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351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351A
CN110248351A CN201910590392.4A CN201910590392A CN110248351A CN 110248351 A CN110248351 A CN 110248351A CN 201910590392 A CN201910590392 A CN 201910590392A CN 110248351 A CN110248351 A CN 110248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hain
call forward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er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03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351B (zh
Inventor
田新雪
肖征荣
马书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03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8Number portability ; Network address por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和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其中,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时,由第二运营商网络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响应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响应于验证通过,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的方案,实现了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将用户的携号转网后的呼叫转移号码的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并且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之间同步信息,便于信息的及时同步和监管,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和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端(如手机等)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且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对消费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运营商网络(联通、移动、电信)通过实施携号转网政策,以提高人们的消费体验。但是,这使得运营商网络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准备、数据库建设、网络改造,需要添加相应的设备并对现有设备进行扩容和改造,还需要解决好计费、号码查询和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技术方面的实现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当携号转网后,携号转网之前的相关信息会被清除。
因此,如何实现保障用户在携号转网后的正常通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和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
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用户号码;
响应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响应于验证通过,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
优选地,如果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所述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基于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将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优选地,还包括初始化的步骤: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所述区块链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包括:
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呼叫转移号码。
优选地,如果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所述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包括: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
基于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优选地,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通过第二私钥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
发送模块,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与其对应的第二运营商网络,用于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户号码;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优选地,如果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所述第一验证模块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基于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将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
转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所述区块链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广播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呼叫转移号码。
优选地,如果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所述第二验证模块用于: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
基于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时,由第二运营商网络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号码,响应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响应于验证通过,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的方案,实现了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将用户的携号转网后的呼叫转移号码的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并且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之间同步信息,便于信息的及时同步和监管,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识中:
1-获取模块;2-确定模块;3-提取模块;4-存储模块;5-建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携号转网后的用户通信效果不佳,且成本高的技术弊端,实现了在确保携号转网后的用户正常通信的前提下,且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如图1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在步骤S1中,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用户号码;
在步骤S2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响应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在步骤S3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响应于验证通过,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的方案,实现了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将用户的携号转网后的呼叫转移号码的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并且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之间同步信息,便于信息的及时同步和监管,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所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S1之前进行的初始化的步骤S01: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向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第二注册请求包括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区块链网络基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包括,不同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节点(HSS节点)、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其中,运营商网络包括:移动网络,联通网络和电信网络等。也就是说,区块链网络中包括移动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节点,移动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联通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节点,联通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电信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节点,电信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等节点。
且需要说明的是,同一运营商网络基于地域的不同可划分为多个节点。现以运营商联通网络为例进行说明:以省为单位对运营商联通网络的节点进行划分。如,河北省的运营商联通网络在区块链网络中包括河北省联通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节点和河北省联通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当然,也可以以面积为单位或者以名族分布为单位进行划分。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河北省的运营商联通网络想要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则河北省的运营商联通网络向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其对应的身份信息等其他信息。具体为河北省联通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向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
区块链网络在接收到第二注册请求后,会对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具体为对第二注册请求中携带的相关信息(如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地址信息等)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在河北省联通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成为区块链网络的一个节点,且区块链网络将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这一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后,即在该用户办理了携号转网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会在其所属的区块链网络(此时,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和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已经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中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携带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当然,广播消息中还可携带携号转网前的第一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及携号转网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
在步骤S2中,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在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反馈广播信息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即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会反馈与广播消息中的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具体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保存有用户号码在第一运营商网络时所设置的相关信息,如呼叫转移号码。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可分别将映射关系和呼叫转移号码存储至区块链账本中。
也就是说,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在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后,且验证通过时,则基于该呼叫转移号码对其内部存储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记录。即,将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设置。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将用户的携号转网后的映射关系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并且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之间同步信息,便于信息的及时同步和监管,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消息时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
如: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基于其对应的第一私钥对广播消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广播消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广播。以确保发送广播消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步骤S2包括:
在步骤S2-1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在步骤S2-2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区块链账本基于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在步骤S2-3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基于第二公钥对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移动号码是经过加密的,则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从区块链账本获取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对应的第二公钥,基于第二公钥对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S3之后进行的:
在步骤S4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在步骤S5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将与用户号码对应的映射关系反馈至用户终端。
当用户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后,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起第一注册请求,用户终端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第一注册请求转发给路由代理节点,路由代理节点根据号码转发给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以完成注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S3之后进行的:
在步骤S6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响应于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用户号码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S7中,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基于映射关系将呼叫请求转发至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也就是说,在用户号码携号转网,完成注册,且作为被叫号码时,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基于映射关系将呼叫请求转发至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即,被叫具体由用户号码转换为呼叫转移号码,继而实现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的通信。
如,主叫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查询电话号码映射服务器或域名系统(ENUM或DNS),获取到用户标识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后,将呼叫邀请(INVITE)路由到被叫IMS网络;被叫IMS网络的应用服务器需要查询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终端接入域选择,如果域选到IMS域,则被叫会话呼叫控制功能实体进行呼叫接续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主叫用户在与被叫用户通话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基本呼叫过程,基本呼叫过程中需要建立语音承载,在承载建立完成以后要发送更新(Update)消息给被叫侧,VoLTE用户作为主叫,呼叫携号转网携出被叫用户的主叫呼叫流程如下:
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发起呼叫时,向基站(eNodeB,eNodeB即为演进的NodeB,其中,Node B是3G移动基站的称呼)发起业务请求消息;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转发业务请求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基站发起设置请求消息(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
基站建立相关的无线承载,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邀请消息,基站转发邀请消息给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转发邀请消息发送给公用数据网(PDN,Public Data Network);
公用数据网转发邀请消息给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包括会话边界控制器(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和会话呼叫控制功能实体(CSCF,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向电话号码映射服务器/域名系统发起查询,查询被叫号码的名称权威指针记录;
电话号码映射服务器/域名系统会返回域名携带运营商标识和省份标签,被叫号码部分以路由码开头;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再向应用服务器(AS,Application Server)发邀请消息;
应用服务器再向路由代理节点(DRA,Diameter Routing Agent)发消息;
路由代理节点向被叫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查询消息;
被叫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将用户设置的呼叫转移号码返回;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回复设置请求消息对应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承载修改消息;
服务网关此后可以发送下行数据给基站,服务网关基于订阅情况决定是否向PDN网关发起承载修改流程;
PDN网关向服务网关回复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回复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邀请消息发送给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被叫侧网络;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被叫侧网络将邀请消息转发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媒体信息给策略控制设备(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策略控制设备向PDN网关发送策略消息(RAR),通过策略消息下发相关的策略如计费控制策略(PCC);
PDN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专有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专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消息/会话管理消息;
基站向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了专用承载建立请求);
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直接转让消息(Direct Transfer)消息,指示专用承载建立成功;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会话管理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回复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服务网关向PDN网关回复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PDN网关向策略控制设备回复重新授权应答消息(RAA,Re-Authe-Answer,),表示计费控制策略执行完成;
策略控制设备向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回复鉴权、授权、计费消息(AAA消息,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确认相关的资源已经准备完成;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临时响应转发给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
主叫用户对应的主叫侧网络发起媒体协商;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处理转发会话消息,在答复完成后发送媒体信息给策略控制设备;
策略控制设备完成IP连通接入网络(IPCAN)承载控制操作,后续完成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振铃消息转发到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并进行响应的过程,以及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摘机应答消息转发到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的过程。
同理,被叫用户在和主叫通话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基本呼叫过程,呼叫过程中需要建立语音承载,按照资源预留流程(建立媒体PDP上下文的过程称为资源预留(Precondition),通过资源预留过程,可以确保在资源预留不成功(如无无线承载)时呼叫不被接通,在承载建立完成以后要回送更新消息(Update消息)给主叫用户对应的主叫侧网络,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被叫侧网络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主叫侧网络将邀请消息发送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SBC/CSC);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再策略控制设备请承载信息;
策略控制设备控制IP连通接入网络进行承载操作,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呼叫请求邀请消息转发给PDN网关;
PDN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邀请消息;
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下行数据通知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下行数据通知确认,移动性管理实体向基站发起寻呼;
基站寻呼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寻呼成功以后,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发送业务请求消息给基站;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业务请求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基站发起设置请求消息;
基站建立相关的无线承载,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开始发送上行数据包到基站(如果有数据的话),基站把数据发送到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把数据发送到PDN网关;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回复设置请求消息对应的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承载修改消息;
服务网关此后可以发送下行数据给基站,服务网关向PDN网关发起承载修改消息;
PDN网关需要与策略控制设备交互得到计费控制策略规则,PDN网关向服务网关回复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服务网关向基站转发邀请数据;
基站向被叫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转发邀请数据,将临时响应消息发送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向策略控制设备发送相关的业务信息;
策略控制设备向PDN网关发送相关的业务计费控制策略信息;
PDN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专有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专用承载建立请求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承载建立消息/会话管理消息;
基站向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发起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请求(包括专用承载建立请求);
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主叫用户的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直接转让消息,指示专用承载建立成功;
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会话管理消息;
移动性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回复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服务网关向PDN网关回复承载建立响应消息;
PDN网关向策略控制设备回复重新授权应答消息,表示计费控制策略执行完成;
策略控制设备向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回复鉴权、授权、计费消息,确认相关的资源已经准备完成;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响应消息转发到主叫侧网络,以及对应响应的过程;
主叫侧网络发起更新消息的媒体协商过程,以及对应响应的过程;
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用户的振铃消息发送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用户的被叫侧网络,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用户摘机应答并接通。
至此,实现了主叫用户对呼叫转移号码的接通过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在步骤S20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在步骤S30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将呼叫转移号码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呼叫转移号码。
同理,在步骤S10之前,也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步骤S10具体包括:
在步骤S11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在步骤S12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接收区块链账本基于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即,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向区块链网络查询号码的第一公钥,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将第一公钥反馈给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在步骤S13中,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基于第一公钥对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基于第一公钥对广播消息进行验证,以便确定是否将呼叫转移号码发送至运第二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叫转移号码为通过第二私钥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以便确保呼叫转移号码在发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模块示意图。
如图3所示,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
发送模块1,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与其对应的第二运营商网络,用于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第一验证模块2,用于响应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存储模块3,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第一验证模块2用于: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区块链账本基于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基于第二公钥对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模块4,用于接收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反馈模块5,用于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将与用户号码对应的映射关系反馈至用户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用于响应于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用户号码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发模块7,用于基于映射关系将呼叫请求转发至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还用于,向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第二注册请求包括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区块链网络基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如图4所示,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8,用于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第二获取模块9,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广播模块10,用于将呼叫转移号码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呼叫转移号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第二验证模块8用于: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区块链账本基于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
基于第一公钥对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本申请中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第二运营商网络,基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响应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与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对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响应于验证通过,将用户号码和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的方案,实现了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将用户的携号转网后的呼叫转移号码的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并且在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之间同步信息,便于信息的及时同步和监管,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用户号码;
响应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响应于验证通过,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所述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基于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将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始化的步骤: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所述区块链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呼叫转移号码。
8.根据权利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所述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包括: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
基于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9.根据权利7或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通过第二私钥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
10.一种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响应于用户号码由第一运营商网络携号转网至与其对应的第二运营商网络,用于在所属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用户号码;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运营商网络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反馈的呼叫转移号码,对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将所述用户号码和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为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则所述第一验证模块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的第二公钥;
基于所述第二公钥对所述加密后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验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用户终端依次通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路由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
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将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号码接收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
转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呼叫请求转发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区块链网络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以便所述区块链网络基于所述第二运营商网络的信息对所述第二注册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成为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15.一种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运营商网络的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广播消息包括携号转网的用户号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验证通过,获取与所述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转移号码;
广播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广播,以便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获取所述呼叫转移号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广播消息为通过第一私钥加密后的消息,则所述第二验证模块用于: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账本发送第二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区块链账本基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第一公钥;
基于所述第一公钥对所述广播消息进行验证。
CN201910590392.4A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Active CN110248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0392.4A CN110248351B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0392.4A CN110248351B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51A true CN110248351A (zh) 2019-09-17
CN110248351B CN110248351B (zh) 2021-12-03

Family

ID=6789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0392.4A Active CN110248351B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35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000A (zh) * 2020-04-0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1465001A (zh) * 2020-04-0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1885586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漫游管理方法及网络接入节点
CN112235239A (zh) * 2020-09-04 2021-01-15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基于区块链的sd-wan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3630766A (zh) * 2021-08-25 2021-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基站
CN114449463A (zh) * 2020-11-05 2022-05-06 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4867007A (zh) * 2022-04-15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6947A (zh) * 2021-03-12 2022-09-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找回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1080A (zh) * 2007-06-27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多归属的方法
CN101431697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CN101815273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号码携带的通信保障方法和系统
CN102348200A (zh) * 2011-10-26 201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CN102711069A (zh) * 2012-05-28 2012-10-03 陈文凯 一种实现跨运营商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003958A1 (en) * 2006-10-31 2013-01-03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Functionalities for 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188660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号码携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142132A (zh) * 2015-08-11 2015-12-09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np携号转网方法及系统
WO2018020943A1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番号ポータビリティ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9525983A (zh) * 2019-01-04 2019-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547492A (zh) * 2019-01-04 2019-03-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系统
CN109639717A (zh) * 2019-01-04 2019-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主叫侧/被叫侧业务控制点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3958A1 (en) * 2006-10-31 2013-01-03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Functionalities for 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11080A (zh) * 2007-06-27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多归属的方法
CN101431697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CN101815273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号码携带的通信保障方法和系统
CN102348200A (zh) * 2011-10-26 201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业务的呼叫路由方法和系统及网元设备
CN103188660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号码携出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711069A (zh) * 2012-05-28 2012-10-03 陈文凯 一种实现跨运营商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42132A (zh) * 2015-08-11 2015-12-09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np携号转网方法及系统
WO2018020943A1 (ja) * 2016-07-28 2018-0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番号ポータビリティ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9525983A (zh) * 2019-01-04 2019-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547492A (zh) * 2019-01-04 2019-03-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系统
CN109639717A (zh) * 2019-01-04 2019-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主叫侧/被叫侧业务控制点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 KRISHNASWAMY等: "The Design of a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System on a Permissioned Private Blockchain Platform",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 (ICBC)》 *
谢剑超: "区块链将改变运营商运作模式", 《通信企业管理》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000A (zh) * 2020-04-0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1465001A (zh) * 2020-04-0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1465001B (zh) * 2020-04-01 2023-05-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1465000B (zh) * 2020-04-01 2022-07-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1885586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漫游管理方法及网络接入节点
WO2022047890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基于区块链的sd-wan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235239B (zh) * 2020-09-04 2021-08-24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基于区块链的sd-wan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235239A (zh) * 2020-09-04 2021-01-15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基于区块链的sd-wan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4449463A (zh) * 2020-11-05 2022-05-06 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5086947A (zh) * 2021-03-12 2022-09-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找回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30766A (zh) * 2021-08-25 2021-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基站
CN113630766B (zh) * 2021-08-25 2023-02-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基站
CN114867007A (zh) * 2022-04-15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7007B (zh) * 2022-04-15 2023-05-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携号转网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51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835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EP1779625B1 (en) A local network node
EP1611720B1 (en)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CN1095871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及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系统
KR100687827B1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US200601727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ing full duplex call in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CN101277473B (zh) 改变分组交换域的状态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
KR20070077419A (ko) IMS 도메인을 통한 실시간 서비스를 포함하는 VoIP단말의 호 요청을 CSI 단말이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198560A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ser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os/sip) adapter
US200803169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INTERWORKING CDMA 3G1x MOBILES AND EVDO MOBILES WITH AN IMS CORE NETWORK
WO20060643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the instant transfer of multimedia files between mobile radio users within the scope of combinational services
CN101931923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用户注册方法及业务实现系统
CN11032481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国际漫游通信方法、业务控制点节点
EP2234452B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entralized service chairman side conference service of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2387267A (zh) 融合呼叫方法及系统
WO2011050744A1 (zh) 在通话期间播放多媒体铃音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0444686C (zh) 一种无线分组网络中语音通信呼叫接续信令的实现方法
CN11031222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1325590A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控制业务实现终呼的方法
ES2289586T3 (es)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servicio pulsar para hablar.
WO2011023041A1 (zh) 一种指示终端媒体类型的呼叫方法及系统
WO2011116721A2 (zh) 移动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1325734B (zh)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终呼的实现方法
CN101932119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931902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