏时长(即对应系统界面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或其他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例如:在系统界面上的亮屏时长为系统预设亮屏时长,10s,当用户从系统界面开启第一应用程序时,将当前的亮屏时长为10s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
步骤103、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具体的,在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后,移动终端会通过驱动电路,供电模块等控制屏幕常亮,通过定时器,计时器等模块计时,当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控制屏幕熄灭。
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的方式,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XX阅读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当用户在20s内并没有阅读完成且屏幕还未熄灭,则用户再次点击屏幕,移动终端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20s,也即延续20s,以此类推。因此,此步骤还包括:若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接收用户的点击操作,则重新调整当前亮屏时长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时,且用户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时,可以先判断当前亮屏时长下的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是否为同屏显示的,这里的同屏显示可以是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分为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在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以此为例,只要保证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均在屏幕上显示即可。因此,在步骤103之后还可以包括: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如果判断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均在屏幕上显示,则可以比较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亮屏时长较长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因此,在判断第一应用程序及第二应用程序是否同屏显示后,还包括:若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
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包括: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通过使每一应用程序对应一亮屏时长的方式,在打开应用程序时直接调整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避免用户过多的操作,提高了亮屏时长的调节效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多种应用程序,其中,可以包括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例如:相册、通讯录、计时器等;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应用商店等途径下载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例如:音乐播放器、电子书、游戏软件等。上述的第一应用程序可以是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程序,这里不做限定。这里,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指的是用户打开了第一应用程序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过程,也即打开了第一应用程序。
步骤202,判断能否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若能,则执行步骤203;若不能,则执行步骤204。
当检测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后,从之前的配置中查找该第一应用程序所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当检测到电子书应用开启后并在屏幕上显示后,获取电子书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30s。其中,亮屏时长是指用户在不点击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前提下,屏幕从亮屏到熄灭所用的时间。若在映射关系表中能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说明第一应用程序之前被用户开启过,且第一应用程序及其对应的亮屏时长被记录或保存至映射关系表中。这里的映射关系表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及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203,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其中,若能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直接、通过查找映射关系表的方式找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204,查找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若在映射关系表中为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程序为用户首次开启,因此在映射关系表中无法查找到对应的亮屏时长。因此,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从移动终端中查找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应用。具体的,例如:当用户首次开启XX阅读应用程序(即第一应用程序)时,查找到移动终端上有相同电子书类型的XXX阅读应用程序(即其他应用程序)的亮屏时长为20s。
步骤205,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如果用户是为了看电子书,则在不同应用程序上需求的亮屏时间大致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并将对应关系保存或记录在映射关系表中,以便再次开启第一应用程序时,可以直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206,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程序开启的过程,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系统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或者是其他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因此,当第一应用开启后,会将之前的亮屏时长(即对应系统界面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或其他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例如:在系统界面上的亮屏时长为系统预设亮屏时长,10s,当用户从系统界面开启第一应用程序时,将当前的亮屏时长为10s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
步骤207、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具体的,在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后,移动终端会通过驱动电路,供电模块等控制屏幕常亮,通过定时器,计时器等模块计时,当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控制屏幕熄灭。
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的方式,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XX阅读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当用户在20s内并没有阅读完成且屏幕还未熄灭,则用户再次点击屏幕,移动终端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20s,也即延续20s,以此类推。因此,此步骤还包括:若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接收用户的点击操作,则重新调整当前亮屏时长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208、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
可以理解,这里指的是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时,且用户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时。
步骤209、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若是,则执行步骤210。
可以先判断当前亮屏时长下的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是否为同屏显示的,这里的同屏显示可以是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分为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在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以此为例,只要保证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均在屏幕上显示即可。
步骤210、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具体的,当判断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及第二应用程序是在屏幕上同屏显示的,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一比较结果,比较结果可以包括3类,第一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第二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第三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等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步骤211、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类,则可以将当前亮屏时长重新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在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则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重新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当然,也可以根据不调整当前亮屏时长,继续按照当前亮屏时长的剩余时长进行亮屏,这里不做限定,仅仅是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步骤212、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比较结果为第二类,则可以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在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当然,也可以根据不调整当前亮屏时长,继续按照当前亮屏时长的剩余时长进行亮屏,这里不做限定,仅仅是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步骤213、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后,移动终端会通过驱动电路,供电模块等控制屏幕常亮,通过定时器,计时器等模块计时,当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控制屏幕熄灭。
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的方式,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XX阅读对应的亮屏时长为20s,当用户在20s内并没有阅读完成且屏幕还未熄灭,则用户再次点击屏幕,移动终端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20s,也即延续20s,以此类推。因此,此步骤还包括:若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接收用户的点击操作,则重新调整当前亮屏时长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检测到多个应用程序不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移动终端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
其中,系统预设亮屏时长移动终端出厂时设定的亮屏时长,用户可以通过在系统设置中调节系统预设亮屏时长的亮屏时长。当没有应用被开启时,则按照系统预设时长进行亮屏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包括: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通过使每一应用程序对应一亮屏时长的方式,在打开应用程序时直接调整为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避免用户过多的操作,提高了亮屏时长的调节效率。并且,若在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开启第二应用程序,还可以根据亮屏时长的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若查找不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还可以通过应用类型将相同应用类型的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的亮屏时长,提高了亮屏时长的控制灵活性。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亮屏时长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第一调整单元32及第一控制单元33,其中:
获取单元31,用于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具体的,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即当检测到第一应用程序开启后,从之前的配置中查找该第一应用程序所对应的亮屏时长。例如:当检测到电子书应用开启后并在屏幕上显示后,获取电子书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为30s。其中,亮屏时长是指用户在不点击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前提下,屏幕从亮屏到熄灭所用的时间。
第一调整单元32,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程序开启的过程,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系统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或者是其他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转至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因此,当第一应用开启后,会将之前的亮屏时长(即对应系统界面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或其他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一控制单元33,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具体的,在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后,移动终端会通过驱动电路,供电模块等控制屏幕常亮,通过定时器,计时器等模块计时,当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控制屏幕熄灭。
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的方式,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可以先判断当前亮屏时长下的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是否为同屏显示的,这里的同屏显示可以是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分为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在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以此为例,只要保证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均在屏幕上显示即可。
比较单元,用于若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具体的,当判断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及第二应用程序是在屏幕上同屏显示的,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一比较结果,比较结果可以包括3类,第一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第二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第三类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等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类,则可以将当前亮屏时长重新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在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则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重新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当然,也可以根据不调整当前亮屏时长,继续按照当前亮屏时长的剩余时长进行亮屏,这里不做限定,仅仅是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若比较结果为第二类,则可以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也即在未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开启了第二应用程序,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当然,也可以根据不调整当前亮屏时长,继续按照当前亮屏时长的剩余时长进行亮屏,这里不做限定,仅仅是给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调整当前亮屏时长后,移动终端会通过驱动电路,供电模块等控制屏幕常亮,通过定时器,计时器等模块计时,当到达当前亮屏时长时控制屏幕熄灭。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中,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1200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12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图中仅示出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传输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移动终端1200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2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电路1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第二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20包括有第二固定存储区121,在首次启动移动终端1200时,处理器180将通过如上的第二映射得到的第二互识别码写入第二固定存储区183。在非首次启动移动终端1200时,处理器从该第二固定存储区183将第二映射获取到。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上述实施例中亮屏时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芯片相互识别的功能。存储器12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第二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20可以为如上的存储介质。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第二输入设备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2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可以用该显示单元140表示,即显示界面显示的显示内容可以由显示单元140进行显示。
移动终端12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2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至于移动终端12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第二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移动终端1200的通信。
移动终端1200通过传输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180是移动终端1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具体的,处理器180包括有: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应用处理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与控制及状态总线(Bus)(图中未示出)。
移动终端1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供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供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移动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200的显示单元140是触摸屏显示器,移动终端1200还包括有存储器120,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120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时,处理器180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判断能否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获取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若无法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查找与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其他应用程序为多个应用程序中除第一应用程序以外的应用程序;
将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当前亮屏时长亮屏之后,处理器180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若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
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比较结果,调整当前亮屏时长时,处理器180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重新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将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亮屏时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多个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所述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包括:
判断能否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查找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查找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查找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类型相同的其他应用程序,所述其他应用程序为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中除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以外的应用程序;
将所述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所述当前亮屏时长亮屏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若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当前亮屏时长;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当前亮屏时长,包括: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大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重新将所述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若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小于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则将所述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不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所述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移动终端的系统预设亮屏时长。
7.一种亮屏时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屏时长调整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所述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集合中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时,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是否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
比较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及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则将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亮屏时长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当前亮屏时长;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按照调整后的当前亮屏时长亮屏。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亮屏时长控制方法。
CN201910592979.9A 2019-07-03 2019-07-03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0336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979.9A CN110336918B (zh) 2019-07-03 2019-07-03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979.9A CN110336918B (zh) 2019-07-03 2019-07-03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6918A true CN110336918A (zh) 2019-10-15
CN110336918B CN110336918B (zh) 2021-08-03

Family

ID=6814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2979.9A Active CN110336918B (zh) 2019-07-03 2019-07-03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69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491A (zh) * 2021-12-10 2022-04-01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自动化省电控制系统
CN114442789A (zh) * 2022-01-25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暗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4948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Lee Jungsu Mobile terminal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84176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
CN103034319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进行显示控制的方法、控制装置及终端
US20150096044A1 (en) * 2012-03-21 2015-04-02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creen locking time,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6095281A (zh) * 2016-08-24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57295A (zh) * 2016-11-26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26601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72717A (zh) * 2018-04-11 2018-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29229A (zh) * 2018-06-14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4948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Lee Jungsu Mobile terminal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84176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延时调整方法
US20150096044A1 (en) * 2012-03-21 2015-04-02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creen locking time,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3034319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进行显示控制的方法、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6095281A (zh) * 2016-08-24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57295A (zh) * 2016-11-26 2017-04-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26601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72717A (zh) * 2018-04-11 2018-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29229A (zh) * 2018-06-14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491A (zh) * 2021-12-10 2022-04-01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自动化省电控制系统
CN114265491B (zh) * 2021-12-10 2024-03-29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自动化省电控制系统
CN114442789A (zh) * 2022-01-25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暗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6918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26090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
US10069818B2 (e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network initialization of multimedia playback device
RU2632153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клавиатуры
CN1032792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914502B (zh) 使用情形识别的智能搜索服务的方法及其终端
EP2561722B1 (en)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ensors to initiate a telephone call or modify telephone operation
CN111338725B (zh) 界面布局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967801A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07930A (zh) 一种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50127989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45731A (zh) 应用图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58089A1 (en) Learning-Based Keyword Search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63130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527918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306802A (zh) 拍照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91699A (zh) 一种视频显示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83768A (zh) 一种应用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445912A (zh) 振动配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336918A (zh)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429678A (zh) 移动终端供电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443803A (zh) 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828795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45610B (zh) 数据迁移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13256A (zh) 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786439A (zh) 一种终端中声音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4

Address after: Room 501, 85 Xiaguang Dongli,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86 Chang seven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