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415A - 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44415A CN110244415A CN201910523193.1A CN201910523193A CN110244415A CN 110244415 A CN110244415 A CN 110244415A CN 201910523193 A CN201910523193 A CN 201910523193A CN 110244415 A CN110244415 A CN 1102444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r
- current
- back facet
- value
- facet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05—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属于光器件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当仅开启第一LD时,第一驱动器可以直接将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第一LD发光。当两个LD同时开启时,第一驱动器可以将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由于两个LD同时开启时,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启一个LD时反馈的电流较大,因此,将PD反馈的电流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另一个LD干扰下由于PD反馈的电流增大而导致的LD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该LD输出的光功率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中可以包括激光器和驱动器。通常,激光器可以包括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和PD(photo detector,背光探测器)。其中,驱动器向激光器的LD提供工作电流,LD在工作电流的作用下输出光线。LD输出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会沿着出射方向射出,这部分光线称为前光,而极少部分的光线会沿着出射方向的反方向照射到PD上,这部分光线可以称为背光。PD可以将接收到背光转换为背光电流,并将该背光电流反馈给驱动器。由于前光和背光的比例是一定的,因此,背光电流的大小可以反映LD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基于此,驱动器可以通过监测背光电流的大小来监测LD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并在监测到背光电流的大小不符合参考值时,通过调节输出的工作电流的大小来保证LD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稳定。
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双速率共存式的OLT光模块中激光器的光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光组件包括两个激光器,分别为第一激光器101和第二激光器103。两个激光器被封装在一个壳体中,且两个激光器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呈90度。当两个激光器同时开启时,第二激光器103的前光透过滤光片102后与第一激光器101的前光耦合,之后进入光纤传输。
然而,由于滤光片102无法实现100%透射,所以,第二激光器103的前光中的少部分光线会被滤光片102反射后照射到壳体上,并经过壳体再次反射后照射到第一激光器101内的PD上。由于第一激光器101的PD反馈至驱动器的背光电流将直接影响第一激光器101的输出功率,因此可见,在第一激光器101和第二激光器103同时开启的情况下,第二激光器103将对第一激光器101的输出功率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可以用于解决光模块中两个激光器同时开启时,由于互相干扰所导致的激光器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LD、第二LD、第一背光探测器PD、第二PD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LD、所述第一PD均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所述第一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一驱动器反馈第一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一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一目标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二LD、所述第二PD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所述第二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二驱动器反馈第二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二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二目标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所述第二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一驱动器反馈第二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二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二目标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偏置引脚和第二偏置引脚;
所述第一偏置引脚用于向所述第一LD输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的偏置电流;
所述第二偏置引脚用于向所述第二LD输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的偏置电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监控光电探测器MPD引脚和第二MPD引脚,所述第一MPD引脚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反馈的第一背光电流,所述第二MPD引脚用于接收所述第二PD反馈的第二背光电流。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MCU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二LD、所述第二PD连接;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所述开启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驱动器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LD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所述关闭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驱动器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
所述第二驱动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二预设值和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仅开启第一LD时,第一驱动器可以直接将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第一LD发光。当两个LD同时开启时,第一驱动器可以将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由于两个LD同时开启时,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启一个LD时反馈的电流较大,因此,将PD反馈的电流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PD反馈的电流增大而导致的LD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背光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来驱动LD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另一个LD对该LD的光功率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该LD输出的光功率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速率共存式的OLT光模块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APC闭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中的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光模块的APC闭环机制进行简要的说明。
如图2所示,光模块中的一个LD201、一个PD202与一个驱动器203可以组成一个闭环系统。其中,LD201和驱动器20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器203可以向LD201输出偏置电流,LD201在偏置电流的驱动下发光。其中,LD201发出的光线中的大部分光线沿着出射方向射出,这部分光线可以称为前光。另外极少部分的光线会沿着出射方向的反方向照射到PD202上,这部分光线可以称为背光。
PD202可以接收LD201发出的背光,并根据接收到的背光向驱动器203反馈背光电流。由于前光和背光的比例是一定的,因此,驱动器203在接收到背光电流之后,根据背光电流的大小以及前光与背光之间的比例,即可以确定前光的光功率。基于此,驱动器203在接收到背光电流之后,可以将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说明当前LD201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是符合要求的。如果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小于参考电流值,则说明当前LD201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小于要求的光功率,此时,驱动器203可以根据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以及参考电流值之间的差值来对调整输出的偏置电流的大小,进而驱动LD201发光,以使LD201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保持稳定。
示例性地,当LD201由于温度升高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LD201的斜效率降低时,在驱动器203输出的偏置电流不变的情况下,LD201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将减小。根据前光和背光之间的比例,对应的背光也会减小。相应地,PD202根据接收到的背光反馈至驱动器203的背光电流也将减小。驱动器203在接收到该背光电流之后,通过比较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确定出背光电流减小,进而确定出LD201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减小。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器203根据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增大输出的偏置电流,LD201在增大后的偏置电流的驱动下发光,输出的前光和背光均增大,从而使得PD202反馈的背光电流也增大。驱动器203再次接收到PD202反馈的背光电流之后,可以继续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比较PD202反馈的背光电流与参考电流值,直到增大后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一致时,则停止增大偏置电流,从而使得前光的光功率稳定在目标设定值。
然而,对于双速率共存式的10G EPON OLT光模块,或者Combo PON OLT光模块,光模块内部有两个激光器,每个激光器中均包括一组LD和PD。在这种情况下,当只开启一个激光器时,开启的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当两个激光器同时开启时,如图1所示,第二激光器的LD的前光在入射到滤光片上时,大部分光线将会通过该滤光片,而极少部分光线则有可能被该滤光片反射后照射到壳体上,之后,再经壳体反射后入射到第一激光器的PD上。这样,第一激光器的PD不仅可以接收到第一激光器的LD的背光,还可能接收到第二激光器的LD的部分光线。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述对于APC闭环机制的介绍可知,虽然第一激光器的LD的前光的光功率未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第一激光器的PD接收到的背光中掺杂了第二激光器的LD的部分光线,因此,第一激光器的PD反馈的背光电流将增大。基于此,驱动器在接收到第一激光器的PD反馈的背光电流之后,根据该背光电流将会误判第一激光器的LD的前光的光功率增大了,从而会根据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将输出的偏置电流调小。这样,原本并未增大的前光的光功率将会减小。由此可见,由于第二激光器的LD发出的光线的干扰,导致了第一激光器的LD的前光的光功率下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第二激光器也会受到第一激光器的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光模块中的任一个LD,针对该LD,光模块中可以设置有一个用作比较的标准值,也即背光电流参考值,除此之外,该光模块中还设置有一个预设值。当该LD与另一个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将该LD对应的PD所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预设值作差,从而得到目标电流值,之后,将目标电流值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该LD发光。当只有该LD开启时,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该LD发光。由于两个LD同时开启时,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启一个LD时反馈的电流较大,因此,将PD反馈的电流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驱动LD发光,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PD反馈的电流增大而导致的LD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背光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来驱动LD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另一个LD对该LD的光功率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该LD输出的光功率的稳定。
基于上述介绍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光模块中的任一个LD,针对该LD,光模块中可以设置有两个不同的参考功率值。基于此,接下来首先结合附图3和4中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模块进行介绍。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该光模块300的各个部分的拆分图。如图3所示,该光模块300包括第一壳体01、第二壳体02、手柄03以及核心组件04。其中,核心组件包括光组件041和PCB042(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
需要说明的是,光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光组件。其中,图4中的上图示出了光组件的三维立体图,下图示出了光组件的剖面图。如图4的下图所示,该光组件中可以包括第一激光器401、第二激光器402和滤光片403。其中,第一激光器401包括第一LD和第一PD,第二激光器402包括第二LD和第二PD。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中,第一激光器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二激光器中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器。
另外,如图3所示,PCB042上可以包括MCU0421等组件。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中,第一驱动器0422和第二驱动器0423也可以不位于光组件内,而是位于该PCB042上。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中的光模块的即可以通过图5所示的结构来实现。如图5所示,该光模块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501、第一LD502、第一PD503、第二LD504、第二PD505、滤光片506、第二驱动器507和MCU508。
其中,第一LD502和第一PD503均为第一驱动器501连接,第二LD504和第二PD505均与第二驱动器507连接。
第二LD504输出的前光照射到滤光片506上。其中,滤光片506与第二LD504的前光的出射方向可以呈45度角。第二LD504输出的前光中的大部分光线经滤光片506后与第一LD502输出的前光的大部分光线耦合后进入到光纤传输。第二LD504输出的前光中的少部分光线可能会经过反射照射到第一PD503上。
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包括第一MPD(monitor photo detector,监控光电探测器)引脚1a和第一偏置引脚1b。其中,第一MPD引脚1a与第一PD503连接。通过该第一MPD引脚1a,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接收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第一偏置引脚1b与第一LD502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该第一偏置引脚1b,第一驱动器501可以输出第一LD502工作所需的第一偏置电流,进而驱动第一LD发光。
第二驱动器507可以包括第二MPD引脚7a和第二偏置引脚7b。其中,第二MPD引脚7a与第二PD505连接。通过该第二MPD引脚7a,第二驱动器507可以接收第二PD505反馈的背光电流。第二偏置引脚7b与第二LD504连接。通过该第二偏置引脚7b,第二驱动器507可以输出第二LD504工作所需的第二偏置电流,进而驱动第二LD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器501还可以包括与MCU508连接的第一控制引脚1c。通过该第一控制引脚1c,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接收MCU508输出的信息。第二驱动器507还可以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控制引脚7c。通过该第二控制引脚7c,第二驱动器507可以接收MCU508输出的信息。
MCU508可以向第一驱动器501输出用于控制第一LD502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以及向第二驱动器507输出用于控制第二LD504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MCU508中包括控制寄存器,该控制寄存器中可以存储有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当前的状态信息。MCU508可以从该控制寄存器中获取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当前的状态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状态信息向对应的驱动器输出信息。
1、该光模块处于调试状态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光模块处于调试状态下,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二驱动器507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MCU508芯片可以向第一驱动器50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01开启,进而驱动光模块中的第一LD502发光。与此同时,MCU508芯片不向第二驱动器507发送控制信号,以保持第二驱动器507处于关闭状态,进而保证第二LD504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第一驱动器501中可以存储有第一LD502的参考功率值。该参考功率值是指第一LD502的前光所要达到的功率值。当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输出大小为预设值的偏置电流至第一LD502。该预设值是根据先验经验设置的能够使第一LD502正常工作的电流的电流值。第一LD502在该偏置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此时,该光模块可以通过光功率检测装置检测第一LD502发出的前光的光功率,并判断检测到的前光的光功率是否为参考功率值,若不为参考功率值,则该光模块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前光的光功率与参考功率值之间的差值,调节向第一LD502输出的电流。第一LD502在调节后的电流的驱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该光模块继续通过光功率检测装置检测前光的光功率,直到前光的光功率达到参考功率值,且稳定在该参考功率值上时,记录第一驱动器501此时输出至第一LD502的偏置电流的电流值,以及第一PD503反馈至第一驱动器501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将记录的偏置电流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偏置电流值,将记录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作为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
在得到第一偏置电流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MCU508可以向第二驱动器507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驱动器507开启,进而驱动第二LD504发光。其中,在向第二驱动器507发送控制信号之后,MCU508可以从控制寄存器读取第二LD504和第一LD502的开关状态。此时,读取到的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为开启状态信息,读取到的第一LD502的状态信息也为开启状态信息。MCU508将第二LD504的开启状态信息和第一LD502的开启状态信息分别输出至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二驱动器507。
当接收到MCU508发送的状态信息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向第一LD502输出大小为第一偏置电流值的第一偏置电流,第二驱动器507可以向第二LD504输出第二偏置电流。其中,第二偏置电流的电流值等于第二LD504的LD输出的光功率达到参考功率值时的电流值,并且,第二偏置电流的电流值可以是预先存储在MCU508中的,也可以是存储在第二驱动器507中的。
第二LD504在第二偏置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其中,第二LD504发射的前光将会经过滤光片506,但是由于滤光片506无法100%透射,因此,前光中的部分光线会经过滤光片506反射到光模块的壳体或其他部件上,之后,再经壳体或其他部件漫反射后照射到第一PD503上。与此同时,第一LD502在第一偏置电流的作用下也将发射前光和背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PD503不仅会检测到第一LD502的背光,还会检测到第二LD504的部分光线。第一PD503将检测到的光线转换为背光电流,并反馈至第一驱动器501。由此可见,此时,该背光电流中不仅包括第一LD502的背光产生的电流,还包括由第二LD504的干扰光线所产生的电流。第一驱动器501在接收到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之后,可以将该背光电流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由于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不仅包含由第一LD502的背光转换得到的电流,还包括由第二LD504的部分光线转换得到的电流,因此,该背光电流将大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此时,第一驱动器501根据第一该背光电流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间的电流差值,减小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当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达到稳定时,该光模块可以通过光功率检测装置检测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确定此时检测到的前光的光功率与参考功率值之间的功率差。将该功率差作为前光功率差。由此可见,前光功率差实际上是在第二LD502的干扰下,第一LD501的前光的光功率降低的数值。根据该前光功率差以及第一LD502的前光和背光的比例,确定背光功率差,该背光功率差即为第二LD502的光线干扰所造成的背光增加的功率值。将该背光功率差转换为电流差,得到第一预设值。
在得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之后,将这两个值存储在第一驱动器501或者是MCU508中。
同理,对于第二驱动器507、第二LD504和第二PD505,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方法来获取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光模块处于调试状态下,MCU508芯片可以控制开启光模块中的第一LD502,并控制光模块中的第二LD504处于关闭状态。之后,MCU508可以从控制寄存器读取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开关状态。此时,读取到的第一LD502的状态信息为开启状态信息,读取到的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为关闭状态信息。MCU508可以将第一LD502的开启状态信息和第二LD504的关闭状态信息分别输出至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二驱动器50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器501中可以存储有第一LD502的参考功率值。其中,该参考功率值是指第一LD502的前光所要达到的功率值。在接收到第二LD504的关闭状态信息和第一LD502的开启状态信息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输出大小为预设值的偏置电流至第一LD502。该预设值是根据先验经验设置的能够使第一LD502正常工作的电流的电流值。第一LD502在该偏置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第一PD503在检测到背光之后产生背光电流,并将该背光电流反馈至第一驱动器501。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根据检测到的背光电流值,确定第一LD502的前光的功率值。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比较第一LD502的前光的功率值和参考功率值,若前光的功率值小于参考功率值,则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根据前光的功率值和参考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增大向第一LD502输出的电流。第一LD502在增大后的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第一PD503根据检测到的背光产生背光电流,并再次将产生的背光电流反馈至第一驱动器501,第一驱动器501继续参考前述的方法来根据背光电流得到当前的前光的功率值,并再次将当前的前光的功率值与参考功率值进行比较,直到前光的功率值等于参考功率值时,记录此时第一驱动器501输出至第一LD502的电流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偏置电流值,并记录此时第一驱动器501接收到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作为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
在获取到第一偏置电流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MCU508可以控制第二LD504开启。之后,MCU508可以从控制寄存器读取第二LD504和第一LD502的开关状态。此时,读取到的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为开启状态信息,读取到的第一LD502的状态信息也为开启状态信息。MCU508将第二LD504的开启状态信息和第一LD502的开启状态信息分别输出至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二驱动器507。同时,MCU508可以向第一驱动器501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器501与第一LD502、第一PD503之间的APC闭环为开环状态。其中,开环状态是指第一驱动器501在接收到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之后,不再根据该背光电流来调节输出的偏置电流。
当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一LD502之间处于开环状态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向第一LD502输出大小为第一偏置电流值的第一偏置电流,并向第二LD504输出第二偏置电流。其中,第二偏置电流的电流值等于第二LD504的LD输出的光功率达到预设功率值时的电流值,并且,第二偏置电流的电流值可以是预先存储在MCU508中的。
第二LD504在第二偏置电流的作用下发射前光和背光,其中,第二LD504发射的前光将会经过滤光片506,但是由于滤光片506无法100%透射,因此,前光中的部分光线会经过滤光片506反射到光模块的壳体或其他部件上,之后,再经壳体或其他部件漫反射后照射到第一PD503上。与此同时,第一LD502在第一偏置电流的作用下也将发射前光和背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PD503不仅会检测到第一LD502的背光,还会检测到第二LD504的部分光线。第一PD503将检测到的光线转换为背光电流,并反馈至第一驱动器501。由此可见,此时,该背光电流中不仅包括第一LD502的背光产生的电流,还包括由第二LD504的干扰光线所产生的电流。由于第一驱动器501与第一LD502之间当前处于开环状态,因此,在接收到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之后,第一驱动器501不会根据该背光电流来调节输出至第一LD502的偏置电流。此时,可以记录第一驱动器501接收到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作为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
在确定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该光模块可以确定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间的电流差值,并将确定的电流差值作为第一预设值。
同理,对于第二驱动器507、第二LD504和第二PD505,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方法来获取只开启第二LD504时的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以及两个LD同时开启时的第四背光电流参考值,并根据第四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确定第二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器501在获取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后可以将其发送至MCU508,MCU508可以将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驱动器501的标识对应存储。之后,当获取到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将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也发送至MCU508。MCU508在接收到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根据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确定第一预设值,并将该第一预设值与第一驱动器501的标识对应存储。同理,对于第二驱动器507,MCU508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将第二驱动器507的标识、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对应存储。
可选地,第一驱动器501也可以直接将获取到的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存储。这样,在获取到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读取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根据第三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确定第一预设值,之后,将第一预设值也进行存储。同理,第二驱动器507可以存储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
示例性地,表1示出了MCU中的驱动器标识、背光参考电流值以及预设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如表1所示,ID1用于唯一标识第一驱动器501,ID2用于唯一标识第二驱动器507。对于第一驱动器501,对应的背光电流参考值为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对应的预设值为第一预设值。对于第二驱动器507而言,对应的背光电流参考值为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对应的预设值为第二预设值。
表1 MCU中驱动器标识、背光参考电流值以及预设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驱动器标识 | 背光电流参考值 | 预设值 |
ID1 | 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 | 第一预设值 |
ID2 | 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 | 第二预设值 |
2、光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光模块接收到针对两个LD的开启指令时,光模块的MCU508芯片可以向第一驱动器501,第二驱动器507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同时开启。其中,该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控制对应的器件开启。示例性地,该第一控制信号可以为使能信号。
在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同时开启之后,控制寄存器中对应的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均被设置为开启状态信息。MCU508可以实时从控制寄存器中查找并检测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MCU508检测到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可以获取变化后的状态信息,并根据变化后的状态信息确定当前两个LD的状态。
当确定两个LD均处于开启状态时,若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存储在MCU508中,则MCU508可以从前述的映射关系表中获取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之后,MCU508可以根据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参考电流值对应的驱动器标识,将该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参考电流值发送至第一驱动器501。与此同时,MCU可以从前述映射关系表中获取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根据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对应的驱动器标识,将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发送至第二驱动器507。第一驱动器501在接收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之后,可以将当前接收到的第一PD503反馈的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第一预设值,从而得到第一目标电流值。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将第一目标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进而根据该第一目标电流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驱动第一LD502发光。第二驱动器507在接收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之后,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PD505反馈的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第二预设值,得到第二目标电流值,将该第二目标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二LD504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进而根据第二目标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驱动第二LD发光。
可选地,若背光电流参考值存储在对应的驱动器中,则MCU508可以将获取到的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开启状态信息分别输出至第一驱动器501和第二驱动器507。第一驱动器501在接收到两个LD的状态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状态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PD503反馈的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和第一预设值确定第一目标电流值。在确定第一目标电流值之后,第一驱动器501可以获取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并将第一目标电流值与该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同理,第二驱动器507可以获取第二预设值,根据第二PD505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值确定第二目标电流值,之后,获取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将第二目标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二LD504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
由于第一预设值实际上是在第二LD504的光线干扰下,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第一LD502时反馈的背光电流增加的差值,因此,在两个LD同时开启的状态下,将第一PD反馈的背光电流减去该差值,得到的电流值即为去除了第二LD504的干扰影响之后的电流值。这样,将该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来对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即可以解决第二LD504的光线对第一LD502的光功率的干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第一LD502输出功率的稳定。同理,将第二PD505反馈的背光电流减去第二预设值之后的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对第二LD504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也可以保证第二LD504的输出功率的稳定。
当光模块接收到对第一LD502的开启指令,对第二LD504的关闭指令时,光模块的MCU508可以向第一驱动器50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向第二驱动器507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第一LD502开启,第二LD504关闭。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对应的器件关闭。在第一LD502开启且第二LD504关闭之后,控制寄存器中第一LD502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开启状态信息,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设置为关闭状态信息。MCU508可以从控制寄存器查找并检测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时,根据发生变化后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一LD502和第二LD504当前的状态。
在确定出第一LD502处于开启状态,第二LD504处于关闭状态之后,若背光电流参考值存储在MCU508中,则MCU508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状态信息从映射关系表中获取对应的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并将该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输出至第一驱动器501。第一驱动器501在接收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PD503反馈的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
同理,当光模块接收到对第一LD502的关闭指令,对第二LD504的开启指令时,MCU508可以向第二驱动器507输出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第二驱动器507可以将第二PD505反馈的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对第二LD504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该过程的实现可以参考前述相关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仅开启第一LD502时,第一驱动器501可以直接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第一LD502发光。当两个LD同时开启时,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由于两个LD同时开启时,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启一个LD时反馈的电流较大,因此,将PD反馈的电流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PD反馈的电流增大而导致的LD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背光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来驱动LD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另一个LD对该LD的光功率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该LD输出的光功率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中,光模块中的第一LD可能是常开的,也即,第一LD不会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根据两个LD同时开启的情况,将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与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和作为配置在第二驱动器中。而对于第一LD,则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相关处理方式,为第一LD配置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而在不同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第一LD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
上述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光模块中包括两个驱动器,由两个驱动器分别驱动一组LD和PD的情况。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由一个驱动器来同时驱动两组LD和PD。
示例性地,第一LD602、第一PD603、第二LD604和第二PD605均与驱动器601连接。
第二LD604输出的前光照射到滤光片606上。其中,滤光片606与第二LD604的前光的出射方向可以呈45度角。第二LD604输出的前光中的大部分光线将穿过滤光片606后与第一LD602输出的前光的大部分光线耦合后进入到光纤传输。第二LD604输出的前光中的少部分光线可能会经过反射照射到第一PD603上。同理,第一LD602输出的前光照射到滤光片606之后,大部分光线穿过滤光片606,极小部分的光线也可能会反射到第二PD605上。
驱动器601可以包括第一MPD(monitor photo detector,监控光电探测器)引脚6a和第一偏置引脚6c。其中,第一MPD引脚6a与第一PD603连接。通过该第一MPD引脚6a,该驱动器601可以接收第一PD603反馈的背光电流。第一偏置引脚6c与第一LD602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该第一偏置引脚6c,第一驱动器601可以输出第一LD602工作所需的第一偏置电流,从而驱动第一LD602发光。另外,该驱动器601还包括第二MPD引脚6b和第二偏置引脚6d。其中,第二MPD引脚6b与第二PD605连接,通过该第二MPD引脚6b,可以接收第二PD605反馈的背光电流。第二偏置引脚6d与第二LD604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该第二偏置引脚6d,可以输出第二LD604工作所需的第二偏置电流,从而驱动第二LD604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该驱动器601还可以包括与MCU607连接的控制引脚6e。通过该控制引脚6e,该驱动器601可以接收MCU607输出的信息。
其中,MCU607可以输出用于控制第一LD602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以及输出用于控制第二LD604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MCU607中包括控制寄存器,该控制寄存器中可以存储有第一LD602和第二LD604当前的状态信息。MCU607可以从控制寄存器中获取第一LD602和第二LD604当前的状态信息,并根据获取的状态信息向驱动器601输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一个驱动器驱动两个LD的情况下,在调试状态下,驱动器601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第一驱动器501获取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一预设值的实现方式,以及参考第二驱动器507获取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第二预设值的实现方式,来获取上述几个值,之后,驱动器601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MCU中存储的映射表的实现方式,将LD的标识、背光电流参考值和预设值进行对应存储。
在工作状态下,MCU可以通过向驱动器601发送两个控制信号来控制与驱动器601连接的两个LD的开启,并参考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实现方式向驱动器601中发送两个LD的状态信息。当根据两个LD的状态信息确定两个LD均处于开启状态时,驱动器601可以从存储的映射关系表中获取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第一预设值之后,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一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将第二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第二预设值之后,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第二LD502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
当然,当仅有一个LD开启时,驱动器601可以直接获取开启的LD对应的背光电流参考值,并将开启的LD对应的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直接与获取的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实现对该开启的LD的前光的光功率的监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仅开启第一LD502时,第一驱动器501可以直接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第一LD502发光。当两个LD同时开启时,第一驱动器501可以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由于两个LD同时开启时,PD反馈的背光电流相较于仅开启一个LD时反馈的电流较大,因此,将PD反馈的电流减去一个预设值之后再与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PD反馈的电流增大而导致的LD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PD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背光参考电流值进行比较来驱动LD发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另一个LD对该LD的光功率的干扰,从而保证了该LD输出的光功率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减去第一预设值之后,将得到的第一目标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来对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进行监控,进而驱动第一LD602发光。这样,由于第一目标电流值是去除了第二LD604的光线干扰之后的电流值,因此,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该第一目标电流值将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相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驱动器601将不会调节第一LD602输出的前光的光功率,从而使得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保持稳定,由于第一LD602的光功率未发生变化,因此,后续的第一PD503继续反馈的背光电流也不会发生变化。也即,第一PD503反馈的背光电流将维持在第一电流值。
而在仅开启第一LD602时,第一PD6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将等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并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达到稳定时,第一PD6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将维持在第二电流值。由此可见,在仅开第一LD和两个LD同时开启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当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稳定在目标设定值时,第一PD603反馈的电流值将不同。示例性地,如图6中所示,在第一LD602和第二LD604同时开启的情况中以及仅第一LD602开启情况中,当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达到稳定时,连接线L1中的电流的电流值是不同的。换句话说,第一LD602和第二LD604同时开启的情况下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达到稳定时第一PD6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仅第一LD602开启的情况下第一LD602的前光的光功率达到稳定时第一PD603反馈的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不相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LD、第二LD、第一背光探测器PD、第二PD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LD、所述第一PD均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所述第一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一驱动器反馈第一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一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一目标电流值与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二LD、所述第二PD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所述第二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二驱动器反馈第二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二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二目标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所述第二PD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向所述第一驱动器反馈第二背光电流;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第二预设值作差,得到第二目标电流值,将所述第二目标电流值与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背光电流的电流值与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进行比较,进而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偏置引脚和第二偏置引脚;
所述第一偏置引脚用于向所述第一LD输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LD发光的偏置电流;
所述第二偏置引脚用于向所述第二LD输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LD发光的偏置电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监控光电探测器MPD引脚和第二MPD引脚,所述第一MPD引脚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反馈的第一背光电流,所述第二MPD引脚用于接收所述第二PD反馈的第二背光电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单元MCU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MCU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分别与所述第二LD、所述第二PD连接;
当所述第一LD和所述第二LD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所述开启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驱动器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LD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所述关闭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驱动器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第一LD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LD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MCU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驱动器输出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一背光电流参考值;
所述第二驱动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开启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二预设值和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关闭状态信息时,获取存储的第二背光电流参考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23193.1A CN110244415B (zh) | 2019-06-17 | 2019-06-17 | 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23193.1A CN110244415B (zh) | 2019-06-17 | 2019-06-17 | 光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4415A true CN110244415A (zh) | 2019-09-17 |
CN110244415B CN110244415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6788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23193.1A Active CN110244415B (zh) | 2019-06-17 | 2019-06-17 | 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44415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3497A (zh) * | 2012-11-30 | 2013-03-20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器背光电流反馈控制方法 |
CN104252831A (zh) * | 2014-09-28 | 2014-12-31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
CN104753599A (zh) * | 2013-12-30 | 2015-07-01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CN106297674A (zh) * | 2015-05-18 | 2017-01-0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CN107910742A (zh) * | 2017-11-22 | 2018-04-13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光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6-17 CN CN201910523193.1A patent/CN1102444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3497A (zh) * | 2012-11-30 | 2013-03-20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器背光电流反馈控制方法 |
CN104753599A (zh) * | 2013-12-30 | 2015-07-01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 |
CN104252831A (zh) * | 2014-09-28 | 2014-12-31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
CN106297674A (zh) * | 2015-05-18 | 2017-01-0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CN107910742A (zh) * | 2017-11-22 | 2018-04-13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光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4415B (zh)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6368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ackaging a monitor photodiode with a laser in an optical subassembly | |
US7418208B2 (en) | Optoelectronic transceiver for a bidirectional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 |
HK1015657A1 (en) | Hybrid probe for tissue type recognition | |
US6897424B2 (en) | Controlling a laser to stop output in accordance with detection of output lights corresponding to channels | |
US20070127927A1 (en) | Commun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free-space optic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10233673A (zh) | 光模块 | |
CN1874204B (zh) | 光模块非正常连续发光故障检测方法及电路 | |
CN110244415A (zh) | 光模块 | |
US5539560A (en) | Optical router with optical control | |
CN107664794A (zh) | 光耦合结构及光通讯装置 | |
JP2716027B2 (ja) | レーザ光出力装置 | |
US20040105681A1 (en) |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optical transmitter | |
CN216670775U (zh) | 一种基于反射式感光自动识别滤波片的装置 | |
CN114067127A (zh) | 一种基于反射式感光自动识别滤波片的装置及方法 | |
US7336903B2 (en) | Opti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
US11662533B2 (en) | Optical cable with a cladding light sensor and associated adjustment, test and monitoring apparatuses | |
US6456634B1 (en) |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 interruption in a light waveguide link | |
US7400664B1 (en) | Laser array device and laser array control method | |
JP7194883B2 (ja) | 故障検出装置、レーザ加工システムおよび故障検出方法 | |
US9222830B2 (en) | Optical control sensor system with driver that switches frequencies of a set of different orthogonal signals and modulates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
CN217587688U (zh) | 一种用于光模块的光器件及系统 | |
JP3980176B2 (ja) | ディスク検知装置 | |
KR100262860B1 (ko) | 브이씨알용 자기 테이프 광전 검출장치 | |
CN117825297A (zh) | 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8550042A (zh) | 一种100G CWDM4 Bidi光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