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360A -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360A
CN110266360A CN201910556986.3A CN201910556986A CN110266360A CN 110266360 A CN110266360 A CN 110266360A CN 201910556986 A CN201910556986 A CN 201910556986A CN 110266360 A CN110266360 A CN 110266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destinations traffic
lpwan
antenna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69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360B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69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目标通信芯片连接射频处理电路,射频处理电路通过切换开关连接多个天线,处理器连接LPWAN芯片和目标通信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LPWAN芯片和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LPWAN芯片和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LPWAN芯片和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一般通过蜂窝移动网络通信、无线网络或者低功耗广域网络通信等方式传输数据,手机面临着电磁干扰问题:当一种电子设备同时使用低功率广域网络和蜂窝网络/无线网络时,可能会存在电磁干扰,影响网络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干扰调整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干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B是另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调整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
目前,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谐波干扰或邻频干扰。
如图1A所示,针对谐波干扰,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LPWAN网络的射频发射通路中增加滤波器,抑制其谐波对WIFI和蜂窝网络的干扰,例如:LPWAN网络的Sub_1G频段干扰WIFI和蜂窝网络的高频频段,在LPWAN网络的射频发射通路中增加滤波器。
如图1B所示,针对邻频干扰,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增加空间距离,已达到增加两者之间的天线隔离度的目的,解决LPWAN和WIFI/蜂窝网络相邻频段之间的互相干扰。例如:LPWAN网络的Sub_1G频段和蜂窝网络的Sub_1G频段互扰,增加LPWAN网络和蜂窝网络之间的天线隔离度。
现有的解决方案如果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较高的空间需求,以满足LPWAN天线与Cellular或WIFI天线之间的天线隔离度;如果评估的LPWAN天线与Cellular或WIFI天线之间的天线隔离度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要额外再增加一颗滤波器来抑制二次谐波,会导致成本增加或者接受性能牺牲,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S201,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其中,所述LPWAN芯片又被称为自组网通信芯片或点对点通信芯片。
S202,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干扰情况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
其中,所述干扰情况可分为两种干扰类型,所述干扰类型包括谐波干扰和邻频干扰。
具体实现中,已知手机同时启用LPWAN芯片和Cellular芯片,检测到LPWAN芯片使用的通信频率为915MHz,Cellular芯片使用的下行通信频率为1828MHz-1833MHz,LPWAN芯片的通信频率915MHz的二倍频1830HMz处于所述Cellular芯片的下行通信频段1828MHz-1833MHz中,此时,LPWAN芯片和Cellular芯片存在干扰。
具体实现中,已知手机同时启用LPWAN芯片和WIFI芯片,检测到LPWAN芯片使用的通信频率为915MHz,Cellular芯片使用的下行通信频率为1828MHz-1833MHz,LPWAN芯片的通信频率915MHz的二倍频1830HMz处于所述Cellular芯片的下行通信频段1828MHz-1833MHz中,此时,LPWAN芯片和Cellular芯片存在干扰。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或者,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均为干扰情况,电子设备根据不同的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有效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其中,所述主集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呈对角分布,所述主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一隔离度和所述分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二隔离度不同。
其中,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
具体实现中,手机当前通过LPWAN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处理的“下载视频”任务,确定“下载视频”任务的重要性程度为一般,进而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X1,根据参考隔离区间X1、主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一隔离度Y1和分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二隔离度Y2执行天线切换操作,降低LPWAN芯片和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再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高效准确地确定合适的天线,以降低电磁干扰,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电子设备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其中,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互不相同,且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多个射频处理子电路,每个射频处理子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
具体实现中,用户使用手机选定大棚养殖区域的第一养殖区域,该第一养殖区域设置一号天线和二号天线,用户启用手机的LPWAN芯片功能,准备采集该第一养殖区域内所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但由于使用二号天线时,该区域LPWAN芯片通信频段与Cellular芯片下行通信频段存在干扰,此时LPWAN芯片影响Cellular芯片下行数据接收稳定性,因此电子设备选取一号天线和二号天线中,隔离度最大的一号天线作为目标天线,将当前使用的天线切换到一号天线,来降低LPWAN芯片与Cellular芯片之间的干扰。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通过上述方法,有利于根据天线隔离度,选择天线隔离度最大的天线来降低电磁干扰,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电子设备获取预配置的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包括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所述电子设备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其中,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
其中,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电子设备获取预配置的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M,M包括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M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N的隔离度,电子设备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Wi-Fi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进一步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电子设备获取预配置的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包括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有利于提高天线选择的效率,执行天线切换操作有利于保证通信的流畅性,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实际受影响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实际受影响程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以及预配置的隔离度与受影响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实际受影响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实际受影响程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以及预配置的隔离度与受影响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通过上述天线选择方法选择切换适当的天线,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工作频率;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工作频段;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的上行或下行工作频段,和/或所述第一工作频率与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的上行或下行工作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
可见,本示例中,电子设备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工作频段,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有利于根据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确定相应的天线切换操作,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如图所示,本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包括:
S301,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S302,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
S303,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
S304,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
S305,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此外,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再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有利于高效准确地确定合适的天线,以降低电磁干扰,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如图所示,本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包括:
S401,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S402,所述电子设备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
S403,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此外,电子设备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通过上述方法,有利于根据天线隔离度,选择天线隔离度最大的天线来降低电磁干扰,有利于提高电磁干扰调整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与上述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电子设备500包括应用处理器510、存储器520、通信接口5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应用处理器5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21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意一种干扰情况下的操作: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主集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呈对角分布,所述主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一隔离度和所述分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二隔离度不同;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互不相同,且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多个射频处理子电路,每个射频处理子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预配置的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包括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实际受影响程度;根据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根据所述实际受影响程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以及预配置的隔离度与受影响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工作频率;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工作频段;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磁干扰调整装置6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电磁干扰调整装置600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电磁干扰调整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601,用于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其中,所述电磁干扰调整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3,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601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60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或者收发器,存储单元603可以是存储器。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可见,通过切换天线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避免不同通信间产生电磁干扰,优化了现有的电磁干扰调整方法,有利于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处理以下任意一种干扰情况: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或者,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主集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呈对角分布,所述主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一隔离度和所述分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二隔离度不同;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互不相同,且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多个射频处理子电路,每个射频处理子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预配置的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包括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实际受影响程度;根据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根据所述实际受影响程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以及预配置的隔离度与受影响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工作频率;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工作频段;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情况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频率的倍频落入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上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频率与所述第二通信频段的下行通信频段的最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且所述最小差值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包括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主集天线和所述分集天线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呈对角分布,所述主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一隔离度和所述分集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第二隔离度不同;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射频处理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频段所处理的数据任务;
确定所述数据任务的重要性程度;
根据所述重要性程度确定参考隔离度区间;
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区间、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互不相同,且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多个射频处理子电路,每个射频处理子电路均支持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
选取所述多个天线的多个隔离度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天线;
根据所述目标天线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电子设备侧边进行升降的可升降式模组,所述可升降式模组包括马达、传动机构和中框,所述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包括:
获取预配置的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包括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参数与第一隔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隔离度为所述第一天线相对于所述LPWAN芯片的天线的隔离度;
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
根据所述参考隔离度和所述隔离度动态调整集合,调整所述可升降式模组的运动状态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包括:
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实际受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质量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实际受影响程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受影响程度,以及预配置的隔离度与受影响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不影响所述LPWAN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参考隔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包括:
获取所述LPWAN芯片的第一工作频率;
获取所述目标通信芯片的第二工作频段;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确定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
8.一种干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芯片、目标通信芯片、射频处理电路、切换开关、多个天线,所述目标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多个天线,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所述目标通信芯片包括蜂窝Cellular芯片和无线高保真Wi-Fi芯片;所述干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同时启用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时,检测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情况;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情况执行天线切换操作以降低所述LPWAN芯片和所述目标通信芯片之间的干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56986.3A 2019-06-25 2019-06-25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0266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6986.3A CN110266360B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6986.3A CN110266360B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360A true CN110266360A (zh) 2019-09-20
CN110266360B CN110266360B (zh) 2022-05-17

Family

ID=67921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6986.3A Active CN110266360B (zh) 2019-06-25 2019-06-25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636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0493A (zh) * 2021-02-0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929972A (zh) * 2020-07-2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78922A (zh) * 2021-03-23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3872712A (zh) * 2021-09-29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5360A (zh) * 2022-04-27 2022-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3457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Apple Inc. 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20180070323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Cellphone-Mate, Inc. Radio frequency signal booster
WO2018098990A1 (zh) * 2016-12-01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扰的处理方法、射频电路和网络设备
CN108233956A (zh) * 2018-01-17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259064A (zh) * 2018-01-17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80367286A1 (en) * 2017-06-19 2018-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for Coexistence of Wi-Fi HaLow Network and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
CN109274833A (zh) * 2018-11-19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90120969A1 (en) * 2016-11-10 2019-04-2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 shared spectrum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93457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Apple Inc. 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20180070323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Cellphone-Mate, Inc. Radio frequency signal booster
US20190120969A1 (en) * 2016-11-10 2019-04-2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 shared spectrum channels
WO2018098990A1 (zh) * 2016-12-01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扰的处理方法、射频电路和网络设备
US20180367286A1 (en) * 2017-06-19 2018-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for Coexistence of Wi-Fi HaLow Network and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
CN108233956A (zh) * 2018-01-17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259064A (zh) * 2018-01-17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74833A (zh) * 2018-11-19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972A (zh) * 2020-07-2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29972B (zh) * 2020-07-28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10493A (zh) * 2021-02-0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078922A (zh) * 2021-03-23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3872712A (zh) * 2021-09-29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72712B (zh) * 2021-09-29 2024-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5360A (zh) * 2022-04-27 2022-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360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360A (zh) 电磁干扰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74398A (zh) 射频系统、信号接收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743119B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00177212A1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94075B (zh) 天线切换电路、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108414B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的信号处理方法
CN105517129B (zh) 一种通信终端中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3491638B (zh) 天线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392005A (zh) 一种信号强度测量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04378460A (zh) 无线装置及其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
EP311902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9412645A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233956B (zh)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90564A (zh) 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76688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20190049864A (ko) 자원 매핑 방법, 송신단 및 수신단
CN110234169A (zh) 通信干扰调整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163570B (zh) 抗电磁干扰方法和装置
CN107396371A (zh) 频点选取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658660A (zh) 通信频率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8347289A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10311694A (zh) 通信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98183A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92983A (zh) 一种天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CN215268270U (zh) 天线切换装置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