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607A -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11607A CN110311607A CN201910669321.3A CN201910669321A CN110311607A CN 110311607 A CN110311607 A CN 110311607A CN 201910669321 A CN201910669321 A CN 201910669321A CN 110311607 A CN110311607 A CN 1103116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energy
- sliding mode
- linear generator
- backstepping
- w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003—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 H02P21/0007—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us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本发明主要研究了波能捕获装置、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依据波浪入射频率和幅值,构造系统最优功率输出条件,采用id=0的解耦方法,得到d‑q轴最优参考电流,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跟踪最优参考电流,仿真结果显示反步滑模控制策略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输出电流、电压及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控制,在最大波能捕捉方面优势明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反步滑模法的波浪能最大波能捕获作为一种算法,目前还未广泛应用在新能源领域。波浪能发电的关键技术就是提高波浪发电系统的功率捕获和能量转换效率,要想实现波浪能的最大波能捕获,需使波能转换系统的运动频率与海浪的运动频率相等,即达到共振来实现波浪能的最大波能捕获。考虑到直线发电机的特性和波能转换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控制永磁直线发电机的反电磁力,改变波能转换系统的运动频率,使整个系统达到共振。
由于海浪的频率幅值不稳定,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波浪能最大波能捕获技术的发展并不理想,不能长时间实现最大波能的捕获。无法对波浪垂直速度进行实时跟踪并在线反馈给直线发电机,并实时改变直线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具有快速跟踪、抗干扰的特点。通过反步滑模算法,实现波浪发电系统与入射海浪发生共振的现象,达到波浪能的最大功率跟踪,大大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填补了海上能量转换领域效率低的发展不足。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海浪变频变幅值时无法实时跟踪最大功率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本发明主要研究了波能捕获装置、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依据波浪入射频率和幅值,构造系统最优功率输出条件,采用id=0的解耦方法,得到d-q轴最优参考电流,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跟踪最优参考电流,仿真结果显示反步滑模控制策略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输出电流、电压及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控制,在最大波能捕捉方面优势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S2: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步骤S3: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
步骤S4: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只考虑波浪力对于浮子垂直方向上的力,将波能转换装置等效为由弹簧和质量块构成的振动结构,将其转化为以弹簧变形弹性势能和质量块运动动能的机械能形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x为波浪发电系统动子垂直方向位置,fe(t)为海浪激励力,fr(t)为辐射力,fb(t)为浮子在水中的静浮力,fv(t)为粘滞力,ff(t)为摩擦力,fg(t)为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
其中,ma为系统的附加质量,Ra为系统的附加阻尼;
fb(t)=-Kx(t)+mg=-ρgSx(t)+mg
其中,K=ρgS;
忽略粘滞力和摩擦力可得:
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可以表示为速度和位移的线性组合即:
其中,R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有功功率能力的阻尼系数,K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吸收无功功率能力的弹性系数;
则忽略直线发电机自身的电磁损耗,输出的瞬时功率为:
动力学简化模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βg为直线发电机阻尼系数,βw为水动力阻尼系数,ks为系统弹性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21:直线发电机定子做往返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变化,为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作如下基本假定:
(1)动子及永磁体上均无阻尼绕组;
(2)忽略饱和、涡流、磁滞以及端部效应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3)永磁体磁动势保持恒定不变;
(4)电机定子三相各绕阻的电枢电阻、电枢电感均相等;
步骤S22:当v>0(动子正向运动)时,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正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ψs=-Liabc+ψPM-abc
ψs=[ψa,ψb,ψc]T;
其中,iabc为定子三相电流,iabc=[ia,ib,ic]T,L为电感矩阵;
其中,λ为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极距;ψPM为永磁体的动子磁链;Lss为定子绕组的自感;M为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
abc坐标下定子电压方程为:
其中,Us-abc为定子端电压向量;R为定子电阻矩阵;R=R=diag(Rs,Rs,Rs),Rs为定子绕组的电阻;
参照传统旋转电机的Park变换,选择如下的变换将直线电机在abc坐标下的模型变换为dq轴坐标下的模型:
ψdq=DψPM-abc
其中,
在稳态情况下,用于同步发电机建模的dq坐标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保持不变,dq坐标固定在直线发电机的动子上,并且随着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做来回往复运动,因此,dq坐标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
将电压方程式Us-abc左右两边同乘以变换矩阵D可得(A,S为系数矩阵):
式中:将A和S代入上式得:
其中,ω为电角速度,λ为极距;ω=2πv/λ,Ls=Lss-M;
步骤S23:当v<0(动子反向运动),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反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无论动子正向运动还是反向运动,位移相等时,磁场切割定子磁链所感应出的电压和电流幅值均相同且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1:对速度信号进行跟踪,得到参考的电流id、iq,输入波浪速度V*和PLMG的运动速度V,则有:
e=V*-V
步骤S32: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设求导得:
其中,k1>0,若令id=0,则选择的参考电流为:
id *=0
步骤S33:由于波浪力Fwave是实时变化的,无法精确给出,故上式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步骤S34:为保证(1)(2)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结合(1)(2)可推出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ed
当V<0时,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Lsed
。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41:永磁直线发电机非线性系统,如下所示:
步骤S42:设计控制器,令:e1=x-r,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出:
步骤S43:为了使令s为滑动面,其表达式为:
c1>0
因此,可以得出:
步骤S44:如果s=0,那么令s=0,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
步骤S45:为了使整个系统稳定,设计控制律为:
其中,c2>0,η≥D,于是有
步骤S46:当v>0时,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7: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步骤S48:同理当v<0时,有:
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9:对ed,eq求导得:
步骤S50: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步骤S5:对采用反步滑模控制方案的波能捕获装置、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与常规手段进行对比,解决了海浪变频变幅值时无法实时跟踪最大功率的问题。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直接跟踪波浪垂直方向速度的方法,通过设计控制器,以实现波能转换装置与波浪的共振,简化了繁琐的理论推导,更加简明扼要。
2、本发明通过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跟踪波浪垂直方向速度,并将信息实时地反馈给直线发电机,构成闭环控制,在线调节发电机运行状态,完成波能转换装置(WECs)的最大波能跟踪。
3、本发明所采用的反步滑模控制方法能完成最大波能跟踪,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输出电流、电压及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控制,在最大波能捕捉方面优势明显。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算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反步滑模算法最大波能跟踪算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波浪垂直速度与PLMG速度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PLMG输出A相电压图。
图5为本发明波浪力与PLMG速度(浮子的运动速度)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iq参考值和实际值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id参考值和实际值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传统PID控制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功率对比图。
图9为本发明传统PID控制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电压对比图。
图10为本发明传统PID控制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电流对比图。
图11为本发明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反步滑模最大功率跟踪系统控制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S2: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步骤S3: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
步骤S4:如图2所示,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
步骤S1中,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只考虑波浪力对于浮子垂直方向上的力,将波能转换装置等效为由弹簧和质量块构成的振动结构,将其转化为以弹簧变形弹性势能和质量块运动动能的机械能形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x为波浪发电系统动子垂直方向位置,fe(t)为海浪激励力,fr(t)为辐射力,fb(t)为浮子在水中的静浮力,fv(t)为粘滞力,ff(t)为摩擦力,fg(t)为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
其中,ma为系统的附加质量,Ra为系统的附加阻尼;
fb(t)=-Kx(t)+mg=-ρgSx(t)+mg
其中,K=ρgS;
忽略粘滞力和摩擦力可得:
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可以表示为速度和位移的线性组合即:
其中,R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有功功率能力的阻尼系数,K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吸收无功功率能力的弹性系数;
则忽略直线发电机自身的电磁损耗,输出的瞬时功率为:
动力学简化模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βg为直线发电机阻尼系数,βw为水动力阻尼系数,ks为系统弹性系数。
步骤S2中,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21:直线发电机定子做往返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变化,为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作如下基本假定:
(1)动子及永磁体上均无阻尼绕组;
(2)忽略饱和、涡流、磁滞以及端部效应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3)永磁体磁动势保持恒定不变;
(4)电机定子三相各绕阻的电枢电阻、电枢电感均相等;
步骤S22:当v>0(动子正向运动)时,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正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ψs=-Liabc+ψPM-abc
ψs=[ψa,ψb,ψc]T;
其中,iabc为定子三相电流,iabc=[ia,ib,ic]T,L为电感矩阵;
其中,λ为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极距;ψPM为永磁体的动子磁链;Lss为定子绕组的自感;M为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
abc坐标下定子电压方程为:
其中,Us-abc为定子端电压向量;R为定子电阻矩阵;R=R=diag(Rs,Rs,Rs),Rs为定子绕组的电阻;
参照传统旋转电机的Park变换,选择如下的变换将直线电机在abc坐标下的模型变换为dq轴坐标下的模型:
ψdq=DψPM-abc
其中,
在稳态情况下,用于同步发电机建模的dq坐标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保持不变,dq坐标固定在直线发电机的动子上,并且随着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做来回往复运动,因此,dq坐标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
将电压方程式Us-abc左右两边同乘以变换矩阵D可得(A,S为系数矩阵):
式中:将A和S代入上式得:
其中,ω为电角速度,λ为极距;ω=2πv/λ,Ls=Lss-M;
步骤S23:当v<0(动子反向运动),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反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无论动子正向运动还是反向运动,位移相等时,磁场切割定子磁链所感应出的电压和电流幅值均相同且方向相反。
步骤S3中,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1:对速度信号进行跟踪,得到参考的电流id、iq,输入波浪速度V*和PLMG的运动速度V,则有:
e=V*-V
步骤S32: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设求导得:
其中,k1>0,若令id=0,则选择的参考电流为:
id *=0
步骤S33:由于波浪力Fwave是实时变化的,无法精确给出,故上式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步骤S34:为保证(1)(2)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结合(1)(2)可推出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ed
当V<0时,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Lsed
。
所述步骤S4中,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41:永磁直线发电机非线性系统,如下所示:
步骤S42:设计控制器,令:e1=x-r,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出:
步骤S43:为了使令s为滑动面,其表达式为:
c1>0
因此,可以得出:
步骤S44:如果s=0,那么令s=0,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
步骤S45:为了使整个系统稳定,设计控制律为:
其中,c2>0,η≥D,于是有
步骤S46:当v>0时,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7: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步骤S48:同理当v<0时,有:
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9:对ed,eq求导得:
步骤S50: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步骤S4之后还包括:
步骤S5:对采用反步滑模控制方案的波能捕获装置、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与常规手段进行对比,解决了海浪变频变幅值时无法实时跟踪最大功率的问题。
具体的,PLMG的参数选择为定子极距为50mm、气隙5mm、永磁体宽度45mm、定子槽深30mm、定子电感8.2mH。BSMC的控制参数为c=0.1、η=0.01。
为了突出所提出的反步滑模波能捕获技术的优越性,将其与传统的PID模型进行对比,从输入捕获角度讲,图3显示出波浪垂直速度与永磁直线电机即PMLG的速度对比情况,通过BSMC的最大功率跟踪可以较好的实现电机动子运动速度对波浪的跟踪,图4为本实施例PLMG输出的A相电压图。图5、图6、图7显示了电流以及浮子的跟踪情况,将d轴产生的无功功率变为0,q轴通过产生反电磁力使浮子与波浪达到共振,通过传统PID控制与本发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功率对比图即图8、传统PID控制与本发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电压对比图即图9、传统PID控制与本发明BSMC控制(反步滑模控制)输出电流对比图即图10的波形可以看出BSMC控制与传统PID控制在其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较传统方法相比均得到很大提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接驱动波能量转换装置,其结构图如图11所示。直接驱动波能量转换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使用永磁直线电机作为发电机与使用液压或气动系统的波浪能转换相比。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浮子或浮筒与波浪的直接接触,PMLG的动子直接连接与浮标或浮标相连。随着波浪的起伏,波浪将机械能转化为浮标的机械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2所示,在波浪作用下,发电机的动子通过浮子的往复直线运动驱动发电机发电。所需的发电机的交流输出由整流器和控制器控制,以获得最佳的输出效果,然后将输出电能存储到储能装置或电源设备供电。控制器根据实时波高度和波频率以及发电机输出产生控制信号。SVPWM发生器控制开关对整流器进行实时启动和关断,实时调整波形能量发电系统的负载。电磁力和参考电流。海浪的频率波浪能发电系统的入射波的频率一致,整个系统谐振,达到最大功率捕获的目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反步滑模最大功率跟踪系统控制框架,如图13所示,提出了对PMLG速度控制的控制策略。通过跟踪dq轴电流分量,BSMC控制器被设计为稳定电流误差以获得输入v。脉冲发生器电压型脉宽调制(SVPWM)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它发送出去。脉冲调整机器侧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可以看出,只要dq轴的电流发电机可实时跟踪输入参考电流,可实时在线调整发电机的反电磁力,以接近参考值。可以保证能量转换系统(PMLG)和波浪达到共振并获得最大波能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S2: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步骤S3: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
步骤S4: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只考虑波浪力对于浮子垂直方向上的力,将波能转换装置等效为由弹簧和质量块构成的振动结构,将其转化为以弹簧变形弹性势能和质量块运动动能的机械能形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直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x为波浪发电系统动子垂直方向位置,fe(t)为海浪激励力,fr(t)为辐射力,fb(t)为浮子在水中的静浮力,fv(t)为粘滞力,ff(t)为摩擦力,fg(t)为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
其中,ma为系统的附加质量,Ra为系统的附加阻尼;
fb(t)=-Kx(t)+mg=-ρgSx(t)+mg
其中,K=ρgS;
忽略粘滞力和摩擦力可得:
直线发电机的电磁力可以表示为速度和位移的线性组合即:
其中,R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有功功率能力的阻尼系数,Kg为反应直线发电机吸收无功功率能力的弹性系数;
则忽略直线发电机自身的电磁损耗,输出的瞬时功率为:
动力学简化模型为:
其中,m为波浪发电系统总质量,βg为直线发电机阻尼系数,βw为水动力阻尼系数,ks为系统弹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21:直线发电机定子做往返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变化,为建立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作如下基本假定:
(1)动子及永磁体上均无阻尼绕组;
(2)忽略饱和、涡流、磁滞以及端部效应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3)永磁体磁动势保持恒定不变;
(4)电机定子三相各绕阻的电枢电阻、电枢电感均相等;
步骤S22:当v>0(动子正向运动)时,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正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ψs=-Liabc+ψPM-abc
ψs=[ψa,ψb,ψc]T;
其中,iabc为定子三相电流,iabc=[ia,ib,ic]T,L为电感矩阵;
其中,λ为永磁直线发电机的极距;ψPM为永磁体的动子磁链;Lss为定子绕组的自感;M为定子绕组之间的互感;
abc坐标下定子电压方程为:
其中,Us-abc为定子端电压向量;R为定子电阻矩阵;R=R=diag(Rs,Rs,Rs),Rs为定子绕组的电阻;
参照传统旋转电机的Park变换,选择如下的变换将直线电机在abc坐标下的模型变换为dq轴坐标下的模型:
ψdq=DψPM-abc
其中,
在稳态情况下,用于同步发电机建模的dq坐标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保持不变,dq坐标固定在直线发电机的动子上,并且随着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做来回往复运动,因此,dq坐标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
将电压方程式Us-abc左右两边同乘以变换矩阵D可得(A,S为系数矩阵):
式中:将A和S代入上式得:
其中,ω为电角速度,λ为极距;ω=2πv/λ,Ls=Lss-M;
步骤S23:当v<0(动子反向运动),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相同的反方向定义,定子磁链为:
无论动子正向运动还是反向运动,位移相等时,磁场切割定子磁链所感应出的电压和电流幅值均相同且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基于反步法设计最大波能跟踪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1:对速度信号进行跟踪,得到参考的电流id、iq,输入波浪速度V*和PLMG的运动速度V,则有:
e=V*-V
步骤S32: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设求导得:
其中,k1>0,若令id=0,则选择的参考电流为:
id *=0
步骤S33:由于波浪力Fwave是实时变化的,无法精确给出,故上式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步骤S34:为保证(1)(2)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结合(1)(2)可推出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ed
当V<0时,实际的控制函数:
Ud=-Rsid-ωLsiq+k2Lsed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结合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反步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41:永磁直线发电机非线性系统,如下所示:
步骤S42:设计控制器,令:e1=x-r,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出:
步骤S43:为了使令s为滑动面,其表达式为:
因此,可以得出:
步骤S44:如果s=0,那么令s=0,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
步骤S45:为了使整个系统稳定,设计控制律为:
其中,c2>0,η≥D,于是有
步骤S46:当v>0时,为实现d、q轴电流跟踪,定义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7: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步骤S48:同理当v<0时,有:
电流跟踪误差为:
其中:
步骤S49:对ed,eq求导得:
步骤S50:为保证上述子系统的稳定性,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
可得实际的控制函数为:
Ud=-Rsid+ωLsiq-c3Lsed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步骤S5:对采用反步滑模控制方案的波能捕获装置、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与常规手段进行对比,解决了海浪变频变幅值时无法实时跟踪最大功率的问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9321.3A CN110311607B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9321.3A CN110311607B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1607A true CN110311607A (zh) | 2019-10-08 |
CN110311607B CN110311607B (zh) | 2021-01-22 |
Family
ID=6808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9321.3A Active CN110311607B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1160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87618A (zh) * | 2020-11-02 | 2021-01-29 | 大连海事大学 | 直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有限时间级联跟踪控制方法 |
CN112650233A (zh) * | 2020-12-15 | 2021-04-13 | 大连海事大学 | 死区限制下基于反步法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无人船轨迹跟踪最优控制方法 |
CN113090437A (zh) * | 2021-04-26 | 2021-07-09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弹簧共振辅助的直驱式波浪能发电最大波能精准跟踪控制方法 |
CN113095001A (zh) * | 2021-03-09 | 2021-07-09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终端等式约束的经济模型预测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CN113193804A (zh) * | 2021-05-19 | 2021-07-30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
CN113206622A (zh) * | 2021-05-19 | 2021-08-03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海浪能发电能量传输系统的预测自抗扰控制策略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85128A1 (en) * | 2008-11-14 | 2011-11-24 | Hobdy Miles | Wave energy converter |
CN106126956A (zh) * | 2016-07-01 | 2016-11-16 | 广东工业大学 | 波浪能发电系统最大输出有功功率的捕获方法及装置 |
CN108899936A (zh) * | 2018-08-31 | 2018-11-27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波浪发电方法 |
CN109067275A (zh) * | 2018-09-11 | 2018-12-2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解耦自适应滑模的永磁直线电机混沌控制方法 |
CN109189071A (zh) * | 2018-09-25 | 2019-01-11 | 大连海事大学 | 基于模糊观测器的鲁棒自适应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7-24 CN CN201910669321.3A patent/CN1103116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85128A1 (en) * | 2008-11-14 | 2011-11-24 | Hobdy Miles | Wave energy converter |
CN106126956A (zh) * | 2016-07-01 | 2016-11-16 | 广东工业大学 | 波浪能发电系统最大输出有功功率的捕获方法及装置 |
CN108899936A (zh) * | 2018-08-31 | 2018-11-27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波浪发电方法 |
CN109067275A (zh) * | 2018-09-11 | 2018-12-21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解耦自适应滑模的永磁直线电机混沌控制方法 |
CN109189071A (zh) * | 2018-09-25 | 2019-01-11 | 大连海事大学 | 基于模糊观测器的鲁棒自适应无人船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扬扬: "直驱波能发电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
蔡浩然 等: "直驱型波浪发电系统的混沌运动及反步滑模变控制", 《电测与仪表》 * |
蔡浩然: "波浪发电系统中的混沌运动分析和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87618A (zh) * | 2020-11-02 | 2021-01-29 | 大连海事大学 | 直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有限时间级联跟踪控制方法 |
CN112287618B (zh) * | 2020-11-02 | 2023-08-25 | 大连海事大学 | 直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有限时间级联跟踪控制方法 |
CN112650233A (zh) * | 2020-12-15 | 2021-04-13 | 大连海事大学 | 死区限制下基于反步法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无人船轨迹跟踪最优控制方法 |
CN112650233B (zh) * | 2020-12-15 | 2023-11-10 | 大连海事大学 | 无人船轨迹跟踪最优控制方法 |
CN113095001A (zh) * | 2021-03-09 | 2021-07-09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终端等式约束的经济模型预测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CN113095001B (zh) * | 2021-03-09 | 2024-06-11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终端等式约束的经济模型预测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CN113090437A (zh) * | 2021-04-26 | 2021-07-09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弹簧共振辅助的直驱式波浪能发电最大波能精准跟踪控制方法 |
CN113193804A (zh) * | 2021-05-19 | 2021-07-30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
CN113206622A (zh) * | 2021-05-19 | 2021-08-03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海浪能发电能量传输系统的预测自抗扰控制策略 |
CN113193804B (zh) * | 2021-05-19 | 2023-10-27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
CN113206622B (zh) * | 2021-05-19 | 2023-11-21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海浪能发电能量传输系统的预测自抗扰控制策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1607B (zh) | 2021-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11607B (zh) | 一种反步滑模最大波能捕获方法 | |
Shek et al. | Reaction force control of a linear electrical generator for direct drive wave energy conversion | |
Boulouiha et al. |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multilevel SVPWM inverter in variable speed SCIG-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 |
Cárdenas et al. | Power smoothing using a flywheel driven by a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 |
Zhang et al. | A discrete-time direct torque control for direct-drive PMSG-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 |
Cárdenas et al. | Control strategies for power smoothing using a flywheel driven by a sensorless vector-controlled induction machine operating in a wide speed range | |
CN102332727B (zh) | 一种利用直流侧飞轮储能单元平滑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输出有功功率的方法 | |
Wang et al. |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control of grid-connected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on synchronised model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 |
Altun et al. |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driven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th matrix converter on the rotor side | |
Vermaak et al. |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and predictive control of an air-cored linear generator for direct-drive wave energy converters | |
Haque et al. | Advanced control scheme for an IPM synchronous generator-based gearless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 |
Nasirian et al. | Output power maximization and optimal symmetric freewheeling excitation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 | |
CN107104616B (zh) | 一种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分层鲁棒性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594079A (zh) | 一种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最优功率控制方法 | |
Ahuja et al.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FIG and PMSG based WECS | |
Ho et al. | A microcontroller-based induction motor drive system using variable structure strategy with decoupling | |
Chen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prime mover emulator using a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 |
Singh et al. | Sensorless SynR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generator and single-stage solar PV array integrated grid system with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capability | |
Nnachi et al. | A comparative power quality study of DFIG and PMSG renewabl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 |
Song et al. | Improved direct torque control method of brushless doubly-fed reluctance machines for wind turbine | |
Reddy et al. |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 |
CN103281029B (zh) | 一种双级式矩阵变换器-同步发电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 |
Abdelbaset et al. | Wind drive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 |
Pimple et al. | A new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 |
Elgammal et al. | Optim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direct drive linear generator for grid-connected wave energy conver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