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444A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444A
CN110324444A CN201810278686.9A CN201810278686A CN110324444A CN 110324444 A CN110324444 A CN 110324444A CN 201810278686 A CN201810278686 A CN 201810278686A CN 110324444 A CN110324444 A CN 110324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display screen
equipment body
electronic equipment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8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444B (zh
Inventor
王新宝
赵宁
顾亮
梁天平
李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86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9707 priority patent/WO20191849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备主体,显示屏层叠设置于设备主体的一侧,设备主体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显示屏,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于长度方向两端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及位于顶端部与底端部之间的侧端部;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切换开关、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段覆盖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第一辐射体设置于侧端部,第二辐射体设置于底端部,切换开关用于导通射频模块与第二辐射体或第一辐射体。本申请公布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手动或自动滑动显示屏或设备主体,第一辐射体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手机向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手机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手机承载的器件越来越多,同时,手机的天线装置也需要辐射不同的电磁波信号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因此,天线装置辐射电磁波信号的效果对手机的性能影响尤为重要。
申请内容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设备主体,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于长度方向两端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及位于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侧端部;
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切换开关、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段覆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侧端部,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底端部,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提供激励源,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备主体及天线装置,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于长度方向两端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及位于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侧端部,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切换开关、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段覆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侧端部,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底端部,
当所述显示屏向靠近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当所述显示屏向背离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手动或自动滑动显示屏或设备主体,而使设备主体与显示屏错开,当显示屏向下滑动而使显示屏遮蔽底端部时,切换开关切换射频模块向位于侧端部的第一辐射体馈电,第一辐射体辐射电磁波信号而代替了第二辐射体的功能,第一辐射体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轴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8和图9为设备主体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的侧视图。
图11为滑动机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为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可以接受信号或发射信号,例如WIFI信号、GSM信号、蓝牙信号、GPS信号等。
请参阅图1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设备主体20及天线装置50。具体的,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进一步的,显示屏10可以为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102与非显示面104,显示面102面向用户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面104面向设备主体20。
请参阅图1至图5,图2和图3为电子设备100的正视图,图4为电子设备100的后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层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20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20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显示屏10。设备主体20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202与右侧面204,结合图6,图6为电子设备100的侧视图,设备主体20还包括连接于左侧面202与右侧面204之间的前端面206和后端面208,其中,前端面206为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时设备主体20面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后端面208为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时设备主体20背对用户的一侧表面,左侧面202和右侧面204为平行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连接于前端面206上,具体的,显示屏10的非显示面104面对设备主体20的前端面206,并直接或间接贴合在前端面206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通过滑轨、滑块等方式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20包括位于长度方向一端的顶端部302。具体的,顶端部302为设备主体20的一部分,当用户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的上方部分为顶端,设备主体20的顶端部302对应电子设备100的上方部分。可以理解的是,顶端部302为相对概念,当用户反向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的上方部分反转,顶端部302的位置改变。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可以相对滑动,以使电子设备100处于不同形态。具体到图2,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的顶端部302错开,显示屏10部分覆盖设备主体20,设备主体20的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即顶端部302突出于显示屏10外。具体到图3,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完全重叠,显示屏10覆盖设备主体20的顶端部302,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请参阅图1、图2及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20还包括与所述顶端部302相对设置的底端部304,具体的,底端部304为设备主体20的一部分,当用户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的下方部分为顶端,设备主体20的底端部304对应电子设备100的下方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底端部304为相对概念,当用户反向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电子设备100的下方部分反转,底端部304的位置改变。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可以相对滑动,以使电子设备100处于不同形态。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或范围外时,设备主体20的底端部304始终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内,即底端部304被显示屏10覆盖。所述设备主体20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端部302与所述底端部304之间的侧端部306。
请参阅图7,图7为设备主体20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5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20上,所述天线装置50包括射频模块500、切换开关522、第一辐射体52及第二辐射体54,所述第一辐射体52的辐射频段覆盖所述第二辐射体54的辐射频段,换言之,第二辐射体54可以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第一辐射体52均可以辐射。所述第一辐射体52设置于所述侧端部306,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底端部304,所述切换开关522电连接于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52或所述第二辐射体54之间。具体的,第一辐射体52内置于侧端部306内部或位于侧端部306表面,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52为金属片,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52也可以为具有辐射信号的材料制成的片状、条状器件。第二辐射体54内置于底端部304内部或位于底端部304表面,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54为金属片,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54也可以为具有辐射信号的材料制成的片状、条状器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52和第二辐射体54用于辐射WIFI信号、LTE信号、毫米波信号、GPS信号、GSM信号、蓝牙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完全重叠(如图2所示),显示屏10覆盖底端部304,显示屏10部分遮挡第二辐射体54,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二辐射体54,射频模块500向第二辐射体54馈电,第二辐射体54辐射电磁波信号。当显示屏10向背离所述顶端部302的方向滑动(如图3所示),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错开,顶端部302突出于显示屏10外,底端部304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显示屏10完全遮挡第二辐射体54,第二辐射体54受到显示屏10的影响而辐射效果下降,此时,所述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52,射频模块500向第一辐射体52馈电,第一辐射体52辐射电磁波信号。此时,相对与第二辐射体54,显示屏10及其他器件对第一辐射体52的影响小,第一辐射体52的辐射效果良好,电子设备100可以得到更好的辐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霍尔传感器528和控制器526,所述霍尔传感器528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526,所述控制器526电连接至所述切换开关522,所述霍尔传感器528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10与所述设备主体20的相对位置,当所述霍尔传感器528检测到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526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二辐射体54,当所述霍尔传感器528检测到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控制器526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52。
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主板62,所述主板62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6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端部302,所述天线装置50还包括第一匹配模块524,所述射频模块500、所述切换开关522及所述第一匹配模块524设置于所述主板62上,所述第一匹配模块524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52,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射频模块500、所述第一匹配模块524及所述第一辐射体52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52提供激励源。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天线装置50还包括第一天线开关582,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52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524之间,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用于调节所述射频模块500向所述第一辐射体52的馈电路径,以调节所述第一辐射体52的辐射频率。具体的,当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后,侧端部306的位置变化,对应的,第一辐射体52的位置变化,第一辐射体52的实际辐射频率发生偏移,通过第一天线开关582可以改变射频模块500向所述第一辐射体52的馈电路径,从而使第一辐射体52的实际辐射频率回复到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前的辐射频率,从而保持良好的辐射效果。
请参阅图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匹配模块524包括第一匹配单元524a和第二匹配单元,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用于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52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524a,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用于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52与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具体的,第一匹配单元524a和第二匹配单元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因此,射频模块500通过第一匹配单元524a和第二匹配单元向第一辐射体52馈电时,第一辐射体52辐射不同的频段的电磁波信号,进一步,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射频模块500通过第一匹配单元524a向第一辐射体52馈电,第一辐射体52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为A1,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射频模块500通过第二匹配单元向第一辐射体52馈电,第一辐射体52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为A2,A1等于A2,从而电子设备处于以上两种状态时,第一辐射体52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不变,提高电磁波信号的辐射效果。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辅电路板66,所述辅电路板66位于所述底端部304,所述天线装置50还包括第二匹配模块542,所述第二匹配模块542设置于所述辅电路板66上,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射频模块500、所述第二匹配模块542及所述第二辐射体54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54提供激励源。
请继续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50还包括第三辐射体56和第三匹配模块546,所述第三辐射体56设置于所述顶端部302,所述第三辐射体56随着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或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三匹配模块546设置于所述主板62,所述射频模块500、所述第三匹配模块546及所述第三辐射体56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三辐射体56提供激励源。
本实施例中,第三辐射体56用于辐射WIFI信号、LTE信号、毫米波信号、GPS信号、GSM信号、蓝牙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的电磁波信号辐射效果不佳,或需要辐射更强的电磁波信号时,显示屏10向背离所述顶端部302的方向滑动(如图3所示),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错开,顶端部302突出于显示屏10外,第三辐射体56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外。此时,显示屏10及其他器件对第三辐射体56的影响小,第三辐射体56的辐射效果良好,电子设备100可以得到更好的辐射效果。本实施例中,当设备主体20需要提高辐射效果时,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并且射频模块500向第三辐射体56馈电以辐射电磁波。例如,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在进行通话过程中,由于环境或用户握持电子设备100的姿势等导致电子设备100的GSM信号辐射不佳时,用户手动控制滑动显示屏10,使第三辐射体56随着顶端部302滑动至突出于显示屏10外并辐射GSM信号,加强GSM信号的辐射效果。当然,显示屏10可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而自动滑动。
请参阅图7和图9,所述天线装置50还包括第二天线开关584,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辐射体56与所述第三匹配模块546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用于调节所述射频模块500向所述第三辐射体56的馈电路径,以调节所述第三辐射体56的辐射频率。具体的,当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后,顶端部302的位置变化,对应的,第三辐射体56的位置变化,第三辐射体56的实际辐射频率发生偏移,通过第二天线开关584可以改变射频模块500向所述第三辐射体56的馈电路径,从而使第三辐射体56的实际辐射频率回复到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前的辐射频率,从而保持良好的辐射效果。
请参阅图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匹配模块546包括第三匹配单元56a和第四匹配单元56b,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用于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56与所述第三匹配单元56a,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用于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56与所述第四匹配单元56b。具体的,第三匹配单元56a和第四匹配单元56b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因此,射频模块500通过第三匹配单元56a和第四匹配单元56b向第三辐射体56馈电时,第三辐射体56辐射不同的频段的电磁波信号,进一步,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射频模块500通过第三匹配单元56a向第三辐射体56馈电,第三辐射体56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为A3,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射频模块500通过第四匹配单元56b向第三辐射体56馈电,第三辐射体56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为A4,A3等于A4,从而电子设备处于以上两种状态时,第三辐射体56辐射的电磁波信号的频段不变,提高电磁波信号的辐射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20包括壳体22和前盖板24,所述前盖板24盖合于所述壳体22的开口侧形成收容空间26,所述主板6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6内,所述显示屏10位于所述前盖板24背离所述壳体22的一侧,当所述显示屏10沿着背离所述顶端部302的方向滑动后,所述前盖板2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以隔离所述收容空间26与外界。具体的,前盖板24可以为金属盖板或非金属盖板,前盖板24将收容于壳体22内的主板62、电池64等器件与外界隔离,从而保护主板62、电池64等器件。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前盖板24的尺寸与显示屏10的尺寸相同,换言之,前盖板24完全覆盖壳体22的开口,当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滑动而使顶端部302突出于显示屏10外而露出时,前盖板24露出,避免壳体22内部的器件暴露。
请参阅图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板24设置于所述顶端部302,换言之,前盖板24仅覆盖壳体22开口对应顶端部302的部分,当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滑动而使顶端部302突出于显示屏10外而露出时,前盖板24露出,避免壳体22内部的器件暴露。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盖板24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屏10的滑动行程,以保证当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前盖板24可以覆盖顶端部302而隔绝壳体22的内部与外界。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端部302还设有功能器件,当所述显示屏10沿着背离所述顶端部302的方向滑动后,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当所述显示屏10沿着靠近所述顶端部302的方向滑动后,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功能器件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至主板62。进一步的,由于主板62电连接电池64,电池64可以向各功能器件供电。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传感器或受话器74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5所示,功能器件还包括前置摄像头72,前置摄像头72位于顶端部302面向显示屏10的一侧,前置摄像头72的拍摄方向与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相同,当用户使用前置摄像头72拍摄时,显示屏10面对用户,前置摄像头72拍摄用户,即前置摄像头72可以用于自拍。一种实施方式中,前置摄像头7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摄像头形成双摄像头模组,得到更加的拍摄效果。一种实施方式中,前置摄像头72周围还可以设置闪光灯,以提高前置摄像头72在环境光线较暗时的拍摄效果。本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72具有露出与隐藏两种状态,具体到图2,在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前置摄像头72露出,并可以正常工作,具体到图3,在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前置摄像头72隐藏于显示屏10背后,前置摄像头72不工作。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滑动时可以切换前置摄像头72的工作状态,前置摄像头72无需占用显示屏10的显示区尺寸,有利于提高显示屏10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5所示,功能器件还包括受话器74,受话器74的出声口位于顶端部302面向显示屏1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受话器74具有露出与隐藏两种状态,具体到图2,在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受话器74露出,并可以正常工作,具体到图3,在顶端部302位于显示屏10在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受话器74隐藏于显示屏10背后,受话器74不工作。显示屏10与设备主体20相对滑动时可以切换受话器74的工作状态,受话器74无需占用显示屏10的显示区尺寸,有利于提高显示屏10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请参阅图11,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20与所述显示屏10之间的滑动机构76,所述显示屏10经所述滑动机构76与所述设备主体20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76可以为滑块与滑轨、涡轮与蜗杆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例如用户使用手指推动显示屏10滑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也可以自动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具体的,壳体22内还设有驱动件78,驱动件78驱动滑动机构76运动,从而使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其中,驱动件78可以为驱动电机等。进一步的,驱动件78电连接至主板62,用户通过操作系统的软件控制驱动件78工作,从而控制显示屏10相对设备主体20滑动。显示屏10自动滑动的方式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效果及智能化,提高用户体验。
请继续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52包括第一辐射单元52a和第二辐射单元52b,所述第一辐射单元52a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52b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62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辐射单元52a的辐射频段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部分重叠,所述第二辐射单元52b的辐射频段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部分重叠,当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射频模块500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单元52a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52b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第一辐射单元52a和第二辐射单元52b分别覆盖第二辐射体54的部分辐射频率,换言之,第一辐射单元52a可以代替第二辐射体54的部分功能,第二辐射单元52b可以代替第二辐射体54的另外部分功能,从而通过第一辐射单元52a和第二辐射单元52b可以代替第二辐射体54。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54可以辐射中、低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当第二辐射体54被显示屏10遮挡后,第一辐射单元52a辐射中频电磁波信号,第二辐射单元52b辐射低频电磁波信号,从而通过辐射效果更好的第一辐射单元52a和第二辐射单元52b代替第二辐射体54,以使电子设备100的通信能力得到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S101、所述霍尔传感器528检测所述显示屏10与所述设备主体20的相对位置。
S102、当所述霍尔传感器528检测到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526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二辐射体54;
当所述霍尔传感器528检测到所述顶端部302位于所述显示屏10在所述设备主体20的正投影外时,所述控制器526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22导通所述射频模块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5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天线开关582还可以调谐第一辐射体52的辐射频率,以补偿第一辐射体52的位置变化时出现的频偏,具体的,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524a,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582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匹配单元。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天线开关584还可以调谐第三辐射体56的辐射频率,以补偿第三辐射体56的位置变化时出现的频偏,具体的,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匹配单元56a,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584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四匹配单元56b。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设备主体,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于长度方向两端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及位于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侧端部;
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切换开关、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段覆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侧端部,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底端部,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提供激励源,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霍尔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切换开关,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相对位置,当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当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匹配模块,所述射频模块和所述第一匹配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及所述第一辐射体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天线开关,所述第一天线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天线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射频模块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馈电路径,以调节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二匹配单元,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用于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用于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匹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辅电路板,所述辅电路板位于所述底端部,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匹配模块,所述第二匹配模块设置于所述辅电路板上,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及所述第二辐射体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三辐射体和第三匹配模块,所述第三辐射体设置于所述顶端部,所述第三辐射体随着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或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三匹配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第三匹配模块及所述第三辐射体依次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三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天线开关,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匹配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用于调节所述射频模块向所述第三辐射体的馈电路径,以调节所述第三辐射体的辐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匹配模块包括第三匹配单元和第四匹配单元,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用于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匹配单元,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用于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四匹配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辐射频段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部分重叠,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辐射频段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部分重叠,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射频模块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盖合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侧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主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前盖板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前盖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以隔离所述收容空间与外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设置于所述顶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盖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屏的滑动行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部还设有功能器件,当所述显示屏沿着背离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当所述显示屏沿着靠近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传感器或受话器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滑动机构,所述显示屏经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内还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显示屏相对所述设备主体滑动。
18.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备主体及天线装置,所述显示屏层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于长度方向两端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及位于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侧端部,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射频模块、切换开关、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的辐射频段覆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辐射频段,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侧端部,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底端部,
当所述显示屏向靠近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当所述显示屏向背离所述顶端部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提供激励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霍尔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切换开关,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相对位置,
当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二辐射体,
当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第一辐射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匹配模块,所述射频模块和所述第一匹配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天线开关,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二匹配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一天线开关导通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匹配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三辐射体、第三匹配模块及第二天线开关,所述第三辐射体设置于所述顶端部,所述第三匹配模块包括第三匹配单元和第四匹配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三匹配单元,
当所述顶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正投影外时,所述第二天线开关导通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四匹配单元。
CN201810278686.9A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24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8686.9A CN110324444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CT/CN2019/079707 WO2019184915A1 (zh) 2018-03-31 2019-03-26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8686.9A CN110324444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444A true CN110324444A (zh) 2019-10-11
CN110324444B CN110324444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05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8686.9A Active CN110324444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444B (zh)
WO (1) WO20191849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356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93546A (zh) * 2021-02-05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9475B (zh) * 2021-01-15 2023-1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
CN113193344B (zh) * 2021-04-28 2022-11-25 安徽华米健康医疗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113782974A (zh) * 2021-09-22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35359A (ko) * 2005-06-24 2006-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슬라이드형 휴대용 단말기
CN201365272Y (zh) * 2009-03-03 2009-12-16 华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向滑盖手机
CN101640949A (zh) * 2009-06-29 2010-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CN101828378A (zh) * 2007-10-18 2010-09-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装置
CN201750454U (zh) * 2010-08-20 2011-02-16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滑盖移动终端
CN104994190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深圳市华锐博光电有限公司 无边框超薄滑盖手机
CN105390801A (zh) * 2015-10-15 2016-03-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9756B2 (en) * 2007-08-20 2017-01-31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CN103259091B (zh) * 2012-02-20 2017-05-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6207391B (zh) * 2016-08-29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98865B (zh) * 2017-01-19 2020-10-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以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35359A (ko) * 2005-06-24 2006-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슬라이드형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1828378A (zh) * 2007-10-18 2010-09-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装置
CN201365272Y (zh) * 2009-03-03 2009-12-16 华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向滑盖手机
CN101640949A (zh) * 2009-06-29 2010-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CN201750454U (zh) * 2010-08-20 2011-02-16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滑盖移动终端
CN104994190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深圳市华锐博光电有限公司 无边框超薄滑盖手机
CN107852433A (zh) * 2015-07-10 2018-03-27 深圳市华锐博光电有限公司 无边框超薄滑盖手机以及使用方法
CN105390801A (zh) * 2015-10-15 2016-03-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356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99994B2 (en) 2019-12-10 2023-10-24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4075766A4 (en) * 2019-12-10 2023-12-20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TU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993546A (zh) * 2021-02-05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93546B (zh) * 2021-02-05 2023-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84915A1 (zh) 2019-10-03
CN110324444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4444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2608947B1 (ko) 5g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14474B1 (ko)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6513478B2 (ja)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端末機
KR102415591B1 (ko) 안테나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909604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40103789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0401740B (zh) 电子设备
CN112448162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275755A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1726226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0323544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728800B1 (ko) 이동 단말기용 안테나
CN110417955A (zh) 电子设备
CN110401011A (zh) 电子设备
CN110323535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401004A (zh) 电子设备
CN108200740A (zh) 电子设备
CN110492235B (zh) 电子设备
CN110493389A (zh) 电子设备
KR20160084745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10401009A (zh) 电子设备
CN110492221A (zh) 电子设备
CN110417956A (zh) 电子设备
CN110401739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