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5909A -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45909A CN110245909A CN201810196495.8A CN201810196495A CN110245909A CN 110245909 A CN110245909 A CN 110245909A CN 201810196495 A CN201810196495 A CN 201810196495A CN 110245909 A CN110245909 A CN 1102459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agement system
- intelligent management
- data processing
- management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chloralod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C(C)OC(O)C(Cl)(Cl)Cl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42 behavio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管理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以点对点的感应讯息,通过网路连接进行管理上大范围的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该系统至少包括: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数据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其中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配带于人员或特定物件上,再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连结,并将相关感应讯息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再将数据处理单元所储存管理上各项条件和比对因素,与该感应讯息进行分析与研判,并将各项收集到的数据与资讯显示于显示单元,以便管理人员能够从线上即时了解人员与该特定物件,并做最妥善管理,达到线上即时有效的反应管理上各项作业是否符合既定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针对人员与特定事务的各项日常工作作业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通过建构各项数据并与实际操作所反应出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便有效的反应至管理上,并提出改善、指导、奖励及预测或是行销与销售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著网络与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料的共享已经无远弗届,随之而来物联网的发展与云端的运算更是开启各行各业不论在行销、贩售、服务及管理上完全崭新的形态。如所周知,日常生活的各项管理非常复杂,例如:厂务管理、零售业管理、校务管理等,就以厂务管理而论,除了每天必须对于各类生产的机具进行检查,以保持正常的生产运作外,负责操作机具的人员各项行为规范与管理更是不可或缺,进言之,各类生产机具每日例行的加工材料、备料或油料的查询、各项电源与备电的确定、生产机具的操作与管理、厂区作业动线与清洁等维护,或是操作机具人员的出缺勤、工作稽核、品管、教育训练、惩处与奖励等,皆必须在既定的标准作业流程中进行。但,上述人机的各项管理有些项目仍然以纸本进行,或是操作后再由人员凭藉记忆力另行补输入于系统中,不仅执行上困难且不易落实,且易造成员工输入错误与不可靠的资讯,因而管理上的漏洞也不易即时修正调整,甚至根本上难以察觉或是判别这些疏失,尤其是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很难适时有效的掌控,致影响产量、延误交期,更不可能做到事先判断并做好准备以提升工厂整体的效率。
再就零售业而言,零售业特别是大型的卖场或商场,常常有”楼管”或是商品上架人员等需要在卖场内四处走动询视或是补充货品,传统上要找寻这些人员或是知道他们的每日动向需要以员工配带的对讲机或是通讯设备呼叫,而每日动向则只能靠员工或是主管的记忆输入每日的行为或是记录,这些都不是可靠的方式。同样的,就学校而言,学校内都有许多共用的设备与器材,这些东西往往需要老师或是行政人员专门的记录与管理,但是在借出后时常有又被其他老师或班级借用,最后不知下落或是造成管理上的负担。是以,如何改善前述各项管理问题确为值得重视的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即提供一种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该智能管理系统主要解决管理上无法即时反应作业上所出现问题。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将管理上各项条件因素建构于线上专属管理系统,除能够判定人员与特定物件的位置,并根据人员所在位置与特定物件的相关资讯,通过线上主动回馈互动相关讯息,亦能提供操作人员即时输入系统并查看过去历史资料,了解该特定物件过往的使用状况与处理方法,并与该管理上各项条件因素和历史资料进行比对与分析,且自动回馈相关讯息,以达到线上即时有效的反应管理上各项作业是否符合既定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来进行无线感应与数据处理的通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数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
所述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提供至少一组点对点的感应讯息;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预先储存管理上的各项条件与比对因素,接收所述点对点的感应讯息并进行分析与判断,再将分析后讯息即时传输;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讯息。
通过上述系统即能够从线上进行适时管理。
依据上述,其中,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包括无线传输介面、发送器及接收器;其中:
所述无线传输介面具有特定识别名称(identification;ID),所述无线传输介面采用蓝牙、Wifi、Zigbee、Ultra Wide Band(UWB)、LoRa无线通讯技术传输所述特定识别名称;
所述发送器用于在特定范围内发送所述无线传输介面的所述特定识别名称;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特定范围内感应与侦测该区域内是否有发送器,并将所述发送器的识别名称、讯号强度讯息(RSSI)与其他发送器的相关资讯传输至所连结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识别设定单元、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及物件设定单元。
所述识别设定单元对所述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的无线传输介面的特定识别名称与公司人员或特定物件进行注册登录,且所述识别设定单元执行应用程序,能够将所编辑内容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用于将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所涵盖特定物件的资料包括所在位置、物件名称、特定物件的相关重要地标或是隔间等妥善标示与区隔,让该系统使用者可以正确且快速的从系统上分析判断所欲管理的各项设备与相关位置。
所述物件设定单元,用于将管理上的各个特定物件的相关检查项目与位置等都一一妥善记录于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的资料库中。
依据上述,其中,该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伺服器,所述伺服器通过所述识别设定单元的所述应用程序将所述管理项目分类储存,所述分类储存包括:特定物件资料区、机台设备资料区、员工资料区与无线通讯传输系统资料区,其中:
所述特定物件资料区至少包含:特定物件地图、楼层、作业动线、物件位置、接收器位置与各特殊区域的标示;
所述设备资料区至少包含:各类所要管理的基本资料、库存记录、补货记录、使用记录、故障记录、维修记录、测试记录、检点项目,记录与负责人员;
所述员工资料区至少包含:员工基本资料、工作职掌、工作识别码、作息时间、工作指标、负责物件与对应的发送器资料。
依据上述,其中该显示单元,包含终端机或是移动装置。
本发明厂务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帐号与密码启动管理系统;
S2、预先将特定物件、设备及员工各项资料及标准作业流程,以及管理上各项历史记录或经验数值以数据方式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内;
S3、将每日所述员工的移动位置、所述员工与所述特定物件间的互动状况、所述员工对所述特定物件各项标准作业处理与发现的瑕疵资料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中;
S4、将所有员工的位置资料显示于该管理系统上以便所有使用者皆可以即时查询与检视所有人员位置。
S5、以游戏形式鼓励所有使用人员自我挑战、学习与提升,并以不同的奖励与既定标准作业处理之间的互相检视比较,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
上述智能管理方法不仅适时解决人员或特定物件的当下问题,且能够令使用人员从统计与分析出的数据差异性,适切调整各项作业,以寻找标准作业流程或调整行销与销售行为,以更轻松方式逐渐改善作业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管理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的模块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厂务管理员工上班及检点炉子设备的初始显示整体操作界面与工厂区域地图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实施例检点“异常”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述实施例测试机台炉子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智能管理系统 2—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
3—数据处理单元 4—显示单元
5—识别设定单元 6—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
7—物件设定单元 21—无线传输介面
22—发送器 23—接收器
31—伺服器 41—终端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帐号与密码启动管理系统。
具体地,本发明为通过网络连接来进行无线感应与数据处理的通讯管理方法,即在一特定范围内通过线上即能够了解特定物件、设备及员工各项资料及标准作业处理流程。
S2、预先将特定物件、设备及员工各项资料及标准作业流程,以及管理上各项历史记录或经验数值以数据方式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内。
具体地,将该特定物件的环境与设备,及作业动线等明确地以地图绘制,并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资料及对应工作职能赋予个人专属代码,该专属代码对应有负责操作的设备,即明确分类建构不同对应属性的数据或位置。
S3、将每日员工的移动位置、所述员工与所述特定物件间的互动状况、所述员工对所述特定物件各项标准作业处理与发现的瑕疵资料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中,即将每日员工与特定物件间的运作状况储存于管理系统中。
S4、将所有员工的位置资料显示于该管理系统上以便所有使用者皆可以即时查询与检视所有人员位置。
具体地,所有人员每天上班后,通过步骤S1的无线感应,经由数据比对,将所有人员所在工作位置的讯息传输,一旦某位人员对所负责工作的进行或离开监视的现场,则相关的讯息(例如: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或离开现场时间)皆被传输,且进一步与前述步骤S2预存的相关资料进行比对与分析,而在线上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
S5、以游戏形式鼓励所有使用人员自我挑战、学习与提升,并以不同的奖励与既定标准作业处理之间的互相检视比较,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
具体地,将每天运作状况显示并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通过线上以游戏形式自我竞赛学习与提升,并以实体惩罚与鼓励,步骤S4中系统所有使用者皆可以即时查询与检视所有人员位置,并经过游戏设计,提供使用人员对特定物件各项作业处理以轻松方式,修正调整作业方式。
通过上述管理步骤令厂务的人机管理通过线上即时有效进行,不仅适时解决员工或设备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且能够令所有人员从数据的差异性,适当调整各项作业,以符合标准作业流程,更能够以轻松方式逐渐改善作业模式,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能。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智能管理方法,下面结合具有上述方法功能的智能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1包括: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数据处理单元3、显示单元4、识别设定单元5及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6,以及物件设定单元7,其中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提供一组点对点的感应讯息至数据处理单元3,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包含:无线传输介面21、发送器22及接收器23,其中无线传输介面21具有特定识别名称(identification;ID)可以采用蓝芽、Wifi、Zigbee、UWB(UltraWide Band)、LoRa等无线通讯技术所指定的独特的识别名称,以作为进入本系统的传输协定。发送器22对传输介面21的特定识别名称在特定范围内进行讯号之发送,以工厂管理而论,发送器22设置在厂区的每一台设备上。接收器23则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感应与侦测是否有该区域内的发送器,并将该发送器的识别名称、讯号强度讯息(RSSI)与其他发送器的相关资讯传输至所连结之数据处理单元3,同时,该接收器23设置在厂区员工身上,一旦员工接近某一台设备,即会将讯息传输至该数据处理单元3。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中,数据处理单元3预先储存人机管理的各项条件与比对因素,与上述感应讯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后讯息传输至显示单元4,显示单元4即能够从线上对人机作业进行适时管理。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单元3系包括伺服器31,伺服器31通过识别设定单元5执行特定应用程序的编辑,将管理项目分类储存,该管理项目包括:特定物件资料区、设备资料区及员工资料区。其中,特定物件资料区至少包含:厂区地图、楼层、作业动线;设备资料区至少包含:各类生产机具的设备基本资料、故障记录、维修记录、测试记录;员工资料区至少包含:员工基本资料、工作职掌、工作识别码、作息时间、工作指标,并与上述感应讯息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将分析后讯息即时传输至显示单元4。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中,识别设定单元5提供对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的无线传输介面21的特定识别名称与人员或机台进行注册登录,并设定权限,且提供以特定应用程式的编辑功能,以便将所编辑内容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3。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中,显示单元4包含终端机41(或移动装置),显示单元4与数据处理单元3及识别单元5连接,除能够显示数据处理单元3传输的讯息,也提供键入编辑管理项目,即经由识别单元5取得该特定识别名称后,由终端机41(或是移动装置)编辑管理项目至数据处理单元3的伺服器31储存,终端机41可设置于控制室或是厂区每一设备的附近(而该移动装置可为个人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中,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6将本发明的系统所涵盖之工厂地域资料包括机台位置、机台名称、工厂内相关重要地标或是隔间等妥善标示与区隔,让系统使用者可以正确且快速的从系统上分析判断工厂内的各项设备与相关位置。
本发明的智能管理系统中,物件设定单元7将工厂内的各个机台与机台的相关检查项目与位置等都一一妥善记录于本系统资料库中。
如图3-5,为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于厂务管理显示员工上班及检点炉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实际运行时,终端机41初始显示整体的操作的画面与工厂区域的地图(图3),员工上班配戴有接收器23,当接近所负责的设备,该设备上的发送器22搜寻并比对后即会传输讯息(上班时间、位置)至该终端机41。此时厂区管理者,由该终端机41即可看到该员工是否准时上班,所负责设备附近是否有其他员工(若有该终端机41上会显示一个以上目标),是否有依照既定的作业流程每日按时操作。当该员工进行每日检点(以图5的测试机台炉子为例)依照预存的检点项目逐一检查,此时相关讯息(检点时间、检点状态)及传输至该数据处理单元3,厂区管理者即可藉判断该员工负责的设备是否正常,若设备检点“确定”即如图5所示属正常。一旦检点属于“异常”(如图4),该数据处理单元3会以一般通知回馈决解方案及建议至所编辑该员工的显示单元4之终端机41(或设备附近的终端机),该员工可进行维修或者相关部门得知讯息可即时协助维修,而厂区管理者也可通过终端机41即时发现,并留意是否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因此,可以即时解决异常状态的维修。同样如检点属于“故障”,即以紧急通知至所编辑该员工的显示单元4之终端机41(或设备附近的终端机),而厂区管理者也可通过终端机41即时发现,并即刻处理以避免停机无法运作。如是,厂区员工与设备之间的互动皆通过线上并以数据分析处理,管理者可通过线上即时有效的反应厂务人机各项作业是否符合既定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效能。
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藉由配合游戏形式鼓励所有工厂内的系统使用者自我挑战、学习与提升,并以不同的奖励与同侪之间的互相检视比较,达成作业之改善,亦即,储存员工作业过程的维修记录,将相关讯息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3进行与预设优秀维修记录比对,并以一般通知回馈给该员工,若分析比对结果劣于所预设优秀维修记录,该员工即可藉以自我学学改进而成长;而若分析比对结果优于所预设优秀维修记录,则该员工的维修记录将被储存。此外,将前述优秀维修记录该员工的维修记录储存,并显示于控制室内之显示单元4的终端机41,并将全厂区各优秀员工的各项记录以电玩排行榜方式列出评比,将排名前三名作特别显示或奖励,以供人资单位参考发现潜在培训干部。因此,管理者可从该优秀维修记录该员工所配戴的接收器23以不同的形状或颜色作区,让其他员工效法,间接促进厂区员工自发性的竞争与进步的动能。
根据本发明上述所介绍的智能管理系统与方法,同样能够应用于零售业和学校的管理事务上,实际应用时每个需要定位的特定人或物都必须配戴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以标示特定人或物的即时位置。
应用于零售业,特别是大型的卖场或商场,常常有”楼管”或是商品上架人员等需要在卖场内四处走动询视或是补充货品,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中“楼管”或是商品上架人员与货品之间必须配戴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则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在办公时间随时知道“楼管”或是商品上架人员的动向,并且记录“楼管”或是商品上架人员工作当日工作状态,如此,就可以得知每天“楼管”花费最多时间处理的部分,或是找出对商品上架人员最复杂或是需要最多时间上架的部分,藉由这些资料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做适当的调配;或者找寻最靠近的货品补充人员直接来处理某些货架的问题。进而言之,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所侦测的讯息能够得知员工如果在特定地点时间停留比较久,也许表示那里有特殊的状况需要处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状况做分析或是员工的调配,例如:零售人员到特定地点后输入他正在处理的事件,系统上可以用学习的方式判断该段停留时间是否正常,若每天楼管平均都会花3个小时在该区,如果今天出现了楼管花了4个小时在该区,则系统可以跳出显示表示今天楼管花的时间较多,而由主管再跟该人员询问原因。同样的方式,顾客或是特定店家在卖场停留的时间久可能表示他/她对该卖场或是店家的产品感兴趣,那系统也许可以根据这个兴趣的资料再推荐其他类似的产品店家。
而应用于学校同样必须在要定位的特定人或物都必须配戴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藉以标示特定人或物的即时位置,例如:学校内都有许多共用的设备与器材,这些东西往往需要老师或是行政人员专门的记录与管理,但是,在借出后时常有又被其他老师或班级借用,最后不知下落,藉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该老师或是行政人员与共用的设备与器材间之间必须配戴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则老师或是行政人员就可以轻鬆的知道设备的动向,可以减轻管理或是记录上的负担。如此,学校能够找出哪些设备是最常被使用或是每次借出时间最久,以做为新增设备或是管理上的依据,另外也可以看出哪些班级或是课程最常用到哪些设备或是器材,再做调整。同样的方式,对学生而言,在教室,校门等需要管理学生或是特定设备动向的地点安装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学生只要配带类似学生証的本发明该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2就可以感应到,则可以管理学生的出缺勤;或是特定设备使用的动向。
根据上述说明,,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线上管理,可达到如下所述有益效果:
(1)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人工完成传统工作中大量的繁琐事务,降低员工的工作量与繁琐度,降低企业运营人工成本;
(2)提升管理效能--让管理者轻松实现对工作的全过程掌控;
(3)降低营运损耗--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因线上即时讯息分享减少损耗,也同时减低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损耗;
(4)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
(5)解决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资讯流问题,减少讯息孤立;
(6)提高品质并降低成本,改变部门本位主义,提升部门间的协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确能达到发明目的符合专利要件,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所作各种修饰与变化,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厂务管理、零售业管理、校务管理以外的其他管理上,仍应包含于本案之申请专利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管理系统,用于通过网路连接来进行无线感应与数据处理的通讯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数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
所述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提供至少一组点对点的感应讯息;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预先储存管理上的各项条件与比对因素,接收所述点对点的感应讯息并进行分析与判断,再将分析后讯息即时传输;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传输的相关讯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讯、发讯与传输装置包括无线传输介面、发送器及接收器;其中:
所述无线传输介面具有特定识别名称(identification;ID),采用蓝牙、Wifi、Zigbee、Ultra Wide Band(UWB)、LoRa无线通讯技术传输所述特定识别名称;
所述发送器在特定范围内搜寻并比对所述传输介面的特定识别名称;
所述接收器内建对所述发送器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感应,并将所述讯息传输至所连结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送器与所述接收器系分别设置于特定人员与特定物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更包括识别设定单元,所述识别设定单元与该显示单元连接,用于提供对所述特定识别名称进行管理项目,所述管理项目包括注册登录及设定权限;所述识别设定单元执行应用程序,在所述识别单元取得所述特定识别名称后,通过所述应用程序编辑管理项目内容,并将所述编辑管理项目内容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伺服器,所述伺服器通过所述识别设定单元的所述应用程序将所述管理项目分类储存,所述分类储存包括:特定物件资料区、机台设备资料区、员工资料区与无线通讯传输系统资料区,其中:
该特定物件资料区至少包含:特定物件地图、楼层、作业动线、物件位置、接收器位置与各特殊区域的标示;
该设备资料区至少包含:各类所要管理的基本资料、库存记录、补货记录、使用记录、故障记录、维修记录、测试记录、检点项目,记录与负责人员;
该员工资料区至少包含:员工基本资料、工作职掌、工作识别码、作息时间、工作指标、负责物件与对应的发送器资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含终端机或是移动装置,所述终端机可设置于控制室或特定物件所在的附近,而该移动装置可为个人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地图设定与管理单元,用于将该系统所涵盖之特定物件所在资料包括物件位置、机台名称、特定物件所在相关重要地标或是隔间等妥善标示与区隔,让系统使用者可以正确且快速的从系统上分析判断特定物件所在的各项设备与相关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物件设定单元,本系统将特定物件所在的各个物件的相关作业项目与位置等都一一妥善记录于本系统资料库中。
9.一种智能管理方法,通过网络连接,采用无线通讯技术以点对点的感应讯息来进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帐号与密码启动管理系统;
S2、预先将特定物件、设备及员工各项资料及标准作业流程,以及管理上各项历史记录或经验数值以数据方式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内;
S3、将每日员工的移动位置、与特定物件间的互动状况、对特定物件各项标准作业处理与发现的瑕疵资料储存于所述管理系统内;
S4、将所有人员的位置资料显示于该管理系统上以便所有使用者皆可以即时查询与检视所有人员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S5、以游戏形式鼓励所有使用人员自我挑战、学习与提升,并以不同的奖励与既定标准作业处理之间的互相检视比较,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96495.8A CN110245909A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96495.8A CN110245909A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5909A true CN110245909A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82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96495.8A Pending CN110245909A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4590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61554B (zh) * | 2022-09-08 | 2024-11-11 | 創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數位控制機上盒及其實施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69117B (en) * | 2002-07-22 | 2004-01-01 | Inventec Micro Electronics Cor | Real-tim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tion message |
CN104020266A (zh) * | 2014-05-19 | 2014-09-03 | 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
CN105447647A (zh) * | 2015-12-04 | 2016-03-30 | 重庆睿安特盾构技术有限公司 | 盾构智能维保管理系统 |
CN105717484A (zh) * | 2016-02-24 | 2016-06-29 | 苏州科技学院 | 一种室内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
CN106773801A (zh) * | 2015-11-24 | 2017-05-31 | 台湾国际物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物业资产管理系统 |
CN206237396U (zh) * | 2016-12-19 | 2017-06-09 | 安徽理工大学 | 基于Lora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手环 |
CN107330661A (zh) * | 2017-08-21 | 2017-11-07 | 武汉欣海远航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网络自适应仓库管理系统 |
TW201805876A (zh) * | 2016-08-02 | 2018-02-16 |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 基於物聯網之物業管理系統及方法 |
-
2018
- 2018-03-09 CN CN201810196495.8A patent/CN1102459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69117B (en) * | 2002-07-22 | 2004-01-01 | Inventec Micro Electronics Cor | Real-tim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tion message |
CN104020266A (zh) * | 2014-05-19 | 2014-09-03 | 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
CN106773801A (zh) * | 2015-11-24 | 2017-05-31 | 台湾国际物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物业资产管理系统 |
CN105447647A (zh) * | 2015-12-04 | 2016-03-30 | 重庆睿安特盾构技术有限公司 | 盾构智能维保管理系统 |
CN105717484A (zh) * | 2016-02-24 | 2016-06-29 | 苏州科技学院 | 一种室内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
TW201805876A (zh) * | 2016-08-02 | 2018-02-16 | 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 | 基於物聯網之物業管理系統及方法 |
CN206237396U (zh) * | 2016-12-19 | 2017-06-09 | 安徽理工大学 | 基于Lora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手环 |
CN107330661A (zh) * | 2017-08-21 | 2017-11-07 | 武汉欣海远航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低功耗网络自适应仓库管理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61554B (zh) * | 2022-09-08 | 2024-11-11 | 創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數位控制機上盒及其實施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IoT-enabled real-time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sation method for ener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 |
Zhong et al. | Big data analytics for physical internet-bas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op floors | |
Tezel et al. | Visual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synthesis | |
Jaca et al. | Do companies with greater deployment of participation systems use Visual Management more extensively? An exploratory study | |
Nelles et al. | Human-centered design of assistance systems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the role of the human in industry 4.0 | |
Chow et al. | A dynamic logistics process knowledge-based system–An RFID multi-agent approach | |
Meyer et al. | Produ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with intelligent products | |
Kattman et al. | Visual workplace practices positively impact business processes | |
Moulding | 5S: A visual control system for the workplace | |
Chang et al. | Industry 4.0 and the need for talent: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mpanies | |
WO2016009581A1 (ja) | 業務状態分析システム | |
JP2018018152A (ja) | 組織開発支援システム、組織開発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Harvey et al. | A multi-level model of global decision-making: Developing a composite global frame-of-reference | |
Frederick et al. | Determinant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mplementation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sector | |
CN110245909A (zh) | 智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
Saavedra et al. | Factors to determine business intelligence implementation in organizations | |
Sepulveda Rojas et al. | Coordination and demand uncertainty in supply chains | |
Ing et al. | Edge-cloud collab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AI transformation of SM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 |
Mendes et al. |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veyor belt through lean philosophy and Industry 4.0 | |
KR20130062418A (ko) | 소셜네트워크 서비스와 클라우드 컴퓨팅을 융합한 고객관계관리 시스템과 학생관계관리 시스템의 운영방법 | |
Gilchrist et al. | Industrial Internet Use-Cases | |
JP2001257788A (ja) | リモート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 |
Opresnik | Effective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hrough Customer Journey Mapping | |
Ivanov et al. | Processes, systems, and models | |
Moon et al. | R&D framework for an intelligent fabric sample management system: a design science approac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