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170B -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170B
CN110248170B CN201810199400.8A CN201810199400A CN110248170B CN 110248170 B CN110248170 B CN 110248170B CN 201810199400 A CN201810199400 A CN 201810199400A CN 110248170 B CN110248170 B CN 110248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saturation
image
pixel points
targe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9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170A (zh
Inventor
林威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94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1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5780 priority patent/WO20191700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646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image enhancement, e.g. vertical detail restoration, cross-colour elimination, contour correction, chrominance trappin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73Colour balance circuits, e.g. white 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强彩像素点为用于表征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采用本发明,可以从包含大量像素点的目标图像中提取出最能反映其图像色彩特征的少量强彩像素点,基于强彩像素点调整色彩参数。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运算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证图像色彩调整的精准度和适应性。可以使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且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Description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数字相机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拍照时,未经处理的原始图像存在整体偏色(偏蓝色、黄色或绿色)的问题,偏差的颜色受场景中光源颜色(色温)的影响。要消除此整体偏色必须透过自动白平衡(Auto white balance,AWB)模块,自动白平衡AWB模块可以计算出拍照环境下的光源颜色与色温,以修正图像色偏,使原本场景中白色对象在图像中显现白色。但是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校正后的图像,白色对象会是白色,但其他色彩并不准确,需要通过其他色彩调整模块将其饱和度增强或减弱,以提升图像的色彩风格。
现有的色彩调整方式中,都是按照预设的色彩参数对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调整之后的图像进行饱和度的调整。但是实际上,不同的图像所适合的饱和度是不同的,如果按照现有的色彩调整方式,容易造成图像色彩的过饱和,即一些区域的色彩已经达到最强,已经无法分出浓淡。因此,如何使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以期使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并且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目标图像为经过自动白平衡校正后的图像,强彩像素点为用于表征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
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
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包含大量像素点的目标图像中提取出最能反映其图像色彩特征的少量强彩像素点,基于强彩像素点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首先,由于像素点数量的减少,可以极大的减少运算的工作量;同时,因为强彩像素点能够反映目标图像的色彩特征,因此也能够保证图像色彩调整的精准度和适应性。可以使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且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在该技术方案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每次调整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循环调整色彩参数,可以使色彩参数更加精确,从而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或色调调整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当第一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参数,直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当M个高饱和度范围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参数,直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计算第二像素点数量,第二像素点数量为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当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参数,直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三数量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还将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第三像素点数量为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小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从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N个高饱和像素点,N个高饱和像素点为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参考饱和度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筛选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像素点,是为了过滤亮度太低的像素点。因为亮度过低的像素点对于肉眼实际是不可见的,这类像素点的饱和度可能影响图像色彩的调整,因此本方案可以避免整个图像色彩出现偏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和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针对某一种颜色或者颜色范围进行色彩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获取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根据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确定场景信息对应的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或,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与亮度共同确定的综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N等于1时,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为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当N大于1时,分别计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为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包括缓存处理器、存储器,可选的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连接到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例如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到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目录数据等。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参数调整模块和色彩调整模块,可选的还包括比较模块。上述模块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中的处理器。该图像色彩调整装置通过上述模块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示例;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示例;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系统可以为影像讯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该图像色彩调整系统包括自动白平衡AWB模块101以及色彩调整模块102,其中色彩调整模块具体可以包括色彩校正模块(Color correction,CC)1021、色彩增强模块(Color enhancement,CE)1022和三维查找表模块(3D lookup table,3DLut)1023中的至少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图像首先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101的校正,根据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101校正后的图像的各像素点的饱和度、亮度以及色相参数,确定能够代表该校正后的图像的颜色特征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即形成强彩图,根据强彩图对色彩调整模块102的色彩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将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101校正后的图像输入到调整好的色彩调整模块102进行色彩调整,从而得到色彩效果良好的输出图像。当色彩调整模块102中包括色彩校正模块1021、色彩增强模块1022和三维查找表模块1023时,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101校正后的图像需按照顺序依次经过色彩校正模块1021、色彩增强模块1022和三维查找表模块1023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经过三维查找表模块1023调整之前,可以先经过Gamma模块1024。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201,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目标图像为经过自动白平衡校正后的图像,自动白平衡AWB模块可以计算出拍照环境下的光源颜色与色温,以修正图像色偏,使原本场景中白色对象在图像中显现白色。也就是说,未经处理的原始图像经过自动白平衡AWB模块的处理之后的图像即为目标图像。
目标图像是由多个图像块中的多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存在对应的颜色值,基于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中的多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值,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获取每个图像块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值,一个图像块对应的强彩像素点是可以表征这个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例如,目标图像有A*B个图像块,那么就对应有A*B个强彩像素点,这A*B个强彩像素点组成的图像可以称为“强彩图”,强彩图可以充分代表目标图像未经过颜色校正处理之前的色彩特性。也就是说,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从目标图像这个包括很多像素点的“大图像”中,提取出包括多个强彩像素点的能够反映目标图像的色彩特性的“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201具体可以包括S2011-S2013:
S2011,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根据像素点的颜色值可以得到各像素点分别对应的亮度、饱和度以及色相。例如,颜色值可以是RGB颜色空间的RGB参数,将RGB颜色空间的RGB参数转换成HSL(或HSV)颜色空间的HSL(或HSV)参数。这里R、G和B分别代表了红、绿、蓝三原色光在每个像素点中所占的数值,H、S和L(或V)分别代表了色相、饱和度、亮度三个参数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筛选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像素点,是为了过滤亮度太低的像素点。因为亮度过低的像素点对于肉眼实际是不可见的,如果由于这类像素点的饱和度而影响图像色彩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整个图像色彩出现偏差。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目标像素点除了需要满足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以外,还需要满足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的条件,即S2011可以进一步为: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和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在一种设计中,第一色相范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例如,用户喜欢针对图像中红色的部分进行色彩调整,那么可以预设第一色相范围为红色对应的色相范围,从而从目标图像中筛选出色相符合红色对应的色相范围的目标像素点。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色相范围可以是根据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确定的。则可以先获取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然后根据场景信息,确定场景信息对应的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例如,可以通过场景识别,确定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为蓝天场景,那么第一色相范围就可以为蓝色对应的色相范围,从而从目标图像中筛选出色相符合蓝色对应的色相范围的目标像素点。
S2012,从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N个高饱和像素点。
N个高饱和像素点为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参考饱和度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在一种设计中,参考饱和度可以为饱和度。也就是说,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包含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对应的饱和度进行排序,获取饱和度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作为N个高饱和像素点。在另一种设计中,参考饱和度也可以为饱和度与亮度共同确定的综合值,例如,可以用以下公式确定像素点对应的综合值:
综合值=a*S+b*L
其中,S为该像素点的饱和度,L为该像素点的亮度,a为饱和度的权重值,b为亮度的权重值。需要说明的是,a通常远大于b。从而,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包含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对应的综合值进行排序,获取综合值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作为N个高饱和像素点。如果存在饱和度相同的目标像素点时,该设计可以选择出亮度更大的目标像素点作为高饱和像素点。
例如,某个目标图像块中多个目标像素点对应的参考饱和度排名见表1。假设N为1,那么目标像素点1就是高饱和像素点;假设N为2,那么目标像素点1和目标像素点2就是2个高饱和像素点。
目标像素点 特征饱和度 颜色值
目标像素点1 65 (R1,G1,B1)
目标像素点2 63 (R2,G2,B2)
目标像素点3 59 (R3,G3,B3)
…… …… ……
表1:目标图像块中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对应的参考饱和度排名表(示例)
S2013,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当N等于1时,每个图像块仅对应一个高饱和像素点,则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为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当N大于1时,每个图像块对应的高饱和像素点有N个,则可以分别计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为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以表1为例,当N为1时,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就是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即参考饱和度排名第一的目标像素点1对应的颜色值(R1,G1,B1);当N为2时,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就是2个高饱和像素点(目标像素点1和目标像素点2)的颜色值的平均值,即(R1+R2)/2,(G1+G2)/2,(B1+B2)/2。
S202,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
色彩参数是用于对图像色彩进行调整的参数。根据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确定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当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较大时,说明目标图像的色彩已经比较强烈,则可以降低色彩参数,避免图像过饱和。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色彩参数可以包括降低色彩参数。进一步地,色彩参数可以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或色调调整参数,色彩参数还可以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其中,色彩校正参数用于对图像色彩进行校正,色彩增强参数用于对图像色彩进行增强,色调调整参数用于对图像色调进行改变。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调整的色彩参数可以是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其中,色彩调整模块可以是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也可以包括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设计的色彩参数的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参考下文的分情况描述。
采用该方法,可以从包含大量像素点的目标图像中提取出最能反映其图像色彩特征的少量强彩像素点,基于强彩像素点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首先,由于像素点数量的减少,可以极大的减少运算的工作量;同时,因为强彩像素点能够反映目标图像的色彩特征,因此也能够保证图像色彩调整的精准度和适应性。因此,该方法可以使图像色彩调整的效果更好,且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202具体可以为:
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在该种设计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色彩参数可以指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中的任一个参数。相应地,在该种设计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色彩调整模块可以是内部包括多个小的调整模块的黑匣子,色彩参数则与整个色彩调整模块对应。即色彩调整模块整体对应一个色彩参数。在该实施场景中,色彩调整模块可以是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中的任意一个,相应的,色彩参数可以为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分别对应的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参数以及色调调整参数中的任一种。例如,色彩调整模块为色彩校正模块,则调整色彩校正模块对应的色彩校正参数,直到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在该第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首先,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按照预设的色彩参数,对各强彩像素点的色彩进行调整,获取输出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然后,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再对上次输出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进行色彩调整,获取输出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以此类推,对色彩参数进行循环调整,直到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说明针对目标图像对应的色彩参数调整的调整完成,可以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同理地,在基于色彩调整模块实现的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将各强彩像素点输入色彩调整模块,获取输出的按照预设的色彩参数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将上次输出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经色彩参数调整后的色彩调整模块,获取输出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以此类推,对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进行循环调整,直到经调整后的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在该种设计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色彩调整模块包括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色彩参数可以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即图像色彩调整装置需要调整色彩校正模块对应的色彩参数、色彩增强模块对应的色彩参数以及三维查找表模块对应的色彩参数。
在该第二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依次对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首先,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然后,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最后,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同理地,在基于色彩调整模块实现的方式中,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分别对应的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以及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
在该种设计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色彩调整模块可以是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中的任意两个,相应的,色彩参数可以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中的任两种。具体的调整方法可以参考上述该设计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场景的实施方法,即依次对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中的任意两个参数进行调整,直到输出的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同理地,可以对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中的任意两个模块对应的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在该设计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当第一像素数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参数,直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对S201中得到的各强彩像素点(即强彩图)进行色彩调整,然后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根据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获取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其中,第一饱和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用于衡量特征饱和度是否过高的阈值。相当于,获取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中特征饱和度过高的这些强彩像素点的数量作为第一像素点数量。当第一像素数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可以认为强彩图中特征饱和度过高的强彩像素点过多,因此可以降低色彩参数。其中,第一数量阈值可以是设定的一个固定的数值;第一数量阈值也可以是根据预设的百分比和目标图像的图像块数量的乘积确定的,如目标图像有900块图像块,预设的百分比为10%,则第一数量阈值即为90。进一步的,可以将色彩参数降低到预设的色彩参数值,也可以色彩参数按照预设的规则下调一定的数值,这里不作限定。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再对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进行色彩调整,再对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进行判断,如此循环,直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结束循环。
可选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划分多个饱和度范围,然后对落在各个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的数量进行直方图统计,从而更加直观的得到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例如,图4a所示的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中,将数值范围为0~100的特征饱和度S划分了100个饱和度范围,分别是0≤S<1,1≤S<2……99≤S<100,其中,直方图的横坐标即为饱和度范围,纵坐标即为强彩像素点的数量。统计特征饱和度统计落在各个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即可形成图4a所示的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假设第一数量阈值为50,第一饱和度阈值为98,则利用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可以确定当前的强彩图中,98≤S<99以及99≤S<100这两个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为65(40+25),即第一像素点数量为65。
在该设计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当M个高饱和度范围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直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划分多个饱和度范围,将其中饱和度范围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作为M个高饱和度范围。例如,有100个饱和度范围,分别是0≤S<1,1≤S<2……99≤S<100,假设M为3,那么高饱和度范围即为97≤S<98、98≤S<99以及99≤S<100这三个饱和度范围。每个高饱和度范围设定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例如,97≤S<98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为35,98≤S<99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为30,99≤S<100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为25。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对S201中得到的各强彩像素点(即强彩图)进行色彩调整,然后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获取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当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可以认为强彩图中特征饱和度过高的强彩像素点过多,则可以降低色彩参数。其中,第二数量阈值与第一数量阈值的设定方法相似。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再将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调整后的色彩调整模块进行色彩调整,再判断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中是否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如此循环,直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结束循环。
同理可选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也可以通过对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进行直方图统计,直观的确定M个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
在该设计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计算第二像素点数量,第二像素点数量为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当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降低色彩参数,直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三数量阈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划分多个饱和度范围,将其中饱和度范围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作为M个高饱和度范围。例如,有100个饱和度范围,分别是0≤S<1,1≤S<2……99≤S<100,假设M为3,那么高饱和度范围即为97≤S<98、98≤S<99以及99≤S<100这三个饱和度范围。每个高饱和度范围设定对应的权重参数,例如,97≤S<98对应的权重参数为30%,98≤S<99对应的权重参数为30%,99≤S<100对应的权重参数为40%。其中,权重参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且权重参数与M的数量存在对应关系,即M个高饱和度范围对应M个权重参数,且M个权重参数之后为1。
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对S201中得到的各强彩像素点(即强彩图)进行色彩调整,然后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应的特征饱和度,获取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计算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作为第二像素点数量。例如,97≤S<98对应的权重参数为30%,落在该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为30;98≤S<99对应的权重参数为30%,落在该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为40;99≤S<100对应的权重参数为40%,落在该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为25。则第二像素点数量即为30*30%+40*30%+25*40%=31。当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可以认为强彩图中特征饱和度过高的强彩像素点过多,则可以降低色彩参数。其中,第三数量阈值与第一数量阈值的设定方法相似。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再对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进行色彩调整,再判断第二像素点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如此循环,直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第三数量阈值,结束循环。
同理可选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也可以通过对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进行直方图统计,直观的确定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从而确定第二像素点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该种设计的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均适用于上述提到的该种设计的三种可能的实施场景,在基于色彩调整模块实现的方式中,色彩调整模块可以包括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或者色彩调整模块为一个类似黑匣子的整体的任何实施场景都可以按照上述该种设计的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进行循环调整。进一步的,在该种设计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中,针对色彩调整模块中包括的不同模块,上述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涉及的数值M以及各个数量阈值均可以不同。
可选的,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之前,还包括:
S2021,将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则执行S2022;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则执行S202。
第一饱和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用于衡量特征饱和度是否过低的阈值。第三像素点数量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小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并判断该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其中,第四数量阈值与第一数量阈值的设定方法相似。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可以说明强彩图中的大部分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过低,可以认为目标图像是一个弱彩画面,则执行S2022,按照预设数值大幅度降低色彩参数。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未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可以认为目标图像并不是一个弱彩画面,则执行S202,对色彩参数进行循环调整。
可选的,这里也可以利用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确定小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特征饱和度的数量。例如,如图4b所示的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假设第四数量阈值为800,第一饱和度阈值为2,则利用强彩像素点特征饱和度直方图,可以确定当前的强彩图中,0≤S<1以及1≤S<2这两个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为805(400+405),即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中小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特征饱和度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则执行S2022。
S2022,按照预设数值大幅度降低色彩参数。
由于S2021中确定了目标图像是一个弱彩画面,那么可以将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降低到预设的与弱彩画面对应的色彩参数的值,例如可以将色彩参数降低至最低值;也可以将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按照预设的针对弱彩画面的规则下调一定的数值,这里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与S202不同的是,S2022中的降低色彩参数是大幅度且一步到位的一种调整方式,而S202是一个不断地循环微调再判断,直到达到要求的循环调整过程。因为确定了目标图像是弱彩画面,那么就无需执行S202这样对色彩参数进行不断微调的步骤,而是直接调整到适合弱彩画面的色彩参数即可。
S203,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在基于色彩调整模块实现的方式中,S203可以为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通过色彩调整模块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S201-S202完成了根据目标图像的强彩图,对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流程。之后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就可以按照调整好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从而避免过强的颜色增益造成色彩调整后的目标图像的过饱和。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可以从包含大量像素点的目标图像中提取出最能反映其图像色彩特征的少量强彩像素点,基于强彩像素点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输出色彩效果更好的目标图像。可以极大的减少运算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证图像色彩调整的精准度和适应性,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色彩调整模块包括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301,获取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获取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指示了目标图像中呈现的画面的是何种场景,例如蓝天场景、绿植场景、夜晚场景或美食场景等等。可以根据目标图像拍摄的画面中的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多种特征确定出第一画面对应的场景信息。进一步的,场景信息可以是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本身从目标图像中识别提取出的,也可以是其他装置识别提取场景信息后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从其他装置中获取的,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S302,根据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确定场景信息对应的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
针对不同的场景,需要进行色彩调整的色相范围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绿植场景时,需要调整绿色的色相范围的像素点的色彩即可,其他的像素点可以不关注。因此,可以预先设定各种场景信息与色相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是如表2所示的场景色相范围映射表。进而,根据获取到的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确定出针对目标图像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以表2为例,若确定出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为蓝天场景,那么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即为34-53。
场景信息 色相范围
蓝天场景 34-53
夜晚场景 78-89
绿植场景 45-66
…… ……
表2:场景色相范围映射表(示例)
S303,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和亮度高于第一亮度范围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S303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S2011,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303与S2011的区别在于,除了需要筛选像素点对应的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像素点,还需要筛选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的像素点。也就是说,过滤亮度太低的像素点的同时,也筛选出场景信息对应的待调整的第一色相范围内的像素点,使色彩调整更具有针对性。
S304,从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M个高饱和像素点。
S305,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M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S304-S305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S2012-S2013,此处不再赘述。
S306,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
S307,将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数量阈值,则执行S308和S312,若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执行S309-S312。
S308,按照预设数值大幅度降低色彩参数。
S307-S308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S2021-S2022,此处不再赘述。
S309,根据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将各强彩像素点输入色彩校正模块,获取输出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校正模块的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将上次输出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经色彩校正参数调整后的色彩校正模块,获取输出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以此类推,对色彩校正模块的色彩校正参数进行循环调整,直到输出的经色彩校正参数调整后的色彩校正模块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S310,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将经S309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色彩增强模块,获取输出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彩增强模块的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将上次输出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经色彩增强参数调整后的色彩增强模块,获取输出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以此类推,对色彩增强模块的色彩增强参数进行循环调整,直到输出的经色彩增强参数调整后的色彩增强模块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分别对应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S311,根据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将经S310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三维查找表模块,获取输出的色调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色调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三维查找表模块的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将上次输出的色调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输入经色调调整参数调整后的三维查找表模块,获取输出的色调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以此类推,对三维查找表模块的色调调整参数进行循环调整,直到输出的经色调调整参数调整后的三维查找表模块的色调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309-S311中,对于不过饱和的具体衡量方式可以参见S202中的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描述。
可选的,S311之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还可以将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通过亮度对准模块调整。例如图1中的亮度对准Gamma模块1024。亮度对准模块可以先对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进行亮度调整,然后在根据亮度对准后的各强彩像素点,对三维查找表模块的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对三维查找表模块的调整可以更加的准确。
S312,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色彩调整模块包括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完成了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分别对应的色彩参数的调整之后,就可以按照调整后的色彩调整模块的色彩参数,通过色彩调整模块对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即将目标图像输入上述调整后的色彩校正模块、色彩增强模块和三维查找表模块进行色彩调整,从而避免过强的颜色增益造成色彩调整后的目标图像的过饱和。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可以从包含大量像素点的目标图像中提取出最能反映其图像色彩特征的少量强彩像素点,基于强彩像素点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输出色彩效果更好的目标图像。可以极大的减少运算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证图像色彩调整的精准度和适应性,提高图像色彩调整的效率。
上文主要从不同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图像色彩调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图像色彩调整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或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或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请参见以下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所述目标图像为经过自动白平衡校正后的图像,所述强彩像素点为用于表征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
参数调整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
色彩调整模块503,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可选的,所述参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可选的,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或色调调整参数。
可选的,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
所述参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可选的,所述参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
当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
可选的,所述参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
可选的,所述参数调整模块5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计算第二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为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
当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小于所述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模块504,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N个高饱和像素点,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参考饱和度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和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场景信息对应的待调整的所述第一色相范围。
可选的,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或,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与亮度共同确定的综合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501模块具体用于:
当N等于1时,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当N大于1时,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可以以图6所示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实现。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处理器601用于实现图5中获取模块501、参数调整模块502、色彩调整模块503和比较模块504中任一模块所执行的动作。处理器601和收发器603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2。存储器602用于存储供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2-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色彩调整装置的动作。所述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03,收发器603用于支持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图像色彩调整装置6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6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2-图3实施例中为图像色彩调整装置所设计的图像色彩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所述目标图像为经过自动白平衡校正后的图像,所述强彩像素点为用于表征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
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其中,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或色调调整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
当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计算第二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为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
当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小于所述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
确定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N个高饱和像素点,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参考饱和度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中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且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和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场景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色相范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或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与亮度共同确定的综合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中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包括:
当N等于1时,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当N大于1时,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12.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目标图像的每个图像块获取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所述目标图像为经过自动白平衡校正后的图像,所述强彩像素点为用于表征图像块的色彩特性的像素点;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调整色彩参数;
色彩调整模块,用于按照调整后的色彩参数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色彩调整;
其中,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确定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参数进行色彩调整之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其中,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或色调调整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参数包括色彩校正参数、色彩增强参数和色调调整参数;
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校正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增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校正参数的色彩校正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根据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调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经调整后的色彩增强参数的色彩增强后的各强彩像素点经调整后的色调调整参数的色调调整后,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不过饱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高于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第一像素点数量;
当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一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中至少一个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均小于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第二数量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对所述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获取经所述调整后的色彩参数的色彩调整后的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分别处于M个高饱和度范围的强彩像素点的像素点数量以及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所述M个高饱和度范围为预设的多个饱和度范围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M个的饱和度范围,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计算第二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为各高饱和度范围分别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与各高饱和度范围对应的权重参数相乘后得到的数值之和;
当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数量阈值时,降低所述色彩参数,直到所述第二像素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阈值。
17.如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的特征饱和度与第一饱和度阈值比较,确定第三像素点数量,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强彩像素点中对应的特征饱和度小于所述第一饱和度阈值的强彩像素点的数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像素点数量小于第四数量阈值。
18.如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确定出N个高饱和像素点,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中参考饱和度从高到低排序后排名前N个的目标像素点,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中所述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像素点中色相符合第一色相范围且亮度高于第一亮度阈值的至少一个目标像素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场景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色相范围。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或所述参考饱和度为饱和度与亮度共同确定的综合值。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当N等于1时,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一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当N大于1时,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对应的N个高饱和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为所述目标图像的各图像块分别对应的一个强彩像素点的颜色特征值。
23.一种图像色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199400.8A 2018-03-09 2018-03-09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248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400.8A CN110248170B (zh) 2018-03-09 2018-03-09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75780 WO2019170007A1 (zh) 2018-03-09 2019-02-22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400.8A CN110248170B (zh) 2018-03-09 2018-03-09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170A CN110248170A (zh) 2019-09-17
CN110248170B true CN110248170B (zh) 2022-04-05

Family

ID=6784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9400.8A Active CN110248170B (zh) 2018-03-09 2018-03-09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170B (zh)
WO (1) WO2019170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7476B (zh) * 2019-12-06 2024-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6525B (zh) * 2020-04-23 2023-08-1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色温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61315B (zh) * 2021-02-23 2021-12-0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于背景饱和度压缩与差异阈值分割融合的香蕉串识别方法
CN113115085A (zh) * 2021-04-16 2021-07-13 海信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658287B (zh) * 2021-07-14 2024-05-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配色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36284A (zh) * 2021-07-30 2021-09-24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TWI796922B (zh) * 2022-01-04 2023-03-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色差移除方法、影像處理裝置與影像處理系統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718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彩校正装置以及方法
CN106034231A (zh) * 2015-03-11 2016-10-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752A1 (en) * 2001-05-18 2002-11-21 Baer Richard 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aturation artifacts in digital images captured using frame-transfer CCD sensor with reduced-height storage area
CN101453546B (zh) * 2007-12-07 2011-08-3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饱和度检测与调整装置
CN101719359B (zh) * 2008-10-09 2012-02-2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色彩分布调整法与色彩分布模块
CN102244790A (zh) * 2011-06-27 2011-11-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信号处理器配套参数的自适应调整装置及方法
JP6611543B2 (ja) * 2015-10-05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718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彩校正装置以及方法
CN106034231A (zh) * 2015-03-11 2016-10-1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色彩饱和度的调整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170A (zh) 2019-09-17
WO2019170007A1 (zh) 2019-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8170B (zh) 图像色彩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1430209B2 (e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7113648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contrast of image
CN11013607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30729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dynamic range of an image
CN104954771A (zh) 进行色阶校正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1369486B (zh) 一种图像融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70384A (zh) 一种对场景图像进行光照均衡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56781A (zh) 用于使用参考图像进行图像信号处理器调谐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100950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333205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58757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54482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14517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izing camera parameters
CN117014733A (zh) 拍摄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43119B (zh) 一种白平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22639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2950509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15827A (zh) 用于图像信号处理器调谐的系统和方法
CN11518748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271450B (zh) 白平衡调整方法、影像处理装置与影像处理系统
US7359100B2 (en)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apparatus
CN117176933B (zh) 一种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38565B1 (en) Tone based non-smooth detection
JP201916539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