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3843B -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3843B
CN110233843B CN201910509275.0A CN201910509275A CN110233843B CN 110233843 B CN110233843 B CN 110233843B CN 201910509275 A CN201910509275 A CN 201910509275A CN 110233843 B CN110233843 B CN 110233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operation
request message
event
target us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92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3843A (zh
Inventor
杨永发
高迪
郭栋
焦华峰
陈丽
于洋
耿亮
靳胜强
巩仔明
邱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ouq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xinp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xinp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xinp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92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3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3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客户端在获取到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一事件操作,预判出用户之后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提前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事件操作对应的第二请求消息,接收并存储后台服务器返回的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当客户端获取到基于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第二请求消息后,就可以直接从本地存储中读取并向用户返回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向用户返回响应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占用后台服务器的缓存空间,能够大大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高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轻后台服务器的存储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访问流量也大幅度增长,巨大的瞬间访问流量会对互联网的后台服务器和数据库造成巨大的压力。这就容易导致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请求消息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接受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数据。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案为,在后台服务器中增加数据缓存服务,如此,后台服务器在首次获取到用户的请求消息后,可以将对应的响应数据存储至缓存,当后台服务器再次获取到该请求消息后,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对应的响应数据。然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后台服务器获取响应数据的耗时,但是,缓存占用了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缓存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容易造成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兼顾缩短后台服务器获取响应数据的耗时与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兼顾缩短后台服务器获取响应数据的耗时与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事件操作是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的,且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存在关联关系;所述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是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确定的;
所述客户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以及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
所述客户端在获取到基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
所述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所述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所述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事件操作是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的,且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存在关联关系;所述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是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确定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收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以及,获取基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
所述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所述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所述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取单元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取单元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收取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文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收发器用于实现该装置与其他通信实体进行通信,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文所描述的网络切片的部署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实现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客户端在获取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一事件操作,预判出用户之后可能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然后提前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事件操作对应的第二请求消息,接收并存储后台服务器返回的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这样的话,当客户端获取到基于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第二请求消息后,就可以直接从本地存储中读取并向用户返回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向用户返回响应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台服务器对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进行缓存的方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占用后台服务器的缓存空间,能够大大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高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轻后台服务器的存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操作的预判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首先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可能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1,其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100可以包括后台服务器101和多个客户端,例如图1中示出的客户端1021、客户端1022和客户端1023。其中,后台服务器101与客户端(例如图1中示出的客户端1021、客户端1022和客户端1023中的任意一个)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可以为多种类型的客户端,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具体不做限定。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
步骤202,客户端根据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
步骤203,客户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步骤204,后台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步骤205,客户端将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
步骤206,客户端在获取到基于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第二请求消息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步骤207,客户端将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目标用户。
采用上述方法,客户端在获取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一事件操作,预判出用户之后可能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然后提前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事件操作对应的第二请求消息,接收并存储后台服务器返回的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这样的话,当客户端获取到基于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第二请求消息后,就可以直接从本地存储中读取并向用户返回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向用户返回响应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台服务器对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进行缓存的方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占用后台服务器的缓存空间,能够大大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高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轻后台服务器的存储负担。
具体来说,步骤201中,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也就是说,用户在客户端上触发某个事件操作后,对于客户端而言,相当于获取到基于该事件操作生成的请求消息。
实际实施过程中,用户可能触发的事件操作有很多,比如输入、点击、长按、滑动等事件操作。
步骤202中,历史行为记录可以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两大类。
其中,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是指整个用户群体的历史行为记录,换言之,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中,即便是不同的用户,对应的历史行为记录也是一样的。
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指,对于用户群体而言,在触发事件操作A之后,会触发事件操作B,那么,事件操作A与事件操作B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举个例子,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会点击登录按钮。
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可以是指触发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其它事件操作的概率。该权重值可以根据历史时间段内用户触发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其它事件操作的次数来确定。
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是指用户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换言之,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中,不同的用户对应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是不一样的。
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其中,历史行为记录可以包括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指,对于用户个体而言,用户a在触发事件操作C之后,会触发事件操作D,用户b在触发事件操作C之后,会触发事件操作E。也就是说,对于用户a而言,事件操作C和事件操作D之间存储关联关系,对于用户b而言,事件操作C和事件操作E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可以是指对于用户个体而言,触发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其它事件操作的概率。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操作的预判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第一请求消息是否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如果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6。
其中,目标用户的标识可以是指用于表示用户身份的唯一性标识。该标识可以是以字符的形式存在,或者也可以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或者还可以是以字符和数字相组合的形式存在,具体不做限定。
如果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表示第一请求消息是与用户个体密切相关的请求消息,相应地,后续用于预判第二事件操作的历史行为记录也应是与用户个体相关的,即为上文所描述的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
如果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表示第一请求消息是与用户群体密切相关的请求消息,相应地,后续用于预判第二事件操作的历史行为记录也应是与用户群体相关的,即为上文所描述的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
步骤302,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
如表1所示,为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的一种示例。
表1: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的一种示例
用户的标识 历史行为记录
用户a 历史行为记录1
用户b 历史行为记录2
用户c 历史行为记录3
表1中,用户a对应历史行为记录1,用户b对应历史行为记录2,用户c对应历史行为记录3。假设目标用户的标识为用户a,则对应的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为历史行为记录1。
步骤303,根据第一事件操作,以及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如表2所示,为历史行为记录1的一种示例。
表2:历史行为记录1的一种示例
Figure BDA0002092908670000061
Figure BDA0002092908670000071
需要说明的是,表2仅为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2中的内容,在其它可能的示例中,在触发事件操作A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B或事件操作C,在触发事件操作B之后,也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C,具体不做限定。
表2中,历史行为记录1为用户a对应的目标历史行为记录。其中,用户a在触发事件操作A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B或事件操作C,触发事件操作B的权重值为0.8,触发事件操作C的权重值为0.2;用户a在触发事件操作B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D、事件操作E或事件操作F,触发事件操作D的权重值为0.5,触发事件操作E的权重值为0.3,触发事件操作F的权重值为0.2;用户a在触发事件操作C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G或事件操作H,触发事件操作G的权重值为0.6,触发事件操作H的权重值为0.4。
举个例子,假设用户a为目标用户,所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为表2中示出的事件操作B,则根据表2中示出的内容,可以确定与事件操作B相关联的候选事件操作包括事件操作D、事件操作E和事件操作F。
步骤304,根据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目标用户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仍然以上文所举的例子为例,根据表2示出的内容,可知,目标用户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即表2中的事件操作B)之后触发事件操作D的权重值为0.5,触发事件操作E的权重值为0.3,触发事件操作F的权重值为0.2。
步骤305,根据目标用户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预判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将权重值最大的候选事件操作确定为第二事件操作;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如果权重值最大的候选事件操作存在多个事件操作,那么,可以认为第二事件操作也存在多个事件操作,后续可以向后台服务器分别获取基于这些事件操作生成的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步骤306,根据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如表3所示,为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一种示例。
表3: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一种示例
Figure BDA0002092908670000072
需要说明的是,表3仅为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表3中的内容。并且,表3中示出的事件操作也可以存在与表2中相同的事件操作,具体不做限定。
表3中,用户在触发事件操作I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J或事件操作K;在触发事件操作L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M或事件操作N;在触发事件操作O之后,可能会触发事件操作P或事件操作Q。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事件操作为事件操作I,那么根据表2示出的内容,候选事件操作包括事件操作J和事件操作K;如果第一事件操作为事件操作L,那么根据表2示出的内容,候选事件操作包括事件操作M和事件操作N;如果第一事件操作为事件操作O,那么根据表2示出的内容,候选事件操作包括事件操作P和事件操作Q。
步骤307,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目标用户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如表4所示,为触发与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的一种示例。
表4:触发与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的一种示例
Figure BDA0002092908670000081
表4中,用户在触发事件操作I之后,触发事件操作J的权重值为0.8,触发事件操作K的权重值为0.2;用户在触发事件操作L之后,触发事件操作M的权重值为0.7,触发事件操作N的权重值为0.3;用户在触发事件操作O之后,触发事件操作P的权重值为0.6,触发事件操作Q的权重值为0.4。
步骤308,根据目标用户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与步骤305类似,预判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将权重值最大的候选事件操作确定为第二事件操作;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如果权重值最大的候选事件操作存在多个事件操作,那么,可以认为第二事件操作也存在多个事件操作,后续可以向后台服务器分别获取基于这些事件操作生成的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步骤203至步骤207中,当客户端预判出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之后,可以基于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然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这样的话,后台服务器获取到第二请求消息后,就会向客户端返回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如此,客户端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之后,可以将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
通过上述步骤203至步骤205的操作,客户端可以在用户尚未触发第二事件操作时,提前向后台服务器请求第二事件操作对应的响应数据。如此,一旦客户端获取到用户真实触发第二事件操作时所生成的第二请求消息后,可以立刻从本地存储中读取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无需在获取到第二请求消息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该第二请求消息,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向用户返回响应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执行步骤207之后,客户端还可以将第一事件操作与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如此,可以确保历史行为记录中存储最新的信息,避免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预判出错的情况,提高预判的准确度。
具体来说,客户端向后台服务器发起请求消息时,会发起ajax请求,此时,可以对该请求进行拦截,比如可以使用axios或者ajax-hook等插件。这里对该请求进行拦截的目的主要是对该请求做一个记录,把请求按照发起的顺序以及相对时间做一个记录,比如用户从0秒登录,过了5秒点击订单查看订单,又过了5秒,点击物流查看物流,那么,可以建立“登录”、“查看订单”和“查看物流”这三个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为:“登录”之后可能触发“查看订单”,“查看订单”之后可能触发“查看物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执行上述步骤202的同时,或者说,客户端在执行上述步骤201之后,还可以同时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具体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
步骤402,判断本地存储中是否存储有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如果本地存储中存储有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404。
步骤403,客户端将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目标用户。
步骤404,客户端将第一请求消息转发给后台服务器。
步骤405,客户端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步骤406,客户端将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目标用户。
如此,客户端在获取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如果本地存储中存储有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就可以直接读取并向用户返回该响应数据,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向用户返回响应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能够将预先获取的响应数据存储到本地,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台服务器对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进行缓存的方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占用后台服务器的缓存空间,能够大大节省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高后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减轻后台服务器的存储负担。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收取单元501、处理单元502和发送单元503。
收取单元501,用于获取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
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事件操作是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的,且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存在关联关系;所述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是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确定的;
发送单元503,用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收取单元501,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以及,获取基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503,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
所述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所述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所述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单元503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之后,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取单元501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发送单元503还用于: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收取单元501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发送单元503还用于: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收取单元501还用于:
获取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503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的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文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收发器用于实现该装置与其他通信实体进行通信,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文所描述的网络切片的部署方法。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实现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方法。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智能合约,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智能合约被节点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事务处理方法。可选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事件操作是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的,且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存在关联关系;所述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是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确定的;
所述客户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以及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
所述客户端在获取到基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其中,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所述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所述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所述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
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未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转发给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6.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是根据目标用户触发的第一事件操作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如果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第二事件操作,则根据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事件操作是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的,且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存在关联关系;所述预先存储的历史行为记录是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确定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收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存储至本地;以及,获取基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生成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本地存储中读取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其中,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和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所述通用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所述个体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行为记录包括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与历史行为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行为记录中所述目标用户在历史时间段内产生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触发任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未携带有目标用户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以及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事件操作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候选事件操作;以及,根据触发任一通用的事件操作之后触发与所述通用的事件操作关联的另一通用的事件操作的权重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之后触发所述候选事件操作的权重值,预判出所述目标用户将触发的第二事件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事件操作与所述第二事件操作之间的关联关系存储至所述本地存储中;以及,更新在触发所述第一事件操作后,触发所述第二事件操作的权重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取单元获取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如果所述本地存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目标用户。
CN201910509275.0A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233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275.0A CN1102338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275.0A CN1102338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843A CN110233843A (zh) 2019-09-13
CN110233843B true CN110233843B (zh) 2021-09-14

Family

ID=6785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9275.0A Active CN1102338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3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331A (zh) * 2020-12-28 2022-07-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事件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99287A (zh) * 2021-06-18 2022-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分析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451A (zh) * 2007-08-17 2008-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2999491A (zh) * 2011-09-08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用户设备间浏览器操作同步的方法与设备
CN103716356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web的存储过程操作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54544A (zh) * 2015-12-07 2016-05-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14519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559208A (zh) * 2019-01-04 2019-04-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818839A (zh) * 2019-02-03 2019-05-28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应用于智能家居的个性化行为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8225B2 (ja) * 2010-06-09 2014-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600456B2 (en) * 2011-08-30 2017-03-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a web service operation
CN104426933B (zh) * 2013-08-23 2018-01-23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筛选增强现实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3718B (zh) * 2015-09-10 2020-0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90158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s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451A (zh) * 2007-08-17 2008-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2999491A (zh) * 2011-09-08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用户设备间浏览器操作同步的方法与设备
CN103716356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web的存储过程操作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54544A (zh) * 2015-12-07 2016-05-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14519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559208A (zh) * 2019-01-04 2019-04-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818839A (zh) * 2019-02-03 2019-05-28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应用于智能家居的个性化行为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843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4483B2 (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scoring, ranking and selection
CN106911780B (zh) 业务id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33854B (zh) 短链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827706B (zh) 消息推送装置及方法
US20220343398A1 (en) Order management methods, system,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multi-person ordering
CN111464615A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33843B (zh) 一种用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59971B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039392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服务器
WO2015085735A1 (en) Information requ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3360210A (zh) 数据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88373B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系统
CN113476853A (zh) 交互任务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220818B (zh) 网上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10933070A (zh)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03915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501753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155711A1 (en) Processing Requests
CN11451908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417851B (zh) 数据匹配方法、托管平台、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00357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60739A (zh) 热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业务处理系统、存储介质
CN111767311A (zh) 变量请求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7346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新型在线问诊系统及方法
CN117972096B (zh) 一种社交平台互动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7

Address after: 230012 In the factory building of Anhui Guogou Energy Co., Ltd., 100 meters ea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Guanjing Road and Luban Road in Xinz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Youq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room 323701, building 5, yard 1, Futong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YOUXINPA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