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3709A -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3709A
CN110233709A CN201910501705.4A CN201910501705A CN110233709A CN 110233709 A CN110233709 A CN 110233709A CN 201910501705 A CN201910501705 A CN 201910501705A CN 110233709 A CN110233709 A CN 110233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o
node
address
ack messa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17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3709B (zh
Inventor
肖勇
李鹏
金鑫
张乐平
罗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17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3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RPL路由方法,包括:根节点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组播发送总DAO‑ACK消息;普通节点读取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目的节点信息;若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总DAO‑ACK消息。本申请通过减少DAO‑ACK控制消息的发送数目,进而实现减少控制开销。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PL路由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网络服务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RPL路由协议在非存储模式下虽然普通节点不进行路由表的存储和维护,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大量的DAO消息的回传会造成网络拥塞,网络吞吐量降低,大量数据包堆积在根节点,导致节点换成区中掉包现象的出现,而迫使DAO消息重传。文献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方案,通过对Delay DAO定时器的改进,控制DAO消息的转发,最大程度减少网络拥塞发生的可能性。
该改进算法包含两个主要的子机制,节点拥塞检测及Delay DAO定时器的调整。该算法采用了两种拥塞检测方法:拥塞因子CL和缓存区占有率BO。拥塞因子指的是报文数据到达率和报文数据流出率之间的比率,当CL大于等于1时,说明该网络节点报文数据到达率大于报文数据流出率,出现了一定的拥塞情况。但是如果光考虑拥塞因子的话并不够充分,如果网络中的节点的缓冲区已经堆积满了报文信息,此时,报文数据到达率和流出率可能均为0,无法做出有效合理的判断。所以,必须同时考虑缓冲区占用率情况,有效地结合BO和CL才能对各个节点的拥塞程度做出准确的检测。首先设定BO的门限值为α和β,CL的门限值为γ,每个节点在一定周期进行循环检测,判断节点拥塞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机制。当节点在周期内检测到拥塞发生后,进入Delay DAO定时器的调整。由于树形网络拓扑的拓扑特性,当深度值越大,叶子节点的数目越多,需要发送的DAO消息也越多。为了避免传统算法当中定时器值固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算法中,根据不同rank层级,设置不同DelayDAO定时器的值,定义如式(1)所示:
T=random{K×Brank-1,K×Brank} (1)
T为Delay DAO定时器的值。参数B和K用于正确调节Delay DAO定时器的值,每一个中间节点根据自身的拥塞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然而,该方案对RPL网络中DAO控制消息的数目并未实现根本上的减少,该改进方案通过对Delay DAO定时器的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网络中节点拥塞发生的概率,但是上行链路中的DAO控制消息数目以及下行链路中对每个控制DAO消息单播回复的DAO-ACK控制消息数目并未减少,大量的控制消息汇聚到节点处,仍会造成节点缓存区占用率过高,进而导致丢包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PL路由方法、一种RPL路由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网络服务器,解决了由于DAO-ACK控制消息过多造成的节点缓存区占用率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RPL路由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节点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
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
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
普通节点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
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
若是,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其中,若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存在若干自身的子孙节点,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
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分布将所述总DAO-ACK消息拆分为若干子DAO-ACK消息,并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地址信息在不同的链路上转发。
其中,普通节点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
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其中,所述DAO-ACK帧为装有所述总DAO-ACK消息的数据帧。
其中,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后,还包括:
读取所述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所述源MAC地址上传至所述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所述网络层根据所述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所述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写入所述DAO-ACK帧;
根据所述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将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所述MAC层。
其中,所述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到数据帧时,还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帧的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PL路由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节点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
普通节点处理模块,用于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若是,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其中,所述普通节点处理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所述源MAC地址上传至所述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所述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写入所述DAO-ACK帧;
第一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第二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数据帧返回单元,用于将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所述MAC层。
其中,还包括:
横向路由建立模块,用于接收到数据帧时,确定所述数据帧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RPL路由方法,包括:根节点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普通节点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若是,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本申请取消了根节点对收到的每个DAO消息单独回复DAO-ACK的机制,由根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对收到的同属于一条链路上的DAO消息,通过将DAO-ACK消息直接单播回复给链路中叶子节点,链路上的其他节点通过DAO-ACK中携带的序列号,判断节点自身发送的DAO消息是否被根节点成功接收,从而减少DAO-ACK控制消息的发送数目,进而实现减少控制开销。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PL路由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网络服务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DODAG拓扑构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L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现有DAO-ACK消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总DAO-ACK消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RPL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现有不带有上一跳节点地址的DAO-ACK消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携带有上一跳节点地址的DAO-ACK消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横向路由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拓扑构建基本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L路由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介绍LIN中的四种控制信息,LLN中构建面向目的地有向无环图(Destination Oriented Directed Acyclic Graph,DODAG)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以下四种控制消息,下面针对这四种控制消息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1)DODAG信息对象(DODAG Information Object,DIO);DIO消息主要用于构建上行路由和路由维护,由细流计时器控制(Trickle Timer)发送。根节点在构建DODAG时,首先广播DIO消息,收到DIO消息的邻居节点从DIO消息中获知当前DODAG的相关配置信息,然后决定是否加入到该DODAG中。如果邻居节点选择加入到该DODAG中,则根据DIO消息中的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OF)选择最优父节点。
(2)目的地通告对象(Destination Advertisement Object,DAO);DAO消息主要用于构建下行路由,由每个新加入DODAG中的节点向其父节点发送携带自身及其子节点的路由前缀信息的DAO消息。在存储模式中,除叶子节点外,DODAG中其余所有节点均会存储其子节点发回的DAO消息中的路由前缀信息,从而建立下行路由表。在非存储模式中,只有根节点存储DODAG中所有节点发回的DAO消息中的路由前缀信息,从而建立下行路由表。
(3)DODAG信息请求(DODAG Information Solicitation,DIS);DIS消息主要用于节点主动加入DODAG中时发送的请求加入信息。节点广播DIS消息,其邻居节点接收到DIS消息后,均会向其回复一个DIO消息,从而根据接收到的DIO消息选择父节点。从而节点加入到DODAG中。
(4)目的地通告对象确认消息(Destination Advertisement ObjectAcknowledgement,DAO-ACK);DAO-ACK消息主要用于对DAO消息的回复确认,由于每一个新加入DODAG当中的节点均会向其父节点发送携带自身及其子节点的路由前缀信息的DAO消息,网络中所有的DAO消息都将被转发至根节点,根节点会对每一个收到DAO消息单播回复DAO-ACK确认消息,从而实现链路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根节点(即sink节点,root节点)广播DIO消息,节点A收到根节点广播的DIO信息后根据获取的DODAG信息,判断是否加入到该DODAG中。如果节点A决定加入该DODAG中,则将根节点的信息添加到其父节点列表中,并向根节点回复携带其自身路由前缀信息的DAO消息。根节点收到节点A回复的DAO消息后建立到节点A的下行路由。节点A加入DODAG中后,更新相应信息后周期性广播DIO消息。节点B收到该DIO消息,重复节点A的处理过程。由于节点C在当前时刻未接收到DIO消息,于是主动广播DIS消息。节点B收到节点C广播的DIS消息后向节点C回复一个DIO消息,节点C收到该DIO消息后将节点B加入到其父节点列表中,并向节点B回复一个DAO消息。最终所有的DAO消息均发送至根节点,于是根节点获得DODAG中所有节点的路由前缀信息,根节点对收到的所有的DAO消息均单播回复DAO-ACK消息至此DODAG构建结束。
在RPL网络拓扑构建过程当中,未入网节点根据接收到的DIO消息,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父节点,然后向父节点发送DAO消息,父节点收到后转发DAO消息给自己的父节点,直至最终被转发至根节点;根节点对收到的每一个DAO消息单播回复一个DAO-ACK消息,中间节点转发DAO-ACK消息,直至送达DAO消息的发起节点,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许多中间节点需要对多个DAO-ACK消息进行转发,导致控制开销偏大。
针对于上述问题,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L路由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根节点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
由上文可知,根节点会对每一个收到DAO消息单播回复DAO-ACK消息,从而实现链路的可靠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播回复指的是根节点针对DAO信息进行逐个进行回复。
S102:根节点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
其中,总DAO-ACK消息包括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
本步骤旨在对一段时间内同一条链路上的DAO-ACK消息进行聚合。在此对于预设时间不作具体限定,其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网络结构以及根节点回复DAO-ACK消息的频率等作相应的设定。
在此提供一种优选的预设时间的确定方法:
根节点的等待时间t,具体定义如下式:
t<T-tmax×d
上式中T为网络拓扑的构建时间,可考虑缺省设置为100s,tmax为节点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需的最大时间,d为子节点到根节点的距离,可以用跳数(hop)来代表。如有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t=预设组网时间/2,而预设组网时间通常在组网前已经确定。
根节点针对每一条DAO消息需要回复的DAO-ACK消息对应不同的普通节点,而从根节点到对应的普通节点可能是直连,也可能是经过若干个节点转发到达,同一条链路指的是不同的DAO-ACK消息在回复过程中存在部分路径完全重合或者存在大部分路径重合即可。由于现有技术中,DAO-ACK消息为单播回复,使得每一条DAO-ACK消息都需要单独由根节点发出,而本步骤中的总DAO-ACK消息聚合具有相同、相近或相似路径的DAO-ACK消息。
当然,容易理解的是,总DAO-ACK消息还包括若干DAO消息的源节点地址和序列号等等基础信息,作为回复DAO-ACK消息时使用。DAO消息的源节点地址是指在网络层产生DAO消息的节点的地址,通常是一个IP地址。DAO消息的序列号是为了区别同一节点产生的不同DAO消息而使用的整数型参数,通常从0或1开始往上递增,跨度可以为1也可以大于1,如同一节点产生的第1个DAO消息的序列号设为1,则第2个DAO消息的序列号可以设为2,依次类推。通常情况下,DAO消息的源节点地址和序列号没有必然联系。通过DAO消息的序列号,可以区分同一节点在不同时间产生的DAO消息,且由于当前针对DAO消息是逐一回复,易区分不同的DAO-ACK消息。而本方案中,可能存在同一节点不同时间的DAO消息对应的DAO-ACK消息存在于同一个总DAO-ACK消息中,此时序列号可以起到有效的区分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聚合得到的总DAO-ACK消息并非必须每个DAO-ACK消息作信息整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数据表的形式,将这些DAO-ACK消息整合成总DAO-ACK消息。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采用数据打包的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这些DAO-ACK消息放置于一个文件夹中,该文件夹即为总DAO-ACK消息。
还可以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现有DAO-ACK消息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总DAO-ACK消息示意图。
S103:根节点组播发送总DAO-ACK消息;
本步骤中的组播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单播,实际上指的是将总DAO-ACK消息中的DAO-ACK消息批量发送出去。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仅针对与总DAO-ACK消息可以进行组播,由于可能存在个别DAO-ACK消息不适合与其他任何DAO-ACK消息构成总DAO-ACK消息,此时还是需要将这些特殊DAO-ACK消息进行单播回复。
由此可见,步骤S102和S103要实现的是:在预设时间内,对收到的来自于同一条链路的DAO消息,使用一个聚合的DAO-ACK消息(即总DAO-ACK消息)统一进行回复。
S104:普通节点收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目的节点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RPL路由中,各节点间通常以数据帧的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本步骤实际上是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而该DAO-ACK帧为装有总DAO-ACK消息的数据帧。普通节点指根节点以外的节点。
S105:普通节点判断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若是,进入S106;
步骤S104和S105实际上是每一个接收到总DAO-ACK消息的普通节点都需要执行的过程。容易理解的是,每一个接收到总DAO-ACK消息的普通节点均可以是总DAO-ACK消息中某个DAO-ACK消息的目的节点。
S106:普通节点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总DAO-ACK消息。
容易理解的是,DAO消息源节点实际和该DAO消息对应的DAO-ACK消息的目的节点是同一个节点。
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若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存在若干自身的子孙节点,此时可以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分布将总DAO-ACK消息拆分为若干子DAO-ACK消息,并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地址信息在不同的链路上转发。需要注意的是,拆分总DAO-ACK消息时,应根据总DAO-ACK消息中各DAO-ACK消息的目的节点所在的链路进行拆分,同样需要保证每个DAO-ACK消息尽可能以最短路径回复至相应的目的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取消了根节点对收到的每个DAO消息单独回复DAO-ACK的机制,由根节点在预设时间内,对收到的同属于一条链路上的DAO消息,通过将DAO-ACK消息直接单播回复给链路中叶子节点,链路上的其他节点通过DAO-ACK中携带的序列号,判断节点自身发送的DAO消息是否被根节点成功接收,从而减少DAO-ACK控制消息的发送数目,明显减少了根节点的发包数目以及普通节点对控制消息的转发次数,进而实现减少控制开销。
下面做如下推论验证:对于单条具有N个节点的数据链路来说,未使用改进机制前根节点需要的对其收到的DAO消息单播回复的N-1个DAO-ACK消息,链路中的节点需要总共需要进行次转发。使用改进机制后,根节点仅需要对一段时间内属于同一链路中的节点发送的所有DAO消息单播回复一个DAO-ACK消息,链路中的节点仅需要进行N-1次转发。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RPL路由方法的流程图,在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后,还包括:
S201:读取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源MAC地址上传至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S202:网络层根据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S203:将第一网络地址写入DAO-ACK帧;
S204:根据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S205:根据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S206:将包含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MAC层。
本申请实施例用DAO-ACK控制消息的源地址字段携带上一跳节点地址,为路由数据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普通节点将DAO-ACK消息的源地址(Source Address)字段的内容,从原来保持不变的根节点网络地址,调整为当前节点的上一跳节点的网络地址(PreviousAddress),从而实现用DAO-ACK消息携带上一跳节点信息、便于建立两跳范围横向路由的效果。根节点发送DAO-ACK消息时,源地址字段的仍旧填入它自己的网络地址。
用DAO-ACK消息携带上一跳节点信息的主要操作如下:
普通节点的MAC层收到DAO-ACK帧后,除了将帧体的内容(即DAO-ACK消息)取出上传网络层外,还要将帧头的源MAC地址取出上传网络层。
参见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现有不带有上一跳节点地址的DAO-ACK消息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携带有上一跳节点地址的DAO-ACK消息示意图,普通节点的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的源MAC地址后,用其查询预先建立的“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源MAC地址对应的网络地址,即上一跳节点地址,并将该地址装入收到的DAO-ACK消息的“PreviousHop Address”字段(即原来的“Source Address”字段);然后,用DAO-ACK消息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取通往目的地的下一跳节点网络地址,接着,用该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下一跳节点的MAC地址,最后,将DAO-ACK消息和下一跳节点的MAC地址下传给MAC层。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横向路由建立方法流程图,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到数据帧时,还包括:
S301:确定数据帧的类型;
S302:根据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确定数据帧的类型可以通过取出数据帧中数据部分头部的“Type”字段的值,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帧。普通节点的MAC层如果收到了目的MAC地址既不是自己MAC地址也不是广播MAC地址的帧后,不立即丢弃,根据“Type”字段的值,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帧。该“Type”字段位于网络层的消息格式中,如DIO消息、DAO消息、DAO-ACK消息等,用于表示网络层消息的类型,消息不同,“Type”字段的值不同。步骤S3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如下:
(1)如果是DAO帧,则取出帧头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DAO消息头部的源地址、跳数限制字段值,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功能上传给当前节点网络层。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源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目的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目的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目的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表项则不用建立,使用更新的方式),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地址后,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地址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通过新建或更新路由表项的方式,将源地址存入路由表,下一跳为源节点,跳数距离用跳数限制字段值计算获得,通常的技术方法是:跳数距离=最大跳数值-跳数限制字段值。
(2)如果是DAO-ACK帧,则取出帧头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源节点地址,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功能上传给当前节点网络层。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源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目的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目的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节点地址后,查询邻居表,判断该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该源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
(3)如果是数据帧,则取出帧头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负载数据包中源节点地址和跳数限制字段值,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功能上传给当前节点网络层。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源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目的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目的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
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节点地址和跳数限制字段值后,计算出数据帧经历的跳数h:
h=最大跳数值–跳数限制字段值
然后判断h的大小。如果h=0,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如果h=1,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如果h>1,不做操作。
则基于本实施例,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可以采用如下实施过程:
(1)如果根节点有数据包要传送给一个普通节点,则在网络层查询路由表,获得通往该普通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地址,然后把数据包单播给下一跳节点。
(2)如果普通节点有数据包要传送给另一个普通节点,则在网络层查询路由表;如果查到了通往该普通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地址,则把数据包单播给下一跳节点;如果未查到,则查询获得通往根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地址,然后把数据包单播给下一跳节点。
(3)如果普通节点有数据包要传送给根节点,则查询获得通往根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地址,然后把数据包单播给下一跳节点。
(4)普通节点的MAC层如果收到了目的MAC地址既不是自己MAC地址也不是广播MAC地址的帧后,则执行上文所述的S301和S302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采用新机制“用DAO-ACK消息携带上一跳节点信息”和“基于跨层泛听建立横向路径”实现了尽可能多的横向路由的建立。当节点对数据包进行转发时,减少了现有方案中将数据包依次转发直至根节点或者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公共父节点的情况,从而在整体上减少了数据包的转发次数,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拓扑构建基本流程图,综合上述各实施例,其实施过程可以如下:
(1)初始化;
(2)组网开始后,根节点广播DIO消息。
(3)普通节点如果收到DIO消息,则将广播DIO消息的节点作为父节点,建立指向根节点的上行路由;接着,生成一个DAO消息并向根节点单播发送(下一跳节点是自己的父节点或者根节点);然后,广播收到的DIO消息。
(4)普通节点如果收到DAO消息,将发送DAO消息的节点作为子孙节点,建立指向该子孙节点的下行路由;接着,向根节点转发该DAO消息,直至该DAO消息到达根节点。
(5)根节点收到DAO消息后,建立指向DAO消息源节点的路由;接着,运行“聚合DAO-ACK消息”新机制,等待一段时间(建议时长为预设组网时间的1/2);接下来,为收到的每一个DAO消息生成一个对应的DAO-ACK消息,把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DAO-ACK消息聚合起来,形成一个聚合的DAO-ACK消息;然后,将所有的聚合、非聚合DAO-ACK消息从它们对应的链路发送出去。
(6)普通节点收到DAO-ACK消息后,取出DAO-ACK消息的目的地址字段值,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有自己的子孙节点;如果没有,则不做处理;如果有,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然后转发该DAO-ACK消息;如果目的地址字段包含有多个子孙节点地址,且通往这些子孙节点需要经过不同的链路,则将DAO-ACK消息根据子孙节点的分布拆成多个,在不同的链路上转发。普通节点在转发DAO-ACK消息时,运行“用DAO-ACK消息携带上一跳节点信息”新机制,在“源地址”字段填入DAO-ACK消息的上一跳节点地址。
(7)普通节点的MAC层如果收到了目的MAC地址既不是自己MAC地址也不是广播MAC地址的帧后,运行“基于跨层泛听建立横向路径”新机制,不立即丢弃,而是取出数据部分头部的“Type”字段的值,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帧。
(8)如果是DAO帧,则取出帧头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DAO消息头部的源地址、跳数限制字段值,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功能上传给当前节点网络层。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源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目的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目的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目的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表现则不用建立,使用更新的方式),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地址后,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地址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通过新建或更新路由表项的方式,将源地址存入路由表,下一跳为源节点,跳数距离用跳数限制字段值计算获得,通常的技术方法是:跳数距离=最大跳数值-跳数限制字段值。
(9)如果是DAO-ACK帧,则取出帧头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源节点地址,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功能上传给当前节点网络层。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源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将源节点地址存入邻居表。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目的MAC地址后,通过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得对应的目的节点地址;然后查询邻居表,判断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目的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网络层收到MAC层上传来的源节点地址后,查询邻居表,判断该源节点是否已是邻居;如果是,不做操作;如果不是,在路由表中为目的节点建立一条表项(如已有则不用建立),将该源节点地址存入路由表,并且将跳数距离设置为2。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PL路由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RPL路由系统与上文描述的RPL路由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L路由系统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RPL路由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节点处理模块100,用于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
普通节点处理模块200,用于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若是,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普通节点处理模块200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所述源MAC地址上传至所述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所述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写入所述DAO-ACK帧;
第一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第二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数据帧返回单元,用于将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所述MAC层。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该RPL路由系统还可以包括:
横向路由建立模块,用于接收到数据帧时,确定所述数据帧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服务器,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各种网络接口,电源等组件。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RPL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节点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
所述根节点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
所述根节点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
普通节点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
所述普通节点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
若是,所述普通节点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L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存在若干自身的子孙节点,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
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分布将所述总DAO-ACK消息拆分为若干子DAO-ACK消息,并根据存在的子孙节点的地址信息在不同的链路上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L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普通节点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
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其中,所述DAO-ACK帧为装有所述总DAO-ACK消息的数据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PL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DAO-ACK帧后,还包括:
读取所述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所述源MAC地址上传至所述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所述网络层根据所述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所述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写入所述DAO-ACK帧;
根据所述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将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所述MAC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PL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节点的MAC层接收到数据帧时,还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帧的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6.一种RPL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节点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DAO消息后,生成对应的DAO-ACK消息;将预设时间内需要经过同一条链路的所有所述DAO-ACK消息聚合,得到总DAO-ACK消息;其中,所述总DAO-ACK消息包括所述DAO-ACK消息各自对应的目的节点信息;组播发送所述总DAO-ACK消息;
普通节点处理模块,用于收到所述总DAO-ACK消息后,读取所述总DAO-ACK消息中的所有所述目的节点信息;判断所述总DAO-ACK消息中包含的目的节点信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子孙节点;若是,在目的地址字段保留子孙节点的地址,转发所述总DAO-ACK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PL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节点处理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DAO-ACK帧的帧头包含的源MAC地址,并将所述源MAC地址上传至所述普通节点的网络层;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MAC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以获取所述源MAC地址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上一跳节点地址;
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写入所述DAO-ACK帧;
第一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AO-ACK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节点的第二网络地址;
第二查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查询网络地址-MAC地址映射表获取所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MAC地址;
数据帧返回单元,用于将包含所述目的MAC地址的DAO-ACK帧返回至所述MAC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PL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路由建立模块,用于接收到数据帧时,确定所述数据帧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帧的类型建立横向路由。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RPL路由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网络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RPL路由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01705.4A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0233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1705.4A CN110233709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1705.4A CN110233709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709A true CN110233709A (zh) 2019-09-13
CN110233709B CN110233709B (zh) 2022-08-02

Family

ID=6785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1705.4A Active CN110233709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37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287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93179A (zh) * 2021-11-23 2022-01-28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中多信道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174572A (zh) * 2022-06-30 2022-10-11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的数据组播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WO2024082804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低功耗有损网络的节点模式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81473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ulti-hop network
WO2017141076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tateless multicast protocol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CN107306224A (zh) * 2016-04-19 201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路径更新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
CN107659497A (zh) * 2017-11-03 2018-02-0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修复方法和装置
CN109787901A (zh) * 2019-02-25 2019-05-21 武汉晟联智融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多跳网络中的逆向轮询数据反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81473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ulti-hop network
WO2017141076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tateless multicast protocol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CN107306224A (zh) * 2016-04-19 201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路径更新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
CN107659497A (zh) * 2017-11-03 2018-02-0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修复方法和装置
CN109787901A (zh) * 2019-02-25 2019-05-21 武汉晟联智融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多跳网络中的逆向轮询数据反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柯等: "RPL路由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计算机工程》 *
姚玉坤等: "低功耗有损网络中的能量均衡高效路由协议", 《计算机工程》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287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93179A (zh) * 2021-11-23 2022-01-28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中多信道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93179B (zh) * 2021-11-23 2024-01-09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中多信道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174572A (zh) * 2022-06-30 2022-10-11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的数据组播方法和区块链节点
CN115174572B (zh) * 2022-06-30 2024-01-05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的数据组播方法、区块链节点和存储介质
WO2024082804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低功耗有损网络的节点模式设置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709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3709A (zh) 一种rpl路由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332213B (zh) 一种减少ZigBee无线传输网络路由跳数的方法
EP264395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data transmission to nodes of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1489276B (zh) 一种移动Ad Hoc网络多播路由方法
CN102136917B (zh) 以太网组播的方法及装置
EP1278342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outer used in the network
CN107846706B (zh) 一种拥塞避免的编码感知无线mesh网络多路径路由方法
CN110149274A (zh) 基于位置信息和内容推送的命名数据网络综合路由方法
CN101674630A (zh) 一种可感知拥塞的跨层路由实现方法
Transier et al. Scalable position-based multicast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s
CN111148178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自组网的dsr路由协议实现方法
US11909543B2 (en) Multicast-only thin DODAG in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
Li et al.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forwarding strategy in vehicular named data networking
CN101431810A (zh) Ad Hoc网络中可支持多速率传输的跨层协同路由方法
CN10520866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信道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2822751B (zh) 一种混合式无线网络路由方法
CN109803342A (zh) 一种面向能量均衡高可靠传输的无人机自组织网络路由方法
Raghavendra et al. Congestion adaptive routing in ad hoc networks
CN112383947B (zh) 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线自组网混合式路由协议方法
CN103716242A (zh) 一种路由方法与系统
Seet et al. Multi-home region location service for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An adaptive demand-driven approach
Qian et al. A Delay-based Interest Packet Forwarding Strategy in Vehicular Named Data Networking
EP2141865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rout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sequence of data packets and ad-hoc mesh network
Hashemzehi et al. Comparison of Technical Features of Transport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9362114A (zh) 一种基于标签的动态源路由的路径表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