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194B -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194B
CN110324194B CN201910733317.9A CN201910733317A CN110324194B CN 110324194 B CN110324194 B CN 110324194B CN 201910733317 A CN201910733317 A CN 201910733317A CN 110324194 B CN110324194 B CN 110324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alancing
cloud platform
plug
service
user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33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194A (zh
Inventor
董济洲
冯丹萍
陈彦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7333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以及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的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系统及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基础设施云的主流解决方案之一是基于Openstack和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开源软件并依托自主开发构建基础设施云。Openstack对计算、存储和二三层网络的技术集成支持比较好,但对于负载均衡的支持则相对较弱。而数据中心中需要大规模使用负载均衡技术。由于数据中心中安全监控要求和大规模控制手段的使用,并结合ITIL(Information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流程的要求,使得数据中心的数据生产变更数量连年增长,进而会导致数据中心的负载均衡变更数量多、工作效率低、用户体验差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以及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具体包括:在所述云平台中配置负载均衡插件,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用于与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通信;以及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在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通信的连接规范,以及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包括:接收输入的命令、参数和模板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包括:解析所述业务流程,得到解析结果;基于所述解析结果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产生所述用户指令。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用户编排模块、自动编排功能模块以及负载均衡模块。所述用户编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所述自动编排功能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所述负载均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负载均衡配置模块。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包括在所述云平台中配置负载均衡插件,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用于与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通信,以及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在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通信的连接规范,以及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系统,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指令,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并通过自动编排功能组件(例如,Openstack Heat组件)执行该业务流程得到用户指令后,调用负载均衡服务来实现负载均衡,从而提供给用户“自服务”、“所见即所得”的优质服务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将负载均衡插件和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解耦并分别设置,并设置负载均衡插件与硬件驱动的通信连接规范,以此方式可以使云平台适配不同的负载均衡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的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示意的方法中在云平台中配置负载均衡服务的方法流程;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中利用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业务流程的方法流程;
图6示意性示出了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执行业务流程的技术框架;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的方框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首先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然后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接着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接受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并通过自动编排功能组件(例如,Openstack Heat组件)执行该业务流程得到用户指令后,调用负载均衡服务来执行负载均衡,从而提供给用户“自服务”、“所见即所得”的优质服务体验。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的系统架构100。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以及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其中,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可以适配地连接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以下简称云平台11)。
云平台11可以包括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网络组件Neutron、以及虚拟机组件Nova等。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作为Openstack中的编排引擎,能够有效地执行编排的业务流程等任务,并有效地管理任务调用的资源。虚拟机组件Nova可以用于部署虚拟机等。网络组件Neutron可以用于在分布式环境下给虚拟机提供网卡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云平台11还可以包括负载均衡插件LBPlugin(其中LB为Load-Balancer的缩写)。例如,可以在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中配置该负载均衡插件LBPlugin。具体地,该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可以与网络组件Neutron通信连接。
负载均衡设备12可以包括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其中,负载均衡设备12可以通过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与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的通信连接来实现与云平台11的连接,从而使得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可以调用负载均衡设备12来实现负载均衡。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中设置有与负载均衡插件LBPlugin进行通信的连接规范,这样可以对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按照该连接规范进行设置。以此方式,可以使云平台11适配不同的负载均衡设备12(例如,不同厂商生产的负载均衡设备)。从而,云平台11可以通过网络组件Neutron来提供负载均衡服务LBaas(Load-Balancer-as-a-Service)。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可以包括插件驱动PluginDriver以及负载均衡代理LB Agent。其中,插件驱动Plugin Driver与网络组件Neutron连接,从而将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接入云平台11。负载均衡代理LB Agent可以与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通信,以实现云平台11对负载均衡设备12的调用和控制。
在系统架构100中,云平台11中配置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可以对在虚拟机组件Nova部署的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负载均衡的方法,并提供API接口快速方便地部署负载均衡设备12。用户可方便在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的客户端中的Dashboard中创建实现负载均衡的Pool(即,一组负载均衡设备)、vs(即Virtural Service,虚拟服务)等,然后通过负载均衡服务LBaas去对接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Driver去实现相关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提供的编辑模板来编排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并提交给自动功能编排组件Openstack Hea去执行。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通过网络组件Neutron调用负载均衡服务LBaas,并下发用户指令到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以通过用户指令控制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从而实现面向用户的负载均衡自助服务。以此方式,提供给用户“自服务”、“所见即所得”的优质服务体验。
应该理解,图1中示意的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中的组件仅仅是示意性的示出了与本公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组件。根据实现需要,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可以具有任意数目和种类的其他组件。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云平台11,可以包括操作S201~操作S203。
首先在操作S201,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例如,可以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参数和模板中的至少一个。
然后在操作S202,利用所述云平台11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该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
接着在操作S203,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11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以通过该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LBaas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12来实现负载均衡。该负载均衡服务LBaas例如可以通过在云平台12中配置与网络组件Neutron连接的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以及建立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与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Driver的通信连接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可以编排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并提交给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去执行。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调用负载均衡服务LBaas并下发用户指令到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以通过用户指令控制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12来实现面向用户的负载均衡自助服务。以此方式,通过自助服务提升云平台11的用户体验,给用户“自服务”、“所见即所得”的优质服务体验。并且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提升云平台11的信息技术的运维敏捷性。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除了操作S201~操作S203以外,还可以包括操作S301。在图3的示意中,操作S301在操作S201之前执行仅是一种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301至少在操作S203之前执行。
在操作S301,配置所述云平台11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操作S301的一个具体实现实施例可以参考图4的示意。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示意的方法中操作S301在云平台11中配置负载均衡服务的方法流程。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S301可以包括操作S401~操作S404。
首先在操作S401,在所述云平台11配置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用于与所述云平台11的网络组件Neutron通信。
然后在操作S402,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通信的连接规范。
接着在操作S403,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Driver。
此后在操作S404,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之间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可以包括插件驱动Plugin Driver以及负载均衡代理LB Agent。其中,插件驱动Plugin Driver用于与网络组件Neutron通信连接,以实现与云平台11的资源的通信。负载均衡代理LB Agent用于与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通信连接,以实现对负载均衡设备12的调用和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首先配置与网络组件Neutron通信连接的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然后设置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与负载均衡设备12通信连接,实现了在云平台11中配置负载均衡服务LBaas。并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将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和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解耦,使得云平台11中的负载均衡配置以及负载均衡设备12之间的研发设计可以独立进行,并且使得云平台11可以适配不同厂商生产的负载均衡设备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中设置连接规范,并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可以规范负载均衡插件LBPlugin与负载均衡设备12通信的接口,从而可以实现对异构网络设备Device Driver的适配对接。进而,使得云平台11可以通过暴露在外部的一个接口,来适配不同的负载均衡设备12,从而实现对外提供一致性标准化的负载均衡自助服务,使得云平台11具备基于自定制的多方共建的负载均衡功能。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中操作S202利用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执行业务流程的方法流程。图6示意性示出了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执行业务流程的技术框架。
参考5,并结合图6,来介绍操作S202的一个具体实现过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操作S202可以包括操作S501~操作S503。首先在操作S501,解析所述业务流程,得到解析结果。然后在操作S502,基于所述解析结果调用所述云平台11的至少一个资源插件。接着在操作S503,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产生所述用户指令。
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作为Openstack中的编排引擎,能够有效地执行编排的业务流程等任务,并有效地管理任务调用的资源。Openstack Heat提供了一套如图6所示的技术框架去完成一系列复杂的部署任务。
结合图5,如图6所示,在操作S501中客户端Heat-Client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参数和/或模板(URL、文件路径或数据)。客户端Heat-Client处理信息后转为REST请求(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发送到Heat-API服务。Heat-API服务接受请求,读入表征业务流程的模板数据,Z处理后利用RPC请求(Remote ProceduerCall,远程过程调用)发送给Heat-Engine。在操作S502中Heat-Engine通过内置的解析器解析模板数据,调用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例如,glance image,instance,loadbalancer,subnet等)。接着在操作S503中该至少一个资源插件通过Openstack Clients发送指令到Openstack服务,来调用虚拟机组件Nova部署的虚拟机,以及通过网络组件Neutron来调用负载均衡服务LBaas。然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操作S203中,通过负载均衡服务LBaas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12来实现负载均衡。
图6的示例中,采用负载均衡服务LBaas+Openstack Heat编排技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可覆盖日常运维过程中大部分场景的功能,结合负载均衡设备12并应用业务流程模板,实现面向应用场景的负载均衡自助服务。
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的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优化了OpenStack模型与生产需求差异,改进了Openstack单向下发的缺陷,让单向模型变成双向模型,避免“账实不一”,结合设备虚拟化实现了对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安全隔离。在已有的模型基础上,多层加固,以满足重监管重安全的行业要求。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700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该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700可以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11。所述装置700包括用户编排模块710、自动编排功能模块720以及负载均衡模块730。该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参考图2~图6所描述的方法。
所述用户编排模块710用于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
所述自动编排功能模块720用于利用所述云平台11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Openstack Heat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
所述负载均衡模块73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11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LBaas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12来实现负载均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装置700还包括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用于配置所述云平台11的负载均衡服务LBaas,包括在所述云平台11中配置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用于与所述云平台11的网络组件Neutron通信,以及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之间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还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在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LB Plugin通信的连接规范,以及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12的硬件驱动Device Driver。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用户编排模块710、自动编排功能模块720、负载均衡模块730以及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编排模块710、自动编排功能模块720、负载均衡模块730以及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用户编排模块710、自动编排功能模块720、负载均衡模块730以及负载均衡配置模块7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负载均衡的计算机系统800的方框图。图8示出的计算机系统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800包括处理器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8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8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8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803中,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处理器801通过执行ROM 802和/或RAM 8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8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8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805,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系统8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8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802和/或RAM 803和/或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应用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包括:
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
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包括:
解析所述业务流程,得到解析结果;
基于所述解析结果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至少一个资源插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包括glance image,instance,loadbalancer,subnet其中至少之一;以及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产生所述用户指令;
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中配置负载均衡插件,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用于与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通信;以及
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
在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通信的连接规范;以及
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包括:
接收输入的命令、参数和模板中的至少一个。
5.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装置,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包括:
用户编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编排的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
自动编排功能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云平台的自动编排功能组件执行所述业务流程,得到用于执行所述业务流程的用户指令,包括:
解析所述业务流程,得到解析结果;
基于所述解析结果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至少一个资源插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包括glance image,instance,loadbalancer,subnet其中至少之一;以及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资源插件产生所述用户指令;
负载均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指令调用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以通过所述用户指令控制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对应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负载均衡配置模块;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云平台的负载均衡服务,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中配置负载均衡插件,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插件用于与所述云平台的网络组件通信;以及
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负载均衡配置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建立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在所述负载均衡插件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负载均衡插件通信的连接规范,以及根据所述连接规范设置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硬件驱动。
8.一种用于负载均衡的系统,设置于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指令,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33317.9A 2019-08-08 2019-08-08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ctive CN110324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317.9A CN110324194B (zh) 2019-08-08 2019-08-08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317.9A CN110324194B (zh) 2019-08-08 2019-08-08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194A CN110324194A (zh) 2019-10-11
CN110324194B true CN110324194B (zh) 2022-03-25

Family

ID=6812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3317.9A Active CN110324194B (zh) 2019-08-08 2019-08-08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1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147B (zh) * 2020-06-30 2022-09-02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openstack swift服务自动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CN116455823A (zh) * 2023-03-14 2023-07-18 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负载均衡全业务场景的编排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5507B2 (en) * 2013-03-28 2017-07-25 Ctera Networks, Ltd. Techniques for reconciling metadata and data in a cloud storage system without service interruption
CN105262782A (zh) * 2014-07-15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业务环境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6506648B (zh) * 2016-11-10 2019-05-1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服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47663B (zh) * 2018-09-28 2021-01-12 南京易捷思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penStack云平台中资源可视化编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194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3672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of interactive desktop applications on distributed infrastructures
CN110383795B (zh) 基于服务图的无服务器云管理平台
US9307019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US8819683B2 (en) Scalable distributed compute based on business rules
US10089083B2 (en) Service broker code generator
EP4202677A1 (en) Optimizing deployment and security of microservices
US10621002B2 (en) Iterative task centric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a user program between different computing frameworks
US20200136930A1 (en)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provisioning
US20180152392A1 (en) Hybrid cloud management
US20230070224A1 (en) Using a remote pod in kubernetes
CN110324194B (zh)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KR20190069655A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기반 딥러닝 개발 플랫폼 제공 방법 장치
US201401296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Mainframe System Automation from a Process Automation Application
US10554776B2 (en) Startup of message-passing-interface (MPI) based applications in a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CN114237853A (zh) 应用于异构系统的任务执行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489954A (zh)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租户创建方法、租户访问方法及设备
CN117519972A (zh) Gpu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772833B2 (en) Application instance staging
CN116755799A (zh) 一种服务编排系统和方法
CN115794219A (zh) 数据源动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30266996A1 (en) Distributed ai platform mesh for machine learning workflows
US9977761B2 (en) Virtualizing TCP/IP services with shared memory transport
US10581994B2 (en)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origin machine and a target machine
Solayman et al.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DevOps Tools for Provisioning Automation of the IoT Application on Multi-Infrastructures
CN115988087B (zh) 基于总线的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