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8947A -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8947A
CN110298947A CN201910554054.5A CN201910554054A CN110298947A CN 110298947 A CN110298947 A CN 110298947A CN 201910554054 A CN201910554054 A CN 201910554054A CN 110298947 A CN110298947 A CN 110298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nfc information
nfc
electronic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40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8947B (zh
Inventor
张强
李坤
祝泽坤
何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5540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8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8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41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the transmitted data signal being encryp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其中,电子锁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密钥对移动终端中的NFC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NFC信息,从而在初次开锁之外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就是前次开锁过程中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现有的复制NFC信息的技术手段无法复制加密之后的NFC信息及密钥,由于无法复制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本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例如,通过NFC技术,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等电子设备之间均可以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由于NFC的通信距离短、响应时间短,相较于其它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如蓝牙技术、红外传输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NFC具有安全性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等特点,NFC还用于无源的电子标签,其中,电子标签常用于各种门禁卡、校园卡、电梯卡、电子锁的卡片钥匙等。
为满足用户使用,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增加NFC功能,从而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终端作为卡片钥匙,在使用移动终端的NFC功能开锁时,电子锁读取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验证读取到的NFC信息与电子锁存储的NFC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执行开锁操作,如果不匹配就包括上锁状态。
然而,由于移动终端内NFC信息可以被复制,这样,当其他用户复制了该移动终端的NFC信息,则可以利用复制的NFC信息来打开电子锁,从而如何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何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锁方法,应用于电子锁,包括:
在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锁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密钥对移动终端中的NFC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NFC信息,从而在初次开锁之外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就是前次开锁过程中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现有的复制NFC信息的技术手段无法复制加密之后的NFC信息及密钥,由于无法复制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本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或者,
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本实施方式限定了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存储的NFC信息是否匹配的具体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本方法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可选的,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
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上述实施例中,在执行开锁操作之前还可以验证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是否为具备开锁权限的用户,从而保证防止非授权用户打开电子锁,进一步提高本方法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所述开锁权限包括临时开锁权限和永久开锁权限;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为所述临时开锁权限,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临时密钥,所述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在所述有效次数和/或所述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所述临时密钥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的不同,电子锁向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密钥可以是临时密钥,从而本方法不限于具有永久开锁权限的移动终端才能开锁,拥有临时开锁权限的移动终端也能够打开该电子锁,从而拓宽了本方法的应用范围。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进入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开锁模块,用于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或者,
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所述开锁权限包括临时开锁权限和永久开锁权限;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为所述临时开锁权限,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临时密钥,所述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在所述有效次数和/或所述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所述临时密钥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锁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密钥对移动终端中的NFC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NFC信息,从而在初次开锁之外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就是前次开锁过程中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现有的复制NFC信息的技术手段无法复制加密之后的NFC信息及密钥,由于无法复制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本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的开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的物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开锁方法及装置,该开锁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锁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密钥对移动终端中的NFC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NFC信息,从而在初次开锁之外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就是前次开锁过程中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现有的复制NFC信息的技术手段无法复制加密之后的NFC信息及密钥,由于无法复制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本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中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锁具备NFC通信功能,如具备NFC通信功能的智能门锁;
移动终端为手机、手环、平板电脑、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具备NFC功能的电子设备。
这里对NFC的一些相关信息说明,NFC通常工作在13.56MHz,NFC的通信距离小于10cm,电子设备之间距离越近通信效果越好,NFC标准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率,如106千比特每秒(kBps)、212kBps、424kBps等。
在两个具有NFC功能的电子设备进通信时,一个电子设备作为主设备(也叫做发起设备),另一电子设备作为从设备(也叫做目标设备)。主设备是有源的、能够产生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的电磁场能够为从设备提供电力,从设备通过调制该电磁场回应主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锁和移动终端都是有源的,但电子锁作为主设备,移动终端作为从设备。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S102,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S103,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S104,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目前很多移动终端都具备NFC功能,例如,两台手机可以利用NFC功能进行数据快速传输、利用NFC功能模拟乘车卡、门禁卡等。无论移动终端要利用NFC实现何种功能,都需要先对配置移动终端或进行初始化,例如,用手机模拟乘车卡,就需要手机先获取乘车卡的标识信息以及获取手机模拟乘车卡的权项。同样的,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锁方法之前,需要对移动终端和电子锁进行关联。
具体的,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安装特定应用程序,该特定应用程序一般是电子锁厂家提供的,如智能家居APP。通过特定应用程序提供的关联功能,移动终端可以扫描附近的电子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扫描电子锁一般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如蓝牙技术、红外技术、NFC技术等),由于通信距离短,一般一次扫描过程只会扫描到一个电子锁,若扫描到多个电子锁则需要用户确认待关联的电子锁。扫描到电子锁之后,获取并保存该电子锁的标识信息和初始NFC信息,如设备序列号等,移动终端还要将自身的标识信息和NFC信息发送给电子锁,以使电子锁与终端设备互相关联。其中,移动终端自身的NFC信息是移动终端出厂时的默认NFC信息,电子锁的初始NFC信息可以是电子锁出厂时的默认NFC信息、关联过程中电子锁或特定应用程序生成的NFC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NFC信息可以是NFC ID,例如,手机的NFC ID为13:67:A2:07。
在对移动终端和电子锁进行关联时,虽然移动终端和电子锁均保存初始NFC信息就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和电子锁的关联完成,但为了验证移动终端与电子锁是否关联成功、以及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复制该初始NFC信息进行初次开锁而导致移动终端的真正所有人不能开锁,还可以在关联过程中就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锁方法。
在移动终端和电子锁关联完成后,执行步骤S10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NFC技术的通信距离一般小于10cm,而具备NFC功能的电子锁的检测范围就受到NFC的通信距离的限制,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范围为以电子锁为中心的8cm半径的圆形区域。
具体的,电子锁检测是否有移动终端进入该电子锁的检测范围,可以长期开启检测功能,即一直检测、每隔预设时间检测一次,如每隔60秒检测当前是由移动终端进入检测范围。
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该检测范围后,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从而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方式1,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方式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
方式3,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需要理解的是,初次进行开锁实际上可以是在对移动终端和电子锁进行关联是进行,也可以在关联完成之后进行,无论初始开锁是何时进行的,初次开锁过程中,移动终端和电子锁中存储的都是没有加密的初始NFC信息,该初始NFC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的NFCID、电子锁的NFC ID,或者既包括移动终端的NFC ID也包括电子锁的NFC ID。因此,在初次开锁时采用上述方式1来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例如,对移动终端中的初始NFC信息和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进行字符串比较,若比较结果为相同,则匹配成功。
而在第二次开锁及第二次开锁之后的开锁过程中,移动终端中存储有初始NFC信息、上次开锁时获取的第一密钥和加密NFC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加密NFC信息为利用上次开锁时获取的第一密钥对初始NFC信息加密得到的,电子锁中存储有初始NFC信息、上次开锁时获取的第二NFC信息和上次开锁时获取的第一密钥,为了提高安全性,检测第一NFC信息是否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可以采用上述方式2或方式3。
例如,电子锁获取了移动终端中的加密NFC信息,对移动终端中的加密NFC信息和电子锁中的加密NFC信息进行字符串比较,比较结果为相同则检测结果为匹配。又如,电子锁获取的是移动终端中的加密NFC信息,利用上次开锁时的第一密钥对该加密NFC信息解密,检测该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检测手段除了字符串比较之外,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手段,在此不做限定。
执行步骤S101之后,执行步骤S102,即,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具体来讲,电子锁可以生成第一密钥,该第一密钥可以是非对称加密时使用的公开密钥(简称公钥)或者对称加密中的密钥。这里需要说明,在每次开锁过程中,电子锁生成的第一密钥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某次开锁时,电子锁删除上次开锁时生成的第一密钥(如123456)并生成一个新的第一密钥(如654321),如果执行步骤S101之后,检测结果为不匹配,则电子锁不会生成新的第一密钥,也不会执行开锁操作。
除了电子锁的所有人可以开锁之外,电子锁的所有人还可以对其他人进行临时授权,例如,用户A是电子锁的所有人,用户B是用户A的朋友,用户B可以对用户A临时授权,从而用户A在临时授权期限内也可以打开该电子锁。例如,用户B通过移动终端中的特定APP设置用户A的临时开锁权限及临时开锁权限的期限,并将用户A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电子锁,从而该电子锁就能够通过标识信息确定用户A是否具有临时开锁权限、以及临时开锁权限的时间期限。
在执行步骤S102时,电子锁能够确定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比如用户B的移动终端拥有永久开锁权限,用户A拥有临时开锁权限,这里需要注意,移动终端的永久开锁权限可以删除和修改。若确定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时临时开锁权限,则向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是临时密钥,该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在有效次数和/或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该临时密钥执行开锁操作。
具体的,临时密钥和第一密钥的区别在于,临时密钥是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的,例如临时密钥的有效次数为1-5次、或有效期限为10天、或者临时密钥是在有效期10天内具有10次的有效次数,该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是电子锁的所有人根据需求设置的,在此不作限定。从而在有效次数使用完毕之后、有效时长过期之后、有效期未过期但有效次数已使用完毕、或者有效次数未使用完毕但有效期已经过期,电子锁就不能使用该临时密钥执行开锁操作了,也就是,具有临时开锁权限的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失效。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在电子锁要对具有临时开锁权限的移动终端执行开锁操作之前,向电子锁的所有人发送确定请求,在该所有人确认同意开锁之后,在执行开锁操作。
在执行完步骤S102之后,执行步骤S103,即,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具体来讲,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一密钥之后,可以利用该第一密钥对初始NFC信息加密获取第二NFC信息,然后将第二NFC信息发送给电子锁。电子锁接收并保存该第二NFC信息,从而在下一次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就会检测移动终端中的该第二NFC信息是否与电子锁中的第二NFC信息是否匹配,也就是说,在任意一次开锁中得到的第二NFC信息就是下一次开锁过程中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
在执行步骤S101之后、执行步骤S104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是否具备开锁权限,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a,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方式b,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
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对于上述方式a,电子锁可以直接获取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电子锁安装有摄像头,则可以获取使用者的面部图像信息、电子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则可以获取使用者的体温信息、电子锁安装有心率检测装置则可以获取心率信息、电子锁安装有指纹检测装置则可以获取指纹信息。电子锁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电子锁向移动终端发送获取心率信息的消息,移动终端获取了心率信息后将其发送给电子锁。
电子锁获取到身份标识信息后,将该身份标识信息与存储在电子锁中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确定该使用者为具备开锁权限的用户。
对于上述方式b,电子锁可以记录历史开锁时间,如果某次开锁过程的时间与历史开锁时间的差距太大,则电子锁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通过移动终端提示使用者输入密码,使用者可以在移动终端中输入密码或使用电子锁的键盘输入密码,电子锁将获取到的密码与电子锁用预存的密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确定该使用者验证通过,即该使用者具有开锁权限。
在执行完步骤S103之后,执行步骤S104,即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开锁操作之前,并不强制进行确定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是否具备开锁权限,该步骤可以由电子锁的所有人自行设置执行或不执行。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锁在执行上述开锁方法时,移动终端和电子锁进行通信时,可以进行多次加密,例如,移动终端在验证第一NFC信息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之后,向电子锁发送验证成功信息,该验证成功信息利用第二密钥进行对称加密。然后电子锁确认使用者是具备开锁权限的用户之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利用第二密钥加密进行对称加密确认信息,以使移动终端确认使用者拥有开锁权限。移动终端向电子锁发送数字证书,电子锁确认该数字证书之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对称加密的随机字符串,移动终端读取该随机字符串并对该字符串进行哈希计算,将计算出的哈希值进行利用公钥进行非对称加密后发送给电子锁,电子锁利用私钥解密出该哈希值并确认该哈希值与数字证书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电子锁向移动终端发送以非对称加密方法加密的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并利用第一密钥对初始NFC信息进行加密获取第二NFC信息,移动终端将该第二NFC信息发送给电子锁,电子锁保存该第二NFC信息。
以电子锁为智能门锁、移动终端为手机、开锁过程为第200次开锁为例,参见图2,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手机进入智能门锁的检测范围时,智能门锁获取手机中的第一NFC信息;
步骤S202,智能门锁利用上一次开锁过程中的第一密钥对第一NFC信息解密,并检测该第一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智能门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步骤S203,若检测结果为相同,智能门锁确定手机的使用者是否拥有开锁权限;
步骤S204,在确定使用者拥有开锁权限之后,确定手机的开锁权限;
步骤S205,若确定手机的开锁权限为临时开锁权限,向手机发送临时密钥;
步骤S206,若确定手机的开锁权限为永久开锁权限,向手机发送第一密钥;
步骤S207,手机利用智能门锁发送的密钥对初始NFC信息加密,获取第二NFC信息;
步骤S208,手机向智能门锁发送第二NFC信息;
步骤S209,智能门锁保存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开锁操作。
具体来讲,在手机的使用者携带手机进入智能门锁的检测范围后,执行步骤S201。执行完步骤S201之后,执行步骤S202,这里的开锁次数为第200次,因此,第一NFC信息就是第199次开锁时获取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利用第199次开锁时生成的第一密钥对当前的第一NFC解密,然后检测该解密后得到信息是否与初始NFC信息相同。在检测结果为相同时,执行步骤S203,具体的确定手机的使用者是否拥有开锁权限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确定使用者拥有开锁权限之后执行步骤S204,例如,根据手机的标识信息确定手机拥有的是临时开锁权限还是永久开锁权限。根据步骤S204的执行结果选择执行步骤S205或步骤S206,这里需要说明,临时密钥本质上还是属于第一密钥,仅仅是临时密钥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期限。向手机发送密钥之后,执行步骤S207,根据密钥的类型,手机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密钥对初始NFC信息进行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从而获取第二NFC信息。执行完步骤S207之后,执行步骤S208,手机向智能门锁发送第二NFC信息。在执行门锁接收并保存该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开锁操作,从而使用者可以打开门。执行完上述步骤之后,手机和智能门锁的中第一密钥、存储的加密的NFC信息都能够得到更新,由于每次开锁后第一密钥和存储的加密的NFC信息都会得到一次更新,从而更能够保证他人无法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子锁30,该电子锁30可以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开锁方法,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电子锁30包括:
检测模块31,用于在移动终端进入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发送模块32,用于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模块33,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开锁模块34,用于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或者,
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所述开锁权限包括临时开锁权限和永久开锁权限;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为所述临时开锁权限,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临时密钥,所述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在所述有效次数和/或所述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所述临时密钥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参见图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子锁40,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4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1连接的存储器42;
所述存储器42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1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1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42存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可选的,处理器41具体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处理器。
可选的,处理器4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核心。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42,存储器4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2用于存储处理器41运行时所需的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锁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与电子锁中存储的NFC信息匹配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密钥对移动终端中的NFC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NFC信息,从而在初次开锁之外的开锁过程中,电子锁检测的第一NFC信息就是前次开锁过程中的加密的第二NFC信息,现有的复制NFC信息的技术手段无法复制加密之后的NFC信息及密钥,由于无法复制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本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人利用复制的移动终端内的NFC信息来开锁,达到提高利用NFC功能开锁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开锁方法,应用于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或者,
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
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所述开锁权限包括临时开锁权限和永久开锁权限;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为所述临时开锁权限,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临时密钥,所述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和/或有效时长,在超过所述有效次数和/或所述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所述临时密钥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6.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进入电子锁的检测范围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第一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存储的NFC信息匹配;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匹配,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密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NFC信息,所述第二NFC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加密得到,所述第二NFC信息用于所述电子锁在所述移动终端下一次进入所述检测范围时判断是否执行开锁操作,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的NFC信息包括所述第一NFC信息;
开锁模块,用于在保存所述第二NFC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FC信息为初始NFC信息或由所述初始NFC信息加密后得到的加密NFC信息,所述初始NFC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电子锁的标识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初始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初始NFC信息相同;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加密NFC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存储的加密NFC信息相同;或者,
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及,检测对所述加密NFC信息解密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与所述电子锁中的初始NFC信息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心率信息、体温信息及面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预存的授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为所述授权用户。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开锁操作之前,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密码验证请求,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输入密码;验证所述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与所述电子锁中预存的密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所述开锁权限包括临时开锁权限和永久开锁权限;
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开锁权限为所述临时开锁权限,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临时密钥,所述临时密钥具有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长,在所述有效次数和/或所述有效时长之后,无法使用所述临时密钥执行所述开锁操作。
1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54054.5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Active CN110298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4054.5A CN110298947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4054.5A CN110298947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947A true CN110298947A (zh) 2019-10-01
CN110298947B CN110298947B (zh) 2020-12-25

Family

ID=6802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4054.5A Active CN110298947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89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295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的加密解密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CN112261323A (zh) * 2020-10-21 2021-01-22 淮北市盛世昊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US20220149464A1 (en) * 2020-11-12 2022-05-12 Crompton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lectrical housing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96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nfc电子钥匙装置
CN103310518A (zh) * 2013-06-25 2013-09-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车辆车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78705A (zh) * 2014-02-19 2014-05-07 北京中泰方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电子锁的实现方法、系统及nfc电子锁读卡器
CN103971435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电子锁及开锁系统
CN104063931A (zh) * 2014-06-18 2014-09-24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标识的移动互联网门禁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4504795A (zh) * 2014-12-20 2015-04-08 江门市联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系统下的智能门锁加密、解密及认证方法
TW201615951A (zh) * 2014-10-30 2016-05-01 Univ Kun Shan Nfc鎖具系統與鎖具裝置
CN105608768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宁波大学 移动近场通信门禁系统
CN105723425A (zh) * 2013-12-05 2016-06-29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访问控制系统
CN105785959A (zh) * 2016-05-12 2016-07-20 宁波大学 基于近场通信的现代化工厂设备管理方法
CN106713366A (zh) * 2017-02-28 2017-05-2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效性的组合秘钥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70265026A1 (en) * 2012-08-16 2017-09-14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electronic lock with a smartphone
CN107330684A (zh) * 2017-07-06 2017-11-07 广州联业商用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智能管控无人商店及其自动结算方法
CN107423830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nfc的智能锁预约功能控制方法
CN108039950A (zh) * 2017-12-21 2018-05-15 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固态硬盘安全认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965A (zh) * 2012-01-31 2012-07-04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nfc电子钥匙装置
US20170265026A1 (en) * 2012-08-16 2017-09-14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electronic lock with a smartphone
CN103310518A (zh) * 2013-06-25 2013-09-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车辆车门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23425A (zh) * 2013-12-05 2016-06-29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访问控制系统
CN103778705A (zh) * 2014-02-19 2014-05-07 北京中泰方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电子锁的实现方法、系统及nfc电子锁读卡器
CN103971435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电子锁及开锁系统
CN104063931A (zh) * 2014-06-18 2014-09-24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标识的移动互联网门禁系统和实现方法
TW201615951A (zh) * 2014-10-30 2016-05-01 Univ Kun Shan Nfc鎖具系統與鎖具裝置
CN104504795A (zh) * 2014-12-20 2015-04-08 江门市联创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系统下的智能门锁加密、解密及认证方法
CN105608768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宁波大学 移动近场通信门禁系统
CN105785959A (zh) * 2016-05-12 2016-07-20 宁波大学 基于近场通信的现代化工厂设备管理方法
CN106713366A (zh) * 2017-02-28 2017-05-2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效性的组合秘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423830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nfc的智能锁预约功能控制方法
CN107330684A (zh) * 2017-07-06 2017-11-07 广州联业商用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智能管控无人商店及其自动结算方法
CN108039950A (zh) * 2017-12-21 2018-05-15 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固态硬盘安全认证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295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的加密解密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CN112087295B (zh) * 2020-09-17 2023-03-10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的加密解密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CN112261323A (zh) * 2020-10-21 2021-01-22 淮北市盛世昊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US20220149464A1 (en) * 2020-11-12 2022-05-12 Crompton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Electrical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947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26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decision on a card
US104900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decision on a card
EP325719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managing biometric data
CN108551455A (zh) 智能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1325476B1 (en) Wireless lock system
EP2320388A1 (en) Security system
US20070223685A1 (en) Sec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US20140325220A1 (en) "Unpassword": Risk Aware End-to-End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Via Dynamic Pairing
US20070206838A1 (en) Time synchronous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KR20150052261A (ko) 액세스 요청을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298947A (zh)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US10008055B2 (en) Reverse trace-preventing wireless recognition secure entry method and secure entry system using same
WO2013123453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650219B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2037383B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权限判定方法和应用系统
CN112530053B (zh) 智能锁的控制方法、系统、锁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129525A (zh) 用于认证储物格装置的用户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09641A1 (en) A structure accesses unlock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12102524A (zh) 开锁方法和开锁系统
RU2709281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вторизации носителя цифрового ключа
JP2005036394A (ja) 利用者認証システム
CN110113153A (zh) 一种nfc密钥更新方法、终端及系统
EP395514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computing device
CN113593088A (zh) 一种智能开锁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741470A (zh) 用于安全装置耦合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