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7186B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27186B CN110227186B CN201910545152.2A CN201910545152A CN110227186B CN 110227186 B CN110227186 B CN 110227186B CN 201910545152 A CN201910545152 A CN 201910545152A CN 110227186 B CN110227186 B CN 1102271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drainage
- pipe
- backflow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151 anti-reflux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3281 pleur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01000003144 pneumothorax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151 Pleural eff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7 drainag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074 necrotic cell dea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04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60—Containers for suction drainage, adapted to be used with an external suction source
- A61M1/61—Two- or three-bottle systems for underwater drainage, e.g. for chest cavity draina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连通管、第一抗返流装置、第二抗返流装置、集液瓶、水封瓶、底座和排液阀门,所述集液瓶和水封瓶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集液瓶内设有第一抗返流装置,所述水封瓶内设有第二抗返流装置,所述集液瓶下方设有排液阀门,所述集液瓶和水封瓶的底部设有底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具有使用灵活、操作方便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最常见的装置,常用于开胸术后,血胸、气胸的引流等。胸腔闭式引流瓶是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的单向活瓣的作用来重建胸膜腔的负压。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有I型,II型和III型。
常规I型-III型水封瓶的区别在于,II型瓶是两个腔,把引流积液的腔和水平瓶装置独立分开,其优势在于引流液的计量更准确,引流液的多少不影响水封瓶单向活瓣的效果;III 型瓶在兼顾II型瓶的基础上增加了负压吸引功能,多了一个负压调节瓶,并通过负压调节瓶中水柱的高低可以设置负压的大小。
临床上,一些携带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带管的患者,其引流瓶增加了生活的不便。如患者下蹲、上厕所或平卧过床时,引流瓶的位置无法满足低于引流管口的要求,引流瓶内的积液有潜在返流进入胸膜腔的风险,临床上常常需要临时夹闭胸腔引流管,增加操作的复杂性。患者在携带引流瓶期间,存在引流瓶倾倒的可能性,引流瓶倾倒或翻转后,引流瓶内液体会外漏,气体经过排气管可能返流进入胸膜腔形成再次气胸可能。
上述三种胸腔闭式引流瓶,从I型-III型虽然功能依次增加,但均存在抬高引流瓶后引流液返流进入胸膜腔,以及引流瓶倾倒或翻转后出现引流液外漏和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的缺陷。
在上述三种胸腔引流瓶的基础上,一些专利做了部分的改进,如: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721663358.8;授权公告号:CN 208448236 U):设计了一种胸腔引流瓶固定器,防止胸腔引流瓶倾倒及意外脱管的发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277853.4;授权公告号:CN 109303936 A):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瓶防倾倒装置。通过内框和外框的相对水平滑动达到引流瓶防倾倒的作用。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792941.1;授权公告号:CN 108992717 A):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器,通过引流瓶底座和引流瓶底部的磁铁装置达到固定引流瓶的作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750401.5;授权公告号:CN 203017453 U):该专利在原I型引流瓶的基础上,在引流管接口处增加了医用单向阀,虽然解决了引流瓶返流的问题,但该设计并不能防止引流瓶倾倒后液体的外漏和气体反向进入胸膜腔的缺陷,且医用单向阀的使用会带来引流管的堵塞等新问题,如引流液有血块或坏死物时,常规导致引流管的堵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219388.1;授权公告号:CN 201684221 U):该专利设计了防返流机制,但构造极为复杂,且仍未解决引流瓶倾倒或翻转后液体外漏的问题。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见,传统的I型-III型胸腔引流瓶存在抬高引流瓶后引流液返流进入胸膜腔,以及引流瓶倾倒或翻转后出现引流液外漏和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的缺陷。对于引流瓶抬高后出现液体的返流的问题,部分专利(申请号:201220750401.5;申请号: 201020219388.1)通过在引流管上设计单向阀门或复杂的防返流构造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临床上应用较少,主要原因可能与设计复杂或不够科学有关;而对于引流瓶倾倒或翻转后出现引流液外漏和气体反向进入胸膜腔的问题,目前胸腔闭式引流瓶基本上均未能有效的解决,仅仅是通过增加防倾倒装置或设计来减少引流瓶倾倒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达到以下技术目的:
1.完成胸腔引流瓶的基本功能:引流胸腔积液和排除胸膜腔积气,且积液可以独立收集,即保留II型引流瓶的功能;
2.通过简单的防返流设计,达到无论引流瓶的位置如何,引流液不会沿着引流管返流至胸膜腔;
3.通过简单的防返流设计,达到无论引流瓶倾倒或翻转时,胸腔内引流液不会外漏,气体不会通过引流管反向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连通管1、第一抗返流装置3、第二抗返流装置13、集液瓶7、水封瓶10、底座16和排液阀门8,所述集液瓶7和水封瓶10之间通过连通管1连接,所述集液瓶7内设有第一抗返流装置3,所述水封瓶10内设有第二抗返流装置13,所述集液瓶7下方设有排液阀门8,所述集液瓶7和水封瓶10的底部设有底座16。
进一步,所述底座16为中空梯形底座。
进一步,所述第一抗返流装置3由抗返流管20、抗返流帽21、抗返流球22和第一隔板 4四个部件组成;所述第二抗返流装置13由抗返流管20、抗返流帽21、抗返流球22和第二隔板14四个部件组成。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有隔板引流孔5,所述第二隔板14上设有隔板筛孔15。
进一步,所述第一抗返流装置3上方设有引流管接口2。
进一步,所述集液瓶7和水封瓶10两侧设有引流瓶挂钩6。
进一步,所述第二抗返流装置13上设有排气管11。
再进一步,所述排气管11顶端设有防尘盖9。
进一步,所述水封瓶10内部设有水封管12。
本发明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瓶体、排气管、水封管、隔板、底座、引流装置挂钩及排液阀门: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PVC);
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17: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PVC);排液管17上设有排液管开关18和排液管固定卡槽19。
抗返流球:采用硅酸盐为原材料制成“透明圆形玻璃球”。
步骤1、瓶体的制作:根据本引流装置设计,瓶体设计为长方体,通过分隔板把瓶体分为集液瓶和水封瓶两部分,两部分均设计有同样大小的盖子,其中集液瓶和水封瓶的容积设为2:1;结合临床中的实际需要,集液瓶设计的最大集液量为1000ml,第一隔板4的高度设计为15cm,隔板距离分隔板1cm处的中心位置开一个直径为1cm的隔板引流孔5。水封瓶第二隔板14的高度设计优选5cm,当水封瓶注入150ml液体时,高度约为4.3cm,刚好低于第二隔板14高度,落差约为0.7cm。水封瓶中水封管底端距瓶底设计优选为2cm,当瓶体完全倒置时,水封管底端距离液平面仍有1.3cm,保证水封管仍处于水封状态。第二隔板14上方,近分隔板处做15cm高度的刻度,方便观察水封管内水柱的高度及波动范围,第二隔板距离侧壁1cm中心处开一个直径1.5cm网格状隔板筛孔15,构成第二抗返流装置 13的一部分。瓶体、排气管、水封管、隔板、底座、引流装置挂钩及排液阀门等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PVC)制作。
步骤2、管道制作:本引流装置,配套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17各1根,其中引流管和连通管的管径设置保持一致,连通管的长度设计优选20cm。排液管管口内径设计优选2cm,长度为8cm。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17均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PVC)。
步骤3、抗返流装置的制作:抗返流装置分为4部分,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及隔板组成。其中除了抗返流球外,其余材质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PVC)制作。抗返流管大小管径尺寸和水封管保持一致;抗返流帽的切面为梯形,远端内径设为1.5cm,抗返流球设计为直径为0.8cm的透明圆形玻璃球,其材质采用硅酸盐为原材料制成。
进一步,步骤1中,盖子的直径设计为4cm。
进一步,步骤1中,瓶体高度设计为20cm,瓶体宽设计为,15cm,其中集液瓶宽10cm,水封瓶宽5cm,瓶体厚度设计为7cm。
进一步,步骤1中,水封管的管内径设计为0.5cm。
进一步,步骤2中,引流管长度设计为60cm。
进一步,步骤3中,抗返流管大小管径尺寸设计为0.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引流装置在倾倒或翻转时,集液瓶和水封瓶中的液体不会返流至胸膜腔,也不会流到装置外面。
2.该引流装置在倾倒或翻转时,外界大气无法进入该装置,有效的避免了气体的返流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该项优点也是目前所有引流瓶或引流装置所不具备的功能。
3.上述两个特点,极大的增加的该装置使用灵活性。
4.该引流装置,设计了开关阀门,有效的较少了更换引流瓶的次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给临床医生取样带来了方便。
5.该引流装置,设计了独特的中空梯形底座,增加了引流瓶的稳固性,避免了使用笨重的保护装置或复杂的设计来防治引流瓶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胸腔引流装置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胸腔引流装置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胸腔引流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胸腔引流装置中第一抗返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应用本引流装置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如患者上厕所时无需再夹闭引流管;患者坐位休息时,无需担心引流瓶的位置是否足够低于引流管口;当不小心把引流瓶打翻或踢倒,不用担心引流液外流或气体返流形成气胸。主要机理是,当引流装置倾倒或翻转时,第一抗返流装置3和第二抗返流装置14中的抗返流球因被抗返流帽限制,通过重力作用自动封堵了抗返流管,从而导致集液瓶和水封瓶中的液体不易返流。其次,集液瓶中第一隔板4,上开了直径为1cm的隔板引流空,在引流瓶翻转或倾倒时通过限流,起到一定的缓冲和抗返流的作用。而在水封瓶中,因为水封瓶液面设置低于第二隔板140.7cm,而水封管底端距瓶底2cm,这使得引流瓶在翻转时水封管保持被水封状态。其次,水封瓶中的隔板筛孔15对液体的返流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和抗返流的作用。
应本引流装置可以明显减少一倍及以上的成本,临床上常用的普通引流瓶价格约30-80 元不等,更有几百元一个的多功能引流瓶,胸部手术后一般根据引流液体的具体情况,至少更换引流瓶1次,有时需要更换3-4次不等。而本引流装置通过排液阀和排液管减少了更换引流瓶,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通过排液阀,可以简便的收集到胸腔引流液,用于各种检查,包括生化、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查。
本发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主要是由六大部分组成详见图1,具体每个组成的名称详见图 2,顶面观详见图3,底面观详见图4,侧面观详见图5,抗返流装置详见图6。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连通管1、引流管接口2、第一抗返流装置3、第一隔板4、隔板引流孔5、引流瓶挂钩6、集液瓶7、排液阀门8、防尘盖9、水封瓶10、排气管11、水封管12、第二抗返流装置13、第二隔板14、隔板筛孔15、中空梯形底座16。
1.连通管:连通集液瓶和水封瓶的管道;
2.引流管接口:连接胸腔引流管的接口;
3.第一抗返流装置:详见图6,主要作用抗液体返流,由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和隔板四个部件组成;
4.第一隔板:抗返流装置的组成部分;
5.隔板引流孔:初级抗液体返流作用;
6.引流瓶挂钩:方便引流瓶固定于床旁和患者提拉使用;
7.集液瓶:收集胸腔引流的积液;
8.排液阀门:积液量较多时,可以通过排液阀门排放,避免重复更换引流,此外还可以通过该排液管采集样本送检如胸水的化验或培养等检查;
9.防尘盖:排气管顶端,放置灰尘落入;
10.水封瓶:形成单向活瓣,气体可以排出,但无法反向进入;
11.排气管:气体排出通道;
12.水封管:可以通过集液瓶上的刻度,反应胸膜腔内实时的负压大小;
13.第二抗返流装置:详见图6,作用原理同第一抗返流装置;
14.第二隔板:封闭水封瓶内的液体;
15.隔板筛孔:胸膜腔气体排出后需要通过筛孔排入排气管,同时是抗返流装置02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中空梯形底座:增大引流瓶底盘面积,起到防止引流瓶倾倒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防返流装置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核心。防返流机制是通过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及隔板四部分组成。利用重力对抗返流球的作用使得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组及隔板形成了一个单向的阀门。在直立时,抗返流球被隔板挡住,并被抗返流帽限制,但并不影响引流液的流出。在引流瓶倾倒或翻转时,抗返流球通过重力作用,封堵了引流管,从而达到抗返流的作用。
除了防返流装置外,利用物理学原理和知识,我们设计了隔板和隔板引流孔达到初步防返流的作用。即引流瓶在倾倒或翻转时,集液瓶中的引流液需要通过隔板上的引流孔返流,因为孔径的限制,引流液的返流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达到初步放返流目的。当引流瓶过长时间倒置时,通过防返流装置起到完全防返流的作用。
在水封瓶中,利用该防返流的四件套,再加上一个带筛孔的隔板,可以防止水封瓶中液体的反向流出,从而使得引流瓶在完全翻转的状态下,不会有气体反向进入水封瓶。因为没有外界气体进入水封瓶内,在没有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封瓶内的液体也不会沿着水封管反向流动,因此不会有外界气体进入胸膜腔。
本发明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瓶体的制作:根据本引流装置设计,瓶体设计为长方体,通过分隔板把瓶体分为集液瓶和水封瓶两部分,两部分均设计有同样大小的盖子直径设计优选为4cm,其中集液瓶和水封瓶的容积设为2:1;结合临床中的实际需要,集液瓶设计的最大集液量为1000ml积液达1000ml时需要排放引流液。瓶体高度设计优选20cm,瓶体宽设计优选15cm,其中集液瓶宽10cm,水封瓶宽5cm,瓶体厚度设计优选7cm。以优选参数为准,集液瓶收集1000ml 液体时高度约为14.3cm,第一隔板4的高度设计为15cm刚好高过集液水瓶1000ml刻度线,落差约0.7cm,隔板距离分隔板1cm处的中心位置开一个直径为1cm的隔板引流孔5。水封瓶第二隔板14的高度设计优选5cm,当水封瓶注入150ml液体时临床上有150ml装的生理盐水,高度约为4.3cm,刚好低于第二隔板14高度,落差约为0.7cm。水封瓶中水封管管内径设计优选0.5cm底端距瓶底设计优选为2cm,当瓶体完全倒置时,水封管底端距离液平面仍有1.3cm,保证水封管仍处于水封状态。第二隔板14上方,近分隔板处做15cm高度的刻度,方便观察水封管内水柱的高度及波动范围,第二隔板距离侧壁1cm中心处开一个直径 1.5cm网格状隔板筛孔15,构成第二抗返流装置13的一部分。瓶体、排气管、水封管、隔板、底座、引流装置挂钩及排液阀门等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PVC)制作。
步骤2、管道制作:本引流装置,配套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各1根,其中引流管和连通管的管径设置保持一致,引流管长度设计优选60cm用以保证临床上要求水封瓶低于引流口40cm的需求,连通管的长度设计优选20cm。排液管管口内径设计优选2cm,长度为 8cm。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均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PVC)。
步骤3、抗返流装置的制作:抗返流装置分为4部分,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及隔板组成。其中除了抗返流球外,其余材质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PVC)制作。抗返流管大小管径尺寸和水封管保持一致内径设计优选0.5cm;抗返流帽的切面为梯形,远端内径设为1.5cm,抗返流球设计为直径为0.8cm的透明圆形玻璃球,其材质采用硅酸盐为原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瓶体的制作:根据本引流装置设计,瓶体设计为长方体,通过分隔板把瓶体分为集液瓶和水封瓶两部分,两部分均设计有同样大小的盖子,其中集液瓶和水封瓶的容积设为2:1;结合临床中的实际需要,集液瓶设计的最大集液量为1000ml,第一隔板(4)的高度设计为15cm,隔板距离分隔板1cm处的中心位置开一个直径为1cm的隔板引流孔(5);水封瓶第二隔板(14)的高度设计为5cm,当水封瓶注入150ml液体时,高度为4.3cm,刚好低于第二隔板(14)高度,落差为0.7cm;水封瓶中水封管底端距瓶底设计为2cm,当瓶体完全倒置时,水封管底端距离液平面仍有1.3cm,保证水封管仍处于水封状态;第二隔板(14)上方,近分隔板处做15cm高度的刻度,方便观察水封管内水柱的高度及波动范围,第二隔板距离侧壁1cm中心处开一个直径1.5cm网格状隔板筛孔(15),构成第二抗返流装置(13)的一部分;瓶体、排气管、水封管、隔板、底座、引流装置挂钩及排液阀门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
步骤2、 管道制作:本引流装置,配套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各1根,其中引流管和连通管的管径设置保持一致,连通管的长度设计20cm;排液管管口内径设计2cm,长度为8cm;引流管、连通管和排液管均采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
步骤3、 抗返流装置的制作:抗返流装置分为4部分,抗返流管、抗返流帽、抗返流球及隔板组成;其中除了抗返流球外,其余材质均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抗返流管大小管径尺寸和水封管保持一致;抗返流帽的切面为梯形,远端内径设为1.5cm,抗返流球设计为直径为0.8cm的透明圆形玻璃球,其材质采用硅酸盐为原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5152.2A CN110227186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5152.2A CN110227186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27186A CN110227186A (zh) | 2019-09-13 |
CN110227186B true CN110227186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67856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45152.2A Active CN110227186B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271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8595B (zh) * | 2020-03-20 | 2024-10-01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一种防倾倒胸瓶 |
CN114146237B (zh) * | 2021-12-06 | 2023-09-12 | 北京医院 | 一种用于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
CN116271293B (zh) * | 2023-05-25 | 2023-07-25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一种防漏型腹腔引流袋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20887U (ko) * | 1996-07-22 | 1997-06-18 | 우종원 | 휴대용 체스트보틀 |
CN200966792Y (zh) * | 2006-04-06 | 2007-10-3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 |
CN201049092Y (zh) * | 2007-05-28 | 2008-04-23 | 杨殿金 | 胸腔闭式引流器 |
CN202336144U (zh) * | 2011-12-06 | 2012-07-18 | 陈长法 | 一种安全引流瓶 |
CN202387023U (zh) * | 2011-11-10 | 2012-08-22 | 何建行 | 一种防漏气水封瓶 |
CN204246566U (zh) * | 2014-12-01 | 2015-04-08 | 重庆琪美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CN206526317U (zh) * | 2016-08-31 | 2017-09-29 | 浙江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无水胸腔引流装置 |
CN207640710U (zh) * | 2017-05-12 | 2018-07-24 | 天津市海河医院 | 新型胸腔引流瓶 |
CN109806452A (zh) * | 2019-03-29 | 2019-05-28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引流瓶 |
CN211024329U (zh) * | 2019-06-21 | 2020-07-17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10545152.2A patent/CN1102271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20887U (ko) * | 1996-07-22 | 1997-06-18 | 우종원 | 휴대용 체스트보틀 |
CN200966792Y (zh) * | 2006-04-06 | 2007-10-3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 |
CN201049092Y (zh) * | 2007-05-28 | 2008-04-23 | 杨殿金 | 胸腔闭式引流器 |
CN202387023U (zh) * | 2011-11-10 | 2012-08-22 | 何建行 | 一种防漏气水封瓶 |
CN202336144U (zh) * | 2011-12-06 | 2012-07-18 | 陈长法 | 一种安全引流瓶 |
CN204246566U (zh) * | 2014-12-01 | 2015-04-08 | 重庆琪美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CN206526317U (zh) * | 2016-08-31 | 2017-09-29 | 浙江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无水胸腔引流装置 |
CN207640710U (zh) * | 2017-05-12 | 2018-07-24 | 天津市海河医院 | 新型胸腔引流瓶 |
CN109806452A (zh) * | 2019-03-29 | 2019-05-28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引流瓶 |
CN211024329U (zh) * | 2019-06-21 | 2020-07-17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27186A (zh) | 2019-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27186B (zh)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009244B (zh) | 收集中段尿的一次性导尿管 | |
CN211024329U (zh)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
CN211357073U (zh) | 一种持续膀胱冲洗密闭式收集引流液装置 | |
CN200994924Y (zh) | 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 | |
CN209122685U (zh) | 一种便于加药的泌尿科用检测护理装置 | |
CN103610474B (zh) | 小便收集采样装置 | |
CN215537043U (zh) | 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 | |
CN213347160U (zh) | 一种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 |
CN209270465U (zh) | 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 | |
CN209916968U (zh) | 一种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装置 | |
CN209236534U (zh) | 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造口袋装置 | |
CN210844500U (zh) | 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 | |
CN218420187U (zh) | 一种男性病人使用小便器 | |
CN221731357U (zh) |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女性自理尿壶 | |
CN221578590U (zh) | 一种接尿器 | |
CN213852324U (zh) | 一种泌尿科用导尿装置 | |
CN217852673U (zh) | 一种卧床清醒患者便携式漱口杯 | |
CN215194193U (zh) | 一种预防失禁性皮炎用的大便收集装置 | |
CN219089724U (zh) | 一种负压吸引口腔护理器 | |
CN213219896U (zh) |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儿科灌肠装置 | |
CN207768808U (zh) | 一种导尿管辅助用漏液测量装置 | |
CN213191594U (zh) | 一种防反流尿袋 | |
CN215194203U (zh) |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防漏导尿器 | |
CN208229149U (zh) | 多功能持续膀胱冲洗储液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