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2044B -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2044B
CN110312044B CN201910649110.3A CN201910649110A CN110312044B CN 110312044 B CN110312044 B CN 110312044B CN 201910649110 A CN201910649110 A CN 201910649110A CN 110312044 B CN110312044 B CN 110312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module
mobile terminal
state
area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91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2044A (zh
Inventor
吴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91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2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2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2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等)一般提供有WIFI模块,以供连接至无线网络。但在用户携带移动终端离开无线网络热点的连接范围时,即便无线网络断开,若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依然打开,就会耗费电能;若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入无线网络热点的连接范围时,若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并未打开,用户需要使用无线网络时则需手动打开WIFI模块,这样,因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无法准确地智能开闭,就会使得用户操作繁琐,而且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位置所在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预设区域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预设区域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热点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次数小于所述WIFI模块成功连接无线热点的次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所述非预设区域,以及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将所述非预设区域作为预设区域,并生成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可选地,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基站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这样,通过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实施例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通过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实施例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存储器1002,通信总线1003。其中,通信总线1003用于实现该终端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当前位置所在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预设区域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预设区域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热点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次数小于所述WIFI模块成功连接无线热点的次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所述非预设区域,以及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将所述非预设区域作为预设区域,并生成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基站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本实施例中,实施例终端为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位置可发生变动,如,用户在携带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时,即可使得移动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动。
移动终端可以使用GPS定位或移动基站定位或GPS与移动基站组合定位的方式,实时或定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当前位置),并获取检测得到的当前位置。
可选地,移动终端通过移动基站定位(移动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Service)的方式检测当前位置,LBS可选为监听移动终端所在的小区ID(Cell-ID)的方式。这样,用户只需往移动终端插入SIM卡,即可通过监听用户手机信号注册基站信息的小区ID来判断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而无需打开移动终端的定位功能,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能耗。
步骤S20、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可选地,移动终端在获取到当前位置后,即根据当前位置确定当前所处的位置区域。每个位置区域可以是以蜂窝小区为单位划分,这样,在通过监听移动终端插入的SIM卡对应的手机信号注册基站信息的小区ID,即可根据小区ID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蜂窝小区对应的位置区域。所述位置区域的类型可以是预设区域,也可以是非预设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用户在该区域对应的蜂窝小区中至少一次将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切换为开启状态。可选地,将除预设区域外的位置区域作为非预设区域。
可选地,在位置区域为预设区域时,其对应的目标状态可以是开启状态,也可以是关闭状态;在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其对应的目标状态可以是关闭状态。
可选地,获取所述位置区域对应的目标状态作为确定得到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
步骤S30、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位于非预设区域时,则获取非预设区域对应的目标状态为关闭状态,并控制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这样,即可实现当用户携带移动终端位于不常使用WIFI模块的位置区域时,自动控制WIFI模块关闭,以减少移动终端的能耗。比如,当用户从WIFI模块常用地点离开,如用户携带移动终端从家里出发去公司,离开家门的时候,可实现WIFI模块自动关闭,考虑用户在上班路上很少有使用WIFI模块的特点,协助用户自动关闭WIFI模块,可以很好的避免WIFI模块在未使用情况下造成移动终端的电能浪费。
可选地,每个预设区域均具有与其对应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该WIFI模块使用记录根据用户在该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生成,包括: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情况、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开启状态的情况和WIFI模块在该预设区域成功连接进无线热点的次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情况还包括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次数,以及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的时间;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开启状态的情况还包括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开启状态的次数,以及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开启状态时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可将生成或更新的每个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在需要使用WIFI模块使用记录时从数据库中调用。其中,所述数据库可以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也可以是设置在服务器中,移动终端可通过网络连接从服务器中调用数据库。在用户每次在预设区域进行WIFI模块启动或关闭操作时,和/或,在移动终端通过WIFI模块成功连接进预设区域对应的无线热点时,移动终端就会基于此更新该预设区域对应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位于预设区域时,则获取当前所处的预设区域对应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并根据WIFI模块使用记录获取与该预设区域对应的目标状态,并将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切换至所获取得到的目标状态。其中,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移动终端还可进一步检测该预设区域中是否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热点,并在检测到预设区域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热点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若在预设区域检测不到可连接的无线热点时,则即便该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依然获取关闭状态为该预设区域的目标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次数小于所述WIFI模块成功连接无线热点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如两周、一个月、三个月等,以用于表明用户在近期内是否存在在该预设区域中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情况。
进一步地,若用户在预设区域中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将该预设区域更变为非预设区域。所述预设次数可选为3次至10次。
通过将用户是否在预设区域主动关闭过WIFI模块作为判断是否启动WIFI模块的考量,这样移动终端无需一昧地在预设区域打开WIFI模块,而是根据用户在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进一步判断是否启动WIFI模块,,使得WIFI模块的开闭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比如,当用户从陌生环境(非预设区域)进入常用地点(预设区域),如上班路上到地铁站,用户曾经连接过免费WIFI,WIFI助手曾经帮助用户自动打开过,但是免费WIFI体验不好,用户现在最近不想在这里自动打开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了,而通过记录用户行为,发现用户在这里关闭过WIFI模块,则无论这里WIFI条件如何,均不自动打开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这样,实现自动开关WIFI模块,以第一优先级考虑用户操作历史,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WIFI模块并未连接有无线热点,则可控制所述WIFI模块关闭。这样,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可选为1分钟至5分钟。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控制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情况不属于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进一步地,若移动终端这样在控制WIFI模块切换至开启状态,然后又控制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说明用户已经不喜欢在这个预设区域中使用WIFI模块了,这时则将当前所处的预设区域更变为非预设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这样,通过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根据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所述当前位置所在的位置区域。
步骤S22、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步骤S40、在所述位置区域为所述非预设区域,以及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将所述非预设区域作为预设区域,并生成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移动终端在获取到当前位置后,即根据当前位置确定当前所处的位置区域。每个位置区域可以是以蜂窝小区为单位划分,这样,在通过监听移动终端插入的SIM卡对应的手机信号注册基站信息的小区ID,即可根据小区ID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蜂窝小区对应的位置区域。所述位置区域的类型可以是预设区域,也可以是非预设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用户在该区域对应的蜂窝小区中至少一次将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切换为开启状态。可选地,将除预设区域外的位置区域作为非预设区域。
可选地,在位置区域为预设区域时,其对应的目标状态可以是开启状态,也可以是关闭状态;在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其对应的目标状态可以是关闭状态。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位于非预设区域时,若这时用户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可将当前的非预设区域更变为预设区域,并生成与该预设区域对应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同时,在用户每次在预设区域进行WIFI模块启动或关闭操作时,和/或,在移动终端通过WIFI模块成功连接进预设区域对应的无线热点时,移动终端就会基于此更新该预设区域对应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可选地,若用户在预设区域中主动将WIFI模块切换至关闭状态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将该预设区域更变为非预设区域。所述预设次数可选为3次至10次。
这样,即可根据用户在位置区域中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实现预设区域与非预设区域之间的相互切换,能及时根据用户行为调整位置区域对应的区域属性(即当前位置所处的位置区域是属于预设区域,还是非预设区域),使得控制移动终端WIFI模块开闭更为智能化,与用户的使用需求更为贴切。
这样,通过基于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区域实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智能开闭,在减少用户对WIFI模块的开闭操作的同时,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功耗。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所述目标状态包括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控制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位置所在的位置区域;
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预设区域时,获取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所述预设区域为用户至少一次将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切换为开启状态的区域;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预设区域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热点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预设时长内,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未存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
所述WIFI模块使用记录中,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的次数小于所述WIFI模块成功连接无线热点的次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区域确定所述WIFI模块的目标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非预设区域时,确定所述目标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位置区域为所述非预设区域,以及在用户主动将所述WIFI模块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时,将所述非预设区域作为预设区域,并生成所述预设区域的WIFI模块使用记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基站定位方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49110.3A 2019-07-18 2019-07-18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12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9110.3A CN110312044B (zh) 2019-07-18 2019-07-18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9110.3A CN110312044B (zh) 2019-07-18 2019-07-18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044A CN110312044A (zh) 2019-10-08
CN110312044B true CN110312044B (zh) 2024-02-20

Family

ID=6808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9110.3A Active CN110312044B (zh) 2019-07-18 2019-07-18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2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8739B (zh) * 2019-10-21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40351A (zh) * 2021-09-26 2021-12-2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142A (zh) * 2012-02-24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142A (zh) * 2012-02-24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044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4639B (zh) 一种网络自动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071449B (zh) 终端电池充放电曲线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TW201345225A (zh) 漫遊號碼自動切換系統及方法
CN105933521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选择定位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2044B (zh) 移动终端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219377A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954564A (zh) Sim卡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625416B (zh) 多模终端的工作方法和多模终端
CN106454801B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3686595A (zh) 状态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101081A (zh)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3561435B (zh) 多模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8337696A (zh) Srvcc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32382A (zh)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530676A (zh) 一种混合网络制式下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367700A (zh) 基站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23562B2 (en) Position-based mobile terminal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CN11098630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4754503A (zh) 通过监测电量变化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4994565A (zh) 一种基于Cell ID快速启动WIFI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91292A (zh) 一种终端自动切换网络方法和装置
CN105517084A (zh) 一种混合网络制式下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050045A (zh) 一种终端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304205B (zh) 一种管理网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2721A (zh) 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