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375B -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 Google Patents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375B
CN110268375B CN201880010912.3A CN201880010912A CN110268375B CN 110268375 B CN110268375 B CN 110268375B CN 201880010912 A CN201880010912 A CN 201880010912A CN 110268375 B CN110268375 B CN 110268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configuration
user
presentation
particular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9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375A (zh
Inventor
J·C·戈登
M·R·赖德奥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268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跨多个应用以全局方式定义数字笔的至少一些特性的技术,以使得笔跨两个或更多个应用展现相同的特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技术涉及: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识别用户界面(UI)演示上用户能容易访问的位置;生成笔配置演示;在已识别的位置处在UI演示上呈现笔配置演示;响应于用户与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该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配置输入,存储全局配置设置,该全局配置设置管理由特定数字笔跨至少两个不同应用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

Description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背景技术
应用可以提供数字墨水画布,用户可以在这些画布上使用数字笔来创建墨水笔划。应用还可以提供原生配置工具,该原生配置工具允许用户定义数字笔相对于该应用的特性(例如,颜色)。这样定义的特性相对于该应用是本地的,并且适用于用户可以与该应用结合使用的所有笔。该策略还意味着相同的笔可以具有相对于第一应用的第一组特性和行为以及相对于第二应用的第二组特性和行为。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跨多个应用以全局方式定义数字笔的至少一些特性的技术,以使得笔跨多个应用展现相同的特性。
在一种操作方式中,该技术涉及: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识别用户界面(UI)演示上用户能容易访问的位置;生成笔配置演示;在已识别的位置处在UI演示上呈现笔配置演示;响应于用户与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该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配置输入,存储全局配置设置,该全局配置设置管理由特定数字笔跨至少两个不同应用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例如,墨水笔划的特性可以对应于墨水颜色、基线厚度等等。
根据一个优点,该技术使用全局配置设置通过确保笔跨不同应用表现一致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该技术的笔配置演示的战略位置,以及激活笔配置演示的简易性,还通过促进用户访问笔配置演示来促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上述技术可以体现在各种类型的系统、设备、组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数据结构、图形用户界面演示、制品等等中。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用简化形式引入一些概念;这些概念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数字笔的功能的计算设备。
图2示出了与数字转换器结合的、用于图1的计算设备中的数字笔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3示出了可以由图1的计算设备提供的笔配置演示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4示出了具有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数字笔的功能的计算设备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图5示出了可以由图4的计算设备提供的笔配置演示。
图6示出了可以由图4的计算设备生成的配置数据。
图7示出了表示使用图1或图4的计算设备创建配置设置的一种方式的过程。
图8示出了表示使用图1或图4的计算设备应用配置设置的一种方式的过程。
图9示出了可以用于实现前述附图中所示出的特征的任何方面的说明性计算功能。
在整个公开内容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数字来引用类似的组件和特征。系列100编号是指最初在图1中找到的特征,系列200编号是指最初在图2中找到的特征,系列300编号是指最初在图3中找到的特征,依此类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组织如下。章节A描述了具有用于配置数字笔的功能的计算设备。章节B阐述了解释章节A的计算设备的操作的说明性方法。并且章节C描述了可以用于实现章节A和章节B中所描述的特征的任何方面的说明性计算功能。
作为初步事项,一些附图在也被称为功能、模块、特征、元件等等的一个或多个结构组件的上下文中描述概念。在一种情况下,附图中各个组件所示出的分离为不同的单元可以反映在实际实现方式中使用相应的不同物理和有形组件。替代地或另外地,附图中所示出的任何单个组件可以由多个实际物理组件来实现。替代地或另外地,附图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组件的描绘可以反映由单个实际物理组件执行的不同功能。章节C提供了关于附图中所示出的功能的一个说明性物理实现方式的另外细节。
其它附图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概念。以这种形式,某些操作被描述为构成以特定顺序执行的不同块。这些实现方式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块可以被编组在一起并且在单个操作中执行,某些块可以被分成多个组件块,并且某些块可以用与本文所示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包括执行块的并行方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流程图中所示出的至少一些块可以由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的软件或其它逻辑硬件(例如,FPGA)等等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
关于术语,短语“被配置为”涵盖用于执行所识别操作的各种物理和有形机制。这些机制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例如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的软件、或其它逻辑硬件(例如,FPGA)等等或其任何组合来执行操作。
术语“逻辑”涵盖用于执行任务的各种物理和有形机制。例如,流程图中示出的每个操作对应于用于执行该操作的逻辑组件。可以使用例如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的软件、或其它逻辑硬件(例如,FPGA)等等或其任何组合来执行操作。当由计算设备实现时,逻辑组件表示以任何方式实现的计算系统的物理部分的电组件。
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存储资源或存储资源的任何组合可以被视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可读介质表示某种形式的物理和有形实体。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还涵盖经传播信号,例如经由物理管道和/或空中或其它无线介质等等来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然而,特定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明确地排除经传播信号本身,同时包括所有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以下说明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特征标识为“可选的”。此类陈述不应被解释为可被视为可选的特征的详尽指示;也就是说,虽然未在文本中明确指示,但其它特征可以被视为可选的。此外,对单个实体的任何描述并非旨在排除使用多个此类实体;类似地,对多个实体的描述并非旨在排除使用单个实体。此外,虽然描述可以将某些特征解释为执行所识别功能或实现所识别机制的替代方式,但是这些特征也可以以任何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最后,术语“示例性”或“说明性”是指潜在的许多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现方式。
A.说明性系统
图1示出了具有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数字笔的功能的计算设备102。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数字笔(简称为“笔”)是指用户在与数字墨水画布交互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数字墨水笔划、并且在被用户激活时提供用于产生笔激活信号的至少一个输入机制的任何工具。手写笔在本文中使用时该术语有资格作为“笔”,只要它能够执行上述核心功能。
图1示出了一种笔104的高级表示。用户使用笔104在用户界面(UI)演示108上产生墨水笔划(例如代表性墨水笔划106)。计算设备102在显示设备110上显示UI演示108。显示设备110进而包括数字转换器,该数字转换器检测笔104在显示设备110的表面上的移动。在另一实现方式(未示出)中,用户可以与对应于单独设备的数字转换器(例如,图形输入板)相对于显示设备110进行交互。
下面参考图2提供关于一种笔和数字转换器的另外细节。作为预览,图1的示例中的笔104对应于有源型笔。笔104包括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记录用户在每个时刻将笔尖112压在显示设备110的表面上的压力,以提供压力信息。笔104包括将压力信息转发到计算设备102的发射器。
笔104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机制(例如,按钮),用户可以激活这些输入机制以产生激活信号。举例而言而非限制,图1中所示出的特定数字笔104包括可在笔104的远端处访问的第一输入机制114。笔104包括在笔104的细长轴上的至少一个另外输入机制116。当用户激活笔的输入机制之一(114,116)时,笔的发射器将激活信号转发到计算设备10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设备102通过生成笔配置演示118来响应激活信号之一。笔配置演示118对应于图形控制元素,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控制元素来输入配置输入。响应于这些输入,计算设备102存储配置设置,该配置设置管理由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外观和/或行为。例如,配置设置可以定义由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颜色和/或基线厚度。
这样定义的配置设置是全局的,因为它跨计算设备102上执行的至少两个应用适用。例如,配置设置可以适用于在计算设备102上执行的所有应用。或者配置设置可以仅适用于在计算设备102上执行的指定类别的应用。
在任何情况下,笔104的共同配置设置允许它跨其适用的应用具有一致的特性和行为。例如,用户可以将笔104的颜色定义为红色。此后,当应用于使用笔的任何应用时,笔104将产生红色墨水笔划。用户可以将其它笔定义为跨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通过将另一支笔配置为绿色笔而将另一支笔配置为黑色笔等等。这种行为有助于良好的用户体验,因为用户可以将笔104视为具有固定属性的物理工具(同时记住用户也可以在任何时间重新配置笔104);该特征进而使得用户相对于具有其它特性的其它笔更容易记住与笔104相关联的特性。
计算设备102在UI演示108上被假定为用户容易访问的位置呈现笔配置演示118。如下面将描述的,计算设备102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易于访问的位置。每个可访问性因素提供关于在何处放置笔配置演示118以便于用户访问的证据。
更具体而言,计算设备102以至少两种方式来促进用户对笔配置演示118的访问。首先,用户可以通过按下笔侧输入机制来容易地激活笔配置演示118。此外,该激活机制跨不同的应用保持相同。这方面消除了用户搜索将激活笔配置演示118的特定于应用的控件的需要。其次,一旦笔配置演示118被激活,用户就可以通过其在UI演示108上的策略性放置来容易地访问笔配置演示118。这种行为引起对用户绘图任务的较少中断,例如,通过不迫使用户在UI演示108上触及不方便放置的控制特征。
此外,上述配置策略对应用开发者有益。应用开发者不再负责开发原生笔配置工具。此外,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消除向用户传达如何访问其原生配置工具原本将需要的空间来提供较少混乱的用户界面演示。
计算设备102可以对应于用于处理机器可读指令的任何装置,并且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因子。例如,计算设备102可以对应于固定个人计算设备、膝上型计算设备、任何类型的手持计算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型计算设备等)、可穿戴计算设备、游戏控制台、机顶盒等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显示设备110是计算设备102的组成部分。在其它实现方式中,显示设备110表示通信地耦合到计算设备102的、针对计算设备102的单独组件。
计算设备102具有操作系统120并提供至少一个应用122。操作系统120提供允许应用122与其硬件级资源(例如,其存储和处理资源)交互的功能。操作系统120还提供允许应用122与耦合到该应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交互的功能。
应用122可以执行任何功能。例如,在一个仅仅是代表性的情况下,应用122可以执行笔记记录功能作为主要任务或辅助任务。与应用122相关联的逻辑可以存储在各种位置。例如,逻辑可以完全由计算设备102本身存储。在其它情况下,逻辑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远程服务器和本地计算设备102之间分布。在其它情况下,逻辑可以完全由一个或多个远程服务器实现;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102可以经由浏览器组件来访问应用122。
计算设备102可以在至少两个上下文中与笔104交互。在第一上下文中,应用122在执行其特定于应用的功能的过程中在UI演示108上提供数字墨水画布。例如,医疗保健相关应用122可以提供数字墨水画布,该数字墨水画布提供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可以在其中创建和编辑手写笔记的空间。在第二上下文中,操作系统120的某个组件可以提供数字墨水画布作为基本实体。无论应用122是否正在运行,用户都可以以独立方式与该基本实体交互。图1示出了第一种使用场景;但是本文所描述的所有原理同样适用于第二种使用场景。
数字墨水画布通常表示UI演示108的区域,该区域被配置为经由笔104与用户交互。在一些情况下,数字墨水画布具有与UI演示108本身相同的空间范围。在其它情况下,数字墨水画布占据与UI演示108相关联的屏幕空间的一部分。
操作系统120包括处理资源的集合,这些处理资源执行处理来自笔104的输入信息的任务以及用于配置笔104。例如,笔输入处理组件124从数字转换器接收反映笔尖112在由数字墨水画布定义的x-y平面内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还可以可选地指示笔尖112当前是否与数字墨水画布的表面接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笔输入处理组件124还可选地从笔104本身接收压力信息。最后,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可以接收笔标识符,该笔标识符标识正在提供位置信息和压力信息的特定数字笔104。
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形成封装位置信息和压力信息的笔输入信号。笔输入处理组件124还可以利用已产生位置信息和压力信息的笔104的笔标识符来标记(或以其它方式关联)笔输入信号。笔输入处理组件124随后可以将笔输入信号转发到该信息的任何消费者,例如,对应于应用122和/或另一操作系统组件。
在图1的示例中,应用122包括用于处理笔输入信号以提供墨水笔划的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在UI演示108上提供数字墨水画布,并且随后在数字墨水画布上显示墨水笔划。更具体而言,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利用位置信息来确定在数字墨水画布上放置墨水笔划的位置。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利用压力信息来确定墨水笔划的厚度。也就是说,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通常将墨水笔划的厚度计算为压力值的某种正函数,以使得厚度随着压力值的增加而增加。
尽管未示出,但是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可以替代地将笔输入信号转发到由操作系统120实现的某个组件,而不是应用122或者作为应用122的补充。该操作系统组件随后可以执行与应用122相同的任务,例如,通过提供数字墨水画布并在该数字墨水画布上呈现墨水笔划。
工具激活组件130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笔104提供的输入机制之一而接收笔激活信号,例如,对应于用户对输入机制114或输入机制116的激活。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在与应用122交互的过程中激活笔104的输入机制。在其它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用户与任何应用122的交互的上下文之外激活输入机制;例如,当计算设备102当前未在执行任何用户应用时,用户可以激活输入机制。
全局配置工具132从工具激活组件130接收笔激活信号。作为响应,全局配置工具132在UI演示108上呈现笔配置演示118。全局配置工具132随后接收作为用户与笔配置演示118的交互的结果的至少一个配置输入。例如,全局配置工具132响应于用户在笔配置演示118上选择配置选项而接收至少一个配置输入。用户可以使用笔104和/或某种其它输入机制(例如,使用鼠标设备、触敏屏幕上的手指触摸等等)来选择该配置选项。响应于配置输入,全局配置工具132将配置设置存储在数据存储134中。如上面提到的,配置设置管理笔的墨水笔划的外观和/或行为的某个方面,例如墨水笔划的颜色、墨水笔划的基线厚度、墨水笔划的透明度等等。
图1指示全局配置工具132将配置设置存储在由计算设备102自身提供的本地数据存储134中。替代地或另外地,全局配置工具132可以将配置设置存储在由笔104自身提供的数据存储中;在该情况下,全局配置工具132可以经由无线通信将配置设置转发到笔104。替代地或另外地,全局配置工具132可以将配置设置存储在由远程资源提供的远程数据存储中,例如,对应于由远程服务器提供的远程数据存储。例如,全局配置工具132可以可选地将配置设置存储在与用户相关联的用户简档中。
当在数字墨水画布上绘制墨水笔划时,应用的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咨询如此定义的全局设置。例如,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从笔104(经由笔输入处理组件124)接收信息,该信息传达与笔相关联的笔标识符,例如,对应于与笔相关联的唯一代码。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随后使用笔标识符作为查找键来取回与笔104相关联的配置设置。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使用配置设置来管理在数字墨水画布上绘制的墨水笔划的视觉外观和/或行为的某个方面,例如墨水笔划的颜色和/或基线厚度。
通常,注意存储笔104的配置设置的数据存储134不是专门与应用122相关联的资源。因此,当以上述方式绘制墨水笔划时,另一应用可以应用相同的配置设置。该架构的结果如上所述:笔104将跨不同的应用展现相同的特性和行为,从而促进良好的用户体验。
还要注意,与上面指定的说明性方式相比,计算设备104可以以替代方式利用配置设置。例如,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可以从数据存储134中取回配置设置,并将该信息添加到它将转发到应用122的笔输入信号。这种操作方式将消除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执行上述查找操作的需要(因为它在流程的较早阶段由笔输入处理组件124执行)。
位置确定组件136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放置笔配置演示118的位置。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用户在UI演示108上应用墨水笔划的最后(最近)位置。数字转换器提供揭示该最后位置的位置信息。
另一可访问性因素描述了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当前位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即使当手和/或笔104不与显示设备110的表面接触时,数字转换器也可以提供揭示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数字转换器可以使用电容技术来感测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位置。替代地或另外地,一个或多个相机可以检测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位置。相机可以可选地包括深度相机系统,该深度相机系统使用飞行时间技术、结构光技术、立体技术等等来捕获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深度图像。替代地或另外地,与笔104相关联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可以检测笔104的位置,并且通过扩展,可以检测握住笔104的手的位置。IMU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等的任何组合。可以使用用于检测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位置的另外其它技术。
另一可访问性因素描述了相对于用户在最近的时间跨度内(该时间跨度在当前时间达到顶点)在UI演示108上产生的多个墨水笔划所定义的代表性位置。例如,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形成由用户在最后一分钟内创建的所有墨水笔划定义的集合。位置确定组件136随后可以将代表性位置标识为那些墨水笔划的质心。位置确定组件136还可以可选地使用衰减函数针对创建每个墨水笔划的时间对每个墨水笔划进行加权;该衰减函数将具有减少较旧墨水笔划相对于较新墨水笔划的贡献的效果。
另一可访问性因素描述单个用户的偏好。用户可以提供偏好信息,该偏好信息明确地标识他或她关于用户优选与笔配置演示118交互的位置的偏好。替代地或另外地,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基于用户先前采取的动作来推断偏好信息。例如,假设用户重复地将笔配置演示118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UI演示108的右下角。在检测到具有规定置信度的这种行为模式时,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自动选择该位置作为呈现笔配置演示118的优选位置。
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使用任何选择逻辑,基于上述可访问性因素的任何子集来选择位置。例如,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IF-THEN(如果-则)规则来选择位置。例如,第一规则可以指示:如果用户在最近5秒内在数字墨水画布上产生了墨水笔划,则全局配置工具132应该在紧接在最近的墨水位置上方(例如,1cm以上)显示笔配置演示118。第二IF-THEN规则可以指示:如果首先提到的规则不适用,则全局配置工具132应该尽可能接近用户的手和/或笔104的当前位置来显示笔配置演示。替代地,位置确定组件136可以单独地应用每个可访问性因素来选择候选位置,以整体提供候选位置集合。位置确定组件136随后可以选择与集合中的候选位置等距的最终位置。
图2示出了用于图1的计算设备102中的、与数字转换器204结合的数字笔104的一种实现方式。图2中所示出的特定数字笔104包括包含各种电子组件的壳体。电源206向电子组件供电。替代地,笔104不包括独立的电源。在该情况下,笔104经由其在与数字转换器204交互的过程中接收的电磁能量被供电。
笔104包括笔尖208。在一些情况下,用户通过将笔尖208放置成与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接触并将笔104移动跨越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来产生墨水笔划。用户还可以通过将笔尖208放置在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附近、但不与表面实际物理接触来与数字转换器204交互。
可选的笔尖位移传感器210记录用户将笔104施加在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上的力。在一个仅仅是说明性的实现方式中,笔尖208耦合到轴构件212。位移传感器210包括记录轴构件212的垂直位移的光学编码器。弹力/弹性构件214(例如弹簧)沿着笔104的纵向轴线在笔尖208上施加向下的力。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选信号源216生成电磁信号。当笔104被置于与表面接触(或紧邻但不接触)时,笔104将电磁信号引导到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转换器204基于由笔104发射的电磁信号来检测笔尖208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输入机制218在被用户激活时提供输入激活信号。例如,输入机制218可以对应于笔104的壳体上的任何类型的按钮。在图1的示例中,笔104包括两个按钮型输入机制(114,116)。其它输入机制可以包括滑块机制、拨动开关等等。此外,单个按钮可以用于与多个输入机制结合。例如,用户可以点击单个按钮一次以激活第一输入状态,点击两次以激活第二输入状态,并且点击三次以激活第三输入状态;后续的点击可以使笔104返回到第一状态。
发射器220可以将由笔104收集的各种信息转发到数字转换器204。例如,发射器220可以发送压力信息,该压力信息反映用户正针对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施加到笔104的当前压力。另外,当用户激活输入机制218之一时,发射器220可以发送输入激活信号。发射器220可以使用任何无线和/或硬连线通信路径来发送这种信息。例如,发射器220可以使用蓝牙协议来发送无线信号。
控制器222管理上述组件和数据收集过程的操作。控制器222可以对应于包括定制逻辑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替代地或另外地,控制器2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单元。
数据存储224存储由笔收集的在传送到计算设备102之前的各种信息。数据存储224还可以存储笔标识符。制造商和/或端用户可以指定笔标识符。
更一般而言,图1的计算设备102可以与任何类型的笔结合使用。例如,计算设备102可以与由以色列特拉维夫的N-Trig有限公司或日本埼玉县Kazo的Wacom有限公司或华盛顿雷德蒙德(Redmond)的微软公司生产的任何有源笔一起工作。关于可以用于实现笔的技术的背景信息也可以在例如以下各项中找到:于2015年4月30日公布的Stern等人的题为“PRESSURE SENSITIVE STYLUS FOR A DIGITIZER”的美国公开申请No.20150116289;于2014年8月28日公布的Yuval Stern的题为“STYLUS FOR A DIGITIZER SYSTEM”的美国公开申请No.20140240298等等。
现在参考数字转换器,数字转换器204可以包括传感器226,传感器226记录笔104相对于由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限定的平面的(x,y)位置。传感器226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受限制地,在一种技术中,传感器226包括水平和垂直导电条的阵列。位置确定组件228从这些条接收信号,并基于那些信号来估计笔尖208的位置。例如,传感器226可以检测由信号源216发射的信号。替代地或另外地,传感器226可以发射独立的电磁信号,并且例如通过电磁感应过程来记录笔对电磁信号的反应。
数字转换器204的其它实现方式可以使用光学技术或声学技术或其任何组合来确定笔104在数字转换器204的表面上的位置。光学技术使用一个或多个相机来检测笔104的位置。声学技术使用一个或多个麦克风来检测笔104发射的声学信号。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传感器226与计算设备102在其上呈现UI演示108的显示设备110集成在一起。例如,传感器226可以对应于液晶显示器(LCD)设备的透明层。在其它情况下,传感器226对应于相对于显示设备110的单独组件。
更一般而言,图1的计算设备102可以与使用任何数据收集策略的任何类型的数字转换器结合使用。例如,计算设备102可以结合N-Trig有限公司或Wacom有限公司或微软公司生产的任何数字转换器工作。关于可以用于实现数字转换器的技术的背景信息也可以在例如以下各项中找到:Yuval Stern题为“DIGITIZER SYSTEM”、授权日期为2014年7月31日的美国公开申请No.20140210781;Perski等人的题为“TOUCH DETECTION FOR ADIGITIZER”、授权日期为2008年5月13日美国专利No.7,372,455;Morag等人的题为“TRANSPARENT DIGITIZER”的授权日期为2007年11月6日的美国专利No.7,292,229;Weiner等人的题为“PHYSICAL OBJECT 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 GRAPHIC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授权日期为2004年2月10日的美国专利No.6,690,156等等。
如上面结合图1所解释的,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可以从笔104接收压力信息并从数字转换器204接收位置信息。当用户激活时输入机制218之一时,工具激活组件130从笔104接收输入激活信号。
图3示出了可以由图1的计算设备102提供的笔配置演示302的一种实现方式。换句话说,全局配置工具132响应于从笔104接收到的输入激活信号而呈现笔配置演示302。当用户激活笔的输入机制之一时,笔104进而发送输入激活信号。用户可以使用任何输入设备(例如笔104本身)与笔配置演示302交互。
笔配置演示302可以在不同的实现方式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在一个仅仅是说明性的实现方式中,笔配置演示302包括标识正被配置的笔104的信息项304。例如,信息项304可以显示由制造商分配的与笔104相关联的代码和/或名称。笔104可以例如经由无线通信将该信息传送到计算设备102。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笔可能不具有由笔的制造商提供的原生笔标识符。或者用户可能希望改变原生笔标识符。在这些情况下,笔配置演示302可以包括允许用户例如通过提供与笔相关联的任意名称或代码(例如“Pen1”或“RedPen1”等等)来选择笔标识符的控制元素304'。此后,计算设备102可以可选地将新的笔标识符传送到笔104以便存储在其数据存储224中。
笔配置演示302还可以包括允许用户定义笔104的一般类型的控制特征306。例如,控制特征306可以允许用户指定笔104是否对应于墨水型笔、铅笔、荧光笔记号笔等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以取决于笔的基本类型(如经由控制特征306所定义的)的方式来修改墨水笔划的外观和/或行为。例如,当用户选择铅笔类型时,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产生类似于石墨标记的墨水笔划,并且当用户选择墨水笔类型时产生类似于液体墨水标记的墨水笔划。
控制特征308对应于允许用户选择由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颜色的颜色选择器。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用针对该笔104所选择的颜色来显示墨水笔划。
控制特征310允许用户选择由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基线厚度。此后,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作为基线厚度和压力信息的联合函数来改变墨水笔划的厚度。图3示出了当用户跨UI演示108绘制笔104时施加增加的压力的示例;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作为增加的压力的函数来增加厚度。
其它实现方式可以允许用户选择管理由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外观和/或行为的其它特性。例如,其它实现方式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与墨水笔划相关联的透明度级别;与墨水笔划相关联的任何其它特殊效果(例如,发光效果等);与笔104相关联的墨水类型(例如,对应于油画颜料、水彩颜料等);笔104的压力灵敏度特性等等。
在一些开发环境中,不同的开发者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的相应特征和复杂程度级别的不同全局配置工具。并且端用户可以购买或以其它方式获取期望的全局配置工具并将该工具加载到计算设备102中。或者用户可以在运行时在多个可用的全局配置工具中进行选择。或者开发者可以提供充当补充现有全局开发工具的“插件”的全局配置工具。更一般而言,该策略有助于划分与应用开发相关联的分工。第一类开发者可以提供与应用无关的笔配置工具,而第二类开发者可以开发没有原生配置功能的应用,但仍然可以利用与应用无关的笔配置工具。
在任何情况下,计算设备104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它跨不同的应用提供一致的配置体验。此外,用户可以启用/禁用配置选项,以使得笔配置演示302向用户传递期望的实用焦点,该实用焦点进而取决于用户的偏好和用户通常与之交互的应用种类。例如,每个用户可以从更大的配置选项中选择配置选项的子集;此后,笔配置演示302将仅示出用户已选择的配置选项的该子集。
尽管图1中未示出,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笔104本身可包括显示识别信息(例如其笔标识符(例如,其名称))的显示元件(例如,LCD元件)。显示元件还可以显示由笔配置演示302产生的配置设置的任何部分。例如,显示元件可以针对红色笔显示单词“红色”,或者可以显示红色指示符,例如显示为红色的点。
图4示出了具有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数字笔的功能的计算设备402的另一实现方式。图4中具有系列100附图标记的组件相对于图1的相同标记的组件执行上述相同的功能。
图4的计算设备402具有生成全局配置设置的全局配置工具404,如图4中的情况。另外,全局配置工具404允许用户可选地指定特定于应用的设置。例如,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提供图5中所示出的笔配置演示502。除了图3中所示出的信息项和控制特征之外,笔配置演示502还包括控制特征504,该控制特征504邀请用户指示待定义的配置设置随后将适用于所有应用(在全局配置设置的情况下)还是仅适用于特定应用(在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的情况下)。全局配置工具404将其配置设置存储在数据存储406中。
在一种情况下,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所适用的应用由用户激活笔配置演示502的上下文来确定。例如,如果用户在与应用A交互的过程中激活笔配置演示502,则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如果被选择的话)被应用于应用A。类似地,如果用户在与应用B交互的过程中激活笔配置演示502,则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如果被选择的话)被应用于应用B。
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特定于应用的规则来响应数据存储406中的配置设置。假设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寻求在由应用122产生的数字墨水画布的上下文中呈现墨水笔划。根据一个规则,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为应用122选择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如果存在的话);否则,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将选择全局配置设置。替代地,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请求来自用户的输入选择,由此用户在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和全局配置设置之间进行选择。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邀请用户为一类应用而不是特定应用定义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邀请用户定义两个或更多个替代的全局配置设置。在运行时,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邀请用户从可用的全局配置设置中进行选择。以类似的方式,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邀请用户为任何特定应用定义两个或更多个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在运行时,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邀请用户从可用的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中进行选择。
在一种方法中,计算设备102可以将笔104上的不同输入机制分配给不同的配置设置。输入机制构成配置选择输入机制。在运行时,用户可以通过激活与所选择的配置设置相关联的适当的配置选择输入机制来从多个配置设置中进行选择。例如,用户可以与全局配置工具404交互以创建第一全局配置设置和第二全局配置设置,其中在第一全局配置设置中以蓝色呈现笔的墨水,在第二全局配置设置中以黑色呈现笔的墨水。在运行时,用户可以选择第一按钮来调用蓝色配置设置,或者选择第二按钮来调用黑色配置设置。可以针对任何数量的可选配置选项来扩展该方法。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这些配置选择输入机制可以与激活笔配置演示118的上述输入机制不同。或者任何配置选择输入机制也可以激活笔配置演示118;换句话说,这种配置选择输入机制可以加载现有配置设置,并且还使用户有机会经由笔配置演示118来改变该现有配置设置。
替代地或另外地,计算设备102可以将笔104上的不同输入机制分配给不同的配置模式。在运行时,用户可以通过激活与所选择的配置模式相关联的适当输入机制来从多种配置模式中进行选择。例如,用户可以选择第一输入机制来指示全局配置工具404调用专用于创建全局配置设置的笔配置演示。用户可以选择第二输入机制来指示全局配置工具404调用专用于创建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的笔配置演示。
在另一示例中,用户可以选择第一输入机制来指示全局配置工具404调用专用于定义配置选择的第一子集(例如与颜色相关的配置选择)的笔配置演示。用户可以选择第二输入机制来指示全局配置工具404调用专用于定义配置选择的第二子集(例如与墨水行为相关的配置选择)的笔配置演示。
图6示出了存储在数据存储406中的配置数据602的样本。配置数据602的第一字段例如使用与每个笔相关联的代码或用户定义的名称来标识每个笔。配置数据的第二个字段指定笔的配置设置的范围。如上所述,笔的配置设置的范围可以采用至少以下状态:(a)单个全局配置设置(如示例604和606中一样);或(b)特定应用的单个特定于应用的设置(如示例608中一样);或(c)与两个或更多个相应的特定应用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特定于应用的设置(如示例610中一样);或(d)在运行时可选择的两个或更多个替代的全局配置设置(如示例612中一样);或(e)在运行时等可选择的特定应用的两个或更多个替代的特定于应用的设置等等,或其任何组合(如示例614中一样)。
图6还示出了可以由计算设备102存储在数据存储134(图1)中的配置数据,其限制于配置数据602中的前两个条目。
作为最后的主题,在引入全局配置工具404之前开发的任何应用可以被称为传统应用。传统应用可以具有其自己的特定于原生应用的配置工具408以用于生成特定于原生应用的配置设置。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可以将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存储在与应用122相关联的数据存储410中。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在数字墨水画布上绘制墨水笔划时使用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计算设备402可以以特定于不同环境的方式处理包含特定于原生应用的配置工具408。说明性技术阐述如下。
在第一种方法中,应用122不考虑包含全局配置工具404。此处,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将继续基于数据存储410中的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设置来显示墨水笔划。
在第二种方法中,应用122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可以例如通过进行实现该效果的应用设置来禁用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在该情况下,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向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发送信号412,这使得它被禁用。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其例如通过利用新数据存储406替换旧数据存储410或者通过将对旧数据存储410的调用重定向到新数据存储406来从新数据存储406读取。
在第三种方法中,应用122容纳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和全局配置工具404两者。端用户将使用全局配置工具404而不是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它以上面指定的方式从新数据存储406读取。
在第四种方法中,应用122包括链接到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的代码。计算设备402可以利用全局配置工具404来替换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以使得应用的代码现在指向全局配置工具404。或者计算设备402可以重定向指向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的链接,使得它替代地指向全局配置工具404。可以用不同方式来执行重定向,例如使用将对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的调用重定向到全局配置工具404的垫片组件。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它以上面指定的方式从新数据存储406读取。
在第五种方法中,原生应用122容纳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和全局配置工具404两者。端用户将使用全局配置工具404来制作配置选择的第一子集,并使用特定于应用的配置工具408来制作配置选择的第二子集。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它根据需要从旧数据存储410和新数据存储406两者进行读取。
还可以使用另外其它方法来考虑包含特定于原生应用的配置工具408;上面标识的策略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来引用的。
B.说明性过程
图7和图8以流程图形式示出了解释图1的计算设备102或图4的计算设备402的一种操作方式的过程(702,802)。然而,为简洁起见,下面对过程(702,802)的描述将仅参考图1的计算设备102。
由于已经在章节A中描述了计算设备102的操作的底层原理,因此在本章节中将以概述的方式讨论某些操作。如详细描述的前言部分提到的,每个流程图被表示为以特定顺序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但是这些操作的顺序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化。
图7示出了表示使用计算设备102来创建配置设置的一种方式的过程702。在框704中,计算设备102在显示设备110上提供用户界面(UI)演示。在框706中,计算设备102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104提供的输入机制(例如,114、116)而接收笔激活信号。在框708中,计算设备102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UI演示108上估计用户可访问的位置。在框710中,计算设备102响应于接收到笔激活信号而生成笔配置演示118。在框712中,计算设备102在(框708中)已经识别的位置处在UI演示108上呈现笔配置演示118。在框714中,计算设备102响应于用户与笔配置演示118的交互而从用户接收配置输入。在框716中,响应于配置输入,计算设备102在数据存储134中存储配置设置,该配置设置管理由特定数字笔104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例如颜色);该配置设置跨计算设备102可执行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应用适用。
图8示出了表示使用计算设备102来应用配置设置的一种方式的过程802。在框804中,计算设备102接收笔信息,该笔信息至少对应于标识特定数字笔104相对于UI演示108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笔信息还可以传达压力信息。在框806中,计算设备102将笔信息与分配给特定数字笔104的笔标识符相关联。在框808中,计算设备基于笔标识符从数据存储134中取回配置设置。在上述示例中,框806可以由笔输入处理组件124和/或特定于应用的逻辑126和/或画布呈现组件128来执行。在框810中,计算设备102基于笔信息和配置设置来在UI演示108上产生墨水笔划。
C.代表性计算功能
图9示出了可以用于实现上述附图中阐述的机制的任何方面的计算功能902。例如,图9中所示出的计算功能902的类型可以用于实现图1的计算设备102或图4的计算设备104。在所有情况下,计算功能902表示一个或多个物理和有形的处理机制。
计算功能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设备904,例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和/或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单元(GPU)等等。计算功能902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任何类型的信息(例如机器可读指令、设置、数据等等)的任何存储资源(也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906。举例而言而非限制,存储资源906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等中的任何一个。更一般而言,任何存储资源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此外,任何存储资源都可以提供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信息保留。此外,任何存储资源可以表示计算功能902的固定或可移除组件。当硬件处理器设备904执行存储在任何存储资源或存储资源的组合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时,计算功能902可以执行上述功能中的任何功能。例如,计算功能902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图7的过程702的每个框和图8的过程802的每个框。计算功能90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机制908以用于与任何存储资源交互,例如硬盘驱动机制、光盘驱动机制等等。
计算功能902还包括输入/输出组件910以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912),并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914)。如上所述,说明性输入设备至少包括数字笔结合数字转换器。一个特定的输出机制可以包括显示设备9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界面显示(GUI)918,对应于图2中所示出的显示设备110。显示设备916可以对应于液晶显示器设备、阴极射线管设备、投影机制等等。其它输出设备包括打印机、一个或多个扬声器、触觉输出机制、存档机制(用于存储输出信息)等等。计算功能9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920以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管道922与其它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924将上述组件通信地耦合在一起。
通信管道922可以用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计算机网络、广域计算机网络(例如,互联网)、点对点连接等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管道9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的组合管理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等的任何组合。
替代地或另外地,前面章节中描述的任何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执行。举例而言而非限制,计算功能902(及其硬件处理器)可以使用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来实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在该情况下,机器可执行指令体现在硬件逻辑本身中。
以下概述提供了本文所阐述技术的说明性方面的非详尽列表。
根据第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由计算设备执行以用于配置数字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设备上提供用户界面(UI)演示;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所述UI演示上估计能被所述用户访问的位置;生成笔配置演示;在已识别的位置处在UI演示上呈现笔配置演示;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配置设置,所述配置设置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所述配置设置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两个不同应用适用,并且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笔激活信号是响应于所述用户激活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按钮而接收到的。
根据第三方面,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所述用户已在所述UI演示上施加墨水笔划的最后位置。
根据第四方面,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所述用户的手和/或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位置。
根据第五方面,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了相对于用户在最近的时间跨度内(该时间跨度在当前时间达到顶点)在UI演示上产生的多个墨水笔划所定义的代表性位置。
根据第六方面,所述配置设置指定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所述墨水笔划的颜色。
根据第七方面,所述配置设置指定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所述墨水笔划的基线厚度。
根据第八方面,所述配置设置适用于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一类应用。
根据第九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另一数字笔重复所述方法,以针对所述另一数字笔提供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两个不同应用适用的另一配置设置。所述另一配置设置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另一笔标识符配对,所述另一笔标识符对应于所属于的所述另一笔。
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的与应用相关的范围的提示。
根据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中引用的)所述提示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适用于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特定应用、还是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多个应用。
根据第十二方面,(根据所述第十一方面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用户接收另外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所述另外配置输入,存储另外配置设置,所述另外配置设置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所述另外配置设置仅适用于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单个特定应用。
根据第十三方面,所述输入机制是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一组多个输入机制的成员。此外,激活至少一些输入机制提供用于加载针对所述特定数字笔的不同相应配置设置的指令。
根据第十四方面,所述输入机制是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一组多个输入机制的成员。此外,激活至少一些输入机制产生允许所述用户执行不同的相应配置操作的不同笔配置演示。
根据第十五方面,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与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提示。
根据第十六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置设置的存储之后处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笔信息,包括:接收至少对应于位置信息的笔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标识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UI演示的当前位置;将所述笔信息与分配给所述特定数字笔的所述笔标识符进行关联;基于所述笔标识符从所述数据存储中取回所述配置设置;以及基于所述笔信息和所述配置设置来在所述UI演示上产生墨水笔划。
根据第十七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配置数字笔的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工具激活组件,其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位置确定组件,其被配置为: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用户界面(UI)演示上估计能被所述用户访问的位置,所述UI演示是由所述计算设备生成的。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配置工具,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笔激活信号而生成笔配置演示;在已识别的所述位置处在所述UI演示上呈现所述笔配置演示;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全局配置设置,所述全局配置设置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所述全局配置设置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多个应用适用,并且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
根据第十八方面,(第十七方面的)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适用于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特定应用、还是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多个应用的提示。
根据第十九方面,所述输入机制是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一组多个输入机制的成员。此外,激活至少一些输入机制提供用于加载针对所述特定数字笔的不同相应配置设置的指令。
根据第二十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设备执行时执行包括以下操作的方法:在显示设备上提供用户界面(UI)演示;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笔激活信号而生成笔配置演示。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的与应用相关的范围的提示,能够选择的范围对应于仅适用于特定应用的特定于应用的范围、以及适用于多个应用的全局范围;以及邀请所述用户指定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提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指定的位置处在所述UI演示上呈现所述笔配置演示;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的配置设置,所述配置设置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在后续绘制操作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至少对应于位置信息的笔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标识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UI演示的当前位置;将所述笔信息与分配给所述特定数字笔的所述笔标识符进行关联;基于所述笔标识符从所述数据存储中取回所述配置设置;以及基于所述笔信息和所述配置设置来在所述UI演示上产生墨水笔划。
第二十一方面对应于前述第一到第二十方面的任何组合(例如,逻辑上并非不一致的任何置换或子集)。
第二十二方面对应于与第一到第二十一方面相关联的任何方法对应物、设备对应物、系统对应物、单元加功能对应物、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应物、数据结构对应物、制品对应物、图形用户界面演示对应物等等。
最后,该描述可能已经在说明性挑战或问题的上下文中阐述了各种概念。这种解释方式并非旨在暗示其他人已经以本文所指定的方式理解和/或表达了挑战或问题。此外,这种解释方式并非旨在暗示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主题内容限于解决所标识的挑战或问题;也就是说,权利要求中的主题内容可以应用于除了本文描述的那些挑战或问题之外的挑战或问题的上下文中。
虽然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内容,但应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主题内容并不一定限于上述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各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公开的。

Claims (15)

1.一种由计算设备执行以用于配置数字笔的方法,包括:
在显示设备上提供用户界面(UI)演示;
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
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估计能被所述用户访问的位置;
生成笔配置演示;
在已识别的所述位置处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呈现所述笔配置演示;
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
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配置设置,所述配置设置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
所述配置设置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两个不同应用适用,并且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笔激活信号是响应于所述用户激活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按钮而接收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设置适用于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一类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针对另一数字笔重复所述方法,以针对所述另一数字笔提供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至少两个不同应用适用的另一配置设置,
其中,所述另一配置设置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另一笔标识符配对,所述另一笔标识符对应于其所属于的所述另一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的与应用相关的范围的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示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适用于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特定应用、还是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多个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用户接收另外配置输入;以及
响应于所述另外配置输入,存储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的另外配置设置,
所述另外配置设置仅适用于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单个特定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输入机制是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一组多个输入机制的成员,并且
其中,激活至少一些输入机制提供用于加载针对所述特定数字笔的不同相应配置设置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置设置的存储之后处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笔信息,包括:
接收至少对应于位置信息的笔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标识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的当前位置;
将所述笔信息与分配给所述特定数字笔的所述笔标识符进行关联;
基于所述笔标识符从所述数据存储中取回所述配置设置;以及
基于所述笔信息和所述配置设置来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产生墨水笔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所述用户已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施加墨水笔划的最后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可访问性因素描述所述用户的手和/或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输入机制是由所述特定数字笔提供的一组多个输入机制的成员,并且
其中,激活至少一些输入机制产生允许所述用户执行不同的相应配置操作的不同笔配置演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邀请所述用户指定与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关联的标识符的提示。
14.一种用于配置数字笔的计算设备,包括:
工具激活组件,其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
位置确定组件,其被配置为:基于一个或多个可访问性因素来识别用户界面(UI)演示上估计能被所述用户访问的位置,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是由所述计算设备生成的;
配置工具,其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笔激活信号而生成笔配置演示;
在已识别的所述位置处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呈现所述笔配置演示;
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以及
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全局配置设置,所述全局配置设置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
所述全局配置设置跨能由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的多个应用适用,并且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
15.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设备执行时执行包括以下操作的方法:
在显示设备上提供用户界面(UI)演示;
响应于用户激活由特定数字笔提供的输入机制而接收笔激活信号;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笔激活信号而生成笔配置演示,其中,所述笔配置演示包括:
邀请所述用户指定所述配置设置的与应用相关的范围的提示,与仅适用于特定应用的特定于应用的范围相对应的能够选择的范围、以及适用于多个应用的全局范围;以及
邀请所述用户指定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提示;
在所指定的位置处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呈现所述笔配置演示;
响应于由所述用户与所述笔配置演示的交互而从所述用户接收配置输入;
响应于所述配置输入,在数据存储中存储管理由所述特定数字笔产生的墨水笔划的特性的配置设置,所述配置设置在所述数据存储中与关联于所述特定数字笔的笔标识符配对;以及
在绘制操作中:
接收至少对应于位置信息的笔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标识所述特定数字笔相对于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的当前位置;
将所述笔信息与分配给所述特定数字笔的所述笔标识符进行关联;
基于所述笔标识符从所述数据存储中取回所述配置设置;以及
基于所述笔信息和所述配置设置来在所述用户界面(UI)演示上产生墨水笔划。
CN201880010912.3A 2017-02-10 2018-02-02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Active CN110268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30,361 US10248226B2 (en) 2017-02-10 2017-02-10 Configuring digital pens for use acros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US15/430,361 2017-02-10
PCT/US2018/016538 WO2018148107A1 (en) 2017-02-10 2018-02-02 Configuring digital pens for use acros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375A CN110268375A (zh) 2019-09-20
CN110268375B true CN110268375B (zh) 2023-05-02

Family

ID=6122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0912.3A Active CN110268375B (zh) 2017-02-10 2018-02-02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8226B2 (zh)
EP (1) EP3580641A1 (zh)
CN (1) CN110268375B (zh)
WO (1) WO2018148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0725B2 (en) * 2017-02-17 2020-04-1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mode switching in an active stylus
US10379670B1 (en) 2017-04-27 2019-08-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creasing low-force accuracy at a device
US10459538B2 (en) * 2017-05-15 2019-10-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stylus
JP6644200B2 (ja) * 2017-09-15 2020-02-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アクティブペン及び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
US10564834B2 (en) * 2018-01-24 2020-02-18 Sap Se User interface element consistency across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US11816275B1 (en) 2022-08-02 2023-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air control reg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0156B1 (en) 2000-07-28 2004-02-10 N-Trig Ltd. Physical object 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 graphic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U2003256039A1 (en) 2002-08-29 2004-03-19 N-Trig Ltd. Transparent digitiser
ATE471501T1 (de) 2003-02-10 2010-07-15 N trig ltd Berührungsdetektion für einen digitalisierer
US7802202B2 (en) 2005-03-17 2010-09-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er interaction based upon a currently active input device
US7577925B2 (en) 2005-04-08 2009-08-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cessing for distinguishing pen gestures and dynamic self-calibration of pen-based computing systems
JP5451599B2 (ja) 2007-05-29 2014-03-26 ライブスクライブ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モーダルスマートペンの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US8610744B2 (en) * 2009-07-10 2013-12-1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atural media painting using proximity-based tablet stylus gestures
US8638303B2 (en) * 2010-06-22 2014-0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ylus settings
US20150116289A1 (en) 2012-04-23 2015-04-30 N-Trig Ltd. Pressure sensitive stylus for a digitizer
US20140047332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reader systems
KR101992192B1 (ko) * 2012-11-02 2019-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40198080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Pre-Associated Stylus-Input User Preferences
WO2014115153A1 (en) 2013-01-27 2014-07-31 N-Trig Ltd. Digitizer system with improved response time to wake up signal
US20140210797A1 (en) 2013-01-31 2014-07-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ynamic stylus palette
CN104995586B (zh) 2013-02-25 2018-11-09 微软科技许可有限公司 数字化系统的笔
US9189084B2 (en) 2013-03-11 2015-11-17 Barnes & Noble College Booksellers, Llc Stylus-based user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US9760187B2 (en) * 2013-03-11 2017-09-12 Barnes & Noble College Booksellers, Llc Stylus with active color display/select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US9946365B2 (en) * 2013-03-11 2018-04-17 Barnes & Noble College Booksellers, Llc Stylus-based pressure-sensitive area for UI control of computing device
US20140253462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Barnesandnoble.Com Llc Sync system for storing/restoring stylus customizations
US20140331147A1 (en) 2013-05-01 2014-11-06 Shailesh Jain Automatic user-based configuration of operating system shell
US9696810B2 (en) * 2013-06-11 2017-07-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naging ink content in structured formats
US9696819B2 (en) * 2013-06-28 2017-07-0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a stylus having a multi-level force-sensitive user interface
CN110109558B (zh) 2013-11-19 2020-12-08 株式会社和冠 墨水数据输出方法及墨水数据输出装置
US9477403B2 (en) * 2013-11-26 2016-10-25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Drawing on a touchscreen
JP2015146177A (ja) * 2014-01-06 2015-08-1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20150370772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notation preservation as comments
US9383839B1 (en) 2014-12-08 2016-07-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ation of a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a stylus
JP5775240B1 (ja) * 2014-12-18 2015-09-09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デジタルインク生成装置、デジタルインク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06068B2 (en) 2015-04-06 2019-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loud-based cross-device digital pen pairing
US9785262B2 (en) * 2015-04-20 2017-10-10 Wacom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ylus and stylus sensor control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375A (zh) 2019-09-20
EP3580641A1 (en) 2019-12-18
US20180232068A1 (en) 2018-08-16
US10248226B2 (en) 2019-04-02
WO2018148107A1 (en)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375B (zh) 配置跨不同应用使用的数字笔
US9021398B2 (en) Providing accessibility features on context based radial menus
RU2612623C2 (ru) Ролевой интерфейс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для ограниче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отображения
RU2506630C2 (ru) Визуализация обучающих анимаций на дисплее интерфейс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US20150153897A1 (en) User interface adaptation from an input source identifier change
US20140289641A1 (en)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CA28790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by handwriting image recognition
CN103229141A (zh) 管理用户界面中的工作空间
CN109891374B (zh) 用于与数字代理的基于力的交互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WO2015088883A1 (en) Controlling interactions based on touch screen contact area
US20150160794A1 (en) Resolving ambiguous touches to a touch screen interface
US8949858B2 (en) Augment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with information
JP2015504565A (ja) 描画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
CN109643213A (zh) 用于协同编辑工具的触摸屏用户界面的系统和方法
CN105630363B (zh) 虚拟按钮的显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与显示虚拟按钮的装置
Xia et al. Iteratively designing gesture vocabularies: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best practices in the HCI literature
CN111971680A (zh) 使用语义分析和目标标识符来支持对象的移动
KR101421369B1 (ko) 터치락 레이어를 설정하는 단말기 및 방법
CN106464749A (zh) 用户界面的交互方法
US20160231876A1 (en) Graphical interaction in a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JP2020525933A (ja) グラフィカルキーボード内から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機能へのアクセス
US10466863B1 (en) Predictive insertion of graphical objects in 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nierim et al. The SmARtphone Controller: Leveraging Smartphones as Input and Output Modality for Improved Interaction within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Linares Garcia et al. The mobile office: A mobile AR systems for productivity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CN111696546A (zh) 使用多模式界面以利于口头命令的发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