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230B -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 Google Patents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230B
CN110326230B CN201880008167.9A CN201880008167A CN110326230B CN 110326230 B CN110326230 B CN 110326230B CN 201880008167 A CN201880008167 A CN 201880008167A CN 110326230 B CN110326230 B CN 110326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amforming
transmit beamforming
perfect
trans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230A (zh
Inventor
S·特赖宁
A·桑德罗维奇
A·Y·卡舍
A·P·艾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2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用于增强波束成形训练规程的方法和装置。例如,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可包括: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进一步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该无线节点的指示这些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中的一者的反馈帧。该装置可被配置成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与该无线节点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S/N.62/455,576、以及于2018年1月31体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884,890的权益,这两篇申请由此通过援引被整体明确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且尤其涉及在波束成形训练规程期间增强波束完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所需的带宽要求日益增长这一问题,正在开发不同的方案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通过共享信道资源来与单个接入点通信而同时达成高数据吞吐量。
某些应用(诸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可能要求每秒几千兆比特范围内的数据率。某些无线通信标准,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IEEE802.11标准标示了由IEEE 802.11委员会为短程通信(例如,几十米到几百米)开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空中接口标准集。
WLAN标准的802.11ad修正定义了用于60GHz范围内甚高吞吐量(VHT)的MAC和PHY层。与较低频率相比,60GHz频带中的操作允许使用较小的天线。然而,与较低频率中的操作相比,围绕60GHz频带的无线电波具有较高的大气衰减并且易受大气层气体、雨水、物体等的较高程度吸收,从而导致较高的自由空间损耗。较高的自由空间损耗可通过使用许多小型天线(例如安排成相控阵的小型天线)来补偿。
使用相控阵,可以协调多个天线以形成在期望方向上行进的相干波束(或波束),这被称为波束成形。可以旋转电场以改变这一方向。结果所得的传输基于电场被极化。接收机也可包括能适配成匹配或适应变化的传输极性的天线。
最初可以执行适配发射和接收天线的规程(被称为波束成形训练)以在设备之间建立链路,并且还可以周期性地执行该规程以使用最佳发射和接收波束来维持一质量链路。
遗憾的是,波束成形训练表示大量开销,因为训练时间减小了数据吞吐量。训练时间量随着发射和接收天线数目的增大而增大,从而导致在训练期间要评估更多波束。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并非仅靠任何单一方面来负责其期望属性。在不限定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表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现在将简要地讨论一些特征。在考虑本讨论后,并且尤其是在阅读题为“详细描述”的章节之后,将理解本公开的特征是如何提供包括无线网络中的接入点与站之间的改进通信在内的优点的。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第一波束成形完善帧;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进一步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该无线节点的指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中的一者的第一反馈帧,其中该装置被配置成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与该无线节点进行通信。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从无线节点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并且进一步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在该装置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的;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第一反馈帧,第一反馈帧指示曾被用于传送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这些训练字段中的一者的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以及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第一反馈帧以供传输至该无线节点。
本公开的各方面还提供了如基本上在本文参照附图所描述并且如通过附图所解说的各种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装备、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处理系统。提供了众多其他方面。
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的示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接入点和示例用户终端的框图。
图3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相控阵天线的实现中的信号传播的示图。
图4解说了示例波束成形训练规程。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发起者执行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
图5A解说了能够执行图5中示出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响应者执行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
图6A解说了能够执行图6中示出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发起者执行接收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
图7A解说了能够执行图7中示出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响应者执行接收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
图8A解说了能够执行图8中示出的操作的示例组件。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波束成形完善规程的示例。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波束成形完善规程的示例。
为了促进理解,在可能之处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各附图共有的相同要素。构想了一个方面所描述的要素可有益地用在其他方面而无需具体引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用于增强波束成形训练规程的波束完善阶段(BRP)的方法和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于本公开通篇给出的任何具体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实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尽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尽管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被限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确切而言,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宽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图和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此类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SDMA系统可以利用充分不同的方向来同时传送属于多个用户终端的数据。TDMA系统可通过将传输信号划分在不同时隙中、每个时隙被指派给不同用户终端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共享相同频率信道。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这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副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副载波也可以被称为频调、频槽等。在OFDM下,每个副载波可以用数据独立地调制。SC-FDMA系统可以利用交织式FDMA(IFDMA)在跨系统带宽分布的副载波上传送,利用局部式FDMA(LFDMA)在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或者利用增强式FDMA(EFDMA)在多个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时域中发送的。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任何类型的应用于单载波(SC)和SC-MIMO系统。
本文中的教导可被纳入各种各样的有线或无线装置(例如,节点)中(例如,在其内实现或由其执行)。在一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无线节点可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接入点(“AP”)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B节点、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型B节点(eNB)、基站控制器(“BSC”)、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电基站(“RBS)、或某一其他术语。”
接入终端(“AT”)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无线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用户装备、用户站、或某一其他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站(“STA”)、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种其他合适的处理设备。相应地,本文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纳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设备中。在一些方面,节点是无线节点。此类无线节点可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
图1解说了具有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多址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100。为简单起见,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接入点110。接入点一般是与各用户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被称为基站或某一其他术语。用户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也可被称为移动站、无线设备或某一其他术语。接入点110可在任何给定时刻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20通信。下行链路(即,前向链路)是从接入点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即,反向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用户终端还可以与另一用户终端进行对等通信。系统控制器130耦合至各接入点并提供对这些接入点的协调和控制。
虽然以下公开的各部分将描述能够经由空分多址(SDMA)来通信的用户终端120,但对于某些方面,用户终端120还可包括不支持SDMA的一些用户终端。由此,对于此类方面,接入点(AP)110可被配置成与SDMA用户终端和非SDMA用户终端两者通信。这一办法可便于允许较老版本的用户终端(“旧式”站)仍被部署在企业中从而延长其有用寿命,同时允许在认为恰适的场合引入较新的SDMA用户终端。
系统100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进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接入点110装备有Nap个天线并且对于下行链路传输而言表示多输入(MI)而对于上行链路传输而言表示多输出(MO)。具有K个所选用户终端120的集合共同地对于下行链路传输而言表示多输出而对于上行链路传输而言表示多输入。对于纯SDMA而言,如果给K个用户终端的数据码元流没有通过某种手段在码、频率、时间上进行复用,则期望有Nap≥K≥1。如果数据码元流能够使用TDMA技术、在CDMA下使用不同的码信道、在OFDM下使用不相交的子频带集合等进行复用,则K可以大于Nap。每个所选用户终端向接入点传送因用户而异的数据和/或从接入点接收因用户而异的数据。一般而言,每个选定的用户终端可装备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即,Nut≥1)。这K个选定的用户终端可具有相同或不同数目的天线。
系统100可以是时分双工(TDD)系统或频分双工(FDD)系统。对于T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相同频带。对于F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使用不同频带。MIMO系统100还可以利用单载波或多载波进行传输。每个用户终端可装备有单个天线(例如为了抑制成本)或多个天线(例如在能够支持附加成本的场合)。如果诸用户终端120通过将传送/接收划分在不同时隙中、每个时隙被指派给不同用户终端120的方式来共享相同频率信道,则系统100还可以是TDMA系统。
图2解说了MIMO系统100中的接入点110及两个用户终端120m和120x的框图。接入点110装备有Nt个天线224a到224t。用户终端120m装备有Nut,m个天线252ma到252mu,而用户终端120x装备有Nut,x个天线252xa到252xu。接入点110对于下行链路而言是传送方实体,而对于上行链路而言是接收方实体。每个用户终端120对于上行链路而言是传送方实体,而对于下行链路而言是接收方实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传送方实体”是能够经由无线信道传送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而“接收方实体”是能够经由无线信道接收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术语通信一般指代传送、接收、或这两者。在以下描述中,下标“dn”标示下行链路,下标“up”标示上行链路,Nup个用户终端被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上的同时传输,Ndn个用户终端被选择用于下行链路上的同时传输,Nup可以等于或不等于Ndn,且Nup和Ndn可以是静态值或者可针对每个调度区间而改变。可在接入点和用户终端处使用波束转向或某种其他空间处理技术。
在上行链路上,在被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每个用户终端120处,TX数据处理器288接收来自数据源286的话务数据和来自控制器280的控制数据。TX数据处理器288基于与为该用户终端选择的速率相关联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及调制)该用户终端的话务数据并提供数据码元流。TX空间处理器290对该数据码元流执行空间处理并向Nut,m个天线提供Nut,m个发射码元流。每个发射机单元(TMTR)254接收并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相应的发射码元流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Nut,m个发射机单元254为从Nut,m个天线252到接入点的传输提供Nut,m个上行链路信号。
在接入点110处,Nap个天线224a到224ap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每个天线224向各自相应的接收机单元(RCVR)222提供收到信号。每个接收机单元222执行与由发射机单元254执行的处理互补的处理,并提供收到码元流。RX空间处理器240对来自Nap个接收机单元222的Nap个收到码元流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提供Nup个恢复出的上行链路数据码元流。接收机空间处理是根据最小均方误差(MMSE)、软干扰消去(SIC)、或某种其他技术来执行的。每个恢复出的上行链路数据码元流是对由各自相应用户终端传送的数据码元流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242根据用于每个恢复出的上行链路数据码元流的速率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及解码)此恢复出的上行链路数据码元流以获得经解码数据。每个用户终端的经解码数据可被提供给数据阱244以供存储和/或提供给控制器230以供进一步处理。
在下行链路上,在接入点110处,TX数据处理器210接收来自数据源208的给被调度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Ndn个用户终端的话务数据、来自控制器230的控制数据、以及可能有来自调度器234的其他数据。可在不同的传输信道上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基于为每个用户终端选择的速率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及调制)该用户终端的话务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为Ndn个用户终端提供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码元流。TX空间处理器220对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码元流执行空间处理(诸如预编码或波束成形,如本公开中所描述的那样)并为Nap个天线提供Nap个发射码元流。每个发射机单元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相应的发射码元流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Nap个发射机单元222为从Nap个天线224到用户终端的传输提供Nap个下行链路信号。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Nut,m个天线252接收Nap个来自接入点110的下行链路信号。每个接收机单元254处理来自相关联的天线252的收到信号并提供收到码元流。RX空间处理器260对来自Nut,m个接收机单元254的Nut,m个收到码元流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提供恢复出的给该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数据码元流。接收机空间处理是根据MMSE或某种其他技术来执行的。RX数据处理器270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及解码)恢复出的下行链路数据码元流以获得给该用户终端的经解码数据。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信道估计器278估计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并提供下行链路信道估计,该下行链路信道估计可包括信道增益估计、SNR估计、噪声方差等。类似地,信道估计器228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并提供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通常基于该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dn,m来推导该用户终端的空间滤波器矩阵。控制器230基于有效上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up,eff来推导接入点的空间滤波器矩阵。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可向接入点发送反馈信息(例如,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本征向量、本征值、SNR估计等)。控制器230和280还分别控制接入点110和用户终端120处的各个处理单元的操作。
如所解说的,在图1和2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20可将一个或多个分组150作为UL MU-MIMO传输的一部分发送给接入点110。每个分组150可在一组一个或多个空间流(例如,多达4个空间流)上被传送。
可由用户终端120处的分组生成单元287来生成分组150。分组生成单元287可在用户终端120的处理系统中实现,诸如在TX数据处理器288、控制器280、和/或数据源286中实现。
在UL传输之后,分组150可由接入点110处的分组处理单元243处理(例如,解码和解读)。分组处理单元243可在接入点110的处理系统中实现,诸如在RX空间处理器240、RX数据处理器242、或控制器230中实现。分组处理单元243可基于分组类型(例如,收到分组遵循IEEE 802.11标准的何种修正)来不同地处理收到分组。例如,分组处理单元243可基于IEEE802.11标准来处理分组150,但是可根据与其相关联的标准修正来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旧式分组(例如,遵循IEEE 802.11a/b/g的分组)。
某些标准(诸如当前处于开发阶段的IEEE 802.11ay标准)将根据现有标准(例如,802.11ad标准)的无线通信扩展至60GHz频带。将被包括在此类标准中的示例特征包括信道聚集和信道绑定(CB)。一般而言,信道聚集利用保持分开的多个信道,而信道绑定将多个信道的带宽视作单个(宽带)信道。
如上所述,与较低频率相比,60GHz频带中的操作可允许使用较小的天线。虽然60GHz频带周围的无线电波具有相对高的大气衰减,但较高的自由空间损耗可通过使用许多小型天线(例如安排成相控阵的小型天线)来补偿。
使用相控阵,可以协调多个天线以形成在期望方向上行进的相干波束。可以旋转电场以改变这一方向。结果所得的传输基于电场被极化。接收机也可包括能适配成匹配或适应变化的传输极性的天线。
图3是解说相控阵天线的实现中的信号传播300的示图。相控阵天线使用相同的振子310-1到310-4(下文分别称为振子310或统称为振子310)。信号传播的方向对于每个振子310产出大致相同的增益,而各振子310的相位是不同的。由这些振子接收到的信号被组合成在期望方向上具有正确增益的相干波束。
示例波束成形训练规程
在高频(例如,mmWave)通信系统中,比如60GHz(例如,802.11ad和802.11ay),通信可基于波束成形(BF),在两侧使用相控阵以实现良好的链路。如上所述,波束成形(BF)一般指代由一对STA用于调整发射和/或接收天线设置以实现用于后续通信的期望链路预算的机制。
如图4中解说的,BF训练通常涉及在站(在该示例中为STA1和STA2)之间的BF训练帧传输的双向序列,其使用扇区扫掠继以波束改善阶段(BRP)。例如,AP或者非AP STA可发起此类规程以建立初始链路。在扇区扫掠期间,每一传输可使用帧中所标识出的(覆盖某个宽度的定向波束的)不同扇区来发送,并提供必要的信令以允许每个STA为传送和接收两者确定恰适的天线系统设置。
如图4中解说的,在AP具有大量振子的情形中,所使用的扇区相对较窄,从而导致SLS(扇区级扫掠)过程较长。方向性越高,则可以使用的扇区越多,并且因此SLS可能越长。作为示例,具有100个天线振子的阵列的AP可使用100个扇区。这一情景可能不是合乎期望的,因为SLS是影响吞吐量、功耗的开销并且招致传输流中的间隙。
可使用各种技术来尝试和减少吞吐时间。例如,可使用短SSW(SSSW)消息来代替SSW消息,这可节省一些时间(例如,约36%)。在一些情形中,可通过利用以下事实来减少吞吐量:在此类AP中,发射机能经由若干RF链来进行传送。这促成了在若干单个信道上的并行传输。它可以将扫描缩短频率数量倍(2、3或4)。然而,这种办法可能涉及接收机支持多个频率的扫描,并且该办法可能不与例如802.11ad设备向后兼容。此外,这种办法可能涉及这些站事先完全知晓这一特殊模式。在一些情形中,Tx SLS+Rx SLS或者Tx SLS+Rx BRP可被替换为新的Tx+Rx BRP,其中只有一个“非常”长的BRP消息可与许多TRN单元联用。然而,这种方法可涉及非常长的消息,但或许能够并行地支持多个STA,从而使该办法对于有大量STA的情形是高效的。
用于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可帮助增强波束完善阶段(如图4所示的BRP)的方法和装置。例如,本文给出的技术可帮助减少波束成形训练期间BRP的时间,其可以周期性地执行以维持高链路质量,这在某些应用中可能尤其重要。
例如,某些应用(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每一数据事务处通常要求高增益波束链路。每一次链路接入的周期性波束成形可用于满足这一要求。然而,这些应用可能对等待时间非常敏感,使得优化波束成形规程以力图减少训练时间而同时仍提供双向波束成形可能是合乎期望的。
本公开的各方面可通过使用BRP方法(其涉及使用不同的发射波束扇区来发送的单个帧中的训练字段)的相对较短的时间历时(而不是扇区扫掠(SSW)(其涉及使用不同发射波束扇区来发送的单独的帧))来帮助增强波束成形训练,以获得优选扇区。
在给定可以假定建立链路并且可以使用高MCS来递送BRP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BRP。本公开的各方面可允许天线配置在训练序列开始处在帧的中间从旧扇区改变为新扇区以及从定向改变为全向或准全向,由此缩短整个帧长度。如本文中使用的,当不针对从任何特定方向传送的信号的增大的增益来调谐天线阵列时,接收机被认为处于全向模式。准全向是指全向模式的实际近似(例如,在任何特定的感兴趣方向上的增益差异可忽略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形中,在训练序列期间使用SIFTS时段来执行一些训练处理可通过将链路方向的训练进行交织来帮助放宽BRP反馈时间要求。
本公开的各方面允许利用通过较高MCS所发送的数据(例如,使用旧的/先前建立的Tx扇区)来执行波束训练,然后响应者可以切换到全向模式以进行Tx训练操作。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这一切换可以在RX侧的BRP TX训练当中发生。此外,切换还可发生在BRP RX帧的中间,其中在BRP RX当中发生从旧的/先前建立的Rx扇区到新Rx扇区的切换。
本文所描述的快速BRP规程可以充分减少训练时间以允许更频繁地执行BRP。通过减少训练开销,可以在不等待链路的任何显著恶化的情况下执行本文所描述的BRP规程,这可导致为数据事务维持最佳链路的能力。这可得到辅助,因为MCS很高,使得可以快速地执行波束成形训练并且这些站已经具有Tx天线和Rx天线的配置(例如,基于先前的训练)。
图5-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用于快速波束完善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图5和6分别从发起者和响应者的角度解说了用于快速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图7和8分别从发起者和响应者的角度解说了用于快速接收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如下面将描述的,在一些情形中,可以在单个传送机会(TXOPS)中执行快速发射波束成形训练和快速接收波束成形训练两者。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500。操作500可以由波束成形训练的发起者(例如,由AP或非AP站(STA))来执行。
操作500开始于在502,生成第一波束成形完善帧。在504,可输出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可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进一步其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在506,可从该无线节点获得指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中的一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一反馈帧。该装置可被配置成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进行至该无线节点的传输。
在一种或多种情形中,可提供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附加操作。例如,包括操作500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生成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及输出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该无线节点,其中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另外,该方法可包括:生成在一时间历时期间保留用于该装置与该无线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介质的请求帧,以及输出该请求帧以供经由该介质进行传输。在一些情形中,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和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被输出以供在该时间历时期间经由该介质进行传输。
在一些情形中,如上所述的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如果该装置未从该无线节点获得对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确收,则生成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在该时间历时期间传输至该无线节点。
在一些情形中,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无线节点获得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使用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并且在装置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基于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来选择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以及生成指示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二反馈帧。此外,该方法可包括输出第二反馈帧以供传输。
在一些情形中,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无线节点获得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使用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并且使用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生成确认对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接收的第三反馈帧,以及输出第三反馈帧以供传输。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响应者(例如,AP或非AP STA)执行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600。操作600可被认为与操作500互补。例如,操作600可以由操作500中引用的并且与执行操作500的装置一起参与快速波束成形完善规程的无线节点来执行。
操作600开始于在602,从装置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并且进一步其中在无线节点可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并且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帧曾被用于传送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在一些情形中,没有实际天线的装置(诸如处理器)可被认为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例如,在该装置使RF/天线模块切换到全向接收天线模式的情况下。在604,无线节点生成指示曾被用于传送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各训练字段之一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一反馈帧。在606,可输出第一反馈帧以供传输至该装置。
在一些情形中,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附加操作。例如,一种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生成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及输出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其中输出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以供使用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输出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以供使用不同的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获得指示曾被用于传送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各训练字段之一的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二反馈帧,以及使用第四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进行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在一种或多种情形中,用于发射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获得在一时间历时期间保留用于装置与无线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介质的请求帧,以及经由该介质输出确收该请求帧的响应帧以供传输。此外,可以在一时间历时期间经由介质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和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接收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700。操作700可以由波束成形训练的发起者(例如,由AP或非AP站(STA))来执行。
操作700开始于在702,生成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在704,输出该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可输出该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进一步其中输出该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以供经由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
在706,可获得来自该无线节点的确收帧。该确收帧一般指示跟装置的发射机与无线节点的接收机之间的经波束成形链路相关的BRP规程的成功。给定该确收,该装置之后可以停止使用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响应者(例如,AP或非AP STA)执行接收波束成形训练的示例操作800。操作800可被认为与操作700互补。例如,操作800可以由操作700中引用的并且与执行操作700的装置一起参与快速波束成形完善规程的无线节点来执行。
操作800开始于在802,从装置获得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该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并且进一步其中经由至少两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该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在804,无线节点对这些训练字段进行处理以选择这些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中供该无线节点用于从该装置进行接收的一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在806,该无线节点生成确收帧。如上所述,该确收帧可指示该无线节点处接收波束成形完善的成功。在808,可输出该确收帧以供传输至该装置。此时,该无线节点可被配置成使用该第二接收扇区来从该装置进行接收。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快速周期性BRP(FPB)过程和阶段。可在任何地点(例如,在开始处、在中间、或在结尾处)以任何TXOPS或经调度分配来处理这样的FPB。如所解说的,用于执行FPB的TXOPS可以通过常规链路接入(例如,使用请求发送(RTS)/清除发送(CTS)握手(若适用))来实现,并且可以不需要任何FPB特有的在前设置或调度。
在发起者和响应者交换RTS/CTS握手时,TXOPS的(通过握手实现的)任何继续是可能的。例如,TXOPS可首先以BRP或数据话务交换开始。一般而言,给定本文的技术不需要发起者在BRP帧的开始处使响应者进入准全向模式(如在常规BRP中完成的),则发起者可以自由地进行任何类型的交换。
参照图9,FRP以STA A(充当发起者)使用当前扇区(例如,从先前训练所建立的扇区)传送BRP TX帧开始,而该帧的TRN字段被用于在不同Tx波束成形扇区之间进行扫掠。STAB(充当响应者)在RTS/CTS握手完成时将Rx天线配置到当前(最佳)Rx扇区,由此保持立即取得数据帧或BRP帧的能力。
如所解说的,当取得FPB/BRP Tx帧时,响应方STA在定向模式中接收帧的MPDU部分,然后将天线切换到准全向模式以准备好取得BRP Tx帧的TRN。
如所解说的,响应方STA B在BRP TX PPDU结束之后用BRP反馈来响应SIFTS时段。BRP反馈可包括(STA A用于传送BRP-TX帧中的TRN字段的)最佳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一个或多个扇区ID以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这可被认为是FPB/BRP Tx操作的完成。发起者可以重复这一操作,例如,在BRP反馈未被成功递送或结果不够好的情形中。
在BRP TX操作结束时,如果发起方STA A假定不需要BRP Rx训练,则发起方STA A可通过使用相关信令向响应方STA B发送确收(Ack)或BRP帧来完成A到B链路训练,由此允许STA B发起“响应者到发起者”训练阶段。
在STA A开始下一操作——BRP RX操作——的情形中,STA A可在接收到来自STAB的BRP反馈帧之后开始这一SIFTS时间段。在下一操作,发起方STA A可以进行BRP RX。
如所解说的,STA A可以使用旧的Tx波束成形扇区来传送BRP Rx帧的MPDU部分,然后切换到新的(诸)Tx扇区,例如,在发送BRP Rx训练时从BRP反馈得到的Tx扇区。
如所示出的,响应方STA B使用已知的Rx方向来接收BRP RX帧的MPDU部分,然后通过BRP RX帧的训练模式来切换Rx扇区(例如,在STA A使用相同的Tx扇区进行传送之时)。在这一Rx训练操作结束时,STA B可以向STA A传送指示BRP Rx阶段完成的BRP Ack,或者STAB可以发信令通知期望再一次Rx训练操作。如果没有指示更多的Rx训练,则可认为发起者到响应者链路训练完成。
STA A可确收BRP Ack帧以发起下一阶段,该阶段为响应者到发起者训练阶段。图9中未示出该阶段,但将会与STA A和STA B切换角色基本相同。根据某些方面,如果没有接收到ACK帧,则响应方STA B可以不继续响应者到发起者训练阶段。如果发起方STA A发起响应者到发起者训练阶段,则STA B成为发起者的角色并且STA A成为响应者,以继续进行响应者到发起者链接训练。
在波束成形训练期间足够块地处理训练字段并生成反馈以满足严格的等待时间要求可能具有挑战性。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可通过在执行一个阶段的同时交织另一阶段的处理来提供高效处理。例如,在A-B链路和B-A链路两者的双向训练期间,诸设备有效地使用训练时间(例如,在进行传送之时)来处理先前接收到的训练字段。再次参照图9,STA B可以使用从STA B到STA A的BRP TX的时间段来处理STA B在STA A到STA B BRP TX规程期间接收到的训练字段。由此,STA B可以在STA B到STA A BRP TX完成之后提供这一反馈。
可以参考图10来解释这一交织处理,其示出了在双向办法中,可以如何将FPB的操作进行交织以使总体训练时间变得更短并且还提供更多时间来计算BRP反馈。如所解说的,发起者到响应者BRP Tx操作之后可以是响应者到发起者BRP Tx操作,这允许响应者STA B有比SIFTS时间段更长的时间准备好BRP反馈。响应者到发起者反馈之后可以是发起者到响应者BRP Rx阶段,其中BRP Rx的时间可以由发起者STA用于处理并准备好对响应者的BRP反馈。可以用BRP Ack(图10中未示出)来确收每一BRP Rx。发起者到响应者链路训练和响应者到发起者链路训练的所有操作可以在该规程结束时完成。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图中解说的操作的场合,这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例如,图5、6、7和8中解说的操作500、600、700和800对应于图5A、6A、7A和8A中解说的装置500A、600A、700A和800A。
例如,用于交换的装置可包括图2中解说的接入点110的发射机(例如,发射机单元222)和/或(诸)天线224或者用户终端120的发射机单元254和/或(诸)天线252,和/或图2中解说的接入点110的接收机(例如,接收机单元222)和/或(诸)天线224或者用户终端120的接收机单元254和/或(诸)天线254。用于使得的装置、用于选择的装置、用于处理的装置、用于使用的装置、或用于生成的装置可包括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图2中解说的接入点110的RX数据处理器242、TX数据处理器210、TX空间处理器220和/或控制器230或者用户终端120的RX数据处理器270、TX数据处理器288、TX空间处理器290和/或控制器280。
在一些情形中,设备可以并非实际上传送帧,而是可具有用于输出帧以供传输的接口(用于输出的装置)。例如,处理器可经由总线接口向射频(RF)前端输出帧以用于传输。类似地,设备可以并非实际上接收帧,而是可具有用于获得从另一设备接收的帧的接口(用于获得的装置)。例如,处理器可经由总线接口从RF前端获得(或接收)帧以用于接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及类似动作。此外,“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类似动作。此外,“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确立及类似动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覆盖a、b、c、a-b、a-c、b-c和a-b-c、以及包括多重一个或多个成员的组合(aa、bb、和/或cc)。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以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以硬件实现,则示例硬件配置可包括无线节点中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可以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可将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介质、以及总线接口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可被用于将网络适配器等经由总线连接至处理系统。网络适配器可被用于实现PHY层的信号处理功能。在用户终端120(参见图1)的情形中,用户接口(例如,按键板、显示器、鼠标、游戏操纵杆等)也可被连接至总线。总线还可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功率管理电路等),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再赘述。
处理器可负责管理总线和一般处理,包括对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软件的执行。处理器可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以及其他能执行软件的电路系统。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指令、数据、或其任何组合,无论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他。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磁盘、光盘、硬驱动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存储介质、或者其任何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在硬件实现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处理系统中与处理器分开的一部分。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在处理系统外部。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传输线、由数据调制的载波、和/或与无线节点分开的计算机产品,所有这些都可由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来访问。替换地或附加地,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被集成到处理器中,诸如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文件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处理系统可被配置为通用处理系统,该通用处理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提供处理器功能性的微处理器、以及提供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存储器,它们都通过外部总线架构与其他支持电路系统链接在一起。替换地,处理系统可以用带有集成在单块芯片中的处理器、总线接口、用户接口(在接入终端情形中)、支持电路系统、和至少一部分机器可读介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用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电路系统、或者能执行本公开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电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关于处理系统所描述的功能性。
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数个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包括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各种功能的指令。这些软件模块可包括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单个存储设备中或者跨多个存储设备分布。作为示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硬驱动器中将软件模块加载到RAM中。在软件模块执行期间,处理器可以将一些指令加载到高速缓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可随后将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行加载到通用寄存器文件中以供处理器执行。在以下述及软件模块的功能性时,将理解此类功能性是在处理器执行来自该软件模块的指令时由该处理器来实现的。
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IR)、无线电、以及微波)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
Figure GDA0003709633130000201
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对于其他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的组合同样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由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他恰适装置能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等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至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所述无线节点的指示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中的一者的第一反馈帧,
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与所述无线节点进行通信;
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从所述无线节点获得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使用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且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在所述装置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的;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所述训练字段来选择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并且生成指示所述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二反馈帧;并且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二反馈帧以供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馈帧是在已经获得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之后获得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从所述无线节点获得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使用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且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使用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
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生成确认对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接收的第三反馈帧;并且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三反馈帧以供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反馈帧是在已经获得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之后被输出以供传输的。
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所述无线节点的指示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中的一者的第一反馈帧,
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与所述无线节点进行通信,
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生成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并且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使用所指示的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生成在一时间历时期间保留用于所述装置与所述无线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介质的请求帧;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请求帧以供经由所述介质进行传输;并且
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和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被输出以供在所述时间历时期间经由所述介质进行传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如果所述装置未获得来自所述无线节点的对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确收,则生成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的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从无线节点获得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
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并且
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在所述装置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的;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训练字段中的一者的收到信号质量来选择曾被用于传送所述训练字段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并且生成指示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第一反馈帧;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一反馈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获得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使用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
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使用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并且
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处理所述训练字段以选择所述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中供所述装置用于与所述无线节点进行通信的一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获得在一时间历时期间保留用于所述装置与所述无线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介质的请求帧;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生成确收所述请求帧的响应帧;
所述第二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响应帧以供经由所述介质进行传输;并且
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和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是在所述时间历时期间经由所述介质来获得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生成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
所述第二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其中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使用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使用不同的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
所述第一接口被配置成获得第二反馈帧,所述第二反馈帧指示曾被用于传送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所述训练字段中的一者的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并且
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使用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来进行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馈帧是在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被输出以供传输之后被输出以供传输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生成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所述第二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使用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使用所述第三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
所述第一接口被配置成获得确认对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接收的第三反馈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反馈帧是在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被输出以供传输之后获得的。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
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
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所述无线节点的指示波束成形完善规程成功的确收帧,其中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接收到所述确收帧之后使得所述装置停止使用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生成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无线节点,其中:
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
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获得来自所述无线节点的指示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的反馈帧,其中: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生成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输出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其中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被输出以供经由所述第一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被输出以供经由包括所述第二发射波束成形扇区在内的至少两个发射波束成形扇区进行传输;并且
所述反馈帧是在输出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之后获得的。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从无线节点获得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经由至少两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
处理所述训练字段以选择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中供所述装置用于与所述无线节点进行通信的一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并且
生成指示波束成形完善规程成功的确收帧;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确收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
1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从无线节点获得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经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经由至少两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
处理所述训练字段以选择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中供所述装置用于与所述无线节点进行通信的一个第二接收波束成形扇区;并且
生成反馈帧,所述反馈帧指示供所述无线节点用于传送所述接收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所述训练字段的发射波束成形扇区;以及
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输出所述反馈帧以供传输至所述无线节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从所述无线节点获得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其中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第一部分是经由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区来获得的,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训练字段是在所述装置处于全向接收天线模式之时获得的;并且
在所述反馈帧中指示的所述发射波束成形扇区包括曾被用于传送所述发射波束成形完善帧的所述训练字段中的一者的发射波束成形扇区。
CN201880008167.9A 2017-02-06 2018-02-01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Active CN110326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5576P 2017-02-06 2017-02-06
US62/455,576 2017-02-06
US15/884,890 2018-01-31
US15/884,890 US10848218B2 (en) 2017-02-06 2018-01-31 Fast beam refinement phase for periodic beamforming training
PCT/US2018/016341 WO2018144668A1 (en) 2017-02-06 2018-02-01 Fast beam refinement phase for periodic beamforming train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230A CN110326230A (zh) 2019-10-11
CN110326230B true CN110326230B (zh) 2022-09-30

Family

ID=6303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167.9A Active CN110326230B (zh) 2017-02-06 2018-02-01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8218B2 (zh)
EP (1) EP3577787B1 (zh)
KR (1) KR102306701B1 (zh)
CN (1) CN110326230B (zh)
BR (1) BR112019016174A2 (zh)
CA (1) CA3048914C (zh)
SG (1) SG11201905687TA (zh)
TW (1) TWI751276B (zh)
WO (1) WO20181446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218B (zh) 2017-07-06 2023-01-1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毫米波系统中的多信道多输入多输出波束成形训练
US11140368B2 (en) * 2017-08-25 2021-10-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Custom beamforming during a 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
US10680927B2 (en) 2017-08-25 2020-06-0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daptive beam assessment to predict available link bandwidth
US11539908B2 (en) 2017-09-29 2022-12-2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djustable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to increase video stream robustness
US10871559B2 (en) 2017-09-29 2020-12-2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Dual purpose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y band transmitter
US11398856B2 (en) 2017-12-05 2022-07-2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Beamforming techniques to choose transceiver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0938503B2 (en) 2017-12-22 2021-03-0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Video codec data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lossy wireless links
CN110876284B (zh) * 2018-06-29 2023-04-04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lan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US10959111B2 (en) 2019-02-28 2021-03-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Virtual reality beamforming
CN110690945B (zh) * 2019-10-13 2020-09-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场景下ndn链路层和网络层融合传输方法
EP3840243B1 (en) * 2019-12-20 2022-10-05 Commissariat à l'énergie atomique et aux énergies alternatives Iterative beam training method for accessing a mm-wave network
US11909562B2 (en) * 2020-03-30 2024-02-20 Maxlinear, Inc. Channel training adaptation
US11699408B2 (en) 2020-12-22 2023-07-11 Ati Technologies Ulc Performing asynchronous memory clock changes on multi-display systems
CN116707591A (zh) * 2022-02-24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5167B1 (en) * 2009-02-02 2012-12-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fining beamforming techniques for phased-array antennas
US8611288B1 (en) * 2009-03-05 2013-1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6673B2 (en) * 2008-12-17 2016-05-31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orporating beamforming handshaking
US8509130B2 (en) * 2009-02-24 2013-08-1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and efficient beamforming
WO2010121155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egmented beamforming
US8743838B2 (en) * 2009-09-15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ssociation beamforming train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US11122444B2 (en) * 2012-11-09 2021-09-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eamforming methods and methods for using beams
US9231681B2 (en) 2013-01-21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backhaul and access communication via a common antenna array
CN112333845A (zh) * 2013-03-15 2021-02-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多频带操作
US10056958B2 (en) * 2014-10-27 2018-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in mmWave wireless LAN systems
US10128919B2 (en) * 2014-11-06 2018-11-1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960877B2 (en) 2015-04-30 2018-05-01 Inten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forming
US9923619B2 (en) * 2015-12-21 2018-03-2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assive beamforming training
US9877350B2 (en) * 2016-06-07 2018-01-2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2P communications and decentralized spatial shar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5167B1 (en) * 2009-02-02 2012-12-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fining beamforming techniques for phased-array antennas
US8611288B1 (en) * 2009-03-05 2013-1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16174A2 (pt) 2020-03-24
US10848218B2 (en) 2020-11-24
EP3577787A1 (en) 2019-12-11
US20180227027A1 (en) 2018-08-09
CA3048914A1 (en) 2018-08-09
EP3577787B1 (en) 2021-03-17
KR102306701B1 (ko) 2021-09-28
TW201832494A (zh) 2018-09-01
KR20190111970A (ko) 2019-10-02
SG11201905687TA (en) 2019-08-27
CN110326230A (zh) 2019-10-11
CA3048914C (en) 2022-07-19
WO2018144668A1 (en) 2018-08-09
TWI751276B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6230B (zh) 用于周期性波束成形训练的快速波束完善阶段
CN110326231B (zh) 使用波束成形精化帧的分路式扇区级扫掠
US10523295B2 (en) Split beamforming refinement phase (BRP) based sector level sweep (SLS) for multi-antenna array devices
CN110168959B (zh) 高效波束成形技术
US10447351B2 (en) Partial multi-antenna sector level sweep
CN110140305B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分段式波束成形
KR20180121906A (ko) 밀리미터파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한 응답 섹터 스윕 시간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기법
EP3427407B1 (en)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throughput for channel bonding
US20200228176A1 (en) Fast beamforming in multi-antenna rf configu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25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