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74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7740A
CN110247740A CN201910411834.4A CN201910411834A CN110247740A CN 110247740 A CN110247740 A CN 110247740A CN 201910411834 A CN201910411834 A CN 201910411834A CN 110247740 A CN110247740 A CN 110247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ouble buffering
server
lis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1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7740B (zh
Inventor
谭诗斌
廖星
韦聪
梁键铭
王阿珑
徐锦辉
黄辉
杨敏
陈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118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7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7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7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7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相比于传统技术,采用双缓冲机制可防止数据丢失,同时采用双层次的数据校验可提高传输中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可将任务分块同时执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率,有利于提高服务端及其周边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接收,有时可能因数据传输的过快而来不及及时接收,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数据传输速度过慢也难以匹配数据接收的速度,也会导致数据传输受阻,这在数据传输中都是应当避免的,并且现有的数据传送由于是多级化的,经过各级传输后到最终接收的数据的准确性会大大降低,这会影响到数据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采用双缓冲机制可防止数据丢失,同时采用双层次的数据校验,可提高传输中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
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中,建立双缓冲区,包括:
建立一长度为Q的数据列表并初始化设置数据检验包头和数据检验包尾均为0;其中,每当数据列表内存储入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头加1取Q的余数,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头并清空已存储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存储缓冲;每当从数据列表内取出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尾加1取余,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尾并清空已取出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取出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包括:
定义数据长度值X1,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1,若0<Y1<X1,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暂存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暂存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进一步地,所述对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包括:
定义数据列表长度为X2,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2,若0<Y2<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双缓冲区内,否则舍弃该数据。
进一步地,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包括:
定义取出的数据长度值为Y3,若0<Y3<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数据长度为X2的输出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输出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客户端。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多线程服务单元,用于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
数据传送单元,用于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双缓冲机制可防止数据丢失,同时采用双层次的数据校验,使得数据在存储入双缓冲区及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时都可受到校验,可提高传输中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因此可同时进行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的操作,即可将任务分块同时执行,这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率,有利于提高服务端及其周边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双缓冲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120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120内;
从双缓冲区120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采用的传输方式为LoRa、5G或局域网;服务端采用的是树莓派搭建getway端,在getway端上运行python脚本,从而开启多线程;与客户端建立联系采用的是:建立socket通信,通过设置ip和端口号,让服务端与客户端进行连接,将数据传送到客户端也是利用socket通信来执行的;客户端可以是:移动终端、网页终端等。
采用双缓冲机制可防止数据丢失,同时采用双层次的数据校验,使得数据在存储入双缓冲区120及从双缓冲区120内取出时都可受到校验,可提高传输中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因此可同时进行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120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的操作,即可将任务分块同时执行,这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率,有利于提高服务端及其周边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120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中,建立双缓冲区120,包括:
建立一长度为Q的数据列表并初始化设置数据检验包头110和数据检验包尾100均为0;其中,每当数据列表内存储入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头110加1取Q的余数,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头110并清空已存储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存储缓冲;每当从数据列表内取出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尾100加1取余,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尾100并清空已取出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取出缓冲。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入时只检测数据检验包头110,取出时只检测数据检验包尾100,相当于对数据的包头包尾同时校验,但是在两处只用了一次完整性检验,这提高了代码运行效率,更可保证数据正确性;
数据检验包头110可定义为stop,数据检验包尾100可定义为start,对stop取余,即stop=(stop+1)%Q,目的是当存储快要溢出时,即达到缓冲区的最大可存储量时,对数据缓冲的起始点stop进行重置,以形成一个环形的缓冲区,从而循环储存数据并且自动实现清空;同理,对start取余的目的是当取出快要溢出时,对数据缓冲的终止点stop进行重置,以形成一个环形的缓冲区,从而循环取出数据并且自动实现清空;
缓冲区的大小,可通过初始化容器大小来设置,容器可以是:C语言的数组、python语言的列表等等;
通过上述双缓冲区120的设置,可以将原来有限的容器变成可以不断自动清空数据并且大量存储数据的环形缓冲区。
Q可自定义值,优选地,Q为256。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包括:
定义数据长度值X1,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1,若0<Y1<X1,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暂存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暂存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数据进行筛选打包,剔除无效数据,同时在传送时能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获取数据可以通过单片机串口或是类似芯片的数据端来执行;优选地,使X1=Y1max+1,比如一般地,令Y1max=32,则X1=33,此时暂存数组的数据长度则为32。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对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120内,包括:
定义数据列表长度为X2,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2,若0<Y2<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双缓冲区120内,否则舍弃该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对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可以滤除服务端所接收到的不稳定数据,从而可将稳定数据传送到双缓冲区120内;
X2的取值大于或等于X1,一般地,将暂存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则X2取值与X1相等;实际上,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方式去设置校验方式,无需频繁查看设备使用手册,即无需按照厂家设定方式去设置校验方式,这可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可读性,比如,在将数据存到32位的暂存数组中后,可以新建一个长度大于32位(比如取为36位)的新数组,将暂存数组中的数据一一存入新数组中,同时余下4位,可自定义两个数据包头,储存在新数组前两位,以及两个数据包尾,储存在新数组后两位,以之作为校验,最后打包为数据长度为36的新数组来传送到服务端,这也是可行的,此时X2取值为36,大于X1的取值32。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从双缓冲区120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包括:
定义取出的数据长度值为Y3,若0<Y3<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数据长度为X2的输出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输出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对数据进行同样地校验,可进一步提高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度;由于该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执行原理是相同的,故在此不作赘述。
参照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130,用于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多线程服务单元140,用于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120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数据存储单元150,用于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120内;
数据传送单元160,用于从双缓冲区120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与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该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智能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和基本原理作了详细论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会有各种等同变形和替换,这些等同变形和替换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
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中,建立双缓冲区,包括:
建立一长度为Q的数据列表并初始化设置数据检验包头和数据检验包尾均为0;其中,每当数据列表内存储入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头加1取Q的余数,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头并清空已存储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存储缓冲;每当从数据列表内取出一个数据,则使数据检验包尾加1取余,当余数为0时,重置数据检验包尾并清空已取出的数据,开始下一轮的数据取出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包括:
定义数据长度值X1,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1,若0<Y1<X1,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暂存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暂存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包括:
定义数据列表长度为X2,获取的某数据长度值为Y2,若0<Y2<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双缓冲区内,否则舍弃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包括:
定义取出的数据长度值为Y3,若0<Y3<X2,则将该数据存储到数据长度为X2的输出数组中,否则舍弃该数据;
将输出数组中的数据打包传送到客户端。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将数据打包传送到服务端;
多线程服务单元,用于控制服务端开启多线程以实现同时保存数据列表、建立双缓冲区以及与客户端展开联系;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数据列表内的数据进行一次校验,将符合一次检验要求的数据储存到双缓冲区内;
数据传送单元,用于从双缓冲区内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校验,将符合二次校验要求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
7.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411834.4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47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834.4A CN110247740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834.4A CN110247740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740A true CN110247740A (zh) 2019-09-17
CN110247740B CN110247740B (zh) 2022-03-08

Family

ID=6788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18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47740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77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873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凤凰微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任务并行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719929A (zh) * 2009-11-20 2010-06-02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eb Service下实时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37913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内容的校验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27285A (zh) * 2014-04-23 2014-07-16 上海乐耘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的双通道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354493A (zh) * 2015-10-22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终端可信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8566391A (zh) * 2018-03-30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登录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873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凤凰微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任务并行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719929A (zh) * 2009-11-20 2010-06-02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eb Service下实时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37913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内容的校验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27285A (zh) * 2014-04-23 2014-07-16 上海乐耘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的双通道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354493A (zh) * 2015-10-22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终端可信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8566391A (zh) * 2018-03-30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登录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740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4614A (zh) 一种基于自定义协议及Netty框架的交互方法
CN110109852A (zh) 硬件实现tcp_ip协议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3590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09302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的系统及方法
US20220383198A1 (en)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federated learning, method for predicting business service,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811499A (zh) 一种网络文件传输优化方法
CN106375189A (zh) 一种长短链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45576A (zh) Ocr识别准确率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67107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4614A (zh) 一种多协议的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10445585A (zh) 基于ppp数据帧组帧和解帧硬件加速器
US8234393B2 (en) Generic network protocol scripting
CN105912306B (zh) 一种高并发平台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17478680B (zh)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24774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90225767A1 (en) Network packet capturing method
CN109672718A (zh) 系统间的文件传递方法、服务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619298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89711A (zh) 基于以太网的串行控制台接口及其应用方法
CN107608858A (zh) 信息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2581307B (zh) 一种实现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EP3691346B1 (en) Mod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888677A (zh) 一种通信实现方法、控制端、智能设备及系统
CN111193545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自校验光纤数据单向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205937A (zh) 在线答疑信息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