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6890A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6890A
CN110336890A CN201910646880.2A CN201910646880A CN110336890A CN 110336890 A CN110336890 A CN 110336890A CN 201910646880 A CN201910646880 A CN 201910646880A CN 110336890 A CN110336890 A CN 11033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hain
data
memory node
storage method
dat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68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星
汪艳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ean Sprou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ean Sprou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ean Sprou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ean Sprou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68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6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6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resources being split in blocks or fra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设置有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与之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云计算中心能够调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的数据;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从云计算中心内查看数据,通过上述方法让数据存储更安全,具备更易扩展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散式资料储存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的性质,使得存储至区块链的资料具有公证的特点,进而使得区块链技术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区块链的资料储存原理透过以太坊客户端发起一个业务请求,该以太坊客户端可将该业务请求发送至共识网络中,由共识网络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对这该业务请求进行共识。在共识网络中各区块链节点对该业务请求达成共识后,将该业务请求的资料摘要储存在各区块链节点对应的区块链中。
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散式帐本技术,是一种分散式网际网络资料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信任。具体而言,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网络称之为区块链网络,在该区块链网络中包含网络节点(也可以称之为区块链节点),每一个网络节点对应至少一个区块链,每一个区块链上至少包含一个区块。由于网络节点在接收到待储存的资料时,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网络节点,所以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储存了该区块链网络的全量资料,且各个网络节点上储存的资料一致。
在区块链网络中储存资料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区块链网络接收到待储存的资料,并将该资料通过广播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全网广播,这样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接收到该待储存的资料,此时,区块链网络中各个网络节点将该待储存的资料写入快取中;第二个阶段,对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该待储存的资料的储存权的网络节点,在获取记录权时,将该待储存资料写入某一区块中,并将该区块上链至已存在的区块链上。
然而,信息技术系统对于数据的防篡改大多采用数据加密,数据库登录密码等方式加强数据安全,但是最终这些措施都参杂人的因素,密码或者加密算法都可能被泄漏,人为因素本身就是不可控的,仍然存在数据被篡改,而且被篡改的数据发现不了等情况,严重影响数据存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何提高资料的安全性及隐私问题是本发明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提高储存资料的安全性和保护客户的隐私,让数据存储更安全,更实惠,更易扩展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有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与之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云计算中心能够调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的数据;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从云计算中心内查看数据。
进一步,由若干个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组成区块链存储系统。
进一步,每一个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对外设有若干个接口,所有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接口与通信网络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口用于连接物联网或云计算中心,进行采集或待处理数据的读写。
进一步,所述接口用于与网络内其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完成时间同步和数据通信。
进一步,每个数据存储节点将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交易数据和代码封装到数据区块中,并链接到当前最长的主区块链上,形成最新的区块。
进一步,所述封装到数据区块的过程包含哈希算法、默克尔树算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强背书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通过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计算,互相验证其信息的真伪以达成全网共识;数据脱敏技术能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多签名私钥、加密技术、多方计算技术来防止数据隐私泄露;系统对数据的复制、写入、读出、修改、删除的进行登记记账,而且交易记录可追溯;当用户需要时,用户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历史完整数据,自己决定是否分享或部分内容有收益地分享给企业使用和其他用途;企业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无法掌控个人全部数据,企业只是一种服务角色,而非数据管理角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实施例中,其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设置有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10以及与之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
步骤S02:数据采集模块10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内;
步骤S03:云计算中心30能够调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内的数据;
步骤S04: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40从云计算中心30内查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01为设置有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10以及与之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是基于远程数据采集模块平台的通信模块,远程数据采集模块技术相对于GSM是一种更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除远程数据采集模块辐射小外;在数据传输方面,远程数据采集模块是GPRS速度的3-4倍,可有效的、稳定的获得所需数据,以及可以通过多签名私钥、加密技术、多方计算技术来防止数据隐私泄露。
另外,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设有复数个接口,每一数据采集模块10连接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的一个接口;或每一数据采集模块10分别连接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的复数个接口,在本实施例中,以选择连接一个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的接口为例。例如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设有A接口,所述A接口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通过有线、无线、光、蓝牙或其他技术的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连接,能够完成同步和数据通信以实现用户数据的传输。
步骤S02中,数据采集模块10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内,其中,每个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都可以通过特定的哈希算法和默克尔树算法将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交易数据和代码封装到一个带有时间戳的数据区块中,并链接到当前最长的主区块链上,形成最新的区块,系统对数据的复制、写入、读出、修改、删除的进行登记记账,而且交易记录可追溯;其次,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还包括复数个接口,例如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设置C口,C口用于与网络内其他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之间完成时间同步和数据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数据不用储存在单个孤立的数据中心,实现了去中心化。另外,在储存数据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更可将用户的个人客户端加密数据碎片化,然后再存储在多个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其中,为了便于之后的获取和传输数据,使用擦除共享(在小千字节范围内)的小碎片功能。也就是说,将用户的个人客户端加密数据碎片化为小千字节范围内,然后再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不稳定性和可能的交付瓶颈,从而更安全,更实惠的保护好用户的隐私。
步骤S03中,云计算中心30能够调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内的数据,其中,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设有复数个接口,所述云计算中心30与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相连接,例如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设有B接口,所述B接口连接所述云计算中心30。另外,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通过有线、无线、光、蓝牙或其他技术的接口与所述云计算中心30连接,以实现用户数据的传输。如上文所述,由于在存储过程中将用户的个人客户端加密数据碎片化为小千字节范围,因此上述云计算中心30需从多个所述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20上获取数据,如此就能减少各种不稳定性和可能的交付瓶颈,从而更安全,更实惠地保护好用户隐私。
在步骤S04中,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40从云计算中心30内查看数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例如Unix终端、Windows终端、Linux终端、Web终端、Java终端等等,所述终端设备4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云计算中心30相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本发明实现了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强背书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通过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计算,互相验证其信息的真伪以达成全网共识。
总之,本发明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使用的决定权从企业手中转移到了个人自己手中。我们的平台将用户的个人客户端加密数据碎片化存储在遍布全球的许多节点上,而不是存储在单个孤立的数据中心,通过从世界各地的许多不同节点获取和传输数据,使用称为擦除共享(在小千字节范围内)的小碎片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稳定性和可能的交付瓶颈,从而更安全,更实惠地保护好用户隐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若干个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与之对应的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
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
云计算中心能够调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内的数据;
以及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从云计算中心内查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组成区块链存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对外设有若干个接口,所有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接口与通信网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口用于连接物联网或云计算中心,进行采集或待处理数据的读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口用于与网络内其他区块链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完成时间同步和数据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存储节点将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交易数据和代码封装到数据区块中,并链接到当前最长的主区块链上,形成最新的区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到数据区块的过程包含哈希算法、默克尔树算法。
CN201910646880.2A 2019-07-17 2019-07-17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Pending CN110336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880.2A CN110336890A (zh) 2019-07-17 2019-07-17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880.2A CN110336890A (zh) 2019-07-17 2019-07-17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6890A true CN110336890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6880.2A Pending CN110336890A (zh) 2019-07-17 2019-07-17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68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3184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深圳市融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储存方法及装置
CN113111368A (zh) * 2021-04-28 2021-07-13 中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CN113111068A (zh) * 2021-04-30 2021-07-13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477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存储系统
CN107465656A (zh) * 2017-06-14 2017-12-12 广州宏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防监控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076057A (zh) * 2017-12-14 2018-05-25 北京中星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全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477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存储系统
CN107465656A (zh) * 2017-06-14 2017-12-12 广州宏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安防监控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076057A (zh) * 2017-12-14 2018-05-25 北京中星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全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3184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深圳市融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储存方法及装置
CN113111368A (zh) * 2021-04-28 2021-07-13 中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CN113111068A (zh) * 2021-04-30 2021-07-13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872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chain-Based Gemstone Ownership, Identity, Custody, Supply-Chain Transfer, Trading, and Secure Payments
Pervez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AG-based blockchain architectures
CN109313763B (zh) 层次型网络系统以及用于层次型网络系统的节点
CN110336890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
Singh et al. Blockchain: Future of financial and cyber security
EP3754939B1 (en) Digital identity system
EP2564345B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and authenticating handwritten signatures and archiving handwritten information
CN11006016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授权、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2033901B (zh) 一种公民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KR101986081B1 (ko) 블록체인에서 특정 노드들간 블록을 공유 및 검증하는 방법
CN109327512A (zh) 基于区块链hash寻址和重加密的游戏数据分区储存方法
CN107122477A (zh) 一种区块链存储系统
CN109314637A (zh) 区块链上高效转移与工资关联的加密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CN10768894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系统交易方法
CN10898935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授权与数据共享访问控制方法
CN107231299A (zh) 一种链路由及实现区块链跨链通信的系统
CN10620428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互助保险和互助保障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861468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机动车违章管理系统建设方法
CN108881165A (zh) 一种带区块发布机制的多中心认证系统
CN112685505A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33841A (zh) 一种写验分离的弱中心化可信数据存储系统和管理方法
CN110264354A (zh) 创建区块链账户及验证区块链交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2570A (zh) 区块链数据的分次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049061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社区管理系统
CN113988845B (zh) 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