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166A -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44166A CN110244166A CN201910585750.2A CN201910585750A CN110244166A CN 110244166 A CN110244166 A CN 110244166A CN 201910585750 A CN201910585750 A CN 201910585750A CN 110244166 A CN110244166 A CN 110244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hool
- school line
- frequency
- cable
- analog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电缆校线方法,所述电缆校线仪包括校线发射器,包括频率发生单元,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单元;校线接收器,包括频率感应接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源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连接;进行校线时,待校检电缆线芯的一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连接,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连接。本发明的电缆校线仪可以同时检校多根线缆,减少施工人员,提高检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校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电缆校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企业设备的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电缆恢复性抢修等时有发生,传统校线工艺需要投入的时间长,投入人员多,且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大,无法保证最快的时间内使设备恢复到生产状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电缆校线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行电缆校线仪投入时间长、投入人员多、且存在不确定因素,无法保证最快的时间内使设备恢复到生产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校线仪,所述电缆校线仪包括:
校线发射器,包括频率发生单元,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单元;
校线接收器,包括频率感应接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源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连接;
进行校线时,待校检电缆线芯的一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连接,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连接,所述频率发生单元向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发送频率信号,经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传输给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对接收到的所述频率信号进行处理判定,并将判定结果显示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和所述校线接收器中设置有能够相互通信的无线对讲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微控制器,第一模拟开关、以及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模拟开关中各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的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频率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一寻线发射单元包括第三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校线发射器的寻线输出插孔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AT89S52,所述第一模拟开关包括CD405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模拟开关、以及第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模拟开关中各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校线接收器的第二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二寻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二寻线发射单元包括第四光电耦合器,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校线接收器的寻线输出插孔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包括AT89S52,所述第二模拟开关包括CD405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校线仪还包括手持寻线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任意一项的电缆校线仪进行电缆校线的方法,所述电缆校线方法包括:
操作人员将若干待校检电缆线芯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校线发射器和所述校线接收器的接插件上;
通过所述校线发射器向所述校线发射器的各端口逐一发送频率信号;
所述校线接收器接收到所述频率信号时,进行定时,并检测所述频率信号的脉宽,以确定所述待检测电缆芯线连接到所述校线发射器的端口号。
本发明的电缆校线仪为多功能全自动电缆校线,能够实现替代人工使用万用表检校电缆的目的,可同时检校多根线缆,减少施工人员,提高检校效率使得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电缆校线仪的结构框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电缆校线仪的校线发射器和校线接收器的控制电路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电缆校线仪的校线工作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的电缆校线仪1,主要包括配套使用的用于电缆校线的校线发射器11和校线接收器12,以及用于电缆寻线的手持寻线器13组成;在所述电缆校线仪1中,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主要用于向待校检电缆芯线发送频率信号,经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传输给所述校线接收器12,所述校线接收器12根据接收到的频率信号来判定所述待校检电缆芯线的判定,并将判定结果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出来,用于现场人员获知所述待校检电缆芯线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11包括校线发射器11,包括频率发生单元,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单元;所述校线接收器12包括频率感应接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源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连接;进行校线时,待校检电缆线芯的一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11连接,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连接,所述频率发生单元向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发送频率信号,经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传输给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对接收到的所述频率信号进行判定,并将判定结果显示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用于现场人员获知所述待校检电缆芯线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11和所述校线接收器12采用相同的控制电路板设计,图2是所述校线发射器11和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控制电路图。
如图2所示,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控制电路中包含一微控制器U1,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引脚通过寻/校切换开关接地,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6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8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3引脚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5引脚(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4引脚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2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6内置发光二级光的负极,也即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1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9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9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2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10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10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3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11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11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1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4-26引脚分别与所述模拟开关U3的第6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4的第6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5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32-39引脚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6-9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7引脚接第一电源单元,所述模拟开关U3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壳体上外置的第一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4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5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3的第3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4的第3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5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6内置发光二级光的正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6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6的第5端同时还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单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控制器U1和所述光电耦合器U6以及所述3个模拟开关U3-U5共同构成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频率发生单元。
如图2所示,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两个反相器,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7引脚与第一反相器的第1引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第2引脚(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引脚(CS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8引脚与第二反相器的第3引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第4引脚(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U1的第2引脚(CS2引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校线发射器11中,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例如可以包括锂电池及其电源控制电路,在校线发射器11上设置有电源按钮,充电插口,可通过充电插口给锂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上还设置有公共端插口(即COM端),当校线发射器11具有寻线功能时,在校线发射器11上还设置有寻线输出插孔。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在所述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中,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单元,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7内置发光二级光的正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2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7内置发光二级光的负极)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5引脚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5引脚同时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寻线输出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器U1构成第一寻线发射器,所述第一寻线发射器与手持寻线器13配合完成寻线。
进行寻线时,先将校线发射器11的控制电路工作模式调到寻线模式下(默认工作模式),把第一寻线发射器的红表笔一端插接在校线接收器12外置的寻线输出插孔中,所述寻线输出插孔与所述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的寻线输出端连接,红表笔的另一端与目标线缆的一端连接,黑表笔的一端插接在校线发射器11的公共端(即COM端),黑表笔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寻线发射器通过寻线输出端向目标电缆发送不同脉宽的方波信号,输出到目标电缆上,以在电缆线的周围形成用于手持寻线器13的感应线圈感应的电磁波;用手持寻线器13的探头在电缆堆中移动,当手持寻线器13靠近靠近目标线缆的另一端时,手持寻线器13的感应线圈感应到电缆线周围的电磁波后,转换电信号,经过整形放大译码,显示在液晶屏上,并发出蜂鸣声;用手持寻线器13逐根排除,即可达到寻线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给例如可以分别给所述电阻R2未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5引脚连接的一端,所述电阻R3未与光电耦合器U7的第5引脚连接的一端、所述电阻R4未与光电耦合器U7的第1引脚连接的一端、以及显示单元U2的第17引脚提供+5V的直流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6和光电耦合器U7均具有发光侧元件和受光侧元件,发光侧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受光侧元件例如可以是光电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中,所述微控制器U1记为第一微控制器,所述显示单元U2记为第一显示单元,所述模拟开关U3-U5记为第一模拟开关,所述光电耦合器U6记为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U7记为第三光电耦合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中的所述显示单元U2主要用于显示仪表的基本信息,并不是必须的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校线发射器11中也可以不设置显示单元U2。
需要说明的是,在校线发射器11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例如是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AT89S52,在所述微控制AT89S52编程存储有电缆校线仪1的用于实现电缆校线仪1的寻线、校线功能控制程序,所述微控制器AT89S52用于控制每个CD4051中各输入/输出端(X0-X7引脚);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例如可采用具有低压、微功耗特性的液晶显示器件(LCD),型号例如是AMPIRE128x64;所述第一模拟开关例如可以是3个单端8通道多路开关CD4051,3个CD4051共同构成24路选择电路111,所述CD4051的第6引脚为禁止输入端,所述CD4051的第9、10、11为通道选择输入端,所述X0-X7引脚为8个输入/输出端(In/Out),微控制器AT89S52分别通过3个CD4051的第6、9、10、11引脚来控制3个CD4051中各通道的导通状态,实现24路频率信号的输出。因此,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也可以选择其它能实现本发明功能的单片机,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模拟开关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模拟开关,不以本实施例列举为限。
类似地,如图2所示,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控制电路中包含一微控制器U1,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引脚通过寻/校切换开关接地,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6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8引脚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3引脚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5引脚(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4引脚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2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6内置发光二级光的负极,也即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1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9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9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2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10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10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3引脚分别与模拟开关U3的第11引脚、模拟开关U4的第11引脚、模拟开关U5的第1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24-26引脚分别与所述模拟开关U3的第6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4的第6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5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32-39引脚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6-9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7引脚接第二电源单元,所述模拟开关U3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壳体上外置的第二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4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5的X0-X7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接插件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模拟开关U3的第3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4的第3引脚、所述模拟开关U5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6内置发光二级光的正极,也即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6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6的第5端同时还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单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控制器U1和所述光电耦合器U6以及所述3个模拟开关U3-U5共同构成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频率感应接收单元。
类似地,如图2所示,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两个反相器,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7引脚与第一反相器的第1引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第2引脚(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U2的第1引脚(CS1引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8引脚与第二反相器的第3引脚(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第4引脚(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U1的第2引脚(CS2引脚)连接。
类似地,在校线接收器12中,所述第二电源单元例如可以包括锂电池及其电源控制电路,在校线发射器11上设置有电源按钮,充电插口,可通过充电插口给锂电池进行充电。在所述校线发射器11的上还设置有公共端插口(COM端),当校线发射器11具有寻线功能时,在校线发射器11上还设置有寻线输出插孔。
需要说明的是,与校线发射器11不同的是,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外壳中还设置有寻/校线按钮,所述寻/校线按钮与连接在微控制器U1第1引脚上的寻/校切换开关连通,当按下寻/校线按钮时,将校线接收器12切换到校线模式,当寻/校线按钮弹起时(默认状态),校线接收器12工作在寻线模式。
类似地,如图2所示,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第二寻线信号发射单元,在所述第二寻线信号发射单元中,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7内置发光二级光的正极,也即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2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7内置发光二级光的负极,也即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15引脚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7的第5引脚(输出端)同时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寻线输出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寻线信号发射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器U1构成第二寻线发射器,所述第二寻线发射器与手持寻线器13配合完成寻线。
进行寻线时,先将校线接收器12的控制电路工作模式调到寻线模式下(默认工作模式),把第二寻线发射器的红表笔一端插接在校线接收器12外置的寻线输出插孔中,所述寻线输出插孔与所述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的寻线输出端连接,红表笔的另一端与目标线缆的一端连接,黑表笔的一端插接在校线接收器12的公共端插口(即COM端),黑表笔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寻线发射器通过寻线输出端向目标电缆发送不同脉宽的方波信号,输出到目标电缆上,以在电缆线的周围形成用于手持寻线器13的感应线圈感应的电磁波;用手持寻线器13的探头在电缆堆中移动,当手持寻线器13靠近靠近目标线缆的另一端时,手持寻线器13的感应线圈感应到电缆线周围的电磁波后,转换电信号,经过整形放大译码,显示在手持寻线器13自带的液晶屏上,并发出蜂鸣声;用手持寻线器13逐根排除,即可达到寻线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给例如可以分别给所述电阻R2未与光电耦合器U6的第5引脚连接的一端,所述电阻R3未与光电耦合器U7的第5引脚连接的一端、所述电阻R4未与光电耦合器U7的第1引脚连接的一端、以及显示单元U2的第17引脚提供+5V的直流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6和光电耦合器U7均具有发光侧元件和受光侧元件,发光侧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受光侧元件例如可以是光电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校线接收器12中,所述微控制器U1记为第二微控制器,所述显示单元U2记为第二显示单元,所述模拟开关U3-U5记为第二模拟开关,所述光电耦合器U6记为第二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U7记为第四光电耦合器。
类似地,在校线接收器12中,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例如是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AT89S52,在所述微控制AT89S52编程存储有电缆校线仪1的用于实现电缆校线仪1的寻线、校线功能控制程序,所述微控制器AT89S52用于控制每个CD4051中各输入/输出端(X0-X7引脚);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例如可采用具有低压、微功耗特性的液晶显示器件(LCD),型号例如是AMPIRE128x64;所述第二模拟开关例如可以是3个单端8通道多路开关CD4051,3个CD4051共同构成24路选择电路121,所述CD4051的第6引脚为禁止输入端,所述CD4051的第9、10、11为通道选择输入端,所述X0-X7引脚为8个输入/输出端(In/Out),微控制器AT89S52分别通过3个CD4051的第6、9、10、11引脚来控制3个CD4051中各通道的导通状态,实现24路频率信号的输入。因此,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也可以选择其它能实现本发明功能的单片机,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模拟开关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模拟开关,不以本实施例列举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缆校线仪1中即可以在校线接收器12和校线发射器11中同时具有寻线功能,也可以两者中的一个具有寻线功能,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利用本实施例的电缆校线仪1进行校线时,寻/校线按钮将校线接收器12调到校线档,抢修人员将线缆中各芯线两端分别插入校线发射器11的第一接插件和校线接收器12的第二接插件,校线发射器11和校线接收器12的COM端(黑表笔)接地,点击启动按钮,校线发射器11通过频率发生单元向24个端口注意循环发送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频率信号),经线缆传送到接收端,如果校线发送器端口连接的电缆芯线,也与校线接收器12的端口连接,就会在电缆芯线中形成电流,校线接收机将该电流转换成电压脉冲信号,并检测脉冲宽度,确定电缆芯线连接的校线发送器的端口号。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缆校线仪1的校线工作过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校线仪1的电路数据流如下:
1、校线发射器11从输入/输出端口逐一循环输出1-24端口对应的频率信号;
2、如果校线接收器12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该信号,则进行定时,测出该频率的脉宽后指向下一端口,而校线发射器11回到1端口重新从in/out输出到第1步;如果校线接收器12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任何信号,则该端口没有接线或芯线开路,并指向下一端口;
3、校线接收器12检测完第24路端口之后,比较24个端口定时非0又相等时,则证明相等的芯线短路,在校线接收器12上显示为99,显示为1-24时,则为正常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校线发射器11的频率信号输出端口的个数和校线接收器12的频率信号接收端口的个数的可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少于24个,也可以多于24个,不以本实施例的列举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全自动电缆校线仪1可以对4根短路电缆同时进行校线,达到快速校准多根线缆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全自动电缆校线仪1校线工艺,实现替代人工使用万用表检校电缆的目的,可同时检校多根线缆,减少施工人员,提高检校效率使得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在本文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部件和/或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项或多项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设备、系统、组件、方法、部件、材料、零件等等来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具体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变模糊。
在整篇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实施例(anembodiment)”或“具体实施例(a specific embodiment)”意指与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在所有实施例中。因而,在整篇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in one embodiment)”、“在实施例中(inan embodiment)”或“在具体实施例中(in a specific embodiment)”的各个表象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的任何具体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应当理解本文所述和所示的发明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和修改可能是根据本文教导的,并将被视作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一部分。
还应当理解还可以以更分离或更整合的方式实施附图所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操作而被移除或因为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是有用的而被提供。
另外,除非另外明确指明,附图中的任何标志箭头应当仅被视为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制。此外,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术语“或”一般意在表示“和/或”。在术语因提供分离或组合能力是不清楚的而被预见的情况下,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将视为已被指明。
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包括复数参考物。同样,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在…中(in)”的意思包括“在…中(in)”和“在…上(on)”。
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包括在说明书摘要中所述的内容)并非意在详尽列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到本文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在本文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发明的实例,但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各种等效修改是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如所指出的,可以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来对本发明进行这些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将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文已经在总体上将系统和方法描述为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细节。此外,已经给出了各种具体细节以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或者利用其它装置、系统、配件、方法、组件、材料、部分等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并未特别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和/或操作以避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方面造成混淆。
因而,尽管本发明在本文已参照其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修改自由、各种改变和替换意在上述公开内,并且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未背离所提出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没有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将采用本发明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环境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和精神。本发明并非意在限制到在下面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或作为设想用以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及等同物。因而,本发明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线发射器,包括频率发生单元,以及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单元;
校线接收器,包括频率感应接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源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连接;
进行校线时,将待校检电缆线芯的一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连接,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连接,所述频率发生单元向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发送频率信号,经所述待校检电缆线芯传输给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器单元对接收到的所述频率信号进行处理判定,并将判定结果显示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线发射器和所述校线接收器中设置有能够相互通信的无线对讲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微控制器,第一模拟开关、以及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模拟开关中各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校线发射器的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一寻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一寻线发射单元包括第三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校线发射器的寻线输出插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包括8位微控制器,所述第一模拟开关包括单刀八掷模拟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模拟开关、以及第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模拟开关中各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校线接收器的第二接插件连接,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感应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二寻线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二寻线发射单元包括第四光电耦合器,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校线接收器的寻线输出插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包括8位微控制器,所述第二模拟开关包括单刀八掷模拟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电缆校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校线仪还包括手持寻线器。
10.一种电缆校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校线仪,所述电缆校线仪包括校线发射器和校线接收器;
操作人员将若干待校检电缆线芯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校线发射器和所述校线接收器的接插件上;
通过所述校线发射器向所述校线发射器的各端口逐一发送频率信号;
所述校线接收器接收到所述频率信号时,进行定时,并检测所述频率信号的脉宽,以确定所述待检测电缆芯线连接到所述校线发射器的端口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5750.2A CN110244166A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5750.2A CN110244166A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4166A true CN110244166A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9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85750.2A Pending CN110244166A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4416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4026A (zh) * | 2019-10-31 | 2020-02-07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信号源激励的铁路信号在用电缆芯线用途识别系统 |
CN111413648A (zh) * | 2020-04-10 | 2020-07-14 | 许昌学院 | 一种二次接线对线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74153A1 (en) * | 2003-03-06 | 2004-09-09 | Benson Emory W.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cable identification |
CN103869204A (zh) * | 2013-07-05 | 2014-06-18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电缆芯线对线器 |
CN104007350A (zh) * | 2014-06-16 | 2014-08-27 | 欧阳庆丰 | 一种多功能寻线装置 |
CN104155570A (zh) * | 2014-07-09 | 2014-11-19 | 国家电网公司 | 校线装置 |
CN204731364U (zh) * | 2015-06-24 | 2015-10-28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多芯电缆配线测试仪 |
US20180269908A1 (en) * | 2017-03-16 | 2018-09-20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o-configure a transmitter for a sensor |
CN208156118U (zh) * | 2018-03-28 | 2018-11-27 | 黄峰 | 一种二次线线芯核对装置 |
-
2019
- 2019-07-01 CN CN201910585750.2A patent/CN1102441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74153A1 (en) * | 2003-03-06 | 2004-09-09 | Benson Emory W.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cable identification |
CN103869204A (zh) * | 2013-07-05 | 2014-06-18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电缆芯线对线器 |
CN104007350A (zh) * | 2014-06-16 | 2014-08-27 | 欧阳庆丰 | 一种多功能寻线装置 |
CN104155570A (zh) * | 2014-07-09 | 2014-11-19 | 国家电网公司 | 校线装置 |
CN204731364U (zh) * | 2015-06-24 | 2015-10-28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多芯电缆配线测试仪 |
US20180269908A1 (en) * | 2017-03-16 | 2018-09-20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o-configure a transmitter for a sensor |
CN208156118U (zh) * | 2018-03-28 | 2018-11-27 | 黄峰 | 一种二次线线芯核对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4026A (zh) * | 2019-10-31 | 2020-02-07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信号源激励的铁路信号在用电缆芯线用途识别系统 |
CN111413648A (zh) * | 2020-04-10 | 2020-07-14 | 许昌学院 | 一种二次接线对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44166A (zh) | 一种电缆校线仪及线缆校线方法 | |
CN106526397B (zh) |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自动智能查线方法 | |
CN206595522U (zh) | 无线充电线缆结构 | |
CN204407628U (zh) | 一种新型数据连接线 | |
CN104849611A (zh) | 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系统 | |
CN207937500U (zh) | 一种触屏式万用表 | |
CN206863097U (zh) | 示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系统 | |
CN203607564U (zh) | 具指示功能的缆线结构 | |
CN104967478A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光功率测试用多路分光转接器 | |
CN210514572U (zh) | 一种兼具快充测试电压转换和电子负载的测试仪器 | |
CN208352642U (zh) | 一种数据线 | |
CN207457318U (zh) | 一种模块化电能表 | |
CN206470387U (zh) | 电能表通信接口带载能力检测装置 | |
CN204903694U (zh) | 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系统 | |
CN205720511U (zh) | 一种便携式多芯接插件校线仪 | |
CN212483645U (zh) | 测试信号发生器 | |
CN212031704U (zh) | 一种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 |
CN204758190U (zh) | 一种接触网承力索张力测试仪 | |
CN206542215U (zh) |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 |
CN216526243U (zh) | 一种电缆对线仪 | |
CN207051180U (zh) | 一种充电式半导体少子寿命测试仪 | |
CN209118262U (zh) | 计算机网络测试用的信号指示电路 | |
CN216122830U (zh) | 一种耳挂式游戏耳机控制电路 | |
CN205665342U (zh) | 一种双绞线网络测试仪 | |
CN110379266A (zh) | 一种教学用数值比较器实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