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891A -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4891A
CN110244891A CN201810188322.1A CN201810188322A CN110244891A CN 110244891 A CN110244891 A CN 110244891A CN 201810188322 A CN201810188322 A CN 201810188322A CN 110244891 A CN110244891 A CN 110244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isplay
irregular
state
re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83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宇霞
孔梅
仲晹吉
包照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83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4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4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4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电子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该方法包括: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调整电子终端图像的显示比例。

Description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电子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发明过程中发现,电子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电子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电子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随着电子终端显示屏幕的屏占比不断提高,高屏占比的显示屏幕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电子终端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为固定值,当在电子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比例还未适配电子终端的显示屏幕时,会出现应用程序的显示内容不完整或者显示区域有冗余的情况,如此将会影响电子终端的使用者使用该应用程序以及影响电子终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效果。
另外,目前为了增加电子终端的屏占比,以手机为例,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非规则屏幕,比如U形屏。这种非规则屏幕使得图像在显示时,在屏幕的缺口位置无法显示图像对应的内容。因此,目前的U形屏手机产品较难兼顾图像的完整显示和大屏显示两个方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电子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调整电子终端图像的显示比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该方法包括: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其中,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包括: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非规则屏幕从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包括: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非规则屏幕从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或将非规则屏幕从当前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不同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其中,规则屏幕为满屏幕的一部分,电子终端在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触发下,将电子终端当前显示主图像从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为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规则屏幕之外的显示区域显示除主图像之外的系统内容,系统内容包括时间信息、剩余电量信息、网络状态信息、网络运营商信息、应用程序状态信息以及电子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
其中,非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至少一侧边缘部分内凹,或非规则屏幕显示区域的比例不同于常规显示比例,以形成包括缩小化且对应规则屏幕的规整显示区及与之相连的异型显示区,规整显示区为主显示区,用以显示主图像,异型显示区为辅显示区。
其中,主显示区的背景不同于辅显示区的背景。
其中,主显示区与辅显示区二者分界线的颜色不同于二者的背景颜色。
其中,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之前包括:判断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则判断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是否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若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按照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若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不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按照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
其中,判断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未预先设置,则按照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
其中,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用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逐一显示主图像,直至遍历到正确匹配主图像显示的其中一个显示比例,其中,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均不同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规则屏幕中采用正确匹配的显示比例显示主图像。
其中,接收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步骤具体包括:接收通过电子终端上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或接收到当在非规则屏幕上的操作特征符合预设操作特征时所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主图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电子终端的系统界面。
其中,接收到通过电子终端上的虚拟按键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包括:接收到触摸显示于非规则屏幕上的悬浮切换图标时所触发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其中,当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显示的当前应用程序界面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界面或电子终端的系统界面时,记录当前应用程序界面的显示状态;当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再次切换到当前应用程序界面时,恢复至其所记录的显示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非规则屏幕,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处理器与非规则屏幕耦接,处理器能够实现如下动作: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电子终端显示屏幕所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为固定值,致使其显示画面无法适配电子终端的高屏占比显示屏幕,本发明所提供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用以提高电子终端显示屏幕的屏占比,并且在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非规则屏幕上除规则屏幕之外的显示区域显示电子终端的系统内容,利用非规则屏幕非常规的显示区域显示电子终端的系统内容,提高非规则屏幕的利用率,此外通过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以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匹配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调整,通过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在应用程序等电子终端上的显示内容适配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之前,使其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完整内容,避免部分显示内容被遮挡,从而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子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规则屏幕显示状态以及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显示效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规则屏幕显示区域形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规则屏幕显示区域形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规则屏幕显示区域形状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本发明规则屏幕显示区域形状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非规则屏幕显示区域结构形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非规则屏幕显示区域结构形式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色条隔离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主图像在不同显示比例下的显示效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对应程序调用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子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并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101: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终端上的主图像适配非规则屏幕之前,为使电子终端上的主图像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并且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需要对电子终端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需要通过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以对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
S102: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若电子终端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说明需要对其上所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并且调整操作需匹配所接收到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具体可以为,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且在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用以提高电子终端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此外通过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以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匹配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调整,通过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在应用程序等电子终端上的显示内容适配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之前,使其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完整内容并且在非规则屏幕上以最大显示面积进行显示,避免部分显示内容被遮挡,从而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3,图2是本发明电子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的电子终端200包括有非规则屏幕201,并且在非规则屏幕201中至少定义满屏幕401及规则屏幕402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402为满屏幕401的一部分,规则屏幕显示状态403定义为以规则屏幕402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404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402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201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如图4所示,其中“1~8”数字部分为上文所述的主图像,通过规则屏幕显示状态403以及满屏幕显示状态404的切换,以使非规则屏幕201所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在规则屏幕显示状态403以及满屏幕显示状态404中切换以显示该主图像,当然图4所示主图像仅为示意并非因此对本实施例所阐述主图像造成限定,在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403后,主图像可以按比例整体缩小,或者主图像的元素大小不变、间距变小,或者主图像的元素排列方式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布满整个或部分规则屏幕402。其中,规则屏幕202为在固定一显示比例的前提下,非规则屏幕201上所能显示最大显示面积的矩形屏幕,以最大化显示规则屏幕202所显示的内容,从而使规则屏幕202所显示的内容更为清楚得向电子终端200的使用者展示,并且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可以包括多种不同于非规则屏幕201最大显示比例的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202进行显示,当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非规则屏幕201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可以切换到多种不同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所定义的矩形屏幕,即规则屏幕202的显示区域形状并非限定为严格的矩形,也包括圆角矩形,以及其他一些在严格矩形基础上进行常规变换得到的形状。当然,规则屏幕202的显示区域形状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矩形,规则屏幕202的显示区域形状还可以为圆形,如图5a所示、椭圆形,如图5b所示等以及三角形,如图5c所示、五边形,如图5d所示等规则多边形形状,亦或是规则屏幕202的显示区域形状为不规则图形等,以上均可为本发明所提供规则屏幕202的显示区域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的电子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针对电子终端200的非规则屏幕201适应性调整电子终端200的图像显示比例,以使电子终端200的图像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当然,电子终端200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几种智能电子设备,能够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的电子终端200,均可为本发明所阐述的电子终端200,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200的非规则屏幕201,其显示区域至少一侧边缘部分内凹,以形成包括缩小化且对应规则屏幕202的规整显示区(图中未标识)及与之相连的异型显示区203,即除规整显示区之外的显示区域均为异型显示区203,规整显示区为主显示区(图中未标识),用以显示主图像,异型显示区203为辅显示区(图中未标识),显示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内容204。如图2所示,图2为非规则屏幕201一侧边缘中部位置内凹,以形成类似于“U”型的非规则屏幕201;或如图6a所示,非规则屏幕201正对两侧边缘且正对的一端内凹,以形成类似于“T”型的非规则屏幕201;或如图6b所示,非规则屏幕201一侧边缘两端内凹,以使其中部位置形成凸起结构等,以上几种非规则屏幕201的显示区域结构形式仅为举例而言,电子终端200通过设置非规则屏幕201,相较于常规的矩形屏幕本实施例所阐述的非规则屏幕201利用更多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例如实现非规则屏幕201上异型显示区203的显示功能等,从而能够提高电子终端200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本实施例所阐述非规则屏幕201的显示区域结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本实施例以图所示的非规则屏幕201一侧边缘中部位置内凹,以形成类似于“U”型的非规则屏幕201为例进行阐述,并非因此对非规则屏幕201的显示区域结构形式造成限定。由于非规则屏幕201存在“凹陷”或“凸起”等异型结构,非规则屏幕201上的显示内容会存在部分显示内容被非规则屏幕201的异形结构遮挡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以调整非规则屏幕201上显示内容的显示比例,从而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200的非规则屏幕201还可以是其显示区域的显示比例不同于常规显示比例,其中常规显示比例定义电子终端200屏幕最为普遍的显示比例,目前市面上电子终端200屏幕显示区域的常规显示比例普遍为16:9,而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200非规则屏幕201的显示区域显示比例可以是不同于16:9,非规则屏幕201显示区域的显示比例可以为18:9,19:9,19.2:9等,本实施例所阐述的非规则屏幕201其显示区域可以为常规矩形屏幕形式,不存在上文所述的“凹陷”或“凸起”等异型结构,但由于其显示区域的显示比例不同于常规显示比例,因此同样为非规则屏幕201,然而与电子终端200相关的应用程序等均按照常规显示比例进行设计开发并在电子终端200上显示,如此,按照常规显示比例进行设计开发的应用程序等在本实施例所阐述非规则屏幕201上进行显示时,则会存在显示内容不完整或以非规则屏幕201最大显示比例进行显示,应用程序等显示内容在一方向上被拉长等影响显示效果的情形,需要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以调整非规则屏幕201上显示内容的显示比例,从而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因此非规则屏幕201包括缩小化且对应规则屏幕202的规整显示区及与之相连的异型显示区203,规整显示区为主显示区,用以显示主图像,异型显示区203同样也可为常规的矩形屏幕且其为辅显示区,显示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内容204。
可选地,主显示区的背景可以不同于辅显示区的背景,以对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在显示外观上加以区分,具体可以为主显示区背景的颜色、颜色深度、背景图案以及背景亮度等,或是以上几种情况的任意组合不同于辅显示区,以达到在显示外观上区分的效果,当然,主显示区背景不同于辅显示区背景的背景组成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凡能够对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背景加以区分的背景组成要素均可为本实施例所阐述的背景组成要素,在此不做限定;或如图7所示,为对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在显示外观上加以区分,还可以通过色条701隔离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即主显示区与辅显示区二者分界线的颜色不同于二者的背景颜色,通过色条701以区分主显示区与辅显示区的显示区域,以使电子终端200的使用者从显示外观上可以清晰辨认出主显示区以及辅显示区,方便使用者进行对应操作,以避免如下情形:使用者需要在主显示区进行操作指令的输入,才可实现对主显示区进行操作,但由于主显示区与辅显示区区分不明显,使用者误在辅显示区输入操作指令,无法实现对主显示区进行操作等。
可选地,电子终端200在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触发下,将电子终端200当前显示的主图像从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为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非规则屏幕201除规则屏幕202之外的异型显示区203,即辅显示区显示的电子终端200系统内容204包括时间信息、剩余电量信息、网络状态信息、网络运营商信息、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待机界面等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利用非规则屏幕201上除规则屏幕202之外无法常规利用的辅显示区显示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内容204,以提高非规则屏幕201显示区域的利用率,如图2所示。当然,辅显示区所显示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内容204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电子终端200上需要在辅显示区进行显示以便于电子终端200使用者了解电子终端200状态的系统内容204均可为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200的系统内容204,在此不做限定。
并且主图像可以包括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等,当主图像为电子终端200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系统界面时,即电子终端200向使用者展示其内容的用户界面,包括有使用者所下载的应用程序(例如微信、QQ)等,使用者打开一应用程序,则相应的应用程序界面即为主图像并展示给电子终端200的使用者,例如使用者打开微信,电子终端200上将显示微信的应用程序界面,此时的微信应用程序界面即为主图像。本实施例中的非规则屏幕201在满屏幕显示状态以及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即对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以对电子终端200上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等电子终端200主要的显示内容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终端200的非规则屏幕显示界面显示的当前应用程序界面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界面或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时,记录下当前应用程序的显示状态,其中包括当前应用程序所应用的显示比例等,旨在当电子终端200的非规则屏幕再次切换到该当前应用程序界面时,能够调用切换前所记录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显示状态,将该当前应用程序界面的显示状态恢复至切换前所记录的当前应用程序的显示状态,以避免由于非规则屏幕切换显示不同应用程序界面或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在二次切换到相同应用程序界面或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时需要重新对该应用程序界面或电子终端200的系统界面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显示比例重复调整的过程无疑增加了电子终端200的计算负担,因此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降低电子终端200的计算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01:判断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则执行步骤S202,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未预先设置,则执行步骤S203。
在执行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之前,并且在主图像于电子终端上显示之前(例如应用程序被开启且在该应用程序在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上进行显示之前),需要对主图像的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进行判断,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若适配非规则屏幕,则可不必进行显示比例调整的操作,减少进行显示比例调整的操作次数,以降低电子终端的计算负荷,延长电子终端的续航时间。
S202:判断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是否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若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执行步骤S203,若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不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执行步骤S204。
在本实施例中,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则需要对主图像已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以及确定相对应的显示方式对主图像进行显示。其中,判断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是否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的具体过程可以为:主图像按照其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进行显示,主图像若能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则认为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不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但无法保证主图像在非规则屏幕上达到最佳显示效果,若主图像按照其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进行显示,主图像不能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则认为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
S203:按照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若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并未预先设置,则可先按照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进行显示,当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不适配主图像时再做后续调整;或是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但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主图像若按照其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进行显示,主图像将无法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因此当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时,则先按照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若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不适配主图像,再做后续调整。之后执行步骤S205。
S204:按照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并且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不大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时,则先按照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基本上能够保证主图像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
S205: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执行步骤S206,若未接收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继续执行步骤S205。
在对主图像预先设置显示比例的情况进行判断并且采用相对应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之后,仍无法保证主图像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例如主图像部分显示内容被“凹陷”或“凸起”等异形结构遮挡,致使主图像无法在非规则屏幕上完整显示;或者是主图像的显示效果不能满足电子终端使用者的要求等,基于上述情形,电子终端使用者对非规则屏幕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效果进行二次判断,判断当前显示比例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还需对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即还需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该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为电子终端使用者在判断主图像当前显示比例不合理之后所输入表征使用者欲调整主图像显示比例的操作指令,电子终端接收到该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后,对主图像的显示比例再进行后续的调整,以改善主图像的显示效果并满足电子终端使用者的要求。其具体可以为: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包括: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非规则屏幕从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包括: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非规则屏幕从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或将非规则屏幕从当前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不同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S206: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匹配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若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说明电子终端使用者意图调整主图像的显示比例,因此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匹配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调整: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包含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指令,则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主图像对应的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进行显示,即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或者是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包含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指令,则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主图像对应的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进行显示;亦或是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包含切换到不同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指令,则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主图像切换到对应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进行显示。其具体可以为,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并且电子终端预先存储有多种显示比例,例如16:9、18:9、19:9、19.2:9等,从电子终端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中逐一用以显示主图像,直至遍历到正确匹配主图像显示的其中一个显示比例,以在规则屏幕中采用正确匹配的显示比例显示主图像,从而找到合理的显示比例以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主图像,其中,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均不同于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
举例而言,当非规则屏幕801的最大显示比例为18:9,对应地规则屏幕的显示比例为16:9时,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主图像的显示比例从非规则屏幕801的最大显示比例(即18:9),切换至规则屏幕的显示比例(即16:9),以在非规则屏幕801上显示该主图像;或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主图像的显示比例从规则屏幕的显示比例(即16:9),切换至非规则屏幕801的最大显示比例(即18:9),以在非规则屏幕801上显示该主图像,如图8所示。
当前用于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是否正确匹配主图像,由电子终端的使用者判断,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以判断电子终端的使用者是否认为当前用于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正确匹配该主图像,正确匹配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能使该主图像以最佳显示状态向电子终端使用者展示。若收到上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说明电子终端的使用者认为当前用于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不能正确匹配主图像,需要进行调整,反之则反。用于显示主图像的显示比例的调整过程,可以是电子终端使用者每输入一次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则从电子终端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中随机或按照特定顺序选择其中一个显示比例重新对主图像进行显示;或者是当电子终端使用者输入一次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电子终端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随机或按照特定顺序逐一并周期性地对主图像进行显示,电子终端使用者在电子终端所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中选择正确匹配主图像的显示比例,以在规则屏幕中采用正确匹配的显示比例显示主图像。当然,电子终端遍历其所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接收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具体可以为接收到通过电子终端上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其中物理按键可以设置于电子终端壳体上的任意位置,使用者通过触控或按压物理按键实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输入,或者是非规则屏幕上显示有虚拟按键,通过触控非规则屏幕上设置虚拟按键的区域实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输入,其具体可以为电子终端接收到电子终端使用者触摸显示于非规则屏幕上的悬浮切换图标时,所触发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等,该悬浮切换图标呈悬浮显示状态显示于非规则屏幕上,悬浮切换图标对应的显示区域背景仍为非规则屏幕所显示的主图像;接收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具体还可以为使用者在非规则屏幕上的操作特征符合预设操作特征时所输入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其中,预设操作特征可以包括有沿非规则屏幕向靠近电子终端顶部滑动(上滑)、或沿非规则屏幕向靠近电子终端底部滑动(下滑)、或沿非规则屏幕向电子终端左右侧滑动(左右滑)、或沿非规则屏幕滑动轨迹符合预设图形(例如圆形、三角形等)等,当使用者在非规则屏幕上的操作特征符合预设操作特征时,则电子终端判定接收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输入,并进行对应操作。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所阐述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通过输入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实现调整主图像显示比例的代码调用技术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该技术调用流程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比例的调整为例进行阐述)。
S301:SystemUI调用PackageManager函数实现应用程序窗口调整;
使用者通过输入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触发PackageManager函数中的setFullScreenState()方法,PackageManager函数使用setFullScreenState()方法设置并保存应用程序窗口信息(窗口信息包括有比例数据以及窗口大小等),使用getFullScreenState()方法获取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S302:调用ApplicationPackageManager函数从PackageManager函数中调用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ApplicationPackageManager函数使用setFullScreenState()方法设置并保存从PackageManager函数中调用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而后使用get FullScreenState()方法获取该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S303:通过Proxy(代理服务器)、IPackageManager以及Stub桩进行跨进程间调用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S304:调用PackageManagerService函数,保存并记录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PackageManagerService函数使用setFullScreenState()方法设置并保存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而后使用getFullScreenState()方法获取该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利用updateFocusedLayoutWindow()方法更新应用程序的窗口,其中updateFocusedLayoutWindow()方法用以在打开应用程序时将其中保存记录的窗口信息刷新应用于该应用程序。
S305:调用IWindowManager接口进行跨进程间调用,更新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
S306:调用WindowManagerService函数刷新应用程序的窗口;
WindowManagerService函数通过调用其所获取的应用程序的窗口信息,使用updateFocusedLayoutWindow()方法刷新应用程序的窗口(包括窗口显示比例以及窗口大小等)。
S307:调用DisPlayContent函数完成应用程序窗口调整工作;
updateFocusedLayoutWindow()调用DisPlayContent中的updateLayou t()完成应用程序窗口比例以及大小切换的一系列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SystemUI无法获取当前应用运行的窗口信息,需要使用PackageManagerService获取当前应用运行的窗口信息。上述技术调用流程主要包括:setFullScreenState()方法,用以设置比例(保存比例数据,更新应用窗口大小)以及getFullScreenState()方法,用以获取比例(获取比例数据);setFullScreenState()设置比例部分使用者通过触发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应用包名及要设置的状态两个参数通过AIDL进程间通讯传递给系统服务PMS,PackageMangerService通过参数将数据保存在系统中,然后调用IWindowManager接口更新窗口,使用update FocusedLayoutWindow()调用函数updateLayout()来切换比例操作;getFul lScreenState()获取比例部分使用者通过触发该方法从系统中读取用户设置的比例数据,PackageManager->ApplicationPackagerManager->Package MangerService都是函数的调用过程,PackageMangerService调用getFul lScreenState()函数来查询数据,然后逐层返回给用户,最后在updateLa yout方法中完成切换主图像显示比例的一系列工作,进而实现主图像显示比例的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应用该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用以提高电子终端显示屏幕的屏占比,并且在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非规则屏幕上除规则屏幕之外的显示区域显示电子终端的系统内容,利用非规则屏幕非常规的显示区域显示电子终端的系统内容,提高非规则屏幕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以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匹配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调整,通过对非规则屏幕上主图像的显示比例进行调整,在应用程序等电子终端上的显示内容适配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之前,使其能够在非规则屏幕上显示完整内容并且在非规则屏幕上以最大显示面积进行显示,避免部分显示内容被遮挡,从而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电子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终端1000包括处理器1001以及非规则屏幕1002,且在非规则屏幕1002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规则屏幕为满屏幕的一部分,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非规则屏幕1002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处理器1001与非规则屏幕1002耦接,处理器1001能够实现如下动作:接收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响应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1002切换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非规则屏幕1002切换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其中,非规则屏幕1002的图像显示比例的调整方法已在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1100存储有程序数据1101,程序数据1101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为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 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 ory)、磁碟或者光盘、服务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方法的电子终端包括有非规则屏幕,且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所述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所述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所述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包括:
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所述非规则屏幕从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
所述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包括:
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将所述非规则屏幕从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或将所述非规则屏幕从当前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切换到不同显示比例的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屏幕为所述满屏幕的一部分,所述电子终端在所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触发下,将所述电子终端当前显示的主图像从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切换为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时,所述规则屏幕之外的显示区域显示除所述主图像之外的系统内容,所述系统内容包括时间信息、剩余电量信息、网络状态信息、网络运营商信息、应用程序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子终端的系统待机界面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
所述主图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以及所述电子终端的系统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显示的当前应用程序界面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界面或所述电子终端的系统界面时,记录当前应用程序界面的显示状态;当所述电子终端的非规则屏幕再次切换到所述当前应用程序界面时,恢复至其所记录的显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至少一侧边缘部分内凹,或所述非规则屏幕显示区域的比例不同于常规显示比例,以形成包括缩小化且对应所述规则屏幕的规整显示区及与之相连的异型显示区,所述规整显示区为主显示区,用以显示所述主图像,所述异型显示区为辅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区的背景不同于所述辅显示区的背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区与所述辅显示区二者分界线的颜色不同于二者的背景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
若所述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已预先设置,则判断所述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是否大于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若所述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大于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按照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上显示所述主图像;若所述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不大于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则按照所述主图像预先设置的显示比例,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上显示所述主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是否已预先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主图像在显示之前其显示比例未预先设置,则按照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上显示所述主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用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逐一显示所述主图像,直至遍历到正确匹配所述主图像显示的其中一个显示比例,其中,所述预先存储的多种显示比例均不同于所述非规则屏幕的最大显示比例;
在所述规则屏幕中采用正确匹配的所述显示比例显示所述主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的步骤具体包括:接收到通过所述电子终端上的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输入的所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或接收到当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上的操作特征符合预设操作特征时所输入的所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通过所述电子终端上的虚拟按键输入的所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包括:
接收到触摸显示于所述非规则屏幕上的悬浮切换图标时所触发的所述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13.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非规则屏幕,且在所述非规则屏幕中至少定义满屏幕及规则屏幕的两种屏幕显示状态,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所述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定义为以包括所述规则屏幕的显示区域在内的所述非规则屏幕所有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非规则屏幕耦接,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如下动作:
接收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
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满屏幕显示状态,或响应所述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的屏幕比例调整指令而将所述非规则屏幕切换到所述规则屏幕显示状态。
14.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终端的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
CN201810188322.1A 2018-03-07 2018-03-07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Pending CN110244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322.1A CN110244891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322.1A CN110244891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4891A true CN110244891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8322.1A Pending CN110244891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48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9650A (zh) * 2020-09-17 2020-12-18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52284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659A (zh) * 2011-08-25 2013-03-06 幻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界面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3530117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山西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移动终端不同尺寸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1763A (zh) * 2014-12-17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屏幕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KR20160015823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화면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5847467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手机
CN107491243A (zh) * 2017-08-29 2017-12-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在圆形屏幕上显示方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77495A (zh) * 2017-09-05 2018-01-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659A (zh) * 2011-08-25 2013-03-06 幻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界面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3530117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山西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移动终端不同尺寸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015823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화면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4461763A (zh) * 2014-12-17 2015-03-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屏幕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847467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手机
CN107491243A (zh) * 2017-08-29 2017-12-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在圆形屏幕上显示方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77495A (zh) * 2017-09-05 2018-01-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9650A (zh) * 2020-09-17 2020-12-18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99650B (zh) * 2020-09-17 2023-11-03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52284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4983B (zh) 一键拨号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070152975A1 (en) Touch screen-type input device
EP0860972A2 (en) A telephone for displaying alternative functionality menu
US20200241732A1 (en) Icon mo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303517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larging an image and controlling the enlarged imag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4932815A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KR102411858B1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RU2007124188A (ru)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 интерфейсом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способы
CN106527676A (zh) 大型显示屏形式触摸手势界面
CN110248017A (zh)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
CN110244992A (zh)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
CN104182196A (zh) 分屏显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200218393A1 (en)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Touch Ope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244891A (zh) 电子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比例调整方法、装置
CN104035715A (zh) 基于触摸屏的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979093A (zh) 一种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4571926A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4731478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单手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569674A (zh)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操作控制方法
CN111813308B (zh) 界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01374A (zh) 通知消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0381192B (zh) 一种虚拟按键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20939B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696445A (zh) 流量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91243A (zh) 终端在圆形屏幕上显示方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