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3873B -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3873B
CN110233873B CN201910371195.3A CN201910371195A CN110233873B CN 110233873 B CN110233873 B CN 110233873B CN 201910371195 A CN201910371195 A CN 201910371195A CN 110233873 B CN110233873 B CN 110233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node device
preset time
time period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1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3873A (zh
Inventor
陈璐伟
郭鸿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9103711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3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1827 priority patent/WO202022424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3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3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 H04L67/1057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involving pre-assessment of levels of reputation of pe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一个节点设备发出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获取区块链系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基于预设分配规则、目标节点设备的贡献值、总贡献值及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确定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的互联网平台集成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实现流量互利,由于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性,避免了大平台侵占小平台利益。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其中一些行业的互联网平台流量单一,但是类似的互联网平台数量众多,导致了这类互联网平台流量量级不够大、相互之间流量不能互利,且传统的互联网平台是中心化的,大平台会侵占小平台的利益。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互联网平台集成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实现流量互利,由于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性,避免了大平台侵占小平台利益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合约运行装置,适用于一区块链系统,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合约运行程序,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S11、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的一个节点设备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
S12、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
S13、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S14、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设备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出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021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该区块链系统中节点设备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可选的,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适用于一区块链系统,该方法包括:
所述区块链系统的合约运行装置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的一个节点设备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
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每隔预设时间对各节点设备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进一步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合约运行程序,所述合约运行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的步骤。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计算出区块链系统中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计算出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进而根据计算出的贡献值、总贡献值及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由于对节点设备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不仅考虑了节点设备的用户量,还考虑了节点设备的流量,因此,能够更合理的对区块链系统中做贡献的节点设备进行贡献能力衡量,进而提高了虚拟凭证值分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现虚拟凭证值分配的区块链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合约运行装置2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合约运行程序20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考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现虚拟凭证值分配的区块链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区块链系统1包括多个节点设备3,及与节点设备3通信的合约运行装置2。节点设备3可以是云服务智能设备,例如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便携计算机以及其他具有运算功能的电子设备。合约运行装置2可以是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便携计算机以及其他具有运算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用于运行智能合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合约运行装置2用于:
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
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
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1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上述节点设备3可以是组成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例如,中小银行平台服务器、中小企业平台服务器等,用户可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注册或登录用户账户,例如,用户在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注册,用户不仅可以访问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还可访问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1中的其他互联网平台B、C的服务器,以实现不同互联网平台服务器间的流量互利。
每个节点设备3可保存自己的那份“账本”,即自己在该区块链系统1中的虚拟凭证值权益证明。
区块链系统1会定时启动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即每隔一个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会分配虚拟凭证值。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一个月等。可选的,也可实时侦测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并响应所述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
所述贡献值跟节点设备3的用户量及流量相关,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量及流量入链保存在自己的那份“区块链账本账户”中。
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是根据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转换为虚拟凭证值确定的,计算规则为统计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的所有流量转换的虚拟凭证值的总和。
基于上述贡献值、总贡献值、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及预设分配规则,即可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该合约运行装置2还用于:
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该合约运行装置2还用于:
每隔预设时间对各节点设备3进行评级,根据节点设备3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的计算公式为E0i=γi×Ei。式中,γi为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Ei为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例如,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前一个月或前一个季度)各互联网平台的预设指标(比如,活跃用户量)对各互联网平台进行排序:
活跃用户量超过第一阈值时,为一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10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100%;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时,为二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5%,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5%;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二阈值、大于第三阈值时,为三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0%;
以此类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指标还可以是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例如,算力分数、带宽分数及存储分数等,综合计算各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根据性能得分调整并更新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互联网平台为最近新增的平台时,没有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取一个默认值γ0作为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例如,用户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071
式中,m、n为正整数,m小于n。
流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072
式中,p、q为正整数,p小于q。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每个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073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区块链系统1中节点设备3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可选的,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图1中的合约运行装置2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合约运行装置2包括存储器21及处理器22,该存储器21中存储有合约运行程序20,所述合约运行程序20可被所述处理器22执行。
存储器21包括内存及至少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内存为该合约运行装置2的运行提供缓存;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合约运行装置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合约运行装置2的硬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合约运行装置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合约运行装置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1的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合约运行装置2的应用程序和各类数据,例如存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合约运行程序20的代码等。此外,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合约运行程序20等。
可选的,该合约运行装置2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合约运行装置2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图2仅示出了具有组件21-22以及合约运行程序20的合约运行装置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合约运行装置2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约运行程序20被所述处理器22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S11、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
上述节点设备3可以是组成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例如,中小银行平台服务器、中小企业平台服务器等,用户可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注册或登录用户账户,例如,用户在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注册,用户不仅可以访问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还可访问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1中的其他互联网平台B、C的服务器,以实现不同互联网平台服务器间的流量互利。
每个节点设备3可保存自己的那份“账本”,即自己在该区块链系统1中的虚拟凭证值权益证明。
区块链系统1会定时启动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即每隔一个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会分配虚拟凭证值。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一个月等。可选的,也可实时侦测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并响应所述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
S12、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
所述贡献值跟节点设备3的用户量及流量相关,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量及流量入链保存在自己的那份“区块链账本账户”中。
S13、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1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是根据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转换为虚拟凭证值确定的,计算规则为统计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的所有流量转换的虚拟凭证值的总和。
S14、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与S13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分先后顺序执行。
可选的,所述合约运行程序20被所述处理器22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合约运行程序20被所述处理器22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对各节点设备3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的计算公式为E0i=γi×Ei。式中,γi为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Ei为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例如,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前一个月或前一个季度)各互联网平台的预设指标(比如,活跃用户量)对各互联网平台进行排序:
活跃用户量超过第一阈值时,为一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10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100%;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时,为二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5%,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5%;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二阈值、大于第三阈值时,为三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0%;
以此类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指标还可以是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例如,算力分数、带宽分数及存储分数等,综合计算各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根据性能得分调整并更新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互联网平台为最近新增的平台时,没有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取一个默认值γ0作为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例如,用户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11
式中,m、n为正整数,m小于n。
流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12
式中,p、q为正整数,p小于q。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每个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13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区块链系统1中节点设备3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可选的,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如图3所示,为图2中合约运行程序20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在本实施例中,合约运行程序20包括计算模块210及执行模块220。
所述计算模块210,用于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1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上述节点设备3可以是组成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例如,中小银行平台服务器、中小企业平台服务器等,用户可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注册或登录用户账户,例如,用户在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注册,用户不仅可以访问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还可访问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1中的其他互联网平台B、C的服务器,以实现不同互联网平台服务器间的流量互利。
每个节点设备3可保存自己的那份“账本”,即自己在该区块链系统1中的虚拟凭证值权益证明。
区块链系统1会定时发起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即每隔一个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会分配虚拟凭证值。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一个月等。可选的,也可实时侦测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并响应所述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
所述贡献值跟节点设备3的用户量及流量相关,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量及流量入链保存在自己的那份“区块链账本账户”中。
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是根据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转换为虚拟凭证值确定的,计算规则为统计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的所有流量转换的虚拟凭证值的总和。
所述执行模块220,用于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22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220,还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对各节点设备3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的计算公式为E0i=γi×Ei。式中,γi为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Ei为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例如,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前一个月或前一个季度)各互联网平台的预设指标(比如,活跃用户量)对各互联网平台进行排序:
活跃用户量超过第一阈值时,为一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10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100%;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时,为二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5%,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5%;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二阈值、大于第三阈值时,为三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0%;
以此类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指标还可以是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例如,算力分数、带宽分数及存储分数等,综合计算各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根据性能得分调整并更新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互联网平台为最近新增的平台时,没有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取一个默认值γ0作为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210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例如,用户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41
式中,m、n为正整数,m小于n。
流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42
式中,p、q为正整数,p小于q。
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210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每个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51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区块链系统1中节点设备3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可选的,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执行模块220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执行模块220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S11、区块链系统1的合约运行装置2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
上述节点设备3可以是组成所述区块链系统1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例如,中小银行平台服务器、中小企业平台服务器等,用户可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器注册或登录用户账户,例如,用户在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注册,用户不仅可以访问互联网平台A的服务器,还可访问处于同一区块链系统1中的其他互联网平台B、C的服务器,以实现不同互联网平台间的流量互利。
每个节点设备3可保存自己的那份“账本”,即自己在该区块链系统1中的虚拟凭证值权益证明。
区块链系统1会定时启动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即每隔一个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会分配虚拟凭证值。虚拟凭证值分配周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一天、一周、一个月等。可选的,也可实时侦测并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的一个节点设备3发出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并响应所述虚拟凭证值分配请求。
S12、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
所述贡献值跟节点设备3的用户量及流量相关,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量及流量入链保存在自己的那份“区块链账本账户”中。
S13、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获取所述区块链系统1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是根据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转换为虚拟凭证值确定的,计算规则为统计区块链系统1在预设时间段的所有流量转换的虚拟凭证值的总和。
S14、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与S13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分先后顺序执行。
可选的,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每隔预设时间对各节点设备3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的计算公式为E0i=γi×Ei。式中,γi为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Ei为目标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例如,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前一个月或前一个季度)各互联网平台的预设指标(比如,活跃用户量)对各互联网平台进行排序:
活跃用户量超过第一阈值时,为一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10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100%;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时,为二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5%,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5%;
活跃用户量小于第二阈值、大于第三阈值时,为三级平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γi为90%,目标节点设备3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oi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i*90%;
以此类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指标还可以是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例如,算力分数、带宽分数及存储分数等,综合计算各节点设备3的性能得分,根据性能得分调整并更新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互联网平台为最近新增的平台时,没有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取一个默认值γ0作为该互联网平台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
可选的,步骤S12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例如,用户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71
式中,m、n为正整数,m小于n。
流量这一指标的指标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81
式中,p、q为正整数,p小于q。
可选的,步骤S12所述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每个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对所述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0009070000182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区块链系统1中节点设备3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可选的,步骤S14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1中所有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2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3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和合约运行装置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累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须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适用于一区块链系统,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合约运行程序,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S11、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的一个节点设备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其中,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某一节点设备注册的用户可访问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设备;
S12、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所述贡献值是根据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用户量及流量确定的;
S13、根据所述区块链系统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确定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S14、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运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设备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量与流量的实际值与对应的指标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量与流量对应的指标值;
对所述用户量、流量及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Di=a×Ui+b×Fi
式中,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U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F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指标值,a为预先确定的用户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b为预先确定的流量这一指标对应的权重,a与b的和为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计算规则分别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
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进行求和,计算出所述总贡献值,该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02909010000021
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s为该区块链系统中节点设备的总数,s为正整数,i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约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分配规则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该计算公式为:δi=Di/Dt,式中,Dt为该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D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基于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点内的贡献值占所述总贡献值的百分比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该计算公式为:Ei=δi×Et,式中,Ei为第i个节点设备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Et为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δi为第i个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占总贡献值的百分比。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一区块链系统,该方法包括:
S11、所述区块链系统的合约运行装置实时或者定时启动针对所述区块链系统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或者,在一个用户基于所述区块链系统的一个节点设备发出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请求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其中,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某一节点设备注册的用户可访问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每个节点设备;
S12、在启动针对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虚拟凭证值分配计算后,所述合约运行装置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贡献值,并计算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贡献值,所述贡献值是根据所述目标节点设备的用户量及流量确定的;
S13、所述合约运行装置根据所述区块链系统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总流量,确定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
S14、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基于预设分配规则、所述贡献值、所述总贡献值及所述待分配虚拟凭证值总量,计算出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在所述目标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账户中增加计算出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合约运行装置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设备进行评级,根据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评定的级别确定并更新各节点设备对应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权重,并计算出目标节点设备最终对应的待分配虚拟凭证值。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合约运行程序,所述合约运行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71195.3A 2019-05-06 2019-05-06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33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1195.3A CN11023387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121827 WO2020224248A1 (zh) 2019-05-06 2019-11-29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1195.3A CN11023387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873A CN110233873A (zh) 2019-09-13
CN110233873B true CN110233873B (zh) 2022-06-17

Family

ID=6786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1195.3A Active CN110233873B (zh) 2019-05-06 2019-05-06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3873B (zh)
WO (1) WO20202242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873B (zh) * 2019-05-06 2022-06-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717071B (zh) * 2019-10-25 2021-01-2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憑證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CN111461691B (zh) * 2020-04-17 2020-12-1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流量统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344610B (zh) * 2021-05-18 2023-08-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85526B (zh) * 2022-06-16 2022-09-02 德德市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多用户多批次权重分配计算及存储处理系统
CN115169992B (zh) * 2022-09-02 2023-01-17 天聚地合(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要素权益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8928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Servers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server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CN108768700A (zh) * 2018-05-11 2018-11-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中奖励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17788A1 (en) * 2017-05-23 2018-11-29 Materialytics, LLC Distributed ledger for physical material
CN109065099A (zh) * 2018-07-16 2018-12-21 曾巨鹏 一种运动健康数据贡献激励的区块链管理系统
CN109376008A (zh) * 2018-09-25 2019-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2513B (zh) * 2017-01-26 2018-12-28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470277A (zh) * 2018-02-28 2018-08-3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奖励结算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N110233873B (zh) * 2019-05-06 2022-06-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8928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Servers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server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WO2018217788A1 (en) * 2017-05-23 2018-11-29 Materialytics, LLC Distributed ledger for physical material
CN108768700A (zh) * 2018-05-11 2018-11-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中奖励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65099A (zh) * 2018-07-16 2018-12-21 曾巨鹏 一种运动健康数据贡献激励的区块链管理系统
CN109376008A (zh) * 2018-09-25 2019-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24248A1 (zh) 2020-11-12
CN110233873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3873B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凭证值分配方法、合约运行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002822B2 (en) Cost monitoring and cost-driven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event processing system
CN108833458B (zh) 一种应用推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9191202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6981B2 (en) Efficiency indexes
US10783002B1 (en) Cost determination of a service call
US20220066744A1 (en) Automatic Deriv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rtifact Attributes From Product Or Service Development Concepts
CN110764913B (zh) 基于规则调用的数据计算方法、客户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4171B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60227A (zh) 云环境下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JP2018206199A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647560A (zh) 物联网计算机集群协调优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685506B (zh) 多重签名账户生成方法和多重签名账户的签名确认方法
CN109345947B (zh) 基于数据关联性分析的工作区域划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644352B (zh) 多渠道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97310B (zh) 一种物联网中区块链分片验证者选取的方法
US11494710B1 (en) Optimization constraint adaptation for long-term target achievement
CN112836971A (zh) 配额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81868A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2330450B (zh) 算力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区块链的节点及存储介质
US20210141720A1 (en) Memory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process instances
US20220198500A1 (en) Method and transaction platform for incentives of blockchain
CN115099485A (zh) 银行网点柜台数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6521369A (zh) 边缘计算任务分配方法、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5801791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负载均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