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059A -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059A
CN110324059A CN201810292027.0A CN201810292027A CN110324059A CN 110324059 A CN110324059 A CN 110324059A CN 201810292027 A CN201810292027 A CN 201810292027A CN 110324059 A CN110324059 A CN 110324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mobile component
c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guidanc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2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059B (zh
Inventor
胡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2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可动组件及线缆,主体设置有导引部;可动组件与主体可动连接;线缆和主体连接于第一位置,并围绕导引部,且与可动组件连接于第二位置,导引部具有远离可动组件的拐点,线缆具有位于拐点和第一位置之间的冗余段,以及位于拐点自第二位置之间的牵引段。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相应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能够保证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幕,以及用于自拍、感光的周边部件,显示屏幕的大小受到周边部件的影响,限制了显示屏幕向大屏幕、全面屏的发展。
有些研究人员将周边部件形成在可动组件中,需要时从移动终端的主体内部向外部移动而显现,不需要时隐藏在移动终端的主体内部,从而不必布局在正面的显示区域,可以有效提高正面显示区域的屏占比。
然而,可动组件和移动终端的主体之间还存在一些必要的线缆结构进行通信,如果这些线缆结构的运动轨迹不做限定,就会导致可动组件每次运动时,线缆的滑动轨迹都不相同、不顺畅,容易不规律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以至线路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线缆的移动轨迹不规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可动组件及线缆,主体设置有导引部;可动组件与主体可动连接;线缆和主体连接于第一位置,并围绕导引部,且与可动组件连接于第二位置,导引部具有远离可动组件的拐点,线缆具有位于拐点和第一位置之间的冗余段,以及位于拐点自第二位置之间的牵引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体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设有第一内壁,导引部与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收容槽,用于引导牵引段的滑动轨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体还具有第二收容槽,固定板还包括第二内壁,第二内壁与第一内壁相连,导引部与第二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第二收容槽经拐点与第一收容槽贯通,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冗余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槽的内径与线缆的外径相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体包括邻近可动组件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挡块,每一挡块具有助滑表面,助滑表面与导引部相对,以限定牵引段的滑动轨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具有靠近可动组件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有滑动槽,用于使牵引段沿滑动槽滑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天线辐射体的性能指标;以及当性能指标低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远离主体的运动,冗余段经拐点朝第二位置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相对主体运动至最远位置时,冗余段处于绷紧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性能指标高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靠近主体的运动,线缆经拐点朝第一位置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相对主体运动至完全被主体收容的位置时,冗余段得以形成并处于松弛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导引部,限定了线缆在主体内部的走向,从而确保整个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借助前述电子设备内的结构对线缆的走向实现了较好的控制。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收容于收容腔时)。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可动组件伸出主体内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伸出收容腔时)。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线缆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相对主体无运动时)。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线缆的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线缆的分布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导引部的第一表面及牵引段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具体为一个移动终端,具有通信、拍照等功能。电子设备100包括主体10、可动组件20以及线缆30。线缆30连接在主体10和可动组件20之间,用于二者间的信号传输。
请参阅图1至图4,主体10具有端部101、正面102、与正面102相背离的背面103、第一侧面104和第二侧面105。主体10还具有收容腔12,收容腔12由端部101的中央向主体10的内部凹陷形成,且未和正面102、第一侧面104、第二侧面105贯通,从而保证正面102的完整性;收容腔12可以与背面103贯通(收容腔12的轮廓从背面103可见),或者不贯通(收容腔12的轮廓从背面103不可见,如图1所示)。由于收容腔12只占据端部101的一部分空间,其收容的可动组件20也只占据主体10的局部。
在本实施例中,端部101为主体10直立放置时的顶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左右两个侧端,或者与顶端部相对的底端部。
可动组件20整体呈立方体结构,至少具有第一面201、第二面202以及连接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的底面203,第一面201和主体10的正面102具有相同的朝向,第二面202和主体10的背面103具有相同的朝向。底面203朝向收容腔12的内部。可动组件20收容于端部101的收容腔12中,可动组件20能够从收容腔12向端部101的方向滑出或者弹出。可动组件20用于设置前置摄像头、听筒、后置摄像头等,其中,前置摄像头和听筒可以显露于第一面201,后置摄像头可以显露于第二面202。
可动组件20的运动方式例如为滑动、弹出、电机线性驱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可借助不同的机械组件来实现,例如通过在可动组件20和主体10之间设置滑槽、在主体10内设置弹性顶出机构、或者在主体10内设置马达与可动组件20连接等,这些方式以及现有技术提供的其他可以预料的方式均可以使可动组件20实现与主体10的可动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可动组件20与主体10可动连接,从而使得可动组件20选择性地位于主体10的内部(如图1、2所示)或者相对主体10运动至主体10之外(如图3、4所示)。除了位于主体10的内部,可动组件20还可以位于主体10的背部,即第二面202和主体10的背面103共面,这样可以至少保证主体10的一个表面(例如正面)具有完整性,以设置更大尺寸的显示屏。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线缆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主体10连接于第一位置A,第一位置A位于主体10的电气元件;第二端32和可动组件20连接于第二位置B,第二位置B位于可动组件20的电气元件。线缆30可以是射频同轴线缆。
请参阅图2,可动组件20内置有天线辐射体22,天线辐射体22可以设置在可动组件20的顶部,天线辐射体22具有馈点221(图2)。线缆30的第二端32连接馈点221。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具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装配有主电路板16,主电路板16设有信号组件161,例如射频(RF)模块。线缆30的第一端31与信号组件161连接。固定板14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中框的一部分。固定板14具有表面140,在固定板14靠近可动组件20的一侧形成一个走线区域141,走线区域141主要是用来容纳线缆30在主体10上的部分。
导引部40具有远离可动组件20的拐点401,拐点401和内边缘142的转向位置基本对应。导引部40为一个固定于表面140的具有预设形状的块状结构,导引部40具有朝向第一内壁1421的第一表面41,以及朝向第二内壁1422的第二表面42。
线缆30连接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的同时,也围绕在导引部40的周围。线缆30具有位于拐点401和第一位置A之间冗余段33,以及位于拐点401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牵引段3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走线区域141,表面140设置有突出于表面140设置的内边缘142,内边缘142与整个固定板14的外部轮廓相区别,内边缘142面向的是固定板14内部的走线区域141。内边缘142从固定板14靠近可动组件20的一侧开始,一直延伸到固定板14靠近信号组件16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可动组件20和信号组件161相对于固定板14的位置基本相同,即均位于固定板14的同侧,内边缘142在延伸转向,从而区别为靠近可动组件20一侧的第一内壁1421和靠近第一位置A一侧的第二内壁1422。第一表面41和第一内壁1421之间形成第一收容槽18。
当可动组件20完全收容于主体10的收容腔12内部时,冗余段33处于松弛的、弯折的状态。牵引段35和可动组件20连接,由可动组件30的运动而带动着在第一收容槽18内滑动,并进一步带动冗余段33滑动。
冗余段33主要是当可动组件20收容在主体10内部时处于松弛状态而显得“冗余”,当可动组件20伸出主体10时,一部分冗余段33绕经拐点401进入第一收容槽18,向可动组件20提供伸出时所需要的线缆延伸长度,保证可动组件20和主体10之间的通信不受影响。
牵引段35是因为更靠近可动组件20而显得是在牵引冗余段3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18大致为直线槽,并且,当第一收容槽18的内径和线缆30的外径相等时,可以更紧凑地收容线缆30以及更准确地限定线缆30的滑动轨迹。第一表面41和第一内壁1421的表面光滑,以便线缆30在第一收容槽18内滑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槽18也可以不是完全笔直的直线段,还可以是略有弧度的形状,只要不至于使线缆30在可动组件20的进出运动中,出现打结和过分弯折的情况即可。
主体10还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收容槽18贯通的第二收容槽19,用于收容冗余段33。具体地,导引部40的第二表面42和第二内壁1422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19,第二收容槽19经出入口180和第一收容槽18贯通。
为保证冗余段33能够处于松弛的状态,第二收容槽19的具体形状不限,例如可以包括曲线槽等,但无论具体形状如何变化,其最窄处的内径,即最小内径(拐点401处除外)大于线缆30的外径,从而为冗余段33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且不会打结、缠绕。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导引部40,限定了线缆30在主体10内部的走向,从而确保整个线缆30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100内部的通信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可动组件20的存在,主体10的正面102保证了完整性。当正面102为平面时,设置了显示屏后,显示区域在正面102上的正投影面积和正面102的面积比值较高,具有高屏占比(屏占比是指,屏幕面积与其所处的设备表面的比例,计算方法为屏占比=屏幕面积/所处的设备表面面积),高屏占比的比例范围为85%至100%,即实现大屏幕或者全面屏;又例如,当正面102为平面时,显示区域的轮廓线和正面102的轮廓线重合。
第二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和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基本相同,可动组件50未与正面贯通,不同之处仅在于,可动组件50占据主体60的整个端部,可相对于主体60的其余部分整体运动。可动组件50滑动或者弹出的结构可以通过主体60内部设置支撑杆、滑槽、电机结构等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一收容槽,并通过第一收容槽限定了线缆在主体内部的走向,同时还限定了第一收容槽之外至主体连接位置之间的冗余段的滑动轨迹,从而确保整个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200内部的通信质量。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00和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体310包括邻近可动组件320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挡块370,每个挡块370具有助滑表面371,即光滑的、利于线缆330滑动的表面,且这些挡块370的助滑表面371和导引部340相对设置,从而进一步限定了位于拐点401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牵引段335的滑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310的固定板314不必设置内边缘。多个挡块370突起于固定板314的表面设置即可限定线缆30的滑动轨迹。
挡块370和导引部340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设置,以不引起线缆330打结、过度弯折为宜,例如,挡块370和导引部340的间距等于线缆30的外径。
在邻近第一位置A一侧和导引部340相对的位置,可以设置挡块以限定冗余段333的活动范围,也可以如图中所示不设置挡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挡块,即可与导引部共同限定出线缆的滑动轨迹,从而确保整个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8和图9,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400和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导引部440的第一表面441设置滑动槽4410,滑动槽4410用于收容牵引段435,由于滑动槽4410依附于导引部440的第一表面441的延伸形状设置,就可以通过设定第一表面441的延伸轨迹而使牵引段435的滑动轨迹得到限定,而不必再借助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41的延伸轨迹基本为直线,即从拐点401到第二位置B基本为直线。
由于导引部440突出于所在的固定板414表面,其突出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线缆430的外径,以更稳定地限定牵引段435的滑动轨迹,不容易绕到导引部440以外。
进一步地,滑动槽4410内还可以设置半固定结构(图未示),使得线缆430不会脱离滑动槽4410,可沿第一表面441顺畅地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引部设置滑动槽,使得线缆的滑动轨迹得到确定,从而确保整个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0,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参照以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天线辐射体的性能指标。
S2,当性能指标低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远离主体的运动,冗余段经拐点朝第二位置滑动。
具体来说,位于可动组件20的天线辐射体22的性能指标发生变化时,例如当性能指标低于预设值时,表示可动组件20即将向主体10之外运动。在这里,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驻波比、辐射效率、反射功率、回波损耗等。
当可动组件20被触发后地相对主体向外运动时,例如当可动组件20自收容腔12向外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即可带动线缆30沿着第一收容槽18限定的方向滑动,冗余段33具有随可动组件20一起向上运动的运动趋势,运动的具体形态可以是经拐点401进入第一收容槽18,并向上滑动。当可动组件20相对主体10运动至最远位置时,冗余段33处于绷紧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3,当性能指标高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靠近主体的运动,冗余段33具有和可动组件20相同的运动趋势。
具体来说,当性能指标高于预设值时,表示可动组件20即将向主体10之内回位,此时,线缆30被压回主体10内,并经拐点401朝第一位置A滑动,冗余段33得以形成,并在可动组件20相对主体10运动至完全被主体10收容的位置时,冗余段33处于松弛状态(如图5所示)。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借助电子设备内的结构对线缆的走向实现了较好的控制,确保线缆在可动组件的运动过程中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
本文中使用的电子设备是指采用电能驱动的设备,例如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设备。作为在本文中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导引部;
可动组件,所述可动组件与所述主体可动连接;以及
线缆,所述线缆和所述主体连接于第一位置,并围绕所述导引部,且与所述可动组件连接于第二位置,所述导引部具有远离所述可动组件的拐点,所述线缆具有位于所述拐点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冗余段,以及位于所述拐点自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牵引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内壁,所述导引部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收容槽,用于引导所述牵引段的滑动轨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具有第二收容槽,所述固定板还包括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壁相连,所述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经所述拐点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贯通,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冗余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内径与所述线缆的外径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邻近所述可动组件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挡块,每一所述挡块具有助滑表面,所述助滑表面与所述导引部相对,以限定所述牵引段的滑动轨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具有靠近所述可动组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滑动槽,用于使所述牵引段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天线辐射体的性能指标;以及
当所述性能指标低于预设阈值时,触发所述可动组件相对所述主体发生远离所述主体的运动,所述冗余段经所述拐点朝所述第二位置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组件相对所述主体运动至最远位置时,所述冗余段处于绷紧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性能指标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触发所述可动组件相对所述主体发生靠近所述主体的运动,所述线缆经所述拐点朝所述第一位置滑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组件相对所述主体运动至完全被所述主体收容的位置时,所述冗余段得以形成并处于松弛状态。
CN201810292027.0A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24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027.0A CN110324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027.0A CN110324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059A true CN110324059A (zh) 2019-10-11
CN110324059B CN110324059B (zh) 2021-06-15

Family

ID=6811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202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24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0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38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线缆布线结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线缆
CN203691448U (zh) * 2013-08-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100451A (zh) * 2015-06-30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7275754A (zh) * 2017-05-25 2017-10-2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线缆接头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938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线缆布线结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线缆
CN203691448U (zh) * 2013-08-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100451A (zh) * 2015-06-30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7275754A (zh) * 2017-05-25 2017-10-2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线缆接头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059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028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EP2768165A1 (en) Mobile Terminal
CN208128323U (zh) 移动终端
EP3561950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23563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780103B (zh) 用来连接板卡的连接器机构
US20110057859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20140071022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0673124B2 (en) Radio antenna integration i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N11044589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2713440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slot antenna thereof
US20120157174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sliding 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324457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324059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WO2021121423A1 (zh) 一种终端设备
WO2020038047A1 (zh) 移动终端
CN103365337A (zh) 终端设备
CN110324458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769472A (zh) 无线通讯装置
CN206650701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终端
CN110320969A (zh) 电子装置
CN110324460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324060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EP2525440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rectional antenna
CN210053428U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